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单

①
②
取上述无色的溶液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液体蒸干
5.
实验内容
反应的现象
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1ml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再滴入1-2滴的酚酞溶液,再加入1ml的水,振荡
向1ml水中加入同质量的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再滴入1-2滴的酚酞溶液,再加入1ml的稀盐酸,振荡
实验报告:酸碱的化学性质
班级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三、实验的步骤
1.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稀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2.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反应的现象
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和铁锈
①
②
①
②
3.
实验内容
反应的现象
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
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4.
实验内容
反应的现象
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1ml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溶液
《酸碱盐》实验报告

《酸碱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
2、掌握酸碱盐的鉴别方法。
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1、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2、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3、盐的性质(1)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某些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3)某些盐能与另一种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仪器:试管、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烧杯、量筒。
2、药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锌粒、氧化铜、氧化铁、碳酸钙、氯化钡溶液。
四、实验步骤1、酸的性质实验(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稀硫酸和蒸馏水,向其中分别滴加 2 3 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稀盐酸和稀硫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蒸馏水不变色。
结论: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其中分别加入几粒锌粒,观察现象。
现象: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化学方程式:Zn + 2HCl = ZnCl₂+ H₂↑ ;Zn + H₂SO₄=ZnSO₄+ H₂↑结论: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化学方程式:CuO + 2HCl = CuCl₂+ H₂O ;CuO + H₂SO₄=CuSO₄+ H₂O结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化学科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级:九年 姓名:组号:指导教师:
日期:年 月 日 实验题目: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器材、用品、药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
4、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5、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
6、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在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稀HCl、稀H2SO4,往其中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液,并观察现象。
2、在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NaOH和Ca(OH)2溶液,往其中分别滴几滴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溶液,并观察现象。
3、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
酸碱性质实验报告单

洞河中学化学探究实验(分组)报告单
班级:日期:小组成员:
课题:酸、碱化学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酸、碱化学通性
实验用品:井穴板、稀硫酸、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铁钉、氢氧化铜、碳酸钠、
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硫酸铜溶液、滴管
实验过程:
思考: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可能是食盐水和稀盐酸,区分方法有种以上。
二:碱的化学性质: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可能是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方法种以上。
实验收获:
你还感兴趣的探究内容(提前预约,单独探究):。
金属、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

要求:认真填写,为周二去实验室上课做好准备.周一交,写得不好或不交的不让去上实验课.金属、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药品:铜片、镁条、铝片、锌粒、铁片、生锈的铁钉、氧化钙、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仪器:试管、烧杯(做金属与酸反应用)、点滴板一、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及化学方程式金属+氧气→①铜片打磨光亮观察②用镊子夹住铜片放在酒精灯的加热铜片色态铜片变金属+酸--- 分别取镁条、铁片、锌粒、铜片放入小烧杯中,加入约5mL稀盐酸反应镁条铁片锌粒铜片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盐--- 向盛有硫酸铜溶液试管中加入铁片银白色铁片表面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向盛有硝酸银溶液试管中加入铜片紫红色铜片表面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加2滴下表所列溶液,分别测其pH,后滴加紫色石蕊,观察并记录。
洗净后用酚酞重复上述操作。
指示剂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pH紫色石蕊无色酚酞三、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及化学方程式酸+金属氧化物------- 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铁锈溶液将加热变黑后的铜片放入盛少量稀硫酸试管中(可加热试管)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溶液酸+碱---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滴加无色酚酞在滴加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现象滴加10mL水滴加无色酚酞滴加10mL水滴加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盐---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现象滴加无色酚酞在滴加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碱+盐---石灰水与碳酸钠反应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滴加硫酸铜溶液在滴加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盐酸碳酸钠盐酸碳酸钠石灰水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钙+酚酞水/酚酞/盐酸氢氧化钙水/酚酞/水。
酸碱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酸碱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酸碱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常见的酸、碱的性质;
2. 熟悉酸、碱的中和反应;
3.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实验器材:
1.试管、试管夹、移液管;
2.酸、碱、酚酞指示剂、石蕊酸钠、氨水。
实验步骤:
1.取三个试管,标记为试管①、试管②、试管③;
2.试管①中加入少许石蕊酸钠溶液,试管②中加入少许氨水,试管③一般不加任何试剂;
3.向试管①和试管②中滴加酚酞指示剂,直至溶液变色;
4.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溶液互相混合;
5.观察试管③的溶液是否变化,若变化则记录变化现象。
实验结果:
试管①和试管②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后溶液显红色和黄色,说明
分别为酸性和碱性溶液。
将两个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后酚酞指示剂
变色消失,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产生了盐和水的物质。
试管③内的溶液未发生变化,说明试管③中未加入任何试剂或试
剂浓度极低。
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展示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过程,即酸、碱配合酚酞
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混合后指示剂消失,证明两者已发生中和。
同时也证明了酸碱指示剂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溶液中酸碱性质的一
种方法。
实验结论:
1. 石蕊酸钠为弱酸,氨水为弱碱,酚酞指示剂分别显示出了红
色和黄色的颜色。
2. 酸、碱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对应的盐,且酚酞指示剂消失。
3. 试管③未加入任何试剂或浓度极低,未显示出酸、碱性质。
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单

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将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包括它们的电离程度、中和反应、与金属反应等。
2.实验原理:(1)酸的性质:酸是一类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化合物。
在水中溶解的酸可产生酸性溶液,酸的酸性程度可通过pH值来描述。
pH值越低,则酸性越强。
(2)碱的性质:碱是一类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在水中溶解的碱可产生碱性溶液,碱的碱性程度亦可通过pH值来描述。
pH值越高,则碱性越强。
3.实验材料和仪器:(1)试剂: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2)实验仪器:试管、滴管、酸碱指示剂比如酚酞。
4.实验步骤:(1)观察酸的味道和对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变化。
将少量稀盐酸和稀硫酸放到不同的试管中,先闻其味道,然后将蓝色石蕊试纸分别浸入试管中,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2)观察酸与金属之间的反应。
将一小块金属(如锌片、铁钉)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然后添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体释放以及反应情况。
(3)观察碱和酸的中和反应。
将一小部分氢氧化钠固体或溶液放入试管中,再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同时添加几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观察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同时添加几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5.实验结果和分析:(1)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具有酸的味道,并且能够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它们是酸性物质。
(2)稀盐酸与锌片反应会产生氢气气泡并发出“呼噜呼噜”的气体。
稀硫酸与铁钉反应也会产生氢气气泡,证明酸与金属反应能够产生氢气。
(3)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
(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中和反应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红色。
6.结论:(1)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酸性物质,能够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2)酸与金属反应能够产生氢气。
(3)碱和酸的中和反应会产生盐和水,该反应也是酸碱中和的过程。
实验活动6: 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6: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化学性
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6: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对中性的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中产生的盐可以被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所观察到。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酸溶液、碱溶液、酸碱指示剂。
2. 将一定量的酸溶液倒入试管中。
3.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碱溶液。
4. 观察并记录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的时间。
5. 重复步骤2至4,改变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浓度,记录颜色变化的时间。
四、实验结果
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与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浓度有关。
随着酸溶液和碱溶液浓度的增加,颜色变化的时间更短,反应速率更快。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与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浓度有关。
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观察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时间来研究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
实验结果表明,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浓度对于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评语:
化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号:
日期:年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器材、用品、药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
4、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5、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
6、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在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稀HCl、稀H2SO4,往其中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液,并观察现象。
2、在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NaOH和Ca(OH)2溶液,往其中分别滴几滴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溶液,并观察现象。
3、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