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筛分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细集料筛分规格及使用方法

混凝土细集料筛分规格及使用方法

混凝土细集料筛分规格及使用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细集料是混凝土中占比较大的一种材料,它的筛分规格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因此,制定准确的细集料筛分规格及正确使用方法对混凝土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细集料筛分规格及使用方法。

二、混凝土细集料的筛分规格1. 筛分标准混凝土细集料筛分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混凝土用细集料筛分分析方法》的规定,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试。

2. 筛分范围混凝土细集料的筛分范围一般为0.075mm-4.75mm,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工程条件,可以对筛分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3. 筛孔尺寸混凝土细集料的筛孔尺寸应根据不同筛分级配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筛孔尺寸越小,细集料的粒径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越好。

但是,筛孔尺寸过小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加工难度增加,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4. 筛分级配混凝土细集料的筛分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一般来说,混凝土细集料的筛分级配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稳定。

三、混凝土细集料的使用方法1.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验室试验来确定。

在确定配合比时,应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泵送性等各种性能指标。

2. 细集料的使用量细集料的使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2-3倍,具体用量应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和混凝土生产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3. 细集料的混合方式细集料的混合方式有干拌和湿拌两种。

干拌方式适用于小型混凝土生产线,湿拌方式适用于大型混凝土生产线。

在混合细集料时,应保持混合均匀,避免出现团聚和分层现象。

4. 细集料的质量检验细集料的质量检验应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主要检查项包括细集料的含水率、密度、抗压强度、抗渗性等指标。

检测结果应符合配合比的要求。

5. 细集料的储存和保养细集料的储存和保养应避免接触雨水和阳光直射,以免影响其性能。

在储存和保养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和干燥。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细集料的筛分试验试验一;水泥混凝土用砂筛分一一干筛法实验步骤1.试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并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2.试验仪器与材料(1)标准套筛;孑L径为9.5mm、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的方孔筛及配套底盘;(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3)摇筛机;(4)烘箱:控温要求在105°C±5°C;(5)其他:盘子、毛刷3.试验操作和步骤(1)首先将砂过9.5mm的筛,并记录9.5mm筛的筛余百分率。

拌和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然后在105C±5C的烘箱中烘干恒重,冷却待用。

(2)标准套筛按筛孔有大到小的顺序在底盘上,将称重为500g (记作m)的砂样倒在最上层4.75mm的标准筛上,扣上筛盖,紧固在摇筛机上。

接通电源,电动过筛持续约10min。

若无摇筛机,也可采用手摇方式过筛10min。

(3)按孔径大小顺序,将过筛后的砂样在筛上逐个手摇进一步过筛。

首先在最大筛号上进行,新通过的砂颗粒用一洁净的盘子收集,当每个筛子手摇筛出的量每分钟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

下一级筛号按同样方式进行,直至所有孔径的筛号全部完成上述操作为止。

(4)称量各筛上存留质量mi,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上存留量加上底盘保留质量之和与筛分试验用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1%。

(5)根据各筛上存留量,依次计算出砂的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量和砂的细度模数。

4.试验结果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ai (%)= mi/M X 100累计筛余百分率A (%)=a1 + a2 + a3+ ........ +ai通过百分率Ri(%)=100-A细度模数 U f=[ (A2.36+A1.18+A0.60+A0.30+A0.15) -5A4.75]/(100-A4.75)试验二;沥青混合料筛分——水筛法实验步骤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用砂的颗粒级配,以此确定该用途砂的粒径分布状况和粗细程度。

细集料筛分

细集料筛分

细集料筛分细集料包括:天然砂,人工砂,石屑。

目的:测定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方法:1水泥混凝土用可用干筛法,如需要也可用水洗法筛分。

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2.对沥青混凝土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试验准备:水泥混凝土用砂用9.5mm筛,沥青混凝土及基层用细料用 4.75mm筛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充分搅拌,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0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干筛法步骤: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试样为特细砂时,质量可减少至100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筛上,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

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盘底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水筛法试验步骤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水将集料全部淹没。

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细粉悬浮摘水中,但不得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3.用1.18mm筛及0.075mm筛组成套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但不得将集料倒出(不可直接倒至0.075mm筛上,以免损坏筛面)。

重复这一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且小于0.075mm的颗粒全部倒出。

4.将容器中的集料倒入盘中,用少量水冲洗,使容器上粘附的集料全部进入盘中。

将筛子反扣过来,用少量水将筛上集料冲入盘中,不得有集料散失。

5.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式样的总质量(m2),准确至0.1%。

m与m2之差即为通过0.075mm筛部分。

6.一下步骤与干筛法一样。

结果整理: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即为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重量(m1)的百分率,精确至0.1%。

细集料试验

细集料试验

细集料试验T 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2仪具与材料⑴标准筛。

⑵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⑶摇筛机⑷烘箱:能控温在105℃±5℃。

⑸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 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 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4试验步骤4.1干筛法试验步骤4.1.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③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4.1.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4.2水洗法试验步骤4.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 ,准确至0.5g。

细集料 筛分

细集料                                                    筛分

細集料筛分:用于筛分析的试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0㎜。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0的方孔筛,计算筛余。

称取经缩分的样品不少于550克两份,装入浅盘烘干至恒重冷却备用。

实验步骤;1称取试样500克,置于大小顺序排列的筛上(最上应是5.00㎜)筛分10分钟;在逐一手筛(1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水洗,在烘干至恒重再筛分)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克)所有各筛的分计剩余量和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大于1﹪。

筛分结果计算:1计算分计筛余,精确至0.1﹪2计算累计筛余;该筛的分计筛余与大于该筛的分计筛余之和,精确至0.1﹪。

3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为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1﹪;4砂的细度模数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细度模数=(2.50+1.25+630+315+160筛的累计筛余)—5×(5.00筛的累计筛余)之差/100-(5.00的累计筛余)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表观密度:试样制备,经缩分后不少于650克的样品放入浅盘,烘干冷却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1称取烘干试样300克,装入盛有半瓶凉开水的容量瓶中;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放置24小时;在用滴管加水至瓶颈刻度线平齐,筛紧瓶塞,擦干容量瓶外壁的水分,称其质量。

3倒出容量瓶中水和试样,将瓶内外壁洗净,在向瓶内加入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凉开水至瓶颈刻度线。

擦干容量瓶外壁水分,称其质量。

表观密度计算,精确至10㎏/m³;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m³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表观密度=【试样烘干质量÷(试样烘干质量+水及容量瓶总质量-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1000仪器:天平—称量1000克,感量1克;容量瓶—容量500毫升;烤箱;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1)

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1)

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1)
试验名称:细集料筛分试验
试验目的:通过对细集料进行筛分试验,了解其粒度分布情况,确定其筛分指标和质
量状况。

试验设备:筛分机、筛分筛(20mm、16mm、13.2mm、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
试验材料:样品为制备好的细集料
试验步骤:
1. 取出一个标准的筛分筛,并将其放置在筛分机上,使之稳固。

2. 取一定量的细集料,约为1000g,放入筛分筛中。

3. 打开筛分机,接通电源,按下启动键。

4. 手控筛分机振动器进行振动,使细集料能够在筛分筛上运动面层动。

5. 持续振动大约5分钟,直到细集料全部筛分完毕。

6. 关闭筛分机和振动器以及电源,取下每个筛分筛,并记录细集料在每个筛分筛上
的通过量及余量。

7. 利用筛分数据,进行粒度分布分析,计算筛分指标及质量指标。

试验结果:
通过细集料的质量占总质量的62.5%;余量最多的为20mm的筛分筛,余量占总质量的20%。

筛分指标方面,细集料的通过率满足规定的筛分指标。

结论:
通过细集料粒度分布较为均匀,筛分指标满足规定标准,可用于建筑物的细集料生
产。

水泥混凝土细集料的筛分要求

水泥混凝土细集料的筛分要求

水泥混凝土细集料的筛分要求一、前言水泥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耐久性。

而其中细集料的筛分要求则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其它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混凝土细集料的筛分要求,以期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筛分原理筛分是一种通过筛网将颗粒分为不同尺寸的方法。

筛子是一种具有不同尺寸孔隙的筛网,通过筛子筛分可将颗粒按照其粒径大小进行分类。

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的筛分通常采用机械筛分的方法,即将细集料放置于筛子上,通过振动机械将颗粒通过筛孔分离出不同大小的颗粒。

三、细集料筛分要求1. 筛分范围细集料的筛分要求根据其粒径大小进行分类。

按照标准,细集料的筛分范围应该在0.15mm~4.75mm之间。

其中,0.15mm以下的细粉状细集料不应大于15%。

2. 筛孔尺寸细集料的筛孔尺寸应根据其粒径大小进行选择。

根据标准,筛孔尺寸应按照以下比例选择:通过筛孔的颗粒直径为筛孔直径的1/2~1/3,即细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筛孔直径的3倍。

3. 筛分方法细集料的筛分方法应当采用机械筛分的方法。

机械筛分的筛网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并且应当保持清洁、平整、无锈蚀、无变形、无孔隙等缺陷。

筛子的振动频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筛分结果的准确性。

在筛分过程中,应当避免筛子过度振动,造成筛孔堵塞等问题。

4. 筛分时间细集料的筛分时间应当根据筛孔尺寸和细集料的性质进行选择。

当细集料的颗粒大小与筛孔尺寸相近时,筛分时间应当适当延长,以确保所有颗粒都被筛分出来。

通常情况下,筛分时间应当控制在5~10分钟之间。

5. 筛分结果细集料的筛分结果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记录和报告。

记录结果应当包括细集料的最大、最小颗粒大小、中间值、平均值、标准偏差等指标。

同时,还应当标注筛孔尺寸和筛分时间等相关信息。

四、结论细集料的筛分要求是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和其它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筛分过程中,应当根据标准选择适当的筛孔尺寸和筛分方法,控制筛分时间,以确保筛分结果的准确性。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报告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报告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试验一;水泥混凝土用砂筛分——干筛法实验步骤1.试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并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2.试验仪器与材料(1)标准套筛;孔径为9.5mm、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 的方孔筛及配套底盘;(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3)摇筛机;(4)烘箱:控温要求在105℃±5℃;(5)其他:盘子、毛刷3.试验操作和步骤(1)首先将砂过9.5mm的筛,并记录9.5mm筛的筛余百分率。

拌和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然后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恒重,冷却待用。

(2)标准套筛按筛孔有大到小的顺序在底盘上,将称重为500g(记作m)的砂样倒在最上层4.75mm的标准筛上,扣上筛盖,紧固在摇筛机上。

接通电源,电动过筛持续约10min。

若无摇筛机,也可采用手摇方式过筛10min。

(3)按孔径大小顺序,将过筛后的砂样在筛上逐个手摇进一步过筛。

首先在最大筛号上进行,新通过的砂颗粒用一洁净的盘子收集,当每个筛子手摇筛出的量每分钟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

下一级筛号按同样方式进行,直至所有孔径的筛号全部完成上述操作为止。

(4)称量各筛上存留质量mi,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上存留量加上底盘保留质量之和与筛分试验用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1%。

(5)根据各筛上存留量,依次计算出砂的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量和砂的细度模数。

4.试验结果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ai(%)=mi/M×100累计筛余百分率A(%)=a1+a2+a3+·····+ai通过百分率Ri(%)=100-A细度模数μf=[(A2.36+A1.18+A0.60+A0.30+A0.15)-5A4.75]/(100-A4.75)实验三细集料的筛分试验【试验目的】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