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总体要求(新版)
危险化学品的灭火措施

危险化学品的灭火措施一、气态危险化学品的灭火压缩或液化气体总是被储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输送。
遇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1)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必须立即用长的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
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着火源将会发生爆炸。
(2)实验室钢瓶管道出口处如发生燃烧,应尽快关闭钢瓶阀门。
同时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
二、液态危险化学品的灭火遇易燃液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容器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可用普通蛋白泡沫、轻水泡沫扑灭,沙土、卤代烷扑救;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从而将火扑灭,用泡沫也有效。
三、固态危险化学品的灭火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灭火器扑救,相对其他种类的化学危险品而言是比较容易扑救的,只需控制住燃烧的范围,逐步扑灭即可。
但也有少数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的扑救方法比较特殊,如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黄磷等。
2,4-二硝基苯甲醚、萘、二硝基萘等是能升华的易燃固体,受热发出易燃蒸气。
火灾时可用雾状水、泡沫扑救并切断火势蔓延途径,但不能以明火扑灭视为完成灭火工作。
扑救这类物品火灾时,一定不能被假象所迷感,明火扑灭时向燃烧区域的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用水浇灭燃烧区域及其周围的一切火源。
黄磷是自燃点很低,在空气中能很快氧化并自燃的固体。
遇黄磷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对着火的黄磷应用低压水或雾状水扑救。
对磷块和冷却后已固化的黄磷,应用钳子钳入贮水容器中。
少数的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如三硫化二磷、铝粉、烷基铝、保险粉等。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娴熟把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学问。
严加密闭,供应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供应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
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必需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液氯气化器、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平安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平安装置。
设置整流装置与氯压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汲取装置的联锁装置。
氯气输入、输出管线应设置紧急迫断设施。
避开与易燃或可燃物、醇类、乙醚、氢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平安警示标志。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吊装时,应将气瓶放置在符合平安要求的专用筐中进行吊运。
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残留有害物时应准时处理。
【特别要求】【操作平安】(1)氯化设备、管道处、阀门的连接垫料应石棉板、石棉橡胶板、氟塑料、浸石墨的石棉绳等高强度耐氯垫料,严禁使用橡胶垫。
(2)采纳压缩空气充装液氯时,空气含水应0.01%。
采纳液氯气化器充装液氯时,只许用温水加热气化器,不准使用蒸汽直接加热。
(3)液氯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必需装有排污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分析三氯化氮含量。
假如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准时排污,并且操作不当,易发生三氯化氮爆炸、大量氯气泄漏等危害。
(4)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
(5)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气瓶应保留2kg以上的余量,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气瓶应保留5kg以上的余量。
充装前要确认气瓶内无异物。
(6)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
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全文

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全文2011年12月8日来源:政务信息网《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〇一一年三月二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公布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有限制性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限制性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
应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紧急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应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紧急措施(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应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紧急措施(通用版)应对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的紧急措施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者潮湿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可燃、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不需要明火,即能自动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钾、钠以及三乙基铝(液态)、碳酸钙(电石)等。
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与酸反应更加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因此,这类物质达到一定数量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这类物品的这一特殊性给其火灾时的扑救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遇湿易燃物品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1.首先应了解清楚遇湿易燃物品的品名、数量、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以便采取相对应的灭火措施。
2.在施救、搬移着火的遇湿易燃物品时,应尽可能将遇湿易燃物品与其他非遇湿易燃物品或易燃易爆物品分开。
如果其他物品火灾威胁到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将遇湿易燃物品迅速疏散,转移至安全地点。
如遇湿易燃物品较多,一时难以转移,应先用油布或塑料膜等防水布将遇湿易燃物品遮盖好,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棉被并淋上水。
如果遇湿易燃物品堆放处地势不太高,可在其周围用土筑一道防水堤。
在用水或泡沫扑救火灾时,对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留有一定的力量监护。
3.如果只有极少量(一般50g以内)遇湿易燃物品,则不管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仍可用大量的水或泡沫扑救。
水或泡沫刚接触着火点时,短时间内可能会使火势增大,但少量遇湿易燃物品燃尽后,火势很快就会熄灭或减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由政府部门、外部救援力量和事故单位共同参与救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GB/T 29639-2013,定义3.3]3.2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GB/T 29639-2013,定义3.4]3.3撤离 retreat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现场生产作业人员、救援人员因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撤出事故现场的行为。
3.4疏散 evacuat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将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事故现场周边公众转移至安全区域的行为。
4 基本原则4.1 坚持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的原则。
在保障施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抢救受困人员的生命,迅速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防止灾害扩大。
4.2 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
由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和现场情况变化领导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具体处置,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
4.3 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
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与救援队伍应保证实时互通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的同时,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要求参与救援。
4.4 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
在处置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事故范围,减少对人员、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1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工作,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预案》,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一、危险目标和危险种类的确定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本学校目前使用的化学品、实验耗材、仪器和防护设备进行了辨识并综合分析其危害程度,确定了下列危险目标和危险种类。
1、危险目标:学校综合楼一楼右侧实验仪器室。
2、危险种类:化学药品泄漏,化学药品火灾,危险化学品中毒。
二、灾情报告、报警程序1、医疗急救电话:120。
2、本校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班科学教师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首先进行个人防护,然后按照事故不同类别分别采取相应的现场处置措施,并立即报告本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判断事故等级和趋势后采取相应的内部外部联络。
三、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处置程序1、易燃、有毒气体泄漏:现场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避免断电时电弧引起火灾),然后迅速开门窗通风,并按照危险程度通知临近实验室或整座建筑人员撤离至上风区,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之后对泄漏源进行控制处理:用毛巾或抹布擦拭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拧到大的容器中,然后再倒入带塞的玻璃瓶中。
2、易燃、腐蚀、有毒液体泄漏:现场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避免断电时电弧引起火灾),避免中毒和受到灼伤,然后使用相应物资擦拭和吸收。
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掌握8方法有效灭火

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掌握8方法有效灭火化学物质品种繁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危险化学品,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燃烧、爆炸、腐蚀和放射性等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事故,如果灭火方法不当,措施不得力就有可能使火灾扩大,甚至导致爆炸、中毒事故发生,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因此,从事化工生产的广大职工和消防人员,必须掌握这些物质的理化性质,学会正确的灭火方法。
1、易燃和可燃液体火灾扑救液体火灾特别是易燃液体火灾发展迅速而猛烈,有时甚至会发生爆炸。
这类物品发生的火灾主要根据它们的比重大小,能否溶于水等性质来确定灭火方法。
一般来说,对比水轻(比重小于1)又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煤油、轻柴油等的火灾,可用泡沫或干粉扑救。
初始起火时,燃烧面积不大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
但不能用水扑救,因为当用水扑救时,易燃可燃液体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随水流淌而扩大火灾。
如梅山冶金公司焦化厂,由于工人操作不当,致使2t多苯从下水道流入长江,在江面上扩散面积很大。
适逢挂有5条木船的“海电1号”轮船停靠在江边避风,一船员将未燃尽的木柴丢入江中,遇苯起火,烧坏船只。
比水重(比重大于1)而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荼、蒽等着火时,可用水扑救,但覆盖在液体表面的水层必须有一定厚度,方能压住火焰。
但是,被压在水下面的液体温度都比较高,现场消防人员应注意不要烫伤。
如某厂荼着火用水扑救,大量高温荼(最低温度80℃以上)被压在水下面,多人在灭火过程中被水下面的高温荼烫伤。
能溶于水的液体,如甲醇、乙醇等醇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酯类,丙酮、丁酮等酮类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或抗溶性泡沫、干粉等灭火刘扑救。
在火灾初期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扑救。
如使用化学泡沫灭火时,泡沫强度必须比扑救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大3~5倍。
敞口容器内易燃可燃液体着火,不能用砂土扑救。
因为砂土非但不能覆盖液体表面,反而会沉积于容器底部,造成液位上升以致溢出,使火灾蔓延。
危险化学品起火及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起火及处置措施
(一)先控制,后消灭。
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
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二)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三)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
(四)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
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五)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六)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
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演练)。
(七)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
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总体要
求(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17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总体要求(新版)
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在不同的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地扑灭火灾,反而会使险情进一步扩大,造成不应有的财产损失。
由于危险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等伤亡事故,因此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艰巨和危险的工作。
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装卸、包装、使用的人员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消防、救护人员,平时应熟悉和掌握这类物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方法。
只有做到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才能在扑救各类危险化学品火灾中取胜。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总的要求是:
1.先控制,后消灭。
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位置,以免遭受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害。
3.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及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
4.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
5.正确选择最适应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6.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预先演练)。
7.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
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