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气设备的标识含义

合集下载

防爆标志中个字母的含义

防爆标志中个字母的含义

防爆标志中个字母的含义防爆标志有4-5个小含义,小含义用空格隔开,然后组成一个产品的具体含义,举一个栗子:“Ex d ⅡC T6 Gb”这是一个常见的防爆标志,有5个小含义:①“Ex”:防爆产品标记,国内防爆标志都以Ex开头;②“d”:产品的防爆形式;③“ⅡC”:指产品可使用于哪种危险场所;④“T6”:温度组别;⑤“Gb”:产品的设备保护级别;看了上面是不是稍微明白点了?还不明白?别担心,下面一一讲解标志的小含义。

01、防爆标记防爆标记Ex :这个代表符合中国标准,国内防爆标志都以Ex开头。

02、保护型式保护型式指产品采取的防爆措施,常见的防爆型式有:那么,这些常见防爆型式的工作原理又有什么不同呢?将爆炸隔绝于容器内①隔爆型(d)消除点火源①增安型(e)②本质安全型(i)③限制呼吸型(nR)隔绝可燃混合气体与点火源①浇封型(m)②油浸型(o)③充砂型(q)④正压型(p)⑤防尘型(t)03、设备类别+气体/粉尘组别爆炸性气体及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三类: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地面和其他场所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其中,爆炸性气体又分为IIA非矿甲烷和丙烷、IIB乙烯、和IIC氢气和乙炔类。

III类:除煤矿外,地面和其他场所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其中,爆炸性粉尘又分为IIIA纤维和飞絮、IIIB非导电粉尘、IIIC导电粉尘类。

表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实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之间的关系* NEC分级标准为美国电气规程04、温度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都有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即引燃温度。

这就要求此环境下使用的电气设备表面最高温度不能高于引燃温度。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组, T1-T6组对应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2-1:能够引燃爆炸性气体或粉尘环境的热表面最低温度由于不同气体的引燃温度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气体对防爆电气设备的温度要求也是不一样。

设备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设备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设备防爆等级划分标准近期发现,很多客户对防爆产品的等级有很多不清楚,甚至误解,今天安霸工业监控的技术人员专门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文字,以便更好的理解和引导产品选型。

一般在可燃性气体、粉尘或者混合物环境中,使用电气产品时必须使用防爆型产品。

防爆型产品的外壳上一般有以下标志,具体含义如下:Ex d Ⅱ C T6①②③④⑤设备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2①、中国及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标志②、隔爆型③、除煤矿、井下用之外的电气设备④、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分为ABC三级⑤、按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至T6六个组在这里提心读着朋友,本文所讲的是化工(厂用)防爆产品的标示,矿用防爆标志为:Exd I 矿用产品不分等级,采用否决制,也没有等级区域之分。

另外化工产品切不可用于煤矿井下环境。

监督管理的机构也是不一样的,一定要知道哦。

二、防爆标示类别第①位编码:Ex——中国及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标志;EEx——表示欧共体;AD——意大利;MS、AE——法国;FLP——英国;UL、FM——美国;E——德国\IEC三、防爆型式类别第②位编码代号防爆型式国家标准防爆措施适用区域d 隔爆型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Zone1,Zone2e 增安型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ia 本安型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Zone0-2ib 本安型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Zone1,Zone2p 正压型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 o 充油型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 q 充砂型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 n 无火花型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2m 浇封型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h 气密型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s 特殊型DIP 粉尘防爆型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其前面无需加EX或EEX等标志防爆形式的代码,化工与煤矿产品基本是一致的,但是煤矿防爆产品截止目前也市面上也只有隔爆型、本安型、隔爆兼本安型、这三种类型的产品。

防爆标志辨识

防爆标志辨识

防爆标志辨识在企业的安全检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型式的防爆电气设备标志,如何理解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并正确选用防爆电气设备十分重要。

有些企业会把适用于气体防爆环境的电气设备使用于粉尘防爆环境,也有企业会把适用于粉尘防爆环境的电气设备使用于气体防爆环境。

也有企业在选用气体防爆环境的电气设备时,防爆等级不够,譬如,二硫化碳气体防爆环境选用了IIB等级。

GB3836系列和GB12476系列给出气体爆炸性环境和粉尘爆炸性环境的防爆电气设备的技术标准。

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防爆标志的有关内容。

GB3836.1-2010第29节给出了有关防爆标志的说明。

1、防爆标志的组成举例:ExiaIICT6的含义Ex:表明电气设备符合GB3836.1-2010第1章所列专用标准的一个或多个防爆型式。

2、爆炸性气体防爆环境,所使用的的各种防爆型式如下:d:隔爆外壳(对应EP1Gb或Mb);e:增安型(对应EP1Gb或Mb或Gc);ia:本质安全型(对应EP1Ga或Ma)、ib:本质安全型(对应EP1Gb或Mb)、ic:本质安全型(对应EP1GC);ma:浇封型(对应EP1Ga或Ma)、mb:浇封型(对应EP1Gb或Mb)、me:浇封型(对应EP1GC);nA:无火花(对应EP1Gc)、nC:火花保护(对应EP1Gc)、nR:限制呼吸(对应EP1Gc);o:油浸型(对应EP1Gb);px:正压型(对应EP1Gb或Mb).py:正压型(对应EP1Gb)、pz:正压型(对应EP1Gc);q:充砂型(对应EP1Gb或Mb)。

3、爆炸性粉尘防爆环境,所使用的的各种防爆型式如下:ta:外壳保护型(对应EP1Da)、tb:外壳保护型(对应EP1Db)tc:外壳保护型(对应EP1Dc);ia:本质安全型(对应EP1Da).ib:本质安全型(对应EP1Db). ic:本质安全型(对应EP1De);ma:浇封型(对应EP1Da)、mb:浇封型(对应EP1Db)、me:浇封型(对应EP1Dc);P:正压型(对应EP1Db或DC)o4、气体粉尘类别,分类如下: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类和HI类。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防爆电气设备按GB 3836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1 防爆型式根据所采取的防爆措施,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油浸型、充砂型、浇封型、n 型、特殊型、粉尘防爆型等。

它们的标识如表1所示。

表1 防爆基本类型2 设备类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3 气体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

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

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

如表2所示。

表2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4 温度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组,使得对应的T1~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5 防爆标志举例说明为了更进一步地明确防爆标志的表示方法,对气体防爆电气设备举例如下:如电气设备为I类隔爆型:防爆标志为ExdI如电气设备为II类隔爆型,气体组别为B组,温度组别为T3,则防爆标志为:ExdIIBT3。

如电气设备为II类本质安全型ia,气体组别为A组,温度组别为T5,则防爆标志为:ExiaIIA T5。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防爆电气设备按GB 3836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1 防爆型式根据所采取的防爆措施,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油浸型、充砂型、浇封型、n 型、特殊型、粉尘防爆型等。

它们的标识如表1所示。

表1 防爆基本类型2 设备类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3 气体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

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

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

如表2所示。

表2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4 温度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组,使得对应的T1~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5 防爆标志举例说明为了更进一步地明确防爆标志的表示方法,对气体防爆电气设备举例如下:如电气设备为I类隔爆型:防爆标志为ExdI如电气设备为II类隔爆型,气体组别为B组,温度组别为T3,则防爆标志为:ExdIIBT3。

如电气设备为II类本质安全型ia,气体组别为A组,温度组别为T5,则防爆标志为:ExiaIIA T5。

防爆知识以及防爆标志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

防爆知识以及防爆标志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

一、防爆基本知识1、爆炸的危险性场所有哪些?(1)爆炸性环境: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气体和粉尘)。

凡涉及爆炸性物质生产、加工、处理、储存、运输的场所都可能形成爆炸性环境。

(2)危险场所:爆炸性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3)在石油、化工、煤炭等生产领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爆炸性物质的泄漏,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危险场所。

据资料:A、在煤矿井下,2/3的场所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B、在石油开产现场和精炼厂约有60-80%属爆炸性危险场所;C、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2、防爆基本原理(1)爆炸的基本条件A、可燃性物质(氢气、甲烷等)B、助燃剂(氧气、空气等)C、点火源(明火、火花、高温等)(2)爆炸极限与范围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性气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或最高浓度(爆炸上限),介与爆炸下限和上限中间的浓度范围称爆炸范围。

表1:几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气的爆炸界限表2:几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气的引燃温度(3)防爆的基本原理A、避免形成爆炸性环境B、消除可能的点火源3、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1)中国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Ⅰ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Ⅲ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2)北美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ClassⅠ:爆炸性气体ClassⅡ:爆炸性粉尘ClassⅢ:纤维4、爆炸性危险区域划分(1)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主要标准依据A、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B、GB3836.1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C、GB12476.3-2007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D、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 , 1987年(2)爆炸性危险区域主要以爆炸性危险物质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为划分依据的(3)我国对于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划分为3个区域:0区、1区和2区A、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或长时期存在的场所。

防爆等级符号的含义

防爆等级符号的含义

防爆等级符号的含义将工厂或矿区的爆炸危险介质,按其引燃能量,最小点燃温度及现场爆炸性危险气体存在的时间周期进行科学分类分级,以确定现场防爆设备的防爆标志和防爆形式。

◆防爆标志格式:Ex:防爆标记(ia):防爆等级ⅡC:气体组别T4:温度组别◆防爆等级说明:ia 等级:在正常工作时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0;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正常工作时,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气密外壳或加倍提高安全系数。

ib 等级: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0;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正常工作时,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或气密外壳保护,并且有故障自显示的措施。

◆爆炸性气体分组对照表:◆温度组别对照表:◆电气设备类型:◆防爆等级:按其使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安全间隙分为A 、B 、C三级。

一、外壳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指电气设备(额定电压≤72.5kV)的外壳,对下述内容的防护能力:◆防止人体接近壳内危险部件;◆防止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设备;◆防止由于水进入壳内对设备造成有害影响;IP(国际防护International Protection)代码由第一位特征数字(I)、第二位特征数字(P)、附加字母、补充字母组成。

不要求规定特征数字时,该处有字母X代替,附加字母和补充字母可省略,不需代替。

一、IP代码的组成及含义◆防外物等级:◆防水进入外壳的等级:※代号举例:IP44 此代号指外壳能防止大于1mm的固体进入内部,并且防止任何的方向溅水。

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识要求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识要求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识要求
首先呢,这个标识得明明白白地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到。

就好像是设备的一张身份证一样,不能藏着掖着。

标识得清楚显示出这设备适用的防爆类型,比如说隔爆型啊、增安型啥的,这就好比是告诉大家这个设备是哪个“门派”的,是擅长用硬功夫隔爆的,还是靠着增加安全性来防爆的。

然后呢,防爆等级也要标清楚。

这等级就像是武功的段位一样,高等级的在防爆能力上就更厉害些。

比如说像ExdI这种标识,Ex就表示防爆,d就是具体的防爆方式(这里是隔爆),I就是表示适用于煤矿井下这种瓦斯容易出现的危险环境。

还有啊,一些设备要是有特殊的使用条件或者限制,也得在标识上体现出来。

不能让工人拿到设备后,还得猜这设备啥时候能用,啥时候不能用,这可不行,要是猜错了,在井下那可是相当危险的事儿。

另外呢,这标识得牢固,不能在井下那种磕磕碰碰、潮湿又有灰尘的环境里,用了几天标识就模糊或者掉了。

那要是标识没了,就像一个人没了身份证,大家都不知道这设备到底靠不靠谱了。

标识的内容和格式得按照国家或者行业规定的标准来,可不能自己乱编乱写。

这就像是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一样,都按标准来,大家才都能安全地在井下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爆电气设备的标识含义
防爆电气设备按GB 3836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
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
1. 防爆型式
根据所采取的防爆措施,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油浸型、充砂型、浇封型、n 型、特殊型、粉尘防爆型等。

它们的标识如表1所示。

表1 防爆基本类型
防爆型式防爆型式标志防爆型式防爆型式标志
隔爆型 Ex d 充砂型 Ex q
增安型 Ex e 浇封型 Ex m
正压型 Ex p n型Ex n
本安型 Ex ia 粉尘防爆型DIP A
本安型 Ex ib 粉尘防爆型DIP B
油浸型 Ex o 特殊性 Ex s
2. 设备类别: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3. 气体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
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

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

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

如表2所示。

表2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
气体组别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 (mm)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
IIA MESG≥0.9 MICR>0.8
IIB 0.9>MESG>0.5 0.8≥MICR≥0.45
IIC 0.5≥MESG 0.45>MICR
4. 温度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组,使得对应的T1~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
温度级别IEC/EN /GB 3836 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T[℃]可燃性物质的点燃温度[℃]T1 450 T>450
T2 300 450≥T>300
T3 200 300≥T>200
T4 135 200≥T>135
T5 100 135≥T>100
T6 85 100≥T>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