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总结概要

合集下载

摄影测量实习总结报告5篇

摄影测量实习总结报告5篇

摄影测量实习总结报告5篇摄影测量实习总结报告(1)一、实习目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是摄影测量学和遥感技术相应用的综合实习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习掌握摄影测量的原理、影像处理方法、成图方法,掌握遥感的信息获取、图像处理、分类判读及制图的方法和作业程序。

从而更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通过实习使我们更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育我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仔细、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以后从事生产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基础。

二、实习内容1) 遥感影像图制作;2) 相片控制测量;3) 航空摄影测量相对立体观察与两侧;4) 航片调绘、遥感图像属性调查;5) 相片及卫片的判读及调绘6) 调绘片的内页整饰7) 撰写实习报告,提交成果。

三、实习设备与资料1) 摄影测量与遥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2) 通过电脑查找有关这门学科的实践应用及其它相关知识等。

3) 电脑上相关的摄影测量的图片信息资料及判读方法。

4) 现有的实习报告模板及大学城空间里的相关教学资料。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__年6月19日——__年6月26日。

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寝室及搜集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学科的资料等相关地方。

五、实习过程5.1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的进展情景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摄影影像和其他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取所讨论物体,主要是地球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并对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与应用表达的科学和技术。

随着摄影测量进展到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及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多光谱、多时段遥感影像与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摄影测量与遥感已逐渐进展成为一门新型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由于它的科学性、技术性、应用性、服务性以及所涉及的广泛科学技术领域,其应用已深化到经济建设、社会进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总结报告

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总结报告

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总结报告
航空摄影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测绘工作,它利用航空摄影技术和测量方法,对地
球表面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和制图。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现在我将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进行了航空摄影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航空摄影设
备和航线规划,确保能够获取到高质量的航空影像数据。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地面控制点布设和大地测量学校正,以确保航空影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在实际的航空摄影测量工作中,我们利用了先进的航空摄影设备和软件,对目
标区域进行了高空、低空和斜摄影。

通过对航空影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获得了目标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形模型和地物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航空摄影测量工作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天气条件对航
空摄影的影响,航线规划的复杂性,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难度等。

但是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合作,我们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完成了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的任务。

总的来说,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测绘工作,它为地球科学、
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和合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航空摄影测量工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贡献。

我们也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总结报告

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航空摄影测量作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承担了多项航空摄影测量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项目概况过去一年,我单位共完成航空摄影测量项目10项,涉及土地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

其中,重点工程项目3项,常规项目7项。

2. 工作内容(1)航空摄影:按照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航空摄影设备,进行空中拍摄。

拍摄过程中,严格控制飞行高度、航向、航速等参数,确保影像质量。

(2)数据处理:对拍摄的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影像增强等,以提高影像质量。

(3)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根据校正后的影像,制作DOM,为后续地形分析、土地调查等提供基础数据。

(4)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利用DEM制作软件,根据DOM和高程数据,生成DEM,为地形分析、环境监测等提供基础数据。

(5)成果提交:按照项目要求,整理、提交航空摄影测量成果,包括DOM、DEM、报告等。

三、工作亮点1. 技术创新:在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2. 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航空摄影测量规范,确保成果准确可靠。

3. 团队协作:项目组成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 客户满意度:多次收到客户表扬,项目成果得到广泛认可。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工作压力较大。

(2)个别项目对数据质量要求较高,数据处理过程中难度较大。

2. 改进措施(1)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项目周期。

(3)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影像质量。

(4)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总结过去一年,我单位在航空摄影测量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近景摄影测量总结

近景摄影测量总结

近景摄影测量总结第一篇:近景摄影测量总结1、近景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摄影手段以确定地形以外目标的外形和运动状态。

主要包括古文物古建筑摄影测量、工业摄影测量、生物医学摄影测量三个部分。

2、近景摄影测量与航空摄影测量的比较1、相同点基本原理相同模拟处理方法、解析处理方法、数字影像处理方法基本相同某些内业摄影测量仪器的使用。

2、不同点1)测量目的不同。

航空摄影测量以测制地形、地貌为主注重其绝对位置近景摄影测量以测定目标物的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为目的并不注重目标物的绝对位置。

2)被测量目标物不同。

航空摄影测量目标物以地形、地貌为主近景摄影测量目标物各式各样、千差万别3)目标物纵深尺寸与摄影距离比的变化范围不同。

4)摄影方式不同。

航空摄影为近似竖直摄影方式近景摄影除正直摄影方式外还有交向摄影方式等。

5)影像获取设备不同。

6)控制方式不同。

航空摄影测量的控制方式以控制点为主且多为明显的地面点近景摄影测量除控制点方式外还有相对控制方式且常常使用人工标志。

7)近景摄影测量适合动态目标3、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优点1、瞬间获取被测目标的大量几何和物理信息适合于测量点数众多的目标2、非接触测量手段可在恶劣条件下作业3、适合于动态目标测量。

4、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不足1、技术含量高需较昂贵设备和高素质人员2、对所有测量目标并非最佳技术选择--当不能获得质量合格的影像--当待测量点数稀少5、近景摄影测量精度统计的方法衡量精度的基本指标是被测点的坐标中误差精度1、估算精度:摄影前按控制方式、条件等的理论估算精度2、内精度:影像处理时按方程组健康度直接计算3、外精度:用多余控制点或条件客观的精度检验6、影响近景摄影测量精度的因素1、像点坐标的质量影像获取设备的性能、像点坐标量测精度、系统误差的改正程度等2、摄影条件照明、标志、摄影方式、控制质量3、图像处理与摄影测量处理的能力、水平如人工量测与自动量测。

7、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摄影测量物方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

工程摄影测量知识点总结

工程摄影测量知识点总结

工程摄影测量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工程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测量仪器对地面或者地物进行测量的技术方法。

通过拍摄并分析地物在图像中的位置、形态和角度,计算地物的三维坐标,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地球表面的测量和监测。

本文将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摄影测量仪器、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1.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摄影测量是指利用摄影测量仪器进行地面或地物的测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影测量仪器拍摄照片,然后利用图片中的特征点进行测量和计算,得出地物的尺寸、形态和位置等信息。

2.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摄影测量仪器拍摄地面或地物的图像,通过摄影测量仪器测量出图像中的特征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然后利用数学模型和地图投影等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地物的三维坐标信息。

3.摄影测量的基本步骤摄影测量的基本步骤包括:摄影、平差、测量和图像处理。

摄影是利用摄影测量仪器拍摄地面或地物的照片;平差是对摄影测量照片进行测量和计算;测量是利用摄影测量仪器测量地物的特征点坐标和高程信息;图像处理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照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摄影测量仪器1.摄影测量仪器的分类摄影测量仪器按照使用的原理和功能可分为光学式摄影测量仪器、电子式摄影测量仪器和无人机摄影测量仪器等。

2.光学式摄影测量仪器光学式摄影测量仪器是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包括相机、测量仪器、测距仪和高程仪等。

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但操作复杂,测量速度慢,需要有经验的操作人员。

3.电子式摄影测量仪器电子式摄影测量仪器是利用电子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包括数字相机、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但测量精度稍低。

4.无人机摄影测量仪器无人机摄影测量仪器是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测量的仪器,包括无人机、相机和航拍软件等。

其优点是可以进行大范围的航拍,测量速度快,但需要对飞行器有一定的操作和维护经验。

四、摄影测量数据处理1.摄影测量数据的获取摄影测量数据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摄影测量仪器进行拍摄,然后将拍摄的照片和数据进行传输和存储,以备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摄影测量学复习总结

摄影测量学复习总结

摄影测量学复习总结摄影测量学复习总结一、什么是摄影测量?通俗的说,摄影测量就是通过摄影,进行测量。

二维影像三维空间严格意义上讲:摄影测量学是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相片上所记录的构像信息,从物理方面、几何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从而对所研究的对象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摄影测量的基本任务:从影像中提取地面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

(什么是几何、物理信息)在模拟立体测图仪或解析测图仪,均需要作业员双眼立体观察寻找同名点。

数字摄影测量是利用影像相关技术来代替人眼的目视观测、自动识别同名点,实现几何信息的自动提取。

二、发展阶段:1、模拟摄影测量:模拟摄影测量主要是根据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反求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它所采用的仪器为光学投影器、机械投影器或光学-机械投影器模拟摄影过程,用光线交会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

2、解析摄影测量:1957年,Helava提出用“数字投影代替”物理投影,数字投影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实时的进行共线方程的解算,从而交会出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

3、数字摄影测量:利用数字影像相关技术,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测图。

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测量的最大区别:1)、处理的原始信息主要是数字影像;2)、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

三.摄影测量分类按距离远近: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按用途: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按处理手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四、数字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数字摄影测量学(Digital Photogrammetry):使用星载/机载传感器所获取的可见光影像对地球陆地区域进行信息提取,具体包括:–目标量测(measurement of terrain and objects)–影像解译(imagery interpretation)–地形图测绘(topographic mapping)–正射影像图制作(orthoimage creation)–数字高程模型生成(DEM generation)数字摄影测量的若干问题一、辐射信息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的焦点是影像的灰度信息(辐射信息)。

摄影测量重点总结

摄影测量重点总结

1、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像平面直角坐标系、像空间直角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

2、解求单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最少需要3个平高地面控制点。

3、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作用是大量减少甚至完全免除地面控制点,缩短成图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间的坐标变换最少需要2 个平高和1 个高程地面控制点。

5、摄影测量的发展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

6、恢复立体像对左右像片的相互位置关系依据的是共面条件方程。

7、法方程消元的通式为=8、表示航摄像片的外方位角元素可以采用以Y轴为主轴的ϕ -ω-κ、以X轴为主轴的ω' -ϕ'-κ'以Z轴为主轴的A-a−k三种转角系统。

9、航摄像片是所覆盖地物的中心投影。

10、摄影测量加密按数学模型可分为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和光束法三种方法。

摄影测量加密按平差范围可分为单模型法、航带法和区域网法三种方法。

11、从航摄像片上量测的像点坐标可能带有摄影材料变形、摄影机物镜畸变、大气折光误差和地球曲率误差四种系统误差。

12、要将地物点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模型坐标转换到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最少需要2 个平高和1 个高程地面控制点。

13、带状法方程系数矩阵的带宽是指法方程系数矩阵中主对角线元素起沿某一行到最远处的非零元素间所包含的未知数个数。

14、人眼观察两幅影像能产生立体视觉的基本条件是在不同摄站获取的具有一定重叠的两幅影像、观察时每只眼睛只能看一张像片、两幅影像的摄影比例尺尽量一致和两幅影像上相同地物的连线与眼基线尽量平行。

15、中心投影的共线条件方程表达了摄影中心、像点和对应地物点三点位于同一直线的几何关系,利用其解求单张像片6个外方位元素的方法称为单片空间后方交会,最少需要3 个平高地面控制点。

16、摄影测量中,为了恢复立体像对两张像片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左右像片上的同名像点位于同一核面的几何条件,采用相对定向方法来实现,最少需要量测5对同名像点。

山东交通学院摄影测量学期末总结

山东交通学院摄影测量学期末总结

摄影测量学1、摄影测量: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2、摄影测量3类型: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3、数字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机视觉相结合,从数字影像中自动(半自动)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

4、像片主距(f):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到像片主点的垂距称为摄影机主距。

5、对航空摄影的要求(5点):①像片倾斜角为摄影瞬间摄影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偏离铅垂线的夹角小于30,夹角为像片倾角。

像片倾角不大于3度。

②航高差异一般不得大于5%同一航带内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得大于30m摄影区域内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得大于50m③像片重叠度:a航向重叠度:重叠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航线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

b旁向重叠度:旁向重叠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相邻航线像片的重叠度)。

旁向重叠度要求30%左右。

④像片旋偏角(k):一张像片上相邻主点连线与同方向框标连线间的夹角。

要求旋偏角不得大于6°⑤航线弯曲度:航线最大弯曲矢量与航线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要求航线弯曲度不得大于3%。

6、相对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常称为摄影航高。

按H=m•f计算得到.7、绝对航高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指摄影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度。

通过H 绝=H+A地计算得到。

8、像片重叠度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航向重叠度:重叠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航线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

旁向重叠:相邻航线间的影像重叠旁向重叠度:旁向重叠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相邻航线像片的重叠度)。

旁向重叠度要求30%左右。

9、航带弯曲度:航线最大弯曲矢量与航线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要求航线弯曲度不得大于3%。

10、航线弯曲:把一条航线的航摄像片根据地物影像拼接起来,各张像片的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呈现为弯弯曲曲的折线,称航线弯曲11、像片旋偏角:一张像片上相邻主点连线与同方向框标连线间的夹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设物镜焦距f=100mm,取光圈号数k=5.6,模 糊圈直径E=0.05mm,当调焦距D=2m时,计算超焦 距H、前景距D1 、后景距D2 及景深ΔD。
b.如用一架普通135相机对某目标进行测光,安 置的感光度为ISO100,光圈号数安置为8,此时 测得的曝光时间为1/60秒。用P31摄影机对此目 标摄影,选用的感光材料的感光度为ISO12.5, 安置的光圈号数为16,试确定其正确的曝光时 间。
--为提高精度,应尽可能拍摄摄影基线大的像对;
--为提高精度,应尽可能提高像点坐标的质量,包括像点坐标的量测质量、剔 除各类系统误差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摄影方向的中误差最大,常以mZ估算精度;
二、以(x1,y1,x2,y2)为观测值的正直摄影精度估算
2
mX
(k2
k1k2
x1 f
)2
mx2
满足精度原则 效率高原则
数字法近景摄影测量:固态摄像机(CCD)
注意事项: 1.当被测物体的摄影距离必须很远/近时,应选择焦距长/短 的摄影机; 2.拍摄更大比例尺的影像,应使摄影距离尽量近或选择焦距 尽量长的相机等。
二、从像点的点位精度选择摄影机
像点位置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光学畸变、底 片压平误差以及底片变形.为了保证像点的准确 位置,量测摄影机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摄影机物镜系统设计考究,使物镜畸变差限 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 2.采用底片压平技术,将底片贴附在承片框平 面上压平; 3.补偿底片变形的影响; 4.采用量测摄影机(记录内外方位元素)
表面处理方法:
1、利用投影设备将光栅、格网、及图案、图象投影到物体表面,形成人工纹理;
2、利用激光经纬仪、激光笔,按一定规则将激光投射到被测目标上,形成人工纹理;
3、在被测目标表面粘贴人工标志,形成人工纹理; 4、在被测目标表面上绘制人工纹理
一、摄影机与摄像机的选择
摄影机选择原则:
模拟法近景摄影测量:量测型摄影机 解析法近景摄影测量:任何类型摄影机
其中
H F 2 ,称为超焦点距离 kE
则景深为:
D
H D H D
H D H D
2H D2 H 2 D2
景深大小与调焦距、焦距、光圈号数、模糊圈直径相关。
算例: a、设物镜焦距f=100mm,取光圈号数k=16,模糊 圈直径E=0.05mm,当调焦距D=2m时,计算超焦距 H、前景距D1、后景距D2及景深ΔD。
5.影响近景摄影测量精度的因素
1)像点坐标的质量(影像获取设备的性能、像点坐 标量测精度、系统误差的改正程度等);
2)摄影条件、标志设计与使用、摄影方式; 3)控制质量; 4)图像处理与摄影测量处理的能力、水平,如人工 量测量与自动量测
1.非量测摄影机 普通135、120型相机,高速摄影机、X光机、电影摄影机
摄影基线确定基本原则: 使用尽量长的基线B,以提高测量精度 应避免不能进行立体测绘的死角出现, 必要时可缩短基线,甚至对摄影基线的方 向和长度重新考虑。
mX
k22mx2
k12k22
x f
2 mP2
2
mY
k22m
2 y
k12k
2 2
y f
mP2
k1
H B
k2
H f
构形系数,与同名光线 间的夹角有关 成像比例尺分母系数
mZ k1k2mP
几点结论:
--为提高精度,应尽可能拍摄摄影比例尺大的像片,即尽可能减小摄影距离, 选用主距大的摄影机;
3.半量测摄影机 Hasseblad(哈苏)
A、不具备量测摄影机的性能;B、具有改正底片变形的格网; (非量测摄影机 加装格网)
4.格网摄影机 CRC系列
A、具备量测摄影机的性能;B、具有改正底片变形的格网; (量测摄影机加装格网)
一、以(x,y,p)为观测值的正直摄影精度估算
则目标点物方空间坐标中误差为:
k12k22
x1 f
mx2
mY
k22my2
k12k22
y1 f
2
2m由两台Nikon D100型数码相机组成的立体摄影测量系统,使 用定焦的35mm镜头,现对4.5m远的某体育场模型按正直摄影方式拍摄立体影像对 ,同名点的影像坐标按单片方式量测(即测出了同名像点坐标),量测精度为 ±10μm,若要求摄影方向的测量精度优于±5.0mm,请估算相机间的最短距离应 安置为多少?
推算比较法也可通过逐步推算得出结果。
推算原则是:
a.光圈号数不变,感光度增大一倍,曝光时间减 小一档,感光度减小一倍,曝光时间增大一档;
b.感光度不变,光圈号数增大一档,曝光时间增 加一档,光圈号数减小一档,曝光时间减小一档。
注意:相邻光圈号数间的关系为 2 倍
近景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的获取方法: 使用立体摄影机或立体摄影系统 移动相机法 移动目标法 旋转被摄目标法
A、不是专为测量目的而设计制造,结构不严谨;b、内方位元素未知且不能记录; c、无外部定向设备;d、光学畸变差大;e、无改正底片变形的措施;F、使用方 便;g、普及,社会拥有量大。
2.量测摄影机 瑞士Wild P31 瑞士P32 德国UMK型
A、专为测量目的而设计制造,结构严谨,经过严格检校;B、内方位元素已 知,可记录;C、具有外部定向设备;D、光学畸变差小;E、有机械或光学框 标;F、采取措施压平底片;
景深:给定光圈和模糊圈大小,被摄影空间能够获得清晰构像的深度范
围。景深ΔD为沿光轴方向的后景距D2与前景距D1的差值,ΔD = D2-D1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 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 ,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其次,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 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s和S分别为普通相机上给定的感光度和所用近景摄影机上拟使用感光材料的感光度
举例: a.如用一架普通135相机对某目标进行测光,安 置的感光度为ISO100,光圈号数安置为8,此时 测得的曝光时间为1/60秒。用P31摄影机对此目 标摄影,选用的感光材料的感光度为ISO400,安 置的光圈号数为11,试确定其正确的曝光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