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校对资料——化学符号正斜体标准(精校版)

合集下载

单位正斜体

单位正斜体

正体、斜体、大写体、小写体使用规范正体、斜体、大写体、小写体使用规范1 正体(1)所有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

如:kg、mol、μL、d、kPa、N (物质的量)、L、J等。

(2)数学中的函数、常数、运算符号。

如:sin 、cos、π、Σ、d、Δ、δ、max等。

(3)化学元素、粒子和射线符号。

如:H、 C、 P;p(质子)、n(中子)、e(电子);X射线、α射线、γ射线。

(4)仪器、样品等的型号或代号。

如:JSEM-200显微镜、H-PSS(H-藻酸双酯钠)等。

(5)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

如:NMR(核磁共振)。

(6)拉丁学名的定名人和亚族以上(含亚族)的学名。

(7)酸碱度:pH。

(8)表示序号的连续字母:附录A、B、C。

2 斜体(1)量符号:T(热力学温度)、P(压强)、V(体积)等。

(2)数学中的变数:x、y 、f、g 等。

(3)化学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构型、构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d-(右旋)、dl-(外消旋)、o-(邻位)、p-(对位)、αp(反叠构象)、 sp-(顺叠构象)、Z-(双键的顺异构)、α-、β-等。

αs-(不对称的)、trans-(反式)。

(4)生物学中属以下(含属)的拉丁学名。

(5)统计学符号:P(事件的概率)、-x(样本的算数平均)、-X(总体的算数平均)、s(样本标准差)、σ(随机变量或总体的标准差)、χ2(χ2分布)、N(总体大小、批量、批大小)、n(样本大小)、α(检验的显著性水平,Ⅰ类风险)、σ2随机变量或总体的方差)、s2(样本的方差)、υ(自由度)、k(组数)、F(x),G(x),….[分布函数(在x处的值)]、f(x),g(x),…..[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在x处的值)]、r[相关系数(样本的)]、ρ[相关系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或总体的)]。

3 大写体(1)来源于人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的首字母:Pa、Hz、V、L等。

(2)化学元素符号首字母:C、O、Cl、H、Au等。

公式正斜体要求

公式正斜体要求

公式正斜体要求1. 所有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a.计量单位:kg(千克),s(秒),m(米),L(升),A(安),mol(摩尔)等。

b.词头:M(兆),k(千),m(毫),μ(微)等。

c.量纲:L(长度),M(质量),T(时间)等。

2. 数学式中要求正体的字母a. 有固定定义的函数,例如,三角函数sin,cot;指数函数exp;对数函数lg,ln;双曲函数tanh等。

b. 有固定取值的数学常数符号,例如,自然对数的底e=2.7182818…,圆周率π=3.1415926…c. 某些特殊算子符号,例如,div(散度),Δ(拉普拉斯算子),grad(梯度),rot(旋度)等。

d. 运算符号,例如,Σ(加和),п(求积),d(微分号),∂(偏微分号),Δ(有限增量符号)等。

e. 有特定意义的缩写字母,例如,max(最大),lim(极限),T(转置符号),const(常数),ASA(角边角)等。

f. 特殊函数符号,在GB3102.11—93中共列出23个特殊函数,例如,B(贝塔函数),Γ(伽玛函数)等。

3. 化学和物理符号a.化学元素、粒子和射线符号,例如,H(氢), CuSO4,e(电子),X射线,γ射线,α射线等。

b.酸碱度、硬度等特殊符号,例如,pH,洛氏硬度HR等。

4. 其他情况a.量符号中,具有特定含义的字母下标,例如,Mr(相对分子质量,下标r为relative的缩写),Ucor(电压修正值,cor为correction缩写)等。

b.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例如,N(North,北),GIS(地理信息系统),SEM(扫描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PM2.5(可吸入颗粒物)等。

另外,当采用组合字母表示变量符号时,建议采用正体,且大写,如WS(Wind Speed,风速),RH(Relative Humidity,相对湿度)等。

c.生物学中拉丁名的定名人和亚族(含亚族)以上的学名,例如,真核域(Eukarya)、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真兽亚纲(Eutheria)、灵长目(Primates)、人科(Hominidae)。

『审校』理科类书稿特别要注意的正斜体、单位等用法

『审校』理科类书稿特别要注意的正斜体、单位等用法

『审校』理科类书稿特别要注意的正斜体、单位等用法1.正体(1)单位符号:单位符号的字母一般为小写正体,但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时,第一个字母为大写正体,第二个为小写正体,如米(m),帕斯卡(Pa),焦(J),赫(Hz),千米(km),千克(kg),秒(s),安培(A),伏特(V),升(L),毫升(mL);(2)化学符号:如H、O、Na、N2O¬5等;(3)核素符号:如14N、14N2、64Gd、Na+、PO3-4、等;(4)三角函数符号:如sin x、cos x、arctan x、arcsec x等,函数符号与变量之间留一空隙,但符号后有括号时,不需另加空隙;(5)数学常量:圆周率,自然指数e;(6)事物名称:如物体A;(7)选择支:如A.B.;(8)三角形符号:△。

2.斜体(1)变量:如质量m、x、y等;(2)面:面S,三角形ABC;(3)弧CD,线段AB;(4)运算符号中所用的a、b,光速c;(5)量符号的组合分子或分母本身或两者同时是乘积或商的情况,除加括号避免混淆外,不应在同一行内出现多于1条的斜线;(6)量符号下标规则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量有相同符号或是对一个量有不同的运用,或要表示不同的值,为了相互区别可以采用下标。

下标本身是物理量或是数目的符号时,下标符号一律用斜体,其他则用正体。

3.尽量不用度,温度单位用“摄氏度(或oC)”,电能量用“千瓦•时”。

4.较长的数理化公式需要转行时,在紧靠其中记号“=、+、-、×、÷”后断开,但要先考虑等号,其次是运算符号,在乘号处转行时乘号不能省略,应标示为“×”。

非独立成行的公式应尽量写成横式,如1∕a,必要时加括号避免歧义,如x∕y∕z应写成(x∕y)∕z。

5.单位符号使用时的常见错误。

(1)不应在组合单位中同时使用国际符号和中文符合(不能混用),如km∕小时,应为km∕h或千米∕时;(2)抽引长江水400~500立方米∕秒应为400~500米3∕秒;(3)汽车的运行速度为80千米∕小时应为80千米∕时;(4)身高一米八应为1.80米或180厘米或一点八米;(5)时间单位中秒、分、时、日、年的单位符号应分别为s、min、h、d、a,周、月没有单位符号;(6)在图和表格中,用特定的单位表示数量,如:L, mm ;L (单位:mm);长度(mm)应为L/mm;长度/mm;长度/毫米;(7)一般情况下,使用单位时应采用符号,不采用中文名称或中文符号。

标准中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编排规则

标准中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编排规则

标准中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编排规则
在化学中,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是表示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方式。

为了统一化学信息的传递,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制定了一套标准的编排规则,以确保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下面是这些规则的详细说明。

1. 元素的化学符号:
- 化学符号通常采用元素的英文缩写,例如氢的化学符号为H,氧的化学符号为O。

- 化学符号应使用正体字母,并对于拉丁文元素缩写,只取大写字母。

铁的化学
符号为Fe,而不是FE。

- 对于不常用的元素,其化学符号可以根据其拉丁文名称的首字母来表示。

铜的
拉丁文名称为Cuprum,其化学符号为Cu。

2. 化合物的化学式:
- 化合物的化学式由元素的符号和其在化合物中的原子数目组成。

水的化学式为
H2O,其中H表示氢,O表示氧,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

- 在化合物中,如果元素的原子数目为1,则通常省略其原子数目。

氧元素的化学式为O,而不是O1。

- 括号可用于表示重复的基本单位,称为基团。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其中(SO4)称为硫酸基团。

- 大写字母在化学式中表示一个元素,而小写字母表示多个此类原子。

二氧化氮
的化学式为NO2,其中N表示氮,O表示氧,2表示氧原子的个数。

通过遵守这些编排规则,可以正确地表示和传递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信息,并确保其他人可以准确理解和解读这些信息。

这对于化学研究、教学和应用都至关重要。

干货编校注意了!常用编辑校对方法及技巧

干货编校注意了!常用编辑校对方法及技巧

干货编校注意了!常用编辑校对方法及技巧一、常用校对方法校对的基本方法,是从各种具体校对方式中概括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方法,适用于各类出版物的校对。

1.对校法对校法是照原稿校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标符与原稿完全相符,达到消灭一切与原稿不符的排录错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对校法的特点是比照原稿,逐字对校样,发现校样与原稿之间的异同,以原稿为依据去异存同,保证原稿的原意正确无误地复制成付印样。

2.本校法本校法是在通读校样中通过本书前后、左右内容互证,发现问题,订正讹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本校法要求校对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辨错能力,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

本校法的特点是一定要依据本书的内在联系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对照,包括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正文,文图相对,文表相对,正文与注释对,名词术语、概念前后对等,通过对照,发现问题,订正讹误。

它不仅可以消除对校疏漏,达到提高校对质量的目的,还可以为编辑加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通读校样发现的问题,一是查原稿进行核实,二是通过他校法寻找根据。

在确认差错之后,才予以订正。

3.他校法他校法是利用各种标准和规范的图书与所校的原稿对照,找出不标准、不规范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的一种校对方法。

在校对古籍类、科技类、著作类图书中用他校法最多。

平时我们利用《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来校正文字也当属他校法。

他校法的特点是通过数本复议来确认差错。

为此要求校对主体对新标准、新规范要有所了解,对权威工具书一定要相当熟悉,这样才能迅速、准确地运用此法释疑解难。

4.理校法定义:即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在通读中对原稿是非作出判断的校对方法。

特点:凭借校对者的主观认识来进行是非判断。

方法:一是从分析字词含义入手进行推理判断;二是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理判断。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来进行推理判断,都需要校对者对书中的知识内容经过通读进行理解。

理解是理校的中心,而准确的理解是植根于丰厚的知识积累的沃土之中的。

科技论文中字母正斜体及大小写的规范写法

科技论文中字母正斜体及大小写的规范写法

科技论文中字母正斜体及大小写的规范写法一、外文正体正体外文字母大致使用于以下场合:1.1 所有计量单位和词头符号计量单位如:m(米),s(秒),V(伏),Ω(欧),℃(摄氏度),eV(电子伏),mol(摩)等;词头如:k(千),G(吉),M(兆)等。

1.2 数学式中的运算符号、缩写号、特殊函数符号等(1)运算符号。

如:∑(连加),Ⅱ(连乘),d(微分),∂(偏微分),△(有限增量)等。

(2)缩写号,如min(最小),sup(上确界),lim(极限),Im(虚部),det(行列式),T或t(转置符号)等。

(3)特殊常数符号。

如:π(圆周率),e(自然对数的底),e(虚数符号,电工学中常用j),const(常数)。

(4)指数、对数、三角、双曲函数符号。

如:exp(指数函数),In(自然对数),cos(余弦),arctan(反正切),sinh(双曲正弦),arcsch(反双曲余割)等。

1.3 量符号中为区别于其他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下角标例如:E k(动能)、E p(势能)、E R(辐射能)、μr(相对磁导率)、R exp(电阻实验值)等符号中的下角标k(kinetic,动的)、p(potential,势的)、R(radiant,辐射的)、r(rela-tive,相对的),exp(experimen-tal,实验的)等都不是量符号,均应排成正体。

此外,还有用汉语拼音做下角标的,拼音字母也应排正体。

1.4 化学元素符号例如:O(氧)、Ca(钙)、Ag(银)、Pu(钚)等。

1.5 仪器、元件、样品等的型号或代号例如:IBM-PX微机,JSEM-200电子显微镜,H-PSS (H-藻酸双酯钠),GB 3100—86等。

1.6 生物学中拉丁学名的定名人和亚族以上(含亚族)的学名1.7 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字一般排为正体例如:ACV(气垫船,air-cushion vehicles的缩写);LCAO(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inear combination of atomic orbitals的缩写),S(南,south的缩写)等。

编辑校对资料——化学符号正斜体标准(精校版)

编辑校对资料——化学符号正斜体标准(精校版)

编辑校对资料——化学符号正斜体标准(一般规律:量—斜体;单位—正体)1.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单位物理量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 小正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单位坎(德拉)cd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大正电流安(培) A2.长度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千米km米m厘米cm 小正毫米mm纳米nm海里n mile1 n mile=1 852 m3.质量m(小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吨t千克kg 小正克g毫克mg如m(H2)=2.50 g4.时间t(小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天 d小时h 小正分min秒s如t1=25 s5.物质的量n(小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摩尔mol M大正兆摩尔Mmol k小正千摩尔kmol m小正毫摩尔mmol使用该物理量时,包括使用其导出量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

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以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例如:n(H2SO4)=1 mol。

《物质的量》常用符号:摩尔质量M(大斜)阿伏加德罗常数N A(N大斜,A大正,下标)(近似值6.02×1023 mol1-)气体摩尔体积V m(V大斜,m小正,下标)(0.224 141 0 m3·mol1-)相对分子质量M r(M大斜,r小正,下标)相对原子质量A r(A大斜,r小正,下标)粒子数N(大斜)6.体积V(大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立方米m3(小正)升L(大正)立方厘米cm3(小正)毫升mL(m小正)如V(O2)=22.4 L V〔NaOH(aq)〕=12.20 mL7.物质的量浓度c(小斜)单位mol/L或mol·L1-(mol小正,L大正)如c(OH-)=0.01 mol/L c(H2SO4)=0.25 mol·L1-8.温度热力学温度T(大斜)单位K(大正)如T1=215 K摄氏温度t(小斜)单位℃(大正)如t2=25 ℃标准状况温度273.15 K或0 ℃超导临界温度T C。

编辑校对资料——化学符号正斜体标准(精校版)剖析

编辑校对资料——化学符号正斜体标准(精校版)剖析

编辑校对资料——化学符号正斜体标准(一般规律:量—斜体;单位—正体)1.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单位物理量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 小正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单位坎(德拉)cd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大正电流安(培) A2.长度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千米km米m厘米cm 小正毫米mm纳米nm海里n mile1 n mile=1 852 m3.质量m(小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吨t千克kg 小正克g毫克mg如m(H2)=2.50 g4.时间t(小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天 d小时h 小正分min秒s如t1=25 s5.物质的量n(小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摩尔mol M大正兆摩尔Mmol k小正千摩尔kmol m小正毫摩尔mmol使用该物理量时,包括使用其导出量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

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以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例如:n(H2SO4)=1 mol。

《物质的量》常用符号:摩尔质量M(大斜)阿伏加德罗常数N A(N大斜,A大正,下标)(近似值6.02×1023 mol1-)气体摩尔体积V m(V大斜,m小正,下标)(0.224 141 0 m3·mol1-)相对分子质量M r(M大斜,r小正,下标)相对原子质量A r(A大斜,r小正,下标)粒子数N(大斜)6.体积V(大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立方米m3(小正)升L(大正)立方厘米cm3(小正)毫升mL(m小正)如V(O2)=22.4 L V〔NaOH(aq)〕=12.20 mL7.物质的量浓度c(小斜)单位mol/L或mol·L1-(mol小正,L大正)如c(OH-)=0.01 mol/L c(H2SO4)=0.25 mol·L1-8.温度热力学温度T(大斜)单位K(大正)如T1=215 K摄氏温度t(小斜)单位℃(大正)如t2=25 ℃标准状况温度273.15 K或0 ℃超导临界温度T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校对资料——化学符号正斜体标准(一般规律:量—斜体;单位—正体)1.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单位物理量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 小正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单位坎(德拉)cd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大正电流安(培) A2.长度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千米km米m厘米cm 小正毫米mm纳米nm海里n mile1 n mile=1 852 m3.质量m(小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吨t千克kg 小正克g毫克mg如m(H2)=2.50 g4.时间t(小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天 d小时h 小正分min秒s如t1=25 s5.物质的量n(小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摩尔mol M大正兆摩尔Mmol k小正千摩尔kmol m小正毫摩尔mmol使用该物理量时,包括使用其导出量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

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以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例如:n(H2SO4)=1 mol。

《物质的量》常用符号:摩尔质量M(大斜)阿伏加德罗常数N A(N大斜,A大正,下标)(近似值6.02×1023 mol1-)气体摩尔体积V m(V大斜,m小正,下标)(0.224 141 0 m3·mol1-)相对分子质量M r(M大斜,r小正,下标)相对原子质量A r(A大斜,r小正,下标)粒子数N(大斜)6.体积V(大斜)单位名称单位符号立方米m3(小正)升L(大正)立方厘米cm3(小正)毫升mL(m小正)如V(O2)=22.4 L V〔NaOH(aq)〕=12.20 mL7.物质的量浓度c(小斜)单位mol/L或mol·L1-(mol小正,L大正)如c(OH-)=0.01 mol/L c(H2SO4)=0.25 mol·L1-8.温度热力学温度T(大斜)单位K(大正)如T1=215 K摄氏温度t(小斜)单位℃(大正)如t2=25 ℃标准状况温度273.15 K或0 ℃超导临界温度T C。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两者不应混用。

表示温度间隔或温差时,单位K或℃均可使用。

摄氏温度的定义是t=T-T0,T0=273.15 K。

不应再使用“水的冰点定为0 ℃,水的沸点定为100 ℃”这样的陈旧定义。

温度单位符号℃的中文符号为摄氏度,“26摄氏度”不能写成“摄氏26度”。

过去使用的绝对温度改为热力学温度。

9.能量(大斜)单位:焦耳J(大正)千焦kJ(k小正,J大正)-J)电子伏eV(e小正,V大正)(1 eV=1.602 177×1019反应热ΔH(Δ正体,H大斜)单位:kJ/mol焓H(大斜)焓变ΔH(大斜)熵变ΔS(大斜)10.压强p (小斜)单位帕(帕斯卡)Pa (P 大正,a 小正) 千帕kPa (k 小正) 兆帕MPa (M 大正) 标准大气压atm (小正)(1 atm=101.325 kPa ) 标准状况压强101.325 kPa11.密度ρ(小斜,希腊字母) 相对密度d (小斜)单位:固体用g/cm 3或g ·cm 3-液体用g/cm 3、g/mL 或g ·cm 3-、g ·mL 1- 气体用g/L 或g ·L 1-(L 大正,其余小正)12.质量分数(小斜)、摩尔分数x (小斜)和气体体积分数ϕ(小斜)其数值用百分数或小数值表示,如(H 2S )=20% (C )=0.75凡以“%”形式表示而没有特别注明的,都是指某组分的质量分数。

可用%代替数字0.01,但应尽量避免用‰代替0.001。

不可以使用ppm 一类的缩写符号,而应改为106-或104-%。

摩尔分数现在通常称物质的量分数x (小斜),如x (SO 2)=0.55 气体体积分数ϕ(小斜),如ϕ(CO 2)=0.40不应在组合单位中插入元素符号或文字,例如:ρ=0.5 mg (Pb )/L 应改为ρ(Pb )=0.5 mg/L 。

又如“含水量20 mL/kg ”不应表示为“20 mL H 2O/kg ”或“20 mL 水/kg ”。

也不应修饰单位1,例如:“Ca 为33%(m /m )”应改为“(Ca )=33%”;“CO 2为46%(V /V )”应改为“ϕ(CO 2)=46%”。

B 的质量分数B : B =m B /m (B 的质量/混合物质量)替代重量百分浓度、浓度(wt )。

质量分数为5%而不写作“5%(m /m )”。

质量分数还能用5 μg/g 这样的形式表示。

B 的体积分数ϕB :ϕB =V B /V (B 的体积/混合物体积)替代体积百分浓度、浓度(vt )。

“体积分数为7%”而不写作“7%(V /V )”。

体积分数还能用4.2 mL/m 3这样的形式表示。

B 的摩尔分数x B :x B =n B /n (B 的物质的量/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替代克分子百分浓度、摩尔百分浓度、浓度(at )。

在书稿行文中的混合物组成比例的表示方法应改为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例如:C 0.10%应改为(C )=0.10%,也可用文字“碳的质量分数为0.10%”叙述。

又如Cu%=30%应改为(Cu )=30%。

在图表中应用下列方式表示 ××化学成分 %(C)(Cr )…t /o C(C )/%w(注:此处w 用)13.反应速率(小斜)转化率α(小斜)单位mol/(L·s)mol/(L·min)mol/(L·h)或mol·(L·s)1-mol·(L·min)1-mol·(L·h)1-其中L大正,其余小正如(NH3)=0.24 mol·(L·s)1-活化能E a(E大斜,a小正)14.物质的状态固体s液体l 小正气体g溶液aq15.几个常数反应速率常数k(小斜)化学平衡常数K(大斜)K c(K大斜,c小正,下标,用浓度表示)K p(K大斜,p小正,下标,用压强表示)浓度商(大斜),溶度积常数K sp(K大斜,sp小正,下标)如=c(Mg2+)·{c(OH)}2>K sp 水的离子积常数K W(K大斜,W大正,下标)电离常数K a、K b(K大斜,a、b小正,下标)阿伏加德罗常数N A(N大斜,A大正,下标)(6.022 136 7×1023 mol1-)法拉第常数F(大斜)(9.648 530 9×104 C·mol1-)摩尔气体常数R(大斜)(8.314 510 J·mol1-·K1-)16.《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常用符号原子组成:质量数A(大斜)质子数Z(大斜)中子数N(大斜)如AZ X(X大正,代表元素符号)13756Ba原子质量单位u(小正)(1 u=1.660 540×1027-kg)电子e-(小正)(电子电量1.602 177 33×1019-C)同位素168O178O188O,11H21H31H(元素符号大正)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r(小斜)单位nm 1 nm=109-m 如r(Na)=1.86×1010-m=0.186 nm电量(库仑)C(大正)X(大正)射线,α、β、γ(小正,希腊字母)射线,紫外线UV(大正),光hν(小正)族数ⅠA、ⅡA……ⅠB、ⅡB……(Ⅰ、Ⅱ……罗马字母,A、B大正)周期数1、2、3……(正体)主量子数n(小斜)角量子数l(小斜)磁量子数m(小斜)自旋量子数m S(m小斜,S大正,下标)电子层数K、L、M、N、O、P、Q(大正),用符号n(小斜)表示电子亚层s、p、d、f(小正)σ键、π键(希腊字母)原子轨道表示:p x、p y、p z(p小正,x、y、z小斜,下标)化学计量数γ(小斜,希腊字母)电离能I(大斜),例如Na的第一电离能为I1=496 kJ·mol1-电子亲和能E(大斜),例如Na的第一电子亲和能E1=52.9 kJ·mol1-电负性x(小斜)17.其他常用符号pH(p小正,H大正)pV=nRT(n、p小斜,其余大斜)对数lg(小正)溶解度S(大斜)电离度α(小斜)水解度h(小斜)加热符号△(大正)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如7 Mn +离子电荷(标在离子符号右上角)如Ag+、NO-3、PO-34气体H2↑沉淀BaSO4↓电子式结晶水合物CuSO4·x H2O(x小斜)空气污染指数API(大正)黄金纯度K(大正)18.图象中的坐标笛卡儿坐标一般应按标准用英小x 、y 、z ,原点英大O (均斜体);当坐标轴都标注数值且都从零开始时,在原点上使用数字“0”。

如温度/℃、溶解度/g 、物质的量/mol 、浓度/(mol ·L 1-)xyO(小斜) (小斜)有些情况可不标注原点。

如19.其他凡单位符号用正体。

凡化学式(原子、离子、分子等)、元素符号、表示元素或物质的字母用大正体。

不能把化学元素符号作为量符号使用,如“H 2∶O 2=2∶1”,这是不规范的表达方式,它的含义也不清楚。

该式的规范化表示如下:若指质量比,应为m (H 2)∶m (O 2)=2∶1; 若指体积比,应为V (H 2)∶V (O 2)=2∶1; 若指物质的量比,应为n (H 2)∶n (O 2)=2∶1。

凡表示题目序号、实验序号、图序号等的字母用正体(大正或小正)。

凡表示某个量(或变量),如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的字母一般用斜体。

如V . L x . g a . mol b . mol ·L 1-C m .H n . C x .H y .O z .在文字叙述中,浓度、密度、摩尔质量、化学反应速率等的单位,一般用mol/L 、g/cm 3、g/L 、g/mol 、mol/(L ·s )等形式表示,而在列式计算中,组合单位中的斜线不应超过一条,一般用mol ·L1-、g ·cm3-、g ·L1-、g ·mol1-、mol ·(L ·s )1-等形式表示。

如c (HCl )=1331L cm 000 1cm g 1.1g220mol L 4.22L44.13--- ⋅⨯⋅⋅=3 mol ·L 1-在表示物质的有关量时,要在有关量的符号的后面用括号注明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如c (HCl )、m (NaOH )、n (O 2)、V (H 2)、ρ(CO 2)、M (C 5H 10)、(Fe )、(NH 3)、x (SO 2)等。

浓硫酸、稀硫酸等用中文名称,溶液前面用化学式。

如浓硝酸、稀盐酸;NaOH 溶液、H 2SO 4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