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本活动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活动题参考答案[下学期]-7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活动题参考答案[下学期]-7](https://img.taocdn.com/s3/m/275e59de770bf78a6529549a.png)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活动题参考答案一、世界文化之旅活动一(课本第56页)1、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热烈的节日有哪些?它们是怎么来的?在这些节日中,有哪些传统的食品?答: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
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传统食品包括北方的饺子,南方的糍粑。
中秋节:“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但是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是在宋朝开始盛行起来的,到明清两朝,已与元旦齐名,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传统食品是月饼。
端午节:俗称“端午节”。
“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2、列举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并说出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答:美国:感恩节是美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逢感恩节,美国人都要合家团聚,家家户户都要吃火鸡。
火鸡都已经成为感恩节的象征了。
日本:儿童节(又称“男孩节"):5月5日。
这天有儿子的家庭房前均悬挂布制大鲤鱼(称“鲤鱼旗")。
日本以阳历5月5日作为端午节。
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家家户户吃糕团(称“柏饼”)或粽子。
活动二、(课本第5 7——58页)提到日本,人们会想到和服、寿司、樱花;提到英国,人们会想到绅士风度;提到巴西,人们会想到足球;提到埃及,人们会想到金字塔……1、你还能想到哪些具有国家代表新的东西?答: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东西:熊猫(中国)、龙(中国)、比萨(意大利)、自由女神像(美国)、枫树(加拿大)、袋鼠(澳大利亚)、葡萄酒(法国)、郁金香(荷兰)……2、提起安徒生,人们会想到丹麦;提起甘地,人们会想到印度……如果要评选一些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你认为哪些人应该上榜?(评选标准:只要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会联想到这个国家;不管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在别的国家人眼里,他们都代表着这个国家;只有真实的人才有资格当选,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不得当选。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1--10各课活动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1--10各课活动题答案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活动题答案一、我知我家活动一(教材第4—5页)联系所给的情景,说说并体会“家是什么”?答:学生自由回答。
例如:家是感情的避风港“家是最好的疗伤之地,家也是心灵的避风港。
”家是人生的安全岛“我想回家了”家是最安全的地方“我终于到家了”。
家是让人感觉温暖的地方“在这里我总能感觉到春天”。
……体会:说明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亲人、亲情的一代名词,是与感情关系密切的一个词语。
活动二(教材第6页)1、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答:一般不会。
家庭的状况会变化,父母的地位会不同,但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是不可选择、无法改变的。
2、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答: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所以我们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系与父母之间的亲情。
活动三(教材第7页)填写家庭树,知道自己与家人、亲戚的血缘关系。
提示:将自己的家人、亲戚的姓名填写在树上。
1、你现在的家庭属于什么类型?提示:家庭结构类型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根据自己实际家庭情况来选答一种。
2、你的家庭成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提示:主要是写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长处。
如团结、勤奋、经商等等。
3、在你的家庭中,有什么好的家风和传统?提示:如勤俭、勤学向上、乐善好施等等。
二、我爱我家活动一(教材第8页)1、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
提示:通过讲自己的故事,体会自己与父母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2、在你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得到夸奖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提示:讲自己家庭中印象最深的事,体会父母的爱心、辛劳和苦衷。
活动二(教材第8—9页)1、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提示:根据家庭情况如实填写,并体会父母在家庭中承担着最主要的责任,了解父母对家庭的贡献。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活动题参考答案[下学期]-2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活动题参考答案[下学期]-2](https://img.taocdn.com/s3/m/fbb3762ef78a6529647d5368.png)
第八课《竞争合作求双赢》活动题参考答案一、竞争?合作?活动一(课本第90页)1、学校生活中,竞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学习上、学科竞赛上、个人素质比赛上、体育活动中……竞争无所不在。
2、竞争的存在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影响?答:合理的竞争对我们的进步有促进作用,给我们目标,给我们压力和动力,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我们的效率,发现自身局限,提高自身水平,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生活的乐趣。
不合理的竞争则会成为我们的健康成长的障碍。
活动二(课本第91页)1、你嫉妒过别人吗?如果有,请谈谈当时的心理感受。
2、当有人嫉妒你时,你该怎么办?3、你对克服嫉妒心理有什么高招?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活动三(课本第9 1页)当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1、你有一本极好的数学复习用书,同学向你借这本书。
答:借给这个同学。
因为互相帮助是快乐之本,互相保护才能共同进步。
2、期中考试前,学习非常紧张,有同学经常让你解答问题。
答:帮助这个同学。
因为帮助他人是快乐之本,互相保护才能共同进步。
3、班干部要改选,一些同学跃跃欲试,你也想参加班干部竞选。
答:参加竞选。
因为有竞争,我们才能够进步得更快。
活动四(课本第9 2页)刘国梁和孔令辉,既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又是情同手足的合作伙伴。
他们师出同门,同时披上国字号战袍。
在那个鲜花遍开的五月,“六载朝思暮想,一夜春华秋实”,喜捧斯韦思林杯(男子团体冠军杯)的激动荡涤着年轻的梦想,两个要好的朋友又一起打进男子单打决赛。
可是,,当男子单打冠军杯真的摆在面前时,这对好朋友突然意识到结局的残酷:自己的胜利就意味着好友的失败。
可贵的是,在赛场上,他们完全展示出自己的智慧和才艺。
刘国梁以奇取胜,孔令辉稳中带凶,激烈的比赛战至决胜局。
最终,左右开弓的孔令辉成为男单新科状元。
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我们看到的是异常平静的孔令辉,还有他脸上那甚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
刘国梁的脸上曾掠过一丝失望,但毕竟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夺得了冠军,他的祝贺是发自心底的。
思想品德(八上)知识点和活动题参考答案(8)

第八课竞争合作求双赢知识点:1.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协同合作的世纪。
竞争与合作,是每个人都面临的共同课题。
我们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
2.竞争的积极作用:P90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
①它给我们以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②使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③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3.竞争的消极作用:P90①它可能使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②竞争的压力可能引起我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③更严重的是,当虚荣心作怪的时候,会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4.为什么要消除嫉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忌妒心理是竞争的副产品,是一种微妙、强烈而又隐蔽的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
对我们的发展有很大危害。
5.竞争是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
如果在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轻则违背道德良心,重则触犯国家法律。
6.公平竞争:规则对于每个竞争者一视同仁,这就是公平竞争。
任何一种竞争都应该是公平竞争。
7.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8.合作与共享的关系: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共享。
9.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10.合作的重要性: P93—94①社会生活中,谁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我们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社会生活中需要合作)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②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辉煌等,都是合作的结果。
③合作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
八上思品参考答案.doc

八上思品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我知我家l.C 2.D 3.A 4. (1)父亲要努力支撑起这个家,又不想让儿女们为他扒心,故他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对儿女的爱。
父爱如山。
(2)因为了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是不可选择的、无法改变的,它不会因为家境状况、父母的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故我们不能抱怨,而应感恩。
(3)略5.例:家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我是海里的一滴水,家人的亲情紧紧包围着我。
我爱我家l.C 2.D 3.B 4.亲情和家的温暖。
难报三春晖l.C 2.D 3.C 4. (1)母亲思念儿子,渴望收到儿子的信,又担心这会影响儿子繁忙的事务, 故她先替儿了写好。
(2)如:是父母,教我们认识了人生第一个字;是父母,教会了我们人生的第一首歌。
5. (1)反映了儿子“孝敬”父母言行不一,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2)不赞同,因为孝敬父母不能只停体现在口头上,更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
6.略第二课我与父母教朋友严也是一种爱l.D 2.D 3. (1)父母是爱“我”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需要“我”来细细体会。
(2) 一方面,望了成龙是父母共同的心愿,故他们对了女的要求很严格,甚至在了女看来近乎苛刻。
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的子女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他们。
于是就产生了爱的冲突。
4.如:关心、关怀、谅解、支持、耐心、沟通、尊重、接纳、包容、保护、鼓励、赞赏、责任、信任等。
两代人的对话l.B 2.D 3.A 4. (1)略(2)如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祖父母等等。
(3)如先倾听,再倾诉,即使有理也要委婉地说等等。
5.略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同学・朋友l.X 2.X 3.A 4.C 5.对朋友要宽容、大度。
与朋友交往,矛盾要能尽快化解、忘记;恩惠要牢记于心,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6.①敞开心扉,真诚的与同学交流。
2019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课习题答案(全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活动课答案第1课时我与社会1.(教材P3)(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参考答案(1)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读报纸;上网查询;等等。
(2)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有了提高;等等。
2.(教材P4)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参考答案提示:暑假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可从中选择一件有趣的事,比如参观博物馆、游览风景名胜、参加夏令营活动等,写下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教材P5)(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参考答案(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2)向未曾谋面的亲戚介绍自己:我是xxx的儿子;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同事xxx的孩子;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孩子xxx的同学;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我是学校xx班级的学生。
4.(教材P6)(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2)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答案(1)父母通过血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同学、老师、食堂的厨师通过业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通过地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
4.(教材P6)(2)父母抚养教育我;老师教给我知识和方法技巧,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同学让我懂得了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公交车司机为我出行提供了方便;等等。
(3)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活动题参考答案[下学期]-8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活动题参考答案[下学期]-8](https://img.taocdn.com/s3/m/c88182ce6294dd88d0d26b72.png)
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活动题参考答案一、礼貌显魅力活动一(课本第78页)新华书店柜台前,两个初中学生正在买书。
…………1、甲乙两个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答:甲有礼貌,而乙不懂礼貌。
2、甲乙的不同行为分别给交往对象(售货员)什么感受?答:甲有教养而乙没有教养。
3、甲乙的行为分别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答:甲顺利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而乙因为不懂礼貌,在交往中遭受挫折。
活动二(课本第79页)列举我们身边带人有礼对人无礼的事例,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剖析无礼的害处。
答:列举略。
害处:对人不礼貌,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活动三(课本第80页)一个顾客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奶、一杯柠檬汁。
他在热奶中加进柠檬汁准备饮用,发现牛奶结了块。
他大发雷霆,责问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
她对客人说:“热奶加柠檬会起反应,您最好分开喝。
"客人听后面露羞愧之色,连声道歉。
1、这个客人为什么感到惭愧?答:他错怪了服务员,而服务员仍然保持礼貌的语言和良好的服务,正是服务员的微笑使他惭愧。
2、服务员的微笑服务给我们什么启发?答: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
在言语、行为、态度上的有礼貌,往往能够化解矛盾。
3、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友人交往必备的素养。
活动四(课本第81页)让我们把常用的礼貌用语找出来。
答:常用礼貌用语:见面语的表达你好、早、好久不见、幸会、久仰感谢语的表达谢谢、辛苦了、不胜感激致歉语的表达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告别语的表达再见、再会、后会有期活动五(课本第82页)你受到过别人的冷遇吗?如果有,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
答: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二、礼仪展风采活动一(课本第83页)每当太阳将要跳出地平线的那一刻,在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上,总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课习题答案(全册)

2018秋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活动课答案第1课时我与社会1.(教材P3)(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参考答案(1)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读报纸;上网查询;等等。
(2)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有了提高;等等。
2.(教材P4)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参考答案提示:暑假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可从中选择一件有趣的事,比如参观博物馆、游览风景名胜、参加夏令营活动等,写下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教材P5)(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参考答案(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2)向未曾谋面的亲戚介绍自己:我是xxx的儿子;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同事xxx的孩子;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孩子xxx的同学;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我是学校xx班级的学生。
4.(教材P6)(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2)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答案(1)父母通过血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同学、老师、食堂的厨师通过业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通过地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
4.(教材P6)(2)父母抚养教育我;老师教给我知识和方法技巧,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同学让我懂得了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公交车司机为我出行提供了方便;等等。
(3)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本活动题参考答案一、材料①阅读书本P10秀怡的故事,请思考:1、你认为秀怡有家吗?为什么?2、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道理?爱是一种责任。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阅读P14文字与相关链接,请你来当法官判断以下说法:1、吴大妈的五个子女认为养不养母亲是自己家里的事情,外人无权插手,即使妇联也管不着。
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错。
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
2、吴大妈的五个子女相互推卸责任,大儿子叫母亲去二哥家,二儿子又把母亲赶到大姐家里。
作为长女的大姐却说:“赡养父母是儿子的责任,女儿不用承当这个义务”。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说法的?错。
孝敬父母、赡养父母是每个成年子女都应尽的义务。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二、有人说:“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
”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三、金窝,银窝,不如自家土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温馨甜蜜四、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我们也学会很多技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请谈谈你的变化?1、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2、懂得了基本的社会规范3、树立了理想和奋斗目标4、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五、辩析有人说:对孩子来说,父爱和母爱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样的,在某种程度又有不同。
你认同吗?为什么?我认为这观点正确。
对个人的成长来说,父爱和母爱都是人所必需的,但父母对我们的教导又有所不同,所以说……P9六、动物是无情的,不知报恩,而人却有情,应该知恩图报,中国有句俗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更何况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多做家务。
•在学校,要努力学习,遵守纪律。
•在社会,要遵纪守法,多作贡献。
•总之,我们不能让父母操心,要让自己成为父母的骄傲。
七、家的遐想请用一种水果来描述你对“家”的感觉1.家像一串葡萄,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2. 家像一个桃子,颜色鲜艳,中间又有一个核,那就是我。
3. 家像一个橙子,刚开始吃的时候有点苦,但仔细一品又有点甜。
4. 家像一个苹果,很普通,但营养丰富。
七、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长辈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八、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孝敬父母体现在:思想上:心里有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行为上: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付出代价:付出时间、付出感情、付出体力,有时甚至委曲自己。
九、儿女是否应该指出父母不道德或违法的事?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若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是对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若他们触犯法律,做儿女的要按法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十、逆反心理1、逆反心理的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
2、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两代人的分歧,使子女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所提要求,常常产生反抗,即产生逆反心理。
➢传统文化的影响。
父母强调自己家长的权威;子女则受到当代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影响。
➢社会因素影响。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阵痛之中,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加重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不当。
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上未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普通的逆反心理: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信这个,我非信那个不可。
➢严重的逆反心理: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者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到对父母本人恶感,甚至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
十一、如何消除代沟,克服逆反心理?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十二、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学习方面:赶前不赶后,完成了作业,父母唠叨自然少了。
仪表方面:如果你对奇装异服感兴趣,那肯定在父母干涉之列,此类的尽量避免。
社交方面:社交本来是你的自由,但别忘了父母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
所以,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出门前说得越详细越好,最好把联系电话留下,大多数父母知道了孩子的活动地址,是不会到现场来“捉拿”你的。
卫生方面:起床叠被子,保持房间整洁,也是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如果你不讲究这一套,就不让他们看见,更不要让他们插手打扫啦(否则更有话唠叨你了)。
适当的时候,早睡早起,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番,也捎带打扫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十三、成长不烦恼—为你支招与父母交往小方法第一招:“读心术”。
大家要了解父母,孝敬父母。
如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点小礼物表达心意,或一同外出联络感情;多利用言语表达你的关心,如早上要向父母说声“早上好”,外出时要向父母说声“再见”,并交代预计回家的时间等。
第二招:“出击”术。
每周主动跟父母一起做几件事,边做边交流;每天可在饭前饭后,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让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第三招:“责任”术。
除读书学习外,还要积极协助父母做家务,主动分担一些家庭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地板等。
第四招:“道歉”术。
如果有些事情是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要主动道歉,这样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第五招:“写信”术。
如果直接和父母对话,可能会惹他们生气,或者没有和父母对话的机会,你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在信中写出事情的真相、自己的心情,以及对父母的希望等。
第六招:“协议”术。
与父母协商签订沟通协议书,在协议书中,除了对自己提出要孝敬、尊重父母的要求外,也对父母正确养育教导孩子的行为做出要求,并随时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监督。
十四、产生代沟的原因➢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赖、崇拜。
随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思想不断成熟,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以后,我们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希望由自己拿主意作出决定。
孩子这时会特别想挣脱父母的束缚,要求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甚至为此挑战父母的权威。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需要得到父母的提醒、指点。
于是父母开始责怪孩子们越来越不服管教,他们怀念起孩子小时候听话的乖样子。
而面对父母的叮嘱、提醒,孩子觉得父母越来越唠叨、罗嗦。
所以父母和孩子间的摩擦、矛盾就增多了。
产生了所谓的“代沟”。
(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
产生代沟的实质——反映在年龄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十五、如何对待代沟问题➢代沟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常见现象。
产生代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存在个人因素,也存在社会因素。
➢作为子女要首先理解代沟会使两代人之间产生一些的矛盾,但决不会改变父母对子女的爱。
➢在亲情的基础上,父母与子女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
➢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
➢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亲沟通与交流。
十六、与父母交往三字经父母误会我们了——被误解,不冲动,敬父母,多沟通。
父母生气骂我们——不还口,心气平,劝父母,讲文明。
父母动手打我们——打不该,莫效仿,细思量,好心肠。
父母说起来没完——听唠叨,莫心烦,细思量,藏箴言。
所提要求遭拒绝——提要求,莫过高,没满足,不计较。
自己有事要外出——要外出,打招呼,让父母,免担忧。
自己出行在外地——疼子女,思绪牵,在外时,报平安。
父母想打听情况——对父母,无隐瞒,说见闻,听意见。
父母对我们批评——对批评,不反感,有则改,无则勉。
父母夸奖好儿女——受表扬,莫骄傲,常思过,胜良药。
我们不慎犯了错——有错误,敢承认,听批评,得教训。
十七、与父母交往之神功招式一:主动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招式二:创造机会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田里劳动、打球、逛街、看电视。
边做事情、边交流。
招式三:认真倾听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
招式四:主动道歉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招式五:善于体谅可能错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争辩。
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
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招式六:控制情绪与父母沟通不良时,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
想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离开一会,或用凉水先洗把脸。
招式七:承担责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干些农活等。
趁机还可以跟老爸老妈聊聊天。
招式八:讨论问题、达成协议学会遇事多与父母讨论,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
十八、青春期闭锁心理的产生原因:1.渴望独立行事←矛盾→未形成全面的自理能力2.有的同学自己的观点不同于他人会被人耻笑,因此不愿暴露内心世界3.交友时开始刻意寻找与自己爱好相同的同学,但是这样的同学很难找,因此处于闭锁心理十九、如何做才能获得更多的友谊?(1)保持积极的心态(2)积极交往(3)开放自我二十、与友同行①友情的真谛(1)朋友给予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2)朋友伴我们同行、成长②如何明智而谨慎地把握友情(1)接受朋友付出时,考虑、体察朋友的需要(2)要求朋友给予时,体谅朋友的难处(3)不过分依赖朋友,学会自我成长(4)与朋友平等互惠,做到双赢或多赢③与朋友发生分歧时,该如何做?(1)宽容他人(2)尊重差异(3)加强沟通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1)坦诚(2)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友谊⑤慎交朋友(1)乐交诤友(2)不交损友二十一、材料P33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们的友谊能持久吗?他们该怎么办?忠告: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和分担必须是双向的。
P34问题的症结在哪?她们应怎么办才能保持友谊呢?建议:要获得持久的友谊必须: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二十二、朋友间相处,要懂得索取的同时也要多付出,多分担、多给予交友原则一:平等互惠原则二:友谊需要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原则三:友谊要讲原则,有立场。
不能牺牲原则为代价来维持所谓的友谊原则四:乐交诤友,不交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