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一课知识点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1、家庭的概念: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2、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①结婚——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②出生——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③收养——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④再婚——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3、家庭的结构:①核心家庭——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②主干家庭——由主父母(或外主父母)、父母及第三代人组成的家庭③单亲家庭——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④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已婚同辈联合组成的家庭4、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①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不可选择②与父母的感情是最自然的一种亲情③要了解父母和家人的好品质、好家风5、家庭的作用 / 为什么要爱我们的家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
6、家庭的功能:①物质生产功能②人口生产功能③消费功能④抚育和赡养功能⑤教育功能⑥休息娱乐功能7、父母为什么要抚养教育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8、父爱和母爱:父爱和母爱的共同特点是至深至纯、无私、永恒、无微不至、不求回报。
母爱的特点是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
父爱的特点是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
9、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 孝敬父母的原因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的抚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更为家庭做出了贡献。
我们与父母间的关系是无可选择,无法改变的。
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③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优秀9篇)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优秀9篇)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篇一1.什么是诚实?诚实有什么重要性?(1)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
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
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这就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言。
(2)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2.谎言的根源及危害是什么?(1)在我们的生活中,谎言并不鲜见。
各种谎言背后总是有着利益、面子等缘由。
有的人认为,撒谎是人难以避免的缺点,撒点小谎,也无伤大雅。
其实,谎言往往像身体上的溃疡,它会从小处向大处扩展。
(2)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使心灵变得晦暗。
谎言败露的同时是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
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
3.承诺的重要性及要求是什么?(1)学会诚实做人,就要懂得承诺的重要性。
俗话说,一诺千金,形容承诺的道德分量之重。
无论对大事还是对小事,你的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
每一个小小的诺言的兑现,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厦的一块石子。
一个人的信用是靠始终一贯的诚实守信的行为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
(2)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能去承诺。
4.怎样区分诚实、隐私与“善意的谎言”?诚实是拒绝谎言,却不排除必要的沉默。
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也应该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对象面前适当地说话。
不分场合和对象,将不适当的话和盘托出,即使说的是真话,那也不是诚实的要求,而只能被视为愚蠢。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我知我家

家
物质生产功能
庭
人口生产功能
有
消费功能
功 能
抚育和赡养功能
教育功能
休息娱乐功能
案例分析:我可以选择吗?
小齐是某市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他周围的 同学都很优秀,他们有着优越的家庭环境和优越的父母。每当他 们谈及父母时,看着他们眉飞色舞的神情,小齐只觉得心中的 “秘密”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因为他的家庭跟他们相差十万八千 里。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单亲家庭 D、 联合家庭
3.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 )
A.收养关系
B.父子关系
C.母子关系
D.血缘关系
4、整理家庭的功能并举例说明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P4故事材料 ———学生自学:
家的遐想:
请用一个比喻描述你对“家”的认识?
家是温暖的避风港; 家是一片蓝天; 家是一把伞 ; ……
我知我家
1、家庭的含义及其特点。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3、家庭结构的类型。 4、如何理解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小齐出生在农村,父亲为让他受好教育,带着他和母亲来到 这个城市,和别人合租了一套房子。为了让小齐有个独立的空间, 父亲戒掉抽了20年的烟,每月多花200多元钱给他租下了那房子 的阳台,但是小齐睡觉还是得缩着脚。他们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全 靠父亲在街边摆的修车摊。为了多赚钱,父亲每天早上5点出门, 晚上8点以后才回家,且风雨无阻。
(血缘关系)
我说“家庭关系”的确立
3.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
(收养关系)
4.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一节课教案篇一第一课时家,温馨的港湾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培养学生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和长悲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知道父母给与了自己生命,父母抚养教育自己成人,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赋予的义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孝敬父母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行为习惯,真正把父母的感激之情转换为孝敬父母实际行动。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反映自己家庭生活温馨场面的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让学生回顾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过程:播放《让爱住我家》的歌曲,听着这首歌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我们自己的家,家,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指导学生阅读《可爱的家》,思考走遍天涯海角,最思念的地方是什么?在家中是谁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自己又该给家里做些什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家庭的温馨,一起思考对家庭的责任。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照片,介绍一下自己选择这张照片的原因。
介绍完了之后,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
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揭示家庭的美好——是落叶回归的根,是孤雁向往的巢,是江河拥抱的海,是航船依靠的岸。
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教师引导、组织活动:说一说父母为我们做过的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学生活动:略教师讲故事《她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介绍英雄母亲——卢映雪。
学生总结: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交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父母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树立人生的目标,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父母把子女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教师请学生讲“香九令,能温床”的故事,告诉学生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应尽的义务。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思想品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道德与行为的关系;3.了解个人品德的培养方法和途径;4.培养同学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2.1 思想品德的概念•什么是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的重要性2.2 道德与行为的关系•道德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道德对行为的影响2.3 个人品德的培养方法和途径•怎样培养个人品德?•培养个人品德的途径2.4 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利用问题导入:你认为什么是思想品德?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3.2 新知引入(15分钟)•分组讨论思想品德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通过引导,对思想品德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解释。
3.3 概念解释与讲解(20分钟)•讲解道德与行为的关系,提供具体的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讲解个人品德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讲解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强调其重要性。
3.4 案例分析与讨论(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予一个道德困境的案例;•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各小组代表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
3.5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
四、教学评价4.1 案例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2 课堂回答问题的评价•学生对思想品德的理解程度;•学生对道德与行为关系的理解程度;•学生对个人品德培养方法和途径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延伸5.1 课后拓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案例,来分析道德与行为的关系;•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在下节课进行汇报。
5.2 其他活动•请一个社会公益组织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亲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安排观影活动,选择一部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电影进行观看,并安排讨论活动。
2024年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8篇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8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这学期我任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两个班,上学期也是我任教,对这两个班的学生有所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较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还算较高,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有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副科,学好学不好一个样,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心理上重视不够,成绩不太理想。
在这学期的教学中,一定要先让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起来。
心理上重视才能取得好成绩。
二、实施目标的方法: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
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
3、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来组织教学。
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
4、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是实践学生良好行为的途径。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课后辅导和检查力度,充分运用早自习时间。
让学生把每课的知识点记牢,并学会运用。
6、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多说,多做。
总之,我会尽我所能,去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三、附: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1 第一课新课讲授2 第一课练习测试及讲解3 第二课新课讲授4 第二课练习测试及讲解5 第三课新课讲授6 第三课练习测试及讲解7 单元检测8 第四课新课讲授9 第四课练习测试及讲解10 期中考试11 第五课新课讲授12 第五课练习测试及讲解13 第六课新课讲授14 第六课练习测试及讲解15 第七课新课讲授16 第七课练习测试及讲解17 单元检测18 第八课新课讲授19 第八课练习测试及讲解20 期末复习21 期末考试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2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思品上册

八年级思品上册
八年级思品上册,即《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主编是沈贵鹏。
在2017
年部编版本中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该教材包括以下几个单元:
1. 第一单元:爱在屋檐下,我知我家,我爱我家,难报三春晖。
2. 第二单元:我与父母交朋友,严也是一种爱,两代人的对话。
3. 第三单元:师友结伴同行,同侪携手共进,同学·朋友,男生·女生。
4. 第四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多元文化“地球村”,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5. 第五单元:网络交往新空间,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6. 第六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友好交往礼为先,竞争?合作?合作!竞争!。
7. 第七单元:心有他人天地宽,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此外,该教材还包括一些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目标。
例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能力方面要求学生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
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知识方面要求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懂得尊重孝敬父母,会与父母平等沟通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教材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第一章:尊重生命,关爱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学会尊重生命。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关爱他人,乐于助人1.3 教学过程引入:讨论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
新课:讲解生命的价值,强调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1.4 作业与评价作业:写一篇关于尊重生命的短文。
评价: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章:遵守规则,维护秩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维护秩序,尊重他人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规则的意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维护秩序,尊重他人2.3 教学过程引入:讨论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分享对规则的理解。
新课:讲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强调维护秩序的意义。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秩序维护活动,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2.4 作业与评价作业:写一篇关于遵守规则的短文。
评价:学生参与校园秩序维护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章:诚实守信,做负责的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学会做负责的人。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人际信任度。
3.2 教学内容诚实的意义守信的重要性做负责的人3.3 教学过程引入:讨论诚实守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让学生分享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新课:讲解守信的重要性,强调做负责的人的意义。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诚信宣传活动,培养诚信意识。
3.4 作业与评价作业:写一篇关于诚实守信的短文。
评价:学生参与诚信宣传活动的积极性。
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2 教学内容良好习惯的意义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良好习惯对人生的影响4.3 教学过程引入:讨论良好习惯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分享对良好习惯的理解。
新课:讲解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强调良好习惯对人生的意义。
实践:组织学生制定个人习惯培养计划,并进行跟踪记录。
4.4 作业与评价作业:制定个人习惯培养计划,并进行跟踪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与人为善
学
案
学校:玉溪市江川县龙街中学
教师:赵秀全
2.3 《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2.过程与方法
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方式(上网、看书、询问长辈等)收集与人为善的事例,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准备。
课堂上,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活动情境,如小品表演、开展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善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处世之道,并且把这种感受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等高尚品德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善良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善良是什么、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2.难点:如何理解与人为善是付出也是收获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体验法、故事讲析法、角色扮演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工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等
[课前准备]
教师:研读教材、搜集相关资料、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等
学生:认真预习、自检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做到与人为善。
[教学过程]
附: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
归结起来,善良就是()
A.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B.一颗善意理解的心
C.一颗善良的心
D.一颗宽容的心
2.“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这句话说明() A.帮助别人就意味着自己吃亏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D、善良要见诸行动
3.雨果说:“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句话意思的是()
A.某校成立“爱心社”,为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B.某市出租车司机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搭乘无助老人
C.某女郎用高跟鞋踩死一只猫
D.班上同学利用周末时间打扫街道
4.小明考试成绩很差,心情很糟。
一直不如他的小强这次却考得很好,想帮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反而遭到小明的拒绝,但小强不跟小明计较。
你认为小强的做法()
A.对的,这是大人不计小人过
B.对的,这是与人为善的表现
C.错的,应跟小明理论,从此不再理会小明
D.错的,怪他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