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歌德谈话录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书中记录了歌德人生中的最后几年与他的助手艾克曼的谈话。

这本书展示了歌德的思想和见解,让人们对这位伟大的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艾克曼先生初访歌德时,歌德已经70多岁了,但他仍然担任着大公爵的得力干将,处理宫廷里的各种事务。

他的时间被分配给了王公贵族、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画家等各种人物,他们经常在歌德的家中聚会,谈论艺术和歌德的作品。

在这些谈话中,他们经常讨论歌德的剧本和诗歌,因此,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唱歌德剧本中的歌曲,而在宴会上则经常朗诵他剧本中的某一段,这种高雅的生活氛围令人向往。

歌德的晚年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历了许多痛苦的事情,包括与席勒共同经营的魏玛剧院被烧毁、大公爵去世、儿子在意大利旅行途中中风而死、大公爵夫人去世等。

这些不幸的遭遇并没有击倒歌德,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更加专注于写作。

在这些经历之后,歌德《浮士德》进展得更快了。

在阅读《歌德谈话录》的过程中,我仿佛亲身经历了歌德的晚年生活,感受到了他的智慧和坚持。

这本书让我对歌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歌德的品质和思想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歌德谈话录》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歌德谈话录》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歌德谈话录》的读书笔记《歌德谈话录》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歌德谈话录》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歌德谈话录》的读书笔记1歌德《歌德谈话录》是一部漫谈式的语录体著作,谈话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它以一种交谈的方式真实地记下了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涉及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创作实践、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和处世态度,其中尤以对艺术的真知灼见最为人称道。

在歌德生活的时代,有人认为诗人需要的只是他自己,只有孤独的作家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对此,歌德认为,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需要的不是闭门不出地咀嚼孤独,而是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切交往以及作家之间的密切交流。

在无拘无束、开诚布公的相互交往中,可以得到最大的收获和满足。

建立民族文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面对自己文学艺术的民族特点。

歌德认为作家、艺术家一定要认识自己民族的特点,作品一定要有民族性,这样才能使它保持这些特点并且通过这些特点同它交往……一个真正的、全面的宽容应做到如何使每一个别的人和民族的特点能够自己保持下来,因为他们确信: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会因此而显露出来,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人类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发展。

据此,歌德认为,文化产品将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并且确信普遍性的世界文学将要形成。

他说:“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我喜欢环视四周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不过我们一方面重视外国文学,另一方面也不应拘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对其他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眼光来看。

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

”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歌德强调民族文学的特殊性,同时又主张各民族文学相互了解、相互吸收。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是德国文学巨匠歌德的一部重要著作,记录了他与友人们的对话和思考。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而著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艺术和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我被歌德在书中对于人生的思考所感动。

他认为人生是一场旅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成长。

他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和责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依赖于外部的力量。

这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其次,我对歌德在书中对艺术和文学的看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表达,是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强调了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认为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启发和鼓舞人们,让他们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家的崇敬,让我对艺术和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我对歌德在书中对于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思考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奋斗。

他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种对社会的关怀和对历史的思考,让我对人类社会和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读完《歌德谈话录》后,我对人生、艺术和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歌德的思想和语言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对艺术和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人类社会和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让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读完《歌德谈话录》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

这本书不是那种干巴巴讲道理的书,而是像和一位睿智的老朋友聊天,轻松又自在。

歌德在书中分享的种种见解,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大门。

书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歌德对于艺术和创作的看法。

他说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绘画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决定去郊外写生。

我背着画架,带着颜料和画笔,满心期待地来到了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地。

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打招呼。

我找了一个舒适的位置,支起画架,准备开始我的创作。

一开始,我满心欢喜,觉得眼前的美景肯定能被我完美地呈现在画布上。

可是,当我真正拿起画笔时,却发现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想要画出花朵的娇艳,却怎么也调不出那种鲜艳的色彩;我想要描绘出微风拂过草地的动感,可笔下的线条却显得那么生硬。

我着急了,额头上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

我不停地修改,可画面却越来越糟糕。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想起了歌德说的那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我突然意识到,我太过于追求完美地复制眼前的景象,却忽略了自己内心对于这片美景的感受。

于是,我放下画笔,闭上眼睛,深呼吸,用心去感受微风的抚摸,去聆听花朵的低语,去感受阳光的温暖。

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拿起画笔时,我不再纠结于每一朵花的形状和颜色是否逼真,而是试着用线条和色彩去表达我内心的情感。

我用轻快的线条勾勒出微风的轨迹,用明亮的色彩涂抹出花朵的生机,用大片的蓝色渲染出天空的辽阔。

渐渐地,画面开始有了灵魂,不再是生硬的模仿,而是充满了我对这片美景的热爱和感悟。

当我完成这幅画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

我看着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虽然它可能不如专业画家的作品那么完美,但它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承载了我那一刻最真实的感受。

通过这次经历,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歌德对于艺术的见解。

《歌德谈话录》的读书笔记

《歌德谈话录》的读书笔记

《歌德谈话录》的读书笔记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充满智慧与启示的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入地体会到了歌德的智者之言,他那些闪烁着才智与学理之光的话语,虽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却时时给予我精神的启迪、解放、洗礼和提升。

首先,我被歌德对于文艺的崇高目的的强调所感动。

他认为,文艺的真正意义在于丰富、净化、提升人的精神、才智,使之更接近于真理与道义。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学艺术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歌德的人道眼光和艺术眼光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使我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更深入地关注到人的内在自我以及人的自然需求。

他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我对歌德的才智与学理中的三种眼光印象深刻,即人道的眼光、艺术的眼光和世界的眼光。

这三种眼光交相辉映,使歌德能够站在一个超越常人的高度,看到事物的本质,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

在书中,我还学到了如何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开放性,以及如何从全球视角思考地理文明的发展。

歌德提出的开凿巴拿马水道、连接欧洲两大河流多瑙河与莱茵河、开通苏伊士水道等设想,都体现了他的全球视野和远见卓识。

最后,我对歌德关于天才的论述深感认同。

他认为,天才不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状态,而是与民族、时代等文化因素紧密相连的。

这种观点使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看作是民族和时代的一部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去为社会作出贡献。

总之,《歌德谈话录》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书籍。

它不仅让我对歌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不断前进和成长。

歌德谈话录的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的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的读后感歌德谈话录的读后感(一)《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

在书中,你会了解到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莎士比亚、拜伦、雨果、司汤达等着名诗人、作家的细致评价,以及他对政治、文艺、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与他的艺术眼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当他强调文艺的崇高目的时,是想让人们充分注意到文学艺术对丰富、净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义。

歌德不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开放性,而且用世界眼光预视全球地理文明的发展。

就在1827年,他发下了三大誓愿:一、开凿巴拿马运河,打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二、把欧洲的两大河流多瑙河与莱茵河连接起来;三、开通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从西欧到印度洋的航程。

他说:“我想经历这三大事件,所以为了它们值得再活几个五十年。

”歌德1832年辞世,未能见到这三大誓愿的实现。

但在他去世三十七年后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了;又过了四十五年(1914年),巴拿马运河也通航了;就在这期间,多瑙河与莱茵河也由一条运河连接起来。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与他的艺术眼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当他强调文艺的崇高目的时,是想让人们充分注意到文学艺术对丰富、净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义。

歌德不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开放性,而且用世界眼光预视全球地理文明的发展。

就在1827年,他发下了三大誓愿:一、开凿巴拿马运河,打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二、把欧洲的两大河流多瑙河与莱茵河连接起来;三、开通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从西欧到印度洋的航程。

他说:“我想经历这三大事件,所以为了它们值得再活几个五十年。

”歌德1832年辞世,未能见到这三大誓愿的实现。

但在他去世三十七年后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了;又过了四十五年(1914年),巴拿马运河也通航了;就在这期间,多瑙河与莱茵河也由一条运河连接起来。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

在书中,你会了解到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莎士比亚、拜伦、雨果、司汤达等着名诗人、作家的细致评价,以及他对政治、文艺、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

《歌德谈话录》经典摘抄及读书笔记

《歌德谈话录》经典摘抄及读书笔记

《歌德谈话录》经典摘抄及读书笔记摘抄1.如果诗人每天都抓住现实生活,并经常以清新的心境来处理呈现在他眼前的事物,那么他总可以写出一部好作品,即使偶尔不成功,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每次想写些东西,总想的很大,要什么齐备,要读多少东西,要怎样怎样才会开始准备,然后到真的准备好了材料,发现自己的灵感少了甚至没了,就这样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而且有时候即使自己写一部东西出来,有不错的片段,却不能保证全部很好,就想一张专辑很多歌都是为了其中一两首作陪衬而附带的。

这样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就写那些很好的片段呢?2.“呸!”歌德笑着说,“仿佛爱情与智力有某种关系似的!我们之所以喜欢一个年轻的女子,并不是因为她有智力,而是因为她身上有许多其他的特点。

我们喜欢她的美丽、年轻、调皮、爽直,喜欢她的性格,也喜欢她的缺点、怪念头,以及其他所有非言语所能描绘的东西。

可是我们并不喜欢她的智力是,如果她的智力是出色的,那么我们重视它,这样,在我们的眼里,一个姑娘可以获得无限的价值。

如果我们已经喜欢上她,那么她的智力也许会把我们吸引住;但是,单靠智力是无法燃起我们的激情的。

”这段话真的够经典了,歌德对女性的吸引力的一个总结性解释。

其实尽管现在女性权利已经那么公平化,但是男性对女性吸引力还是很明显侧重于外在美。

我自己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虽然阅历已经相当丰富并对这方面有些个人看法了,而且自己还常说,选女孩最主要是看一个善良的内心和勤劳与否,但是今天看了我一直要好的知己同学,看见她没以前那么可爱漂亮了,突然内心难受,之余还增添了陌生感。

我不知道这跟歌德前辈说的是否相关,不过我发现自己对外表还是相当在乎的。

3.只有靠观赏最优秀的作品才能培养出鉴赏力,所以我只让你看最好的作品。

如果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那么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

这是其中一个让我喜欢歌德的原因,其实我们从小就受歌德的影响,老师总想让我们读最优秀的作品来促使我们进步。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读完《歌德谈话录》这本书,感觉就像和一位智慧的长者进行了一场深入灵魂的对话。

这本书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高深理论,反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真实的感悟。

在书中,歌德对于文学、艺术、人生的见解,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我思维的角落。

他对于创作的看法,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他说,创作者不能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要有自己内心坚定的方向。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写作经历。

那时候,学校组织了一场作文比赛,主题是“家乡的变化”。

我满心欢喜地投入到创作中,我写了家乡新建的高楼大厦,拓宽的马路,还有越来越多的商场和娱乐设施。

我自认为写得很不错,满心期待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可当我把作文交给老师后,老师却给了我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建议。

她说,我的作文虽然描述了家乡表面的变化,但缺乏了对家乡人民内心感受的刻画,没有真正写出家乡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情感冲击。

这让我一下子陷入了迷茫,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想按照老师的建议去修改,可又觉得违背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就在我纠结的时候,我想起了歌德的话,创作者要有自己的坚持。

于是,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作文,我决定在保留原有描述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关于家乡人民的故事。

我写了隔壁老奶奶从破旧的平房搬进了崭新的小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写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伙伴,因为家乡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留在家人身边;还写了村头的张大爷,看着曾经的农田变成了现代化的工厂,虽然有些不舍,但也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

当我再次把作文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最终,我的这篇作文在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通过这件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歌德关于创作的观点。

创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坚守。

歌德还谈到了对于艺术的理解。

他认为艺术应该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参观画展的经历。

那次画展展出的大多是一些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歌德谈话录》读书笔记
看着妈妈单薄的背影,我的眼眶也红了,——我仿佛看见密不通风的菜场里,妈妈大汗淋漓地招揽顾客做生意的情景。

歌德《歌德谈话录》是一部漫谈式的语录体著作,谈话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它以一种交谈的方式真实地记下了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涉及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创作实践、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和处世态度,其中尤以对艺术的真知灼见最为人称道。

在歌德生活的时代,有人认为诗人需要的只是他自己,只有孤独的作家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对此,歌德认为,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需要的不是闭门不出地咀嚼孤独,而是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切交往以及作家之间的密切交流。

在无拘无束、开诚布公的相互交往中,可以得到最大的收获和满足。

建立民族文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面对自己文学艺术的民族特点。

歌德认为作家、艺术家一定要认识自己民族的特点,作品一定要有民族性,这样才能使它保持这些特点并且通过这些特点同它交往……一个真正的、全面的宽容应做到如何使每一个别的人和民族的特点能够自己保持下来,因为他们确信: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会因此而显露出来,而它
是属于全人类的。

人类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发展。

据此,歌德认为,文化产品将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并且确信普遍性的世界文学将要形成。

他说:“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我喜欢环视四周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不过我们一方面重视外国文学,另一方面也不应拘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对其他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眼光来看。

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


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歌德强调民族文学的特殊性,同时又主张各民族文学相互了解、相互吸收。

吸引外国优秀文学的创作经验来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学,歌德自己是有深切体会的。

他曾对爱克曼说:“中国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山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

”这番感慨是他读了中国传奇后所发的。

他也曾说过:“我们的发展要归功于广大世界千丝万缕的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我们吸收我们能吸收的和对我们有用的那一部分。

我有许多东西要归功于古希腊人和法国人,莎士比亚、斯泰恩和哥尔斯密给我的好处更是说不尽的。

但是这番话并没有说完我的修养来源,这是说不完的,也没有必要。

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l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
进来。


我由《小花》结识了普希金,结识了这位俄罗斯伟大的抒情诗人。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好似着魔一样迷上了普希金接着,我又陆续看到了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上尉的女儿》、《杜布罗夫斯基》等作品。

普希金笔下的俄罗斯美丽风景和优秀的妇女形象,点燃了我的诗情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培养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强化了我性格中善良、坚贞的一面。

《歌德谈话录》中除上面所说的主要内容外,还包括其他许多内容,如关于文学欣赏和修养问题,关于艺术描写问题,关于画家的优劣问题,等等。

歌德博学多才,他谈天说地,论古道今,书中还有许多关于自然科学、历史、哲学、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恩格斯对歌德做过一个精辟的评价:“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歌德是具有多种两面性的复杂人物,必须了解歌德所处时代的德国状况和他本人的修养才能全面认识他。

艺术特色
歌德的“天才论”:“他教导青年,一般不强调天才而强调勤学苦练。

”(p279)歌德固然是像康德一样,觉得一个人的天赋很重要,认为灵性是成就艺术家、诗人、哲学家的最
重要的东西之一。

但是他也强调勤学苦练。

我想,他所强调的勤学苦练与一个人要有灵性(人本身是天才)并不矛盾。

即便有天赋和灵性,但如果缺乏必要的训练,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天才的。

这是一个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天才不等于才能。

朱先生说人仅凭天才不可成就大事,要成就大事需要靠集体,这样的观点或许是受毛主席的影响吧。

这样的影响在书中的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歌德谈话录》是一部关于文艺、美学理论以及哲学、政治等理论的读物,它是知识含量很高的一本书。

但是从这种理论化的语言中,我们仍然可以在脑海中勾画出一个思想文化巨人栩栩如生的形象。

是爱克曼的精心记录,让这本深奥的理论著作有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文体新颖。

结构明晰
故事的结尾是个悲剧,这个悲剧似乎想告诉人们:真理在当时的人们面前永远只能是悲剧!同时这个悲剧也在劝诫人们不要以貌取人,要学会在复杂与不安的世界中寻找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毕竟,真理往往掌握在明白事理的人手中!所以,人不必为了自己先天的不足而自暴自弃,更不要过分地追求外表美,拥有一颗善待他人、无私奉献、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充满责任的心灵才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

同时,我们要学会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尊重身边每个人,用短暂的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不要等这些让生命精彩的亮点逝去后才后悔不已。

他临终时对身边的人说:“打开窗户,让更多的光进来!”正如歌德临终箴言所说,我认为,不管是何种层次的人阅读这本书必定都会感到有一束精神的光照进了脑海里。

本书是爱克曼记录的歌德的谈话,形式不拘一格。

全书共十章,选录了歌德从1823年到1832年的部分谈话,每一年度为一章,每一章下面的每一小节也注明年、月、日,并且也标注了谈话的内容,从而使结构明晰,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语言精练。

哲理性强
作品中记述的歌德的谈话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谈话的人也都是在某一领域的位置较为前卫的,给人以深刻的教益,像“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一样的句子文中数不胜数,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

三、结构独特。

内容丰富
爱克曼所辑录的《歌德谈话录》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直截了当。

包括有:跟作者的谈话及各层人士的谈话。

其谈话内容也包罗万象,涉及哲学、人生、旅游、艺术、美学、宗教创作等,而且褒贬不一,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其独到的看法,显示出其丰富渊博的知识。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