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优秀设计师介绍(1)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二战后日本的设计(精选PPT)

工业设计刊物都看出来日本工业设计专
辑,系统介绍日本设计的状况与成就, 日本工业设计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的万国博览 会均是由日本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活动。两 次大会成为日本设计师展示才华的最佳场 所,也让崛起的日本设计真正在国际上亮 相。
• 20世纪70年代,日本设计师发起过针对 儿童进行的设计活动,使产品具有独特 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形,使儿童受到 教育并健康成长,他们称这种设计是 “进行教育的设计”,令消费者对设计 师油然61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参加了在意大利 威尼斯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议, 日本设计开始走向国际。
• 1962年协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工业设计专题 讨论会,并发行工业设计协会1962年年鉴。
• 1963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派人参加了在巴 黎举行了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大会, 并在国内举办日本工业设计出口产品展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设计
主要内容
• 一、恢复期的设计 • 二、转型期的设计 • 三、成熟期的设计 • 四、日本设计的代表性企业 • 五、总结
背景
• 1、日本现代设计起步比较晚 • 2、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
自己的现代化运动,并逐渐进入工业化时 代。 • 3、战后在美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随着 经济复苏,20世纪50年代,日本才进入现 代设计的起步阶段。 • 4、1945—1952年是日本战后最困难的阶段, 为经济复苏期。
• 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企业意识到设计对 于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性,纷纷成 立自己的设计部门,设计成为增强企业竞 争力的重要手段。
• 最先成立设计部门的是松下公司,随后本 田汽车公司、佳能照相机公司、东芝电器 公司、夏普公司等也相继成立了自己企业 的工业设计部门。
辑,系统介绍日本设计的状况与成就, 日本工业设计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的万国博览 会均是由日本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活动。两 次大会成为日本设计师展示才华的最佳场 所,也让崛起的日本设计真正在国际上亮 相。
• 20世纪70年代,日本设计师发起过针对 儿童进行的设计活动,使产品具有独特 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形,使儿童受到 教育并健康成长,他们称这种设计是 “进行教育的设计”,令消费者对设计 师油然61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参加了在意大利 威尼斯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议, 日本设计开始走向国际。
• 1962年协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工业设计专题 讨论会,并发行工业设计协会1962年年鉴。
• 1963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派人参加了在巴 黎举行了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大会, 并在国内举办日本工业设计出口产品展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设计
主要内容
• 一、恢复期的设计 • 二、转型期的设计 • 三、成熟期的设计 • 四、日本设计的代表性企业 • 五、总结
背景
• 1、日本现代设计起步比较晚 • 2、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
自己的现代化运动,并逐渐进入工业化时 代。 • 3、战后在美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随着 经济复苏,20世纪50年代,日本才进入现 代设计的起步阶段。 • 4、1945—1952年是日本战后最困难的阶段, 为经济复苏期。
• 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企业意识到设计对 于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性,纷纷成 立自己的设计部门,设计成为增强企业竞 争力的重要手段。
• 最先成立设计部门的是松下公司,随后本 田汽车公司、佳能照相机公司、东芝电器 公司、夏普公司等也相继成立了自己企业 的工业设计部门。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ppt课件

“先在脑海里想象鸡的形象,接着把想象图像化,
继而把鸡的图像符号化,抽取出鸡的关键特征”,在工作 坊的尾声,原老师边解释说。“举个例子,当我们要设计一个咖啡杯时,
把提炼出的鸡的特征适当地应用在咖啡杯上。可以把鸡冠图形设计在杯把上, 以增加手的抓力;也可以把鸡翅膀图形设计在杯身上、鸡嘴和鸡爪分别设计
在杯口和杯底下,以增加情感温暖、趣味性等。”创意是一种思维的 转换过程,换一个思维角度,看见的风景便不一样。或许 因为今天的行动,让设计的未来变得可知!
2002至今: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2005:长崎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 2005:爱知县世博会海报设计。。。
1998: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目纪念册,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原的 设计理念。
1998: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目纪念册,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原的 设计理念。
为了以最自然的形态表现出自己的思考过 程。1998年,原研哉应邀设计长野冬奥会开闭幕 式的节目册。接到邀请时,原研哉开始思考,怎 样才能突出冬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想到自己 童年时踏雪的经历:脚踩在松软的雪地上,脚印 竟然变成半透明的,一直渗透到黑色的泥土里, 给漫无边际的留下一串串记号 他想让观众触摸到 节目册有类似的记忆,便让半透明的文字凹在雪 白蓬松的纸面上,这个作品被原研哉称为“冰雪 纸”。
• 前后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看这本书, 读罢真的很感动。设计师无论做什么设计最主要 是要有一个容易感动的心去观察世界,体验世界。 原研哉书如其人。书中最令我动容的是一段他关 于自己是日本人的一段话:“作为一名设计师, 自觉意识到日本文化中的特质是有意义的。我出 生在日本,我愿意用心凝视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 每当我来到别的国家,就会更加关注日本,对自 己无法完全呈现日本文化感到着急。” 看到此句,心中涌起一阵庄严神圣的感觉, 我们设计师也应该负起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的!
日本著名设计师

《无限癿爱》
使用小圆灯泡和大面镜无限反 射的空间装置,造成了相当视 觉迷幻的作品,可说是草间的 成名作。该年作为日本首位女 艺术家受邀参加了第33届威尼 斯双年展。 “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 中的一个”,另类的圆点是如 今草间作品能被追随者一眼识 别的标志,她用它们来改变固 有的形式感,在事物之间刻意 地制造连续性,来营造一种无 限延伸的空间,置身其中的观 众无法确定真实世界与幻境之 间的边界。 - - 草 间 弥 生
- -草 间 弥 生 “如果不是为了艺术,我 应该很早就自杀了” 她善用高彩度对比的圆点 花纹加上镜子,大量包覆 各种物体的表面,如墙壁、 地板、画布、家里会出现 的物品、还有裸体的助理。 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与作 品有很高的同质性,并以 短上衣和非常强烈的眼影 妆闻名。
她的作品,就是她看见的世界。 草间弥生十多岁开始有幻觉,她曾说,我有如走在沒有尽头的路上、踏上沒有尽头的扶手 电梯,直到死,又有如喝了一千杯咖啡、戒吃了千万呎通心粉!
川久保玲的这个服饰品牌年 营利约为150万美金。在美国, 川久保玲的公司经常捐款给 孤儿院和美国棒球协会。
美国时尚界给予川久保玲 “流行先锋”的称号,赞美 她不仅在服装设计上开创新 意,而且在经营本沉静典雅的传统元素、 立体几何模式、不对称的重叠创新剪裁, 加上利落的线条,呈现出很意识形态的 美感 除了时装和配饰,川久保玲还花费很大 精力投入到视觉设计艺术,广告和店面 装潢设计的领域。川久保玲相信,所有 这些领域其实是一个视野下的不同部分, 因而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PLAY
(波兰设计师帕高尔斯基)
平面设计教父--福田繁雄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 日本大师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二战后日本的设计

• 20世纪 世纪40—50年代的日本现代设计带有明 世纪 年代的日本现代设计带有明 细案的模仿设计特征的痕迹, 细案的模仿设计特征的痕迹,尚未形成成 熟的日本设计风格。 熟的日本设计风格。 • 善于学习并兼收并蓄的日本民族精神决定 了日本工业设计不会沉寂太久, 了日本工业设计不会沉寂太久,具有极强 的爆发力, 的爆发力,它终究会成为世界工业设计大 年代索尼公司的腾飞已初见端倪, 国。50年代索尼公司的腾飞已初见端倪, 年代索尼公司的腾飞已初见端倪 60—70年代日本现代设计的异军突起既是 年代日本现代设计的异军突起既是 很好的证明。 很好的证明。
二、转型期
• 1953年朝鲜战争的结束,成为日本经济发 年朝鲜战争的结束, 年朝鲜战争的结束 展的重大转折点, 展的重大转折点,日本真正的设计发展也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开始。 • 美国给予的巨额经济援助和雄厚的科技力 量支持下, 量支持下,日本经济得到快速而持续的增 长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现代设计。 长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现代设计。
• 1952年日本迈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一 年日本迈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一 即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成立, 步,即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成立, 工业设计活动有了名正言顺的组织机 构,标志着日本现代设计从恢复期进 入了成长期。 入了成长期。
• 1952年举办了战后日本首次工业设计展览 会——新日本工业设计展。 • 此次展览与工业设计协会的成立两大事件 成为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
表现
• 1、四五十年代在日本举办的一系列展 、 让日本人大开眼界, 览,让日本人大开眼界,也激发了日本 人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工业设计 作用的认识。 作国文化生活展”, 、 年日本局办理“ 年日本局办理 美国文化生活展” 通过此次展览, 通过此次展览,一方面介绍了美国文化和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一方面通过实物及图片介绍了 美国工业产品的设计与工业设计在人的生 活中的应用。展览相当成功, 活中的应用。展览相当成功,引起很大震 动。
11二战后日本的设计

2、五十年代日本的工业设计及成就
1945年日本恢复生产金属厨具,逐步允许为国内 市场和驻日美军生产金属用品和家用电器;1947年 日本企业得到批准可生产三百辆汽车和其它机动车 辆;1948年日本开始生产电冰箱;1950年日本生产 的打字机和日光灯投放国内市场。1949年日本政府 公布了新的日本工业标准(简称JIS),为五十年代 日本工业设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地理风土中看,东瀛岛国本身 就是一个“暧昧”的存在,包围在辽 阔在海洋中,它介于封闭与开放、狭 窄与辽阔之间;位于极东,使它在东 亚册封体系中成国之 间;生存资源的匮乏与自然风景的优 美,涵养了尚武与爱美的国民性;地 震、火山、海啸、台风等天灾,培养 出搏击命运、顺从命运的二重性;四 季分明、变动不居的地理气候,发展 了日本人的不匀整美感,视“瞬间” 为“永恒”,——所有这一切,构成 一幅幅似是而非、自相矛盾而有内在 联系的图景。
以美国著名设计师为代表的国外设计师对日本的 讲学、设计指导和实践,大大促进了日本设计的发 展,使设计师了解到了世界最新的设计艺术理论和 技术状况。如1951年,美国著名设计师弗兰克·莱 特、雷蒙德·罗威等访问日本,讲授工业设计发展 中的众多问题和经验,亲自示范工业设计的程序和 方法。
日本的设计师积极响应产业界和政府的政策,成立相 关的设计组织,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产生 了一批著名的设计艺术理论家。其中最著名的有《工艺 新闻》的主编胜见胜,他在《工艺新闻》杂志1948年号 上专题介绍英国工业设计协会情况、活动成绩等,大大 启发了日本设计师。1951年,由龟仓雄策、原弘、河野 鹰思等设计师成立了“日本宣传美术会”,培养了一批 战后非常有影响的图案设计师,如田中一光、粟津洁、 杉普康平、永井一正、横尾忠则等。
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PPT课件

1994 由日本经济产业省遴选的优秀建筑设计
-
隈 研 吾 展 览
1999 、2000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2000 奥尔良建筑实验室2000,法国 1997 虚拟建筑——大学博物馆,东京都文京区大学 1995 米兰双年展,意大利 1996 地域设计奖大奖 1995 个展——传输速率,东京都港区间画廊 1995 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1993 迷宫城市,东京都丰岛区涩谷艺术博物馆/兵库县尼崎 市Tsukashin Hall 1992 个展——东京M2专栏,东京都世田谷区 2008中国展
背景
西方城市和街道都有其身的设计,背景都有恰当的参照物,但 是诸如东京这类城市却表现出无特色的、且处于不断变化 中的城市特征,这种特征会在任何方向尢休止地延伸。经 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距,建筑很快会被拆除,取而代之 的是新形式、新功能的建筑。因此,城市的形象总是在变 化之中,但始终没有改变其基本概念,即没有特色而易于 粉碎,除了交通及通讯系统外缺乏恰当的参照物。这些城 市没有如同欧洲城市的真正持久的建筑,相反它们却保留 了暂时的不稳定的宏观基础建设。如果我们看看日本的传 统会发现,由于地震的不断威胁、,建筑都是木制的而非 室制或砖制,于是由于材料易于坏,通常很短时间建筑就 要重新翻盖。在日本文化中,设计出持久、坚固而结实的 建筑的理念从来不存在。
建筑理念特色
伊东丰雄的建筑理念相当具有特色,他受到法国当代最重要的 哲学家吉勒·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和日 本哲学家Sosuke Mita的影响,将自己的建筑理念透过“ 游牧”(Nomad)的概念发挥。
他的建筑很难适合严格的、一贯的思想潮流,事实上,伊东最 初的意图并不是追求一种单一的研究,或者创造一种适用 于任何地方的自己的正式风格。他的研究始于对日本消费 社会的留心观察及对其社会背景的解析。
-
隈 研 吾 展 览
1999 、2000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2000 奥尔良建筑实验室2000,法国 1997 虚拟建筑——大学博物馆,东京都文京区大学 1995 米兰双年展,意大利 1996 地域设计奖大奖 1995 个展——传输速率,东京都港区间画廊 1995 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1993 迷宫城市,东京都丰岛区涩谷艺术博物馆/兵库县尼崎 市Tsukashin Hall 1992 个展——东京M2专栏,东京都世田谷区 2008中国展
背景
西方城市和街道都有其身的设计,背景都有恰当的参照物,但 是诸如东京这类城市却表现出无特色的、且处于不断变化 中的城市特征,这种特征会在任何方向尢休止地延伸。经 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距,建筑很快会被拆除,取而代之 的是新形式、新功能的建筑。因此,城市的形象总是在变 化之中,但始终没有改变其基本概念,即没有特色而易于 粉碎,除了交通及通讯系统外缺乏恰当的参照物。这些城 市没有如同欧洲城市的真正持久的建筑,相反它们却保留 了暂时的不稳定的宏观基础建设。如果我们看看日本的传 统会发现,由于地震的不断威胁、,建筑都是木制的而非 室制或砖制,于是由于材料易于坏,通常很短时间建筑就 要重新翻盖。在日本文化中,设计出持久、坚固而结实的 建筑的理念从来不存在。
建筑理念特色
伊东丰雄的建筑理念相当具有特色,他受到法国当代最重要的 哲学家吉勒·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和日 本哲学家Sosuke Mita的影响,将自己的建筑理念透过“ 游牧”(Nomad)的概念发挥。
他的建筑很难适合严格的、一贯的思想潮流,事实上,伊东最 初的意图并不是追求一种单一的研究,或者创造一种适用 于任何地方的自己的正式风格。他的研究始于对日本消费 社会的留心观察及对其社会背景的解析。
日本建筑师和其系谱教育课件

(1940,前川国男)
——1900——1910——1920——1930——1940——
康德尔 辰野金吾 等
辰野金吾等 日本第一代 建筑师活跃
期
1923年,“ 日本建筑士 会”(东京 )成立
1923年,“ 分离派建筑 会”(东京 )成立
体现派运动 向风格派过
渡
体现派运动 向风格派过
渡
雷蒙德 (柯布西耶)
康德尔 辰野金吾 等
辰野金吾等 日本第一代 建筑师活跃
期
1910——1920
[概况]:建筑界地域化分野出现(关东vs关西),并出现向当代设计迈步旳趋势。在 康德尔逝世旳1923年,日本最初旳当代建筑运动“分离派建筑会”结成。
[代表作品]:丰多摩监狱(1915,后藤庆二)
丰多摩监狱(1915,后藤庆二)
1970——1980
[概况]: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尤其是1968年世界性旳学生运动之后,日本建
筑走入了否定当代建筑旳时代,希望回到女性化、温暖化旳建筑空间,出现了对当 代建筑理想旳社会观、技术观旳批判。因为石油危机等原因造成旳经济不景气促使 建筑项目以小型为主。
[代表作品]:反住器(1972,毛纲毅矿)
1980——1990(1)
筑波中心 (1983,矶崎新)
ARK牙科诊所 (1983,高松伸)
横滨美术馆 (1989,丹下健三)
管井内科医院 (1986,长谷川逸子)
国立文乐剧场 (1984,黑川纪章)
青山制图专门学校 (1988,渡边诚)
1980——1990(2)
新高轮王子饭店(1982,村野藤吾)
1950——1960
[概况]:以朝鲜战争暴发为契机,日本经济旳恢复带来了建设旳活跃。 当代主义建筑仍居主导地位。丹下健三继承柯布与前川国男并成为建筑界 旳领军人物。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课件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时代背景
20世纪下半叶,日本经济高速恢复和发展,率先 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非欧洲国家,令世人刮目相看。 日本的平面设计正是在这种经济振兴的背景下发 展起来的。日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家 。日本设计无论从传统角度,还是从民族的审美 立场来说,与西方设计相比,都存在极大差异。 日本一直具有非常强烈的平面设计意识,传统的 书籍插图及装帧、木刻印刷(浮世绘)、各种包 装设计等都颇具世界影响力。特别是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期,日本的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在西方 影响很大,这对于一个东方国家来说,其设计的 国际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
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 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 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 为“平面设计教父”。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福田繁雄介绍
•东京艺术大学兼职教授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 •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他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福田不 断的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例如,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 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 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 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 主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我们称 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 互回转展开的动态意味的手法,为" 放射状图底反转"。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设计点
日本现代设计最鲜明的特点是:传统文化、传统 设计的和谐共处,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双轨并行 。 一方面,大力保护、提倡和发展传统设计与文化 ;另一方面,极力主张发展、推动和提高现代主 义的设计。走向了国际化。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时代背景
20世纪下半叶,日本经济高速恢复和发展,率先 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非欧洲国家,令世人刮目相看。 日本的平面设计正是在这种经济振兴的背景下发 展起来的。日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家 。日本设计无论从传统角度,还是从民族的审美 立场来说,与西方设计相比,都存在极大差异。 日本一直具有非常强烈的平面设计意识,传统的 书籍插图及装帧、木刻印刷(浮世绘)、各种包 装设计等都颇具世界影响力。特别是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期,日本的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在西方 影响很大,这对于一个东方国家来说,其设计的 国际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
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 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 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 为“平面设计教父”。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福田繁雄介绍
•东京艺术大学兼职教授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 •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他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福田不 断的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例如,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 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 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 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 主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我们称 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 互回转展开的动态意味的手法,为" 放射状图底反转"。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设计点
日本现代设计最鲜明的特点是:传统文化、传统 设计的和谐共处,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双轨并行 。 一方面,大力保护、提倡和发展传统设计与文化 ;另一方面,极力主张发展、推动和提高现代主 义的设计。走向了国际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空间的运用
福田繁雄 作品与欣赏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拌咖 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造型成众多 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 突出咖啡这一主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 我们称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 互回转展开的动态意味的手法,为"放射状 图底反转"。
矛盾空间的运用
福田繁雄 作品与欣赏
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海报,他将女人 躯体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并且被分 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错重组,造 成图底交叉汇合的错视,我们可称之为 影像的"水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谢谢
作品与欣赏 龟仓雄策1964年东京奥运会系列海报,百米运动 员起跑瞬间的势态,奥林匹克的竞赛精神被生动 得定格在画面上,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屏住呼 吸奋力一搏的画面,体现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 生命力量,给人强烈的震撼与共鸣。龟仓雄策向 世界成功地展示了日本平面设计的独特魅力,运 用新型的摄影技术使他的海报真正捕捉到了人类 体育竞技精神的瞬间,因此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 界的普遍认可,并且还获得了当年国际米兰海报
田中一光 作品与欣赏
在田中一光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了田中一光 的书籍装帧的成就,就会清楚地感到他既 新颖又不失严格的秩序感觉。继承了日本 文化传统中最优秀的部分、又大胆开拓出 新表现方式的田中一光,使我们明确地意 识到:他的卓越,不仅是基于造型基础, 而且也是基于对历史遗产的深刻理解。
田中一光 其他作品
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 图底关系的运用
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
福田繁雄 作品与欣赏 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
(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 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 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 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 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 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 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 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 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海报带有显著的地域烙印,“东京1964”字样突出 了举办的时间和地点。奥运会海报从形象、色彩 以及整体视觉编排上都体现出现代简约的美感, 单纯的色彩,简洁的图形,反映当时的国际平面 设计风格,带有辨识独特性和易于大众记忆的特 点。此界奥运会中,所有官方正式文件、证书、 宣传海报以及纪念品都印有统一的会徽标记,这 在奥运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强势的宣传 方式开始让世界重新认识这个蓄势待发的岛国。 东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后,由龟仓雄策推崇的简单 实用的设计理念对日本后起设计师产生了深远影 响。
二战后日本优 秀设计师介绍
目录
田中一光
介绍 风格 作品与欣赏 其他作品
龟仓雄策
介绍 风格 作品与欣赏
福田繁雄
后人的评价: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是他一人 的巨臂,让世界知道日本的现代设计。
田中一光 介绍
田中一光从小就是一个电影迷,十几岁的时 候还自己制作过电影海报,这好像是为他在 以后在能剧海报设计上奠定了基础。他十六 岁的时候考上了京都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图案 专业。十七八岁时又执迷于戏剧、剧团、舞 美。他把学业抛开不管,每天啃着杂粮面包, 吃着白薯,一直到深夜的忘我排练。1952 年的夏天,田中一光丢掉了他毕业后的第一 份工作,钟纺公司的图案设计。这一年,东 京龟仓雄策和原宏等人在大阪成立了日本宣 传美术会(日宣美)。1955年田中一光被 推举为日宣美的会员。实际上日宣美第一次 展览会上田中一光也应邀提交了作品,但还 是落选了。原因很有意思:过于模仿早川良
他把现代设计观念揉和到日本传 统艺术中,作品带有明显的个性:
田中一光 风格
优雅、素净和单纯,富有一定 的表现主义色彩,设计语言简洁 洗练、意境清新、形式优美,在 融合东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与东西 方文化特征之间,有独到的思路 与手法,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 视觉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在 日本设计界掀起了一场对传统精 神的再创造运动。
龟
龟仓雄策虽然比较推崇西方的平 面设计风格,但他同时也清醒地 认识到日本美学传统重视自然、 和谐,讲究简单、朴素,关注日 本美学的精神含义,而对西方设 计理念的严谨、秩序也不无心仪, 他认为应以本国文化为根本兼取 西洋理念。三个方面反映出来的 设计特征:
现代简约主义脱颖而出 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气质 开拓新理念新技术精神
作品与欣赏成,由内到外采用白、黄、绿、 蓝、紫的色彩发射,不同色彩圆 弧之间形成交错,圆弧面积大小 不一,产生疏密对比,带有较强 的节奏韵律。这种发射构成的运 用同设计主题极为贴切,照明是 光线的发散,从明到暗,从强到 弱,而几何图形通过发射构成的 处理达到的效果就是一种对夺目 的光效应表达。
龟仓雄策
龟仓 雄策
龟仓雄策1987年的《创意海报》,两幅系列海 报采用剪贴的手法将月亮、太阳、山、树木、草 安排在画面中,用不同的色调表现黑夜与白天的 自然现象。黑夜的着色以冷静、安详的冷色为主, 白天的着色以热烈、祥和的暖色为主,他们之间 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两幅作品的底纹采用黑 白相间的马赛克图形,替换掉原本的大气与空间, 使色彩的意境体现了民族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 人感受到细腻和恬静的生活情趣,向观众展现了 一幅清愁、平淡、柔和的梦境般的世界,这种全 新的传达方式体现出他要彰显民族风格的设计理 念,其作品的色彩不重热烈而重平和,反映出人
福田繁雄(1932--2009.1.11) 被誉为“五位一体的 视觉创意大师”,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 莫测的视觉魔术师、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 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默灵巧的老顽童。
福田繁雄 介绍
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大 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师。无论是在日本,还是 在欧洲、美国等地,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福 田繁雄与岗特·兰堡(Gunter Rambow)、西摩·切 瓦斯特(Seymour Chwast)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 平面设计师"。
开拓新理念新技术精神
他1968(53岁)年所创作的《照明 展览会海报》, 整体画面由一个具象的灯泡构成, 黑色 灯泡的外轮廓依次为紫、蓝、绿、 黄四种色彩从内 到外延伸,环环相套,充分运用了 发散这一构成原理。
龟仓雄策 龟仓雄策设计的《第10届东京国 际照明设计竞赛海报》,画面的 主体由两道不完整的几何圆弧构
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奠
基人之一,他影响了日本乃至世界范围的海 报设计风格。他将国际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 植根于日本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在东方现代 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画上了浓墨重 彩的一笔;他的海报作品,简洁而不失丰富, 细致而不失大气,在发展民族设计风格的同 时将新的设计理念、技术融入其中,成为一 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大师。
龟
现代简约主义脱颖而出
龟仓雄策将他设计的这届奥运会会徽直接作为 海报的主图形,充分体现其简约之美,有着强烈 的视觉冲击力。例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海报, 融合了日本传统太阳初升这一形式美感,正中由 金色奥运五环托起的日本国旗——太阳图案显得 十分醒目,红色的太阳与金色的奥运五环标志以 及金色粗体TOKYO和印刷体1964遥相辉映。
图底关系的运用
福田繁雄
作品与欣 赏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
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 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 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 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 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 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 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 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天才的平面设计家,他既 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他的作品 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 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 一种怪异的情趣。
福田繁雄 风格
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 戈·马蒂斯教授曾经这样说: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 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视 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 驾驭能力。福田把异质同构、视错觉 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 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 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 信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 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矛盾空间的运用
福田繁雄 作品与欣赏
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 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 福田就开始利用"图"、 "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 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 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 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 复并置,黑色"底"上白 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 底"上黑色男性的腿, 虚实互补,互生互存, 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 果,其手法为"正倒位
龟仓雄策 介绍
龟仓雄策(1915~1997)出生于日本新泻, 他从新建筑与工业美术学院毕业后,便参与组 建日本设计中心有限公司,并于1960(45岁) 年成为该公司总经理。龟仓雄策还曾任日本平 面设计家协会会长,担任《Creation》(创作) 杂志主编。1961(46岁)年,他被授予“每日艺 术奖”,1962(47岁)年脱离公司成为一名自由 设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