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气监测

合集下载

工业废气的监测与处理

工业废气的监测与处理

工业废气成分监测技术包括传感器监测和气相 色谱检测。传感器监测可以实时监测废气成分 的浓度,方便实时控制。气相色谱检测则通过 分离和定量分析废气成分,提供详细的成分信 息。
●03
第三章 工业废气排放标准
国内工业废气排 放标准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设定了严格的 排放标准。这些标准是为了保障环境质量,限 制工业废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确保大气 污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某化工厂废气处 理案例
某化工厂废气处理案例主要涉及工厂废气处理 的过程,包括化学物质的分解和净化过程。经 验总结表明,在废气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工 艺的稳定性和效率,以确保废气处理的彻底和 彻底。
某电子厂废气处理案例
应用效果
提高空气质量
技术应用
采用先进的过滤装置
问题解决
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废气处理技术创新案例
红外光谱分析 非破坏性检测 快速分析方法
工业废气成分分析方法
工业废气成分分析方法是确保环境保护和人体 健康的重要手段。质谱分析通过离子化分子质 量比进行分析,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红外 光谱分析则利用物质分子在红外区域吸收辐射 的特性进行分析,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 法。
工业废气成分监 测技术
二氧化硫 对环境和人体有害
挥发性有机物 易导致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
造成酸雨,影响生态平 衡
各种成分的危害
二氧化硫 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
挥发性有机物 有致癌风险
氮氧化物 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植物生长
工业废气成分监测技术
传感器监测
实时监测废气成分浓度
气相色谱检测
分离和定量分析废气成分
工业废气成分分析方法
质谱分析 高灵敏度 广泛应用于不同场景

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监测的流程及质量控制

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监测的流程及质量控制

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监测的流程及质量控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其中废气排放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的排放,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监测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

本文将重点讨论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监测的流程及质量控制,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废气监测的流程1. 确定监测目标监测废气排放需要明确监测的目的和对象,包括监测的时间、地点、对象等,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确定监测目标,以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选择监测方法根据监测目标和监测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在线监测、离线监测、移动监测等,不同的监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监测对象和环境条件。

3. 设计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和选定的监测方法,设计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确定、监测频次、监测指标、监测仪器和设备的选择等,确保监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实施监测按照设计的监测方案,进行废气监测工作。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监测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提取监测信息,确定废气排放的情况和变化趋势。

6. 编制监测报告根据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结果、分析结论和建议措施,作为环境管理和治理的依据。

二、废气监测的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证废气监测质量的关键。

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控制程序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校准和检定监测仪器和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和检定应该由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记录。

3. 质量控制样品定期参加国家或地方组织的质量控制样品监测活动,评估监测实验室的监测水平和准确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监测误差。

4. 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包括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价、监测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工业废气检测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

工业废气检测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

工业废气检测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2001•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9078-1996空气和废气检测项目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号名称空气和废气1苯系物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 584-2010国家环保总局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六篇第二章第一条(一)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2甲醛《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第一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T 18204.26-2000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15516-1995电化学传感器法《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7-20043氨《公共场所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GB/T 18204.25-2000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3-2009 4二氧化硫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5可吸入颗粒物国家环保总局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三篇第二章第二条中流量采样重量法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 HJ 618-20116总悬浮颗粒物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 15432-19957氮氧化物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79-200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 43-19998二氧化氮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 GB/T 15435-1995国家环保总局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三篇第一章第三条定电位电解法9硫化氢国家环保总局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三篇第一章第十一条和第五篇第四章第十条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居住区大气中硫化氢卫生检验标准方法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 11742-8910总烃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 604-201111氰化氢国家环保总局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三篇第一章第九条和第五篇第四章第七条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12非甲烷总烃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国家环保总局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六篇第一章第五条(一、三)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方法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13烟尘、烟气参数GB/T16157-1996 锅炉烟尘测定方法 GB 5468-1991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14林格曼黑度HJ/T398-2007国家环保总局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15硫酸雾版第五篇第四章第四条铬酸钡分光光度法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HJ/T 16氯气30-1999国家环保总局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17氯化氢版第五篇第四章第三条硝酸盐容量法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18铬酸雾HJ/T 29-1999。

废气监测报告

废气监测报告

废气监测报告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量的增加,废气排放成为了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废气进行监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某工业区的废气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对工业区的主要废气排放点进行了监测。

结果显示,工业区内的烟囱排放了大量的废气,其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废气排放直接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其次,我们对废气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废气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我们发现工业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这说明工业区的废气排放存在严重超标的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工业区周边的大气环境进行了监测。

结果显示,工业区的废气排放直接导致了大气环境的恶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超标,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我们建议工业区加强废气排放的监测和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周边居民的健康和大气环境的稳定。

综上所述,本报告对某工业区的废气排放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工业区的废气排放存在严重超标的情况,对大气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建议工业区加强废气排放的监测和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与处理技术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与处理技术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与处理技术工业废气排放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监测与处理工业废气排放的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工业废气排放监测与处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1.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技术1.1 在线监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是一种实时监测废气排放浓度和排放量的方法。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对工业废气进行连续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调整。

常用的在线监测技术包括气体分析仪、传感器、激光检测等。

1.2 抽样监测技术抽样监测技术是通过采集工业废气样品后进行分析测试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详细的废气成分和浓度信息,对废气排放的特性进行全面评估。

常见的抽样监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2. 工业废气处理技术2.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利用物理原理对工业废气进行处理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静电除尘、湿式除尘、吸附剂吸附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烟尘和气溶胶等物质。

2.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工业废气进行处理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吸收法、氧化法和还原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去除废气中的酸性气体、有机物和有毒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生物反应器或生物滤床对工业废气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减少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2.4 综合处理技术综合处理技术是将多种废气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处理系统。

通过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对不同成分的废气进行处理,降低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综合处理技术能够达到更高的处理效果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3.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与处理技术的应用3.1 石化行业石化行业是废气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和有毒气体。

因此,石化行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废气监测与处理技术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废气检测方法

废气检测方法

废气检测方法废气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控制和监测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废气排放情况,科学有效的废气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废气检测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一、传统方法1.1 简单烟度法简单烟度法是一种比较常见也比较简单的废气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透射光强的变化来评估废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柴油车辆的排放检测,通过检测废气中颗粒物的含量,判断车辆是否排放超标。

1.2 五气分析法五气分析法是通过对废气成分的分析来评估废气排放的方法。

常见的五气包括氧气、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通过测量这些气体在废气中的浓度,可以得出废气排放的质量。

五气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和工业废气排放控制。

二、现代方法2.1 激光诱导荧光法激光诱导荧光法是一种基于激光原理的废气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激光的照射,激发废气中的某些组分产生荧光,然后通过检测荧光的强度来确定废气成分的浓度。

激光诱导荧光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非破坏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和工业废气排放检测。

2.2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质谱仪来分析废气中各种组分的方法。

质谱仪可以将废气中的气体分子分离,并通过质量光谱的分析来确定每种组分的相对浓度。

质谱法不仅可以用于分析废气中的常见气体成分,还可以检测一些微量的有害物质,具有高准确性和高精度的特点。

2.3 光学吸收法光学吸收法是通过测量废气中特定波长光线被吸收的程度来确定废气成分的浓度。

该方法根据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特性,来推断气体浓度。

光学吸收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排放监测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三、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废气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废气检测方法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高效准确的特点。

例如,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废气排放区域的监测,有效提高废气检测的覆盖率和准确性。

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废气检测方法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与净化措施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与净化措施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与净化措施工业废气排放是指工业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废物通过烟囱等排放口进入大气中的行为。

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工业废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工业废气排放监测和净化措施变得极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工业废气排放监测的方法和净化措施。

一、工业废气排放监测1.传统监测方法传统的工业废气排放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分析法和在线分析法。

采样分析法是通过将废气样品收集到采样瓶中,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但是需要费时费力,而且实时性较差。

在线分析法是通过将传感器固定在烟气流经的管道中,实时监测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高实时性和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其准确性较采样分析法稍逊。

2.现代监测方法现代工业废气排放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遥感监测技术和智能监测系统。

遥感监测技术基于红外线或激光等原理,利用遥感仪器获取烟囱中废气的信息,实现对工业废气排放的无损监测。

这种方法不需要对废气进行直接接触,具有非侵入式、实时性强的特点。

智能监测系统结合了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对工业废气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报警。

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对废气排放情况进行精确定量评估,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工业废气净化措施1.物理净化方法物理净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物理手段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分离、转化或吸附。

常见的物理净化方法包括沉降、过滤、吸附和冷凝等。

沉降是指利用重力使颗粒状废气污染物沉降到分离设备底部,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或过滤膜隔离废气中的颗粒和固体物质。

吸附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污染物。

冷凝是通过降低废气温度使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成液体,达到净化的效果。

2.化学净化方法化学净化方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

常见的化学净化方法包括催化氧化、湿式氧化和吸收等。

催化氧化是指利用催化剂加速废气污染物与氧气之间的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废气污染是指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活动产生的气体排放,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监测,会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废气监测和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废气监测和分析方法。

一、传统分析方法1. 手工采样法:该方法需要手工使用特定的工具将废气样品从特定位置收集下来,然后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需要人工操作,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并且分析周期长。

2. 烟气分析法:该方法是将废气样品通过适当的设备将其分离成烟气和残余物质,然后对烟气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气中的某些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分析,但是不适用于气态无机物的分析。

3. 光学分析法:该方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对废气进行照射,通过检测废气样品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特性来确定废气中的组分。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气体组分分析,但是需要较高的设备和技术要求。

二、现代分析方法1. 质谱法:该方法是通过将废气样品中的气体分子离子化,并根据其离子质荷比质量比对其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气体组分。

2. 气相色谱法:该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废气中的组分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该方法需要先将废气样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前处理(如富集、稀释、吸收等),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进一步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气体组分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3. 激光光谱法:该方法利用激光与气体分子相互作用的特性,通过检测激光在废气中的吸收、散射和干涉等现象来确定废气的组分。

这种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非接触性的特点,适用于气体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在线监测方法1. 光谱法:该方法使用特定波段的光源照射废气,通过测量废气中的光强度、散射和吸收等信息来确定废气组分。

这种方法具有实时、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特点,适用于连续监测废气中的组分。

2. 电化学法:该方法利用废气中的组分与电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测量废气的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工业废气监测一、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的各项标准值,均以标准状态下的__干__空气为基础。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的高度必须低于15 m时,其排放速率的标准值以_外推法_计算结果,再严格__50__%执行。

3.一般认为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效率_90__%以上为宜,采样效率太低的方法和仪器不能选用。

4.无组织排放监测参照点与监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的距离不得少于 _2_ m。

5.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排放_浓度__与排放_总量_双重控制。

6.已知甲醛的体积浓度为0.87 ppm,其质量浓度为__1.13_mg/m3。

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区分现有污染源和新污染源的时间界限是指1997_年_1__月__1_日。

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规定的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_无组织排放源_的限值。

9.使用多层吸附剂的采样管采样,采样管气体入口端为_弱_吸附剂,出口端为强__吸附剂。

10.对连续排放恶臭污染物的污染源进行无组织排放采样时,相隔_2 h 采样一次,共采集_4_次,取其_最大__测定值。

11.烟尘测试采样时,采样嘴与气流方向的偏差不得大于_10__度。

12.烟尘测试时,每个测点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_3_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_3_ min,每台锅炉所采样品的累计采气量不得少于_1_m3。

13.皮托管平行采样法适用于工况变化_较大的_锅、窑炉烟尘采样。

14.用预测流速法采集颗粒物,采样后应再测量一次采样点流速,与采样前的流速相比,如果相关大于_20%__,样品作废,重新采样。

二、单项选择题1.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硫化氢时,采样后现场加显色剂,_A_小时内测定。

A.8 B.10 C.12 D.242.有组织排放污染源有害物质的测定,采样断面的气流最好在_C_m/s 以上。

A.3 B.4 C.5 D.63.有组织排放污染源有害物质的测定,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_B_管段。

A.平直 B.垂直 C.弯曲 D.变径4.圆形烟道采样点的确定:将烟道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各测点选在各环等面积中心线与呈垂直相交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其中一条直径线应在_B_的平面内。

A.预期浓度分布均匀 B.预期浓度变化最大C.预期浓度变化最小 D.预期浓度不变5.使用吸收瓶或吸附管采样系统进行烟气采样,实施漏气试验时,如压力计压力在1 min 内下降不超过_B_kPa,则视为系统不漏气。

A.0.10 B.0.15 C.0.20 D.0.25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适用范围中规定,使用甘蔗渣、锯末、稻壳、树皮等作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_C__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

A.燃气 B.燃油 C.燃煤7.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尾气在专用锅炉中燃烧发电(未掺烧其他燃料),该锅炉尾气排放控制应执行_B_。

A.《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C.《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D.《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8.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_D_。

A.NO2+颗粒物 B.Cl2+颗粒物 C.PAN+颗粒物 D.SO2+颗粒物9.废气中采集硫化氢样品时(《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吸收管采用 _A_。

A.气泡吸收管 B.多孔玻板吸收管C.多孔玻柱吸收管 D.冲击式吸收管10.《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规定测试在最大热负荷下进行,一般测试时间不少于_B_小时。

A.1 B.2 C.3 D.4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 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_C_m 以上。

A.2 B.3 C.5 D.1012.在任何时候排放氯气、氰化氢、光气的排气筒的高度不得低于_C_m。

A.15 B.20 C.25 D.3013.排放恶臭污染物的排气筒的最低高度不得低于_A_m。

A.15 B.20 C.25 D.3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规定,燃煤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空气过量系数折算值为_D_。

A.1.2 B.1.4 C.1.7 D.1.815.烟气黑度的观测,观测的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该部位应没有冷凝水蒸汽的存在,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少于_D__min。

A.15 B.20 C.25 D.3016.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_C_。

A.《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C.《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485—2001)D.《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17.压力测量时皮托管开口一定要对准气流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_A_ 。

A.5° B.10° C.15° D.20°18.压力测量时皮托管开口一定要对准气流方向,在已确定的断面测点上,分别测量_B_次,取其平均值。

A.2 B.3 C.4 D.619.用林格曼图鉴定烟气黑度,不仅取决于烟气本身的黑度,同时还与天空的均匀性和亮度、 _A_、烟囱的大小结构(直径和形状)及观察照射光线的角度有关。

A.风速 B.温度 C.风向20.对无组织废气排放源,按规定设置若干个监控点,监测结果以_B_评价。

A.平均浓度值 B.最高浓度点的值C.最低浓度点的值 D.任选一点的值21.颗粒物的采样常用玻璃纤维滤筒,但玻璃纤维滤筒在高温下易失重,因而其适用温度为 _A_℃以下。

A.500 B.600 C.700 D.80022.在用锅炉烟尘排放浓度的测试,必须在锅炉设计出力_B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A.75% B.70% C.90% D.80%23.烟气颗粒物采样,当气体进入采样嘴的速度V N与采样点的烟气流速V S相等时,样品浓度等于实际浓度,当_A_时,采取的样品浓度低于采样点的实际浓度。

A.V N >V S B.V N <V S24.静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势能,它表现为气体在各个方向上作用于管壁的压力,管道内气体的压力比大气压力大时为_A_。

A.正 B.负三、多项选择题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T5468—1991)规定锅炉负荷的测定应采用_ABCD_。

A.流量孔板法 B.水表法 C.水箱法 D.耗煤量法2.孔口流量计中的液体,可以用_BCD_。

A.四氯化碳 B.水 C.乙醇 D.汞3.玻璃纤维滤筒的特点有_ACD_。

A.对0.5um以上尘粒的搜捕效率达99.9 %以上。

B.可承受1 000℃高温。

C.在200℃下使用1 h,滤筒失重在2 mg以下。

D.在400℃下使用 1 h,滤筒失重约 5 mg。

4.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被称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原因是细颗粒物上聚集了大量的_ABCD__,通过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的呼吸道。

A.重金属 B.酸性氧化物 C.有害有机物 D.细菌5.双连球适于采集空气中的_AD_。

A.惰性气体 B.乙醚 C.甲醛 D.CO6.用活性炭采样管采集无组织排放空气中的苯系物时,采样管垂直_A_进行采样。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管两端封闭,在_C_℃冷藏保存。

A.向上 B.向下 C.4 D.07.烟尘测试时,颗粒物采样方法有_ABC__。

A.移动采样 B.定点采样 C.间断采样8.测量烟气黑度的主要方法有_ABD_。

A.林格曼黑度图法 B.测烟望远镜法C.目测法 D.光电测烟仪法9.以下确定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图法)方法正确的是____ACD______。

A.林格曼黑度2级:30 min内出现2级林格曼黑度时间超过 2 minB.林格曼黑度2级:30 min内出现2级林格曼黑度时间超过 3 minC.林格曼黑度4级:30 min内出现4级林格曼黑度时间超过 2 minD.林格曼黑度5级:30 min内出现超过4级以上林格曼黑度时10.恶臭物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_ABC_。

A.硫醇类 B.硫醚类 C.硫化物 D.氯化物11.采用固体吸附富集污染物时,吸附剂的选择原则是_ABC_。

A.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即具有较大的安全采样体积B.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对水的吸附能力低C.容易脱附,分析的物质在吸附剂上不发生化学反应D.吸附剂价格低12.维持颗粒物等速采样的方法有_ABCD。

A.普通型采样管法(即预测流速法) B.皮托管平行测速采样法C.动压平衡型采样管法 D.静压平衡型采样管法13.对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C_。

A.对已建成使用的单台出力小于0.7 MW的自然通风锅炉进行改造,安装鼓、引风装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自然通风锅炉”排放限值B.对已建成使用的单台出力小于0.7 MW的自然通风锅炉进行改造,安装鼓、引风装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其他锅炉”排放限值C.新安装的单位出力小于 0.7 MW的非自然通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其他锅炉”的排放限值D.新安装的单位出力小于 0.7 MW的非自然通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自然通风锅炉”的排放限值14.监测锅炉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采样方法标准为__AD__。

A.GB/T5468—1991 B.GB13271—2001C.GB16297—1996 D.GB/T16157—199615.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连续性排放,则废气的采样_AB__。

A.以连续1 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B.在1 h 内以等时间间隔采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C.以等时间间隔采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D.在1 h 内以等时间间隔采3个样品,并计平均值16.在排放源上下风向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必须遵循_ABCD_。

A.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点,不受单位周围的限制B.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单位周界外10 m 范围内,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C.为了确定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D.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17.目前工业废气排污总量监测项目为_ABD_。

A.烟尘 B.工业粉尘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硫18.为了防止采集的气体在采样管路内冷凝,避免被测气体溶于水中产生误差,需将采样管进行加热,下列_BCD__气体需要加热至12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