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深刻反思历史,珍视和平发展,关注被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提高社会责任感。
4.通过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的学习,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复杂多样的,培养客观、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态度。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了解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一些重要史实。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历史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对殖民扩张的深层原因、影响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殖民扩张的原因:教师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讲解殖民扩张的原因。如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国家间的竞争、宗教传播等。
2.殖民扩张的过程:介绍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列强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殖民活动。重点讲解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殖民扩张特点及策略。
3.殖民扩张的影响:分析殖民扩张对被殖民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世
1.理解殖民扩张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世界市场拓展的影响,特别是对被殖民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2.掌握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相互联系与依赖。
3.培养学生客观、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殖民扩张的评价。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在讨论、分析历史事件时的态度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定期进行阶段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教学拓展:
-邀请历史学者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的历史背景。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素材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素材

必修2第6课《殖民扩X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与练[重点讲解]一、简述荷兰殖民扩X的过程、方式及结果1.过程:16世纪时,荷兰已经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2.方式:发展贸易;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是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3.结果: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商贸的发展带动了银行信贷业的发展,美洲的大量某某大量涌进阿姆斯特丹,使它在17世纪中叶成为欧洲主要金银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二、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原因、过程及殖民扩X主要方式1.原因: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英国发百叶窗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英国重视海军建设,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了首要地位。

2.过程:1588年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无敌舰队〞的战败,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的海上霸权开始确立。

17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X。

三次对荷战争得到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为纽约。

18世纪中期对法国的战争,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夺占了许多的殖民地,使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3.方式:海盗劫掠;商业战争;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是英国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黑奴贸易是英国对外贸易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业战争使英国一跃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三、英国能够击败荷兰、法国的原因及其启示1.荷兰战败原因:自然资源缺乏,商业资本发达,工业基础薄弱,重视发展航运,忽视发展海军。

说明: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

2.法国战败原因:封建统治,工业倾向于奢侈品〔英国重于纺织与金属制品、并重视海军建设〕,法国发展重心在欧洲大陆的争霸〔英国那么是争夺海上霸权〕。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人教必修二)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人教必修二)

2、紧随葡、西之后,加入海外探险行列的国家有哪些?
荷、英、法
第6课
一、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葡萄牙、西班牙一马当先,成为欧洲最富
△那么,荷、英、法的殖民扩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第6课
一、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葡萄牙、西班牙一马当先,成为欧洲最富 2、荷兰后来居上,成为“海上马车夫”
4. (19世纪末 )“在南美洲,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交通线不合 理、不充足的特征。修建它们不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 为了连接生产点和装船港口,在它们之间的广大地区连最差的 道路也没有。”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的这段话旨在说明 ( ) A.西方工业文明促进了南美农业文明快速进步 B.西方殖民扩张的终极目的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 C.西方的殖民活动改变了南美交通落后的面貌
(3)荷兰主要用什么手段积极参与殖民争夺? 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第6课
一、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葡萄牙、西班牙一马当先,成为欧洲最富 2、荷兰后来居上,成为“海上马车夫”
(1)荷兰为什么能够成为“海上马车夫”? (2)荷兰为什么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3)荷兰主要用什么手段积极参与殖民争夺? (4)荷兰积极参与殖民争夺的结果如何?有何表现? ①结果: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在非洲: 夺取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好望角 ②表现 在亚洲: 印度据点、马六甲、锡兰、印尼、台湾 在美洲: 建立了以 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 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
③对欧洲: 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 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结合地图和课本内容,思考荷 兰为何能崛起?
一、海上马车夫---荷兰十七世纪标准的资 本主义国家
1.兴起的条件:(原因)
①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经商和手工业传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较早 (经济基础较好) ③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受益者(资金) ④ 1581年赢得独立,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迅速 发展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 市场的拓展
学习目标:
1、了解荷兰、英国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 品市场的史实; 2、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 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
难点
殖民扩张的影响
戈雷岛,大西洋塞内加尔海域的一个岛屿。15—19 世纪,这个岛屿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占 领。殖民者使它成为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据统计, 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 黑人死于途中。1978年,戈雷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遗产。
⑤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商船(交通)
17世纪初荷兰居世界首 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 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 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 几百艘船。荷兰的造船 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欧洲许多国家都到荷兰 订购船只。荷兰拥有1.5 万艘商船。几乎垄断了 海上贸易,被誉为“海 上马车夫”。
(3)英vs荷:17世纪,三次英荷战争,取代荷兰
(4)英vs法:1756~1763年七年战争,打败法国
18c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西班牙、葡萄牙从殖民掠夺中 获得的巨额财富并没有被转化为资 本,而是被国王、贵族等阶层挥霍 掉,他们用大笔钱财购买英法等国 生产的奢侈品,大批财富因此流入 英法等国,西葡的殖民优势很快衰 落下去。到了17世纪,其霸权地位 便被荷兰所取代。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三、“日不落帝国”——英国
三、“日不落帝国”——英国
结1为、合什英荷么国兰称英、霸国英的能条国够件崛成:起为的世条界件殖,民分霸主? 析大国崛起的一般条件。
地理优势
位于商路中心
经济优势
发达的手工业
政治优势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优势
强大的海军
2、英国称霸的过程:
战 争/ 事件
英西战 争
背景
贸易冲突和英 国的海盗抢劫
第6课 殖民扩张 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殖民:指资本主义国家■把政“治海、经上济马势力车扩张夫到”不发达的 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日役当不地落的人帝民。国”
殖民扩张: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命前,欧洲列
强在亚、非■、世拉美界的侵市略场扩张的活动拓。展
课程标准: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
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 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自主学习检测】
1. 荷兰人为什么有“海上马车夫”之称?什 么原因成就了荷兰人“海上马车夫”的美誉?
2.荷兰崛起的条件?
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商船队, 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 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自主学习检测1】
C 对“海上马车夫”的确切理解是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经济非常落后,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 胜法国,到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
殖民霸权。这场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的社会制度胜利 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拓展提升4】
结合下列材料和课本知识,归纳殖民扩张的手段 并分析其特点。
启示:和平崛起
三角贸易(见P29)

【必修2】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人教版)

【必修2】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人教版)

材料三 1703年在他们(指英国殖民者) 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 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 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 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 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
100镑……每剥一个妇女种或族儿童屠的杀头盖皮得50镑!
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 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对殖民国家:
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 资本主义发展。
3、对殖民地:
A、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 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 设性)
• 下列对黑奴贸易的理解,错误的是 • A、黑奴贸易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 B、黑奴贸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洲经
济的发展
• C、黑奴贸易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批 廉价劳动力
• D、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
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 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 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 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 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惟一自然基础。” 请回答: 从材料一中概括殖民者的罪行。
C.②③
D.①②④
4、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A.加强了欧洲和亚洲、非洲以及澳洲之间 的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D.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 到大西洋沿岸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第 6 课殖民扩充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后篇稳固提高学业水平指引1.有经济史学家估量,16~18 世纪 ,荷兰与英国人均GDP 年增添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余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添均受益于()A. 垄断组织的出现B. 世界工厂地位确实立C.外国殖民打劫D.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答案 C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

到16 世纪后期 ,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疆的战略要地都成立了武装据点”。

这些武装据点的成立主假如为了()A. 保护商业贸易B. 拓展殖民地C.流传天主教D. 打劫工业原料分析 16 世纪后期 ,欧洲人成立武装据点,主假如为了垄断商路,保护商站 ,保护其商业贸易。

答案 A3.17 世纪 ,荷兰所属东印度企业聘用有名的印刷业家族,为企业绘制航海地图。

画图人员受雇后,一定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眼前立誓,答应要守旧奥密,不让图上的信息外流。

采纳这类做法主假如考虑到()A. 战争要素B. 文化要素C.商业要素D. 外交要素分析 17 世纪的荷兰主要从事商业贸易 ,它拥有世界上最宏大的商船队 ,所以 ,航海对荷兰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绘制的航海地图保密 ,就是出于商业要素的考虑。

答案 C4.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很多“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

这些地名客观上反应了 ()A. 航海家的冒险精神B. 非洲物产极其丰富C.探究新知的主动性D. 殖民扩充的打劫性分析资料反应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殖民者到达非洲展开殖民扩充,在非洲命名了很多如“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等地名 ,反应了欧洲殖民者打劫黄金贵金属、财产和奴隶的梦想和要求,可些地名客上体了殖民的掠性,故 D 。

A 、 C 两属于主要素 ,故清除 ;B 不切合意 ,故清除。

答案 D5. “直到 1500 年从前 ,大西洋向来是一道,一个点。

可是1500 年左右 ,它一而成一座梁,一个出发之地。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教案】【教学目的】1. 让学生熟练掌握西班牙、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

2. 让学生正确分析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条件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1. 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条件和影响。

2. 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不论是军事上的、经济上的或是文化上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掠夺。

就其性质来说,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

资本主义列强把广大地区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只是为了把这些地区变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而绝非要在这些地区发展资本主义,改变其落后面貌。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

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一方面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同时,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也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二、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条件地理优势濒临大西洋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商业活动频繁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政治优势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概况①在非洲:夺取好望角殖民地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②通过英荷殖民战争,夺取新阿姆三、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条件和影响1.条件(1)国内政治制度优势: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雄厚的经济实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强大的军事优势:17世纪下半叶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确立了海上霸权。

(4)地理位置的优势: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贸易中心,便于经济贸易和海外冒险;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

(5)意识形态的变化:宗教改革后,英国新教徒强烈的个人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与解放,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

(6)政府的支持: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一贯支持本国的海外殖民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海上马车夫1.殖民者海外探险与郑和下西洋的不同目的〔材料一〕你应了解有关中国人的情况,他们何时到来?他们来自多远的地方?他们什么时候前来马六甲或其他地方贸易?他们带来多少商品?他们每年驶来多少艘船?他们船只的形状和大小如何?他们是否当年返航回国?他们在马六甲或其他任何国家是否设有商栈?他们是否是富有的商人?他们生性懦弱还是尚武好战?他们有无武器或火炮?他们身穿什么样的服装?他们身材等方面的情况如何?他们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他们的国家是否很大?他们是否有几个国王?他们国中是否有与他们的法律及信仰不同的摩尔人(穆斯林)或其他的人民?如果他们不是基督徒,那么他们究竟信仰和崇拜什么?他们遵从什么样的社会习俗?他们的国家伸展到何处?与谁为邻?──1508年葡萄牙国王给迪亚哥·洛佩斯的敕令〔材料二〕兹令你们前往堪察加及其以远地区,测定亚、美两洲是否相连。

你们不仅要向南北,而且要向东西前进,并在航海图标明所观察到的一切。

──1719年沙皇致航海家费奥多·鲁辛和伊凡·耶夫利诺夫的敕令〔材料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清〕张廷玉《明史·宦官一·郑和传》【解读】上述几条资料是东西方对于外来世界以及海外探险和贸易的典型对比。

葡萄牙人在新航路开辟不久,就把触角伸向了中国。

1511年,葡萄牙驻印度总督阿方索·德·阿布科克率兵从印度出发,征服了马六甲;1514年,葡萄牙总督派遣乔治·阿尔瓦雷斯前往中国;1530年,葡萄牙人占据澳门。

本来在新航路开辟前后中国的航海力量并不落后,根据李约瑟博士的研究,明朝在永乐年间,有3 800艘战船,其中有250艘远洋宝船,每艘船上的人数到公元1431年,平均超过690人,最大的船上,成员在1 000人以上。

而郑和首次远航,有大宝船62艘,乘员27 800人,这些宝船长约136米,宽约60米。

而达·迦马的船队,仅4艘船,排水量不过100—200吨,乘员100余人。

就是哥伦布第二次航行为了到美洲去定居,也才带领了1 200人左右。

因此,西方殖民主义崛起与中国同近代化擦肩而过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西方殖民者航海力量优于中国。

1.东西方航海在相似外表下其实隐含着不同的历史内容。

西方探险者东来是一种由内在经济力量推动的行为,是对未知领域的探险和扩张,是一种开放的心态。

其目的是为了开辟新航路,发展东西贸易。

2.而郑和西航虽然规模宏大,却主要是政治因素的驱动而非经济扩张的内在要求所进行的航行,而且所航行的领域也主要是旧世界的已知海域,没有开辟新的航路,所维持的仍然是过时的朝贡贸易体制,是一种规模越大、赔钱越多的赔本买卖。

3.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奏响了新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序曲,打开了通向近代的大门,开创了殖民主义和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而郑和下西洋却成为东方封建主义威武雄壮的绝唱,在我国和整个东方航海史上绝无后来者。

2.中国的封闭自大〔材料一〕佛郎机①“近满剌加②”。

──〔清〕张廷玉《明史·佛郎机传》〔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通过英使节马格尔尼致英王的回信〔材料三〕中国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完全是儒家官吏的保守思想作祟,这种保守思想到了明代因对蒙古人过去强加给他们的变化的憎恨而愈益严重。

在这种“复旧”的气氛中,整个上层官吏关心的是维持和恢复旧秩序,而不是在向海外扩张和进行海外贸易的基础上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解读】中华民族曾经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享誉世界的辉煌与文明。

然而从近世以来,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一步步加强,中国对于外部世界的信息也越来越不敏感,甚至对外面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上述两则史料就是中国对外部世界这种态度的绝佳佐证。

虽然在明代我们有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明代也有传教士来华,但中国对外界的挑战的反应仍然很迟钝,很被动。

对于早在1514年就同中国打交道的葡萄牙,中国长期以来是一无所知,对于自己的领土澳门是什么时候被人家占去的至今也还弄不清楚。

甚至到了清朝官修的《明史》中,连葡萄牙的地理位置也弄不清,认为它在马六甲附近,错误地把它也当成中国古代华夷之秩序圈中的一员。

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这种封闭的心态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日益加固,乾隆皇帝在接见英使马格尔尼时,为着礼仪之争而闹得不欢而散。

1.早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已经远远地落后于西方。

2.中国在近代的落后,其实质不是技术的落后,而是心态的落后。

3.正是这种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盲目心态使中国错过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班快车,后来又没有搭载上19世纪后期科技革命的第二班快车。

4.国家要强大、中国要振兴,不仅要有努力拼搏的精神,还要具有睁眼看世界的积极心态。

【注释】①佛郎机:中国史书上对葡萄牙的称呼。

②满剌加:即今日马六甲。

3.尼德兰革命所谓的尼德兰革命开始时时断时续,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社会集团和地区……与哈布斯堡统治者时而对抗,时而妥协;在16世纪80年代当帕尔马公爵出色地执行为西班牙恢复失地的政策时,有好几次似乎就要获得成功,要不是英国和其他新教国家提供补贴和军事援助,从英国进口大量枪炮和西班牙军队经常被牵制在法国,起义本来是可以平息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解读】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

“尼德兰”意为低地,指中世纪欧洲西北部的历史地区(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法国的东北部),由17个省组成,其中北部各省有:荷兰、泽兰、弗里斯兰等,南部各省有:佛兰德、卢森堡、阿图瓦等。

该地区于1556年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

西班牙统治者查理一世和腓力二世及其控制的天主教会推行专制主义,任意破坏尼德兰各省区和城市的特权,勒索大量捐税;设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新教徒。

这一政策严重地束缚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1565年荷兰省督威廉一世(奥伦治的)组织“贵族同盟”,次年4月向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玛格丽特呈递请愿书,提出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动等项要求。

1566年8月,尼德兰爆发了反对天主教会的圣像破坏运动。

后由于资产阶级和贵族同盟的动摇、妥协,1657年春运动遭镇压。

同年8月,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阿尔法为尼德兰总督。

阿尔法设“调查骚乱委员会”,血腥镇压尼德兰革命者,并推行新的税制。

尼德兰人民在南方密林中,组成“森林乞丐”游击队;在北方沿海,组成“海上乞丐”游击队,英勇反抗西班牙的暴政。

1581年,由北方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正式成立联省共和国。

由于荷兰省在联省中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重要,因此亦称荷兰共和国,简称荷兰。

1.尼德兰革命的胜利为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做好了政治上的准备。

2.尼德兰革命又是一次成功的宗教改革运动和民族解放战争,对于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舆论上的准备。

3.尼德兰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欧洲主要的封建堡垒,尤其是西班牙的反动统治。

一是无敌舰队的覆灭,二是荷兰的独立,标志着西班牙作为殖民主义领头羊位置的丧失。

4.海上马车夫到十七世纪中期,它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海军几乎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

挂着荷兰国旗的船舰游弋世界各大海洋。

荷兰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这个马车夫在全盛时期曾得意洋洋地宣称: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因河岸和加龙河岸是他们的葡萄园;德意志、西班牙和爱尔兰是他们的羊圈;普鲁士和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海上争霸史话》【解读】荷兰在独立以前就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起了对外贸易,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外帝国的建立,荷兰人在塞维利亚和里斯本得到新殖民地出产的货物,运销欧洲各地。

尼德兰革命使它摆脱了西班牙的反动统治,大力发展工商业、运输业和金融业,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

荷兰人一改过去运输船笨重且架设船炮的模式,冒险建造了一种三桅平底的商船,这种商船的特点是船身宽,船底平,居住舱室有限,但货舱巨大,而且非常节省建船材料,它的造价比同期英国的商船节省1/3到1/2。

欧洲许多国家都订购荷兰的商船。

荷兰的造船厂高度机械化,几乎一天就能建造一条船。

荷兰的商队早在1600年就拥有了10 000艘船只。

荷兰人先是插足东印度群岛,1602年荷兰三级会议授权建立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步步占领印度尼西亚,逐渐取代了葡萄牙人在这里的殖民势力。

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开普殖民地,疯狂地压榨当地的黑人,并从事灭绝人性的黑奴贸易。

荷兰人1621年在美洲建立荷属西印度公司,把持西北非洲同美洲之间的贸易,并在北美建立新阿姆斯特丹。

还曾经染指我国的台湾和澎湖,后来被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

荷兰商船在其盛期占欧洲全部商船吨位的3/4,拥有1.5万艘船只,垄断了欧洲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而荷兰海军力量则超过当时英法海军总和的一倍,游弋于世界各地,保护着荷兰的商船和殖民地。

1.海上马车夫这个绰号形象地说明了荷兰在17世纪在商业、海洋和殖民掠夺等各方面所拥有的殖民霸权。

2.荷兰的殖民霸权地位是以雄厚的商业、军事和殖民实力为后盾的。

3.荷兰人的霸权地位是建立在非常不稳固的基础之上的,它本身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必需的资源,而且受到英法的联合夹击,荷兰人在同英国的三次战争后被迫接受了英国的《航海条例》;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则阴谋吞并荷兰并派私掠船袭击荷兰人。

4.到18世纪,如同自己先前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一样,荷兰人的商业和殖民霸权优势让位于后来居上的英国和法国。

“日不落帝国”5.无敌舰队的覆灭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为了维护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和征服英国,于1588年装备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这支舰队被命名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

它分为10个支队,拥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 766名,摇桨奴隶2 088名,士兵21 855名。

舰队司令为贵族西顿尼亚……1588年9月,西顿尼亚率领仅剩的43艘残舰回到西班牙。

这次英西海战一役以“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告终。

──李永采主编《海洋开拓争霸简史》【解读】英国同西班牙的斗争开始于16世纪中叶,英国当时海军力量尚弱,不敢同西班牙公开较量,主要采取支持海盗掠夺的斗争方式,以海盗袭击西班牙的殖民地港口、走私贸易和运输金银的船只,从侧面打击西班牙的海上霸权。

1577年大海盗头子德雷克率领“塘鹅”号(后改为“金鹿”号)等5艘海盗船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南端,然后沿智利秘鲁海岸北航,袭击了西班牙人待运的船队,获价值50万英镑的金银,然后横渡太平洋,于1580年完成环球航行回到英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