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
训诂学复习资料

贰练习题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1、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被叫做小学,又叫做汉学或朴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个分支学科。
2、训诂发生于先秦,始盛于汉,极盛于__清代____;训诂之为学是由__《尔雅》____建立的,而第一个提出“训诂学”这一名称的学者则是___黄侃_____。
3、作为术语,“训”、“诂”二字单称最早见于____《尔雅》______一书;而二字连言则最早见于《毛传》一书,此书的全称是《____诗故训传_______》;“训诂”复语在__汉__代已经用得很普遍。
4、“谓”这一术语的基本作用是_______解释具体义_____________;段玉裁认为用来“义隔而通之”的术语是“_犹___”;标志被释词属于名词的术语是“__所以____”;“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的作用是___声训_____。
5、《说文》:“天,颠也。
”这一训释,从训诂构成看,属于___声训_____,而从训释方式看,则属于___直训(语词式)_____。
6、训诂学的本体即研究对象是___训诂_____;而训诂学的任务,按黄侃的话说,是“__________论其法式,明其义例__________,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7、“自”、“止”、“之”、“孔”、“各”、“天”、“朱”、“武”、“叔”、“特”等十字的本义分别是__鼻、足、到…去、囟门、来到、头(首、)、树桩、征伐、拾取、牛父(公牛)。
8、《墨子》“野于饮食”,《左传》“室于怒而市于色”,这两个语句的辞例是___倒文____;《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辞例是___对文____;《论语·述而》“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孟子·离娄》“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变文_____;《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淮南子·主术训》“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_变文____;《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史记·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这三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复文_____。
《训诂学》讲稿训诂学的内容

《训诂学》讲稿训诂学的内容训诂学的内容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难明也。
”——郑樵《通志·艺文略》盖时有古今,犹地有南北有东西,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
时远则有训诂,地远则有翻译,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陈澧《东塾读书记》士生千载之后,求道于典章制度,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时之相去殆无异地之相远,仅仅赖夫经师故训乃通。
……经之至者,道也。
所以明其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
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
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可以躐等。
”——戴震《古经解钩沈》至于治古书之法,无论治经治子,要皆当以校勘、训诂之法为初步。
校勘已审,然後本子可读;本子可读,然後训诂可明;训诂明,然後义理可定。
”——胡适《胡适文存·论墨学》一训诂的内容(一)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
训诂的任何一方面内容归根结底都是在解释字词。
1、注音对象:多音多义词。
术语:反切、直音,或以“读若”、“读如”、“如字”等用语指出读音。
《礼记·玉藻》:“君羔幦(蜜)虎犆。
”郑注:“读如…直道而行?之直。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脩能。
”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
”又《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
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
”《诗·秦风·黄鸟》:“黄鸟,哀三良也。
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
”郑笺:“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鍼虎。
从死,自杀以从死。
”音义:“行,户郎反,下皆同。
鍼,其廉反,徐又音针。
从死,上才容反。
”《礼记·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音义:“其恶恶,上如字,下乌路反。
训诂学

杨雄、许慎、郑玄像
•
第三节 保守时期——魏晋至隋唐的 训诂
• 这一时期的训诂是两汉训诂之绪余,保守 不等于衰落,而是有所拓展。
一、扩大训诂范围,遍及经史子籍
• 经史子籍,乃至佛经都有了注释,其中比 较好的注本,有裴松之《三国志注》、郦 道元《水经注》、郭璞《山海经注》等。
二、方法有所突破,出现了义疏和 集解
子夏与曾子
• 2、曾子(前505——前436),山东武城人, 临沂今存其墓,著有《大学》、《孝经》, 曾姓的共推祖先。孔子的主要传人,开创 了洙泗学派,思孟学派为其后继者,由于 子思的缘故,这一派成为当然的嫡系传人。
子夏与曾参
•
第二节 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
• 经学盛行、学术积累、章句注释,经过训 诂家不断努力,使训诂有了空前的发展。 汉代有了纸,毛笔也不断改善,客观上为 训诂提供了便利。汉朝重视经籍的搜集工 作,但战国古文和大篆以及功能成了古董, 需要重新解释。
子夏典故
• [子夏胜肥] 子夏见曾子,曾子说:你胖多了,子 夏说:我战胜了,所以胖了,曾子问何意。子夏 说:我羡慕尧舜的仁义道德,又羡慕世俗的荣华 富贵,两种想法不断打架,最后仁义道德战胜了 荣华富贵,所以心宽则体胖,发福了。 • [子夏悬鹑]鹑衣百结,衣服上补丁百结,子夏生活 贫寒又不愿做官,衣服破破烂烂,衣衫褴褛。 • [子夏索居]子夏生性不合群,只跟曾子要好,到晚 年才知道离群索居不好,要与人打成一片,但为 时已晚。
二、宋代训诂的特点
• 1、注疏由朴学变成宣扬理学的工具 • 六经注我,六经皆我注脚,斥汉人朴学为 “玩物丧志”。 • 2、宋人在注释中大谈义理,完全不同于汉 人 • 往往强经就我,违背了经文本意。
三、宋代训诂的成就
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训诂学》教学大纲

《训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本课程对学生达到如下毕业要求有贡献:(1)知识掌握能力:能够系统地掌握训诂学内容、价值、方式与方法、简史与要籍、观点与原则,以及新领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问题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掌握的训诂知识分析古籍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3)综合应用能力:能够针对古代文献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更好地把握文献的内容。
(4)阅读能力: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古代文献,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
(5)沟通能力:能够疏通古代语言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发展脉络,提升语言表达、应用能力,以语言为“利器”,做好职场沟通。
(6)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跟踪语言文字学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职业素养,适应语言文字领域及相关职业发展。
教学要求完成课程后,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传统训诂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2)了解一些基本的古代文化知识;(3)通过阅读古代文献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4)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脚踏实地的专业精神;(5)增强自学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训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四、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训诂学教程》,许威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第3版。
参考书目:《训诂学》,郭在贻主编,中华书局,2005年9月第1版。
《训诂简论》,陆宗达主编,北京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训诂与训诂学》,陆宗达、王宁编,山西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训诂学原理》,王宁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1996年1月第1版。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陆宗达、王宁、宋永培编,中华书局,2018年1月第1版。
汉语言文学00819训诂学

00819训诂学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什么是训诂第二节什么是训诂学第三节训诂学的任务和功用第二章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第一节文字障碍第二节词义障碍第三节语法、修辞障碍第三章训诂的内容第一节解释词义第二节解释文意第三节注音、校勘第四章训诂的方法第一节形训第二节声训第三节义训第五章训诂的体式和术语第一节训诂的体式第二节训诂的术语第六章训诂的源流第一节萌芽时期第二节兴盛时期第三节变革时期第四节衰落时期第五节鼎盛时期第七章训诂的要籍第一节《毛传》和《郑笺》第二节《尔雅》第三节《方言》第四节《释名》第五节《说文解字》第八章旧训诂的弊病一、穿凿附会二、烦琐寡要三、望文生训四、随意破字五、增字强释六、不解语法第九章训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节训诂学与文字学第二节训诂学与音韵学第三节训诂学与语法学第四节训诂学与中医学第十章训诂的原则第一节注意词义的社会性第二节注意词义的时代性第三节释义要联系语言环境第四节尊重古训而不墨守古训常考知识点一单项选择题?“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毛诗诂训传》《毛诗诂训传名义考》《说文解字》《尔雅》?下列工作中,不属于训诂工作的是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编辑工作?魏晋隋唐时期是×.训诂的产生期√.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开清代朴学之先的人物是√.顾炎武戴震段玉裁王念孙?《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许慎梅膺祚√.段玉裁戴震?《墨子间诂》属于传注章句义疏√.集解?下列书中“集解”两字命名含义不同的一书是《史记集解》《荀子集解》《论语集解》√.《春秋左传集解》?《尔雅》分为√.十九篇二百零九篇二百一十六篇五百四十篇?《释名》的作者是许慎段玉裁√.刘熙黄侃二填空题?“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训诂学课本(完)

1扬雄传:“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儒林传:“景帝时,(丁)宽为梁孝王将军距(拒)吴楚,号丁将军,作《易说》三万言,训故举大谊而已。
”“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师古曰:口说其指,不为解说之传。
)疑者则阙,弗传。
”“(贾)谊为《左氏传》训故,授赵人贯公,为河间献王博士。
”艺文志:“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
”“《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外孙子杜林,为作训故,并列焉。
”3孟子。
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左传。
宣公十二年,之战中楚庄王说:“夫文,止戈为武。
”韩非子。
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4诗。
周南。
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毛传:“思,辞也。
”诗。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毛传:“兴也。
摽,落也。
盛极则隋(堕):落者梅也,尚在树者七。
”诗。
周南。
葛覃:“施于中谷。
”毛传:“中谷,谷中。
”孔颖达疏曰:“中谷,谷中,倒其文言者,古人之语皆然,诗文多类此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释文》:“其人能靖者与,绝句,与,音余。
”7“何当,犹云合当也;何合声近,故以何当为合当。
杜甫《画鹰》诗:“绦镟光堪摘,轩盈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此何当字紧承上二句之堪字可字,一气相生,言合当击凡鸟也。
”8左传。
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癸酉,师陈于鞌。
邴夏侯御齐候,逢丑父为右。
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声。
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04-全国-训诂学

1204-北京市-训诂学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1分)A:疏B:筏C:音义D:释文2、下列著作,郭璞作注的是()(1分)A:《诗经》B:《尔雅》C:《周易》D:《尚书》3、汉朝人注释经籍奠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1分)A:毛晋B:郑玄C:孔颖达D:邢昺4、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出现在()(1分)A:先秦B:两汉C:魏至唐D:宋至明5、“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1分)A:互训B:推因C:摹写D:义界6、“盗,逃也”。
释义的方式是()(1分)A:互训B:直训C:义界D:推因7、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1分)A:《周易正义》B:《论语正义》C:《孝经正义》D:《尔雅正义》8、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1分)A:读若B:谓C:如字D:析言9、”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中“清规”指()(1分)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B:满清规矩C:清真规矩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10、《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中”薄“的读音是()(1分) A:bóB:bòC:báoD:pò11、古籍在刻印、传抄的过程中出现失落字的现象称为()(1分)A:衍文B:脱文C:讹文D:倒文12、以下著作,兼注音义的是()(1分)A:《尔雅》B:《经传释词》C:《经典释文》D:《释名》13、《孟子正义》的著者是()(1分)A:陈奂B:马瑞尘C:刘宝楠D:焦循14、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1分)A:东汉B:唐代C:宋代D:清代15、《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1分) A:出嫁B:回家C:偿还D:行礼16、《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
句中“仁频”来自()(1分) A:朝鲜语B:日语C:爪哇语D:马来西亚语17、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1分)A:对校法B:他校法C:文物校书法D:理校法18、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1分)A:庄严B:庄重C:严肃D:威严19、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1分)A:之言B:当为C:读若D:析言20、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中“政”指()(1分)A:统治B:赋税C:政治制度D:统治者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训诂的方法包含()(2分)A:据文证义B:依境别义C:因声求义D:以形索义E:析词审义22、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2分)A:李善注B:五臣注C:郭璞注D:范宁注E:孔颖达注23、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2分)A:通论B:驸经C:序录D:略例E:概说24、古书中,用来进行声训的术语是()(2分)A:之为言B:之谓C:之言D:谓之E:谓25、词义的褒贬变化的原因是()(2分)A:文化传承B:社会因素C:语言因素D:个人因素E:历史解读三、填空题(共10题,共10分)26、《尔雅》本为儒家经典之一,凡________类,共释2204事,是研究先秦词汇和阅读古籍的重要参考书。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 唐孔颖达《诗·周南·关雎》疏:
•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 “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 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 “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
• 孔颖达的这段说明从训诂实践出发,很好 地解释了二字的关系和意义。训诂,主要 是解释古字古义,也解释方言或其他词语 的意义。
• 陆宗达《训诂简论》:所谓“异言” ,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和地域不 同而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尔雅·释 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唐虞曰载。”
• 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 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
• 本有之训诂与后起之训诂 • 独立之训诂与隶属之训诂 • 义训与声训 • 说字之训诂与解文之训诂
训诂内容
• 形与义之关系:说字之训诂→形训
• 音与义之关系:求源之训诂→声训
• 义与义之关系:
义训
• 对象:古典文献学(即古代书面汉语 )的词义。
• 材料:古代文献语言及用语言解释语 言的注释书,训诂专书。
• 殷孟伦:训诂,就是解释,用语言 解释语言,古代就叫作训诂。
• 王宁:训诂工作是用易懂的语言来 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综合 性的语文工作。
• 最初的训诂还不是一门学科,只是 一种附属于古代文献而随文释义的 解释语言的具体工作。
二、訓詁學
• 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部门, 它是用易懂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语 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 ,用普通话解释方言,进而正确理 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学科。
•髯 •髭 •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张岱年最喜爱的书:《周易大传》、《孟子》、《庄子》、《史记》、《通鉴》、《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西方哲学史》(罗素)、《邓小平文选》。
●季羡林最喜爱的书:《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苏轼的诗文词、纳兰性德的词、《儒林外史》、《红楼梦》。
●张世英最喜爱的十本书:《理想国》、《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哈姆雷特》、《少年维特之烦恼》、《海德格尔诗学文集》、《》、《唐诗三百首》、《红楼梦》、《古文观止》、《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饶鑫贤推荐书目:《三字经》、《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讲座》、《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中国历史要籍序论文选注》(雷敢)、《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周密推荐书目:《共产党宣言》、《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国通史》(范文澜)、《中国史稿》(郭沫若)。
●陈仲庚介绍几本基础和人格心理学入门书:《心理学导论》(希尔加德)、《西方心理学史大纲》(唐钺)、《心理学方法学》(周谦)、《人格心理学》(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伯格)、《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人格导论》(米谢尔)、《人格的生物学基础》(艾森克)。
●汤一介最喜爱的书:《论语》、《庄子》、《陶渊明集》、《绞刑架下的报告》、《生死》。
●邵津我最喜爱的书:《冷战后国际关系》(宫少朋)、《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王逸舟)、《国际法》(邵津)、《案例与资料》(M.Dixon&R.McCorquodele)、《千首唐人绝句》(富寿荪)、《徐志摩经典》、《名曲的诞生》(崔光宙)、《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A Practical English Grammar》(A.J.Thomson&A.V.Martinet)。
●萧超然推荐书目:《左传》(木刻本)、《孟子》(木刻本)、《古文观止》(木刻本)、《唐诗三百首》(木刻本)、《郑板桥家书、道情十首》(铅印本)、《毛泽东选集》、《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
●祝总斌推荐书目:《资治通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廿二史(答刀)记》(赵冀)、《周礼正义》(孙诒让)、《人间词话》、《论语集释》(程树德)、《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吴荔明)、《思痛录》(韦君宜)。
●白化文推荐十种引人入胜的中文经典著作:《史记》、《杜甫诗》、《世说新语》、《陶渊明集》、《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西厢记》、《桃花扇》。
●乐黛云“影响我的十本书”:《简爱》、《罪与罚》、《怎么办》、《庄子》、《陶渊明集》、《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奥尔格·勃兰戴斯)、《近代文学批评史》(雷纳·韦勒克)、《管锥编》、《文心雕龙》、《后现代主义与文化逻辑》(杰姆逊)。
●刘方(木或)最喜爱的十种书:《政治经济学批判》、《邓小平经济理论(摘编)》、《经济学》(萨缪尔森)、《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刘国光)、《陈岱孙文集》、《短缺经济学》(科尔内)、《第三产业经济学》(李江帆)、《灾害经济学》(何爱平)、《消费力经济学》(尹世杰)、《未来之路》(比尔·盖茨)。
●谢冕爱读的几本理论书:《万历十五年》、《剑桥中国晚清史》、《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雅各布·布克哈特)、《艺术哲学》(丹纳)、《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普列汉诺夫)。
●钟哲明最喜爱的书:《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怎么办》(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斯大林)、《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褚斌杰最喜爱的书:《庄子》、《红楼梦》、《鲁迅全集》、《论语》、《史记》、《白香山集》、《儒林外史》、《契诃夫小说》、《培根论说集》、《负暄琐话》●严家炎推荐书目:《阿Q正传》、《清代学术概论》、《西潮》、《白鹿原》、《尤利西斯》、《风庐故事》、《白杨木鼻子》、《成年人的童话》、《半山半水书窗》●张翼星向青年朋友推荐的十本书:《论语》、《孟子》、《老子》、《古文观止》、《中国哲学史新编》、《共产党宣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历史与阶级意识》、《小逻辑》、《思痛录》●马振方推荐自己喜爱的书:《论语》、《庄子》、《世说新语笺疏》、《唐诗选》、《聊斋志异》、《中国小说史略》、《月牙儿》、《白鹿原》、《西方美学史》、《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段宝林刻骨铭心的几本书:《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代》、《怎么办》、《楚辞》、《水浒传》、《鲁迅小说集》、《放声歌唱》、《童僧》、《帆》、《邓小平文选》●孙钦善推荐古文献学书目:《中国古文献学史》、《文字学概要》、《说文解字》、《训诂学》、《十三经注疏》、《四库全书总目》、《汉书*艺文志》、《目录学的发微》、《校勘学》、《中国目录学史》、《文献学讲义》、《中国古代文化史》●陈启伟推荐书目:《小逻辑》、《逻辑哲学论》、《世界的逻辑构造》、《西方哲学史》、《大众哲学》、《楚辞》、《古文观止》●唐沅最喜爱的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边城》、《骆驼祥子》、《金锁记》、《围城》、《白毛女》●郑家馨最喜爱的书:《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吴于廑学术论著选集》、《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翦伯赞历史论文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鲁迅全集》、《红楼梦》、《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孙凤城推荐几本对自己有影响的书:《重访英伦》、《英人,法人,中国人》、《子夜》、《高老头》、《欧也尼·葛朗台》、《复活》、《罪与罚》、《贝多芬传》、《变形记》、《审判》、《现代绘画史》、《论艺术中的精神》●沈仁安推荐书目:《日本史》、《日本历史》、《日本--从史前到现代》、《日本近代史纲》、《日本书记》、《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日本史辞典》、《中国日本学文献总目录》●阎国忠推荐书目:《西方美学史》、《文艺心理学》、《美学散步》、《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生活的艺术》、《美学四讲》、《判断力批判判》、《人性论》、《歌德谈话录》、《审美特性》●徐昌华最喜爱的书:《语言与文化》、《汉语口语语法》、《现代汉语八百词》、《语法讲义》、《修辞学发凡》、《语用学教程》、《汉语社会语言学》、《学海泛槎--季羡林自述》、《关于所谓日语助词的研究》、《言外之意的语言学--日语语用学》●梁柱推荐书目:《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李大钊文集》、《共产党宣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红楼梦》、《毛泽东传》、《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五四运动史》、《苏联兴亡的沉思》●周先慎最喜欢的十种书:《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朱其恺主编)、《儒林外史》、《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整理)●冯国瑞推荐书目:《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陈建礼主编)、《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编写组编)、《系统科学》(许国志主编)、《现代科学的哲学探索》(赵光武主编)、《系统科学辩证法》(苗东升著)、《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冯国瑞著)、《信息科学与认识论》(冯国瑞著)、《信息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孙小礼、冯国瑞主编)、《毛泽东哲学思想神髓》(宋一秀主编)、《中国系统思维》(刘长林著)、《思维科学研究》(赵光武主编)●林被甸推荐书目:《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篇》、《美洲史论》、《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从\"西化\"到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现代世界体系》、《全球分裂--第三世界历史进程》●刘煊推荐书目:《学海泛槎--自述》、《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一般系统论》、《六祖坛经》、《<梦溪笔谈>导读》(胡道静、金良年著)、《创造的秘密》、《印度古典诗学》、《五十奥义书》、《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东方的美学》●李伯谦推荐考古学书目:《考古学一百五十年》、《考古学是什么》、《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考古学专题六讲》、《中国远古人类》、《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仰韶文化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中国石窟寺研究》、《中国陶器史》●吴慰慈喜欢读的几本书:《大科学观》、《逃避自由》、《科技经济结合论》、《唐诗三百首详析》、《现代西方哲学》●许抗生最喜爱读的书:《老子》、《孙子兵法》、《论语》、《启论》、《论坛》●李思孝推荐书目:《呐喊》(鲁迅)、《牛虻》、《红楼梦》、《金蔷薇》、《居礼夫人传》、《英雄和英雄崇拜》、《西方的没落》、《西方的智慧》、《历史在这里沉思--1966-1976纪实》、《歌德尔、艾舍尔、芭赫--集异璧之大成》●钱理群推荐“真的书”:《鲁迅全集》、《顾准全集》●何顺果推荐书目:《改变世界》、《美国新经济》、《知识价值革命》●葛晓音最喜爱的书:《居里夫人传》、《唐诗丛论》、《空间的驰想》、《艺境》、《温湿通义校注》、《论语新解》、《拉奥孔》、《东坡乐府》●赖茂生最喜爱的十种书:《科学交流与情报学》、《科学引文引索》、《情报检索词汇控制》、《现代情报检索导论》、《信息管理:八十年代的机会与战略》、《信息社会的社会结构》、《信息经济论》、《信息趋势: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益》、《国家信息政策:问题与进展》、《知识管理》●李强推荐的读书杂忆:《社会契约论》、《历史理性批评文集》、《论自由》、《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苏力推荐书目:《毛泽东选集》、《乡土中国》、《普通法》、《司法过程的性质》、《法律的经济学分析》、《法理学问题》、《法律与文学》、《性与理性》、《惩罚与规训》、《法律、立法与自由》BR>●王余光喜爱的十种书:《诗歌集》(德国海涅)、《诗经今注》(高亨注)、《史记》、《历史研究》、《胡适自述》、《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史学名著》(钱穆著)、《爱晚庐随笔》、《书的礼赞》、《论出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