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性能试验

船舶性能试验

船舶性能试验

船舶性能试验是航行试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航速测定、停船试验、回转试验和初始回转试验、航向稳定性试验、侧向推进器试验、Z形操纵试验和威廉逊溺水试验等。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发展和相关软件的开发,船厂大都采用实时差分定位系统(DGPS)进行船舶性能试验的测量,可全天候测量航速、回转直径、航向稳定性、惯性、停船等项目。

除上述试验外,船舶操纵性试验还包括Z形操纵试验、威廉逊溺水救生试验和航向稳定性试验。通过Z形操纵试验可以测定船舶对舵的响应特性,威廉逊溺水救生试验是一种验证海上救生方法的船舶操纵性试验。航向稳定性试验是评价船舶在航行中保持所期望的航向稳定的程度。

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研制

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制

目录 1铝材在船舶、舰艇上的应用概况 (1) 2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发展趋势 (1) 3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在船舶领域研发及工程化的发展问题 (3) 4项目的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 (4) 4.1项目的基本内容 (4) 4.2项目总体目标 (4) 4.3阶段思路 (4) 5 项目现有基础、启动条件极其运行机制 (5) 5.1项目现有基础 (5) 5.2项目运行机制 (5)

1铝材在船舶、舰艇上的应用概况 铝材在船舶上的应用发展得很快,铝合金已成为造船工业很有发展前途的材料。现在铝材在造船业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小自舶板、汽艇,大到万吨巨轮,从民用到军用,从高速气垫船到深水潜艇,从渔船到海洋采矿船都在采用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材料做为船壳体、上层结构、各种设施、管路以至用具。船舶用铝合金材料包括板、型材、管、锻件、铸件等,随着船体大型化和挤压技术的进步,铝合金挤压型材的应用飞速发展。船用型材的铝合金主要有5154、5083、6063和6082等,典型的船舶型材种类及尺寸有:a、高40~300mm的对称圆头扁铝;b、高40~200mm的非对称圆头扁铝;c、厚3~80mm,宽7.5~250mm 的扁铝;d、高70~400mm的同向圆头角铝;e、高35~120mm的反向圆头角铝;f、15×15~200×200mm的等边角铝;g、20×15~200×120mm的非等边角铝;h、凸缘25V×45,腹板40~250mm的槽铝; i、200~2500mm扁宽薄壁带筋壁板型材;j、100~800mm扁宽空心壁板型材等等。除了一些常规的型材外,船舶上使用的特殊型材,如龙骨、舷墙、桅杆、、舱底和船底外板型材等。铝合金是代替钢材作为船壳体及船舶上层结构的理想材料,也是当今所需要的节能、环保绿色材料,铝合金与钢配合建造船舶,可使船舶减重达50%以上。 2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发展趋势 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中国已

船模性能实验

《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学号: 学生: 完成日期: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名称:船模阻力实验 二、实验目的: 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航行状态。其具体目标包括: (1)船型研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比较不同船型阻力性能的优劣。 (2)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 对具体设计的船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供设计推进器使用。 (3)预报实船性能 船模自航实验前,必须进行船模阻力实验,为分析自航实验结果预报实船提供必要的数据。 (4)系列船模实验 为提供各类船型的阻力图谱,必须进行系列船模的阻力实验。此外还有进行几何相似船模组实验,其目的在于研究推进方面的一些问题。 (5)研究各种阻力成分实验 为了研究分类,确定某种阻力成分,必须进行某些专门的实验。 (6)附体阻力实验 目的在于求得附体的阻力值以及比较不同形式的附体对阻力的影响。 (7)流线实验 在船模实验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船模流线实验,目的在于确定舭龙骨,轴支架等附体以及船首尾侧推器开孔的位置等。

(8)航行状态的研究 在船模阻力实验时,测量船模在高速直线运动时的纵倾及升沉等状态,这对于高速排水型船,滑行快艇、水翼艇等高速船舶尤为重要。 三、实验原理: 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船模和实船保持几何相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e R 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和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分别说出实验中安装激流丝和称重工作的作用。 1)安装激流丝:用1=Φmm 金属丝缚在船模的19站处使其在金属丝以后的边界层中产生紊流。 2)称重工作: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 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4.简述傅汝德假定的内容,并写出傅汝德换算关系式。 傅汝德假定: ①假定船体的总阻力可以分为独立的两部分,一为摩擦阻力f R ,只和雷诺数有关, 另一个为粘压阻力pv R 和兴波阻力w R 合并后的剩余阻力r R ,只和傅汝德数有关,且适用 比较定律。 ②假定船体的摩擦阻力等于同速度、同长度、同湿面积的平板摩擦阻力。因此,可 以用平板摩擦阻力公式计算船体的摩擦阻力,通常称为相当平板摩擦 傅汝德换算关系: 3 )(αρρm s fm tm fs ts R R R R -+= 四、实验内容: (一)填写实验主要设备表 名称 说明 拖曳水池 水池狭而长,配置有拖动设备和测量仪器,以测得船模在不同速度下的阻 力值。实验池的水采用淡水,船池尺度决定了船模大小和速度。 大连理工大学船模试验水池长160m ,宽7 m ,水深3.7 m 。拖车速度0~8m/s, 速度精度±1 mm/s 。配有摇板式规则波造波机。

船舶操纵性总结

2010年度操纵性总结 1.船舶操纵性含义 船舶操纵性是指船舶借助其控制装置来改变或保持其运动速率、姿态和方向的性能。 2.良好的操纵性应具备哪些特性 具有良好操纵性的船舶,能够根据驾驶者的要求,既能方便、稳定地保持航向、航速,又能迅速地改变航向、航速,准确地执行各种机动任务。 3. 4.分析操舵后船舶在水平面运动特点。 船的重心G做变速曲线运动,同时船又绕重心G做变角速度转动,船的纵中剖面与航速之间有漂角。 5.漂角β的特性(随时间和沿船长的变化)。 船长:船尾处的速度和漂角为最大,向船首逐渐减小,至枢心P点处速度为最小且漂角减小至零,再向首则漂角和速度又逐渐增大,但漂角变为负值。 6. 7.作用在在船上的水动力是如何划分的。 船在实际流体中作非定常运动时所受的水动力,分为由于惯性引起的惯性类水动力和由于粘性引起的非惯性类水动力两类来考虑,并

忽略其相互影响。 8. 9.线性水动力导数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物理意义:各线性水动力导数表示船舶在以u=u0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其它运动参数都不变,只改变某一个运动参数所引起船体所受水动力的改变与此运动参数的比值。 几何意义:各线性水动力导数表示相应于某一变化参数的受力(矩)曲线在原点处的斜率。 10.常见线性水动力导数的特点。 位置导数:(Yv,Nv)船以u和v做直线运动,有一漂角-β,船首部和尾部所受横向力方向相同,都是负的,所以合力Yv是较大的负值。而首尾部产生的横向力对z轴的力矩方向相反,由于粘性的影响,使尾部的横向力减小,所以Nv为不大的负值。所以,Yv<0, Nv<0。 控制导数:(Yδ,Nδ)舵角δ左正右负。当δ>0时,Y(δ)>0,N(δ)<0。(Z轴向下为正)所以Yδ>0,Nδ<0。 旋转导数:(Yr,Nr) 总横向力Yr数值很小,方向不定。Nr数值较大,方向为阻止船舶转动。所以,Nr<0。 11. 12. 13. 14.一阶K、T方程及K、T含义,可应用什么操纵性试验测得。 在操舵不是很频繁的情况下,船舶的首摇响应线性方程式可近似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真题汇总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 1.船舶照明系线的故障通常由一一造成。1 短路,2 断路,3 接地 A.1 B.2 C.3 D.123 2.在 EPC-50 分油机控制系统中,时序控制的程序是----等操作。 A.注水,检漏,密封,分油,间断排水或排渣 C.密封,注水,检漏,分油,间断排水或排渣 3.如图所示的三相电源是---,能提供----电压。 B.检漏,密封,注水,分油,间断排水戒排渣 D.密封,检漏,注水,分油,间断排水或排渣 A.三角形连接/两种 B.三角形连接/一种 C.星形连接/两种 D.星形连接/一种 4.监视和检测货油舱油位的电路,应采用----电路。 A.本质安全型 B.小功率型 C.防护型 D.接地保护型 5.一般主机转速----额定转速,船舶晶闸管轴带发电机将停止运行。 A.≤10% B ≤20% C.≤40% D ≤70% 6.对工作面提供适当照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是船舶一一一照明系统的基本特点. A.各类 B 正常 C.航行灯以外的所有 D.主照明和临时应急 7.关于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插脚可焊接在电路板的任一面上; 2.焊接时,需要使用合适的助焊剂,最常用的是酒精; 3.焊接常用的工具是电烙铁 4.焊件要加热到熔锡温度,但也要考虑焊件能够承受的温度,有的集成电路不能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这就要 求焊接时控制焊 件的温度和焊接时间。 A.12 B.23 C.24 D.34 8.为保证电网频率、电压基本不变,两台相同容量的同步发电机解列操作的正确方法是----。 A.先增加继续运行机油门,再减小解列机油门 B.先减小解列机油门,再增加继续运行机油门 C.同时减小两机油门 D 。减小解列机组油门,增加继续运行机组油门,要同时调节 9.如图所示,当开关未闭合时,开关两侧的 A 点与 B 点间的电压是---伏,B 点与 C 点间的电压是-- A.0/ 12 B.0/ 0 C.12/ 0 D.12/ 12 10.控制线路中的某电器元件符号如图所示,它是一一一符号。 A.常开按钮触点 B.常闭按钮触点 C.延时触点 D.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11.关于基尔很夫(Kirchhoff)电压定率,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各种不同元件所构成的电路 B_适用于任何规律变化的电压 C.交流电路电压定律表达式为:Eu=0 D.交流电路电压定律表达式为:Εu=0 12.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不具有一一一的作用。 A.同步发电机起动后,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建立额定空载电压 B.当电网负载变化时,能按发电机容量按比例分配有功功牢 C.在负载大小变化时,能自动保持电压基本不支 D.在负载性质发生变化时,能自动保持电压基本不变

免费在线作业答案大工15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及要求答案

大工15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及要求答案 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 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号: 学生: 完成日期: 《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名称:船模阻力实验 二、实验目的: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航 行状态。其具体目标包括:(1)船型研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比较不同船型阻力性 能的优劣。(2)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对具体设计的船舶,通过船模阻力实 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供设计推进器应用。(3)预报实船性能;船模自航实验前,必须进行船模阻力实验,为分析自航实验结果预报实船提供必要的数据。 (4)系列船模实验;为提供各类船型的阻力图谱,必须进行系列船模的阻力实验。 此外还有进行几何相似船模组实验,其目的在于研究推进方面的一些问题。(5) 研究各种阻力成分实验;为了研究分类,确定某种阻力成分,必须进行某些专门 的实验。(6)附体阻力实验;目的在于求得附体的阻力值以及比较不同形式的附 体对阻力的影响。(7)流线实验;在船模实验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船模流线实验,目的在于确定舭龙骨,轴支架等附体以及船首尾侧推器开孔的位置等。 (8)航行状态的研究;在船模阻力实验时,测量船模在高速直线运动时的纵倾及升沉等状态,这对于高速排水型船,滑行快艇、水翼艇等高速船舶尤为重要。 三、实验原理: 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分别说出实验中安装激流丝和称重工作的作用。 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F=1mm金属丝缚在船模的19站处使其在金属丝以后的边界层 中产生紊流。2)称重工作: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二因次 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4.简述傅汝德假定的内容,并写出傅汝德换算关系式。 只与雷诺数有关,另一个为粘压阻力Rf,Rpv和兴波阻力Rw合并后的剩余阻力Rr, 只与傅汝德数有关,且适用比较定律。②假定船体的摩擦阻力等于同速度、同 长度、同湿面积的平板摩擦阻力。因此,可以用平板摩擦阻力公式计算船体的摩 擦阻力,通常称为相当平板摩擦。 Rts=Rfs+(Rtm-Rfm)

船舶及其操作性能

1.4 船舶及其操作性能 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 1.4.1 概述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8公里/小时;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1894年,英国的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了60公里。 早期汽轮机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后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开始采用了减速传动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1903年,俄国建造的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然后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60年代先后,又出现了用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

船舶 瘫船 失电试验

首先,无人机舱是对机舱主辅机及自动化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验证,应保证4小时内不能出现性质严重的报警如降速、停车或可能造成降速、停车、失电等故障,一般的报警也不能频繁出现,因此系泊试验阶段设备和系统参数的调整、功能试验的可靠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航行试验时也要密切关注主辅机等设备及相关系统(如冷却,滑油,燃油、净化、排气等)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调整,还有,无人机舱试验前应检查污水井、燃油沉淀/日用、汽缸油柜、泄放、溢流、油渣舱等的液位该清的清,该补的补(航行开始时就应关注,液位出现异常变化是应立即找出原因并消除:如泄放舱液位高、污水井液位高等),总之,要想做好这个项目必须对机舱所有的设备和系统的功能和原理清楚。 第二,失电试验通常分两步:1,船舶正常航行,主机驾控,机舱所有自动化设备auto,一台发电机running,其余发电机stand-by,,模拟运行发电机故障失电,1st stand-by发电机自动启动并合闸,机舱动力系统(滑油、燃油、冷却等)自动运行建立压力,在集控室报警点未复位情况下(模拟无人机舱),驾控车鈡复位(拉到stop位置)并再次启动主机,2,试验准备同1,应发 auto,模拟所有主发shutdown /start failure, 45s内应发自动启动并合闸,检查全船应急负载的工况。失电试验应注意:一,动力系统的泵组(滑油、供油单元、海水、低温、高温等)打到一主一备的状态,主板sequential start的时间调整好、试验好;二,全船应急负载要工作正常,尤其是应急照明的标识和应急通道、逃生口的照度;三,舵机自动功能的验证(非常重要)。 3,瘫船试验要求:全船没有动力,没有电力,空气系统无压力(好像在码头停了几年),要求30min内启动主机,操作顺序:先用最后一种方法启动应发(一般是弹簧)并立即启动应急空压机向辅空气瓶(也可能是一台主空压机作为应急向一只主空气瓶)充气,气压到主发电机的最低启动压力时启动一台主发并向主板供电,立即启动所有主空压机向一只主空气瓶充气同时启动相关动力系统泵组建立压力,当主空气瓶压力到达主机最低启动压力时启动主机,计时结束。注意要点:1,一定要非常准确的掌握主、辅机的最低启动压力,为了节约时间确保充气到此压力是启动一次成功,如果启动失败就非常困难了(因为启动是耗气量较大),2,熟悉启动和控制空气系统的操作及转换,因为试验时会有很多阀要操作包括减压阀都可能要调整3,确保系统的密性,尤其是控制空气和辅机的启动空气4,关闭不需要的空气支路包括不需启动的辅机。总之,这个项目的时间结果与系统设计和密性关系很大,最好自己先作一两次,掌握系统的缺陷和熟练操作(有的系统操作较复杂)。 以上项目就说这么多,关键还靠自己在亲自组织和参与的过程中体会。

船舶航行性能

船舶航行性能 为了确保船舶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和正常航行,要求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这些航行性能包括浮力、稳性、抗沉性、快速性、摇摆性和操作性。 船舶浮性 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的漂浮能力叫做船舶浮性(buoyancy) 船舶是浮体,决定船舶沉浮的力主要是重力和浮力。其漂浮条是: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两力应作用在同一铅垂线上。 船舶重力即船舶的总重量。船舶浮力是指水对船体的上托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理,船舶浮力大小等于船体所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 船舶重力,通常用W表示,它经过船舶重量的中心,也叫重心(G),其方向垂直向下,船舶重心G的位置是随货物移动而改变;船舶浮力,通常用B表示,它经过船舶水下体积的几何中心,也叫浮心(G),其方向垂直向上,船舶浮心G的位置是随水线下船体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23所示。 船舶重力(W)和浮力(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重力与浮力又是作用在同一铅垂线上,这时船舶就平衡漂浮在水面上。 如果增加载货,重力增大船舶就会下沉,使吃水增加,浮力也就增大,直到浮力和重力又相等,船舶就达到新的平衡位置;同样,若重力减少,船舶上浮,也会到达另一新的平衡点。船舶的平衡漂浮状态,简称船舶浮态。船舶浮态可分为四种。 1.正浮状态 是指船舶首、尾、中的左右吃水都相等的情况。 2.纵倾状态 是指左右吃水相等而首尾吃水不等的情况。船首吃水大于船尾 水叫首倾;船尾吃水大于船首吃水叫尾倾。为保持螺旋桨一定的水深,提高螺旋桨效率,一航未满载的船舶都应有一定的尾倾。 3、横倾状态 是指船首尾吃水相等而左右吃水不等的情况,航行中不允许出现 横倾状态。 4、任意状态 是指既有横倾又有纵横倾的状态。 船舶在海上航行,经常会遇到海浪打上甲板,冬季还会结成很厚 的冰,这就等于给船舶增加了重量。为了保障船舶安全,船舶必须留有一定的储备浮力(也叫保留浮力)。储备浮力是指船舶主甲板以下至水线之间水密空间产生的浮力,如下图所示。载货越少,船舶干舷越高,储备浮力越大,浮性越好,越有利于航行安全。所以,为了既保证船舶安全,又能充分利用船舶的载重能力,就必须根据不同季节和航区进行合理配载,使最大吃水不超过载重线标志上规定的满载吃水线。 船舶稳性 稳性(stability)是指船舶在外力矩(如风、浪等)的作用下发生倾斜,当外力矩消

船舶操纵性总结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操纵性总结 1.船舶操纵性含义:P1 2.良好的操纵性应具备哪些特性 具有良好操纵性的船舶,能够根据驾驶者的要求,既能方便、稳定地保持航向、航速,又能迅速地改变航向、航速,准确地执行各种机动任务。 3.对于船舶的水平面运动,绘制固定坐标系和运动坐标系。 4.分析操舵后船舶在水平面运动特点。 5.漂角β的特性(随时间和沿船长的变化)。 6.坐标原点在船的重心处时,船舶的运动方程的推导。 7.作用在在船上的水动力是如何划分的。 8.粘性水动力方程线性展开式及无因次化。 9.线性水动力导数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物理意义:各线性水动力导数表示船舶在以u=u0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其它参数都不变,只改变某一个运动参数所引起船体所受水动力的改变与此运动参数的比值。 几何意义:各线性水动力导数表示相应于某一变化参数的受力(矩)曲线在原点处的斜率。 10.常见线性水动力导数的特点。 11.船舶操纵水平面运动的线性方程组推导及无因次化。 12.写出MMG方程中非线性水动力的三种表达式。 13.首摇响应二阶线性K-T方程推导。 14.一阶K、T方程及K、T含义,可应用什么操纵性试验测得。 15.画图说明船舶在作直线航行时(舵角δ=0),若受到某种扰动后, 其重心运动轨迹的四种可能情况,并说明三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16.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17.船舶回转过程的三个阶段及船舶在各个过程运动特点(速度、加 速度信息) 18.船舶回转运动主要特征参数。 19.影响定常回转直径的5个因素是什么? 20.推导船舶定常回转时横倾角的确定公式。 21.按照操舵规律由线性响应方程求解舶的回转角速度和艏向角。 22.如何获得船舶的水动力导数? 可以通过理论数值计算、经验公式估算和拘束模型的水动力试验三种方法来获得船舶的水动力导数。

关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分析

关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7T15:34:33.8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高立峰 [导读] 摘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为了确保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需要在系统运行中采取科学的可靠性保障技术措施,进而降低船舶故障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广州打捞局广东广州 510260 摘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为了确保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需要在系统运行中采取科学的可靠性保障技术措施,进而降低船舶故障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基于此,文章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展开了讨论,同时对其可靠性保障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 引言:确保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可靠性便能够保证其运行功能的发挥,由于船舶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较为复杂,在具体实施期间会涉及到多项环节,为此,确保系统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期间,应当利用各项科学的可靠性保障技术措施来避免相关故障的产生,提高系统运行水平。 一、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 1、电磁干扰技术 在船舶运行过程中,时常会运用导航仪器以及强电设备,这样在开启或是关闭期间便很可能受到干扰,随后通过交变电磁场、静电场以及传输线路等,极易被电源干扰,在如果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正常运行中受到电磁波的干扰,那么很容易对船舶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电磁干扰的条件主要是:有一定的干扰源;干扰源与电力系统之间存在传输介质;有灵敏的接收单元。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电磁干扰技术,其原理是破坏这是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另外,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较少元件的敏感度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1)隔离变压器 根据研究,交流电源是影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干扰来源,改善这一干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电气设备隔离变压器,实现独立供电。另外,还可以将供电装置与强电装置分开,从而隔离干扰。船舶的电源经过交流变压器将高频信号过滤掉然后再隔离变压器,这样可以为自控装置提供独立电源,以隔离干扰。 (2)改变传输介质 就电磁干扰技术来说,其能够采用屏蔽干扰源或是干扰设备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同时,通过改变传输介质以破坏电磁干扰的其中一个条件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是以船舶遥控系统为主的,因此,信号在输入到接收的时间和距离都比较长,通常来说,输入部分位于驾驶室,而接收部分则处于机舱,这就导致传输线路比较长,很可能会被电磁所干扰。面对这种情况,可采用改变传输介质来减少信号输入的方式对电磁干扰进行屏蔽,并且,也可以将输入与输出电路分开,这样也可以避免电磁干扰。 (3)RC吸收设备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鉴于系统的自动化,因此,会涉及到很多的电气设备,比如继电器、接触器以及电源开关等,因此,在接触这些电源设备时,可以由于电弧等原因产生电磁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RC吸收设备,该设备不会应为电压而产生突变原理,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电阻来限制电容,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现象。 2、电力推进技术 电力推进技术依据电力传动的角度可以分为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两大类别,近年来,交流传动技术发展迅速,而且在交流调速技术的推动下,交流电力系统逐渐取代了直流传动技术,并且在保障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交流电力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推进系统,LCI—直流无换向器电动机以及CCV—交流无换向器电动机。LCI推进系统主要是通过变频器的同步调速来实现交流到直流再到交流的同步调速,在这个过程中,船舶运行与调距螺旋桨相互配合来进行工作。在船舶的运行中,如果需要船舶在港口或者是狭窄的水道上机动航行,这时可以将交流推动机调整为低速运转的状态,如果船舶是在公海上航行,那么就可以将推动机调整为同步或者是超同步转换状态。而另一系统—CCV系统是通过变频器的同步调速实现交流到交流的转换,并最终构成交流调速运行系统。交流—交流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输出频率的影响,但是在此情况下,电机是低速运行的,因此,这种形式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更具实用性。 3、CAN电站测控系统 将发电机组、控制台、检测微机3个节点一起挂在CAN总线上可形成一个电站自动控制网络,通过网络将这一电站自动控制网络与船舶上其他控制网络连在一起之后即可构成整个船舶的控制网络平台。以上3个节点本身也具有独立的测控功能,因此可以一个“子控制区”的角色参与全船的控制检测工作中。测量与控制是发电机组的功能,接收各发电机组传送过来的测量结果并依据结果与控制要求下达控制指令则是控制台的功能,监视各节点工作情况为检测微机的功能。 4、轴带发电机 轴带发电机是船舶节能的主要装置,其主要由主轴驱动,转速则随着主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控制轴带发电机的主要依据是主机运行状况和海况。机械式和电气式是轴带发电常用的恒频方式,但电力电子器件的飞速发展使得晶闸管逆变方式已为国内大部分船舶轴带发电系统所用。 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1、不断提高的工作效率 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及逐渐完善的网络系统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船舶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高层次的自动化技术、图像控制功能均属于网络系统的优势,有利于船舶更好地实现人机操作。不断优化的船舶监控系统与计算机愈加便捷的操作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另外,网络操纵方式的简易化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频繁度,工作效率可随之得到提高。 2、逐渐完善的电气设备 近些年,电气自动化在船舶业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业界人士对其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中,这进一步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产业的

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总结

船舶操纵性:是指船舶按照驾驶者的意图保持或改变其运动状态的性能,即船舶能保持或改变其航速、航向和位置的能力。航向稳定性:表示船舶在水平面内的运动受扰动而偏离平衡状态,当扰动完全消除后能保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性能。 回转性:表示船舶在一定舵角作用下作圆弧运动的性能。转首性:表示船舶应舵转首并迅速进入新的稳定状态的性能. 运动稳定性与机动性制约:小舵角下的航向保持性 、中舵角下的航向机动性 、大舵角下的紧急规避性 固定与运动坐标系的关系: 漂角:速度V 与OX 轴正方向的夹角β。舵角:舵与OX 轴之间的夹角δ。舵速角:重心瞬时速度矢量与O 0X 0轴之间的夹角ψ0。 线性水动力导数意义:船舶作匀速直线运动,在其他参数不变时,改变某一运动参数所引起的作用于船舶的水动力或矩对该参数的变化率。水动力导数:Xu= Yu= 通常可称对线速度分量u 的导数为线性速度导数.如:Xu 等。对横向速度分量v 的导数为位置导数,如:Yv 、Nv 等。对回转角速度r 的导数为旋转导数,如:Nr 、Yr 等。对各加速度分量和角加速度分量的导数为加速度导数Xu 。 ,对舵角δ的导数为控制导数,如:Y δ等。 稳定性:对处于定常运动状态的物体(或系统),若受到极小的外界干扰作用而偏离原定常运动状态;当干扰去除后,经过一定的过渡过程,看是否具有回复到原定常运动状态的能力。若能回复,则称原运动状态是稳定的。直线稳定性:船舶受到瞬时扰动以后,重心轨迹最终恢复成为一条直线,但航向发生了变化。方向稳定性:船舶受到的瞬时扰动消失以后,重心轨迹最终成为原航线平行的另一直线。位置稳定性:船舶受到瞬时扰动,当扰动消失以后,重心轨迹最终恢复成为与原来航线的延长线。 稳定衡准数:C=-Y V (mx G u 1-N r )+N V (mu 1-Y r );C>0 表示船舶在水平面的运动具有直线稳定性;C<0 则不具有直线稳定性。 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素:(1)为改善其航向稳定性,应使Nr 、Yv 二者的负值增加,从C 的表达式可见,此二者之乘积的正值就越大,显然有利于改善稳定性。(2) Nv 对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只要Nv 为正值,船舶就能保证航向稳定性 (3)若沿船纵向设置升力面(如鳍、舵等能产生升力的物体),则将其加在首或尾部都能使Nr 的负值增加,但若加在首部会使Nv 增加负值,而加在尾部会使Nv 变正,故升力面设置在尾部可使Nr 负值增加的同时又使Nv 值变正,故对航向稳定性的贡献比设置在首部要大。与几何形体的关系:增加船长可使Nr 负值增加,增加船舶纵中剖面的侧面积可使Nr 、Yv 的负值增加,增加Nv 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纵中剖面尾部侧面积,可采用增大呆木,安装尾鳍,使船产生尾倾等。 船舶回转性各参数:反横距:从船舶初始的直线航线至回转运动轨迹向反方向最大偏离处的距离为S1。正横距:从船舶初始直航线至船首转向90°时,船舶重心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为S2。该值越小,则回转性就越好。纵距:从转舵开始时刻船舶重心G 点所在的位置,至船首转向90°时船舶纵中剖面,沿原航行方向计量的距离S3。其值越大,表示船舶对初始时刻的操舵反应越迟钝战术直径:从船舶原来航线至船首转向180°时,船纵中剖面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DT 。其值越小,则回转性越好。定常回转直径:定常回转阶段船舶重心点圆形轨迹的直径D 进程R ′:自执行操舵点起至回转圈中心的纵向距离;R′=S3-D/2;它表示船舶对舵作用的应答性,R′越小则应答性越好 回转过程的三个阶段: 转舵阶段:指从开始转舵到舵转至规定角度δ0为止。运动特点:V 。 ≠0 ,r 。≠0 ,v=r=0;过渡阶段:指从转舵结束起到船舶进入定长回转运动为止。运动特点:V 。 、r 。 、V 、r 都不为零且随时间发生变化。 定长回转阶段:当作用于船体的力和力矩相平衡时,船舶就以一定的侧向速度V 和回转角速 度r 绕固定点作定长圆周运动。特点:V 。=r 。 =0,v 、r 为常数。 枢心点P :船舶回转过程中,在船上还存在一个横向速度分量为零的点,称为枢心点p 。枢心点是船舶纵中线上唯一的漂角为零的点;枢心点仅仅是因为船舶转向而存在的;船舶加速时,枢心点会向船舶运动的方向移动 。反操现象:是船舶不具有直线稳定性的一种特征,回转性与稳定性相矛盾。回转衡倾的原因:船舶回转过程中,船体上承受的侧向力其作用点高度各不相同,于是形成对ox 轴的倾侧力矩,产生回转横倾。 野本模型:T r 。+r 。 =K δ 其中 K 、T 为操纵性指数。用参数K 评估回转能力。大K 意味着回转性能好。用参数T 评估直线运动稳定性、初始回转能力和航线改变能力。小T 意味着好的直线运动稳定性、初始回转能力和航线改变能力。K= T= 希望船舶有大K 、小T (但相互矛盾)。T 的单位是S ,K 的单位是S -1 转首性指数p :表示操舵后,船舶行驶一倍船长时,由单位舵角引起的首相角改变量。 诺宾指数:若平>0.3则转首性满足要求。与船体惯性 回转阻尼 舵的回转力矩相关。 操纵性试验:分为模型试验和实船试验两种,模型试验又可分为自由自航模操纵性试验和约束模操纵性试验两种。船舶固有操纵性的试验方法:回转试验、回舵试验、零速启动回转试验、Z 试验、螺线与逆螺线试验、航向改变试验、制动试验和侧向推进装置试验。 回转试验: 1首先在预定的航线上保持船舶直航和稳定航速。 2在开始回转前约一个船长的航程范围内,测量船舶的初始参数,如:航速u 、初始航向角、初始舵角、螺旋桨的初始转速n 0等。 3以尽可能大的转舵速度将舵操至规定舵角δ0并把定舵轮。随后开始测量船舶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包括船舶的轨迹、航速、横倾角及螺旋桨的转速等。 4待首向角改变540°时,即可结束试验。 螺线试验:评价船舶的直线稳定性,在直航中给船舶以扰动,通过观察扰动去掉后船舶是否能够恢复直航来测定直线稳定性。 1.首先在预定航线上保持匀速直航,并在操舵前测出初始航速、舵角及螺旋桨转速。 2. 执行操舵,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将舵转至一舷规定的舵角(如右舷15°) 并保持舵角不变,使船进入回转运动,待回转角速度r 达到稳定值时,记录下r 和相应的舵角δ值。 3. 改变舵角值重复以上过程,测出定常r 值及相应δ值。舵角从右舷15°开始,并按下列次序改变:右15°→右10°→右5°→右3°→右1°→ 0°→左1°→左3°- 左5°→左10°→左15° Z 形操舵试验:测定船舶操舵响应的一种操纵性试验法。进行Z 形试验时,先使船以规定航速保持匀速直航,然后将舵转至右舷规定的舵角(如右舷10°) ,并保持之,则船即向右转向,当首向角达到某一规定的舵角值时(如右舷10°) 立即将舵向左转至与右舵角相等的左舵角(左舷10°) ,并保持之。当反向操舵后,船仍朝原方向继续转向,但向右转首角速度不断减小,直至消失。然后船舶应舵地再向左转向,当左转首向角与舵角值相同时,再向右操舵至前述之右舵角。该过程如此继续,到完成五次操舵为止。 航向改变试验是研究船舶在中等舵角时的转向性能的一种较简易而实用的试验方法。 回舵试验是船舶航向稳定性的定义试验。该试验方法实质为回转试验(或螺线试验)的延续 操纵性船模试验中必须满足的相似条件:1使自航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形状相似;2通常保持无因次速度、加速度参数相等,即u/V 、v/V 、rL/V 等相等;3在水动力相似方面,只满足傅汝德数Fn 相等,保证二者重力相似。 实际进行自航模试验时保持:船体几何形状相似;质量、重心位置及惯性矩相似;在决定模型尺度时要考虑临界雷诺数的要求;选择航速时满足傅汝德数相等;机动中保持舵角相等。 船舶固有操纵性指标:直接的判据:它是由自由自航试验直接测定的参数;间接的判据:如野本的K 、T 指数,诺宾的P 指数 操纵性衡准:1回转能力,由回转试验确定。船舶以左(右)350 舵角回转时,回转圈的纵距应

高性能船舶船型介绍

高性能船舶船型介绍 发布: 2010-3-11 18:07 | 作者: lowellzhu | 来源: 龙de船人 [i=s] 本帖最后由lowellzhu 于2010-3-11 18:27 编辑 接触高性能船舶时一直不太理解什么是高性能船以及高性能船舶船型的分类,经过翻阅各类书籍及论文,总结一下,供船人参考,并希望专业人士斧正! 当前,高性能船舶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备受国内外造船界的青睐,其船型更是国际著名学者机构研究的热点。这类船舶种类繁多,新船型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各类船舶中是新思想最丰富、最有创新、也最有活力的领域;其高航性、优良的耐波性、低物理场辐射特征、舒适安全性、良好的经济性等性能受到军事和民用领域的极大关注,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依据支持船重的方式和作用原理的差异对高性能船舶船型进行分类,并分别介绍各类船型。 1 高性能船舶的分类 高性能船舶按其特性可分为气垫船,水翼船,小水线面双体船,多体船,地效翼船,高速单体船等各式各样的显著不同于常规船舶的船型。而按照支承船重的方式和作用原理差异,把高性能船舶分为:浮力支承型、静态气垫升力支承型、动态升力支承型、复合型。本文将按照后者分类方式分别对各种高性能船舶的船型进行介绍。 2 船型介绍 2.1

浮力支承型 1)高速深V型船 船首部横剖面呈深V形,并突出到船体基线的下方,其V形断面比U形断面的船体可以更好的满足适航性的要求。深V船型具有两种基本的舯剖面形式,即单折角线或双折角线(见下图)。当要求设计艇有较大内部容积和较低的相对航行速度(低傅氏数)时采用双折线型,而单折角线型的艇则更适合于要求较低的排水量和较高的相对航行速度(较高傅氏数)的情况。然而,对船舯剖面形式的选择不存在确定性的规则,因为其它的参数也起重要作用。所以双折角线型也可以应用于快艇,反之亦然。 1.jpg 2) 小水线面双体船 小水线面双体船基本上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水下体(提供浮力)、桥体结构(生活与工作平台)、支柱(星双凸流线形截面,作为前二者之联结体)。 小水线面双体水下体(如图)有两个深置水下承受大部分浮力的鱼雷状下潜体,它的宽敞的船体高出水面,船体和鱼雷状下潜体之间由狭长的流线型支柱连接。 小水线面双体船有几种形式:下图所示的为“单体单支型”,还有“单体双支柱型”(即一个潜体用前后两个支柱连接),或者“双体双支柱型”(每一侧有前后两个潜体,每个潜体各有一个支柱)。下潜体后端安装有两个螺旋桨,内侧装有前后各两个稳定鳍,前小后大[5]。

船舶实验

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 2016年6月1日

螺旋桨敞水试验 一、实验目的 (1)对于某一具体的螺旋桨,通过模型试验可以确定实际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 (2)通过多方案的试验研究,可以分析螺旋桨的各种几何要素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3)检验理论设计的正确性,不断完善理论设计的方法。 (4)通过对螺旋桨模型的系列试验,可以绘制成专用图谱,供设计螺旋桨使用。现时广泛使用的楚思德B 系列图谱和MAU 系列图谱等都是螺旋桨模型系列敞水试验的结果。 二、实验原理 满足以下条件:几何相似; 螺旋桨模型有足够的深度; 试验时雷诺数应大于临界雷诺数。 进度系数相等。 22 4 1225 2(,) (,) A A V nD T n D f nD V nD Q n D f nD ρνρν== 螺旋桨雷诺数采用ITTC 推荐表达式:

νπ2 2 75.0)75.0(Re nD v c a += 临界雷诺数一般大于3×105 为消除自由液面影响,桨模的沉深深度:m s D h ) 0.1-625.0(≥ 三、实验设备 主要设备是螺旋桨动力仪 。 四、实验内容 敞水试验通常是保持螺旋桨转速不变,改变拖车前进速度。速度范围应从Va =0至推力小于零的进速之间,在该范围内测点取15个左右。 1、敞水箱安装 敞水箱为流线型,螺旋桨的轴从敞水箱的前端伸出箱外,外伸长度必须使桨模位于箱前的距离大于螺旋桨直径的3倍,以避免箱体的影响。敞水箱样式如下图所示。动力仪和电机安装在敞水箱内。 2、仪器安装及操作 进入数据采集界面,如图所示。在拖车开动之前,要对采集系统进行调零。即在水池水面平稳状态下,点击系统设定里面的“调零保存”,使该通道的工程值基本在0附近飘动。 在拖车开动之前,我们要给螺旋桨一定的转速。具体转速的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由进速系数公式 可知,螺旋桨直

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复习

漂角:船舶重心处速度与动坐标系中ox轴之间的夹角,速度方向顺时针到ox轴方向为正。首向角:船舶纵剖面与固定坐标系OX轴之间的夹角,OX到x轴顺时针为正 舵角:舵与动坐标系ox轴之间的夹角,偏向右舷为正 航速角:重心瞬时速度与固定坐标系OX轴的夹角,OX顺时针到速度方向为正 浪向角:波速与船速之间的夹角。 作用于船体的水动力、力矩将与其本身几何形状有关(L、m、I),与船体运动特性有关(u、v、r、n),也与流体本身特性有关(密度、粘性系数、g)。 对线速度分量u的导数为线性速度导数,对横向速度分量v的导数为位置导数,对回转角速度r的导数为旋转导数,对各角速度分量和角加速度分量的导数为加速度导数,对舵角的导数为控制导数。 直线稳定性:船舶受瞬时扰动后,最终能恢复指向航行状态,但是航向发生了变化; 方向稳定性:船舶受瞬时扰动后,新航线为与原航线平行的另一直线; 位置稳定性:船舶受瞬时扰动后,最终仍按原航线的延长线航行; 具备位置稳定性的必须具备直线和方向稳定性,具备方向稳定性的必定具有直线运动稳定性。 1.定常回转直径 2.战术直径 3.纵距 4.正横距 5.反横距 回转的三个阶段 一、转舵阶段二、过度阶段三、定常回转阶段 耦合特性:船舶在水平面内作回转运动时会同时产生横摇、纵摇、升沉等运动,以及由于回转过程中阻力增加引起的速降。以上所述可理解为回转运动的耦合,其中以回转横倾与速降最为明显。 Tr r Kδ += 回转性指数K是舵的转首力矩与阻尼力矩系数之比,表征船舶转首性, 应舵指T 是惯性力矩数系数与阻尼力矩系数之比, 由T=I/N可见:参数T是惯性力矩与阻尼力矩之比,T值越大,表示船舶惯性大而阻尼力矩小;反之,T值越小,表示船舶惯性小而阻尼力矩大。 由K=M/N可见:参数K是舵产生的回转力矩与阻尼力矩之比,K值越大,表示舵产生的回转力矩大而阻尼力矩小;反之,K值越小,表示舵产生的回转力矩小而阻尼力矩大。 K值越大,相应回转直径越小,回转性越好.T为小正值时,船舶具有良好的航向稳定性. K表示了回转性,T表示了应舵性和航向稳定性。舵角增加:K、T同时减小;吃水增加:K、T 同时增大;尾倾增加:K、T同时减小;水深变浅:K、T同时减小;船型越肥大:K、T 同时增大。 船舶操纵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给定船的主尺度(即船的惯性),以提供必要和足够的流体动力阻尼及舵效,使之满足设计船舶所要求的回转性、航向稳定性和转首性。通常最常用的办法是改变舵面积,因为舵既有明显的航向稳定作用,又会产生回转力矩。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真题汇总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 1.船舶照明系线的故障通常由一一造成。1短路,2断路,3接地 A.1 B.2 C.3 D.123 2.在EPC-50分油机控制系统中,时序控制的程序是----等操作。 A.注水,检漏,密封,分油,间断排水或排渣 B.检漏,密封,注水,分油,间断排水戒排渣 C.密封,注水,检漏,分油,间断排水或排渣 D.密封,检漏,注水,分油,间断排水或排渣 3.如图所示的三相电源是---,能提供----电压。 A.三角形连接/两种 B.三角形连接/一种 C.星形连接/两种 D.星形连接/一种 4.监视和检测货油舱油位的电路,应采用----电路。 A.本质安全型 B.小功率型 C.防护型 D.接地保护型 5.一般主机转速----额定转速,船舶晶闸管轴带发电机将停止运行。 A.≤10% B≤20% C.≤40% D≤70% 6.对工作面提供适当照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是船舶一一一照明系统的基本特点. A.各类B正常 C.航行灯以外的所有 D.主照明和临时应急 7.关于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插脚可焊接在电路板的任一面上; 2.焊接时,需要使用合适的助焊剂,最常用的是酒精; 3.焊接常用的工具是电烙铁 4.焊件要加热到熔锡温度,但也要考虑焊件能够承受的温度,有的集成电路不能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这就要求焊接时控制焊 件的温度和焊接时间。 A.12 B.23 C.24 D.34 8.为保证电网频率、电压基本不变,两台相同容量的同步发电机解列操作的正确方法是----。 A.先增加继续运行机油门,再减小解列机油门 B.先减小解列机油门,再增加继续运行机油门 C.同时减小两机油门D。减小解列机组油门,增加继续运行机组油门,要同时调节 9.如图所示,当开关未闭合时,开关两侧的A点与B点间的电压是---伏,B点与C点间的电压是 -- A.0/ 12 B.0/ 0 C.12/ 0 D.12/ 12 10.控制线路中的某电器元件符号如图所示,它是一一一符号。 A.常开按钮触点 B.常闭按钮触点 C.延时触点 D.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11.关于基尔很夫(Kirchhoff)电压定率,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各种不同元件所构成的电路B_适用于任何规律变化的电压 C.交流电路电压定律表达式为:Eu=0 D.交流电路电压定律表达式为:Εu=0 12.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不具有一一一的作用。 A.同步发电机起动后,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建立额定空载电压 B.当电网负载变化时,能按发电机容量按比例分配有功功牢 C.在负载大小变化时,能自动保持电压基本不支 D.在负载性质发生变化时,能自动保持电压基本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