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结业论文 大黑洞景区旅游营销策划

合集下载

旅游规划与开发结业论文 大黑洞景区旅游营销策划

旅游规划与开发结业论文 大黑洞景区旅游营销策划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院系名称:百度网络学院专业:百度学生姓名:百度学号:123456789指导老师:百度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2019年3月1日第一章大黑洞景区旅游环境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一、总体概括古蔺县箭竹苗族乡位于古蔺西部,西与叙永震东乡连界,东与德耀镇接壤,北与叙永县麻城,县内双沙、古蔺镇为邻,南与大寨苗族乡相接,幅员面积128平方公里。

乡政府驻地箭竹坪,距城西26公里,是古蔺通往叙永、泸州必经之要隘,素有“古蔺西大门”之称。

大黑洞景区即为箭竹景区,范围包括箭竹乡全境,包含喀斯特地貌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以及苗族风情人文景观两大组成部分,命名为“大黑洞景区”而不是“箭竹景区”,主要是为了突出景区的核心景点——大黑洞,名称更直观、响亮,更具有吸引力。

二、地质地貌乡政府在叙蔺路中段的最高处,海拔1100米,境内北有与德耀镇相连的红梁子大山,南有与叙永正东相隔的狗爬岩梁子,中部有海拔高1448米的大山山峰,南有簸阳岩高1674.9米。

属盆缘山地地貌,灰岩出露广泛,岩溶(喀斯特)地貌普遍发育。

岩溶丘陵、峰丛、峰林、漏斗、盆地、槽谷、落水洞、穴泉分布广泛。

草地面积多,宜林宜牧,土多田少,土质瘦弱,属冷沙地和大黄泥地。

是古蔺、永宁、双沙等三条河的发源地之一。

三、水文气象箭竹乡属云贵高原气候,春暖夏凉,冬有白雪,地温15度左右、无霜期200天。

夏天适宜避暑,春、秋、冬以休闲渡假为宜。

第二节历史人文环境一、历史沿革三百多年前此地仅有少数土著(即苗族),相传在明末有袁姓者,从外地来此居住,筏竹垦荒,生存繁衍,其后人逐渐移居山顶的土坪上,逐成村落,即取名为“箭竹坪”。

清隶叙永厅北二屯太平里,清末属古蔺县,民国时期为箭德乡辖地,解放后1951年组建箭竹乡,1956年余山乡并入,1958年建公社,1986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箭竹苗族乡人民政府,因乡驻“箭竹坪”故名。

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方案1500字

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方案1500字

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方案1500字一、背景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转变,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围绕某个具体景区,详细解析如何进行旅游营销策划。

二、目标市场1. 定位:该景区的定位是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景区。

2. 目标市场:以18-35岁的年轻人为主要目标市场。

此外,也可以面向家庭、中老年人等其他特定人群。

三、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

1. 了解客户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目标市场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例如喜欢什么类型的景区、参观时间和方式等。

2. 竞争对手分析:了解同类型的其他景区的优势以及营销策略,找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四、产品定位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分析,确定景区的产品定位。

1. 主题:以生态风光为主题,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

2. 特色:景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例如湖泊、森林、山川等,注重户外活动,如徒步、野餐、露营等。

3. 产品划分:根据不同需求,可以将产品分为日间游、夜间景区、特色活动等。

五、市场营销策略根据前期的调研和产品定位,制定适合的市场营销策略。

1. 产品推广a. 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发布图片、视频等展示景区的美景和特色活动,吸引目标客户。

b. 利用在线旅游平台,与其他旅游相关企业合作,推广景区产品。

c. 举办宣传活动,如图片展、演讲会等,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

2. 价格策略a.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既要保证景区的经济效益,又要满足客户的需求。

b. 提供不同的优惠方式,如学生、老人、户外俱乐部等特定人群的折扣活动。

3. 渠道选择a. 与旅行社合作,推出包含景区景点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b. 与当地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企业合作,互相推广,形成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

旅游景区开发与运营工作总结

旅游景区开发与运营工作总结

旅游景区开发与运营工作总结旅游景区的开发与运营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致力于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景区,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对这段时间工作的详细总结。

一、景区开发工作1、规划与设计在景区开发的初期,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和资源评估,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游客需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景区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景区的功能分区、游览线路、服务设施等因素,以确保游客能够获得良好的游览体验。

2、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给游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我们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修建了宽敞平整的道路、停车场,完善了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设施。

同时,还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设施、公共卫生间等,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3、景点打造根据景区的特色和定位,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景点。

例如,修复了历史古建筑,打造了自然景观观赏区,设置了互动体验项目等。

通过这些景点的打造,丰富了景区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景区的吸引力。

二、景区运营工作1、人员管理建立了一支专业的景区运营团队,包括管理人员、导游、服务人员等。

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2、服务质量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加强对景区各项服务的监督和检查。

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营销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景区的营销推广,包括网络宣传、广告投放、合作推广等。

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会和活动,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展客源市场。

4、安全管理安全是景区运营的重中之重,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加强了对景区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旅游旺季和重要节假日,增加安保人员,加强巡逻和疏导,保障景区的秩序和安全。

旅游规划与开发结业论文

旅游规划与开发结业论文

旅游规划与开发结业论文第一章大黑洞景区旅游环境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一、总体概括古蔺县箭竹苗族乡位于古蔺西部,西与叙永震东乡连界,东与德耀镇接壤,北与叙永县麻城,县内双沙、古蔺镇为邻,南与大寨苗族乡相接,幅员面积128平方公里。

乡政府驻地箭竹坪,距城西26公里,是古蔺通往叙永、泸州必经之要隘,素有“古蔺西大门”之称。

大黑洞景区即为箭竹景区,范围包括箭竹乡全境,包含喀斯特地貌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以及苗族风情人文景观两大组成部分,命名为“大黑洞景区”而不是“箭竹景区”,主要是为了突出景区的核心景点——大黑洞,名称更直观、响亮,更具有吸引力。

二、地质地貌乡政府在叙蔺路中段的最高处,海拔1100米,境内北有与德耀镇相连的红梁子大山,南有与叙永正东相隔的狗爬岩梁子,中部有海拔高1448米的大山山峰,南有簸阳岩高1674.9米。

属盆缘山地地貌,灰岩出露广泛,岩溶(喀斯特)地貌普遍发育。

岩溶丘陵、峰丛、峰林、漏斗、盆地、槽谷、落水洞、穴泉分布广泛。

草地面积多,宜林宜牧,土多田少,土质瘦弱,属冷沙地和大黄泥地。

是古蔺、永宁、双沙等三条河的发源地之一。

三、水文气象箭竹乡属云贵高原气候,春暖夏凉,冬有白雪,地温15度左右、无霜期200天。

夏天适宜避暑,春、秋、冬以休闲渡假为宜。

第二节历史人文环境一、历史沿革三百多年前此地仅有少数土著(即苗族),相传在明末有袁姓者,从外地来此居住,筏竹垦荒,生存繁衍,其后人逐渐移居山顶的土坪上,逐成村落,即取名为“箭竹坪”。

清隶叙永厅北二屯太平里,清末属古蔺县,民国时期为箭德乡辖地,解放后1951年组建箭竹乡,1956年余山乡并入,1958年建公社,1986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箭竹苗族乡人民政府,因乡驻“箭竹坪”故名。

1992年撤区并乡,原蔓岭乡并入,为箭竹苗族乡,2019年区划调整,原乌龙乡乐园村、前丰村部分村并入箭竹苗族乡。

二、人口现状箭竹苗族乡辖8个村,54个组,全乡3554户,14700人。

景区规划与运营策划实践总结

景区规划与运营策划实践总结

景区规划与运营策划实践总结景区规划与运营策划是保障景区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景区的发展前景与游客的满意度。

本文将总结我在景区规划与运营策划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心得。

一、规划阶段景区规划是景区发展的基石,合理的规划可为景区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规划阶段,首先需要对景区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资源禀赋等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

了解景区的实际情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规划方案。

其次,根据景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景区的主题和定位。

不同景区有不同的特色,必须明确景区所侧重的主题,以吸引游客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同时,景区的定位要符合市场需求,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具备竞争力。

在规划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采取合理的环保措施,保护好景区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景区内各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帮助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运营策划阶段景区的运营策划是实现景区规划目标的具体举措,需要全面考虑各项运营要素。

首先,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注重人员的素质培养与选拔,确保拥有一支高效专业的工作团队。

同时,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责任与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在市场营销方面,需要做好市场调研与推广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景区的服务质量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要加强对员工的服务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同时,制定并执行一套完善的服务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得到周到细致的服务。

最后,在安全管理方面,景区必须加强安全意识,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

制定并执行全面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游客在景区游玩时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实践经验与启示在实践中,我认识到景区规划与运营策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不断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规划与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此外,景区的规划和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协同努力。

只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景区的整体发展目标。

规划方案中的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规划方案中的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规划方案中的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引言:旅游业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对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规划与开发对于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重要性、挑战与机遇,以及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一、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重要性1.1 经济发展推动因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通过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可以成为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消费的重要载体,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1.2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许多旅游景区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规划与开发,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也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持,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1.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合理规划景区的开发,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挑战与机遇2.1 挑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需要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一方面,景区需要充分利用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要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2.2 挑战:旅游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可能会引发利益冲突。

例如,旅游景区的开发可能导致土地被征用、房价上涨等问题,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甚至损失。

因此,在规划与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采取措施解决利益冲突,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机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也面临着机遇。

科技创新可以提升景区的管理效率和游客体验,例如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更丰富的游览体验。

旅游业景区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

旅游业景区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

旅游业景区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一、引言旅游是一项全球性的产业,这个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

旅游业的兴起不仅能带来财富的增长,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景区作为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通过开发和营销等策略来保持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景区开发和营销策略的研究。

二、景区开发策略1.选址景区的选址是景区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选址应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人文景观、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决定。

合适的位置可以为景区的吸引力增加更多的分数,相反,一个选择并不理想的位置会让开发者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2.规划设计景区规划设计是景区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规划设计包括景区内部道路、绿化带、设施功能区等设计,这些都是景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好的设计应该能够适应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3.生态环保生态环保是景区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景区应该尽可能保持环境的原始状态,同时也要加强保护工作,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景区规划中还应该考虑环保因素,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保障清洁、安全和健康的游览环境。

三、景区营销策略1.品牌建设计划品牌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引擎。

品牌建设可以增加景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品牌策略应该围绕景点特色和游客需求展开,建立快乐、“美好记忆”的品牌形象,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

2.营销渠道营销渠道的选择和使用是景区营销成功的关键。

景区营销可以通过广告推广、线上线下促销、活动策划等方式来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时,景区营销应该注意市场分析,深入了解游客需求,以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策略创造价值,加强消费体验,提高游客留存率和转化率。

3.数字营销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营销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业也不例外。

景区可以借助数字营销,通过数字化的展示和推广手段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在线游客。

旅游规划与景区运营工作总结

旅游规划与景区运营工作总结

旅游规划与景区运营工作总结2019年度工作总结:旅游规划与景区运营一、工作背景与概况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旅游部门的负责人,主要负责旅游规划与景区运营工作。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分别是市场调研与规划、景区环境与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与体验优化以及营销与宣传活动。

二、市场调研与规划首先,在市场调研方面,我积极负责组织各类调研活动,并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实地调研。

通过对游客需求、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我们向景区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规划建议,有效避免了规划上的盲目性。

同时,为了确保市场调研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合理的处理与分析,提供了决策层参考。

三、景区环境与设施建设其次,在景区环境与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加大了对景区景点的保护力度,修复了一些受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同时,我们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反馈,改善和完善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增加了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景区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便利,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览体验。

四、游客服务与体验优化再次,我们在游客服务与体验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专业的导游队伍培训,提高了导游的服务水平和文化素养,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讲解服务。

其次,我们优化了景区的游览路线和流程,减少了游客等待的时间和疲劳感,提高了整体游览效率。

另外,我们还增设了游客服务中心和休息区,为游客提供充足的休息和咨询服务,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五、营销与宣传活动最后,我们重视营销与宣传活动的开展。

我们制定了全年的宣传计划,并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活动进行了宣传推广。

我们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还与旅行社、酒店等合作伙伴开展了联合营销活动,打造了一系列的优惠套餐和特色产品,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景区游玩。

六、工作总结与展望总而言之,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所负责的旅游规划与景区运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
院系名称:百度网络学院
专业:百度
学生姓名:百度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百度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9年3月1日
第一章大黑洞景区旅游环境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
一、总体概括
古蔺县箭竹苗族乡位于古蔺西部,西与叙永震东乡连界,东与德耀镇接壤,北与叙永县麻城,县内双沙、古蔺镇为邻,南与大寨苗族乡相接,幅员面积128平方公里。

乡政府驻地箭竹坪,距城西26公里,是古蔺通往叙永、泸州必经之要隘,素有“古蔺西大门”之称。

大黑洞景区即为箭竹景区,范围包括箭竹乡全境,包含喀斯特地貌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以及苗族风情人文景观两大组成部分,命名为“大黑洞景区”而不是“箭竹景区”,主要是为了突出景区的核心景点——大黑洞,名称更直观、响亮,更具有吸引力。

二、地质地貌
乡政府在叙蔺路中段的最高处,海拔1100米,境内北有与德耀镇相连的红梁子大山,南有与叙永正东相隔的狗爬岩梁子,中部有海拔高1448米的大山山峰,南有簸阳岩高1674.9米。

属盆缘山地地貌,灰岩出露广泛,岩溶(喀斯特)地貌普遍发育。

岩溶丘陵、峰丛、峰林、漏斗、盆地、槽谷、落水洞、穴泉分布广泛。

草地面积多,宜林宜牧,土多田少,土质瘦弱,属冷沙地和大黄泥地。

是古蔺、永宁、双沙等三条河的发源地之一。

三、水文气象
箭竹乡属云贵高原气候,春暖夏凉,冬有白雪,地温15度左右、无霜期200天。

夏天适宜避暑,春、秋、冬以休闲渡假为宜。

第二节历史人文环境
一、历史沿革
三百多年前此地仅有少数土著(即苗族),相传在明末有袁姓者,从外地来此居住,筏竹垦荒,生存繁衍,其后人逐渐移居山顶的土坪上,逐成村落,即取名为“箭竹坪”。

清隶叙永厅北二屯太平里,清末属古蔺县,民国时期为箭德乡辖地,解放后1951年组建箭竹乡,1956年余山乡并入,1958年建公社,1986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箭竹苗族乡人民政府,因乡驻“箭竹坪”故名。

1992年撤区并乡,原蔓岭乡并入,为箭竹苗族乡,2006年区划调整,原乌龙乡乐园村、前丰村部分村并入箭竹苗族乡。

二、人口现状
箭竹苗族乡辖8个村,54个组,全乡3554户,14700人。

其中少数民族907户,3150人。

其中少数民族以苗族为主。

第三节社会经济环境
一、经济发展水平
2003年乡财政收入13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300万元,人均纯收入1714元,粮食总产4500万公斤,人均产粮450公斤。

2004年财政收入894.6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421万元,人均纯收入1870元,粮食总产4500吨,人均产粮450公斤。

2005年财政收入113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773万元,人均纯收入2153元,粮食总产4777吨,人均产粮470公斤。

2006年财政收入172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595万元,人均纯收入2210元,粮食总产5200吨,人均产粮520公斤。

计划生育率达92%,人口自然增长率8‰,三个文明建设得到同步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006年财政收入172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达359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210元。

粮食总产5200吨,人均产粮520公斤。

2003年至2006年,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农民收入得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群众安居乐业。

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近几年,箭竹苗族乡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改善交通状况,新建箭竹苗族乡中心文化站,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实施烟水池建设280口,解决农用水和饮水困难,新建箭竹卫生院,改善就医条件。

三、道路交通
箭竹乡内交通便利,叙蔺公路横穿乡境内,经旅游景点大黑洞而过,乡政府距古蔺县城26公里,叙永县城32公里,距川南出海通道大纳路13公里,全乡接大纳路出口通道三条,蔓岭至麻城、聚贤至麻城、大雄至麻城,实现村村通公路,总里程为110公里。

大黑洞景区位于箭竹苗族乡团结村境内,处在省道309线129公里处,距321国道15公里,距古蔺县城和叙永县城各30公里,紧邻黄荆旅游风景区,所在地理位置是泸州西来
古蔺的第一乡。

川黔高速公路建成以后,一小时左右便可达泸州,区位优势明显。

四、环境状况
箭竹苗族乡耕地面积12795亩,1984年以来营造“联合国粮援工程林”8000多亩,面上造林面积2000多亩,有5万多亩的草地、灌木林。

箭竹苗族乡境内大山纵横,群峰并峙,绵延起伏,深沟狭谷。

乡内沿河发源于袁家沟,经德耀流入古蔺河,泸家河发源于蔓岭村经双沙流入赤水河,乌龙河发源于原乌龙乡乐园村,经正东流入永宁河,此三条河是古蔺、双沙、永宁河的发源地之一。

草地面积多,宜林宜牧。

土多田少,土质瘦弱,属冷沙地和大黄泥地。

地温15度左右,无霜期200天。

春暖夏凉,冬有白雪,是人们休闲和避署的理想地方。

第二章大黑洞旅游资源概况
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
大黑洞景区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雨量充沛。

区内群山耸峙,垂直气候明显,森林茂盛,生物种类丰富。

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66%,是仅次于黄荆乡的第二大乡镇。

石灰岩发育完整,与湿润性气候共同孕育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黑洞就是喀斯特地貌的代表。

同时,箭竹乡是古蔺县三个苗族乡之一,少数民族世代聚居于此,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苗族建筑、服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踩山节、赶苗场等节日和民俗活动流传深远。

一、核心自然景观:大黑洞
大黑洞处于古叙路边一个喀斯特天坑的山壁上,洞内道路错综复杂,景观奇特,冬暖夏凉,充满神奇传说,文化内涵丰富。

海拔约800——1000米,入洞口有一开阔地约2000平方米,再进入洞内约200米处有一开阔地约5000平方米。

现已探明的洞深约5000米,出口据说有两处,一是进入洞内约200米向下,沿洞内阴河约3000米可达原乌龙乡凉风洞;二是进入洞内约300米向左约1000米,可通往天坑东面的响水洞。

传说此洞可通往县外和省外,然而至今也无人探明究竟有多少出口。

除了特有的自然条件外,该景区还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该洞过去曾为盗匪聚居地。

大约在民国三年,有匪首“陈大眉毛”聚集匪徒一千多人驻扎于此,经常骚乱百姓和抢劫过往商客(此系解放前古蔺通往叙永的必经大路),驻扎时间长达12年。

陈大眉毛死后,其妻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