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讲义之天体高度的测定
航海学2.5第五章 求天体真高度

+SD
p0 h ⊙ +(i+s)+(-d)+(-ρ + = s
h cos t
+SD )
h ⊙ +(i+s)+《眼高差表》+《太阳下边改正表》 = s
h ⊙ +(i+s)+d+c = s
(1) 眼高差表d:以测者眼高e(m或ft)查取 眼高差。 (2) 太阳改正表c:查表引数为观测日期段和 太阳下边或上边观测高度,分别查取太阳下
天一值的太阳视半径,可根据日期查取。
二、天体观测高度的改正
1.天体高度逐项改正 h=hs+(i+s)-d-ρ+p±SD 2.求太阳真高度
h
⊙ t
⊙ = h s +(i+s)-d-ρ
+p+SD
h = h s +(i+s)-d-ρ +p-SD
⊙ t
在英版《航海天文历》首页左边的观测高度修正 表,是将几项组合起来,编成太阳高度改正表。
动镜垂直差
定镜边差
测定指标差
i > 6/
校正指标差
记下指标差
利用远物标校正航海六分仪!
物标到测者的距离大于1海里。 否则会产生视差 但如果所测物标较近,由于光线到达六分仪的
两镜是不平行的,其间存在一个夹角y,称为
六分仪视差角y。当物标无穷远时,视差为零, 物标越近,视差越大。
第二节 求天体真高度
动镜
A
HBA=3+4= 23
H
定镜 O
望远镜 水天线
B
透明镜 反射镜
OAB=22
刻度弧
h= HBA- OAB= 23- 22=2(3- 2) =2
甲类船长航海学知识点(1)

观测天体最佳高度:15-70蒙气差:天体高度15度时:0.2’天体高度30度时:0.1’两物标定位选用近距离的物标,30-150,两天体定位夹角:仅系统误差:0最好,180最差.(ε/cos(θ2))仅随机误差:90最好单物标移线定位:船位线交角:30-60太阳变化:30-50间隔时间:1-2H主要误差:船位线夹角、两次船位线间推算船程误差三角形合理长度:5MM可用恒向线代替恒位线距离:<30NM三天体定位_____________系统误差3个许相等:<180,旁心>180,内心最概率:三条方位线:平均方位线、同时增加或减距离、方位(不是天体方位)随机误差:1.各边比例中心,靠近长边大角2.反中线的交点大船沿岸航线:20M或2倍吃水以外小船沿岸航线:10M或2倍吃水以外没有夜航灯标船测沿岸:10NM能见度良好陡峭沿岸:2NM能见度良好有避险标沿岸:1NM珊瑚礁通过位置及方法:背阳、上风、微风、太阳高度高无线电信号表:第二卷:无线电信号雷达航标和各种定位系统第六卷:VTS报告程序沿岸航行:大船:>20米小船:>10米或2D较大者夜间无灯标:10NM良见度良好距海岸线:2NM能见度良好有显著物标:1NM任何情况下最少:1NM确定最小安全水深不考虑:潮高、海图水深、航道变迁保留水深关系:潮高预报误差、底质、海图水深误差避险物与危险物的连线与计划航线垂直:同侧:距离避险异侧:平行线避险冰区航行:维持舵效的最小速度、3-5节危险货物报告:200NM 内散失危险货物的报告中国船舶报告系统:进入前24小时或进入后2H 内 离开中国港口前2H离开界限前后2H 内:最终报告随机误差:1:68.3%2:95.4%3:99.7%误差椭圆:1:39.4%2:86.5%3:98.9%误差圆: 1:68.3-63.2%(a=b 时:63.2%;a=0或b=0时,68.3%) 夹角小、两位置线误差大:四边形方位定位误差:距离定位误差:三角形随机误差:之内,短边大角…………系统……….: >180内心,<180旁心单一方位距离定位最精确:六分仪+罗经定位最准的: 两对物标串视定位截距>0,即Dh>0, 朝向天体画船位线,测者在天文圆之外误差e>0,天体反方向天文船位计算时偏离不超过: 30NM中天船位: 太阳高度与顶距名称相反ψ=Z+δ (Z :顶距,δ赤纬,同名相加异名相减,方向取大者) 太阳真高度:-6: 民用(民用晨昏蒙影:太阳视出没与-6间)-12: 航海用(航海晨昏蒙影:-6~-12)-18: 天文用(天文晨昏蒙影:-12~-18)测星定位最好时机: -3~-9(民用晨光始或昏影终)高度差法需修正: 高纬、高度高、东西向误差四边形:非等概率,小角度……..圆: 非等概率,作圆方便……..椭圆: 等概率,能反映方向两天体定位:∆A< 90°:船位系统误差的方向与随机误差的方向垂直A> 90°:船位系统误差的方向与随机误差的方向一致GPS无星历数据时定位:30MIN…….有…………………………:5MINGPS数据更新时间:2SECDIS断电后能自动重启时间:45S测深仪误差:深水:5M浅水:0.5M光栅海图与矢量海图精度:相同ENC必须采用WGS-84坐标系、默认安全等深线:30M改变SENC的更新称为:综合更新不改变………………………:非综合更新航线监控:XTD、转向角度、转回半径主显示设备:270*270备用………….:250*250ECDIS取代低质海图的条件:有备份配置THD误差:随动误差:0.5静态误差: 1.0动态误差: 1.5广泛:0.5英版海图共有光盘:11张海图显示需时:5SECS:非官方ECDIS:官方MSC 232: 性能标准IHO S-52: 显示规范(颜色与符号)IHO S-57:数据交换与传输IHO S-61: 光栅海图产品规范IHO S-63: 数据保护IEC 61174:性能测试二显三保四测七传输ECDIS必须连接:GPS、THD、SDMS(速度、距离)特征对象不包括:矩阵对象、矢量对象标准显示包括基础显示,基础显示是最少的基础显示(不可移除)→标准显示→所有其它显示紫色标:危险红色标:安全危险信息:红色安全信息:黄色斜体:精确高直体:精确低比例尺棒:1NM比例尺:10NM本船以比例船型显示:>6MM时ECDIS检测浅水区,不是浅水等深线ECDIS航迹保存:3个月ECDIS航行记录保存:12H……………………….自动保存:1MINBNWAS:(3-12MIN)→视觉(15S)→一级声响(15S)→二级(90S)→三级VDR:备用电源:24H记录:12H电磁计称仪是相对于水的相对计称仪是相对于水的可以测前进后退又可以测横向速度的计称仪:多普勒、声相关计称仪声相关计称仪V与s(前后换能器距离)成正比、与r(信号延迟)成反比既可以测航速、航程和水深的计程仪为声相关计程仪1371.在误差三角形较大时,经反复观测方位定位,始终存在大小和形状变化不定的船位误差三角形,则存在。
航海学 项目三任务4.1 获取天体真高度(1)

③ 利用太阳测定指标差 ➢ 指标臂放在0°,选好滤光片对准太阳,
➢ 下切一次,其读数为m1 , ➢ 上切一次,其读数为m2,
m = m1 + m2 ;则 i = 0°-m 2
➢ 求太阳观测视半径 R⊙
R⊙ =
m2 -m1 4
2R⊙m2 m
2R⊙ m1
利用太阳测定指标差的优点是可以检查观测的质量。
差的观测质量。
解: 根据公式i = 0°-m = 0°- m1 + m2
2
(-34.0+ 30.5)
i= 0°-
= 1.8
2
R⊙ = m2 -m1
(30.5+ 34.0)
=
= 16.125
4
4
|太阳当天视半径R-太阳观测视半径R|
= | 16.1 - 16.125 | =0.025 ≤0´.2,表明本次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靠。
产生原因:当动镜和定镜平行时,指标臂不指0。
当指标差大于6′时,应校正指标差。
任务4 获取天体真高度
航海六分仪
① 利用水天线测定指标差
➢将六分仪指标臂放在0°处,垂直观测水天线,当望 远镜中左侧水天线(实像)与右侧水天线(反射影像) 上下错开时,则存在指标差i。
➢转动鼓轮,使左右水天线 严密相接成一直线; ➢读取六分仪读数为m; ➢则 i=0-m 。
|太阳当天视半径R-太阳观测视半径R|≤0´.2,表明观 测可靠,反之应进行重新测定指标差。
任务4 获取天体真高度
航海六分仪
例4-5-1:1986年3月21日,利用太阳测指标差,测得上
切读数m1=-34.0, 下切读数m2=30.5;由《航海天文历》 查得当天的太阳视半径为16.1,求指标差i,并检查指标
航海学天文定位第四篇第6章天文定位

天文船位线
• 一、定位原理 • 以天体在地球上的投影点为圆心,以顶 距为半径画圆,即天文船位圆,有2个及 以上这样的园,就可以进行球面距离定 位。
• 二、高度差法原理 • 由于球面上不可能直接画天文船位圆, 天文船位圆的半径又很大,如真高度为 300 ,则顶距为600=3600海里,航用海图 根本容不下,给定位带来了困难。 • 1875年,法国航海家圣.希勒尔提出了高 度差法(又称截距法)解决了天文船位 圆作图的问题。
• 3.求星体真高度 • (1)求恒星、土星和木星真高度
• 这些星体离地球很远,同时是测其中心 与水天线相切的,所以观测高度改正中 不存在视差和半径差SD。 • 眼高差表:是和其它天体高度改正共用 的。 • 星体高度改正c:实际上就是平均蒙气差 表,查表引数观测高度 h 。Leabharlann • (2)求金星、火星真高度
定位方法
1、太阳移线定位(高度差法) 2、太阳特大高度定位(船位圆定位) 3、太阳、金星定位(高度差法)
4、晨昏测星定位(高度差法)
sin hc sin sin Dec cos cos Deccos LHA
ctg Ac cos tgDeccsc LHA sin ctgLHA
sin Dec sin sin hc sin Dec cos Ac tg tghc cos cos hc cos cos hc
• 由于金星、火星离地球较近,因此和求星 体真高度相比只多了一项天体视差改正。 • 眼高差表:是和其它天体高度改正共用的。 • 星体高度改正c:实际上就是平均蒙气差表, 查表引数为观测高度 h 。 • 行星高度补充改正c’:对金星和火星的视差 的改正。查表引数是观测日期和观测高 度 。 h
009第五章 求天体真高度(07版)

(1) 眼高差表d:以测者眼高e(m或ft)查取眼高差。 查中版表时需作简单内插。 (2) 太阳改正表c:查表引数为观测日期段和太阳 下边或上边观测高度,分别查取太阳下边或太阳上 边的高度改正,查中版表时需作简单内插。(在改 正时,要注意观测日期。) 英版无需内插。
第二节 求天体真高度
天体观测高度ho=hs+(i+s) 一、影响观测高度的因素
1.蒙气差 (refraction)
天体视方向与天体
真方向的夹角称为 蒙气差或折光差。
B' Z B
ρ
ht´=h´-ρ
蒙气差订正值恒为
A h' h' t H
“-”。
1.蒙气差 (refraction)
平均蒙气差经验公式为: ρ0=1.002 cot
第四篇 天 文 航 海
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 航海教研室
第五章 求天体真高度
由天文航海定位原理已知,利用天体来测定船位,
必须得到天文船位圆的半径,也就是天体的真顶距,
航海上常通过天体高度来得到这项船位圆要素。
六分仪就是用来观测天体高度的测角仪器。掌握观
测天体高度的方法和改正观测高度求真高度就是本
章要解决的问题。
1.永久性误差
永久性误差是由于制造工艺的缺陷而引 起的系统误差。 (1) 偏心差(centering error):指标臂的 转轴中心与刻度弧的中心不重合所引起
的误差。
(2) 棱性差(optical error):动镜、定镜及 滤光片前后镜表面互相不平行,各镜表
面不平而引起的偏差。
(3) 刻度差(worm and rack error):刻度
航海学讲义之天体高度的测定

航海六分仪一、航海六分仪(Marine Sextant)1.结构由架体、测角读数装置和光学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测角读数装置:刻度弧、指标杆、小鼓轮和小游标光学系统主要有定镜、动镜、望远镜和滤光片。
刻度弧(Arc):主弧0︒~130︒,用于读取物标夹角的正角读数余弧从 0︒~-5︒,是负角度数,用于六分仪误差的测定指标杆(Index bar):以刻度弧中心为转轴,末端装有度数指标且可沿刻度弧移动的杆状半径。
望远镜(Telescope):用于放大物标的单筒正影望远镜。
动镜(Index Mirror):物标镜,位于刻度弧的中心。
定镜(Horizontal Glass):地平镜,镜面一半可透视,一半可反射,位于望远镜的光轴上且与光轴成75︒的固定角度。
弹簧夹(Clip):装在指标杆末端且随指标杆移动的止动夹。
小鼓轮(Drum):小鼓轮与弹簧夹和小游标装在一起。
小游标尺(Vernier):装在小鼓轮右边的一条短尺,用来读取测角的小数分。
小游标尺共分 5格,每格为0.′2。
2. 测角读数(1)小游标设计原理:小游标尺上n 个格等于小鼓轮上( n -1)个格的宽度:nK n k )1(-= 小鼓轮上1格刻度与小游标尺上1格刻度的差值nK k K =- K -k 的数值是小游标尺的最小刻度,称为六分仪的最小读数。
国产六分仪的最小读数是 0′.2。
(2)六分仪的测角读数①正角读法整度:在刻度弧;整分:小鼓轮小数:小游标尺②负角读法实际读数是:-(60′- 小鼓轮读数)(3)测角原理h =2ωω是动镜平面与定镜平面的夹角。
当测者看到天体的反射影像与水天线相切时,天体高度h 就等于动镜平面与定镜平面夹角ω的两倍。
2.六分仪误差的检查和校正动镜平面与定镜平面平行时,指标杆应指在刻度弧的0︒处;通过动镜、定镜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要与刻度弧平面平行,而且,两镜面要与刻度弧平面互相垂直;指标杆的转轴应位于刻度弧的中心和各镜片前、后两面都要互相平行,等等。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2课件——观测天体定位

良好时机。 民用晨光始或民用昏影终前后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在中低纬度一般只有20~40分钟。
3.预求测星区时ZT
早晨测星,利用ZT0600的推算船位预求 民用晨光始区时;
黄昏测星,则利用ZT1800的推算船位预 求民用昏影终区时。
SMT 10-50 7/9
___Z_D__-__0_8___________________ GMT‘ 02-50 7/9
CT 02-54-10
7/9
WT
-35
___C_E______-__0_3_-__3_2____________
GMT 02-50―13
7/9
hs 57-42.9
4.选择两组星,以备在观测时及时替代 观测不到的星体。
二、认星和选星
1.利用索星卡认星和选星 (1)“TS-74”型索星卡 每套国产“TS-74”型索星卡包括两块星
图底板和十三片透明的地平坐标网片, 一本使用说明书和一个塑料外套。
①星图底板
两块星图底板中,一块是以天北极为中 心(标有字母 N)的星空图,供北纬测者使 用。
在英版《航海天文历》中,格林经线上 日出和日没的地方平时每三天给出一值, 需要进行纬度内插。
在中版《航海天文历》中,格林经线上 日出和日没的地方平时每天给出一值, 需要进行纬度和经度内插,一般当纬度 低于60时,经度内差可以忽略不计。
二.选择观测天体的注意事项
1.选择较明亮的星体:主要是一等星和 部分二等星。
10
´
´
1149φo35°20´.0 N
第四节 晨昏测星定位
测星定位是天文定位的重要方法。 其优点:能在晨光昏影的短时间内求得观测船
航海学天文定位第四篇第6章天文定位

定位方法
1、太阳移线定位(高度差法) 2、太阳特大高度定位(船位圆定位) 3、太阳、金星定位(高度差法)
4、晨昏测星定位(高度差法)
sin hc sin sin Dec cos cos Deccos LHA
ctg Ac cos tgDeccsc LHA sin ctgLHA
sin Dec sin sin hc sin Dec cos Ac tg tghc cos cos hc cos cos hc
t s
• 若观测太阳上边高度,则求太阳真高 度的公式为:
h h i s d p SD
t s
• (1)眼高差表d:以测者眼高e(m或h) 查取眼高差。 • (2)太阳改正表c:包括平均蒙气差、 太阳视差和太阳半径差,因为平均 蒙气差和太阳视差均随观测高度 h 而变,所以查表引数为观测日期段 和太阳下边或上边观测高度,分别 查取太阳下边或太阳上边的高度改 正,由于编表方式采用临界表,所 以无须内插。
• 3.求星体真高度 • (1)求恒星、土星和木星真高度
• 这些星体离地球很远,同时是测其中心 与水天线相切的,所以观测高度改正中 不存在视差和半径差SD。 • 眼高差表:是和其它天体高度改正共用 的。 • 星体高度改正c:实际上就是平均蒙气差 表,查表引数观测高度 h 。
• (2)求金星、火星真高度
• • • • •
1、高度差法原理 天文船位线三要素: (1)计算点C(采用推算船位); (2)计算方位Ac; (3)高度差(截距)Dh=ht-hc
• 2、高度差法作图规则 • (1)高度差Dh为“+”(计算点C在天文船位圆之外) • 过计算点C作天体的计算方位(Ac)线,在该线上, 以C为原点,朝向天体截取Dh,得截点k,过k点作计 算方位线的垂线,即天文船位线。 • (2)高度差Dh为“-”(计算点C在天文船位圆之内) • 过计算点C作天体的计算方位(Ac)线,在该线上, 以C为原点,背向天体截取Dh,得截点k,过k点作计 算方位线的垂线,即天文船位线。 • (3)高度差Dh为0(计算点C在天文船位圆之上) • 过计算点C作天体的计算方位(Ac)线,在该线上, 再过C点作计算方位线的垂线,即天文船位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海六分仪一、航海六分仪(Marine Sextant)1.结构由架体、测角读数装置和光学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测角读数装置:刻度弧、指标杆、小鼓轮和小游标光学系统主要有定镜、动镜、望远镜和滤光片。
刻度弧(Arc):主弧0︒~130︒,用于读取物标夹角的正角读数余弧从 0︒~-5︒,是负角度数,用于六分仪误差的测定指标杆(Index bar):以刻度弧中心为转轴,末端装有度数指标且可沿刻度弧移动的杆状半径。
望远镜(Telescope):用于放大物标的单筒正影望远镜。
动镜(Index Mirror):物标镜,位于刻度弧的中心。
定镜(Horizontal Glass):地平镜,镜面一半可透视,一半可反射,位于望远镜的光轴上且与光轴成75︒的固定角度。
弹簧夹(Clip):装在指标杆末端且随指标杆移动的止动夹。
小鼓轮(Drum):小鼓轮与弹簧夹和小游标装在一起。
小游标尺(Vernier):装在小鼓轮右边的一条短尺,用来读取测角的小数分。
小游标尺共分 5格,每格为0.′2。
2. 测角读数(1)小游标设计原理:小游标尺上n 个格等于小鼓轮上( n -1)个格的宽度:nK n k )1(-= 小鼓轮上1格刻度与小游标尺上1格刻度的差值nK k K =- K -k 的数值是小游标尺的最小刻度,称为六分仪的最小读数。
国产六分仪的最小读数是 0′.2。
(2)六分仪的测角读数①正角读法整度:在刻度弧;整分:小鼓轮小数:小游标尺②负角读法实际读数是:-(60′- 小鼓轮读数)(3)测角原理h =2ωω是动镜平面与定镜平面的夹角。
当测者看到天体的反射影像与水天线相切时,天体高度h 就等于动镜平面与定镜平面夹角ω的两倍。
2.六分仪误差的检查和校正动镜平面与定镜平面平行时,指标杆应指在刻度弧的0︒处;通过动镜、定镜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要与刻度弧平面平行,而且,两镜面要与刻度弧平面互相垂直;指标杆的转轴应位于刻度弧的中心和各镜片前、后两面都要互相平行,等等。
(1)永久性误差① 不可校正误差:偏心差(Eccentric Error):指标杆转轴不位于刻度弧中心而引起的测角误差; 棱性差( Prismatic Error ,Optional Error):各种镜片前、后镜面不平行而引起的测角误差刻度差(Divide Error,worm and rack error):各种刻度尺分划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
②器差(Instrument Error, S)不可校正误对测角读数的综合影响误差,称为器差。
器差S的大小直接影响六分仪的产品质量:当 S<40″时,六分仪为一级产品;当40″<S<2.′0时,六分仪为二级产品;当 S> 2.′0时,航海上不能用来测天。
六分仪在出厂前,由厂家负责对器差的测定,测定表列入六分仪证书,并附一份贴在每一架六分仪的箱盖内,以方便测者在观测物标夹角时进行器差改正使用。
(2)可改正误差顺序:先动镜误差,再定镜误差,最后测定和缩小指标差。
①垂直差(Perpendicular Error)或动镜误差原因:动镜平面不垂直于刻度弧平面时所引起的测角误差;这些误差检查、校正的检查方法:把指标杆放在刻度弧35︒左右,右手平拿六分仪,或平放在桌面上,刻度弧朝外,眼睛从动镜的右前方望去,同时可看到动镜里、外的两段刻度弧。
如动镜里的反射影像与动镜外的直射影像相衔接成一体时,表明动镜平面与六分仪刻度弧平面相垂直,无需进行垂直差的校正;如刻度弧的直射影像与反射影像不衔接而是错开,则动镜平面不垂直于刻度弧平面,有垂直差。
校正方法:用专用小扳手慢慢地转动动镜背面的校正小螺帽,直到动镜里、外两段的刻度弧影像相衔接为止。
②定镜差或边差( Side Error)原因:定镜平面不垂直于刻度弧平面时所引起的测角误差检查方法:右手正握六分仪,将指标杆放在刻度弧的 0︒附近,调整好望远镜的焦距,对准一个天体进行观察(最好利用二等星体,白天可利用太阳),在定镜中可以看到天体的直射影像和反射影像。
慢慢的转动小鼓轮,使天体的反射影像上下移动,当在直射影像的水平位置时,两影像完全重合,表示定镜无有误差,镜面与刻度弧平面垂直;当两影像在左右水平位置上不重合时,则定镜镜面不垂直于刻度弧平面,有边差。
校正方法:用专用小扳手慢慢地转动定镜背面离架体较远的校正小螺帽,直到定镜里的两影像完全重合为止。
③指标差(Index Error)原因:当两镜面平行时而指标杆不指在刻度弧0︒上的测角误差。
一般情况下,在六分仪每次使用之前都要先进行指标差的测定,测定方法通常有三种:a 利用水天线测定指标差先将六分仪的指标杆放在刻度弧的0︒上,竖握六分仪对准水天线,从定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水天线的直射影像和反射影像。
当两影像衔接在一起成一条直线时,说明该六分仪没有指标差;当水天线的两影像错开不衔接时,说明该六分仪需测定指标差。
测定方法:慢慢地转动小鼓轮,使水天线的两影像成一条直线,读取六分仪的测角读数( m),指标差i=0︒-mb 利用星体测定指标差观测星体高度时,可以利用星体测定指标差,但一般情况下不要选择太亮的星体。
测定时先把指标杆放在刻度弧的0︒上,对准一星体, 在定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该天体的直射影像和反射影像。
当两影像重合时,六分仪没有指标差;当上、下两影像不重合时,说明该六分仪有指标差。
转动小鼓轮使两影像重合,读取测角读数,求得指标差 i 。
c 利用太阳测定指标差测定方法:选用适当的滤光片,,把六分仪的指标杆先放到刻度弧 0︒上,对准太阳,在定镜的视野中可看到太阳的直射影像和反射影像。
慢慢地转动小鼓轮,使太阳的上边缘与反射影像相切,读取测角读数(m 1)(指标杆向余弧方向移动,直接从小鼓轮上读取的读数,要从60′中减去此值为m 1);然后,再使太阳的下边缘与太阳的反射影像相切,读取测角读数(m 2)20021m m m i +-=-= 利用太阳测定指标差的优点:可以检查观测的质量。
4m -m =R 12⊙,R ⊙──观测太阳半径值。
观测的太阳半径(R ⊙)可与《航海天文历》中列出的当天太阳半径相比较:如果太阳观测半径与当日半径相差只要小于0.′2时,就说明指标差可靠。
否则,不可使用。
例:1996年 9月22日,利用太阳测定指标差,测得太阳上切读数m1=-33.'8,测得太阳下切读数m2=+30.'4,由《航海天文历》查得当天半径为16.'0,求六分仪的指标差,并检查其观测质量。
解:05.1648).(-33-4.30 =R 7.124.30)8.33(0⊙'='''+='+'--= i 与《航海天文历》所列太阳半径相差值小于 0.'2,说明观测比较准确,指标差可靠。
当观测了一个天体的高度后,可以从六分仪上读取天体观测高度(h s ),在经查得相应的器差( s)和测定指标差(i)的改正后,便可求得天体的观测高度(h '),即:观测高度(h ')=六分仪高度(h s )+指标差(i)+器差(s)3)缩小指标差指标差的大小从改正测角读数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只要测得准确,从所测得六分仪测角读数中加以修正即可。
但指标差太大,使用起来不方便。
因而对指标差大于 6.'0时,就应当缩小它。
缩小方法是:将指标杆放在刻度弧的0︒处, 对准某一远距离物标,最好是一颗二等星,在定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星体的直射影像和反射影像。
用专用小扳手,慢慢的转动定镜背后离架体较近的小螺帽,使上、下两影像基本重合为止。
调整了指标差后,可能会影响定镜平面与刻度弧平面的垂直状态。
因此,还得重新对定镜的边差进行检查和校正。
边差校正后,又要影响到指标差,所以再进行指标差的缩小。
直到定镜平面垂直于刻度弧平面,指标差小于6.0'时即可。
3.六分仪视差(Parallax of sextant)(y)如果所有不是无穷远,甚至在1海里之内,由于光线到达六分仪两镜是不平行的,存在一个夹角y ,称为六分仪视差角(Parallax of Sextant)。
当物标无穷远时,视差为零,物标越近,视差越大。
一般观测天体和水天线时,不存在六分仪的视差,只有测定小于1海里的物标夹角时,应考虑六分仪的视差,应该用直观近物标来测定指标差,这样测得的指标差中已包含了视差。
4.航海六分仪的维护和保管(1)取六分仪时,应拿其把手或架体,不可拿其它部位。
且动作要轻稳。
暂不使用时,要三脚着桌面,不得反放。
用后要把六分仪各部件归位,及时放回箱内。
若箱盖合不上时,不能硬盖,要仔细找出原因,排除障后再盖好。
(2)六分仪使用或校正时,对所有部件的转动要轻,如遇到有关部件移动不灵活时,首先要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切勿硬拉硬转。
指标杆移动时,要捏紧弹簧夹,勿使正切螺纹与刻度弧齿纹相撞击。
切勿日晒雨淋。
(3)六分仪一般放在驾驶台或海图室内。
如夏天或冬天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较大时,使用前,应先拿到室外一段时间,放在通风的地方,以适应露天的天气情况。
(4)六分仪平时不用时,要放在箱内,盖好盖。
放置处要离开热源,不宜震动、干燥和有固定箱子设施的地方。
不可随意放置,以防在风浪中船体摇晃摔坏。
(5)六分仪不准随意做它用,不允许任意拆卸部件。
搬运过程要注意保护,严防磕碰和挤压。
天体高度的改正1.观测天体的准备工作(1)检查、校正六分仪误差。
调整望远镜焦距,选用滤光片。
(2)求出测天时的天文钟时间和天文钟钟差(见本章第五节)。
上好秒表发条,检查秒表启动、停止和秒针归零等情况。
(3)准备好测天有关计算、作图工具和有关查算、修正表册。
(4)预算测天时间,选好观测天体。
(5)测定指标差,记下观测值。
因为晨昏朦影时间很短,可先抓紧时间测天,后再测定指标差。
2.观测天体高度的要领(1)把天体的反射影像拉到水天线附近观测太阳(或月亮)高度时,选好适当的滤光片,把指标杆放在 0 上,竖握六分仪,对准太阳捏紧弹簧夹,慢慢的拉动指标杆,转动架体,保持反射影像始终在定镜的视野中,直到太阳影像位于水天线附近止。
上午观测,调动小鼓轮使太阳影像位于水天线稍下一点,等太阳慢慢地升高,快要离开水面时,影像与水天线的重叠处,象一颗小白点,当小白点消失的瞬间即为太阳相切时刻;下午观测,可调动小鼓轮使太阳影像位于水天线稍上一点,等太阳慢慢下降到水面时,影像与水天线之间象有一条黑线,当黑线断开的瞬间,即为太阳相切时刻。
(2)摆动六分仪找相切以望远镜光轴为轴,左右轻轻的摆动六分仪,在视野中看到天体的反射影像也在作沿圆弧线的摆动。
弧线的最低点是天体方位圈的方向,测者调整六分仪的观测方向,使最低点位于视野中央,这样,六分仪刻度弧平面与天体方位圈方向一致,并处于垂直位置。
继续摆动六分仪,使天体的反射影像始终处在圆弧的最低点。
若反射影像离水天线距离较大时,可稍微转动小鼓轮,使其距离拉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