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惠来一中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试室、试室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准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所有的题目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除选择题用铅笔将答案涂在相应区域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所有选择题的答案都必须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相应的位置上,否则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宦.官/豢.养竹竿./蒿.菜落.落大方/丢三落.四B.莅.临/乖戾.对弈./肄.业抛头露.面/露.出马脚C.足癣./朝鲜.嗔.怪/瞠.目苦心孤诣./雄关险隘.D.羡.慕/汗腺.畜.力/体恤.谄.媚阿谀借花献.佛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如临深渊....,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洲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C.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试卷类型:A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4—2015学年第学期统一检测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诗句不含“理趣”的一项是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C.“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D.“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苏舜钦《题花山寺壁》)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诗意境深刻,取材扩大, 创作技巧有了进步,在艺术上超过了唐诗。

B.《题西林壁》说理而不枯燥,议论而不质直,因为它将说理和状庐山之态融为一体。

C.把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结合在一起,是理趣诗的重要特征。

D.宋代哲理诗的兴起与宋太祖采取的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和宋人比较平静的心态密切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擅长言情,宋诗擅长说理,所以宋代很少言情诗。

B.唐代缺少有理趣的诗,是因为唐人的学识、文化素养、学术见解比不上宋人。

C.仕和隐本是两种不相容的人生态度,但宋代文人将二者统一了起来,既关心政事,希望建功立业,又保留了心性的自由。

D.宋人将关注的角度更多地转向了日常生活中,从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提炼出许多人生哲理,足见平凡的生活才是哲理诗创作的源泉。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籍独不愧于心乎独:独自 B.期山东为三处期:期待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受 D.何兴之暴也暴:残暴 5.(3分)A.B.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 而死 C.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 而死 D.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 而死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羽估计无法脱身,就想在部下面前打一场速战速决的仗,显示自己今天的结局是上天的安排,不是作战的过错。

广东省肇庆市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广东省肇庆市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广东省肇庆市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参加教学评估的领导虽然只是走访了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进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B . 日前,记者暗访了这家被曝光的偷排地下污水的大型制药厂,当采访有关人员时,他们躲躲闪闪,讳莫如深。

C .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D . 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几位经常聊天的老人坐在一起边议论边慨叹人心不古,还不时摇摇头。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这位院士诚恳地表示,他要努力去做一个乐意给年轻人开辟一切科学道路,使他们夺得科学高峰的人。

B . 仅在短短的三年之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这显然已经是比较熟悉的了。

C . 生命是否起源于火星而非地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否由陨石带来,天文学家正在研究诸如此类的问题。

D . 这本书具体描写了我国北冰洋考察船是如何根据气候和洋流的状况,渡过一个个难关,获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

3. (2分) (2017高三上·闵行期末) 小强因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有些低沉,你作为好朋友想送他一句话。

下面最合适的一句是()A . 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B .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上比赛的计分板上。

C . 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时,就变成一座桥。

D . 山涧的泉水㓿过一路曲折,才唱一支是美妙的歌。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4. (6分) (2017高三上·雅安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

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

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

一、语言基础。

(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尴尬(gān) 撮合(cuò) 胆怯(què) 眄庭柯(miǎn) B.泅水(qiú) 轻(yáng) 拔擢(dí) 日薄西山(bó) C.庇佑(bì) 怂恿(sǒng) 逋慢(bū) 茕茕孑立(qióng) D.盘桓(hēng) 辖制(xiá) 出岫(yóu) 战战兢兢(jīng)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

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

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A.形形色色 B.茕茕孑立 C.忍无可忍 D.蛰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想给孩子增加实用技能的家长。

B.凡事若不分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自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C.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D.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

,仿佛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

2015春期肇庆市高二期末语文试题(带答案)

2015春期肇庆市高二期末语文试题(带答案)

2015春期肇庆市高二期末语文试题(带答案)试卷类型:A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试题高二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宋诗中的理趣客观而论,宋诗胜于唐诗之处在于诗歌创作技巧的进步,意境的深刻,取材的扩大。

大量“有理趣”的哲理诗是宋诗的一大成就。

宋王安石、苏轼时代,诗含哲理渐成风气,诗歌“尚理”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

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 苏轼可谓是宋代“理趣”诗的集大成者,其中最成功之作莫过于《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陈衍说:“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

”《题西林壁》表面上是写庐山,实际上是从哲理的高度提出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要了解掌握事物的本质、真相,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和自以为是的主观性,必须对事物客观地不带成见地作全方位的历史的反复观察,深入研究。

这也是诗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基本思想。

这两句诗是近乎明白说理的议论,但说理而不枯燥,议论而不质直,因为它没有脱离游庐山的内容,而与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一语文本试卷共6页,17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5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吾从而..师之D.闻道有先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①择师而.教之②而.耻学于师C.①其皆出于此乎.②生乎.吾前D.①不拘于.时②学于.余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默写(每空1分,共1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揉碎在浮藻间,。

涉江采芙蓉, 。

采之欲遗谁? 。

(《涉江采芙蓉》)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

榆柳荫后檐, 。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

(《诗经·氓》)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5分) (1)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群臣怪之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非有诏不得上 C.断其左股 D.箕踞以骂曰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B.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D.5.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燕王拜送于庭 B.群臣侍殿上者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客有吹洞箫者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分)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以草具 食:粮食 B.谁习计会 习:熟悉.于是约车治装? 治:备办整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左右以君贱之也 ②左右以告 B.①乃歌夫‘长铗归’者也 ②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C.①因烧其券 ②孟尝君怪其疾也 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谖经人介绍成为孟尝君的门客,未表现出任何才能却一再提高自己的待遇,孟尝君则有求必应。

【试题】肇庆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

【试题】肇庆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

【试题】肇庆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试题】肇庆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回归----人文语文肇庆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蜡烛/污浊侵略/亲家百折不挠/折冲樽俎B.脚踝/青稞漂白/饿殍息事宁人/宁缺毋滥C.纾难/机杼穴位/戏谑解甲归田/浑身解数D.肥膘/飞镖孝悌/醍醐开花结果/归根结底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10月1日起开始施行。

但悲哀的是,旅游法施行3个月来,旅游骗局仍然层出不穷。

可见我国法律虽日渐健全,但不少法律仍处于休眠状态。

一大原因即是执法者缺乏执法动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执法过程中,拈轻怕重,偷懒耍滑,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思维。

另一方面,执法者与执法对象存有不绝如缕的利益勾连,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A.层出不穷B.拈轻怕重C.不绝如缕D.睁一只眼闭一只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验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B.我们学习和发展科学的目的不是征服别人,而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为自己国家和民族争取到利益,努力创造更科学美好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类型:A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孝悌.(tì)尺牍.(dú)毗.邻(pí)畏葸.(xǐ)B. 窠.臼(guǒ)坍.塌(dān)阴翳.(yì)尴尬.(gà)C. 迤逦.(lǐ)憩.息(qì)谄.媚(xiàn)媲.(pì)美D. 隽.(juàn)永要挟.(xiá) 擂.(léi)台鞭笞.(chī)2.下列一段话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武侠小说大师古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他会重新引.发.对生活的热爱。

作家雪小禅对菜市场情有独钟....,她说:“我有一个癖好,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菜市场逛逛,因为那里充满了烟火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古龙先生所见大.抵.相同。

A. 走投无路B. 引发C. 情有独钟D. 大抵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视察了朝鲜四·二六动画电影制片厂。

金正恩强调,朝鲜动画电影的独创性、魅力和创作速度迅速,应该怀着十足的信心,把朝鲜变成全球数一数二的动画电影大国。

B.据外媒12月4日报道,法国作家菲利浦·勒榭米耶近日将《圣经》改编成了一本科幻小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文化领域、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能接触到《圣经》。

C.中国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两周年之际,改编自其著作《红高粱家族》的电视剧在中国完成首播,引发持续的“红高粱热”。

D.势汹汹的雾霾天,使得人们对蓝天白云更多了一份向往;许多计划在最近出游的人们都表示,希望能去一些空气比较好的地方,躲避雾霾。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②历代的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

③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

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⑤在中国,家训的产生和发展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A. ⑤②④③①B. ⑤④③①②C. ②⑤④③①D. ②⑤④①③二、本大题8小题,共3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小题。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胜:堪,能承受B.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决:决定C.是以圣人不期.修古期:日期D.不法.常可法:法规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①论世之事,因为.之备②构木为.巢B. ①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②钻燧取火以.化腥臊C. ①号之.曰燧人氏②皆守株之.类也D. ①人民少而.禽兽众②而.汤、武征伐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B.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C.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D.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小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

璟少耿介有大节,博学,工于文翰。

弱冠举进士,累转凤阁舍人。

当官正色,则天甚重之。

长安中,幸臣张易之诬构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顺之言,引凤阁舍人张说令证之。

说将入于御前对覆,惶惑迫惧,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若缘.犯颜流贬,芬芳多矣。

或至不测,吾必叩阁救子,将与子同死。

努力,万代瞻仰,在此举也。

”说感其言。

及入,乃保明元忠,竟得免死。

璟寻迁左御史台中丞。

张易之与弟昌宗纵恣益横,倾朝附之。

昌宗私引.相工李弘泰观占吉凶,言涉不顺,为飞书所告。

璟廷奏请穷究其状,则天曰:“易之等已自奏闻,不可加罪。

”璟曰:“易之等事露自陈,情在难恕,且谋反大逆,无容首免。

请勒就御史台勘当,以明国法。

易之等久蒙驱使,分外承恩,臣必知言出祸从,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

”则天不悦。

内史杨再思恐忤旨,遽宣敕令璟出。

璟曰:“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臣擅宣王命。

”则天意稍解,乃收.易之等就台,将加鞫问。

俄有特敕原之,仍令易之等诣璟辞谢,璟拒而不见,曰:“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

”开元初,征拜刑部尚书。

其秋,驾幸.东都,次永宁之崤谷,驰道隘狭,车骑停拥,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并失于部伍,上令黜其官爵。

璟入奏曰:“陛下富有春秋,方事巡狩,一以垫隘,致罪二臣,窃恐将人受艰弊。

”于是遽令舍之。

璟曰:“陛下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由于下。

请且使待罪于朝,然后诏复其职,则进退得其度矣。

”上深善之。

(选自《旧唐书·宋璟传》,有删节)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缘.犯颜流贬缘:因为B.昌宗私引.相工李弘泰观占吉凶引:邀请C.乃收.易之等就台收:拘捕D.其秋,驾幸.东都幸:幸亏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璟耿直有气节,学识广博,善于写作,二十岁考中进士。

他做官正直,武则天非常器重他。

B.张易之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有谋逆的话,让张说作证人。

张说将要去朝廷作证的时候,宋璟告诫他,人的名誉和道德是最重要的,不要诬陷好人求得自己免罪。

C.则天不同意追究易之等人的罪,宋璟不顾安危坚持劝说,他认为易之等人虽然在案发前自首,但他们犯的是谋反罪,不能原谅。

D.皇帝出巡,因为马路狭隘,发生了车马拥堵事故,皇帝下令罢免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的官职。

10.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1)俄有特敕原之,仍令易之等诣璟辞谢,璟拒而不见(2)陛下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由于下1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南海旅次曹松①忆归休上越王台②,归思临高不易裁③。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①曹松,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福建、广东一带。

②越王台:广州著名古迹。

③裁,剪断。

(1)请简述第二联的意思和其中包含的情感。

(3分)(2)请分析尾联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4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怀良辰以孤往,。

,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兮辞》)(2)闾阎扑地;舸舰弥津,(王勃《滕王阁序》)(3)逮奉圣朝,。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李密《陈情表》)(4)富与贵,;,不处也。

(《论语·里仁》)(5)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小题。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

在自然美领域,从对动物的审美到对植物的审美,对山水的观赏由“比德”到“畅神”的转变,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处于狩猎生活时期的欧洲原始洞穴画作者,尽管生活在不乏美丽植物花卉的环境里,但他们着意描绘的只是经常与之周旋的野兽形象。

我国仰韶彩陶,已有鱼、鸟、蛙等自然物的形象,但它们都是脱离各自的生存环境被加以表现的,几何化的写意手法和强烈的变形处理,表明这些自然物已变成象征符号,还谈不上自身的美。

周秦以后,山川草木开始作为人的生活背景获得了自身的审美意义,然而人们主要是从“比德”的观点去欣赏它们的。

那时的人习惯于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事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自然物的美丑,就按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评定,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

“比德说”的关键在于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种品德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观念,开创了儒家比德的先河。

先秦儒家比德的言说方式不同于单纯的逻辑说教,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的隐喻修辞,而且是一种真善美圆融的思维方式。

比德审美观,虽仍有其片面性,却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转为道德情感的满足,表现了审美意识的进步。

《诗经》常以鸟兽草木比兴,作为抒发情意的借用物。

《离骚》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都表明“比德”观念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

由于艺术作品中大量出现以物喻人的形象,所以就使自然物往往附着了传统的隐喻意义,如松柏喻坚贞,兰竹喻清高,直到今天还影响人们对这类自然物的欣赏。

对自然物的“畅神”审美观,是晋宋以后盛行起的。

同“比德”不同,“畅神”强调的是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

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地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

王羲之《兰亭集序》写到自己面临会稽山阴兰亭一带有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的美景所产生的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