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简介(1)

合集下载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作品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作品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作品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被誉为爱国诗人、民族英雄。

他的作品《离骚》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

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介绍屈原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成就。

1. 屈原的生平屈原,字长沙,乃楚国人。

他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名门之后。

屈原小时候聪慧过人,熟读经史。

后来,他进入官场,担任过楚国的官员。

他曾经任楚国上卿,还曾经出使齐国,为楚国争取了好处。

但是,由于他的忠诚和节操超过了当时的时代,他经历了一些磨难。

公元前278年,屈原被放逐到汨罗江畔。

在他被流放的时候,楚怀王原本也非常痛心,但是由于屈原的忠诚和才华引起了其他官员的忌惮,最终导致了屈原的流放。

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汨罗江中投水自尽,以绝尘世烦恼。

2. 屈原的创作成就屈原的创作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著作,二是诗歌作品。

屈原还是楚国的学者,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史记》里记载有他参与的许多楚国历史的记述。

可惜在屈原被流放后,他的著作全都失传。

《离骚》是屈原最著名、也是唯一流传下来的诗篇。

这首长篇诗歌表现了屈原的忧国忧民情绪,描写了他被流放后的孤独和痛苦。

屈原以空灵、飘逸、激昂的文笔,赋予《离骚》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在文学史上,《离骚》远远超越了他所擅长的楚辞,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除《离骚》外,屈原的其他诗篇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九歌》、《天问》、《招魂》、《湘夫人》等诗歌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其写作的风格和情感经历一直被后人推崇不已。

这些诗歌主要表现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和文化内涵。

总之,屈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匠,他的作品无论在文学价值还是文化意义上都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屈原被誉为“中国爱国诗歌的代表”和“楚国的民族英雄”,是我们学习和追求的榜样。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忠诚、坚韧和爱国情怀,为中华文化的卓越传承而不懈努力。

屈原的简介和诗歌风格特点概括

屈原的简介和诗歌风格特点概括

屈原的简介和诗歌风格特点概括屈原(340-278BC),又称大禹子,楚国人。

是我国先秦时期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也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屈原的简介和他的诗歌风格特点概括。

一、屈原的简介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城(今湖北省天门市)的东南边境。

他的祖先是大禹的后人,属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

屈原曾经七次在楚国任官,先后担任过令尹、大司马等职务。

他主张以中原文化为楚国的建国根本,向外扩张,打败其它列国。

但他的政治思想跟当时大多数人想法不同,被人视为异端,被驱逐出楚国,在此期间,他写下一部长诗《离骚》,这一长诗成为他的代表作品、和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他没能赢得政治地位并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屈原的诗歌风格特点概括1.情感饱满屈原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情感。

他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放在每一首诗歌里,每一首诗歌都是情感的抒发。

此外,他所叙述的情感不仅包括自我感受,也表达对于环境和社会的关注,关注他国之乱,关注命运的起伏。

例如《离骚》中的这句话:“无边落木萧萧下,夕阳山外山。

”,这样的描写处处显示出屈原的凄苦情态和生命挣扎,其描写方式深情而有深厚的感情,富于感染力。

2.语言清新屈原的诗歌语言有着特别的清新感。

他在使用词语时,有选择性地运用了很有魅力的单音字,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具体。

例如《离骚》中的“怀柔似雾”“舒胸细语”,都是富于画面感的表达。

其语言用充满了色彩和美感的句式,令人流连忘返。

3.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屈原的诗歌中有很多独特的表现方法。

例如,《离骚》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样用鸟和龙来形容美女的形态,联想到「自由自在、神韵十足」的形式,很好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和心情变化。

他还以擅长使用比喻,比方和对比等艺术表现手法,其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4.有着深刻的社会和人性思考屈原的诗歌和社会、人性、历史等思考紧密相连,展现了人的思维、情感、经历和人生。

屈原简介1(1)

屈原简介1(1)

离骚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 政治抒情诗
抨击黑暗现实 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 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离骚》的内容与结构
• 现实之境:自述美好的家世、高贵的品格
受小人馋害,遭放逐贬谪
• 幻想之境:与先代君王讨论治道
上天求女不得
• 结局:内心矛盾不可缓解,“从彭咸之所
居”。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 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 中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 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 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 日。
屈原的作品
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共25篇: 《离骚》 、《天问》、 《远游》、《卜居》、《渔父
屈原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史上“香草美人” 寄情言志的传统。
屈原及其作品的历史影响
一、精神上
屈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那砥砺不懈、特立独行 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 的精神。
二、艺术上
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楚辞突出的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 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
》 《九歌》(11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
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九章》(9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
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
《九歌》
《九章》
《离骚》
《招魂》
《天问》
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 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 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 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 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 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 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 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 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 漫主义诗歌总集。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屈原,名平,字原,楚国人,又称屈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诗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曾经为楚国贡士,担任过楚国官员,也曾是楚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离骚》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屈原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辗转,他常常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担忧而心痛,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和辛酸。

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爱国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下面是对屈原的简介介绍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

一、生平和经历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荆州中阳(今湖北省枝江市)人。

他的父亲是楚国大臣,家庭经济条件不错。

因此他能够接受到相当好的教育,早年间受到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育,如樊远,庄忌,和伍定等。

屈原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原大地上,诸侯割据、内外交战,楚国虽然强大,但还处在与齐、秦等国的斗争之中。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充满了战乱、烽火和泣血,文人也常见身陷险阻、危难之中。

屈原年轻时,曾经为楚国的官员,曾在政治上投身于推动楚国的改革和振兴,也发表过很多的政论和诗歌作品,但是在战乱中他的一些政治行动未获成功,导致他在他的官场生涯上受到了很多的阻挠和打击。

为了表达自己的声音和抱负,他也创作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著作,同时也因为这些作品引起了传统文化和填词、文学上的反传统认知。

但是他的作品《离骚》,却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这一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绝唱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屈原的主要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长达三千多字,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为开头,描绘了屈原在离彤君园游和招魂释怀的情感和思想,同样也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反思,是屈原最为著名和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之一。

2.《九歌》《九歌》是屈原长篇叙事诗歌作品之一,共九章,开篇以“云中君不见吏隐飞鸟道, 时乎时乎隐之。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屈原,字平仲,楚国湘水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前278年。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活跃于战国时期。

屈原才华横溢,著有《离骚》、《天问》等诗集,其文学成就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以下是屈原的简介资料及其故事情节。

【屈原的生平】屈原出生在楚国湘水之滨,父亲名叫屈瑕,是楚国东部的大族。

他年少时聪明好学,文学和武术都有很高的造诣,曾经跟随着楚穆王出征,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

在楚国担任过不同的重要职务,如楚共王时期的官吏和相国等职务。

然而,屈原并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

在他担任相国时,因为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而被诬陷叛变,被楚庄王贬斥。

屈原不甘心受冤,于是离开楚国,辗转多地,最终到达了江南的荆山。

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很长的人生中的最后几年,直到不幸自杀身亡。

【屈原的故事情节】屈原的生平中有不少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与爱国、忧国、心志等方面有关。

1. 《离骚》寓言故事《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被誉为古代文学中的精品之一。

这部诗篇是屈原在流放荆山时所创作的,主要讲述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和对楚国走向的悲观预测。

其中的“天问”一章更是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

《离骚》中有一段寓言故事,讲述了屈原的灵魂乘骚车回到人间访友的过程。

这段故事象征着屈原的思想离开故乡,向人们传达了他以尽己力爱国、守国的决心。

2. 屈原投江屈原离开楚国后,他的情绪非常低落。

有一天,他在地上写下三十二个“吾”字之后,便不停的看着它而落泪。

接着,他决定选择投水自杀,抢救了他的楚国人投笔于江中来减轻水祸。

传说神龟在其前游,开口不停。

他们发现这是神龟波动的波纹,而后只见一条巨龙腾空而过,为他撑起一片长滔滔的波涛。

随后,屈原便跳入江中自尽了。

当地居民为了防止鱼虾蚕蜦吃了他的尸体,便在船上打鼓打鼓,所以这个传说还有举国哀悼屈原的结果。

3. 屈原挂悬浮屈原最后的日子,虽然颓废但心中并没有倒向败逆者。

一晚,他跳上荆州定山的高崖,写下了“身世劳苦,自惜不能再成。

屈原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

屈原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

屈原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爱国人士,他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诗史第一篇”。

本文将详细介绍屈原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1.屈原生平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字平原,楚国丹阳人,祖籍盱台(今河南省商丘市)。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山水田园文化”的代表人物。

屈原自幼聪颖,有才华,学识渊博,精通音乐、武术、书法等多种技艺。

在楚国官场举步维艰的时候,他选择辞去官职,游历四方,广泛交往,给自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据传说,屈原曾任职于楚国宰相府,并担任过国际关系部门主管。

但因不满楚国内外政治形势,他在公元前278年辞官离开国家,流落到江南:先是到过豫章、余姚等地,后又搬到了郢城(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的沅湘之间,过着隐居的生活。

2.屈原的著作屈原在世时就有文集,但在经费时代,只有《离骚》等数篇作品得以流传。

以下是屈原的主要著作:(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一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巨匠的杰作。

《离骚》是一部仿古诗,主要讲述了屈原离开国家到外游历的感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觉和自身困境的描绘。

《离骚》以其内涵深刻,艺术形式精湛,成为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2)《渔父》《渔父》是屈原的短篇小品,向人们展现了屈原的良好人文关怀。

该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个贫困但有良知的渔民,在渔业经营上遭到不公正对待的故事,通过对渔民困境的生动描述,展示了屈原对人民百姓的深厚感情。

(3)《九歌》《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杰作之一。

这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作品,内容包含了屈原的爱国思想、音乐表演、政治见解、天文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这部作品展示了屈原写作上的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也告诉我们屈原是一个最具有艺术天赋和政治见解的诗人之一。

(4)《招魂》《招魂》是楚国辞赋的代表作之一,由屈原所著,文学风格沉雄豪迈、富有情感。

该作品主要描绘了屈原对楚国忠诚的鞠躬尽瘁,以及在死后对国家的牵挂和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之爱和悲痛之情。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简介1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简介1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简介11、屈原(前340年-前278年,生卒年尚有争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因当年为屈原逝世2230周年,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

同时主持外交事务。

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此时屈原受靳尚等人排挤,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后来曾经被召返。

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

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再次驱逐屈原。

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于同年农历五月初五写下《哀郢》,之后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

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据闻一多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

屈原作为诗人,是楚辞的代表作家。

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著名诗篇。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中國東漢末年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親曹嵩原是夏侯氏的後裔,後來成為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

曹操文武雙全,《魏略》說他「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於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屈原是中国楚国时期的伟大诗人,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是中国文学最早的爱国主义者之一,曾经为保卫中国楚国的领土和国家利益而努力奋斗。

他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境界对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就屈原的简介和代表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一、屈原的简介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字子长,一言以蔽之,是中国楚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也被称为楚国文化史上的巨匠。

屈原的父亲是楚国上计令,出身于贵族家庭。

屈原十分聪明而且生性聪明敏锐,他在楚国的文化和政治圈子里以深厚的学问和高超的才能而闻名。

王室显赫,而王室宠爱的人物往往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培训,并走上成功的职业生涯。

因此,屈原在年轻时就被推荐给楚王作为宾客和文化顾问。

不久后,屈原辞去了官职,离开了王室,并开始自主创作诗歌。

他把自己的前途,任务和能力全部用在了保卫楚国和维护楚国利益上。

但是,因为一些复杂的政治原因,他的故乡楚国和楚王与他决裂,最终导致了他被放逐。

随着屈原的日益消沉和悲痛,他开始创作了一系列痛苦和沉重的诗歌,抒发他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对自己的遭遇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感。

在他的诗歌中,他讲述了关于自己和国家的悲伤和感受,并一直坚信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同在。

二、屈原的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之一。

它是屈原在流亡中担忧家国命运的惆怅中所作,全篇文笔精练、意境高妙、格调深沉,充满了屈原痛苦的心情和感受。

全篇十分华美、铿锵有力,同时十分悲伤和严肃。

每一段都散发着屈原独具的思想和情感。

《离骚》是一首关于爱情、个性和人生的哲学诗,其中对爱、离别、生命、艺术、人格等几大主题进行了探讨。

它的艺术形式和诗歌技巧显示了屈原的才华和文学造诣,其中的意识形态、哲学、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思想方式也说明了屈原的智慧和学养。

2、《楚辞》《楚辞》是屈原所著的包含了两百多篇诗歌的著作,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诘问楚王为何不立志改革,改变法度。表达自 己愿为前驱的心愿。
诗句分析(一)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纷:繁多的样子。 既:已经。 此:指上文的家 世、生辰、嘉名等。
重:加上,增加。 修:美好的,优秀的。 句式:状语后臵句。 扈:楚方言,“披” 纫:名词作动词,“用绳索连结” 佩:名词,佩带在身边的装饰品。 以为:把……当作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第三节
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立场,表达了这种观点 不为楚王采纳的痛苦心情。


举历史事实说明,在贤明君主时期,贤士就会为国 君效力。 举尧、舜光明正大的做法与桀、纣的狂乱失足进行 对照,给楚王作取舍的参照。 指出小人走错路,陷国家于倾危;自己不避灾祸反 对他们,是为国家免受祸患。 申说自己为国效力,希望赶上前王的足迹。不料楚 王全不了解我的内心,反而信谗怒己。 说明明知忠言直谏对己不利,但为了国君,忍受祸 患,不断进谏。 楚王当初和我约定,现在又反悔。我为楚王的屡次 变卦感到伤心。
离 骚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 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辞” 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出身于楚国 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 治上他推崇“美政”,后来遭到群小 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 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 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 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揽:采摘。
洲:水中的陆地。
诗句分析(三)
日月忽其不淹兮

忽:迅速的样子。
其:它们。
淹:久留。
春与秋其代序

代序:替代、更换时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惟:想到(第一节中的“惟”是句首语气词) 之:结构助词“的” 恐:担心,恐怕。 美人:比喻有才能的人。 迟暮:年岁衰老
恐美人之迟暮

诗句分析(四)
苗裔(yì ):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 )揣度 扈(hù )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 汨(gù ):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 ):山坡、岭上 骐骥(qí jì )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荃(quá n):香草名,喻楚怀王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嘉:美好
“名余曰正则兮”

第二节
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决 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

叙述自己已具有的内在美德,又加上有优秀的 才能,再加上讲求整饰,成为内外完美的人。 叙述恐怕时光易逝,自己修身的情况,并用木 兰和宿莽来表明自己志向的坚贞。



过渡句。承接上文,转入下文。
不抚壮而弃秽兮

不:何不。 抚:持有,把握 弃:抛弃。 秽:污秽之行。 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壮:壮年
何不改乎此度?

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在” 乘:乘坐。 骐骥:良马。 驰骋:(马)快跑 以:连词,表承接关系,“来” 来:召唤词。 道:通“导”,引导 做先驱带路。 夫(fú ):语气助词,不译。 先路:动词:
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臵,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 怕年岁不等待我。
——司马迁《报任安书》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 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抒 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 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写 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 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 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 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 在情理之中。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 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 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 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 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 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 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 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 —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 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 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 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 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 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 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 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 种重要的标志。这些诗歌运 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 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 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诗句分析(二)
汩余若将不及兮
汩:水流很快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若:好象。 不及:赶不上

恐年岁之不吾与
恐:恐怕,担心。 与:等待 句式:宾语前臵句。“不与吾”

朝搴阰之木兰兮

朝:早上。 搴:拔取。 之:结构助词“的”
夕揽洲之宿莽
Hale Waihona Puke 一节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叙述世系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叙述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的美好意义。 朕,我。“古者尊卑共之,至秦天子独以为称。” 皇考:已故的父亲。(妣:已故的母亲) 肇:开始。 锡:通“赐” 句式:状语后臵句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朕皇考曰伯庸”


“肇锡余以嘉名”


屈 原 的 作 品
代表作有《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等。屈原的出 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 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 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 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 “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同时,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