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整理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导学案【第1篇】《父爱之舟》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感受父爱的伟大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并学会感恩父母。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父爱的伟大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并学会感恩父母。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1.课件出示生词“蚕茧、考试、糖葫芦、暑、煮”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师总结:“我”在梦中,梦到了父亲卖蚕茧给“我”买枇杷、住旅店、给我买豆腐脑、给我做万花筒以及父亲雨雪天背我上学等事情,感受到父亲对“我”无声的爱,我对父亲也有说不尽的感激。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6-10小节1. 出示任务:1)默读课文6-10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还有哪些场景,让我泪洒枕边?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心酸的哭了。
1)这段文字,你喜欢哪些词句?简要说说原因。
2)边读边想象画面,“我”为什么心酸?我心底会有什么样的想法?3)这里的“新滋味”指的是什么?(心酸的滋味,凑钱很艰难但是全家都愿意把钱花我身上;感受到父亲对我的关爱,也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很沉重)4)为了回馈家庭,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有怎样的收获?预设二:父亲划船送我上学。
1)为什么选择划船?这里第二次提到借船,你感受到了什么?2)这时候,父亲和姑父轮流为我摇船,却让“我”去睡觉,能睡着吗?你觉得“我”心里是怎么想的?3)为了维护“我”的自尊心,父亲又做了什么?(预设:船不靠靠近学校就停)4)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取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继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电子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找学生说说围绕“落花生”写的内容。
种、收、尝、议花生。
导出本课新授内容二、新授1、激趣质疑“学贵有疑,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谁能提出问题,谁的进步最大。
找同学分角色朗读3——15自然段边听边想。
预测:学生若无问题教师反问“那晚天色不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说实在很难得?”面临学生不会提问题或发言不踊跃情况,激趣“提问题其实很简单,这个问题至少能提出三个以上问题,谁来试一试”教师穿针引线,同时简介“父亲”的情况。
小结:刚才就一个句子提出3、4个问题,这就是创新能力。
小问题有小进步,大问题有大进步,通过刚才的思考感到有进步吗?2、深入探讨通过刚才的调动这时学生应该能提出问题来了。
预测学生问题:为什么把花生跟桃子、苹果、石榴作比较,作者想说明什么?借学生提问之际再给学生鼓劲(问题提的很好,就是声音太小,明显缺乏自信,大点声再说一遍)出示电子幻灯片,齐读这段话。
发问: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花生呢?与学生沟通谈话,让学生自读体会。
教师范读,让其他学生比照,谁读的好,说出为什么。
教师边示范边深入沟通,“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为了读出这种语气,表达父亲的这种情感老师朗读的时候,具体注意了什么?”从感情的整体把握与具体朗读技巧上,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予以练习。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 1 白鹭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第一单元 4珍珠鸟第二单元 5、搭石课后练习习单基础再现一、读拼音,写词语。
xùn qī lǎn duò tuōxié wǎn kù()()()píng héng xié tiáo rén yǐng chuò chuò()()()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 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2.清澈的水流在随风飘荡。
()3. 情理之中发生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
()4. 相互协调,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谐一致。
()三、多音字的正确使用。
这两个房间()间()隔比较近。
四、句子仿写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联结着,也联结着。
五、句子积累人们走搭石时,声音很美:的声音,像;画面也美:,,给人。
1、各小组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对易错字词互相提醒。
2.互读。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3、学会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第二单元 6.将相和3、为了削()减开支,妈妈连他最喜欢吃的刀削()面都舍不得出去吃了。
四、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无价之宝失信抵御理直气壮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绝口不提五、选择1、《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A.春秋时代B.战国时代C.秦朝2、渑池会上,蔺相如要求秦王()A.击否B.鼓瑟C.唱歌六、判断题1、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常常侵犯别的国家。
()2、秦王要拿十座城来和赵国换和氏璧,不换的话,就要攻打赵国。
()3、蔺相如答应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讲信用,他就拿着和氏璧,和秦王同归于尽。
()4、蔺相如半夜自己带着和氏璧,偷偷回到了赵国。
()5、赵王让大将军廉颇随行,一起到渑池会见秦王。
()6、渑池会上,赵王逼着秦王为他击缶,不然蔺相如就要和秦王拼命。
()7、渑池会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跟廉颇-样高。
五年级导学案10篇(正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主备人:年级班小组最棒我要成为最佳的我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课型自主合作课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
学习过程笔记栏知识链接:小桥流水人家:语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江南水乡。
本文指作者的家乡,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与诗句相吻合。
另外,用诗句做题目,更显得家乡美好可爱,富有诗情画意。
预习方法:1读 2标 3认 4写 5思一、自主学习1.快速浏览本课导读提示,提出几点阅读要求?——————————————————————————————————-。
2.这篇课文我读了()遍,想象“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请写下来。
生字对对碰()()()()()()缀螃蟹潺粼婀娜涸二、合作探究1.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举例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吗?(引学:请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段落。
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2.作者的家乡美吗?把课文中作者描写的最美的景物给大家读一读,说一说美在哪里?(引学:读想结合,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美景,也可以画一画美景)三、达标检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枝条()的舞姿()的声音()的清风()的流泉()的印象(1)“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美好的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这条小溪的用处是_________________,带给“我”的美的感受是___________,带给“我”的快乐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些表现作者怀恋和思念家乡的诗、句,请你写下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整套导学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窃读记设计人:审核人:温馨寄语:我自信,我成功,我快乐,我成长。
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正确读写“窃读、惧怕、充足、屋檐、支撑、炒菜、锅勺、踮起脚、哎哟、饥饿、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
2、通过自读、品读、悟读,体会窃读的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重点)3.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与好处。
(难点)二、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将课文读通、读顺,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上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三、知识链接: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小英子在北京长大。
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课前积累读书词语:一目十行、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囫囵吞枣自主学习一、我会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二、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三、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以为线索,以“我”、两个场景的插入,表现了。
我还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可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去概述。
)四、通过细读课文,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五、我知道课文都哪些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我要抄写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五、质疑。
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合作探究1、作者这样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会找出描写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句子,我还会找出课文中描写“我”这种心理活动的语句,并会和同学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主旨,获得美的熏陶。
3.感悟富有童心童趣的语言,激发爱美之心。
教学重点: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主旨,获得美的熏陶。
2.感悟富有童心童趣的语言,激发爱美之心。
教学难点: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主旨,激发学生热爱美,追寻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材料,学生分组(月亮兄弟组和月亮姐妹组)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对吟月诗。
教师预设1:上课前请同学们微微闭上双眼,听一首歌。
(播放歌曲)这首歌使你想到什么呢?教师预设2:每当圆月挂在天空,总会引起我们无限的诗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豪情激荡着我们的心灵。
看到月亮,你会想起哪些诗句呢?月亮兄弟月亮姐妹们纷纷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二.整体感知,比寻月迹。
1.初识作者。
2.教师预设: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吗?(提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过程来说。
)盼月(1—4)、寻月(5—30)、议月(31—36)3.教师预设: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有没有注意到旁批中的“感悟品味欣赏”呢?对照这些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孩子们寻找月亮的过程。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找出孩子们寻找月亮的过程,一边思考那时孩子们心中的感受(提示:可以用一个两字词语来表示。
)月亮兄弟月亮姐妹们根据图示一一完成。
共同小结:随着寻月足迹的不断变化,孩子们的心理也在不断变化。
原来,寻月的过程正是孩子们获得满足的过程,寻月的过程正是童心升华的过程呀!三.品读佳句,赛悟月美。
教师预设:月亮是神奇的,所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那么,孩子们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请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描写月亮的句子,并作批注,说说你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范例:A.“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月亮兄弟:“款款”运用叠词,形容月亮的美好姿态,款款而来,多么优雅呀!“溜”形容悄悄地,仿佛捉迷藏;“长了腿”拟人手法,一个活泼可爱的月亮来到我们面前。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讲民间故事》导学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讲民间故事【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从传统民间故事中发现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言运用:学习并积累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能适当地丰富故事的细节。
审美创造: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趣,进一步激发学习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能适当地丰富故事的细节。
难点: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趣,进一步激发学习民间故事的兴趣。
【知识梳理】一、小组初选1.小组成员每个人都讲一个民间故事,选出最好的在全班交流。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丰富细节,适当填入人物对话等。
3.努力做到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如可以适当添加细致的人物形象的描绘、还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表情等。
二、评议标准A.主讲人所讲故事的情节是否完整;B.讲故事时主讲人是否面向听众,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有没有符合故事情节的动作展示;C.主讲人声音是否适当,眼神和听众是否有交流。
【自主练习】一、明确交际话题。
1.《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都属于______________(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
这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____________(人们口头史书上)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的叙事体故事。
2.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1)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
( )(2)民间故事就是神话故事。
( )(3)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 )(4)民间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 )3.下面哪些属于民间故事?( )(多选)A.《白蛇传》 B.《孟姜女哭长城》 C.《完璧归赵》D.《梁山伯与祝英台》 E.《坐井观天》二、提出交际要求。
如何把民间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呢?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丰富故事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B.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C.里边的人物不能神话,要符合现实。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整理版.doc

目录1.小麻雀(第一课时) (2)1.小麻雀(第二课时) (4)2.金奖章(第一课时) (6)2.金奖章(第二课时) (8)3.“没头脑”和“不高兴”(一课时) (10)4.大拇指汤姆(第一课时) (12)4.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 (14)5.坚定的锡兵(一课时) (16)6.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18)6.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20)7.海上日出(第一课时) (22)7.海上日出(第二课时) (24)8.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 (26)9.西风胡杨(第一课时) (28)9.西风胡杨(第二课时) (30)10.我家门前的海(一课时) (32)11.诗词二首(第一课时) (34)11.诗词二首(第二课时) (36)12.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38)12.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 (40)13.小英雄雨来(一课时) (42)14.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一课时) (44)14.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46 15.紫桑葚(一课时) (48)16.酿(第一课时) (50)16.酿(第二课时) (52)17.十年后的礼物(第一课时) (54)17.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 (56)18.月下桨声(一课时) (58)19.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第一课时) (60)19.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第二课时) (62)20.彩票(一课时) (64)21.孔子(第一课时) (66)21.孔子(第二课时) (68)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第一课时) (70)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第二课时) (72)23.黄帝(一课时) (74)24.梅兰芳(第一课时) (76)24.梅兰芳(第二课时) (78)25.唐玄奘西行取经(一课时) (80)26.天窗(第一课时) (82)26.天窗(第二课时) (84)27.我是猫(第一课时) (86)27.我是猫(第二课时) (88)28.杨子荣借题发挥(一课时) (90)29.武松打虎(第一课时) (92)29.武松打虎(第二课时).....................94 30.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一课时) (96)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导学案1.小麻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不知不觉、惊慌失措”等词语,能够听写课后练习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张学区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导学案设计课题: 1.窃读记课时:第 1 课时授课日期:主备人:杨永芳审核人:领导签字:使用人:【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等词语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的热爱、求知的的渴望并受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时间预设】交流5分—展示15 分—检测15分—总结5分【学习过程】一、自学提纲1、默读课文,看看哪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2、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3、品勾画的句子,体会读书的乐趣例:“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体会到什么?在交流中抓住动作和心理活动来体会。
4、文中写道书店老板,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展开想象,完成填空。
1)、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
”老板在心中默默对小女孩说:“”2)、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达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的走开了,我想对他说“5、“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小组合作三、展示四、达标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qièdúchǎo cài wūyán( ) ( ) ( ) ( )2、窃:1、偷 2、偷偷地3、谦指自己《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3、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离()体语( ) 戏()相()五、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西张学区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导学案设计课题: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时:第 1 课时授课日期:主备人:杨永芳审核人:领导签字:使用人:【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全面的学生。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全面的学生。
【时间预设】交流 5分——展示15 分——检测15 分——总结 5 分【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
2.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二、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
2.多音字注音、组词。
绿()朝()倒()3.在括号里填上省市的名称组成成语,然后把你的发现写在横线上。
重于泰()()山再起同舟共()()征北战人山人()()辕北辙五湖四( ) ()是心非跃然纸()()阔天空人定胜()()津乐道三、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提纲内容。
四、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情况。
五、训练检测。
1.填空并回答问题。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首诗,()篇古文,这是最()的要求。
“起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怎样才能写好?苗苗认为有两个重要条件。
你知道是哪两个吗?第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写文章还有哪些好方法,不妨也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也看过不少的闲书吧?其中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收获【课后反思】西张学区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导学案设计课题: 3.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时:第 1 课时授课日期:主备人:杨永芳审核人:领导签字:使用人:【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读书的乐趣。
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重点难点】1. 感受读书的乐趣。
学习读书方法。
2.用修辞、顺序词生动,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时间预设】交流 5分——展示15 分——检测15 分——总结 5 分【学习过程】一、自学提纲1、我会读,我能理解。
(我会认真地读词语三遍,有不懂意思的词语我会查工具书。
)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2 、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反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我受到了哪些启发?3、我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二、小组合作三、展示1 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用了非常确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我能找出这些句子,写出感受。
2 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结合自己读书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
3 我积累了许多有关读书的名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四、达标检测1、读下面句子,再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2、小练笔假如你外出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造课文,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西张学区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导学案设计课题: 4.我的“长生果”课时:第 1 课时授课日期:主备人:杨永芳审核人:领导签字:使用人:【学习目标】1.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
【时间预设】交流 5 分——展示 15 分——检测 15 分——总结5分【学习过程】一、自学提纲1.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互相考读。
反馈:教师抽查自学情况2.知内容: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主要写了童年读书、作文两大方面的经历)3.找出描写两次作文经历的段落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为什么她的作文被表扬?而且一次比一次进步的原因?反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爱读书——广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爱思考——勤总结)4.同桌接读课文,重点抓住第二自然段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反馈:阅读跟他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当这些乐趣和收获镶嵌进了少年时代,生活便像蝴蝶飞过花丛,像……像一枚让你的生活永远年轻的“长生果”。
(体会比喻的表达方法)二、小组合作三、展示四、达标检测一、我能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悦()凄惨()千人一面()烦恼()孤单()独树一帜()二、我能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流光()彩()囵吞枣()然神伤()肠挂肚浮想联()()()有味三、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比喻句,我至少能找到四处。
1.2.3.4.五、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西张学区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导学案设计课题: 5.古诗词三首课时:第 1 课时授课日期:主备人:杨永芳审核人:领导签字:使用人:【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我能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重点难点】1、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2、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
【时间预设】交流 5 分——展示 15 分——检测 15 分——总结5 分【学习过程】一、自学提纲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中的间、重、还三字的读音”。
2、诵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
3、读后,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5、重点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读读,比较一下,效果相同吗?二、小组合作三、展示四、达标检测1、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还:①hái;②huán。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重:①chóng;②zhòng。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数重:①shǔ chóng;②shù chóng;③shù zhòng;④shǔ zhòn2、解释诗句的意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西张学区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导学案设计课题: 5.古诗词三首课时:第 2 课时授课日期:主备人:杨永芳审核人:领导签字:使用人:【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重点难点】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时间预设】交流 5 分——展示 15 分——检测 15 分——总结5 分【学习过程】一、自学提纲1、诵读《泊船瓜洲》。
2、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呢?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的思乡之情呢?3、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4、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5、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小组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6、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
7、读一读第今天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想一想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但是诗人在表达方法上各有千秋,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词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小组合作三、展示四、达标检测背诵、默写两首思乡的诗词。
五、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西张学区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导学案设计课题: 6、梅花魂课时:第课时授课日期:主备教师:杨永芳审核人:领导签字:使用人:【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生词、读通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