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导学案
(2)望哨图。
①默读第7自然段。说说白鹭是怎样栖息的。
②想象:白鹭还会在看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
(3)低飞图。
①想象画面。说说想到了那句诗。
②有感情地朗读。
5.小谈收获。
1.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话进行画面描述。
2.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白鹭的精巧与韵味。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快速浏览课文第6~8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三幅画面。(钓鱼图、望哨图、低飞图)
2.再读课文,挑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朗读,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白鹭的韵味,并进行圈画批注。(完成活动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交流:
(1)钓鱼图。
①想象画面,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合适、和谐等)。 ②倾情朗读。
(2)指导学生交流识字成果。
(3)指导学生理解生字词。
4.指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相机正音。
5.指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说出作者对白鹭的印象。
1.交流课前自己了解到的作者资料。
2.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
(2)学习小组交流识字成果。
(3)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
3.(1)认读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体会白鹭诗画 般的意境美。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
1.准备白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白鹭和作者的有关资料。(师生)
3.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学生)
(2)朗读第4、5自然段。 ①欣赏白鹭照片。了解“蓑毛”“流线型结构”“长喙”。②用词语形容白鹭。(和谐完美、完美无缺)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免费(通用11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免费(通用11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免费(通用11篇)教学内容分析:《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

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分析:1.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齐读课题)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白鹭(导学案)【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二类字,会写10个一类字,会写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3、想象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优美的图画,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背诵课文。

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5、、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背诵课文。

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优美的图画,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7个二类字,会写11个一类字,会写18个词语。

理解生词。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了白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同学们也一定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在诗人的笔下尽展优美的姿态。

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诗。

因此郭沫若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

(板书:白鹭)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二、作者简介: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最新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最新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1人。

其中新生10个人。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要老师加强辅导。

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本册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

有的专题是从思想的角度提出,注重引导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关爱,如,激发对花鸟的热爱,热爱祖国,四时景物的动静态美;有的专题是从态度的角度提出的,如,我爱阅读,书山有路勤为径,这组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方法。

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不公如此,本册内容还加大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选录,如学习民间故事等。

三、全册教学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20个,结合“写好字,做好人”师生同练字活动,搞好书法教育,抓好写字教学。

写规范字,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的速度。

2、会使用字典、词典学词,加强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运用。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具体明确、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读经典书,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导学案第【1】篇〗一、课标内容2.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8扩展阅读面。

3.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4.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文特点,运用阅读教学法,读准诗词字音,把握诗词节奏,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情感。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长相思》一词。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逆雪之声的。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独立思考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在学习古诗词上能够自主借助注释、课文插图、课外资料书等方法学习课文。

但总的来说,语言表达、综合归纳能力还有所欠缺,在教学时要有导有放、放扶兼施。

五、教学目标1.学会“榆、畔、聒”三个生字,学会“更”这个多音字。

2.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六、教学重点、难点1.能在自主学习中通过知诗人、晓诗题、学诗意、悟诗情等多种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2.体会作者的思乡怀家的思想感情,七、教学策略运用阅读法、观察法、想象法让学生体会诗情,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八、教学时间一课时。

九、教学媒体多媒体、PPT课件十、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思乡的词。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那些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词,古诗或者现代诗都可以。

2.大屏幕出示:古往今来说相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020年最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2020年最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生,使他们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的作品有:散文集《长春集》、《潮汐集》、新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是“形散而神聚”。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白鹭:又名小白鹭,是白鹭属的一种鸟类。

白鹭和雪鹭体形小,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朱鹭:朱鹮的别名,属于鹮科,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

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

嘴细长而末端下弯。

朱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谓稀世珍禽,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

身体细瘦。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丰写的科学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目标是了解不同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唤起对动物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保护动物的热情。

在学习《松鼠》一文之前,学生就已经接触过一个单元的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类别、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都不陌生。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松鼠的特征与习性,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体会科学小品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形象、生动的说明。

四、教学难点:形象、生动的说明。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个新朋友就藏在马上要播放的动画片里,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位新朋友。

(引出松鼠)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测预习:A、请正确朗读以下词语。

明确:驯(xùn)良矫(jiǎo)健玲(líng)珑(l óng)帽缨(yīng)机警(jǐng)蛰(zhé)伏苔(tái)藓(xiǎn)榉(jǔ)实橡栗(lì)榛(zhēn)子B、完成填空:松鼠是一种的小动物。

明确:漂亮、驯良、乖巧。

(文中第一自然段勾画)(2)快速默读课文,如果你是一只小松鼠,请你从“漂亮、驯良、乖巧”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结合课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提醒学生圈点勾画)明确:面容和肢体:清秀、矫健漂亮好看的尾巴:帽缨形、翘吃东西的样子:前爪送、坐活动范围:树林(不侵犯人类)驯良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主食品种:果实(不伤害人畜)动作:过水、警觉、跑跳乖巧筑窝:选址、建造、居住、窝口的盖子(3)简单复习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主旨,获得美的熏陶。

3.感悟富有童心童趣的语言,激发爱美之心。

教学重点: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主旨,获得美的熏陶。

2.感悟富有童心童趣的语言,激发爱美之心。

教学难点: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主旨,激发学生热爱美,追寻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材料,学生分组(月亮兄弟组和月亮姐妹组)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对吟月诗。

教师预设1:上课前请同学们微微闭上双眼,听一首歌。

(播放歌曲)这首歌使你想到什么呢?教师预设2:每当圆月挂在天空,总会引起我们无限的诗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豪情激荡着我们的心灵。

看到月亮,你会想起哪些诗句呢?月亮兄弟月亮姐妹们纷纷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二.整体感知,比寻月迹。

1.初识作者。

2.教师预设: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吗?(提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过程来说。

)盼月(1—4)、寻月(5—30)、议月(31—36)3.教师预设: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有没有注意到旁批中的“感悟品味欣赏”呢?对照这些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孩子们寻找月亮的过程。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找出孩子们寻找月亮的过程,一边思考那时孩子们心中的感受(提示:可以用一个两字词语来表示。

)月亮兄弟月亮姐妹们根据图示一一完成。

共同小结:随着寻月足迹的不断变化,孩子们的心理也在不断变化。

原来,寻月的过程正是孩子们获得满足的过程,寻月的过程正是童心升华的过程呀!三.品读佳句,赛悟月美。

教师预设:月亮是神奇的,所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那么,孩子们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请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描写月亮的句子,并作批注,说说你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范例:A.“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月亮兄弟:“款款”运用叠词,形容月亮的美好姿态,款款而来,多么优雅呀!“溜”形容悄悄地,仿佛捉迷藏;“长了腿”拟人手法,一个活泼可爱的月亮来到我们面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秋季学期XX小学教案
科目:语文
年级:五年级
授课教师:xxx
日期:二0二0年九月
目录
第一单元
1 白鹭 (1)
2 落花生 (5)
3 桂花雨 (10)
4 珍珠鸟 (16)
第二单元
5 搭石 (18)
6 将相和 (21)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27)
8 冀中的地道战 (31)
第三单元
9 猎人海力布 (37)
10 牛郎织女(一) (41)
11牛郎织女(二) (45)
第四单元
12 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 (47)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53)
14 圆明园的毁灭 (57)
15 小岛 (63)
第五单元
16 太阳 (65)
17 松鼠 (69)
第六单元
18 慈母情深 (73)
19 父爱之舟 (77)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81)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 (85)
22 四季之美 (93)
23 鸟的天堂 (96)
24 月迹 (100)
第八单元
25 古人谈读书 (102)
26 忆读书 (104)
27 我的“长生果” (108)
(出示课件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

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

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板书:结构特点
地道(数量地点高度)地洞(大洞小洞气孔)(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出示课件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迷惑洞”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

“孑口”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孑口又险又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板书:火攻、水攻、毒气攻
冀中人民怎样对付敌人的进攻?用土和沙来灭火;用吊板来挡毒气;地道和枯井暗沟连起来,使水流走;还可以转移到别的村子里去。

板书:防御(出示课件19)人们在地道里是怎样进行联络的?“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一个个口传称“无线电”;用铁丝拴小铜铃称“有线电”。

板书:通信联络有线电无线电
因为不是真正的有线电和无线电,所以加引号。

(出示课件20)“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赞扬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

3)画一画讨论交流:根据课文提示的内容,画出地道的结构(4)说一说让学生做导游解说“地道”。

小结:(出示课件21)课文4—8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作【设计意图:此处考查标点符号的含义,有助于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画出地道战的结构,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

生交流、汇报:
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铺垫。

(课件出示7)
2.分离
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课件出示8)
生总结,交流:
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朵。

但我们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7)
(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3.相会
阅读5—8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年七夕见面?(课件出示9)
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

虽然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虽然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织女不死心,进行了抗争,就连喜鹊也被他们感动。

综合这些原因,牛郎织女每年七夕会见面。

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

七夕佳节,是中国情人节,你是不是觉得这比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更浪漫?
四、质疑,深化
1.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课件出示10)
2.出示“神话定义”。

(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

(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的;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
(课件出示11)(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

)为什么牛郎织女最后不在一起?
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板书:想象基于现实。


(课件出示11)【设计意图:设置“质
疑,深化”这个环节,能让学生们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感受人们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让他们明白,即使是神话传说,也应该基于现实。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五、小结:
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
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六、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古而有之,在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总在不断地变化。

读一读《迢迢牵牛星》《天上的街市》,感受其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