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第62页例4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组成特征。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标准。

二、说学情

有利因素:

从知识角度看,学生已经接触过三角形(如:三角形的概念、稳定性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从认知能力角度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利因素:

从知识角度看: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规律发现难度较大,对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带来了困难;

从认知能力角度看:由于年龄、心理特点,小学生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不够严谨,缺乏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当“较短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时,这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引导学生探究“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能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从数据中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理解“任意”的含义。

四、说教法及学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因此,我主要采用了实验法、演示法、探究法、运用提升法等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对比优化等。让他们在围一围、比一比、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等活动中提高能力,获得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引入新课。

本环节设计首先复习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的特征是什么?并判断给定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重点叙述为什么不是三角形,使学生认识到两点:一是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要首尾相连,即不能断开,也不能交错,这既是对三角形定义的进一步体验,也是为后面围三角形积累活动经验;二是产生认知冲突,并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究竟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让学生加深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通过比较,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为新知探究做好铺垫。】

(二) 实验探究,发现规律:这个环节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任意选择三根小棒围一围,记录那些数据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那些不可以围成三角形。在引导比较、交流分享中,探寻“能”和“不能”的原因。

第二个活动:探究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验证规律的普遍性。

交流时主要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

1、比较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关系,你们有什么发现?

2、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有几组? 比较这时三根小棒的长度关系,你们有什么发现?

交流时,重点放在“此时三根小棒的长度存在怎样的关系”上。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素材让学生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得了充分的体验和思考,也为后面的推理打下基础。】

3、在比较中深刻理解规律。

(1)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引导理解“任意”的意思。

(3)、如果脱离数据,你觉得结论还会成立吗?

交流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借助课件的动态演示,来进一步理解能和不能围成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具体数据下试验情况的分析,得出结论,接着脱离具体数据在验证,得出同样的结论,一方面证明了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加深学生的理解,两一方面告诉学生数学知识的严谨性、科学性。】(三)、分层练习,应用深化: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运用规律规律,解决问题:

(1)运用所学规律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使学生巩固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更好的判断方法。】

(2)解释生活中数学现象。

尽管草地不允许踩,但有些同学还是趁不注意时去踩了,这是为什么?我们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因为路近而去践踏花草树木。】第二层次是拓展应用:

老师要取三根小棒(整厘米数)围成一个三角形。她已经取了两根,第一根长4厘米,第二根长7厘米。第三根取几厘米,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不知不觉,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你的收获是什么?你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做何评价?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不仅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梳理,使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脉络,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养成回顾梳理、提炼内化,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判断标准:三角形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七、说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也积淀了一定的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开展数学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