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米和用米量练习题
小学数学认识米和用米量及试题

萝卜长18(米) (厘米)
1米
1厘米
比我一们比来,看你一这觉看是得,这1米是厘米和1米里米。。 厘到米底之有间多有少什厘么米关?系?
1米里有很多厘米。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继我续们数一:起10来, 2数0,一3数0,:40, 50, 610,, 720,, 38,0,49,10米,5,=10601,。007厘,米8, 9,10。这是10厘米。
7米 > 7厘米 辨析:7米=700厘米。
100厘米 = 1米
30厘米 < 3米 辨析:3米=300厘米。
提升点 1 实际测量体验用复名数表示长度
5. 如图,明明的身高为( 1 )米( 35 )厘米。
提升点 2 熟练运用长度单位
6. 圈出合适的长度单位。
跳绳长3(米) 小猫高38(米)
(厘米)
(厘米)
( 1)米( 20)厘米
4.下P9第8题)
(1)数学书长26米。
( 厘米 )
(2)灯管长50厘米。
()
(3)房间高3厘米。
(米 )
(4)字典厚6米。
(厘米 )
(5)大树高8米。
()
(6)教室长10厘米。
(米 )
5.想一想,算一算。
54米+9米=( 63 )米 74厘米-30厘米=( 44 )厘米 60厘米+40厘米=( 1 )米 1米-20厘米=( 80 )厘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到了哪些知识点?
这节课学习了:
1.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 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4题。第10 页练习一第9题。
(完整word)认识米,用米量练习题

认识米、用米量练习题
训练目标:
在练习中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一、填空。
1、我们学习的长度单位有()和( ).
2、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时,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
3、大约1米的物体有()。
4、1米=()厘米 100厘米=()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小明身高124( )
单人床长2(),宽100( ) 大树高8 ()
丝瓜长20 ( )小英身高1()30()
三、我会算一算.
35厘米+7厘米= 40米+8米=
50厘米+50厘米=()厘米=()米
1米—10厘米= 27厘米+30厘米=
四、先量一量,再填空。
( )厘米
)厘米
( )()厘米
()厘米 ( )厘米
五、判断下面各题。
(1)10厘米=1米。
( ) (2)乒乓球台高76厘米。
()(3)教室门高2厘米.( )(4)哥哥身高150米。
()
(5)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6)爸爸一步可以跨50米远。
()
六、试一试。
小明身高70厘米,他站在凳子上高1米,凳子高多少厘米?。
二年级上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年级上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二年级上第 2 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长度单位来测量各种各样的东西。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厘米,今天呀,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先让我们来想一想,什么时候会用到米这个长度单位呢?比如说,我们量教室的长和宽,量操场的长度,这些比较长的距离,用厘米来量就不太方便啦,这时候米就派上用场啦。
那到底什么是米呢?老师这里有一把长长的尺子,它的长度就是 1 米。
大家可以看一看,感受一下 1 米有多长。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记住 1 米的长度,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
请几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看看大概几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是 1 米呢?(小朋友们进行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发现大概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接近 1 米。
那现在大家闭上眼睛,在心里记住 1 米大概有多长。
接下来,我们来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小朋友们开始寻找)有的小朋友发现,教室的门宽大约是 1 米;还有的小朋友发现,黑板的宽也大约是1 米。
大家都很棒,找到了这么多大约1 米长的东西。
那如果要测量更长的距离,比如从教室到操场的距离,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卷尺来测量。
卷尺上有米的刻度,我们可以根据刻度来读出测量的长度。
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把卷尺,大家来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看看是多少米。
(小组开始测量)在测量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把卷尺的起点和终点对齐,尺子要拉直,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才准确。
测量完教室的长和宽,我们再来量一量自己的身高,看看自己有多高。
(小朋友们测量身高)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了教室的长和宽,也知道了自己的身高。
那你们能说一说,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吗?其实呀,1 米等于 100 厘米。
那为什么 1 米等于 100 厘米呢?我们可以想一想,1 米的尺子上有 100 个 1 厘米的小格,所以 1 米就等于100 厘米。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米和厘米的关系,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
1.2&1.3认识厘米,认识米、用米量

测量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 物体要放平。 用直尺量物体, 左端要和零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认识米、用米量
1.回顾厘米——用厘米量文具盒长宽 1.回顾厘米——用厘米量桌子的长宽 1.回顾厘米——用厘米量黑板的长宽
这样太 麻烦了。
拿这把尺子 来试试看。
你还见过哪些 测量长度的工具?
100厘米= ( 1 ) 米 300厘米= ( 3 )米
3.用米量
• 拿一把米尺,量一下伸直的两臂,看到什 么地方是1米. • 量身高 • 量出2米、3米…… • 量黑板、的长和宽,量课桌的高
4.各种尺子 米尺
直尺 量衣尺、皮尺
学生用尺
卷尺
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 吗?
这样说对不对吗?
1、铅笔长15米。( 厘米 )
4.语文课本的宽约10米.(
.
.
×
)
做一做。
• • • • • 10米+35米=( )米 25厘米—17厘米=( )厘米 65米—30米=( )米 8厘米+37厘米=( )厘米 90米( )90厘米
2、课桌高70米。( ) 厘米 3、一棵树高16厘米。( 米
)
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是米还是厘米?
教室长6( 米 ) 黑板长3( 米 ) 课桌长50( 厘米)
小明身高120( 厘米)
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是米还是厘米?
操场长100( 米 ) 数学书长21( 厘米 ) 铅笔长20( 厘米 )
教室长15( 米 )
认识直尺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1.认识厘米——认识刻度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米 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练习题练题一1. 看图写下下面每一个物体的重量。
- 米饭:300克- 苹果:150克- 糖果:20克2. 请你用黄豆分别给下面的罐子称重:- 第一个罐子:200克- 第二个罐子:100克- 第三个罐子:50克练题二1. 妈妈用米粒做了一个盘子,共有10粒米粒。
请你估计一下这个盘子大概有多重。
2. 已知1片A4纸的重量是5克,那么20片A4纸的重量是多少克?练题三1. 请你用物品的重量填空:- 1千克 = ________ 克- 1千克 = ________ 条巧克力2. 请你将下面物品按重量从轻到重排序:- 纸张- 苹果- 小石头- 雪糕练题四1. 如果你的身高是120厘米,那么你大概比一包面粉高多少倍?2. 如果小明和小红一起搬了一个10千克的沙发,他们每个人分担多少重量?练题五1. 请你用重量填空:- 1顿饭大概有 ________ 克- 1颗蛋的重量大概是 ________ 克2. 爸爸给了小明50克的糖,小明吃了一半,还剩下多少克?练题六1. 请你用黄豆填空:- 1瓶豆浆大概有 ________ 克- 1包豆腐大概有 ________ 克2. 小华想要做一顿饭,他需要计量1000克的黄豆,但是他只有一个500克的称。
请你告诉小华,他可以使用多少个称量来达到目标?以上是关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的练题。
完成这些练题,帮助你更好地认识重量的概念。
参考答案:练题一:1. 米饭:300克2. 苹果:150克3. 糖果:20克练题二:1. 盘子大概有10克。
2. 20片A4纸的重量是100克。
练题三:1. 1千克 = 1000克1千克 = 10条巧克力2. 排序:纸张 < 小石头 < 苹果 < 雪糕练题四:1. 如果你的身高是120厘米,你大概比一包面粉高120倍。
2. 小明和小红每个人分担5千克的重量。
练题五:1. 1顿饭大概有1000克。
1颗蛋的重量大概是50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1.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 可以用“m”表示。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作业1:完成教材P8练习一。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1.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 1米的长度表象,掌握 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估测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
2.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联系,知道 1米=100厘米。 (难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个长度单位? 2.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 3.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3厘米、8厘米。
×
√
我来!我来!
这是一把学生尺, 长20 厘米,谁愿 意用它来量一量 黑板的长?
拿这把米尺试试。 这样量太麻烦了。
只量两次就量完了, 黑板有两个尺子的长。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拿一把米尺,在你的身上找一找, 有没有1米。
我两只胳膊打开的长 度大约是1米。
用字母(m )表示。 (2)把你的两臂伸平,两手间的长度大约是 1(米)。 (3)在米尺上看一看,1米里有(100)个1厘米,也
就是1米=(100)厘米。
4.有一根竹竿,用2米长的尺子量了2次后,竹竿 还多1米,这根竹竿有多长?
2+2+1=5(米)
答:这根竹竿有5米长。
5.把两根长 10米的绳子连接起来,打结处长 1米 ,接好后的绳子长多少米?
点拨: 带单位的数比较
大小时要注意单位的 统一,而不能只比较 数字的大小。
1.量一量,填一填。(选自教材P8练习一第3题) 大约( )支长1米 大约( )根长1米
2.在合适答案后的 里画“√”。(选自教材P8 练习一第4题)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含试卷)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认识米,用米量》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重点考虑到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探究新知、感受新知与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一.引导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教学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正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宝贵财富。
在教学中,本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我有意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学习新知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我能行”而信心十足地自主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用米量及其测量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如木工师傅修理课桌椅和装玻璃窗都得用小卷尺或折尺来测量,上体育课学生跳远和推铅球都得用卷尺来测量,学生或许有帮过老师拉着卷尺测量的经历。
在本课教学时引导学生举出见过的各种尺子及它的用途,让学生感受到它的使用价值,唤醒了学生的意识,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地投入学习。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自觉地带着生活经验和“我能行”的信心自主地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可见把生活经验和新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是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的重要途径。
二.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要想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
必须把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调动起来,并拓宽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有了自我学习的辽阔天地,学生才能主自地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正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主体性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必须先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再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用小尺子量黑板的长度,有意给学生设“难”,让学生在量中体会到尺子小,费时又费力,要放弃又觉得自己能行而产生心理矛盾,使认识米尺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是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认识米的动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长度单位:认识米和用米量

活动发现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1米
20cm
20+20+20+20+20=100cm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1米
30cm
10cm
30+30+30+10=100cm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1米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 3,4,5,6,7,8,9, 10。这是10 厘米。
(1)大约( 5 )支铅笔连起来长1米。 (2)大约( 4 )根筷子连起来长1米。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3.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
教材P8 练习一 第4题
比1米长□√
比1米短□
比1米高□
比1米矮□√
比1米长□√
比1米短□
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或卷尺来测量, 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 米 = 100 厘米
四、动手操作,用米尺量
现在老师手里有一根绳子, 请两名同学互相配合,把这 根绳子慢慢拉开。其他同学 要认真观察拉开的绳子,如 果你觉得拉开绳子的长度够 1米了,就立即喊“停”。
长度单位
认识米和用米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有一把长20厘米的学生尺,谁 愿意用它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我来!我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材P4 例4
拿这把米尺试试。 这样量太麻烦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材P4 例4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 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米和用米量练习题(1)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我会填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为()。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为()。
(2)1米=()厘米300厘米=()米7米=( )厘米
2米+50厘米=( )厘米400厘米=( )米600厘米=()米24厘米+10厘米=()厘米40米+5米=()米
135厘米=( )米( )厘米23米+20米=()米
15厘米+5厘米=()厘米46厘米—27厘米=()厘米
二、这样的说法对不对
1.铅笔长15米。
……………………………………()
2.课桌高70米。
……………………………………()
3.大树高16厘米。
……………………………………()
4.小红的大拇指宽约1米。
…………………………()
三、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m或cm)
(1)一枝蜡笔长10()(2)姐姐身高是1()46()
(3)一条裤子长1()(4)一把剪刀长13()
(5)一幢大楼高56()(6)一根丝瓜长60()
(7)教室门高2()(8)写字台高80()
(9)一条成人围巾长2()(10)写字本长32()
四、比大小。
5米6米90厘米1米8米800厘米100厘米1米30米30厘米600厘米5米
18厘米-9厘米9米1米+7米900厘米
1米-80厘米20厘米2米90厘米+8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