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河流名称的演变

合集下载

中国主要河流的形成与演变教案

中国主要河流的形成与演变教案

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其形成与演变是地质学、气候学、地形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影响的结果。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主要河流的形成与演变。

一、长江长江是中第一大河,是中国重要的水利资源和生态补偿区,其全长6300多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

长江流经的区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农业区和工业区,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

长江的形成起源于地质构造变化,约1.8亿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同时,长江上游地区的地壳也发生了升降变化,形成了源于青藏高原的高原地貌,形成了西藏高原、川西高原、云南高原等,因此,长江流经的诸多山地高原,沿途风景秀丽,且水流相对缓和,在其上游阶段,很多支流汇入长江,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河网。

随着气候的变迁,冰盖消融时期,长江流域的冰川融水增多,大量的雨水和融雪水涌入河中,使得长江河流发生了规模的扩大,而气候变暖时期,长江河流缩小。

同时,地貌的变化,如地壳运动引发的河岸崩塌、滑坡等,也造成了长江河流的演变。

二、黄河作为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也被称为“中国的哭泣”,因其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人为损失。

黄河流域是中国典型的干旱河流,其发源于青藏高原,总长约5000多公里,最终注入渤海。

由于黄河在流经陇山山脉和贺兰山脉时的地质结构和地貌地形的作用,河流悬浮床质状况严重,洪水、泥沙淤积和河道迁移等问题频繁出现,因此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的演变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的农牧活动就在黄河流域展开,大量草原退化为荒漠,实现农业化的土地不断向河道靠拢,黄河的降水量减少,河床干涸和水位降低,加剧了黄河河道的破坏和河漫滩面积的收缩。

现代工业在沿黄地区的发展,也使得黄河流域的环境呈现出新的走向,由于工业排放及其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加剧了黄河上游和下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引起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这也成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汉字密码:江、河、湖、泊、潭、沟、渠,它们有何区别

汉字密码:江、河、湖、泊、潭、沟、渠,它们有何区别

汉字密码:江、河、湖、泊、潭、沟、渠,它们有何区别古人分得很细,江、河、湖、海,沟、渠、潭、池,都有各自的含义!河与江的区别!习惯上北方的都叫“河”,如,黄河,淮河,海河,渭河。

南方的叫“江”,如,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

至于东北的黑龙江,牡丹江,鸭绿江,都是清朝以后才有的称呼。

江、河称呼的来历很简单,远古时代,江河都叫“水”,淮水,渭水,汉水。

江、河:分别是长江、黄河的名字,它们本来叫江水、河水,加上淮水和汉水,并称“江河淮汉”,古人认定这是四条著名河流。

由于“水”既是液体,也是河流称谓,容易混淆。

黄河是北方最大河流,经常决堤,影响区域非常广泛。

于是人们慢慢把这东西都称为“河”,淮河,渭河之类,对黄河则称为“大河”,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所指就是“黄河”。

后来因为“大河”含沙量高,呈黄色,特征明显,逐渐才叫“黄河”。

南方的“江”也是缘故,南方河流大多是“江水”的支流,南方人逐渐把这东西都叫“江”,如,湘江,赣江。

而“江水”很长,各段都有不同的名字,下游临近扬州,称“扬子江”,古代湖北湖南大多属于荆州,这一段叫“荆江”,四川的叫“川江”,再往上叫“金沙江”,总称为“长江”。

沟:古人为了给农田浇水或排涝,就利用部分天然水道,再加上人工开挖,把河流与农田沟通起来,天旱时引水浇灌,洪涝季节把水排走。

这种叫“沟”。

公元前486年,吴国利用长江与淮河之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从此长江与淮河贯通。

以古邗城为起点,因此称为“邗沟”。

漕:古代打仗,军粮和辎重运输极为重要,靠陆运耗费巨大,且道路不畅,水路运输比较便捷,于是开挖河道,运输物资,叫做“漕运”,俗称“运河”。

明清时期管理运河的机构就叫“漕运总督府”。

渠:为了解决干旱缺水,专门开挖河道,引水灌溉,形成一套复杂水利工程,叫“渠”,如郑国渠,红旗渠。

壑:山区天然形成的大小不同的石头缝隙,叫“壑”,千山万壑。

溪:天然河流,水流很小,掩映在树林草丛中,季节性出现,叫“溪”,溪水潺潺。

中国河流详解(珍贵)

中国河流详解(珍贵)

中国河流详解(珍贵)《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中国的河流河流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人所共知的。

虽然全世界河流的总水量不及地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但河流对人类的贡献,却远比海洋、湖沼、冰川等水体大得多。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众多的江河。

中华民族的祖先最早就是在黄河两岸定居生息的,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千百年来,河流在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与河流的关系将更加密切,河流也将为人类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一、中国河流的主要特点中国的领土广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

在这样的条件下所发育的河流,与世界同纬度其它国家或面积相当的地区和国家相比,则不尽相同,具有自己的明显特点,主要是:数量众多,水量丰沛,水系多样,资源丰富。

(一)河流众多,源远流长数量多,流程长,是中国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

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 000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尚有79条。

其中长江和黄河,不仅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的巨川。

在世界最长的河流中,长江和黄河分别列为第三和第五位。

此外,流经或发源于中国的澜沧江(下游是湄公河)、黑龙江,也都在世界最长的十大河流之列(表1)。

中国陆地面积约与欧洲及美国相近,然而大河的数量却远远多于欧洲和美国。

甚至面积为中国两倍多的北美洲,长度超过1000公里的大河条数也仅为中国的2/3。

如果把中国的天然河流连接起来,总长度达43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0圈半。

中国的河流虽多,但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均匀。

一个地区河流的多少,常用河网密度表示(每平方公里面积内河流的总长度)。

中国的河网密度总的趋势是南方大,北方小;东部大,西部小。

中国东部地区的河网密度都在0.1公里/平方公里以上,而西部内陆区几乎都在0.1以下,而且有大片的无流区(即河网密度为零)。

东部地区的南方和北方也相差很大,南方几乎都在0.5以上,长江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都在2.0以上,长江三角洲甚至高达6.7。

中国7大水系(华水人必看)

中国7大水系(华水人必看)

中国7大水系(华水人必看)全文共2485字,图8张阅读时间约为10分钟~ 情系水利,自强不息作为一名华水人作为一名与水结缘的人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华水人今天华仔带领大家来看看中国七大水系↓↓↓主要河流水系图01松花江水系松花江全长1927公里流域面积约为54.5万平方公里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60%地跨吉林、黑龙江两省主要支流有嫩江(全长1089公里,流域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占松花江流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呼兰河、牡丹江、汤旺河、倭肯河、拉林河等。

佳木斯以南,为广阔的三江平原,沿岸是一片土地肥沃的草原,多沼泽湿地,为我国著名的“北大荒”。

松花江虽然是黑龙江的支流,然而在经济意义上却远远超过黑龙江。

松花江有两个源头,西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地区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简称二松)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东流至同江注入黑龙江。

松花江(简称松干)长939km,流域面积18.64万km²。

嫩江长1370km,流域面积29.7万km²。

二松长958km,流域面积7.34万km²。

02辽河水系辽河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22.94万平方公里地跨内蒙古、辽宁二省区东、西辽河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附近汇合后始称辽河。

辽河干流河谷开阔,河道迂回曲折,沿途分别接纳了招苏台河、清河、秀水河,经新民至辽中县的六间房附近分为两股,一股向南称外辽河,在接纳了辽河最大的支流――浑河后又称大辽河,最后在营口入海;另一股向西流,称双台子河,在盘山湾入海。

辽河发源于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上游为老哈河,北流至海流图纳入西拉木伦河后称西辽河;折向东流经郑家屯改向南流至福德店纳入东辽河后称辽河,辽河向南流至六间房分成两股,;股西行称双台子河,在盘山纳入绕阳河后注入渤海,另一股南行原称外辽河(于1958年人工堵截),在三岔河纳入浑河及太子河称大辽河,经营口注入渤海。

辽河全长1345km,流域面积21.96万km²。

中华大地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中华大地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中华大地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中华大地30条着名江河名称的由来长江三峡黄河30条着名江河名称的由来一、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黑龙江最古老的名字叫“黑水”.东北是我国着名的黑土地,江水在黑色的河床中流淌,远远望去乌黑一片,故名.又因为“乌黑的江水”在弯曲的河床中奔流不息,矫若游龙,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黑龙江”.二、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当年红军长征曾经过此地,毛主席后来还写下了豪迈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古称丽水,是长江的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中段,因古代盛产金沙而得名.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古名丽水,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三、扬子江在我国本来指的是长江下游的仪征、扬州一带,但在西文里,“扬子江”却是整条长江的称呼.“扬子江”之名始见于隋代,指的是长江下游今仪征、扬州一带.近代,长江下游的扬子江沿岸是中国的繁华之地,西方传教士到中国最先到达此地.对西方传教士而言,长江就是“扬子江”,翻译成西文时他们便把长江译成了YangziRiver.因此在外语中“扬子江”指的是整条长江.四、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标志,它沉淀了上海的历史,见证了上海的风云,哺育了上海的繁华,与上海紧紧相连、密不可分.上海在战国时代曾是楚国属地.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拜黄歇为相,封春申君,上海一带就是他的封地.当时是一片荒凉之地,有一条河从这里注入大海.每逢大雨,此河泛滥成灾,人们深受其害.相传黄歇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泻入东海.从此沿江两岸的人们安居乐业,这条江便称作了“黄歇浦”,也称“黄浦江”.浦,原指水边之地,引申指水流.五、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流经杭州市,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而入东海.秦代曾在今杭州西置钱唐县.唐代以“唐”为国号,乃加“土”为“塘”.钱塘江因流经钱塘县而得名.六、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当年志愿军就是跨过此江入朝作战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鸭绿江因为江水的颜色而得名.鸭绿江流域森林茂密,两岸崇山峻岭,江水清澈碧绿,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得透亮,绿得醉人.先人们形象地拿雄鸭颈毛上的亮绿作比,于是把此江称为鸭绿江.七、怒江是我国西南地区着名的国际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从云南流入缅甸,最后注入印度洋不是.一般认为,“怒江”之名最早来源于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怒族.怒语中称怒江为“阿怒恩梅”,意为“怒人之江”.八、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因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而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历史记忆.永定河过去是一条水患不断的河流,几乎年年都要发洪闹灾,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原名“无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曾在卢沟桥以下沿河两岸修筑长堤以防水患,康熙帝还下令改河名为“永定河”,希冀它能“永远安定”.河水虽然后来泛滥如故,但“永定河”之名却流传了下来.九、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自南而北纵贯江西全省.赣江是长江的八大支流之一,鄱阳湖水系的第一大河,其源有两支,东支称贡水,为赣江正流,西支为章水.章水、贡水在赣州汇合后曲折北流,自此始称赣江.“赣江”原作“贑江”,“贑”即“章”“贡”二字合并而成.这就是赣江名称的由来.十、漓江,奇峰夹岸,碧水潆洄,蓝天白云倒映于江中,景色犹如锦绣画廊,是世界着名的风景胜地.漓江,一称漓水,位于广西东北部,同湘江上游的灵渠湘桂运河相通.“漓江”的“漓”意思是“离”.据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从灵渠出五里之后,水分两派,一派向南流而曰漓水,一派向北流而曰湘水,“漓,离也,言违湘而南”.十一、青衣江,它发源于四川省宝兴县北,最后在乐山市的乐山大佛前汇入大渡河.你知道这条江为何名“青衣”吗青衣江古称青衣水,水经注卷十四云:“青衣水出青衣县西……县故青衣国.”这句话的意思是:青衣江与古代的青衣县名称,均源于上古时代的青衣国国名.远古时代的青衣国,是青衣羌人建立的国家,也称“青衣羌国”.青衣羌族据称是因族人崇拜青色的服饰而得名.可见,“青衣”二字说到底是源于“青衣羌族”的族名.黄河壶口瀑布春景十二、黄河名称的由来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在黄河上游,有个黄家庄,一个叫“黄河”的姑娘被恶霸逼死了.她的亲人听说她是投河自尽的,便驾船沿河而下,寻找的她的尸体,一路走一路呼唤她的名字.“黄河”之名由此而来.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事实上,在两千多年以前,黄河只是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代森林植被还比较多.在西安有“八水绕京城”一说,可见那时黄土高原上还草水丰茂.只是由于近千年来气候变迁,以及战争、大兴土木、滥砍森林,才导致环境恶化.黄土高原泥沙大量流失,注入黄河,黄河才变成今天这个浑浊黄汤般模样,于是两岸百姓逐渐称呼其为“黄河”. 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希望有一天经过不懈的治理,黄河再去掉那个“黄”字. 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相对比较清澈,那时它的名字并不叫黄河.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为“大河”.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含沙量增多,有人称它为“浊河”或“黄河”,但并没有普遍认可,一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蓝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现在黄河支流渭河;龙山文明出现在山东半岛等等.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它部族,形成“华夏族”.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十三、灞河,唐代长安东有一条河叫灞河,灞河上有一座桥叫灞桥.灞河两岸杨柳依依,出京东行几乎都需经过这里,当时人们送别亲友常在此处“折柳留恋”,故而“灞桥折柳”成了唐诗中着名的典故.灞河位于西安市的东郊,发源于秦岭,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向西扩张,几十个西戎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称霸西戎后,为了昭显武功,把秦都城外的滋水改名为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而成“灞水”,再后来人们又逐渐改称其为“灞河”.转载中国十二条着名江河名称的由来其它中华着名大江大河名称由来:松花江名称的由来传说在很久以前,松花江两岸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松树,每年秋季,松树便开花结塔,松树花芳香无比,花瓣也硕大如莲.花谢时,各种各样的松树花瓣漂满了江面,赤褐黄绿青蓝紫,五光十色,色彩斑驳.从那时起,人们便开始叫它松花江了.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满族先民把松花江称为“天河”.因为他发源于长白山脉的天池,水流从天池奔腾直下,似从天降.“天河”之所以改名“松花江”,据考,“天河”二字的满语是“松嘎里乌拉”,元代及明初,又称“宋瓦”直至明宣德年间才正式名“松花”.因此,“松花”系松嘎、宋瓦音转而来.淮河古称淮水.据传说,淮河边生存着一种叫“淮”的短尾鸟,“淮水”就因此而得名.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历史上,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 海河宋时,海河为界河下游段,金、元时称为直沽河、大沽河.海河这个名字始见于明末.在清代陈仪着直隶河渠志中有:“海河,南、北运河,淀河大清河之汇流,白天津东北迄至大沽口一百二十里”,这里的海河即今天的海河干流.记载虽有不确切处,但大体上说明了海河干流的方位、流经地域及最后归宿.从这时起,直沽河等名称才逐渐被海河这个名字所取代,至今约200余年. 珠江一称粤江,是我国南方大河.珠江系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其中西江为珠江干流,长2129公里.珠江流经广州南面的江中,有一石岛.由于石岛长期受江水冲刷,其表面变得非常光滑,形似圆珠,当地的人们称它为“海珠石”,珠江由此得名.辽河汉代以前称句骊河,汉代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辽河的发源地位于东辽县辽河源镇,故称为辽河.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较为着名的还有嘉陵江.嘉陵江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一说来源水经注二十漾水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岷江属于长江的一级支流,全流域均在四川省境内,孕育了古蜀文明.岷江古称汶江和都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乌江,先秦到唐代称牂牁江先秦时期贵州属牂牁古国,又有称内江水、涪陵水、延水等的,唐时设立黔中道,故唐宋又称黔江.元代首次被称为乌江.蒙古人南下,用蒙古语记下各地的名字,再音译成汉字,导致了许多谬误,如沿河北部河流“思邛”被记为“思渠”因为当地巴蜀语有鼻音韵尾脱落的情况.乌江也是此时得名.沅水,是湖南省第二大河流,有南北二源:南源马尾河,又称龙头江,源出贵州省都匀县之云雾山鸡冠岭;北源重安江,又称诸梁江,源出贵州麻江县平越间大山.两源在螃蟹上三汊河口相汇合后,称清水江,先后流经台江、剑河、锦屏、天柱等县,至会同县漠滨乡的金子村人怀化地区,再东流经芷江至黔阳县托口镇与渠水汇合,始称沅水湖南省志·地理卷载:“东流至黔阳县黔城镇与湃水汇合,始称沅水”,与民间习惯说法相悖.今录以备考.山海经沅水出象郡镡城西.注象郡,今日南也.尚书·日记楚中九江,五曰沅江,出沅州西蛮界.水经沅水出牂牁且兰县,为旁沟水,又东至镡城县为沅.楚辞·九歌沅有芷兮澧有兰.桂江古称漓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兴安建成灵渠.灵渠将猫儿山流下来的水三七分流,两江相离,一南一北相离而去,分别投入长江和珠江西江水系的怀抱,于是人们在“相”、“离”两字都加上三点水偏旁,就成了湘、漓二水.这就是湘江和漓江名称的来源.秦始皇建成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粮草得以源源不断地供应上来,终于平定了岭南,在岭南置南海、象、桂林三郡.漓水纵贯桂林郡地,为该郡最大河流,故名桂江.闽江是中国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乡,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闽江流域是闽越族人的世居地,而上游的三明、南平则是客家人的祖地.闽越人及客家人在依江而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青弋江,中国长江下游支流.古称“清水”、“泠水”或“泾溪”、“泾水”.唐及北宋时称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宁国府志记载:“青弋江古名清水,一名泠水,又名清弋水.称其为清弋江,是因为它发源于黄山,会石台、太平、旌德、泾县诸水后,河身渐广,春暖水涨,波涛汹涌,故曰江.”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此地有“王气”,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后人指出:,实是.唐杜牧泊秦淮诗行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的诗句,出现了“秦淮”河名.对此河之来历,六朝事迹编类载:“淮水……分派屈曲,不类人工,疑非始皇所开”,经地质、考古学者证实,秦淮河属自然河道,非人工所烎.但其中某些地段为人工所开凿,仍不能排斥.南渡江,又称南渡河,古称黎母水.是中国海南岛最大河流,海南的母亲河.为什么它不叫北渡江而叫南渡江宋代抗金名臣李纲被流放海南,历尽风险,李纲南渡次琼管诗中所写的“南渡”无疑就是“流放”之灾.中国古代有过许多流放地,但“唯崖州地望最重”.中国历史上,“南渡”多同灾难都连,如“永嘉南渡”.它最初接纳海峡那边南渡的贬官弃臣和南逃的离乱投奔,这样的江河当然要叫南渡江.清水河,黄河支流.古代称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大、最长的支流.历史上,清水河两岸台地是土着人生息繁衍和耕牧的地方;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相互融汇的地方;清水河谷地是古丝绸之路固原境内的一部分,也是萧关古道的的一部分;更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古城遗址,是历代战争留在清水河两岸的缩影.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里将清水河的走向、汇入的小支流、流经的地方等写得非常清楚.相传,西周时期,褒姒出生时被遗弃于清水河,被人救起.后成为周幽王宠妃,直至王后,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塔里木河是中国第一大内流河,“塔里木”一词在古突厥语中意为“注入湖泊、沙漠的河水支流”,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意为“田地、种田”.通天河,古称“牦牛河”,位于万里长江源头,“通天”之谓或与此有关.1913年出版的青海图说载:“长江、古名丽水,一名神川,一名初午牛,其上流蒙名木鲁乌苏,番名州曲,或译曰直曲、周曲,普通曰通天河.”通天河的名声,主要来源于西游记,孙悟空大战通天河.中国其他地方,也有名叫通天河的河流.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在藏语中,“雅鲁”和“雅砻”是一个意思,指的是从天上来,而雅砻本身也是一个地名,即今天的西藏山南地区;“藏布”的意思是江.这条江最终被命名为“雅鲁藏布江”,是和雅砻地区的悉补野部落也就是松赞干布的祖先最终统一青藏高原分不开的.这条江流经藏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石羊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三大河,古名谷水.石羊河流域曾为西夏人占据,后为蒙古所灭.西夏以羌人为主体.这个“羌”字由“羊”和“儿”组成,羌人自称他们是羊的儿子,或说他们崇拜的是羊,羊头是他们民族的图腾.因此为此河起名为石羊河.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因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而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历史记忆.永定河过去是一条水患不断的河流,几乎年年都要发洪闹灾,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原名“无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曾在卢沟桥以下沿河两岸修筑长堤以防水患,康熙帝还下令改河名为“永定河”,希冀它能“永远安定”.河水虽然后来泛滥如故,但“永定河”之名却流传了下来.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标志,它沉淀了上海的历史,见证了上海的风云,哺育了上海的繁华,与上海紧紧相连、密不可分.上海在战国时代曾是楚国属地.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拜黄歇为相,封春申君,上海一带就是他的封地.当时是一片荒凉之地,有一条河从这里注入大海.每逢大雨,此河泛滥成灾,人们深受其害.相传黄歇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泻入东海.从此沿江两岸的人们安居乐业,这条江便称作了“黄歇浦”,也称“黄浦江”.浦,原指水边之地,引申指水流.。

中国河流大全

中国河流大全

中国河流大全一、黑龙江:名称:黑龙江 Heilongjiang Province长度: 4478 km平均流量:10,800 m³/s流域面积:1,855,000 km&sup2源头:蒙古国肯特山脉注入:鞑靼海峡流经国家:蒙古、俄罗斯、中国亦称阿穆尔河(Amur River);亦作Hei-lung Chiang或Heilong Jiang,蒙古语作Kharamuren。

东亚大河。

形成东南西伯利亚与中国之间的部分边界。

发源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北部与西伯利亚之间的边界,并大体沿这条边界向东和东南方向流往西伯利亚城市哈巴罗夫斯克(Khabarovsk),然後再从那里掉头朝东北方向流去,注入鞑靼海峡,将西伯利亚与库叶岛分开;为北亚最长的河流。

总长度约4478公里(以海拉尔河为源头计算),发源于蒙古肯特山东麓,在石喀勒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

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区(Khabarovsk Krai)东南界,流到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T atarskiy Proliv)。

中国方面认为,黑龙江本是中国的内河,19世纪中后期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才成为中俄界河。

黑龙江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有些资料计为第六),黑龙江沿线曾盛产沙金,在清朝达到繁荣,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

二、松花江松花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

由嫩江和第二松花江汇合而成。

满州语松花意为「天河」。

发源于中、朝交界的长白山天池,流向西北在扶余县三岔河附近与嫩江汇合,後折向东流始称松花江。

在同江附近汇入黑龙江。

全长1,927公里(1,197哩),流域面积约550,000平方公里(212,000平方哩),跨越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省、区。

支流有嫩江、呼兰河、牡丹江等。

牡丹江上火山熔岩堰塞河道,形成镜泊湖,建有水电站。

中国河流名称由来(二)

中国河流名称由来(二)

中国河流名称由来(二)黑龙江(Heilong Jiang)河有南、北二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出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西坡,北源石勒喀河出蒙古北部肯特山东麓,在漠河以西的恩和哈达附近汇合后称黑龙江。

《辽史》称萨哈连乌拉,系满语,意为“黑河”。

传说,唐代,中原曾派来一位使者到黑龙江去巡视,这个人看到黑龙江的江水为乌黑色,以为这里住着一条乌龙王,于是就称它为“乌龙讧”。

以后又有人认为“乌”与“黑”同义,便改称为黑龙江了。

松花江(Songhua Jiang)黑龙江最大支流,源出吉林省东南白头山天池,入黑龙江,全长1840公里。

“松花”系女真语,“松戛里”的对音、由“尚加”,“上江”的音变而来,意为“白色”。

乌苏里江(Wusuli Jiang)黑龙江支流,上游由乌拉河和道比河汇合而成,全长890公里。

从松阿察河注入乌苏里江之点起,到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点止,为中、俄界江。

乌苏里,系满语,意为“天王”。

鸭绿江(Yalu Jiang)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东南的中、朝边境白头山,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

隋称鸭绿水,唐代始名鸭绿江,以水色绿如鸭头,故名。

图们江(Tumen Jiang)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注入日本海,全长439公里。

图们江源自“图们色禽”,系满语,“图们”意为”万”,“色禽”意为“河”,取众水聚汇之意。

澜沧江(Lancang Jiang)我国西南地区大河之一,上源扎曲、吉曲,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汇合,东南流贯云南省西部,流出国境后称眉公河。

澜沧系藏语,意为“月亮”。

永定河(Yongding He)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在河北省西北部,上游桑干河源出山西省北部管涔山,到天津市入海河,长650公里。

因下游淤浅,河道迁徙无定,故有无定河之称。

清筑“永定大堤”以固河槽,故后称永定河。

桑干河(Sanggan He)永定河上游,在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长364公里。

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

中国河流大全

中国河流大全

中国河流大全中国河流大全一、黑龙江:名称:黑龙江Heilongjiang Province长度:4478 km平均流量:10,800 m³/s流域面积:1,855,000 km&sup2源头:蒙古国肯特山脉注入:鞑靼海峡流经国家:蒙古、俄罗斯、中国亦称阿穆尔河(Amur River);亦作Hei-lung Chiang或Heilong Jiang,蒙古语作Kharamuren。

东亚大河。

形成东南西伯利亚与中国之间的局部边界。

发源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北部与西伯利亚之间的边界,并大体沿这条边界向东和东南方向流往西伯利亚城市哈巴罗夫斯克(Khabarovsk),然後再从那里掉头朝东北方向流去,注入鞑靼海峡,将西伯利亚与库叶岛分开;为北亚最长的河流。

总长度约4478公里〔以海拉尔河为源头计算〕,发源于蒙古肯特山东麓,在石喀勒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

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区〔Khabarovsk Krai〕东南界,流到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Tatarskiy Proliv〕。

中国方面认为,黑龙江本是中国的内河,19世纪中后期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才成为中俄界河。

黑龙江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有些资料计为第六〕,黑龙江沿线曾盛产沙金,在清朝到达繁荣,为带动当地经济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根本界限划清。

二、松花江松花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

由嫩江和第二松花江集合而成。

满州语松花意为「天河」。

发源于中、朝交界的长白山天池,流向西北在扶余县三岔河附近与嫩江集合,後折向东流始称松花江。

在同江附近汇入黑龙江。

全长1,927公里(1,197哩),流域面积约550,000平方公里(212,000平方哩),跨越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省、区。

支流有嫩江、呼兰河、牡丹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七大河流名称的演变
1、长江
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六朝以后,通称“长江”。

近代不少国家把整条长江称为扬子江。

长江各段名称和别名总计不下30种。

一般常用的分段名称有:从江源至当曲口,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称金沙江;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通称长江。

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市,因长江大部分流经四川省境内,俗称川江。

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因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江苏省扬州、镇江附近及以下江段,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

除以上常用名称外,尚有:沱沱河上游的江源河段,藏族称为“那钦曲”;沱沱河,藏族称“玛曲”(意为“红河”),蒙古族则称“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意为“滔滔的红水河”),沱沱河一名即由蒙语而得,也有译为“托托河”或“滔滔河”的。

通天河,藏族称“直曲”,或译“活曲”、“州曲”,意为“犁牛河”。

楚玛尔河口以上的通天河段,过去曾称“木鲁乌苏”(蒙语)。

金沙江,古称“绳水”、“丽水”,藏族称“布垒河”或“布列楚河”。

长江在四川省江津附近弯曲呈几字形,又称“几江”。

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的三峡河段,俗称“峡江”。

江西省九江市,古称浔阳,附近江段又称“浔阳江”。

江苏省镇江市,古称京口,附近江段又名“京江”,长江下游江段在明、清时期还曾名为“洋子江”。

2、黄河
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相对比较清澈,那时它的名字并不叫黄河。

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为“大河”。

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含沙量增多,有人称它为“浊河”或“黄河”,但并没有普遍认可,一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蓝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现在黄河支流渭河;龙山文明出现在山东半岛等等。

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

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它部族,形成“华夏族”。

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3、淮河
古称淮水。

据传说,淮河边生存着一种叫“淮”的短尾鸟,“淮水”就因此而得名。

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历史上,淮河与长江、
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

4、海河
宋时,海河为界河下游段,金、元时称为直沽河、大沽河。

海河这个名字始见于明末。

在清代陈仪著《直隶河渠志》中有:“海河,南、北运河,淀河(大清河)之汇流,白天津东北迄至大沽口一百二十里”,这里的海河即今天的海河干流。

记载虽有不确切处,但大体上说明了海河干流的方位、流经地域及最后归宿。

从这时起,直沽河等名称才逐渐被海河这个名字所取代,至今约200余年。

5、珠江
一称粤江,是我国南方大河。

珠江系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其中西江为珠江干流,长2129公里。

珠江流经广州南面的江中,有一石岛。

由于石岛长期受江水冲刷,其表面变得非常光滑,形似圆珠,当地的人们称它为“海珠石”,珠江由此得名。

6、松花江
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满族先民把松花江称为“天河”。

因为他发源于长白山脉的天池,水流从天池奔腾直下,似从天降。

“天河”之所以改名“松花江”,据考,“天河”二字的满语是“松嘎里乌拉”,元代及明初,又称“宋瓦”直至明宣德年间才正式名“松花”。

因此,“松花”系松嘎、宋瓦音转而来。

7、辽河
汉代以前称句骊河,汉代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

辽河的发源地位于东辽县辽河源镇,故称为辽河。

其他省份代表性河流名称由来黑龙江除松花江外,还有黑龙江、嫩江、乌苏里江、牡丹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