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合集下载

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方案范本一、背景和目标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存在着农村垃圾处理不规范、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村污染源治理不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制定了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到2024年,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水平得到有效保障。

二、重点任务和措施1. 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1)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收集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

同时,完善农村垃圾收集网络,确保垃圾的及时清理和安全处理。

(2)推进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和再利用。

鼓励发展垃圾回收业,支持农村垃圾处理企业的发展,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水平。

2. 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1)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对于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的覆盖率和处理效果。

(2)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对农村水源地进行保护和治理,加强对农村水体的监测和管控。

通过加大农村水环境整治力度,提高农村水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农村污染源治理(1)加强农村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对农村畜禽养殖场进行规范化改造和建设。

加强对农村畜禽养殖场排污的监管,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村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水平。

(2)加大农村农药和化肥的管理力度,推动农村农药和化肥的绿色使用。

加强对农村农药和化肥的监管,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农药和有机化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三、组织机制和保障措施1. 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2023年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

2023年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

2023年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2023年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

二、整治目标1. 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使农民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2.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打造宜居农村,吸引更多人才回乡创业就业。

三、整治内容1. 城乡建设一体化(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

(2)推进乡村美化工程,修建农村公园、广场等。

(3)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2.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1)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在各村设立垃圾分类收集点,推行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

(2)加强农村厕所改造,提倡无害化厕所,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3. 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水平(1)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站点,及时掌握农村环境质量。

(2)加强农村环境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具体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提高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力度。

(3)加强农村环境督查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农村环境违法行为。

4. 发展绿色农业(1)提倡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

(2)推动农村生态农业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3)培育农村绿色产业,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

四、工作推进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治工作。

2. 强化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的意义和要求,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

3.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方面。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如农业、水利、环保等,共同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5. 加强监督检查,设立专门的督查组,定期对各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工作展望通过2023年的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们期望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 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更加舒适、健康。

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行动整治方案

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行动整治方案

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行动整治方案嘿,朋友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超级实用的方案——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整治方案。

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把这件事说得明明白白。

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为了让农村更美、农民更幸福,咱们这次专项行动的目标就是: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二、具体措施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重点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出行更方便、生活更舒心。

2.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是农村的魂。

我们要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重点解决农村污水、垃圾、厕所等问题,让农村环境变得更美丽。

3.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4.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农村经济的支撑。

我们要以农业为主导,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有力保障。

三、具体实施方案1.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2.制定整治计划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整治计划,明确整治目标、任务、时间节点等,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3.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农民等各方责任,确保整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4.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5.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整治工作所需资金,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四、整治重点1.污水治理重点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农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2.垃圾处理加强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工作,提高农村垃圾处理水平。

3.厕所革命加大农村厕所改造力度,确保农村厕所干净卫生。

4.生态环境治理重点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2024年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 2024农村人居环境

2024年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 2024农村人居环境

2024年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2024农村人居环境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笔尖轻触着纸张,那些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我深吸一口气,让思绪沉淀,然后开始敲打键盘。

一、总体目标我们得明确目标,2024年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就是要在短短百日内,让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不仅仅是清理垃圾、改善卫生,还要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二、具体措施1.垃圾治理垃圾问题是农村环境的痛点,我们要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确保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让农民朋友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关键。

我们要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广生态净化技术,确保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对于黑臭水体,要采取综合整治措施,还农村一片清水。

3.厕所革命厕所革命,不仅仅是建厕所,更是提高农村卫生水平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推广卫生厕所,改善农村厕所条件,让农民朋友们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

4.村容村貌提升村容村貌的提升,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加强村庄规划,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打造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

同时,要加强绿化美化,让村庄更宜居。

5.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是农村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水土流失,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时间安排1.动员部署阶段在动员部署阶段,我们要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任务分工,制定详细的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具体实施阶段具体实施阶段,我们要按照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效,我们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领导。

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2.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是保障,我们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加大本级财政投入,确保百日攻坚行动的顺利进行。

2024年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方案

2024年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方案

2024年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方案一、背景介绍农村环境卫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状况。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我们制定了2024年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2024年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目标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率,实现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2. 清理整治乱倒乱放现象,消除城乡接合部、村集体经济单位周边的垃圾堆放点。

3. 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4. 加强农村传染病防控,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

5. 推进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环境监管。

三、整治措施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一系列整治措施:1.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拣、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引导农村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同时,加大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更新力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 清理整治乱倒乱放现象:加强城乡接合部、村集体经济单位周边的垃圾堆放点清理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违法倾倒垃圾的行为,建立健全执法监管机制。

3.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大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力度,推广水质量厕所、智能厕所等先进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设施使用率。

同时,加强农村厕所管理,开展农村厕所安全和卫生培训。

4. 加强农村传染病防控:加强农村传染病的宣传和防控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

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采取有效措施消灭传染源,防止病害传播。

5. 推进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

四、实施机制为了确保整治方案的有效实施,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1. 设立专项资金:设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更新、卫生培训等工作。

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范本____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在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我国决定在____年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综合整治措施,实现农村环境的整体改善,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稳定。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一)提高农村生活条件1. 改善农村供水条件:完善农村供水设施,提升供水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农民安全饮水。

2. 提升农村卫生条件:加大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力度,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垃圾分类处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3. 实施农村电力升级工程: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农村居民用电需求。

(二)推进农村环境治理1.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开展水质、大气、土壤等环境指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2. 整治农村污染源:对农村环境中的污染源进行清理整治,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养殖废水、农村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

3. 加强农村噪声防治:开展农村噪声源调查,规范农村噪声防治,减少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噪声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4. 推广农业绿色发展:鼓励农民采用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农化物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

(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1. 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开展农村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恢复生态平衡。

2. 推动农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对农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减少森林采伐和破坏,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和稳定。

3. 健全农田保护制度:完善农田保护政策,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加强对农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推进农村环境宣传教育1. 加强农村环境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2. 加强环保知识普及:开展农村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推动农村环保文化的形成。

2024年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方案(2篇)

2024年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方案(2篇)

2024年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方案____年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的不断加剧。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我国决定在____年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二、目标1. 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实现生态环境良好。

2.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确保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

3. 增强农民环境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提高整体卫生水平。

三、重点任务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分类(1)全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技术。

(2)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垃圾处理能力。

(3)推动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农村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分类中转站。

(4)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垃圾分类技能。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1)加强农村工业和农业废弃物治理,建立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制度。

(2)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区。

(3)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率。

3. 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1)加强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包括厕所改造、垃圾桶设置、污水处理设备等。

(2)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管理水平,加强保养和维修工作。

4. 农村环境卫生教育和宣传(1)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2)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卫生和健康知识水平。

(3)加强卫生习惯培养,鼓励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四、实施步骤1. 制定集中整治工作计划,确定整治的重点和任务。

2.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整治行动的工作组和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3. 加强宣传和动员工作,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整治行动。

4.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整治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5. 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保障,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6. 加强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整治工作的评估机制,对各地的整治成果进行评估和奖惩。

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整治,旨在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施好202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1. 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使农村环境整体达到良好水平;2. 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农村环境管理水平;3.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农村环境治理格局。

三、重点任务1. 打造清洁、整洁的农村环境(1)加大农村垃圾处理力度,建设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全面推行分类垃圾收集和处理;(2)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建设,提升农村污水处理率,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3)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保障农村环境卫生安全;2.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1)加强农村扬尘治理,控制农村道路、建筑施工、农作物种植等扬尘污染源;(2)加强农村水体污染治理,强化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推行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整治;(3)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农村环境问题动态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调整治理措施;3. 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1)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2)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技能;(3)推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监督和治理;四、工作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1)修订完善农村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村环境管理的法治化水平;(2)制定农村环境治理的行政规范和标准,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管机构,推动规范化管理;2. 加强组织领导(1)成立专门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3. 加大投入力度(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经费需求;(2)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推动资源优化配置;4. 加强监督考核(1)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开展进行评估;(2)加强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农村环境治理的顺利进行;五、保障措施1. 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2. 加强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3. 提升农村环境治理能力,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4. 建设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监测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环境保护部财政部2016年12月目录一、农村环境形势 (1)(一)工作进展 (1)(二)主要问题 (3)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三)规划目标 (5)三、重点整治区域 (6)(一)总体布局 (6)(二)重点整治范围 (7)(三)优先整治区域 (9)四、主要任务 (11)(一)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1)(二)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 (12)(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 (13)五、保障措施 (15)(一)加强组织领导 (15)(二)加大资金投入 (16)(三)健全体制机制 (17)(四)强化科技支撑 (17)(五)严格监督考核 (18)附表各省(区、市)重点整治区域及建制村数量 (19)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保实现“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的目标任务,保障已建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示范带动更多的建制村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制定本规划。

一、农村环境形势(一)工作进展近年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强化组织领导,注重规划引领,加大监督考核,指导和推动各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狠抓项目建设和管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一大批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农村节能减排资金)315亿元,支持全国7.8万个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13%。

各地设臵饮用水水源防护设施3800多公里,拆除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3400多处;建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450多万个(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4.8万套,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14万套,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年处理量分别达2770万吨、7亿吨和3040多万吨,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减排量分别达95万吨和7万吨。

整治后的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带动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目前,全国60%的建制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22%的建制村生活污水得到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近60%。

二是农村环保体制机制逐步建立。

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环保政策和技术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等部门制定实施《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以奖促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意见》《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

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有关农村生活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等技术指南和规范。

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份建立了农村环保工作推进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见,制定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

在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下,有关地方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向农村环境整治区域,提高村庄环境整治成效。

三是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提升。

基层环保机构和队伍得到加强,2014年全国乡镇环保机构数量2968个,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0%,比2010年的1892个增加了60%;乡镇环保机构人员11900多人,比2010年的7100多人增加了68%。

推进环境监测、执法、宣传“三下乡”。

环境保护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试点工作,累计监测村庄数量约5200村次。

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秸秆焚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农村环保政策、工作进展和典型经验,普及农村环保知识,农民环保意识得到提升。

累计举办14期全国乡镇领导干部农村环保培训班,共有1400多名乡镇领导干部和地方环保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农村环境管理能力和项目实施水平得到提高。

四是农村环保惠农取得积极成效。

各地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发展清洁、循环、生态的种养模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促进了环境保护、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共赢。

筛选推广农村环保实用技术,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参与治理工程设计、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力促进了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使示范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全国已有4590多个国家级生态乡镇,成为当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典范,夯实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二)主要问题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持续增加,农村环境形势严峻,问题依然突出,主要包括:一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仍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仍有40%的建制村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78%的建制村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40%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未得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

38%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未划定保护区(或保护范围),49%未规范设臵警示标志,一些地方农村饮用水水源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农村环保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

一些地方政府尚未建立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有效推进机制。

责任分工不明确,治理措施不具体,资金投入不到位,工作部署不落实。

各地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亟待建立,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一些地方的农村环保设施建成后,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确、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不落实、运行管护人员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一些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农村环境整治成效。

三是农村环保监管能力仍然薄弱。

目前,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农村环保工作力量非常薄弱,约90%的乡镇没有专门的环保工作机构和人员,缺乏必要的设备装备和能力,难以保证有效开展工作。

农村环保标准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臵技术规范等亟待制定。

农村环境监测尚未全面开展,无法及时掌握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情况。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结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基本原则——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优先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治重点为“好水”和“差水”周边的村庄,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统筹考虑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种植业与养殖业等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与秸秆综合利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河道整治、村庄绿化等工作的衔接,整合相关资金渠道,提高综合整治成效。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支持。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坚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村庄布局、人口规模、环境状况、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科学选取治理技术和模式。

坚持以“用”为核心,把综合利用作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让农民在“用”的过程中受益,在受益的同时履行应当履行的环保责任。

——创新机制,市场运作。

结合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农村环保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政策措施,防止简单照搬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的做法。

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市场主体,探索农村环保设施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运营机制,确保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

——政府主导,依靠群众。

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是改善本行政区域内农村环境质量的责任主体,要做好规划编制、资金保障、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和监督考核等工作。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三)规划目标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累计达到全国建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建立健全农村环保长效机制,整治过的7.8万个建制村的环境不断改善,确保已建农村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引导、示范和带动全国更多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全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得到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三、重点整治区域(一)总体布局结合水质改善要求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涉及各省(区、市)的14万个建制村(见表1)。

整治重点为“好水”和“差水”周边的村庄,涉及1805个县(市、区)12.82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92%;其中,涉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84个2.46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18%。

表1 各省(区、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省份已下达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数量(个)本规划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数量(个)合计“好水”和“差水”周边的村庄其他村庄北京700 728 728 0 天津625 625 625 0 河北12000 12694 12694 0 山西3000 3000 3000 0 内蒙古1800 1800 1687 113 辽宁2000 2094 2094 0 吉林1100 1255 1255 0 黑龙江1400 1471 1471 0 上海500 500 113 387 江苏5000 5000 3506 1494 浙江13000 13000 4449 8551 安徽4300 4505 4505 0 福建3200 3323 3323 0 江西3300 3472 3472 0 山东12200 12200 12200 0 河南8000 8262 8262 0 湖北5100 8178 8178 0 湖南13000 13000 13000 0 广东3500 3628 3628 0 广西2700 2839 2839 0 海南400 420 420 0 重庆2000 2000 2000 0 四川9000 9452 9452 0省份已下达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数量(个)本规划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数量(个)合计“好水”和“差水”周边的村庄其他村庄贵州3000 3146 3146 0云南3500 3500 2970 530西藏5071 5071 5071 0陕西4200 5208 5208 0甘肃2500 2500 2500 0青海2400 2523 2523 0宁夏300 300 300 0新疆3600 3600 3600 0新疆兵团700 700 0 700合计133096 139994 128219 11775各省(区、市)重点整治区域及建制村数量见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