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物理与艺术(引言)

合集下载

物理与艺术

物理与艺术

物理与艺术物理与艺术(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S16E05班陈世军2016440557)摘要:物理与艺术都是人类理解自然的方式,这两种方式貌离神合,但以一个共同的基本点紧密联系,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和人类揭示真理的创造力。

凡是前卫的艺术创作,凡是革命性的物理研究,都会探究到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质,都追求对世界进行精确而细致的观察,并给予创新性的描述。

本文主要例举牛顿与达·芬奇两人在生平、思想、性格、成就上的异同与我自己的一些感悟。

关键字:牛顿;达·芬奇;物理;艺术;感悟一、物理与艺术李政道教授曾说“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与艺术源于人类活动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传统上来说,艺术创造幻象以表达情感,使用的语言是图形和比喻;物理学是一门严格意义上表达自然的实证科学,根植于清晰的数学关系,应用数字和方程表达自然规律。

艺术家以艺术作品表达审美情感;科学家以自然定律描绘客观规律,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将对世界本体认识的不同侧面,各种现象贯穿在一起,经过分析、综合和思考,从而完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因此,艺术和物理学都是构造模型的活动,它们是人类感悟、认知自然的两种相异又相关的手段。

二、达·芬奇与牛顿达·芬奇是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代名词,他的画作充分显示出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对人物内在细微情感的刻画,以及表现光与影的种种变化,将绘画的写实主义推向了不可企及的高峰。

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最高峰,被评价为“天才中的天才”。

达·芬奇和牛顿,一个是15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一个是17世纪的天才;一个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一个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人在生平、思想、性格、信念和成就上的异同。

两人都成长在单亲家庭中。

牛顿的父亲是个不识字的农夫,在儿子出生前几个月死去。

母亲不久后再婚,将年幼的牛顿送到外祖母那里抚养。

小小孩子不得不同继父争夺母爱。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艺术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艺术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艺术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艺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与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联系。

2. 掌握物理与艺术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实践应用。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和艺术的综合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物理与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联系。

2. 物理和艺术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实践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引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物理与艺术结合的作品或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a. 你认为物理与艺术之间有什么联系?b. 物理和艺术可以互相促进吗?2. 概念讲解介绍物理和艺术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

a. 物理: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b. 艺术:以审美表现为目的,通过创造性的手法来传达情感和思想的活动。

c. 物理与艺术的联系:物理的一些原理和概念可以在艺术中得到应用,艺术也可以通过形象、色彩等手段来表达物理的概念。

3. 实例分析选择几个具体的实例来分析物理与艺术的结合点,并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和艺术表现手法。

a. 光的折射与彩虹的形成:介绍光的折射现象,以及彩虹是如何形成的。

b. 声音的传播与乐器的制作:介绍声音的传播原理,并分析不同乐器的制作原理和演奏技巧。

c. 动力学与舞蹈的表演:介绍动力学中的力、运动和能量概念,并分析舞蹈中的力的表现和运动规律。

4. 创作实践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题材,让他们根据物理原理和艺术表现手法结合进行创作,例如:a. 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设计一个彩虹主题的艺术品。

b. 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并演奏一段乐曲。

c. 设计一段舞蹈,通过身体的力与运动来表达特定的意境。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物理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和重要性。

物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可以在艺术中得到应用,而艺术也可以通过形象、色彩等手段来表达物理的概念。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注重物理和艺术的综合应用,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能力。

物理和艺术的关系教学教案

物理和艺术的关系教学教案

汇报人:X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01 添 加 目 录 文 本
02 物 理 和 艺 术 概 述
物理和艺术的共通 03 性
物理和艺术在教学 04 方 法 上 的 结 合
物理和艺术在课程 05 设 计 上 的 结 合
物理和艺术在教学 06 评 价 上 的 结 合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物理和艺术概述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具有实验性、理论性和应用性三个特点 物理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力、热、声、光、电、磁等多个方面 物理在人类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定义: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通过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 法。
特点: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物理和艺术中的应用:探究式教学可以将物理和艺术的原理、概念、技巧等知识点融入探究活动 中,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物理和艺术的关系,提高对物理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等。
Hale Waihona Puke 艺术教育中的 物理实验,通 过实验探索艺 术的物理原理,
加深理解。
物理与艺术的跨 学科教学方法, 如将物理实验与 艺术创作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创新 能力和实践能力。
物理和艺术在课程设计上的结合
单击添加标题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通过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可以观察到美丽的干涉和 衍射图案,这些图案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通过视觉、听觉等形式来传达情感、 思想和观念。
艺术的特性:独特性、审美性、创造性、文化性等。
艺术的表现形式: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物理与艺术的交融学习物理发现物理与艺术的共通之处

物理与艺术的交融学习物理发现物理与艺术的共通之处

物理与艺术的交融学习物理发现物理与艺术的共通之处物理与艺术的交融:发现物理与艺术的共通之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将物理学和艺术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物理与艺术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在不同的层面上相互渗透、互为补充。

本文将探讨物理与艺术的交融以及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

1. 视觉艺术中的物理原理视觉艺术是通过光线、颜色、形状等元素展现出来的艺术形式。

其中,光线传播的规律、颜色产生与混合的原理以及形状的变化规律等,都与物理学密切相关。

例如,透视画法中的近大远小原理、光线折射与反射的规律等,都是基于物理学的原理进行实践与应用。

2. 声音艺术中的物理原理声音艺术是通过声波的传播和演绎展现出来的艺术形式。

声波的频率、振幅、共振等物理概念在音乐、戏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音乐中的音高、音色、音量等,以及戏剧中的对白播放和声效营造等,都涉及到声波的物理特性。

通过对声波物理原理的理解,艺术家能够在创作中更好地运用声音元素来表达情感和构建氛围。

3. 运动艺术与力学的关系运动艺术,如舞蹈和体操,以及运动表演,如马戏团的杂技和特技表演,都与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的科学,通过掌握运动规律可以有效地进行艺术表达。

例如,舞蹈家通过控制身体的位置、角度和力度来展现出优美的舞姿,这就涉及到了力的平衡、转动和作用的原理。

4. 物理实验与科学艺术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可被视为一种科学艺术。

物理实验中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的制定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都需要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思维方式。

在实验中,科学家通过巧妙设计的实验装置,展示出物理规律的奥妙,这无疑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5. 创造力与创新的共通之处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艺术家,都需要拥有创造力与创新精神。

物理学的本质是探索世界的真谛,并通过创新解决问题。

而艺术则是通过艺术家的创意和创造力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物理学和艺术均需要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从而在不同领域创造出突破性的成果。

第一讲:物理与艺术(引言)

第一讲:物理与艺术(引言)
物理与艺术(Art & Physics)
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理学院 施大宁
shi@ /phyandart/
课程背景
一个成功的医生; 试图回答女儿一个问题; 花了十多年时间; 写了一本送给外孙女的书。
课程背景
第一讲:科学与艺术 第二讲:理性的滥觞 第三讲:学会看风景 第四讲:缪斯的使者 第五讲:持久的革命 第六讲:解放色彩曲 第七讲:重构空间观 第八讲:解剖时间谜 第九讲:量子风云录 第十讲:混沌鉴喻篇 十一讲:宇宙与人文 十二讲:科学艺术家
在追求真理和美的活动中,要永远保持孩子般的 好奇心。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二、图像与语言
爱因斯坦语录:
“我的智力发展得比较晚,结果直到长成之后我才开始 对空间和时间感到好奇和疑惑,而这些东西在孩提时就 应该已经想过了。”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如果和光一起跑,我将看到什么?”
儿童: 图像先于文字 成人: 文字取代图像。 (逐渐制约人的创造力)
二、图像与语言 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曾无独有偶地回忆起,在他们探索自然真理 的时候,表现出行为就是孩子们的观点、好奇心和想象力。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么看,但我自认只像是一个在 海滨嬉戏的孩子,不时地为比别人找到一块更光滑 的卵石或一只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愉,而我面前浩瀚 的真理海洋,却还完全是个谜。 牛顿 (Isaac Newton 1642-1727)
三、人与自然
观察者(人)影响着实验结果
干涉实验
干涉
光是波

明暗相间的 干涉条纹
三、人与自然
光电效应实验
光是粒子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指出:
所有粒子都兼有波粒二象性

物理与艺术[整理]

物理与艺术[整理]

物理与艺术一般而言,科学,或者准确的说是自然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之基物理学,与属于人文科学的美术有着巨大的区别。

具体来说,科学的本质就是观察和探究我们周围的世界,试图从已知事物中确定某些潜在的秩序和模式,以客观的语言描述世界,不带任何主观的臆测。

特别是物理学,作为科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无生命的世界,而且力图确认最基本的原理和统一的规律,对人生,对喜怒哀乐毫不涉及。

而美术,是人文科学中艺术的重要部分,艺术是人的艺术,必然与人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美术作品来源于人类主观的一面,它的源泉是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它通过画笔和画布来表现精神世界。

一般而言,美术创作幻象以表达情感,其语言是图形和比喻;物理学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科学,根植于可观测世界的清晰的数学关系,数字和方程是它通用的表达手段。

从这一层次,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两者之间似乎毫不相干,科学家不需要去关注艺术,而艺术家也不需要去学习物理学定律。

但是,另一方面,物理学和美术又同属于人类文明,属于人类伟大创造力的伟大成果。

如果深入研究物理学思想与美术作品,我们将看到,它们实际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达·芬奇与牛顿的对话:文艺复兴时的物理学与艺术真正的科学和艺术,或者说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艺术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

物理学方面。

真正的物理学是从伽利略开始的,伽利略被誉为自然科学之父,或者物理学之父。

伽利略的伟大贡献之一是他确立了严格的、科学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使物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这里,特别要提到他的两个贡献,其一是在物理学中引入参考系的概念,其二是著名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这两个概念的重要性对任何一个熟悉经典力学的人都不会陌生,这里,我们会看到它们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要精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我们必须寻找另一个物体作为参考,就像在空中高速飞行的飞机,对坐在飞机上的人来说,飞机是静止的,但对地面上的人来说,飞机在高速飞行。

这种作为参考的物体,在物理学中,被成为参考系或者参考物。

(优选)物理与艺术引言

(优选)物理与艺术引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么看,但我自认只像是一个在 海滨嬉戏的孩子,不时地为比别人找到一块更光滑 的卵石或一只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愉,而我面前浩瀚 的真理海洋,却还完全是个谜。
牛顿 (Isaac Newton 1642-1727)
在追求真理和美的活动中,要永远保持孩子般的 好奇心。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 艺术与物理 • 图像与语言 • 人与自然 • 物理简史 • 艺术简史
一、艺术与物理的关系
艺术的目的不是表达现象,而是追究 现象之间的关联 。
丹纳 (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 )
就物理学充满真知灼见而言,它实 在是艺术。
玻姆 (David Bohm 1917-1992)
形象与抽象、图像与方程、艺术家与科学家结合之典例。
D.N. Shi et.al, Physical Review B 58,12478,1998.
二、图像与语言
• 一个玩物理的人. • 一个杰出的教育家, 最好的大学物理教材. • 一个表演艺术家. • 一个在Topless酒吧做物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一个开锁专家. • 一个空前绝后的卡片机操作员. • 一个特别会算积分的非数学家. • 一个特别会捉弄数学家的狡辩者. • 最后的辉煌 • 永远的传奇, We love you, Dick.
爱因斯坦语录:
二、图像与语言
“我的智力发展得比较晚,结果直到长成之后我才开始 对空间和时间感到好奇和疑惑,而这些东西在孩提时就
应该已经想过了。”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如果和光一起跑,我将看到什么? ”
二、图像与语言
• 为了学习某种新生事物,我们首先需要想象它 想象是重要的…..谁最具有想象力?

物理与艺术论文

物理与艺术论文

物理与艺术【摘要】物理与艺术,实则艺术的物理和物理的艺术的统一,它们以一个共同的基本点紧密地关联在一起,那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和人类揭示真理的创造力。

它以两条主线将二者对比统一,即艺术:乔托~达·芬奇~毕加索和物理: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

在我们过去的认识中好像二者是不相干的两门学科,其实二者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艺术主要是图形和比喻,物理则表现在数字和方程上。

【关键字】物理,天体运动,光学,静电场,艺术【引言】在艺术和物理学中同时获取有关自然(实在)的观点,会从三个维度上全面看到它的更宏大的图景,会理解它在扩展开的现在上的存在。

艺术与物理学的有机结合,能使人们对自然厕身其内的世界产生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和理解。

【正文】天体运动与艺术古希腊人曾强烈地致力于自然界中和谐的研究,并认为音乐仅是自然界和谐中的一种。

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曾说:“天体的运动只不过是一首歌,一首连续的、有几个声部的歌。

”在他看来,有声的乐调固然很美,但有调无声的仙曲则更美,因为它只对人类的灵魂吹奏。

他反复计算了有关行星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运动速度和各种比例关系,并从研究一首古老的名为《和谐的序曲》的乐曲中受到启发,终于得到了(这里T为行星绕日运动的周期,D为行星距太阳的距离)的关系,进而谱写了行星运动这首不能为听觉所感知,却可以为思维所理解的“直接用乐谱、广为使用音乐语言”的行星协奏曲(如图1所示),并通过他的行星运动第三定律表达出这首乐曲的主调。

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

按史莱因的观点,日心说从根本上来说脱胎于艺术家选定观察位置(注意乔托的“透视法”涉及观者位置)。

伽利略通过观察支持哥白尼的学说,进而提出惯性参考系、绝对静止概念。

前有艺术中观察透视画法作品,观者需处于一个绝对静止状态,今有物理学中绝对静止点,史莱因提醒说这是艺术与物理的有趣并行。

光学与艺术在平静无风的海面航行或在海边了望,往往会看到空中映现出远方船舶、岛屿或城廓楼台的影像;在沙漠旅行的人有时也会突然发现,在遥远的沙漠里有一片湖水,湖畔树影摇曳,令人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无不幻想,而艺术也无不真实。
纳博科夫(V. Nabokov ,小说家,1899-1977)
三、人与自然
“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 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 图用他的某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 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哲 学家和物理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 的方式去做。各人都把世界体系极其构 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 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不能 找到的安静和安宁。”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因我们脑中已 有的心理现象的影响而产生偏差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艺术,只有艺 术家” ——贡布里希(E.H. Gombrich,1909-1993)
《画家与模特儿》毕加索
( Pablo Picasso 1932)
三、人与自然
艺术殿堂=主观
物理世界=客观
经典物理学是对自然规律的客观描述(物体的运动 和受力) 随着量子时代(20世纪)物理学变得主观化? 经典物理的疑难—— 紫外灾难;光电效应…….
在追求真理和美的活动中,要永远保持孩子般的 好奇心。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二、图像与语言
爱因斯坦语录:
“我的智力发展得比较晚,结果直到长成之后我才开始 对空间和时间感到好奇和疑惑,而这些东西在孩提时就 应该已经想过了。”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如果和光一起跑,我将看到什么?”
但是, 两者均面对同一个自然,均是人类尝试认知真理的手段。
一、艺术与物理的关系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何处去?》 高更(Paul Gauguin,1897)
科学的基本问题:宇宙是怎样起源的?生命是怎
样起源的?人类的未来会怎样?
一、艺术与物理的关系 艺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 起人们意识中情感的共鸣。 情感越珍贵 唤起越强烈 反响越普遍 艺术越优秀 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 字取代图像。 (逐渐制约人的创造力)
二、图像与语言 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曾无独有偶地回忆起,在他们探索自然真理 的时候,表现出行为就是孩子们的观点、好奇心和想象力。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么看,但我自认只像是一个在 海滨嬉戏的孩子,不时地为比别人找到一块更光滑 的卵石或一只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愉,而我面前浩瀚 的真理海洋,却还完全是个谜。 牛顿 (Isaac Newton 1642-1727)
日出印象 印象派,新 印象派,后 印象派
雷诺阿,1841 塞尚,1839 修拉,1859 凡高,1853 高更,1848 毕沙罗,1830
文艺复兴
拉斐尔,1483 提香,1488
1600 百花齐放 巴罗克艺术, 古典主义和浪 漫主义 1850
卡拉瓦乔,1573 委拉斯贵支,1599 伦勃朗,1606 维米尔,1632 大卫,1748 透纳,1775 德拉克洛瓦,1798
一、艺术与物理的关系
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 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 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 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 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李政道(T.D. Lee)
竹神萧萧问秋风, 君影茫茫去何处 ! --纪念秦惠筠女士
一、艺术与物理的关系
2001年5月,“科学与艺术”展览与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01年10月,“科学的挑战”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共同基础:
抽象越简单 应用越广泛 科学越伟大
人类的创造力
尽管自然现象的本身
它们都是“在特定情 绪下感受到的自然” 左拉 ( Emile Zola
1840-1902)
并不依赖于科学家的存在 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 属于人类创造的成果 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同样的
二、图像与语言
人类进步决定于掌握探索自然奥秘的新方法的能力 (比如: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 始于对未知形像的理解;终于对其概念的语言定义。 (比如:婴儿在知道“奶瓶”这个词之前先认知奶瓶的 图像。)
)
理解宇宙
物理——与自然对话 艺术——与自我对话
四、物理简史
1642 —1727
1879 —1955
伽利略
1564 —1642
牛顿 麦克斯韦
1831 —1879
爱因斯坦 玻尔
1885 —1962
科学研究 方法。
经典的力学, 电磁图像
相对论, 量子论
四、物理简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一百年。
1564 —1642 1642 —1727 1879 —1955
一、艺术与物理的关系 艺术 和 物理 共同点?不同点?
艺术表现手段是图象和隐喻( images & metaphors)。(想象力与审美力) 物理表现手段是数字和方程(numbers and equations) (数学关系和实验特征) 传统上说,艺术抒发情感;物理追求理性 所以,他们在表面上是对立的。
“在存在的这出伟大戏剧中,我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玻尔(Niels Bohr ,1885-1962) “观察活动不是被动的反映,而是探照灯式的主动行为” --波普尔(K. Popper, 1902-1994)
三、人与自然
人类意识与宇宙存在联系否?主观与客观联系否?
God: “If it wasn’t for me, you wouldn’t exist.” Abraham (after some thought): “Yes, Lord, and for that I am very appreciative and grateful. However, if it wasn’t for me, You wouldn’t be known.” “主与亚伯拉罕(希伯来人的始祖)的对话” 《犹太法典》
光是什么?
1905, 爱因斯坦指出光或可具有波动性,或可具 有粒子性 (either like a wave or like a particle). 1926 , 玻尔修正这个观点,指出光既具有波动性, 又具有粒子性 (both a particle and a wave depending on how it is observed.)
第一讲 硬币的两面:物理与艺术
• • • • •
艺术与物理 图像与语言 人与自然 物理简史 艺术简史
一、艺术与物理的关系
艺术的目的不是表达现象,而是追究 现象之间的关联 。
丹纳 (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 )
就物理学充满真知灼见而言,它实 在是艺术。
玻姆 (David Bohm 1917-1992)
伽利略
牛顿
爱因斯坦
五、绘画简史 绘画的历史:
远古之谜 1400
春的故事 1600
百花齐放
日出印象 1850
现代艺术 1900
五、绘画简史
远古之谜 1400
乔托,1267 马萨乔,1401 弗朗切斯卡,1410
1850
马奈,1832 德加,1839 莫奈,1840
春的故事
波提切利,1444 达·芬奇,1452 米开朗琪罗,1475
二、图像与语言
Seminar at Caltech
Richard Feynman lecturing at Caltech Seminar Day 1978 Physics.
二、图像与语言
语言——人类主宰世界的钥匙
庞杂、庄严、 神秘、美丽 忙碌、幻想、 讨论、合作
《通天塔》
彼得·勃鲁盖尔 (P. Brueghel , 1525-1569)
三、人与自然
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 世界的“本体”( reality) 是什么?
柏拉图的洞穴
理念世界 / 经验世界
内部世界 / 外部世界 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1596-1650)
三、人与自然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强化柏拉图的哲学观; 本体世界/经验世界 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进行加工时,人 的心理的确起着一定的作用 ;
三、人与自然 《庄子》中有一段“庄周梦蝶” 的故事:
宇宙学的人择原理:
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是这个 样子,是因为如果它不是这 个样子,我们就不会在这里 观察它。 王涛(当代)
三、人与自然 生存的宇宙和人类自然 居住环境决定了我们的 审美情趣。 艺术不完全是对学习和 教养的主观反应,也有 外在自然的表现。 艺术作品中既有内在情 感的回声,也有外在自 然的表现.
对自然平行 的认知方式
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绝对时空
三、人与自然
现代物理与艺术——相对时空
“我画本我所思,而非所视!” ——毕加索
《阿维农少女》 (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907)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
四、物理简史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杜甫( 唐,712-770
1900 现代艺术 野兽派,立体 派,未来派, 超现实派…… 2000
三、人与自然
前卫性的艺术 革命性物理学
企图去认识尚未被人类语言 所定义的未知事物
物理和艺术发展史上最大的创新:
哥白尼的日心说 乔托的透视画法 爱因斯坦相对论 毕加索立体主义
三、人与自然
经典物理与艺术——绝对时空 古典美术的经久范式: 透视原理
x' = x − v t y' = y z' = z t' = t
二、图像与语言
• 为了学习某种新生事物,我们首先需要想象它 想象是重要的…..谁最具有想象力? 艺术家 对自然世界的全新感知和理解来自何方? 来自前卫性的艺术 • 前卫的艺术是人们对自然世界全新感知和理解的前奏 • 对科学知识几乎无知的前卫艺术家的作品中经常预知了 以后被科学家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或科学理论。 • 科学的进步也不断地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