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_《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学案1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_《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学案1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学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万年。

好诗已几乎被唐朝诗人写尽,宋人只有另辟蹊径。

于是又一朵奇葩——宋词在中国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上绽放,与唐诗争奇斗艳。

【作者简介】1.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五代南唐李璟第六子。

徐州人。

北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五代的南唐战乱较少,经济发展较快,但因统治者沉湎于宴乐逸安致使国势危殆。

李煜即位后即向北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穷奢极欲,政治上既不甘心应命入朝北宋,又无治国良策,反而听信谗言,诛杀直言进谏的潘佑、李平等人。

公元975年,南唐被北宋所灭,李煜被俘。

环境和身份的急剧转变,深刻影响了李煜的思想和性格,产生了悔恨、怨痛、想挣扎而又无能为力的内心矛盾。

以亡国为界,李煜的创作分前后两期。

前期之词,多反映帝王的荒淫生活和颓废思想意识,风格绮丽柔靡。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所谓的苏、辛“豪放”派打下了基础,成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2.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7岁能属文,真宗景德初年(大约14岁)以神童召试,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

“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得到皇帝赞赏,赐同进士出身。

仕真宗、仁宗两朝,历任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宰相。

他的诗词当时声誉很高,文字典丽,音调和谐,承袭南唐风格。

他的诗文追崇“西昆体”。

晏殊词主要表现富贵人家的景致气象及闲愁闲绪,承南唐传统,为北宋初期一大家,尤承冯延巳深婉含蓄的风格。

3.柳永(?~约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声声慢》《虞美人》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声声慢》《虞美人》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声声慢》《虞美人》比较阅读教学目标:1.通过对词的意象、意境、情感的分析,提高鉴赏词的能力。

2.两首词的对比鉴赏,对艺术手法的把握。

教学重点:对意象、意境的分析和情感的理解,鉴赏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体会千古悲愁。

学情分析:高一上学期,此时学生刚步入高中阶段,对高中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方式都还在适应过程,此时要做好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多从初中教材中寻找拓展点,建立好初高中课文的链接。

这样学生将会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知识的迁移和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让学生对《声声慢》《虞美人》两者进行比较,能更好地体会婉约派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教学方法:1.对比法2.诵读法3.创设情境法4.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轻抚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位词人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他们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吧。

二、走进作者(一)李清照字漱玉,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作品集《漱玉词》。

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李煜五代词人,南唐的最后一个国君,字重光,即位时改名煜,别号钟山隐士、莲峰居士。

亡国前,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表达对往事的无限留恋,大多哀婉凄绝。

(学生齐读作者介绍)三、写作背景(一)《声声慢》背景介绍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课内巩固1.给下列加点注音。

暮霭()凝噎()怆()然荠()麦夜雪初霁()萧()条今宵()黍()离凝噎( ) 彩笺()暮蔼()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春花秋月不堪回首无语凝噎和蔼良晨好景晓风残月骤雨初歇时辰乍暖还寒不黯世事波澜壮阔谰言风情万种寒蝉凄切罗暮轻寒凄惨3.下列诗句中使用想像来抒情的一句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C.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D.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句是()A.斜光到晓穿朱户B.欲寄彩笺兼尺素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5.下面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⑤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A.水调歌头毛泽东雨霖铃苏轼清平乐李清照扬州慢柳永忆江南张志和西江月范仲淹B.沁园春柳亚子扬州慢柳永如梦令张志和雨霖铃姜夔渔歌子白居易浣溪沙辛弃疾C.念奴娇郭沫若水调歌头李清照清平乐辛弃疾西江月苏轼渔家傲范仲淹浣溪沙张志和D.沁园春毛泽东雨霖铃柳永如梦令李清照扬州慢姜夔渔歌子张志和西江月辛弃疾6.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后,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成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歌曲”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课外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声声慢李清照,,。

复习《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复习《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复习《虞Leabharlann 人》 《蝶恋花》《雨 霖铃》《声声慢》
临清二中齐保良
目标
一、背诵四首诗词,默写其中名句 二、训练鉴赏诗词能力 1. 《虞美人》 2、《蝶恋花》 3、《雨霖铃》 4、《声声慢》

《虞美人》鉴赏 问 君 恰 能 似 有 一 几 江 多 向 春 东 水 流

使用比喻、夸张 手法
愁思像春水汪 洋恣肆,一泻千里, 写出了愁思的多; 又像春水之昼夜不 停,无穷无尽,写 出了愁思的绵长 。
叠字、叠词: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起强调作用 3、表达某种感情
2、鉴赏意象
① “淡酒/急风”:
并非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 愁;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又让诗 人意绪全无。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 愁肠愁更愁。一个“淡”字突出作者 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
鉴赏意象
② “雁”: 秋天大雁由北往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 故觉得大雁是旧相识,而自己却漂流困顿, 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 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万语,也无人 可托,无处可传,从而抒发对家乡的怀念。
三、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1、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4分)

小结
1、鉴赏诗句妙处 2、鉴赏手法 3、鉴赏语言 4、鉴赏情感


③“黄花”:
诗人任凭黄花盛开,此时也无心攀摘, 甚至让菊花在枝头堆积,直至凋落。 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来赏花, 而今谁又有这兴趣呢?看到花的憔悴, 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 凄凉的心境与残秋败花融为一体,更 是愁上加愁。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课件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课件

【助读链接】 一、作者名片 千古词帝——李煜
简介: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 光,号钟隐,南唐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李 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
工书画,精音律,被称为“千古词帝”。李煜的词以南 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 生活、闲愁,题材狭窄,风格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 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充满对昔日生活 的追恋和悔恨之情,风格沉郁凄怆。他的词直抒胸臆, 纯任自然,采用白描手法来表达复杂矛盾的心情,感情 真切,语言流畅洗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代词的 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失意的压抑和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的 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
《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 入侵、北宋灭亡之际,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 而在辗转逃亡于南方之时,她又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 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的苦痛。在这种背景下,她写下此词。
主要作品:代表作有《虞美人》《相见欢》《望江南》 等。
宰相词人——晏殊 简介:晏殊(991—1055),少有才名, 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 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 下。晏殊擅长诗词,尤擅小令,所作 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所以多描写旖旎风光, 淡怨闲情,有的则流露出一种寂寞衰迟之感,颇有哲理
意味。文辞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又不 失清新雅淡,一洗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
评价:有“导宋词之先路”“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 誉。后人称之为“宰相词人”。 作品:有《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等。
婉约词宗——柳永 简介:柳永(?—约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 建武夷山市)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之一。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 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 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 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2019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虞美人 声声慢教案 苏教版必修4

2019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虞美人 声声慢教案 苏教版必修4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虞美人声声慢教案苏教版必修4教材概述本板块“词别是一家”共有四篇阅读材料:《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四首词,按时间顺序编排。

由于课程进度安排较紧,故每两首词放在一节课内教学。

教授顺序可以按教材安排的顺序,这样能让学生较清楚地了解词的发展脉络。

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调整。

本设计分别把《虞美人》和《声声慢》、《蝶恋花》和《雨霖铃》放在同一节课内教学。

原因是李煜处在词史开端不可规避,另外学生强烈要求上《声声慢》,可能对李清照仰慕已久,并且二李确有共通之处;而晏殊与柳永处在同一时代,代表当时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拿来对比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词的多姿多彩,领会“词别是一家”的要义。

《虞美人》和《声声慢》的两位作者都经历过大悲大痛,看过国破家亡,也都是“不知情之所以,一往而情深”的感性词人。

所以学习他们的词,主要采用多读多诵、互相交流探讨的方式,从而深入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思路方法两首词的学习,重点在于体味其中流转缠绵的情感,以及欣赏词人表现情感的独特的手法。

让学生在提高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陶冶。

优秀的作品往往只通过文字便能够营造一种动人的风景,或表达一种细微的情感。

所以课文研究当是课堂的主角。

当然也可以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手段。

如听课文配乐朗诵,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反复朗读,充分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课前可以让学生预习准备:1.通读《虞美人》和《声声慢》。

2.初步了解李煜、李清照生平。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1.了解词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两位词人的生平故事。

通过分析意象等方面透过字面,品味词中表达的深层情感。

欣赏词作的表现艺术,感受词的艺术魅力。

2.体会两词在表达上的高超技巧,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和作文构思水平。

体悟词中的情感。

3.引导学生发现词作中所流露的情感缺憾,培养学生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

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情景导入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过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教版语文高一《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练习

苏教版语文高一《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练习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练习课内巩固1.给下列加点注音。

暮霭.()凝噎.()怆.()然荠.()麦夜雪初霁.()萧.()条今宵.()黍.()离凝噎.( ) 彩笺.()暮蔼.()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春花秋月不堪回首无语凝噎和蔼良晨好景晓风残月骤雨初歇时辰乍暖还寒不黯世事波澜壮阔谰言风情万种寒蝉凄切罗暮轻寒凄惨3.下列诗句中使用想像来抒情的一句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C.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D.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句是()A.斜光到晓穿朱户B.欲寄彩笺兼尺素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5.下面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⑤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A.水调歌头毛泽东雨霖铃苏轼清平乐李清照扬州慢柳永忆江南张志和西江月范仲淹B.沁园春柳亚子扬州慢柳永如梦令张志和雨霖铃姜夔渔歌子白居易浣溪沙辛弃疾C.念奴娇郭沫若水调歌头李清照清平乐辛弃疾西江月苏轼渔家傲范仲淹浣溪沙张志和D.沁园春毛泽东雨霖铃柳永如梦令李清照扬州慢姜夔渔歌子张志和西江月辛弃疾6.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后,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成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歌曲”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课外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声声慢李清照,,。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备课资料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备课资料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备课资料词别是一家一、李煜的《虞美人》赏析从李煜的词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词酒风流的皇帝是多么的才情盎然,是多么的聪颖慧敏,无奈造化弄人,只羡“一壶酒,一竿身,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风流才子却生在帝王之家,竟又是处在国事危殆、饱经忧患的末世,于是面对大厦将倾、山河不保的无助与忧思便只能诉之于词。

也许是天意,曾为国主荣华富贵到极点,又身经亡国悲哀伤痛到极点,这特殊的经历竟造就了李煜在词上登峰造极的成就,真可谓“国家不幸词家幸”。

李煜的词以亡国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阶段:亡国前,历历悲欢;亡国后,字字血泪。

无论是花前月下之浪漫还是怀念故国之哀伤,都蕴含了真挚的情感,是真情流露,是天然雕饰,宛若清水芙蓉,让人心醉。

所谓“春花秋月何时了”,所谓“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所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仿佛信口拈来,可若无失国之悲,切肤之痛,又怎能发出如此怆恻缠绵、无可奈何之语!笔中多真情,字句都血泪,李煜该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相传也是他的绝命词,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地将人生的愁苦写到极致,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良辰美景,谁人不怜,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谁人又能读懂词人此时心中的悲苦:原本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眼前的春花秋月仍与当年无异,如烟往事却已一去不返,越是美好的景色此刻越是刺痛他的心啊!遥想曾经终日纸醉金迷、声色犬马,这位亡国之君除了满腔悲苦,心中也有一丝悔意,于是慨然恨道“往事知多少”。

“往事只堪哀”啊,当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为免于徒增伤感,还是“独自莫凭栏”吧!怎奈昨夜东风又起,明月之下,独自登上寂寞的“小楼”,引发多少对故国的怀念,生出几许离愁,添发几多怨悲?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无数次使他夜不能寐,正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艺术特色鉴赏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虞美人》《蝶 恋花》《雨霖铃》《声声慢》Fra bibliotek学习目标:
❖ 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作品的 风格特点。
❖ 学会从语言、手法、感情上赏析诗句的 妙处,并提高规范答题的能力。
❖ 熟读、背诵全词。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虞.美人(yú) 槛.菊(jiàn) 骤.雨(zhòu) 今宵.(xiāo) 戚.戚(qī) 憔.悴.(qiáo cuì)
雕阑.(lán) 不谙.(ān) 都.门(dū) 暮霭.(ǎi) 乍.暖(zhà) 堪摘.(zhāi)
玉砌.(qì) 彩笺.(jiān) 凝噎.(yē) 寻觅.(mì) 堆.积(duī)
检查预习
1首2水3山4(5岸6(7(8(1( 234《 5晓 6( 7( 8(........春雕昨此多三满梧月向长柳、222........春雕昨此三满李雨风222000花栏夜去情杯地桐明东水永晓000011花栏夜去杯地煜霖残011900秋玉西经自两黄更中流阔《风900山福上秋玉西经两黄。《铃月山福上月砌风年古盏花兼知雨残东建海。 。月 砌 风 年 盏 花(虞》。东建海何 应 凋 , 伤 淡 堆 细何霖月高高高((何应凋,淡堆李美)(高高高时犹碧离酒积雨处铃。应考考考李李时犹碧酒积?,,煜人(柳考考考了在树别,,》(?,是)))煜煜了在树,,(更到《》永2)))?,憔)柳(0,怎到良《《?,憔。晏那黄虞)《0往悴。(永晏辰黄更敌只9虞虞往 悴独殊 堪 昏美(雨浙事 损独《殊2好昏是那他美美事损上《、、人霖20江知,上雨《0景、朱0堪、人人知,高蝶冷点》铃19高多高霖蝶虚1点颜、晚浙》》多如楼。恋落点)》江考少楼铃恋设点改冷来江))少今,花清滴()苏)。,》花滴落风高((。有。。望》秋滴2(高望)》0滴小清急考22谁问尽。!)节。21考便00尽()01。楼秋)11堪!君天问((!(1湖)纵11天(2(昨节0摘(能涯君李江湖李2?0南有辽涯20李夜1!李有路,能清苏南清(01高千0?宁路清1又0辽今清几。更有照高高照李考0种(江高。照东江 宁宵照多与几《考考《清)欲风李西考《风西高酒《愁,何多声))声照情清寄高)声高考醒声,?人愁声声《照,彩考声考)何声说?慢慢声?《故更笺)恰慢)处慢!》》声杨声国与兼似》》())慢柳声不?何尺一))柳》岸慢堪杨人素江。,永)、》回柳说春,)!
绝笔传千古——《虞美人》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宋太宗开宝八 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 往汴京。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 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 演奏,结果被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 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时四十一岁。
《虞美人》鉴赏


恰能
似有
一几
愁 向
东 流
这首词上阙使用什么表现手法?试加赏析。
参考:移情于景,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 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 情,点出离恨。这里用“愁烟”、“泣露” 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 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
才子词人——柳永 柳永(?~约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 (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 表性的人物之一。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 郎,故世称柳屯田。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 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 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 影响。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有云“凡有井水饮处,
惜别成佳作——《蝶恋花》 作者写这首词时,正值仕途失意之时,
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 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 起,失去爱的慰藉,就觉得痛苦万分,于 是便写下了这首深婉情挚的佳作。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
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 斜光到晓
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 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 阔知何处!
皆能歌柳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有《乐章集》。
三、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沉楚天阔。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1、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4分)
这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 的手法,(1分)
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937~978),原名李从嘉,字重光, 世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 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是婉约词派的杰出代表。他前半生,词的 题材狭窄,风格绮丽柔靡,亡国后,孤寂 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 亡国之恨,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 后世影响很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 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 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 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 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其词主要收集在《南 唐二主词》(中有其父李璟之作)中。
江 春 水

使用比喻、夸张 手法
愁思像春水汪 洋恣肆,一泻千里, 写出了愁思的多; 又像春水之昼夜不 停,无穷无尽,写 出了愁思的绵长 。
❖ 诗句赏析
小结
要点:什么手法,怎样使用,有什么效果,意 境感情。
宰相词人——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 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四六、书法皆工, 而以词最为突出,被称为“宰相词人”。他 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 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他的 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 赋予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