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细胞形态结构
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三、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
• 于1981年发明,发明者获 198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 特点: ①具有原子尺度的高分辨力,
侧(横)分辨率为0.1-0.2nm, 纵分辨率0.001nm; ②除在真空外,还可在空气、 液体等条件下观察; ③非破坏性测量:不受电子 束的轰击、破坏。
• 因此,可用已知的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
• 但多数抗原-抗体结合后不出现可见反应,即不能检测 到二者的这种特异性结合。如何检测抗原-抗体发生了 结合反应?
• 用一种可见的标记物标记抗体,通过检测标记物的存
在与否判断抗原-抗体是否发生了结合反应——免疫标
记技术。
抗原
标记物
抗体
二、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
s 将二次电子收集并经一系列 的处理在荧光屏上成像。
s 这样,可以得到样品表面的 立体图像。
二、电子显微镜
• 扫描电镜的样品制备:
s 取材; s 固定; s 脱水; s 临界点干燥; s 喷镀; s 电镜观察。
• 分辨本领:较低,一般 在3nm。
• 放大倍数:几万倍。
二、电子显微镜
• 特点:成像具有立体 感。
• 可见光的波长400700nm。
• 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 率为0.2μm。
一、光学显微镜
• 光镜样品制备: 石蜡包埋切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
一、光学显微镜
(二)相差显微镜和微分 干涉显微镜
• 原理:利用显微镜中的 特殊装置,使光线通过 样品时波长和振幅发生 变化,以增大样品明暗 的反差。
• 用途:这两种显微镜可 用于观察未染色的活细 胞的细胞结构及其动态 变化。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框架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框架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我们的身体,还是我们周围的环境,都离不开生物。
因此,学习生物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框架,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第一章: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学的基础。
在这一章节,我们将学习以下知识点:1. 细胞形态结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细胞的功能:物质的吸收、消化、排泄、运动、分泌等。
3.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等。
第二章:遗传基础生物的遗传是指生物传递给后代的遗传信息,也是生物演化的基础。
在这一章节,我们将学习以下知识点:1. 遗传物质的发现和性质:DNA、RNA等。
2.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等。
3. 遗传变异的原因: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等。
第三章:人体生殖与发育人体是生物中最复杂的一个,而人类的繁衍也是生物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章节,我们将学习以下知识点:1. 人体生殖器官的构造和功能:男性生殖器、女性生殖器等。
2. 怀孕过程与胎儿发育:受精卵的形成、胚胎的发育等。
3. 生殖问题与保健:生殖器官的保健、避孕、性病等。
第四章:物质循环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而物质循环负责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
在这一章节,我们将学习以下知识点:1.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态位、食物链、生态系统等。
2. 有机物的分解与无机物的循环:腐生菌、细菌等参与的分解过程。
3. 环境污染和保护: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
第五章:生命活动调节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进行协调和调节,这需要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进行处理。
在这一章节,我们将学习以下知识点:1. 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神经元、神经纤维等。
2. 外界刺激的处理和传递:感觉器官、反射等。
3. 内分泌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激素分泌、激素调节等。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框架,相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的结构
1)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 G+菌细胞壁是一层,厚约 20~80nm ,由肽聚糖网架 结构填充磷壁质和少量脂类 组成。其中肽聚糖含量高, 约占细胞壁重的40%~90%, 且网状结构致密。 肽聚糖(peptidoglycan): 由N-乙酰葡萄糖胺(NAG)、 N-乙酰胞壁酸(NAM)和短肽 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的 大分子化合物。
真正的核,有核膜、核仁 1至数条,与RNA、组蛋白合 80S(细胞质中),70S(细胞器中)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 线粒体、高基体、内质网等 线粒体上 多聚糖,几丁质 10~100μ m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原核微生物 “三菌”、“三体”和古生菌 真核微生物 真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 非细胞生物 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 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
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 在细胞结构上的根本区别
Table2-1
原核微生物
拟核,无核膜、核仁 1条 70S 二分裂 无 无 细胞膜上 肽聚糖、磷壁质 1~10μ m
生物性状
核 DNA 核糖体 细胞分裂 有性生殖 细胞器 呼吸链 细胞壁成分 大小
真核微生物
三、细菌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细菌的结构可分为一般 结构和特殊结构两部分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拟核 细胞质 内含物 特殊结构: 荚膜、芽孢、鞭毛和纤毛 等部分。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层的一层坚韧而略具弹性 的结构。约占细胞干重的10%~25%;在一般光学显微 镜下不易观察到。
(二)杆菌(Bacillus)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
动 物 细 胞 模 式 图
植 物 细 胞 模 式 图
• 分布:通常位于核的一侧,也可移到核膜 边缘
• 周期:有丝分裂前期核仁消失,末期重新 出现
• 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RNA和 DNA
• 蛋白质为核仁的主要成分,占核仁干重 的80%,种类很多,约100余种。
• RNA属第二位,约占干重的10%,多与 蛋白质结合以核蛋白形式存在。
• DNA占核仁干重的8%。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主要区别总结
• ①细胞器:真核细胞具有完善的内膜系统和 细胞骨架系统以及完整的核结构;
• ②遗传物质的储存:真核细胞含DNA多,不 是环状,呈线状并被包装成高度凝缩的染 色体结构;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有的真 核细胞的细胞器也含有DNA,如,线粒体、 叶绿体;
• ③遗传物质的表达:翻译时,原核细胞转录 翻译同步进行,而真核细胞的mRNA在合成 后,必须在细胞核内进行剪切加工,再运 到胞质中翻译。
(2)镶嵌蛋白或 内在蛋白: 70%--80%,
细胞膜中的蛋白质以 不同深度覆盖、镶嵌、 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 层中,有的还与糖结 合成糖蛋白,它们是 细胞膜功能的执行者。
膜蛋白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有些膜蛋白可作为 “载体”而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有些膜蛋白 是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专一受体,如甲状腺 细胞上有接受来自脑垂体的促甲状腺素的受体。 膜表面还有各种酶,使专一的化学反应能在膜 上进行,如内质网膜上的能催化磷脂的合成等。 细胞的识别功能也决定于膜表面的蛋白质。这 些蛋白常常是表面抗原。表面抗原能和特异的 抗体结合,如人细胞表面有一种蛋白质抗原 HLA,是一种变化极多的二聚体。不同的人有 不同的HLA分子,器官移植时,被植入的器官 常常被排斥,这就是因为植入细胞的HLA分子 不为受体所接受之故。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三版--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第三节 真核细胞 第四节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一切有机体都有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 基本单位 (二)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 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A Typical Animal Cell
A Typical Plant Cell
(二)Gene Expression System
该系统又称为颗粒纤维结构系统, 该系统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
纤 维 结 构
颗 粒 结 构
(三) Cytoskeletal System
细胞骨架是蛋白与蛋白搭建起的网络结构,包 括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架。
(一)Biological Membra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embranes Define Boundaries and Serve as Permeability Barriers ◆Membrane Are Sites of Specific Functions ◆Membrane Regulate the Transport of Solutes ◆Membrane Detect and Transmit Electrical and Chemical Signals
细胞内大约有3000种大分子。生物大分子 的功能由构成它们的亚单位的种类和排列顺序 决定。
原核细胞基本特点:
遗传的信息量小,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环 状DNA构成;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 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 膜。
一、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
◆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直径为0.1~0.3 μm; ◆具有细胞质膜,但没有细胞壁; ◆环状双螺旋DNA,没有拟核,能指导合成750多种 蛋白质; ◆惟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每个细胞中约有800~ 1500个; ◆具感染性,可在培养基上培养; ◆培养细胞很容易被支原体污染,污染源主要是血清。
微生物 第二章 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P12-41第一节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um,长0.5~5u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二分裂繁殖、水生性强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周德庆版P13)生活特性:喜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微碱环境(大多数)腐生或寄生,好氧或厌氧,自养或异养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P121、基木形态:3种(球状杆状、螺旋状)在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状的最少。
2、大小:度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级(um)球状:0.5~1mm(直径)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杆状:0.2~1mm(直径)X1~80mm(长度)螺旋状:0.3~1mm(直径)X1~50mm(长度)(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3、测定方法:显微镜测微定: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4、细菌大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1)个体差异;2)干燥、固定后的菌体会一般由于脱水而比活菌体缩短1/3-1/4;3)染色方法的影响,一般用负染色法观察的菌体较大;4)幼龄细菌一般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菌大;5)环境条件,如培养基中渗透压的改变也会导致细胞大小的变化。
简单染色法正染色革兰氏染色法鉴别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死菌姬姆萨染色法负染色:荚膜染色法等细菌染色法周德庆版P15活菌:用美蓝或TTC(氧化三苯基四氮唑)等作活菌染色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P14一般构造(一)细胞壁概念:是紧贴细胞质膜外侧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
主要成分:肽聚糖构成细胞壁的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胞免受渗透压等外力损伤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3)渗透屏障,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水解酶和某些抗生素)进入细胞;4)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特点:厚度大(20-80nm)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1)肽聚糖(peptidoglycan,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特点:由25-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联度75%,厚20~80nm。
细胞生物学:第2章 细胞

细胞器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无核膜和核仁 一个细胞只有一条 双链DNA, DNA不与或 双链DNA, DNA不与或 很少与组蛋白结合 环状, 环状,存在于细胞质
很长的线状分子, 很长的线状分子,含有 很多非编码区, 很多非编码区,并被核 膜所包裹。 膜所包裹。 21
§3.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基本结构体系 ◆细胞的大小与分析 ◆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9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与进化中的关系
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 须要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 目前存在3种主要观点: 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病毒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10
§3.原核细胞
(Prokaryotic Cells) )
◆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同时也没有核膜和 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核仁,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核仁,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原核细胞的基本特点: 原核细胞的基本特点: 遗传信息量少; ■遗传信息量少; 内部结构简单, ■内部结构简单,特别是没有分化为以 膜为基础的专门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和细 胞核膜。 胞核膜。
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该系统又称为颗粒纤维结构系统, 该系统又称为颗粒纤维结构系统, 该系统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 该系统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
27
纤 维 结 构
28
颗 粒 结 构
29
细胞骨架系统
细胞骨架是蛋白与蛋白搭建起的网络结构, 细胞骨架是蛋白与蛋白搭建起的网络结构, 包括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架。 包括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架。 细胞骨架系统首要作用是维持细胞的一 定形态; 定形态; 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动脉; 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动脉; 细胞内基质区域化; 细胞内基质区域化; 帮助细胞移动或行走; 帮助细胞移动或行走; 主要成分: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主要成分: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细胞质

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工厂”
线粒体
外膜 内膜
嵴
形状: 椭球形
分布:动植物体内都有
结构: 双层膜、嵴、基质(含少量DNA和有关酶) 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动力工厂”(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
形状: 扁平的椭球形 或球形 分布:植物细胞特有 结构: 双层膜、基粒、基质(含少量DNA和有关酶) 功能: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参与细胞分泌
中心体 无膜结构 动物、低等植物
参与细胞有丝分裂
液泡
单层膜
植物
色素、糖类 水和养料的仓库维
无机盐等
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 单层膜
动物
水解酶的仓库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A 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 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 功能相同,所含有机化合物不同 D 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动物冬眠状态 肝细胞 1350
1、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最多,这是因为 心肌运动量大,不停地收缩,需能量多
2、冬眠状态下肝细胞中线粒体比在常态下多是因为 冬眠时,动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靠肝脏 肝脏代谢加强,需能量多。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线粒体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
3、叶绿体的外膜内膜颜色为 无色透明 ,色素分
a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核糖体 在内质网 高尔基体 d 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三、细胞核
细胞核
立体结构
平面结构
间期 染色质和染色体 分裂期
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细胞大小、形状、数目 二、细胞结构 三、生物膜
四、物质穿膜运动
五、细胞连接
一、细胞大小、形状、数目 1、细胞大小 大多数细胞直径在10~100μ m
细菌直径一般1~2μ m
支原体(最小的细胞):直径100nm 鸵鸟卵细胞(最大的细胞):直径7~8cm
2、细胞形状
球形或近似球形:某些卵细胞 纺锤体形(梭形):平滑肌细胞
此时,核糖体继续合成肽链,新合成的肽链在信号肽 引导下穿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
然后信号肽在内质网腔内特异性酶的作用下被分解, 合成的Pr分子就留在内质网腔中,并运送到光面内质网中, 由内质网膜包围成小泡,移向高尔基体,并在高尔基体中 进一步加工,最后通过高尔基体产生的分泌泡运输到细胞 外。
(3)高尔基体
C、具有多种功能Biblioteka Ш 、核小体结构要点: A、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个碱基对(bp)左右的DNA 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1分子的H1组蛋白; B、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核心结构,分子量约为 1×105,由H2A、H2B、H3、H4各2分子所组成; C、146bp的DNA链围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 H1组蛋白 在核小体核心颗粒以外再结合20bp的DNA链,锁住核小 体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并促进各核小体的 聚拢。这样,包括H1组蛋白和166bp的DNA链在内的核 小体结构又称染色质小体; D、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相连,不同物种 变化值为0~80bp不等。
② 微丝(直径4~7nm)
由肌动蛋白所组成,也叫肌动蛋白丝,主要作用是参与 细胞运动。
细胞松弛素B可抑制微丝形成;鬼笔环肽可抑制微丝解体。
③ 中间纤维(直径8~12nm)
细胞核中的核纤层即由中间纤维构成。
中间纤维的功能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有支持和运动的功能。
(10)鞭毛、纤毛和中心粒
鞭毛和纤毛为细胞表面的附属物,具运动功能,其基本结 构相同,都由微管组成,微管排列方式为9(2)+2型。区别在 于:鞭毛长而少,纤毛短而多。
庞帕氏病、台-萨氏病
(5)线粒体 由双层膜围成的囊状细胞器,是细胞内产生ATP的重要 部位,被称为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或能量转换器。 外膜: 平滑,只存在少数酶,在代谢中不占重要地位。 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 结 构 内膜: 内折形成嵴,存在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和电子传 递体,以及ATP合成酶复合体,后者是形成ATP的 场所。内膜通透性差,包括H+在内的绝大多数离 子和小分子都不能自由通过。 基质: 位于内膜以内,含有与TCA循环相关的酶以及少 量DNA、RNA和核糖体,能编码并合成自身所需 的10%的Pr。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主要功能是 提供TCA循环、电子传递以及能量转换的场所,把有机物氧 化分解产生的能量转移到ATP中。
位于两个相邻细胞之间,主要成分是果胶,主要作用 是把两个细胞粘合在一起,在细胞分裂中最早形成,幼稚 期细胞的细胞壁中只有胞间层。 ② 初生壁 位于胞间层内侧,由原生质体所产生,主要成分是纤 维素,同时也含有其它一些多糖和Pr 。初生壁薄而有弹性, 能随细胞的生长而扩大。
③ 次生壁 位于初生壁内侧,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的还含有 木质素或木栓质。 纹孔、胞间连丝
多聚核糖体: 核糖体在进行Pr合成时,常常是几个核糖体聚集 在mRNA上一起参加活动,这样的一个功能单位 聚合体叫做多聚核糖体,有利于提高核糖体合成 Pr的效率。
核糖体合成Pr的“信号假 说”:
认为所有Pr的合成最初都在游离核糖体上开始进行, 但运输到细胞外的Pr在合成时,先形成一段由几个aa组成 的疏水性“信号肽”,核糖体在信号肽引导下附着到糙面 内质网上,信号肽进入内质网膜的脂双层中。
4、细胞质和细胞器
(1)内质网
除原核生物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外,所有动植物细胞 都有内质网,它是一种相互连通的扁平囊泡所构成的膜性管道 系统,也是生物膜的一种。
光面内质网: 没有核糖体附着,参与脂类合成,在与脂类代 谢相关的细胞中含量较高,如脂肪细胞。 糙面内质网: 附有核糖体,参与Pr合成和运输,在Pr合成旺 盛的细胞中含量较高,如胰腺细胞。 (2)核糖体 它是由rRNA和Pr构成的略呈球形的颗粒状小体,是细胞 合成Pr的场所。
核仁是rRNA合成、加工以及核糖体亚单位装配的场所。
④ 核基质(核骨架) 概念:指细胞核内除核被膜、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精细网 架体系,主要成分是Pr ,也含有少量RNA。 功能: A、真核细胞内的DNA复制可能要依靠核骨架作为 空间支架,DNA复制起点永久性地结合在核骨架上。 B、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某些正在活跃转录的 基因优先与核骨架结合。 (5)细胞核的功能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控 制着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从分子 水平上讲,细胞核是真核生物合成DNA和RNA分子的部位。
Ⅱ、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组蛋白:与DNA非特异性结合;富含Lys和Arg;包括H1、 H2A、H2B、H3、H4这样5种,其中, H2A、H2B、H3、H4 非常保守,尤其是H3、H4 ,是所有已知Pr 中最保守的。 非组蛋白:与染色质上特定的DNA序列相结合的Pr ,又 称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 非组蛋白的特性: A、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 B、对DNA具有识别特异性
(6)质体
植物细胞所特有,包括: 白色体: 主要位于分生组织和不见光细胞中,主要功能为贮 存作用,含淀粉、Pr或油类等物质,分别叫造粉体、 造蛋白体和造油体。 有色体: 含各种色素,如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等。 叶绿体是有色体中最重要的一种,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的场所。 ①形态、数目、分布
②结构
电镜下,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大泡和 小泡所组成。
形成面:
成熟面:
小泡多分布在形成面。
大泡多分布在成熟面。
高尔基体的功能与细胞内一些分泌物的储存、加工和 运输出细胞有关,它是细胞分泌物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 (4)溶酶体 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囊 泡状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 溶酶体含40种以上的水解酶,刚从高尔基体产生的溶 酶体叫初级溶酶体,它与食物泡融合后,就形成次级溶酶 体。
(2)细胞壁的功能
① 支持和保护 ② 防止细胞吸胀而破裂,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③ 某些结构有利于物质运输
3、细胞核 (1)数量 (2)形状:通常与细胞形状有一定关系 细胞形状 球形、椭球形、多 边形、正方体形 柱状 梭形 细胞核形状 一般为球形 一般为椭球形 一般为杆状
(3)位置
(4)结构:包括核被膜、核仁、核质、染色质等
③核仁
Ⅰ 结构
A、纤维中心:含rDNA(合成rRNA的DNA片段)、 RNA聚合酶Ⅰ(合成rRNA所需)、转录因子。是rRNA 基因的存储位点。 B、致密纤维组分:含高密度rRNA和一些特异性结合 蛋白。是初始rRNA首先出现的位点。
C、颗粒组分:是核仁的主要结构,由核糖核蛋白颗 粒构成。是核糖体亚单位成熟和存储的位点。 Ⅱ功能
二、细胞结构
(一)原核细胞 细菌、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 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 (二)真核细胞 1、细胞膜 (1)结构 (2)功能
(3)细胞膜与癌
2、细胞壁 大多数原核生物、真菌和植物细胞的质膜外面,都有 细胞壁。这里主要介绍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1)结构 ① 胞间层
1、总体结构
生物膜的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在水 溶液中,磷脂分子的亲水端一致朝外,疏水端埋在内 部。只允许某些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而一些大分子 物质要借助特殊的方式才能选择性透过。
脂类分子之间镶嵌着形态、结构、功能各异的 Pr。 生物膜上往往还存在一些糖类,常与Pr结合成糖 蛋白,或与脂类结合成糖脂。
扁平状:人的表皮细胞
纤维状:葡萄中的分隔纤维细胞 其它形状:人的红细胞、神经细胞、精子细胞、 鞭毛虫、变形虫
3、数目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差异很大 多细胞生物体积的增大,可以通过细胞体积 的增大,也可以通过细胞数目的增多,但主要还 是靠细胞数目的增多。一般情况下,多细胞生物 的细胞数目与生物体的大小成正比。
(9)细胞骨架 细胞质基质并非匀质液体,它含有维管、微丝、中间纤维 所组成的网络支架,称细胞骨架,有利于维持细胞形态。 ①微管(直径约24nm)
由微管蛋白依次螺旋排列所形成的中空管状纤维。每个微 管蛋白分子含α、β两个亚基。 细胞分裂时的纺锤体即由微管形成,某些药剂如秋水仙素, 能阻断微管蛋白形成微管,从而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分裂 停留在中期,染色体数加倍,常用于育种。 类似药物长春花碱,可用来抑制癌细胞生长。
(7)微体
单层膜,结构与溶酶体相似。 ①过氧化物酶体 由糙面内质网芽生而来,含一些氧化酶和H2O2酶。 ②乙醛酸循环体
植物细胞所特有,常见于富含脂类的细胞中,能将脂类 物质转化为糖,供植物早期生长所需。
(8)液泡
动植物细胞中均有,单层膜。
植物的中央大液泡充满细胞液,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无 机盐、糖类、aa、单宁、植物碱和一些色素。 细胞液对细胞吸水、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鞭毛和纤毛的基部与细胞质中的基粒相连,基粒也由微管 构成(9(3)+0型) ,通过鞭毛和纤毛摆动,可实现细胞或 周围物质的移动。 中心粒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种子植物和某些原生 动物细胞除外),一般一个细胞含2个中心粒,互成直角,微 管排列方式为9(3)+0型。 中心粒及其周围的一小团致密细胞质基质,合称中心体 或微管组织中心,细胞分裂时的纺锤丝即从中心体发出。而 中心粒对纺锤体的形成似乎不是必需的。 三、生物膜 各种细胞器的膜、核膜、质膜,统称生物膜,其分子结 构非常相似,主要都是由脂类和Pr所组成。
①功能
总的功能是细胞内消化,具体而言: A、营养功能
溶酶体内的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小分子后,可穿过溶酶 体膜进入细胞质基质,被细胞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