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七章概述1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刚刚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2、工业革命的产生,造就了市民阶层3、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思想与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3.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4.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法国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代表作家: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受到当时当权者指控小仲马:《茶花女》,赞美纯洁的爱情(二)英国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

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代表诗人:琼斯和林顿。

代表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上层阶级的虚伪关系讽刺资产阶级勃朗特姐妹:《简爱》,塑造冲破世俗观念的女性形象,采用自述与回忆的手法描写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控诉社会对人性摧残,表现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卡尔夫人:《马力巴顿》,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三)俄国形成于1830年,在七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代表作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发展普希金现实主义的传统冈察洛夫:《奥伯洛摩夫》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父与子》《处女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雷雨》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四)其他国家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丹东之死》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绿衣亨利》《赛尔特维拉的人们》《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美国:“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外国文学概论 第七章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艾米莉·勃朗特

外国文学概论 第七章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艾米莉·勃朗特

五、人物、情节、结构
林敦 洛 克 伍 德 内 莉 凯瑟琳· 恩肖 希思克利夫 伊莎贝拉
小希思克利夫
小凯瑟琳· 敦 哈里顿· 恩肖
老恩肖
亨德莱
亨德莱的妻子、约瑟夫 画眉田庄
地点:呼啸山庄
五、怎样看待《呼啸山庄》中很多无法解释的神秘性
1、作为一个有着古老贵族姓氏的恩肖家族,为什么 自希思克利夫到来之后家道却日渐衰落了呢?
艾米莉· 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为什么在当时不受“欢迎”?
1、把一个平民、一个无神论者、一个复仇狂当成主 人公来描写,人们难以接受;
2、作品的反宗教情绪;
3、人鬼之恋的阴厉之美,也难以令人接受。
二、艾米莉· 勃朗特的生平与创作
艾米莉· 勃朗特1818年7月30日生于英国一山区小镇 桑顿。和她的姐姐夏洛蒂一样,她曾就读于苛恩桥学 校和伍勒小姐学校,还曾跟夏洛蒂一起去比利时布鲁 塞尔的埃热夫人学校学习,但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哈沃 斯的家中自学。艾米莉从小就爱好写作,十二岁时就 开始和妹妹安妮一起,创作贡达尔史诗,还写了大量 的抒情诗。她们三姐妹用笔名在1846年出版了《柯勒、 埃利斯、阿克顿· 贝尔诗集》,就是在夏洛蒂偶然发现 了艾米莉的诗稿后,才决定最后结集出版的。接着, 艾米莉写成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并且继姐姐夏洛 蒂的《简· 爱》之后,跟妹妹安妮的《艾格妮斯· 格雷》 一起,在1748年12月出版。可惜,仅仅一年之后,艾 米莉就于1848年12月19日病逝,时年30岁。
4、作品都运用了梦幻、象征等创作手法;
5、作品双环式的结构布局上。
四、《呼啸山庄》诞生之迷
人们怀疑的是:一个蜗居山乡,从不接触异性的二 十多岁未婚女子,怎么能写出爱得这么深、恨得这么 透的爱情和复仇小说呢?她的体验从何而来? 确实,三十年来,艾米莉除了求学和短期任教外出 总共不到两年外,全部时间都是在哈沃斯那座牧师住 宅里度过的。她离不开自己那间冥想的小小幽室,离 不开她所热爱的可供她自由翱翔的荒原。通过耳濡目 染,她了解家乡和家乡那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不少 那些荒凉村落中的奇闻轶事和民俗传说,了解他们的 性情狭隘和感情不羁的生活。另外,她本人虽未涉足 爱河,可是,她的姐妹兄弟都有爱情的痛苦经历。如 她的姐姐夏洛蒂和弟弟勃兰威尔等。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第一节 概述
一、19世纪中期社会历史背景与文学思潮 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变革,它改变
了人的生存处境,带来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新旧 嬗变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 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 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车尔尼雪夫斯基还写了《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855)等一系列美学和文学评论文章,阐述了他 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
杜勃罗留波夫的著名论文 有《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 格》(1859)、《黑暗王 国中的一线光明》(1860) 以及《真正的白天何时到 来》(1860)等。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 •奥斯特洛夫斯基 (1823—1886)是俄国戏 剧家,被称为“俄罗斯 民族戏剧之父”。
使福楼拜取得重大成就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包法利 夫人》、《情感教育》,历史小说《萨朗波》、 《圣·安东的诱惑》和短篇小说集《三故事》等。
《包法利夫人》(1856)是福楼拜的代表作, 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人物的灵魂,强调人物性 格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福楼 拜主张客观的、科学的、冷静的现实主义创作 方法,表现在这部小说中,就是它没有尖锐的 戏剧冲突和紧张的斗争。
他的代表作《戈洛夫略夫一家》(1875—1880)通过 描写地主戈洛夫略夫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真实反映 了地主阶级的腐化堕落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
列夫•托尔斯泰则在这一时期把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 潮推向了高峰。
契诃夫于80年代登上文坛,他在中短篇小说和戏剧 创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是19世纪后期俄国现实主 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之一。
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达芒 戈》(1829)、《高龙巴》 (1840)和《嘉尔曼》 (《卡门》)(1845)。

外国文学第1-7章,较具体

外国文学第1-7章,较具体

外国⽂学第1-7章,较具体第⼀章古代⽂学第⼀节古希腊罗马⽂学概论⼀、古希腊⽂学是西⽅⽂学真正的开端,古罗马⽂学主要起到桥梁作⽤。

⼆、“荷马时代”希腊⽂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三、古风时代,古希腊⽂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

著名诗⼈赫西俄德创作了叙事长诗《⼯作与时⽇》和《神谱》。

四、古典时代,古希腊⽂学上最突出的是古典悲剧和喜剧以及以柏拉图和亚⾥⼠多德为代表的⽂艺理论。

亚⾥⼠多德的“模仿说”是西⽅美学史上现实主义传统的开端,对后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五、古罗马⽂学是在古希腊⽂学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出⾃⼰的特⾊的。

早期罗马⽂学的代表作家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中期罗马⽂学的三位重要诗⼈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第⼆节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古希腊神话1古希腊神话影响⾄深,成为希腊⽂学及后世⽂学的重要源头之⼀2希腊⼈的命运观:⼀⽅⾯,不可改变的命运,对⼈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另⼀⽅⾯,⼈可以在命定的范围内发挥才⼲,做⾃⼰想做的事。

(成事在天,谋事在⼈)3 神话是⽣产⼒低下的反映,以想象来解释和⽀配⾃然,前奥林匹斯神话系统反应母权制,奥林匹斯神话系统反映⽗权制4神话的特点:(1)想象⼒极强:古代⼈原始思维的结晶(2)故事性强,丰富,系统(3)表现⼒强,形象,⽣动,内涵深长,具有⼀定的哲理性5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6希腊神话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中居于核⼼地位的是“神⼈通⾏同性论”。

希腊神话是把⼈放在中⼼地位的神话,凸显的是⼈的精神。

⼆、荷马史诗1内容意义: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汇,历来被视为⼈类远古时期的百科全书,以神话⽅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

(1)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形态和⽣活风貌。

(2)展现了当时的民族意识和道德观念战争观念:没有战争的道义和是⾮感没有⼈怀疑掠夺的正当性英雄主义:⼒量的象征、勇敢是⾸要的要素。

个体本位观念2(1)史诗的第⼀部《伊利昂记》是对特洛伊战争这场战争进⾏直接描述的,但涉及的却不是战争的整个过程,⽽是集中笔墨写了10年⾥最后的⼀年中51天的战事。

第七章 现代主义文学理论

第七章  现代主义文学理论

三、新时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
1、80年代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情况 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名著丛书》重版,袁可 嘉编选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骆嘉珊编选的 《欧美现代派作品选》,陈焜的《西方现代派文 学研究》,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施 咸荣等翻译的《荒诞派戏剧集》,柳鸣九编选的 《萨特研究》、董衡巽编选的《海明威研究》、 李文俊编选的《福克纳评论集》、伍蠡甫等编选 的《现代西方文论选》等。
2、艺术观念
异化主题。“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现代主义 文学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异化 ,展示了人“对立性”生存处境和存在感受。 心理真实。强调表现人的内心生活,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 。人们开始把目光从客观物理世界转向主观心理世界,文 学创作应该表现内心世界的真,追求超现实的、抽象的、 形而上的真。现代主义文学对主观真实和内倾性的刻意追 求,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 。
表现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 各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流派。代 表作家有卡夫卡(奥地利)、斯特林堡(瑞典)、 奥尼尔(美国)等。 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至欧美各国的 现代主义流派。其基本特征是否定传统文化,歌 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 量美”,主张自由的进行艺术创造,具有明显的 文化虚无主义特征,代表作家是马里奈蒂(意大 利)。
论争的意义:
传播了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对传统文艺观念 的冲击; 改变了现实主义一枝独秀,促进了文学的多 元化; 艺术表现上的突破和创新,促进了审美的多 样性,也体现出对秩序反抗的精神维度; 加快了当代文学的世界化进程。
2、中国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文 学 黄子平的《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 (《北京文学》88年2期),季红真的《中 国近年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文 艺报》88.1.2、1.9)、邹平的《中国存在 现代主义文学土壤吗?》(《文汇报》 88.4.8)

外国文学史 第七章

外国文学史 第七章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背景:⑴尖锐复杂的矛盾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⑵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基础)●三大学说:细胞学说(遗传学),能量转换学说(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进化论。

⑶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增加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⑷文艺复兴以来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丰富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方法2.各国情况⑴英国:大工业文明,社会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科技走在世界前列⑵法国:共和国和封建王朝不断夺权,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激烈。

⑶俄国:改革农奴制的关键时期,尼古拉一世的白色恐怖,农奴和地主的矛盾⑷德国:工人作家开始出现⑸东欧:拿破仑入侵后,民族解放兴起,作家开始登上世界文坛⑹美国:独立战争后,南北差距教大。

大种植园与大工业发展,是否废出奴隶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1.真实广阔的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真实性),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批判性)。

●较之以前的文艺,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广阔真实的展示了社会生活,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

特别是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更是广泛地涉及各个领域,尖锐地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勾勒出一幅幅怵目惊心的悲惨画面,因而具有巨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认识价值。

2.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注意观察生活,分析社会,选择典型的事件,透过集中的情节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

同时以严肃的态度力求精确地表现细节的艺术真实。

他们以典型的社会画面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是生活的集中概括,大都是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典型。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有别于其他文学贡献给文学史的特点。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期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期知识点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19世纪30——60年代,是欧洲历史上人的又一次发现的时代。

19世纪中期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巴黎公社革命”(1871)时期的文学。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1.新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2.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

3.自古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二、文学现状1.批判现实主义成为文坛主流。

2.浪漫主义作家仍在创作。

3.无产阶级文学崛起。

三、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英国宪章派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主要成就——诗歌。

代表作家——琼斯、林顿、马西。

德国40年代工人诗歌维尔特: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

恩格斯称他是“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法国巴黎公社文学以1871年3月成立的巴黎公社为标志,前后延续了约20年时间。

它是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写照,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阶段。

代表作家:欧仁·鲍狄埃《国际歌》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代表了巴黎公社文学的最高成就。

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第一,客观性、真实性;第二,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第三,典型性;第四,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

五、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概述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成就最高)影响文学的因素有三个:时代、传统、对拿破仑的崇拜。

特点:1.批判得更广泛、更激烈、观察得更为细致。

2.思想内容:揭露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金钱的罪恶;贯穿着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

3.人物形象:独特的个人反叛者和野心家。

4.都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作品有强烈的激情;情节有较强的戏剧性。

梅里美的《嘉尔曼》文学史地位梅里美(1803—1870)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独特风格。

中短篇小说20篇,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特点:1.从道德和人性的角度批判社会; 2.异国情调;3.神秘的宿命色彩4.鲜明的地方特色;5.卓越的心理分析;前期创作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爱憎态度分明。

北师大06年4月“外国文学史”串讲第七章

北师大06年4月“外国文学史”串讲第七章

第七章⼗九世纪中期西欧⽂学(去年考过⼤题) 第⼀节概述 ⼀、历史背景及现实主义⽂学思潮 1.在⽂学⽅⾯,现实主义⽂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学的优良传统,其特点: (1)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活的本来⾯⽬,这和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主观折射来反映社会不同。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常⽣活中取材,如家庭⽣活、政治⽃争等。

(2)⼗九世纪现实主义⽂学的第⼆个特征是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尔基认为“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

称它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3)⼗九世纪现实主义⽂学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道主义思想。

⼈道主义是西欧⽂学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

它宣传抽象的⼈类爱和改良主义。

**(4)⼗九世纪现实主义⽂学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法国⽂学(现实主义) 2.法国最早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作家是民主诗⼈贝朗瑞。

3.司汤达发表⽂学评论集《拉⾟与莎⼠⽐亚》,提出实际上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法国现实主义⽂学的第⼀部理论著作。

1830年出版《红与⿊》,标志着现实主义⽂学的诞⽣。

4.巴尔扎克是⼗九世纪西欧现实主义⽂学中成就、影响的作家。

他的《⼈间喜剧》。

5.梅⾥美中篇⼩说《⾼龙巴》、《卡门》(⼜译《嘉尔曼》、《卡尔曼》的故事发⽣在西班⽛,主⼈公是卡门。

6.福楼拜是巴尔扎克以后法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7.⼗九世纪中期,浪漫主义作家:⾬果、拉马丁、维尼等,还有⼤仲马、欧仁。

苏、⼽蒂耶(是诗⼈、⽂艺理论家)和乔治。

桑(⼥作家,作品《安吉堡磨⼯》)。

8.波德莱尔代表作是诗集《恶之花》。

运⽤象征主义⼿法,成为象征主义的奠基⼈。

三、英国⽂学 9.宪章运动中产⽣了宪章派⽂学。

最有代表性的是诗⼈艾内斯特。

琼斯和威廉。

林顿。

10.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最先以劳资⽭盾为创作题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 最早表现劳资矛盾; • 较多地表现“小人物”的苦难和个人奋斗,
描 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和正面人物几乎都是“小 人物”;
•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
较浓厚;
• 擅长幽默讽刺。
英 国 风 光
3、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 • 代表作是《玛丽· 巴顿》 * 描写老工人约翰· 巴顿及其女
凯瑟琳
埃德加 · 林顿
辛德雷
பைடு நூலகம்哈里顿
小希斯克利夫
小凯蒂
* 小说情节结构复杂而独特,风格怪诞、神秘、恐怖, 自然与人物的个性形成了惊人的和谐 。
§哈代(1840-1928 )
• 以创作“威塞克斯小说 ” (性格与环境小 说 ) 而著称; • 重要作品有《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
《卡斯特乔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 德》等; • 反映资本主义侵入宗法农村后 农民的命运; • 有浓重的宿命和悲观色彩; • 情景交融 ,富于诗情画意。 哈 代
第七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又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十九 世纪中后期欧美文学的主潮流, “十九世纪一个主 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高尔 基语)。它造成了继古希腊文学、文艺复兴文学之 后欧美文学的又一高峰、近代文学的最高峰。
风现 景实 (主 柯义 罗绘 )画 : 拾现 穗实 者主 (义 米绘 勒画 ):
(2)19世纪50、6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繁荣,
70、80年代——达到顶峰
§ 冈察洛夫(1812-1891)
• 代表作是《奥勃洛摩夫》
* 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
最后一个“多余人”奥 勃洛摩夫的形象,宣 告了贵族阶级与农奴 制的没落。 冈 察 洛 夫 画 像
§屠格涅夫(1818-1883) • 是有敏锐的观察力、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擅长 揭示人物心理的作家; • 成名作是《猎人笔记》:
• 代表作是《死魂灵》:
* 情节结构: 第 1 章: 乞乞科夫来到N市,遍访名流; 第2-10章:乞乞科夫下乡收购死魂灵; 第11章:乞乞科夫回到N市,丑行败露、出逃。 * 人物形象: 乞乞科夫:唯利是图、投机钻营,有顽强、冒 险精神,是俄国从贵族地主过渡到新兴资产者的 典型; 五个地主: 玛尼洛夫:精神空虚、故作斯文; 柯罗博奇卡:愚昧无知、狭隘保守; 罗士特莱夫:流氓无赖、恶棍赌徒; 索巴凯维奇:愚笨凶恶、贪婪狡诈; 泼留希金 :吝啬守财、贪得无厌。
刻地分析社会现象、比较尖锐地批判社会罪恶,同情
人民的不幸,提倡社会改良。
(二)艺术特征
1、力求客观真实地再现社会 生活; 2、重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力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 型人物; 3、作品有“外倾”与“内倾” 两 种倾向; 4、以叙事文学为主,文学样 式、表现手法走向成熟, 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充 分发展、繁荣。
(三)俄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中心 1、时代背景
俄 国 农 奴 亚 历 山 大 二 世 肖 像 地 主 毒 打 农 奴
俄 国 农 民
解放农奴
2、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 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联,矛头
主要指向农奴制与封建专制统治; • 悲怆风格与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
• 形成了独特的形象系列——
“多余人”、 “小人物、 “新人”形 象; • 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 俄 国 风 光
§都德(1840 - 1897)
• 是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
主义作家;
• 代表作是《小东西》、
《最后一课》与《柏林之围》。
一阿 课尔 》萨 的斯 故 事 背《 景最 地后
都德
——
《月曜日故事集》 都德墓地
§ 巴黎公社文学
• 是新型的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反映无产阶级 的生活; • 代表作家是欧仁· 鲍狄埃(1816—1887) • 代表作是《国际歌》
3、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与代表作家作品 (1)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 形成 §普希金与莱蒙托夫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确立做 出了杰出贡献(见第六章)
§ 果戈理(1809-1852)
• 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
的创始人,幽默讽刺大师;
• 成名作是《狄康卡近乡夜话》: * 强烈的民族性; * 健康欢乐的内容; * 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果 戈 理 画 像 卡绘 风画 光: 狄 康
萨克雷为《名利 场》作的插图
§狄更斯——英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
家(见第四节) §夏洛蒂· 勃朗特(1816-1855) • 代表作是《简· 爱》:
《 简 爱 》 插 图 夏 洛 蒂 画 像
·
* 小说通过简· 爱反抗环境压迫、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成
长历程和爱情婚姻故事宣传新型的妇女观和爱情婚姻观 。
《 前 夜 》 插 图
• 《父与子》:
* 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 创作意图:揭示俄国“新人正在诞生, 贵族阶级,即使是其中较好的人物, 《 父 与 子 》 插 图
也正在被历史所淘汰”。 * 人物形象: 巴扎洛夫: “子辈” 是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文
学史上第一位俄国“新人”的形象;
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否定一切旧秩序但尚无建设新 生活的目标;与人民联系密切;重科学、讲实干; 是胜利者,但性格有缺陷,悲剧命运。
绘 画 : 七 月 革 命
绘 画 : 普 法 战 争 绘 画 : 一 八 四 八 年 革 命
法国乡村风光
2、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 早期批判封建主义,中后期批 判资本主义; • 以反映金融资产阶级与贵族上 流社会的生活为主,塑造得最
成功的形象是各类资产阶级的
形象。
3、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 司汤达——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
•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高度典型化与个性化:
俄文《死魂灵 》 独特的讽刺艺术——用鲜明的对比造成讽刺、 用细节描写和夸张造成讽刺、 “含泪的微笑”的讽刺风格; 使用抒情与议论插笔 。
一是小处落墨,一针见血; 二是强化一点,入木三分; 三是由表及里,形神毕肖; 四是以境写人,鞭辟入里。
《死魂灵》插图
果 戈 理 画 像
• 《密尔格拉德》与《小品集》:
• 标志着作者的创作开始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
• 《密尔格拉德》中的名篇有《旧式地主》、《两个伊 凡吵架的故事》和《塔拉斯· 布尔巴》。 • 《彼德堡故事集》:
• 继承、发展了普希金开创的描写“小人物”的传统
•《狂人日记》:描述备受欺凌的小公务员波普里希钦 向专横霸道的“大人物”发出抗议而受到迫害的故事;
巴威尔:“父辈” 是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崇拜西欧; 是失败者。 * 艺术特色:

构思单纯,结构严谨; 擅长通过人物言行、神态和景物烘托表现人物心理; 文笔富于抒情性,是“诗意的现实主义”。 《 父 与 子 》 插 图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
儿玛丽· 巴顿和工厂老板卡逊及 其儿子亨利之间的纠葛,反映 宪章运动期间的劳资矛盾,是 盖 斯 凯 尔 夫 人
欧洲文学上最早正面表现劳资
矛盾的作品。
§ 萨克雷(1811——1863)
• 是出色的讽刺小说家; • 代表作是《名利场》:
* 是一部“没有正面主人公的小
萨 克 雷
说”,通过两个资产阶级女子 蓓基· 夏泼和爱米丽亚一生的 遭遇展示、讽刺了英国上流 社会这个“名利场”的肮脏黑暗; * 小说夹叙夹议,风格幽默而哀 婉。
奠基人之一(见第二节)
§梅里美(1803-1870)
• 是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
• 创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
• • • • 独特的选材与构思; 纯朴真诚而又骠悍粗犷的人物形象; 反现代道德文明的主题; 冷峻的叙述中蕴含着激情。
梅里美画像
• 代表作是《卡门》(《嘉尔曼》):
* 叙吉卜赛女子卡门与贵族青年唐· 何塞的 纠葛,以“绝对自由”来否定资本主义文 明;
• 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
* 人物形象—— 苔丝:“一个被真实描写的纯洁女人”; 亚雷:仗势欺人的资产阶级恶少; 克莱:有进步思想但也有阶级偏见。 * 艺术特色——
运用富于绘画与音乐效果的描写造成抒情诗式的
英 国 巨 石 阵
艺术风格;
运用富于象征意义的时空结构。
《德伯家的苔丝》封面画
* 塑造了“恶之花”卡门的形象; * 艺术上兼具真闻实录与浪漫主义色彩: - 独特的选材与情节结构 - 鲜活的人物 - 简炼的叙述 - 紧张曲折的情节
《卡门》插图
§ 巴尔扎克——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见
第三节)
§ 福楼拜(1821-1880)
• 是巴尔扎克之后法国最重要 的现实主义作家; • 作品有“外倾性” 、客观冷
峻的风格和精致优雅的文
体。
福楼拜画像
• 代表作是 《包法利夫人》 :
* 通过包法利夫人(爱玛)追求虚荣享乐生活而
受鲁道尔夫与赖昂等人引诱、最终被毁灭的经历, 谴责生活的平庸丑陋和资产阶级的丑行; * 平静地叙事,寓倾向于形象中;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语言精确优美。 “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不 用说,就在如今,同时在法兰 西二十个村落受罪、哭泣!” ——福楼拜
罗彻斯特尔
简爱
圣约翰
舅妈家
劳渥德寄宿学校
桑菲尔德庄园 重回桑菲尔德庄园
§爱米莉· 勃朗特(1818-1846)
• 代表作是《呼啸山庄》:
型“ 呼 啸 山 庄 ” 原
爱 米 莉 勃 朗 特 画 像
·
《 呼 啸 山 庄 》 插 图
* 小说描述畸形环境造成的人的悲剧;
呼啸山庄
画眉山庄
希斯克利夫
伊莎贝拉
• 《外套》:描述被冷酷的官僚等级制度压抑、摧残的 小公务员阿卡基· 阿卡基耶维奇追求唯一的欲望——做 新外套的过程中的悲剧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