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共41页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体系(2020年整理).pdf

质量管理体系(2020年整理).pdf

目录一、企业简介 (2)二、企业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3)三、企业质量管理机构 (5)四、企业总承包质量管理制度 (7)五、企业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9)六、企业质量技术管理制度............ .. (21)七、企业质量过程管理制度 (34)八、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考核制度 (36)九、企业质量培训教育制度 (37)十、企业质量信息收集管理制度 (38)十一、企业质量事故处理及应急预案制度 (41)十二、合格分包商选用制度 (45)十三、合格材料供应商选用制度 (50)十四、企业质量回访及保修制度 (53)十五、企业质量技术资料建档制度 (58)十六、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59)企业简介成立于2014年1月,取得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三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三级。

公司机构齐全,管理制度完善,具有较强的技术管理能力。

公司现有职工148人,具有二级建造师12人,项目经理10人,具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74人. 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的16,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 人。

目前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固定资产1068万元。

拥有各类施工机械113台(套),年施工生产能力在8000万元以上。

公司宗旨:诚实守信,质量第一,以踏实追求卓越,以人和发挥群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

二企业质量管理保证体系1、公司总经理为企业质量管理第一负责人,认真贯彻执行企业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

2、公司设置“工程部”,在主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开展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3、各工程项目经理为工地质量管理第一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责,下设专职质量员,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受上级单位督导。

4、各项目部应积极建立健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确保质保体系正常运行。

5、各管理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制定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工程项目的责任制要落实到具体管理人员。

6、质量保证体系图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框图三、企业质量管理机构1、公司质量管理按三个层级进行层层管理。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指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施工、监理、设计等不同阶段,进行全面规范的质量管理措施,旨在确保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达标,工程安全可靠。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乎市民生活质量、城市形象等方面,因此建立健全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质量管理主体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负责部门包括市政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市政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相关质量管理政策和标准,监督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设计单位应当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评估,确保设计符合工程实际需求。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作业,杜绝违规施工行为。

监理单位作为第三方监督机构,承担监督检查市政工程施工的责任,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二、质量管理流程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从前期准备阶段到竣工验收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前期准备阶段,应对勘察设计报告进行审查,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招投标过程中,要求各投标单位提供真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阶段,监理单位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竣工验收阶段,市政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终验,出具合格证明。

三、质量管理标准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应参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严格按照GB50010-2010《市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工程验收。

在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对于常见的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如地基沉降、管道渗漏等,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时修复问题,确保工程质量无缺憾。

四、质量管理改进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与改进。

每年对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沟通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

2024一建《市政》教材变动详解

2024一建《市政》教材变动详解

2024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教材变动分析一、教材变动情况分析(一)变化情况说明1.总体变化:80%,实质变化35%。

2.逻辑变化:“技术→管理→法规”修改为“技术→法规→管理”3.章节变化2023版教材技术部分7章,管理部分9章;法规部分2章;2024版教材技术部分11章,管理部分7章,法规部分2章。

技术部分增加4章,管理部分减少2章。

4.页码变化:2023版教材486页,2024版教材531页。

页码增加45页。

5.变化概况:市政公用工程技术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给水排水厂站、管道、综合管廊、垃圾处理、海绵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更新、测量等专业内容,涵盖面广,专业知识丰富。

将各专业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与施工技术内容整合编写;在法律法规内容中补充了相关的管理规定,以及近几年国家发布的强制性标准中与市政工程专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项目管理部分增加了工程总承包管理、绿色建造等相应内容。

3.城镇道路结构分层道路结构自上而下包括路面结构层、路基(见图3)。

道路路面的基本结构层一般为面层、基层、垫层(有设计要求时基层下加垫层)……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水稳定性。

【新增】重力式挡土墙细化分类一、常见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及特点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应进行墙体变形观测,确认合格要求。

【新增】2.7城市桥梁工程安全质量控制【新增】2.7.1城市桥梁工程安全技术控制要点2.7.2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新增】1K413011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一、地铁车站形式与结构组成(三)出入口设置【删除】2)施工方法【变化】地铁车站常用施工方法有:明挖法、盖挖法、浅埋暗挖法等。

施工方法的选择会受到地面建筑物、道路、管线、城市交通、环境保护……二、施工方法(工艺)与选择条件地铁工程通常是在城镇中修建的,其施工方法选择会受到地面建筑物、道路、管线、城市交通、环境保护、施工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影响……2.地铁区间隧道及联络通道施工方法与结构形式增】………4.2厂站工程施工4.2.1地基与基础【新增】厂站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包括地下水控制……⑤给水排水管道的接口、沟、涵等应采取防渗漏措施。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一级建造师)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一级建造师)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造师)A、质量计划编制注意事项通常,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计划即为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保证计划,本条文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及其编制原则。

一、编制原则(一)质量保证计划应由施工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施工生产负责人应按企业规定和项目分工负责编制。

(二)质量保证计划应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且应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施工质量最终检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

(三)质量保证计划应成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

二、质量保证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明确质量目标1.贯彻执行企业的质量目标;2.兑现投标书的质量承诺;3.确定质量目标及分解目标。

(二)确定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1.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与组织机构,实行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

2.确定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3.明确项目部质量管理职责与分工。

4.制定项目部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

5.制定项目部人员培训计划。

(三)质量管理措施1.确定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编制专项质量技术标准、保证措施及作业指导书。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分项工程项目分别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并配备工程所需的各类技术人员。

3.确定主要分项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和成品保护措施。

4.明确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

5.对于特殊过程,应对其连续监控;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规定。

6.明确材料、设备物资等质量管理规定。

(四)质量控制流程1.实施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质量工程专业检查的“三检制”流程。

2.明确施工项目部内、外部(监理)验收及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3.确定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流程。

4.确定更改和完善质量保证计划的程序。

5.确定评估、持续改进流程。

B、质量计划实施要点本条文简要介绍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保证计划实施与控制。

一、质量计划实施(一)基本规定1.质量保证计划实施的目的是确保施工质量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工程施工合同的要求。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知识点)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知识点)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知识点)1、钢管混凝土应具有低泡、大流动性、收缩补偿、延缓初凝和早强的性能。

2、城市道路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中,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率,就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3、预制构件的吊环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拉应力不大于50mpa。

P47页。

沥青表面处置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为(15-30)mm。

3、当原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土方,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4、高等级道路的沥青路面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10)度。

5、目前我国多采用(普通)砼板。

6、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场地为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施工。

7、现浇砼结构在施工高度小,地基基础处理简单,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满布式)支架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经济合理。

8、盾构机种类繁多,按开挖面是否封闭划分可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类,下列属于密闭式盾构机的是(泥水式)。

9、在自稳性好的软岩中,多采用(后方)注将方式。

10、接纳浅埋暗挖法施工时,当隧道蹁很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出格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可接纳(双侧壁导坑法)。

11、小导管注浆施工应根据土质条件选择注浆法,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

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时,应确保下车乘客到就近通道或楼梯口的最大距离不超过(50)m。

13、现浇砼水池施工中,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不是在工厂加工成型的是(口型接头)。

14、城市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汗水悬浮物去除率可达(40%)左右。

BOD5除去30%。

32、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BOD5支除率可达(90%)以上。

115、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开槽的施工要求,开挖沟槽堆土高度不宜越过(1.5)m.16、化学管材管道安装遇槽底土基承载力较差不能成槽时,可采用(砾石砂)进行处理。

17、城市给水排水管道顶管工作坑的支持应形成(封闭式)框架,矩形工作坑的四角应加斜撑。

盾构施工监测技术

盾构施工监测技术


均匀粘 性土
·
·
·

地下水位以 下,用井点 降水或其它
软粘土 或粉土
·
·
·




方法控制地
下水位
砂土
·
·
·




含漂
石等
·
·
·



注: ①·必须监测项目;○建筑物在盾构施工影响范围以内,基础已作加固,须监
测;△建筑物在盾 构施工影响范围以内,但基础未作加固,须监测。
②上表中建筑物的变形系指地面和地下的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沉降、水平
体积 (一般认为横向沉降槽体积等于地层损失)
有下列关系:
S max
V(s) V(s)
2 i 2.5i
横向沉降槽宽度系数取决于接近地表的地层
的 的强试度验、,隧可i道以埋从K深几(和何2隧关ZR道系)半中n 径近。似根地据得在出均:匀介质中
第5页/共41页
派克纵向沉降分布(根据上海软土隧道情 况修正)公式:
3)地表水平位移及应变观测。
这种观测主要是对设在垂直于隧道轴线的断面上 的地表桩进行观测,以随时分析建筑物的安全问题。
第12页/共41页
(4)地下土体的水平位移量测。
沿盾构前方、两侧设测点,用测斜仪以量测盾构 推进中由于扰动引起的土体水平位移,从中可研究减少 盾构扰动的施工措施。
(5)土体回弹观测。
位移和裂缝。
第20页/共41页
监测方案的制定
监测方案的制定步骤:
• (1)收集和阅读有关场地地质条件、周围环 境和相邻结构物构造的有关材料;
• (2)现场踏勘,重点掌握地下管线和道路的 走向,相邻结构物的状况;

施工图 (1)

施工图 (1)
2、气象 评估区位于温带湿润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58.4mm,年最大降雨量 772.2mm(1967 年),年最小降水量 330.1mm (1969 年)。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全年降雨量的 60%集中于 6~9 月份(图 2-1),且多以 大雨、暴雨的形式出现。据秦州区气象资料统计,区内一次连续最大降水量为 286.6mm,1 日最 大降水量为 113mm,1 小时最大降水量为 57.3mm。1978 年 7 月 12 日伯阳雨量站观测,两小时 的降雨量为 105mm,其降雨量是天水市有气象记录近些 70 年来最大的一次。 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294.40mm,相对湿度 68%。年平均气温 10.8℃,最低月份为一月 (平均-2.8℃),最高月份为七月(平均 22.6℃),极端最高气温 38.3℃,极端最低气温-18.2℃; 区内标准冻土深度为 0.61m,冻土发生时间一般为 11 月至翌年的 3 月,存在一定的冻融冻胀危害。 3、水文 拟建道路场地未见地表径流。临近藉河,藉河发源于天水市秦州区和甘谷县交界处的龙台山 景东梁东麓,自藉口镇进入秦州区,经评估区南侧由西向东汇入渭河,在秦州区内长约 35km, 多年平均径流量 0.91 亿 m3,最大 1.76 亿 m3,最小 0.41 亿 m3。年内季节性变化较大,枯水期几 乎断流,丰水期流量最大,最大洪峰流量 3690m3/s,多年平均侵蚀模数 4650m3/a·km2,平均含 沙量为 42.3kg/m3,最大可达 1050kg/m3。 4、交通 拟建藉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续建项目堤顶道路建设工程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拟建道路设计 起、终点位于藉河北路,交通便利,便于建筑材料的运输。 5、地质构造 天水巿地处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弧西翼与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同时受到陇 西旋卷构造体系和西秦岭北东向构造带的影响,使得该区构造非常复杂,断裂、褶皱十分发育。 区内 NWW 向和 NE 向的褶皱、断裂,控制着区内基本构造格局。下古生界变质地层的构造线(地 层走向线、褶皱轴线、主要断裂线等)基本为北西向,总体形成向南倾斜的复杂单斜构造。与六 盘山坳陷带方向(北西向)交叉,而被坳陷带所截,显示了坳陷带的形成晚于地槽褶皱时期。 勘察区内未发现新构造活动迹象,整个场地结构特征较简单且相对稳定。据区域地质资料及 本次勘察成果,勘察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松散沉积物(填土、细砂及圆砾)。

彭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总41页)

彭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总41页)

彭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总4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彭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民用建筑类和市政类)彭州市规划局二ΟΟ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关于《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修订说明为规范我市建设土地使用,建筑规划管理以及市政工程规划管理工作,2004年我市制定并下发了《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彭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彭府发〔2004〕70号)(以下简称原《规定》)。

《规定》试行期间,较好地指导了我市详细规划编制,对建设项目规划控制管理提供了法定依据,为城市建设作出了显着的贡献。

但在《规定》的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技术空缺。

特别是国六条的出台,以及高密紧凑发展思路的提出,原《规定》已经很难适应当前规划对建设用地、建筑的规划控制管理要求,因此亟待修订。

一、修订背景(一)建设部制定了《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二)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市“高密紧凑”的发展思路,对规划管理技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三)今年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已完成修编和评审工作,现正在报批过程中,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从2004年总体规划32万人调整到36万人;用地规模从2004年总体规划30平方公里调整到32.25平方公里。

二、修订依据及参考资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四)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五)成都市、南宁市、上海市等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六)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规范和2006年《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三、修改的主要内容(一)根据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分旧城区和新城区适当提高了二类住宅用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体现了“高密紧凑”发展思路,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理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