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第一节概述

合集下载

三(1)文艺复兴概述

三(1)文艺复兴概述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学习要求: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理解人文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了解各国文艺复兴文学的发展简况,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

重点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塞万提斯的讽刺艺术;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一、名词解释: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the Renaissance):14-17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并很快波及全欧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已湮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故有“文艺复兴”之称。

文艺复兴不是古代文化的单纯复兴,它包含了萌芽中的资产阶级文化因素,它是在封建制度内部形成的新的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与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

因而,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开展的思想文化运动。

二、名词解释:人文主义“人文主义”(humanism)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它提倡以人为本,以别于中世纪神学以神为本。

主要内容:1、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2、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文化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要求,它体现了一个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三、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文化背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手工工场,工场主与工人1、迫使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

英国:圈地运动2、海外掠夺,建立殖民地,奴隶贸易地理大发现(1)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

(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

后来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加也航行到新大陆,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大陆。

(3)葡萄牙贵族麦哲伦1519年环球航行,命名“太平洋”,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说。

海外殖民与贩奴运动葡萄牙人是第一批对外扩张的欧洲人。

1497年达·伽马奉葡王之命,绕好望角到了印度海岸,发现了香料贸易的新航道,将大量印度香料运往欧洲市场。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七版 (7)[27页]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七版 (7)[27页]

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 禁欲主义 蒙昧主义
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个性解放 理性是“人的天性”
•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
•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并存着三种文学,即人文主义文
学、民间文学和封建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已经形成强大 的洪流,占据主导地位。人文主义文学的巨大成就带来 了欧洲文学史上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文 学是欧洲近代文学的开端,也是继古希腊文学以后的欧 洲文学的又一次高峰。
资本主义
封建
• 反抗封建的形式——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 1517年开始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进行的一次反封建斗争,矛头直指以罗马
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宗教改革是从教会营垒内部进行的斗争,它使各国政权和教会摆 脱了罗马教皇的控制,也因主张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而大大削弱了教会解释教义的绝 对权威。与此同时,一些下层教士参与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从而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 会和封建制度。
•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人文主义的先驱(《歌集》:在形式上以十四行诗为主,达到了艺
术上的高度成就,为欧洲抒情诗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 乔万尼·薄伽丘——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人文主义者(《十日谈》:小说的大故事里套小故事的
框架结构和短篇小说的形式,对欧洲后来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十日谈》文笔精练,语言丰 富,善于刻画心理和描绘自然,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础。)
马丁·路德:德国宗 教改革的领袖。
托马斯·闵采尔: 《致阿尔斯特德人
民书》
民间文学:《梯 尔·欧伦施皮格尔》、 《浮士德博士传》
• 法国
• 16世纪的法国已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是西欧最
大的君主国。人文主义作家反对天主教会,要求享 受现世幸福,但有不同的倾向。由龙沙等七人组成 的“七星社”提出从古典作品寻找词汇来充实法国 语言,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传说、故事。拉伯雷等 则大量运用民间语言和民间传说、故事,为人民所 喜闻乐见。

外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外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关于“人文主义”
二、文艺复兴的复杂性
三、意大利文学
1、彼特拉克
2、簿伽丘
3、阿里奥斯托 (Ariosto,1474-1533)
4、塔索(Tasso,15441595)
四、德国文学
1、人文学者埃拉斯姆 斯《愚蠢颂》和胡登 《蒙昧者书简》(2)
2、马丁·路德
3、民间故事书:《梯 尔·厄伦史皮格尔》与 《浮士德博士传》
文艺复兴的复杂性
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并非长达300年的人 性解放的狂欢节。“对人类的热情赞美与恶毒诅 咒同在,近乎疯狂的欢乐与同样近乎疯狂的悲哀 并存,对人间伊甸园的构建与对人间地狱的冷酷 描绘交织,对教会神圣的亵渎与诚挚的忏悔融 汇。”(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既看到了人文主义的胜利,同时也看到这个正 在前进中的世界将是一个金钱统治的世界,压迫 和剥削群众的世界,大力放纵个人主义、充满贪 婪等等的一个世界。” (卢卡奇论莎士比亚)
薄伽丘(Boccaccio,1313-1375)
父亲是佛罗伦萨的商人,薄伽丘是私生子。 《十日谈》是其代表作。
《十日谈》的构思、内《十日谈》 中,形成了一个以爱的权力为基础的完全 属于尘世间的伦理道德,按其本质来说它 是反基督教的。”(俄尔巴赫)
Humanitarian,基督凡人论的,人道主义的,19 世纪开始与humanism的词义结合,指对于人类幸 福、福利的关注及相关实践。同情、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 以“人”为本,以此来反对罗马教会所代表的 “神权”的绝对统治。
具体看,以个性解放和现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和 来世思想;以理性和知识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 义;以仁慈、博爱和友谊反对封建等级和压迫。
人文主义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它表现了蓬勃的 朝气,满怀信心的乐观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

外国文学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外国文学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 文艺复兴运动部分地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人文主义者毕代的建议下,于 1530年建立法兰西学院,以研究希腊语、拉丁语和希 伯莱语为主,并批准印行希腊文书籍。法兰西学院与 教会控制的巴黎大学呈分庭抗礼之势。 弗朗索瓦的姐姐玛格丽特•德•那伐尔(1492-1549)支 持人文主义者和胡格诺教派。著有模仿《十日谈》的 《七日谈》。她的宫苑成了受教会迫害的人文主义者 和新教徒的避难所。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
龙沙
“法国第一位近代抒情诗人” 主题多写爱情 《致爱兰娜的十四行诗》
待你到垂暮之年
待你到垂暮之年,夜晚,烛光下, 坐在炉火旁,边纺纱边饶线, 你吟诵我的诗,发出感慨万千: 当年我多美,龙沙赞美过我啊。 那时候你不用女仆传语递话, 她干活儿累得半睡半醒之间, 听到我的名字仍然安稳睡眠, 即使用动听词句赞颂你也罢。 我将长眠地下,成为无骸幽灵, 在爱神木的树阴下歇息安定; 你则是一个蛰居家中的老妪, 怀念我的爱情,悔恨你的倨傲。
“一部完整的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
夸张讽刺的手法;拉伯雷式的讽刺
自我意识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资产 阶级肯定人的自我意识,在 《巨人传》中表现得最充分。 巨人们自觉抒发自我,表现自 我,做全面发展的理想人。
西方自我意识的发展: 古希腊: 表现人体美 中世纪: 宗教良心感
文艺复兴:歌颂理想的“人”
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
蒙田(1533-1592)
• 16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散 文家。著有《随笔集》三卷。蒙田具有怀 疑论思想。阐明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各种事 物的看法。他主张“只有怀疑才能够判断 和论定”,不要说“我懂得”,而要说 “我懂得什么呢?” • “生活的哲理” • “我有何知” • 享受生活

外国文学3-文艺复兴文学

外国文学3-文艺复兴文学
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其 代表作是《巨人传》。
拉伯雷
法国文艺复兴时的“文艺巨匠”
《巨人传》法国早期讽刺小说
巨人传1532-1564
三代巨人:
格朗古杰 卡冈都亚(高康大) 庞大古埃
《巨人传》插图
巨人传插图、封面
《巨人传》思想内容
夸张手法批判教会,赞美知识巨人的力量。 无情地批判封建国家的黑暗与罪恶 描绘了希望中的理想世界
•再婚:基本上这是在婚外恋的条件下发生的,是其结
果的一种。
•第二天故事第十:海盗把法官的妻子劫了去,那丈夫打 听到她的下落,便去恳求海盗放她回家。可是她偏不肯 跟丈夫回去;后来等他一死,就跟海盗做了夫妻。作者 对此是持一种赞许的态度。
薄伽丘的爱情观
歌颂爱情:
赞美爱情并认为它是聪明机智和高尚情操的源泉。 第五天故事第一:本是愚笨得像个白痴的西蒙在碰到美
英国诗歌之父,人文主义文学之父 成名作《悼念公爵夫人》 寓言叙事诗《众鸟之会》 爱情故事长诗《特罗勒斯与克丽西达》 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坎特伯雷故事集》特点
生活内容是英国社会缩影 香客的故事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体裁、样式丰富多样 故事24篇,每个故事有“ 小引”、“ 开场白” 和“ 收场语”串线组成
4.俏皮话:婉约的玩笑。第一天故事第五“母鸡席”。 5.机智:随机应变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第六天故事第四
“一条腿的鹤”。
塞万提斯
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 泰等作家将之誉为“现代 小说之父”;
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开 创了以个人-社会之间的 矛盾为轴线的现代小说之 先河。
生平与创作
1571年,“雷邦多的独臂人”; 1575年,遭土耳其海盗劫持,被囚阿尔及尔; 1580年归国。 幕间短剧:正剧的幕间休息时演出的独幕滑稽戏; 1584年,历史剧《努曼西亚》; 1585年,第一部小说《咖拉泰》; 1613年,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 1614年,长诗《帕尔纳斯游记》

罗贻荣教授-外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罗贻荣教授-外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西方的早期扩张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文艺复兴运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科 学、地理的发现和人的发现,使欧洲人充满了征 服世界的雄心,包括对亚洲、非洲、美洲的侵略 和掠夺。
科学:地心说与日心说
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宣扬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包括太 阳都围绕地球旋转。地心说是为宗教神学服务的,借 以说明上帝是至高无上的。
卜迦丘(Boccaccio,13131375) 诗人、小说家。
出生商人家庭,生活于佛 罗伦萨。与彼特拉克是挚友。 因强烈的反宗教倾向受到教会 仇视,死后坟墓被教会挖掉。
代表ron, 1348-1353) 卜迦丘的代表 作,它的问世拉开了欧洲文 艺复兴的序幕。 故事写1348年佛罗伦萨 爆发瘟疫,3男7女躲避瘟疫 到郊外避难。每人每天讲一 个故事。10天10人讲了100 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西方的早期扩张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先在意大利出现。它得天独厚,位 于地中海是东西贸易的枢纽。商业繁荣,商品生产的发达, 使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起来。 但十四世纪后,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的领先地位就被西 班牙、英国等国占去(奥斯曼扼地中海,新航路)。西班牙首 先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然后进行大规模的殖民占有和 掠夺,贩卖黑人,财富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内。 英国称之为民族工业的毛纺织业很发达,十六世纪由于 实行“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得到巨大发展,又实行海 外掠夺,国力强盛的伊丽莎白时代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 队”,夺得了海上霸权,扩大了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经济一 跃为欧洲之最。 其它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如德、法、俄罗斯、东欧等, 也先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法国
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意大利的直接影响下 展开的。十五世纪中叶的“百年战争”中法国打败 了英国,扩大了王权。十六世纪建立了强大的中央 集权国家。弗朗索瓦一世几次进攻意大利,接受了 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影响。人文主义者毕代建立法兰 西学院,借王权的支持宣扬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 堡垒巴黎大学斗争。这种形势下,人文主义文学发 展达到高潮。

_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外国文学

_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外国文学
➢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的宗教文学和贵族文学继续存在,民间 的诗歌、传说、笑话、寓言、戏剧等文学作品也很盛行,但是人 文主义文学兴起之后,便以其迅猛之势波及各国而成为当时欧洲 文学的主流。
➢ 这时期欧洲的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点,更富于民 族历史内容,充满爱国情绪。抛弃了中世纪以来著书立说所惯用 的拉丁文,采用各自的民族语言写作,这既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民 族的形式和民族的风格,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在创作方法上,人文主义作家摈弃了中世纪文学象征、寓意、 梦幻等表现方法,十分注重写实,人文主义作家们描述了广阔的 社会生活,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形象,丰富了欧洲文学的现 实主义传统。 近代欧洲文学中的许多体裁都在文艺复兴时期奠定了基础,如 诗歌中的十四行诗,趋于成熟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打破悲喜 剧界限的戏剧,以及随笔式的散文等。
2、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针对教会的 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人文主义者提出 “个性解放”的口号。他们肯定现世生活, 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要 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彼特拉克就说过:“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 特性我都具有”,又说“我自己是凡人, 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3、它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针对教会的蒙昧 主义,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 明才智。
➢ 这样的巨人是身心协调的人,不仅是身体 方面,更多的是理性、智慧、德行方面的。
➢ 修道院作为教育场所,同中世纪不同,除 有各种生活方面的建筑外,还有各式各样 的运动娱乐设施,如运动场、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场、骑 马场、游泳池、打靶场、舞台、游乐场等。
➢ 同时,还拥有丰富的藏书、希腊文、拉丁 文、希伯来文、法文、西班牙文的书籍应 有尽有。
➢ 身心和智慧都达到平衡和谐的顶点、全面 发展的自由人。

第三章第一节文艺复兴文学概述PPT课件

第三章第一节文艺复兴文学概述PPT课件

▪ 《十日谈》的这一特点代表了 早期文艺复兴的共同倾向——对人 的自然欲望、自然属性的推崇。
其代表人物有薄伽丘、拉伯雷、 乔叟。
▪ 《十日谈》的框架式结构对 后代小说的影响。

法国人文主义文学
▪ 拉伯雷
▪ 法国文艺复兴的最大代表。
▪ 当过修士,曾获医学博士学位。
▪ 《巨人传》的基本情节 ▪ 《巨人传》共分五部,讲述一家三
▪ 高卢人天性乐观,机智俏皮,喜欢行动 ,富于激情,表面玩世不恭,其实有着极健 全的理智。

所谓“庞大固埃主义”就是乐天、
达观的精神。
▪ 广义上看,是高卢人性格的体现; 狭义看,是当时上升的资产阶级勇于进 取,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表现。
(三)对现实的批评与嘲讽
▪ 1.对经院哲学和蒙昧主义教育的批
评。
▪ 4.对司法机构和贪官污吏的揭露 ▪ 《巨人传》的狂欢化倾向
▪ 巴赫金认为,拉伯雷的作品自始至终笼 罩着一种狂欢的氛围,独具一种狂欢的品格 。这是全民性的喜剧和盛宴,是真正的平民 大众的狂欢节。

德国文学
▪ 马丁•路德对《圣经》的翻译 ,他对德国语言的贡献。

西班牙文学
▪ 关于“流浪汉小说”:
▪ 取材——基本取材于现实生活, 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
▪ 结构——用一、两位主人公的
游历和冒险为线索来安排串联各种 生活场面。 ▪ 人物——性格往往具有二重性 。 ▪ 开山之作:《小癞子》。

英国文学
▪ 英国文学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的最高成就。
英国人文主义的早期代表是杰弗 里•乔叟(1340---1400)。号称“英国 诗歌之父”。
▪ 2.对教会和教士的批评
▪ 你如懂得猴子为何成天受人嘲骂和欺侮,你就会 懂得教士为何受大家,不论老幼的一致嫌弃。猴子 既不像狗会看门,又不会像牛会耕田,又不会像羊 会产奶生毛,又不会像马会驮货,他只会随地拉屎 ,到处惹祸……同样,一个教士,既不像农夫耕田种地 ,又不像战士保卫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日谈》的艺术结构
• 《十日谈》的艺术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框型结构, 很规正地把100个故事框在10天这个时间框架里。 • 10X10的框型结构:它继承了西方叙事文学讲 故事的传统,但所讲故事又不是长篇故事,因此 不可能采用荷马史诗的长河式叙事结构。 • 作者发明了用数和数的和谐构成《十日谈》 10X10的框型结构。书名10日,人物10人,每天故 事10个,所讲时间10天,4个10,显示了数的和谐 与排列的完整。形成边长为10的正方形,即10X10 的框型结构。这是追求形式美的体现。
文艺复兴文化的世俗性特点
• 与中世纪宗教文化相对,文艺复兴文化是 一种世俗文化,具有世俗性的特点。参加 文艺复兴运动的人们,都是世俗的知识分 子,他们反对中世纪神学对整个文化的统 治,力图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以个人摆 脱宗教和教会的束缚为原则,要求个性解 放和个人自主。他们努力分析人的内在和 外在世界,了解人的思想感情对现实的关 系,从而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这就 是人文主义文化。
2、反对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
•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妇女处于从属的地位,人 文主义者追求平等自由,男女平等是一个重要方面。 • 薄伽丘在小说中处处洋溢着对妇女的溢美之词,塑造 了一系列可敬可爱的女性形象。他在作品的序言中申明, 他的作品是为妇女而写的,是献给妇女的。作者以他对妇 女的歌颂,来提高妇女地位,呼吁男女平等。 • 第六天故事第七“菲莉芭胜诉”:女主人公斥责法律 不公平:“法律对于男女,应该一律看待,而法律的制订, 也必须得到奉行法律的人的同意。……当时定下这条法律, 女人并不曾同意而且也并没征求过我们女人的同意。所以 这条法律可以说是一点也不公平的。”
2.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追求现世人生幸福
比如彼特拉克宣称:“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 福。” 凡人的现世幸福就是快乐、友谊、爱情、荣誉、物质享受等。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 “什么是爱情?它不 在明天;/欢笑嘻游莫放 过了眼前。/将来的事谁 能猜得到?/不要蹉跎了 大好的年华;/来吻着我 吧,你双十娇娃,/转眼 青春早化成衰老。”

《十日谈》中最富有社会意义的一部作品是 第四天故事第一“绮思梦达的故事”: • 守寡的公主与侍从有私情,国王将侍从杀死。 公主斥责父王:“我要是找一个王孙公子来做情 夫,那你就不会生我的气了。这完全是没有道理 的世俗成见。……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 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能发挥大才大德 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是‘贱’。
代表作是短篇故事集《十 日谈》。
《十日谈》
《十日谈》(Decameron, 1348-1353) 卜迦丘的代表 作,它的问世拉开了欧洲文 艺复兴的序幕。 故事写1348年佛罗伦萨 爆发瘟疫,3男7女躲避瘟疫 到郊外避难。每人每天讲一 个故事。10天10人讲了100 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十日谈》的思想内容
文艺复兴运动
• 十四至十六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新兴 资产阶级兴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 想文化运动,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 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 旗号,声称要把久已湮没的古典文化“复 兴”起来,故有“文艺复兴”之称。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原因
社会历史原因:
新兴资产阶级为求得自身发展, 反对封建的和宗教的精神禁锢。 文化动因: 1、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 2、市民文化因素影响; 3、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被发现。
(二)、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特征
•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结合,不拘泥细 节的真实性。比如《巨人传》的描写。 • 19世纪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才重视细 节的真实性。 • 2.表现人物激情,侧重道德心理刻画,不重 物质经济关系的探索。比如莎士比亚人物 充满激情。 •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才重视经济关系的描 写。

作者在讲完这个故事后,发表了一段议论, 充分表达了人性的自然性必须从禁欲主义的桎梏 中解放出来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说:“谁要是想 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事出来呢。 如果你非要跟尘世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 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这个故事和中 国民间流传的“小和尚爱老虎”是同样的内容, 说明人的本性是不可禁止的。
4.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时代口号。 • 拉伯雷《巨人传》是一部歌颂科学知识, 反对蒙昧的书。最早提出人能上月球的预 言。 •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讽刺经院哲学。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出发点
•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出发点是人性论。 • 反封建偏重于生活和伦理道德领域,而 不是要推翻封建制度。后者是启蒙文学提 出的目标。 • 反教会是在承认宗教的前提下,偏重于揭 露教会的腐败黑暗,而不是批判宗教神学 理论的荒谬。后者是启蒙文学的the Renaissance)的原义为“再 生”(renaissance),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意大利艺术史 家乔治•瓦萨里(1511—1574),他在《绘画、雕刻、建 筑名人传》(1550)中指出,意大利当时的造型艺术的特 点是复兴古代的审美标准,艺术的目的是摹仿自然,表现 人的个性,发扬人的思想感情。它与中世纪教会文艺思想, 表现心灵朝向天国的哥特式建筑和抽象、象征的艺术有本 质的区别。因此,就文艺来说,文艺复兴意味着希腊罗马 的古典艺术的“再生”。后来西方史学家用这个名词泛指 十四至十六世纪发生的全欧性文化运动和整个时代。 • 提示: “文艺复兴”并非指重建奴隶制的文化,而是 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的宗教意识 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的思想 文化体系。
匹克斯吉尔· 第十二夜
3.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 卜迦丘《十日谈》:“我们人类的骨肉都 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人类是 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使生时同等的 我们发生了贵贱之别。” • 莎士比亚《终成眷属》:“要是把人 的血液倾注在一起,那颜色、重量和热度 都难以区分。”“善恶的差别,在于行为 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二幕三 场)
三、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情况
• • • 人文主义文学 民间文学 封建文学
四、 一、意大利文学
• 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佛文 罗艺 伦复 萨兴 的 发 源 地
水城----威尼斯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被誉为文艺复兴“前三杰”。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 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这是我所企求的一切,我自 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 幸福。”
文艺复兴时代 的意象 《蒙娜丽莎》 —达芬奇

“这位夫人在庄严的宁静中微笑着:它 的征服的本能、邪恶的本能、女性的种种遗 传、诱惑和俘获其他人的意志、欺骗的魅力、 隐藏着残酷目的的仁慈 ——所有这些依次 隐现于微笑的面纱后面,埋藏在她的微笑的 诗中……好的和坏的、残忍的和同情的、优 秀的和奸诈的,她笑着……” • ——意大利作家:安格罗孔蒂
3.采用民族语言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
中世纪文学国别性不强,骑士传奇在英德法流传。资本主义 出现,世界格局划分,形成了民族市场,过去的部族语言变成民 族语言。
4.创造新体裁。
流浪汉小说和悲喜剧混杂

悲喜混杂剧
• 悲喜混杂剧是文艺复兴文学的创造,它突破 了古希腊罗马戏剧的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在 一出戏里,悲剧喜剧因素结合。由意大利剧作家 瓜里尼首创田园诗体的悲喜混杂剧。这个新剧种 是对美学的戏剧范畴的发展。 • 悲喜剧因素掺和在一起,丰富了作品的表现 力,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莎士比亚戏剧为悲喜 剧因素的结合提供了范例。《威尼斯商人》就被 称为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乐观悲剧。 • 悲喜混杂剧是18世纪市民剧的先驱。
• • 《十日谈》的内容主要是描写人性,提倡个性解放, 反对禁欲主义。 1、反对禁欲主义,肯定爱情自由 《十日谈》中,除去天主教会的情欲故事外,描写世 俗男女之情的故事有56个之多,成为全书的主要内容。 • 薄伽丘认为人的天性无所不在,不可泯灭。比如“少 年爱绿鹅”。 情欲故事大都写得粗鲁、直率,直接冲击禁欲主义, 表现及时行乐。
外国文学史·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
第一节 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及这一时 期各主要国家文学发展情况.
知 识 点
一、识记意、法、西、英等国的代表作家、作品; 二、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 《十日谈》;流浪汉小说;七星诗社; 《巨人 传》的人物、主题及涵义;“大学才子派” 三、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
•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被称为“人文 主义”。 • “人文主义”(humanism)源于拉丁文 Humanus,意即“人的”,在中国有三种译法: 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侧重 文化意义,人本主义侧重哲学意义(如费尔巴哈 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哲学),人道主义 包括面较广。因此,人文主义实质上也是人道主 义,只不过它已成为专用名词,特指文艺复兴时 期的人道主义。 •
《诗集》:献给劳拉的爱情诗
“彼特拉克奇喻”? “我无法接受和平,又无力进行战争, 我在害怕中有期盼,热得像火,冷得像冰。” …… “不要,不要这样注视我,我在你的眼光 中,一千次地死亡,一千次地再生。”
薄伽丘
薄伽丘(Boccaccio,1313-1375) 诗人、小说家。 出生商人家庭,生活于佛 罗伦萨。与彼特拉克是挚友。 因强烈的反宗教倾向受到教会 仇视,死后坟墓被教会挖掉。 写作《但丁传》。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Petrarch, 1304-1374)
意大利抒情诗人,代表 作是抒情诗集《歌集》,共 300多首,主要歌咏诗人对 女友劳拉的爱情。
代表作:《歌集》
• • • • • • • • • • 黛安娜为了讨好情人, 曾让他有这样的机会, 使他看见: 她在冰冷的水中露体赤身, 可是山上粗犷的姑娘更叫我喜欢, 她在那里浣洗一条美丽的面纱, 它盖住一头金发, 不让微风吹散, 因而当此刻天际有红霞出现, 我不禁浑身为爱情而震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