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设计【精选3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设计【精选3篇】一2、教学目标:3、4、1. 掌握并识别"咏、柳、碧、垂、似、剪"这六个汉字。
5、2. 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6、3. 通过观察图片,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提升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7、8、教学关键点:9、10、1. 字词掌握:认识并理解"咏、柳、碧、垂、似、剪"。
11、2. 朗诵与背诵:确保诗歌的正确发音和流畅性。
12、3. 意境感知:借助画面理解诗歌描绘的春天景象。
13、14、教学时间分配:15、16、一节课17、18、教学步骤:19、20、1. 导入新课:21、教师引入话题,询问学生们春天的变化,然后播放春天的音乐,引导学生联想春天的画面,进而引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关于柳树的诗作。
22、23、2. 初步阅读:24、-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氛围。
25、-学生个人尝试阅读,标注生字。
26、-同桌互读,检查字音。
27、-出示生字卡片,进行集体识读。
28、29、3. 精读理解:30、-学生自由朗读诗句,提出自己的感受或想象。
31、-指名学生朗读,并配合图片或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2、-男女同学比赛朗读,激发学习热情。
33、34、4. 朗诵与背诵:35、-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指导背诵。
36、-学生自主尝试背诵,然后在小组内分享。
37、-集体背诵,加强记忆。
38、39、5. 课外拓展:40、-提供机会分享春天相关的故事或诗歌。
41、-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创作自己的春天诗句。
42、43、通过这样的教学流程,学生不仅能学习新的汉字,还能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设计【精选3篇】二3.教材概述:4.5.本课是一首描绘春天柳树生机盎然景象的唐代诗篇,作者为贺知章。
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诗情,借助情境模拟感受诗境,同时培养他们观察自然和审美欣赏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现在正值春季,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不光是人们和小动物们有了变化了,连树木也开始发芽,这些都是幼儿平时随处都能观察到的,本次教学就是从幼儿的生活出发,选择他们周围的一个特定的植物-柳树展开教学,使他们不仅会演唱歌曲,而且能够对歌曲所表达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咏柳》,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
2.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喜欢用黄梅戏的花腔调式进行演唱。
教学准备:1.制作有关春天的ppt,有花、草、树、人等等。
2.有关歌曲的音乐。
3.与歌词相关的图谱。
4.一张柳树笑了的。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咏柳》。
教学难点:能用黄梅戏的花腔调式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
幼儿听《春天在哪里》做动作。
可以是随歌词创编的一些动作,也可以拍拍肩、拍拍腿等一些教学的动作。
动作要简单,幼儿都愿意参加为主。
2.欣赏有关春天的,引出本次教学的主题。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这个问题开始本次教学,幼儿较容易进入状态,大班幼儿已经对季节有一定的认识了,所以,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又会对接下来的问题充满好奇。
)师:“现在,你们说一说春天都有些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一一看春天的变化。
”(先进行一个提问,让幼儿能够对春天的变化有些回忆,在进行第二个提问,让幼儿对春天有一些巩固,回答起来也容易的多。
幼儿的回答会有很多种,例如:小草绿了,小花开了等等。
最主要的是在最后一个放入一张大树就可以了,让幼儿自己说出树发芽了。
)师:“你知道哪些树呢?”(例如:松树、桂花树、柿子树、橘子树等等)如果没有幼儿说出柳树,教师可以接着说:“老师也知道一种树,他叫做柳树,你们认识它吗?”(引出接下来的环节)3.欣赏歌曲《咏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第【1】篇〗文本解析:《咏柳》是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篇课文《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
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
咏柳,就是歌咏柳树。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其奥妙的想象,生动的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教学目标:1.认识“咏、妆、剪、裁”等6个生字,会写“碧、剪”等5个字,积累“妆、丝”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通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学古诗基础,对生活中一切都感兴趣。
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理解古诗,需要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更多的关注孩子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
夏天的味道WATERMELON教学过程:一、借助,激趣导入(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到眼前的这幅图,你立刻想到了哪首诗?2.出示歌咏比赛,体会咏的意思。
3.如果赞颂的是梅花,题目可以是——;赞颂的是华山呢?(二)借助,感知特点1.同学们,大家见过柳树吧?谁能跟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来再来欣赏欣赏柳树,感受一下它的美吧。
2.(学生配乐欣赏PPT。
)二、初读古诗,感受诗韵(一)借助注释,理解字意1.柳树可真美啊,在诗人笔下又是什么样的呢?赶快来读一读这首诗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诗。
)2.教学“妆”,与“装”进行比较,理解意思。
(你家谁化妆?)3.指导书写“碧”。
3.绿丝绦:根据形旁推测一个字的意思,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大家猜得没错,绦就是用丝编成的带子。
指导书写“绿丝”。
4.指出丝绦、剪刀的意思,改写诗句,感受押韵。
三、品读赏析,体悟诗情(一)换词比较,感受“碧”字的精准1.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观察观察这棵柳树,关注它的颜色、样子,看看它有哪些特点?无论是古人写诗,还是我们写文章,都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贺知章在写柳树时也不例外,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哪几行诗写出了柳树的特点?2.碧是什么意思呢?借助,借助工具书理解。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优秀7篇《咏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3咏柳)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
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绿”字也可读重点。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以下是一份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咏、柳、碧、妆、垂、丝、绦”这7 个生字,会写“柳、碧、垂、丝、裁、剪”这6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感受柳树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识字、写字。
2. 朗读、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柳树的美。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是什么样的?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咏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 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 指导书写“柳、碧、垂、丝、裁、剪”等字。
(三)再读感悟,体会诗情1. 指名朗读古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2. 交流反馈,相机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背诵古诗,拓展延伸1. 背诵古诗。
2. 出示其他关于春天的古诗,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柳树的美。
同时,我还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古诗的理解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咏柳》2.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3.通过描写自己眼中的柳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描写自己眼中的柳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草》《春晓》《村居》)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揭题,齐读课题。
(咏鹅是赞美白鹅, 咏柳就是赞美柳树,注意“咏”的书写, 师范写,生书空)指导学习“咏”字。
3.了解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
字季真, 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越州永兴 (今浙江萧山)人。
少年时就以诗文出名。
其写景诗,较为清新通俗,除了本课《咏柳》外,还有《回乡偶书》等广为传颂。
4. 课件出示柳树指导学生看图说你看到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二、初读古诗,感受诗韵。
1.课件出示古诗《咏柳》。
2.学生自由练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读。
注意纠正字音,如“绦”“裁”和多音字“似”。
4.师范读。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边听边划分节奏练读。
5.师指名读师生齐读。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准备好了吗开始!师:非常好!大家已经能正确、流利的诵读了。
三、诵读古诗,感悟诗情: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呢(看书下注释、插图,结合自己想象。
)出示个别词语的意思、动态图。
1.小组合作:(1)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结合书本注释、文中的插图、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说说古诗的意思。
2.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
(出示古诗的意思)3.学习第一句诗。
(1)师:谁来说说,诗中哪两句是直接写柳树的你从哪儿感悟到了春天柳树的美@:我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还有课文的插图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柳树。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两首咏柳教案精选

《咏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读懂诗句,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诗句。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柳树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
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咏柳齐读课题2、解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3欣赏柳树图片边播放图片边描述柳树的样子4、介绍作者二、初读课文,识字1、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会认的字,齐读---指读---开火车读三、了解诗句的意思,随文识字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你知道说的是诗中哪句话吗?出示生字“妆”,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指读,组词。
2、从树上垂下来无数绿色的枝条,好像是绿色的带子,又对应文中的哪一句话呢?用同样方法学习“丝、绦”3、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对应文中的哪两句呢?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裁、剪”。
4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1)指名读(2)划分节奏读(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四、律动播放咏柳,学生跟着唱。
五、指导写字(指导写碧、丝、绿)1、学生说偏旁结构2、观察笔顺及笔画,说一说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学生练写4、说说注意的地方(高拍仪展示)六、巩固练习1、读词语歌咏咏柳杨柳柳条化妆梳妆打扮丝带铁丝裁剪裁判剪刀剪断2、补充句子-----------------,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咏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咏、碧、妆、剪、裁”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咏柳》。
3.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谈话激趣:同学们,春天到来时,天气转暖,花开了,草绿了,小鸟又飞回来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满着生机。
春天是这样的美,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
2.释题:“咏”即用诗歌来歌颂和赞美。
“咏柳”即是赞美柳树。
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生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词。
(1)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相互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释词:碧绿:翠绿色的玉石。
妆:装扮,打扮。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
丝涤:用丝织的带子。
文中用来形容柳枝细长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1.学习第一、二句诗。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二句,思考:这两句是是什么意思?(2)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儿童坐在一棵柳树上吹着竹笛)从远处看,倒垂下来的柳条像什么?(像用丝织成的带子)(3)理解句意。
谁能试着说说第一、二两句诗的意思?(高高的柳树如同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万千条柳枝好像垂下来的绿色丝带)(4)指导朗读。
一要读出对诗人的赞美,二要读出节奏感。
引导:诗人从柳树写到柳枝,又从柳枝写到柳叶,诗人看到这细嫩的柳叶,是怎样想的呢?2.学习第三、四句诗。
(1)指名读第三、四句。
(2)交流汇报:诗人是怎样想的?(柳叶怎么这样细这样尖,好像是人裁剪出来的)(3)诗人又想到是谁裁剪的呢?(二月春风)(4)诗人为什么会想到二月春风呢?(因为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5)投影出示:“二月春风似剪刀”,引导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观察春天来了柳树的变化。
画一画。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
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
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
美春天的可爱,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等诗。
听了这优美的旋律,老师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听,窗外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着。
多好的享受啊!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画面,看看哪位同学观察地最仔细,想得最深入
1、初读古诗,了解大意(边读边出示ppt,边朗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师范读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出示ppt,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认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学习第一、二句。
(1)、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2)、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3)、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3)、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4)、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板书设计:
远观:一树高绿丝绦
咏柳近看:细叶热爱春天
奇想:谁裁出
结论:二月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