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合集下载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朱 熹 的 解 释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 作铺垫。
现 在 的 解 释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 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 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 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 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 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 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 都已经具备了。
第一节:关关雎鸠 (情意真挚,互相和唱)
联 想

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相处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 思 服 。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第二节:参差荇菜

难求
君子思服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风”:“风土之音曰风”,是各诸侯 国的土风歌谣。“风“的意义就是声 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 《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 山西调、河南调。 “雅”:“朝庭之音曰雅”“,是朝庭 里的乐歌,分 “大雅”和 “小雅”.”雅 “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 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 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 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 “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了解《诗经》, 助读全诗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 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 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 《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 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 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 经》。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第四五章
• • • • • • • •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表现这个情窦初开少男对 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以 至于在梦中他与心上人终于相 会了,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 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 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和把她取 进家门的喜悦和热闹的场面。
小结
1、《诗经》六义: 风、雅、颂、 赋、比、兴
2、《诗经》三大内容: 风(民间歌谣) 雅(宫廷正乐) 颂(祭祀歌辞)
3、《诗经》表现手法: 赋(对事物直接陈述) 比(比喻) 兴(即起兴、联想。以其它东西引出所咏之物。)
填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共( 305 )篇,分为( 风 )( 雅 )( 颂 )三 大类,运用( 赋 )( 比 )( 兴 )等手法。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 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相望伊 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这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怀人诗。一个深 秋的早晨,河边芦苇上的露水还没有干。诗人在寻找那心中思 慕的“伊人”。伊人仿佛在流水环绕的洲岛上,他上下左右求 索,可望而不可即。 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但是诗中把这种思而不得的怅 惘,求而难见的遗憾表达的淋漓尽致。读者可以体会到诗人那 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关雎》 《蒹葭》
《诗经》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收入 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诗歌(又 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 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 • 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 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 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jì sì ] 宗庙的舞曲歌辞。《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赋、 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 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 “六义”。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课件(6页)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课件(6页)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
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 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 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 了人们的劳作生产状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 咏叹,一首诗中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
《诗经》的这一特别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 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激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 “言之不够故嗟叹之。嗟叹之不够故咏歌之〞。往往喜爱 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 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 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 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 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 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纳了。
蒹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
逆着曲水去找她,
清早露水变成霜。
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直水去找她,
绕来绕去道儿长。
一片芦花照眼明,
逆着直水去找她,
太阳不出露水新。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心上人儿她在哪,
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
逆着曲水去找她,
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经典《诗经两首:关雎 蒹葭》完整注解带拼音

经典《诗经两首:关雎 蒹葭》完整注解带拼音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原文:guān guān jū jiū,zài hé zhī zhōu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yǎo tiǎo shū nǚ,jūn zǐ hǎo qi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líu zhī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yǎo tiǎo shū nǚ,wù mèi qiú zhī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qiú zhī bù dé,wù mèi sī f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yōu zāi yōu zāi,zhǎn zhuǎn fǎn cè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cǎi zhī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yǎo tiǎo shū nǚ,qín sè yǒu zhī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mào zhī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yǎo tiǎo shū nǚ,zhōng gǔ yào zhī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国风·秦风·蒹葭》是《诗经》中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原文

《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原文

《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原文《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诗经二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资料:【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名句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答案解析】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一、《关雎》【原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作者】《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叙事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引出)【背景】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

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24.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优秀课件ppt

24.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优秀课件ppt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精选完整ppt课件
憔一情
悴或意
而死十 雎死,分 鸠 Nhomakorabea。另专 在
一一传
就的说
忧水中
思鸟是
不,一
食其种

5
荇菜
精选完整ppt课件
6
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 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 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反 映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 向往和追求。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品读全诗,探究艺术特色
颂: 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 “周颂” “鲁颂” 和“商 颂”,共40篇.
赋: 即陈述铺叙。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诗经》多用赋比兴的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
多用重章叠唱的手法。精选完整ppt课件
20
一、托物起兴:
开头用“兴”,引起读者由鸟及人的相关 联想。
二、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 重章叠句是指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每章
的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少数字词,便 于尽情抒发作者的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 感、音乐美。 三、均为四言,采用一些双声、叠韵字。
四、本诗是爱情诗,抒发的感情:思恋、爱

精选完整ppt课件
15
意境美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
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
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精选完整ppt课件
16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课件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课件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草交
溯洄从之,
接的地方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chí
•坻:水中小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sÌ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zhĬ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蒹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 清早露水变成霜。 心上人儿她在哪, 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 绕来绕去道儿长。 逆着直水去找她,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 露水珠儿不曾干。 心上人儿她在哪,
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 越走越高道儿难。 逆着直水去找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 太阳不出露水新。 心上人儿她在哪, 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 曲曲弯弯道儿拧。 逆着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而对 不意这 可中首 即人诗 的的描 惆急写 怅切了 失追一 望求个 之和热 情可恋 。望者
主要内容
主旨: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 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 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 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看谁背得快
数阅
学读
使使
人人
精充
细实
;;
博会
物谈
使使
人人
深敏
沉捷
;;
You made my day!
伦 理 使 人 庄 重 ; 逻 辑 与 修 辞 使 人 善 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一、了解《诗经》,助读全诗
补充注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 纪) ,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 乃称《诗经》,为五经之一。《诗经》是中 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表 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诗大序》中 称“诗六义”)
《蒹葭》的 艺术特色:
1、重章叠句。三章只是通过一字 之易,一韵之转,表现了反复咏唱 和缠绵无尽的感情。2、借景起兴。
“诗六义”
风: 是多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歌谣;分15国风,共 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 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 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 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 “大雅” 和 “小 雅”,共105篇. 颂: 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 “周颂” “鲁颂” 和“商 颂”,共40篇. 赋: 即陈述铺叙.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采用曲笔作写意 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 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 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之感。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写人。
渲染了一种凄冷寂寞的气氛,为 写景: 主人公的活动和心情奠定了基础。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 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 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 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 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已:停止

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 清早露水变成霜。 心上人儿她在哪, 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 绕来绕去道儿长。 逆着直水去找她,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 露水珠儿不曾干。 心上人儿她在哪,
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 越走越高道儿难。 逆着直水去找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 太阳不出露水新。 心上人儿她在哪, 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 曲曲弯弯道儿拧。 逆着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余冠英译)
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爱慕、思念和追求。 2、如何表现男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和追求过程?
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写小伙子爱慕和追求一个温柔漂亮的女子,想 和她结成配偶)
首章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 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 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 篇的基调。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关 雎 夜长长相思不断, 关雎鸟关关和唱, 尽翻身直到天光。 在河心小小洲上。 长和短水边荇菜, 好姑娘苗苗条条, 采荇人左采右采。 哥儿想和她成双。 好姑娘苗苗条条, 水荇菜长短不齐, 弹琴瑟迎她过来。 采荇菜左右东西。 水荇菜长长短短, 好姑娘苗苗条条, 采荇人左拣右拣。 追求她直到梦里 好姑娘苗苗条条, 娶她来钟鼓喧喧。 (余冠英译)
蒹 葭 萋 萋 , •萋萋:茂盛的样子 白 露 未 晞 。 •晞 : 干 所 谓 伊 人 , •湄:岸边,水草交 在 水 之 湄 。 接的地方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 游 从 之 , •坻:水中小洲 chí 宛 在 水 中 坻 。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sÌ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zhĬ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所听 所见 极有层次 所思 语约义丰 所愿
憔一 情 悴或 意 而死 十 雎 死, 分 鸠 。另 专 在 一一传 就的说 忧水中 思鸟是 不,一 食其种 ,
第二、三章: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得 的相思之苦(忧思)(心情:苦闷与焦灼)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 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 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 夜不眠的程度。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 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曲的河道, 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 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地追寻着心 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 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 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 状。
苍苍
写景
蒹 萋萋 葭 采采 白 为霜 露 未晞 未已
凄凉清冷 寂寞感伤 朝露结融, 时间发展
写人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 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 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 阻隔四言为主, 多用重章叠唱的手法。
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 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 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 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 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 文、义俱佳。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读正音(结合注释)
补充:好hǎo 辗zhǎn 淑女:温和美好的女子 2、自读试译 提示:可以疏其大意,不必字字落实。 3、学生试读,注意节奏、韵律。 4、全班齐读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荇菜
第四、五章:小伙子因相思而成梦, 在幻想中得到心上人,用琴瑟钟鼓取悦于 她的欢乐场景。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 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 她,并使她快乐异常。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表现出求而得之的快乐。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
君 子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而对 不意这 可中首 及人诗 的的描 惆急写 怅切了 失追一 望求个 之和热 情可恋 。望者
主要内容
大胆说出你的初读感受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给人的美感 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概括它的美?
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 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 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 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五、看谁背得快
蒹 葭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 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 •宛:好像、仿佛
淑 女
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 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 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反 映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 向往和追求。
四、品读全诗,探究艺术特色
一、托物起兴: 开头用“兴”,引起读者由鸟及人的相关 联想。
二、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 重章叠句是指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每章 的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少数字词,便 于尽情抒发作者的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 感、音乐美。 三、均为四言,采用一些双声、叠韵字。 四、本诗是爱情诗,抒发的感情:思恋、爱 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