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í)黄晕.(yùn)赫.然(hè)归省.(shěng)B.哺.育(bǔ)蓬蒿.(hāo)诘.问(jié)逞.辩(chěng)C.确凿.(záo)抽噎.(yè)骸.骨(hái)丘壑.(hè)D.酷肖.(xiào)亘古(gèng)陨.落(yǔn)告禀.(bǐ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遵循端详秘诀形销骨立B.褴褛汲取濡养郑重其是C.亵渎吹虚佝偻泉香酒冽D.游弋嬉戏坍蹋前仆后继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夏日的大明湖,华天丽日,岸柳飘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秀色可餐....。
C.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D.李白的《将进酒》,气势豪迈,盛情奔放,语言有气势,如江河日下....,一泻千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点亮24小时城市书房”活动,把城市书房建设成为传播文化的平台,给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
B.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望新中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内心都会激发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C.在扶贫攻坚中,大规模的异地扶贫搬迁,改变的是当地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态保护的良机。
D.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将推动人类社会迎来共创分享的新智能时代。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新年前夕,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台和互联网平台,发布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向大家表达了美好的新年祝福!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小鹿想用古诗文名句送给好友一份特别的新年祝愿,请你帮助他。
(10分)新年祝福诗文名句纵览山河美景祝你有闲暇能远赴边塞,体会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①_______________”的奇异秋景;感受纳兰性德“②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的寂寥晚景;欣赏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③_______________”的瑰丽雪景。
锻造优秀品格人生难免挫折,愿你学会秋瑾“俗子胸襟谁识我?④_______________”的坦然;学会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⑤_______________”的旷达;学会《曹刿论战》中“夫战,勇气也。
⑥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的奋勇向前!点燃壮志豪情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望你有苏轼“⑦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的情怀;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⑧_______________”的壮志;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⑨_______________”的气节,有夏完淳“⑩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的使命担当。
【正确答案】①衡阳雁去无留意②一抹晚烟荒戍垒③千树万树梨花开④英雄末路当磨折⑤也无风雨也无晴⑥一鼓作气⑦会挽雕弓如满月⑧赢得身前身后名⑨留取丹心照汗青⑩毅魄归来日2.下面是小鹿摘抄的他的新年贺词,请根据要求作答。
(9分)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博,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
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①)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蘸.水(zhàn)名讳.(huì)吮.吸(shǔn)奄奄.一息(ān)B.掂.量(diān)戏谑.(xuè)咀.嚼(jǔ)契诃.夫(kē)C.荣膺.(yīng)阔绰.(chuò)绽.裂(zhàn)吹毛求疵.(cī)D.腻.歪(nì)颓.唐(tuí)骸.骨(hāi)滑稽.可笑(j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轮之乐迫不及待人声鼎沸张皇失措B.无动于衷惟妙惟肖袖手旁观通宵达旦C.相得益章因地制益妇孺皆知历尽心血D.正襟危坐顾名思义暗然失色穷困潦倒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她轻描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
B.他的诊所完全免费,病人每天络绎不绝,药物两个月就告罄..了。
C.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科,我们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D.李可染非常喜欢画牛,他一生不停地观察牛、画牛,妙手回春....,把牛画活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
C.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七万个小时。
B.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C.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
D.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斗拱飞檐,玲珑剔透,为人体骨骼中最精妙的片断。
②阳光中的紫色,馈赠它岩石般的坚硬;和煦的春风,打磨它流畅的曲线。
③终于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齿轮磨合中,缝缀镶嵌起了无数颗头颅,其中一颗属于了我。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匕.首(bǐ)扒.车(bā)庇.护(pì)濒.临灭绝(bīn)B.掰.开(bāi)肚脐.(qí)账簿.(bù)痴.心妄想(chī)C.干瘪.(biǎn)聘.用(pìn)混淆.(xiǎo)匪.夷所思(fěi)D.真挚.(zhì)热忱.(chén)韧.带(rèn)针砭.时弊(biǎ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狩猎璀粲不可救药戛然而止B.琐屑狼藉锋芒毕露黯然失色C.哽咽逃窜不容质疑红装素裹D.窒息萧索相得益彰融汇贯通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B.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C.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D.如果开始不成功,就多次努力,不行再放弃,没必要为此自惭形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对偶、比喻、拟人)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C.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比喻)D.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排比、拟人)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九年级的学生要参加中考,所以平时需要多做一些语文模拟试卷来巩固知识。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3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瓯越大地风光无限:泛舟楠溪,便觉惬意shū( ▲ )适;登临雁荡,顿感心旷神yí( ▲ );听潮洞头,体验雄浑壮观。
游览文成,神往刘基避世的yōu( ▲ )闲;漫步仙岩,yín( ▲ )读朱自清绿意的深情;踏足瞿溪,品抿琦君春酒里的乡愁。
欣赏温州山水,感受文化温州,滋养我们文学生命。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1)宁为百夫长,▲ 。
(杨炯《从军行》)(2) ▲ ,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3)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5) ▲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6)夫战,勇气也。
▲ ,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7)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一词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撒播芬芳的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8)回望2014年,伊拉克暴力冲突愈演愈烈。
经历了常年的炮火和战乱,伊拉克人民骨肉离散、哀思难寄,思念之切如白居易《望月有感》中所写“ ▲ ,▲ 。
”3.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2)先帝不以臣卑鄙▲(3)吾妻之美我者▲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肉食者谋之辍耕之垄上B.躬耕于南阳胡不见我于王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虽然,受地于先王然志犹未已5.名著阅读及微写作(14分)(1)《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杨志因为脸上有一巴掌大小的褐色色素沉着斑,故名为“ ▲ ” 。
初三期末模拟试卷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欣慰惊愕惊恐B. 理解理性理念C. 喜悦欢喜欢腾D. 告别告辞告慰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B. 他为了参加比赛,每天都要练习到深夜。
C.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
D. 这位老师教学方法独特,深受学生喜爱。
答案:D3. 下列词语中,与“一丝不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严谨认真B. 严肃认真C. 严肃紧张D. 严肃认真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空中。
B. 这座山高得像一座巍峨的巨人。
C. 他跑得像一阵风。
D. 那条河清澈见底。
答案:A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答案:C6. 下列成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A. 胸有成竹B. 胸无点墨C. 胸有成竹D. 胸有成竹答案:A7.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赞美赞颂B. 遥远遥望C. 悲伤悲惨D. 沉重厚重答案:A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论述清晰,令人信服。
B. 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在体育方面也表现出色。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答案:B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百鸟鸣叫,百草丰茂。
B. 雨过天晴,彩虹挂在天空中,美得像一幅画。
C. 他聪明、勤奋、有毅力,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D.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景色宜人。
答案:A10.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一项是:A. 大小B. 高低C. 远近D. 东西答案:C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朴.刀(pō)着.意(zhuó)存恤.(xù)不省.人事(xǐng)B.恁.地(nèn)兀.的(wù)纶.巾(lún)箪食.壶浆(sì)C.诓.骗(kuāng)报帖.(tiē)作揖.(yí)喏.喏连声(rě)D.怨怅.(chàng)行.事(xíng)桑梓.(zǐ)面面相觑.(qǜ)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俯瞰如释重附刨根问底B.娴熟燥热和颜悦色交头接耳C.磅薄推搡不知所措名负其实D.旁骛箴言娇揉造作断章取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楼房倒塌已过去了三个小时,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老人终于被消防队员救了出来。
B.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优先对外发展的方向。
C.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绕城而流的锦江河水面如镜,碧波荡漾,清风习习,两岸垂柳楚楚动人....,令人陶醉。
D.铜仁市公安局组织万山区、松桃自治县、江口县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集中收网行动,让黑恶分子无地自容....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
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中考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题1(参考答案)

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25分)1.(5分)(1) (2分)mào yè栖轮(2) (1分):/冒号(3) (2分)D2.(2分)C3.(2分)D4.(2分)B5.(6分)(1)枳花明驿墙(2)鸟下绿芜秦苑夕(3)夜吟应觉月光寒(4)玉盘珍馐直万钱(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6.(4分)青面兽失陷花石纲牛二生辰纲7.(4分)严监生王熙凤二、古诗文阅读(15分)(一)(6分)8.(2分)C9.(2分)示例一:“但愿人长久,千里更婵娟”,只希望我们都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通过明月传递思念之情。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代指明月。
这两句不是一般的劝勉之语,而是作者对人生所持有的一种旷达态度和乐观精神,更是道出了所有经历离别之苦的人的共同愿望。
因此这两句颇能引起人的共鸣,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天,人们一提起中秋,说起月亮,还忍不住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示例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
“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10.(2分)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感叹人生无不散的宴席,也感叹了自己不公的政治遭遇,又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9分)11.(2分)消失勉强,尽力适宜,适合持,执12.(3分)(1)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语文试卷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A.妖娆(ráo)狡黠(jié)恻隐(cè)断壁残恒(yuán )B.睿智(ruì) 罔然(wnɡ) 深邃(suì)恪尽职守( ɡè )C.刹那(chà)亵渎(dú) 陨落(yǔn)怒不可遏(è)D.贮立(zhù)胆怯(qiè) 拮据(jù)锲而不舍( qiè)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A.轻而易举举世闻名 B.名列前茅莫名其妙C. 言行相顾各行其是D. 因小失大流离失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A.经典就是那些禁得起一读再读的作品,需要仔细读,用心品,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寻章摘句的方法去阅读。
B.凭借着能“吃得苦中苦”的拼搏精神和得天独厚的国际影响力,邓亚萍出任“人民搜索”网站总裁当之无愧。
C.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以其被水覆盖的场地、“悬空人拼图”表演和流光溢彩的烟花,为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D.经过大半个学期的“抗震加固”,同学们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学校。
看到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大家搬迁的劳累顿时化为乌有。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A.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
修改:删去“发自内心地”。
B.通过开展“节能环保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低碳意识进一步增加。
修改:将“增加”改为“增强”。
C.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修改:在“食物”前增加“因为”。
D.林丹能成为羽毛球超级“大满贯”第一人靠的是平时刻苦训练和临场出色发挥取得的。
修改:删去“取得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①文学借助文字表现思想情感②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个字都不肯放松的严谨③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④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A.①③④②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A.《使至塞上》王维唐代B.《望江南》李清照宋代C.《范进中举》吴敬梓清朝D.《谈读书》培根英国二、填空(共8分)7.默写(5分)(1),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诗人辛弃疾心中常常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他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说“,”。
8.名著阅读(3分)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好汉们聚义梁山的故事,鲜明地表现了“①”的主题,被称作“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②(人名)在状元桥戏弄并三拳打死郑屠,有力地表现了他见义勇为、疾恶如仇、鲁莽直率而又③的性格……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已经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
为引起学生对交通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交通拥堵”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某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下面两则材料。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说出两则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主要信息。
(要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3分)【材料一】京华时报讯市委书记刘淇11月30日在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务院已原则同意了本市(北京)关于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案。
本市要尽快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修改完善后抓紧征求意见,平稳出台,认真落实,使治理措施尽快见效。
【材料二】新浪微博网友留言:“一场小雨,足以击瘫北京交通!如果你从团结湖路口穿过长虹桥到工体西路,短短三公里,你可以打开《三国演义》,从桃园三结义看到关羽走麦城,车都到不了。
恍惚间,以为长虹桥变成长坂坡,堵满了曹魏八十万大军。
”主要信息:__10.交管部门为前往调查的同学提供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这些材料推断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
(2分)【材料一】北京市2010年机动车保有量统计表【材料二】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是:大量优质的公共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
公众认可的大型医院、知名学校、以及主要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大多坐落于此。
整个城市就像一张饼,中心是人们工作的地方,而周围是人们居住的地方,每天早晚人们涌进、涌出,如果能在一个中心外多几个中心,可能拥堵问题会得到缓解。
原因一:①原因二:_②_11.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出其他国家和城市治“堵”的有益经验。
(3分)【材料一】在城市设计上,新加坡将全部土地规划为55个小区。
小区不但有居住的功能,还有办公楼、购物中心、学校、医院等,居民的上班与生活休闲,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小区内解决,这就大大降低了市民在城市内出行的频率,从而使得新加坡交通秩序井井有条。
【材料二】上个世纪60年代,东京也产生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此东京市政府下决心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如今的东京已经被一张由城市轻轨和地铁所组成的大型轨道交通网所覆盖,承担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
除此之外,东京对车主的用车也进行了系列限制,大公司一般不给员工提供停车位、东京市区动辄200元人民币一小时左右的停车费,也让普通工薪阶层主动放弃了开车进城。
材料一:_①_材料二:_②_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第12~15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安陵君其许寡人遂许先帝以驱驰B. 且秦灭韩亡魏今亡亦死C. 秦王色挠月色入户D.徒以有先生也不以疾也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请广于君____(2)长跪而谢之____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1)故不错意也翻译: ____(2)此庸夫之怒也翻译: ___15.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曾提到“伐无道,诛暴秦”。
请阅读上文,概括说出哪些内容表现了秦王的“无道”?(3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阅读《汽笛·布鞋·红腰带》,完成第16~18题。
(11分)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①一个年过五十的人,依然清晰地记得平生听到第一声火车汽笛时的情景。
②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
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
年三十晚上,母亲叮嘱他天明起来换新衣新裤时系上那根红腰带,他那时只是感到新奇,却不能意识到生命历程的第二个十二年将从明天早晨开始……③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
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他是同学中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一个。
④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⑤他和同学们谁也没出过远门,一路说说笑笑叽叽嘎嘎,激动不已。
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走着走着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淌着血,他穿的是一双早已磨薄了鞋底的旧布鞋。
他心情坏了,步子也慢了,他看见杜老师向他招手,他听见同学在前头叫他,他流下泪来,觉得再也撵不上他们了。
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⑥他已经看不见杜老师率领着的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
他从路边的杨树上采下一把树叶塞进鞋窝儿,走不出十几米就结束了短暂的美好和幼稚。
他又从书包里摸出擦脸用的布巾,用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
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只要能走到考场,他自信可以不需要翻动它们就能考中。
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
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
终于,他看见一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
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似乎有一股无形的神力从生命的那个象征部位腾起,穿过勒着红腰带的腹部冲进胸膛又冲上脑顶,一切朦胧的或明晰的感觉凝结成一句,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
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却依然不让他们看他惨不堪睹的脚后跟。
⑨在他正好勒上第二条红腰带开始第三轮十二年的时候,他所钟情的文学在刚刚发出处女作便夭折了,家庭的灾难也接踵而至,很快便觉得进入绝境而看不出任何希望,给他力量的便是他曾经听到的发自生命内部的那一声汽笛的鸣叫……⑩在他勒上第三条红腰带开始生命年轮的第四个十二年的时候,又遭遇到一次重大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