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简介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首先,恩施州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中游岳阳市以东,与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交界,地理位置优越。
恩施州地处丘陵山地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适宜,林木茂盛,山水风光独特。
恩施州拥有丰富的硒矿资源,主要包括硒铅矿、硒锌矿、硒铋矿等。
其中,硒铅矿是硒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施州是中国重要的硒铅矿产区之一、硒铅矿中的硒元素丰富,是宝贵的硒资源。
该地的硒锌矿和硒铋矿中也含有丰富的硒元素。
恩施州的硒矿资源虽然规模不大,但质量优良,含硒量高,是国内重要的硒产地之一恩施州的土壤条件适宜硒的吸收和富集,形成了独特的硒生态系统。
硒属于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很多益处,包括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预防癌症等。
由于其重要性,硒被称为"生命之花"。
由于恩施州土壤中硒含量较高,所产出的农产品中硒含量也相对较高,品质优良。
恩施州的农产品以橙子、茶叶等闻名,这些农产品中的硒含量较高,品质优良,因而深受市场欢迎。
为了更好地发挥硒资源的优势,恩施州积极发展硒产业,推动硒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该地充分利用丰富的硒资源,发展了硒相关产业,包括硒农业、硒养殖和硒产品加工。
硒农业主要是以种植硒富集作物为主,其中以硒茶叶、硒果和硒蔬菜等为代表。
硒养殖则主要是通过养殖家禽、畜禽等动物,使其摄入适量的硒元素,提高其产品中硒含量。
硒产品加工主要是将硒富集的农产品进行提取、精制等加工工艺,生产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硒产品,如硒胶囊、硒乳霜等。
硒资源对恩施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开发利用硒资源,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硒产业的兴起也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此外,硒资源的开发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总之,恩施州作为中国著名的硒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硒矿资源和独特的土壤条件。
该地充分利用硒资源的优势,发展了硒农业、硒养殖和硒产品加工等产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湖北恩施城市旅游人文风俗推介PPT图文课件可修改文字

大美恩施,醉美峡谷
大美恩施,醉美峡谷
恩施简介
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世界硒都”之称号。全州水 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00万千瓦,可开发量达500万千瓦,风电资源蕴藏量达300万千瓦,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清 洁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铁矿是中国四大铁矿之一,已探明储量13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1500亿立方米。 恩施还拥有世界最大的独立硒矿床。恩施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政策,是单列的三个地级行政区享受相关政 策的地区之一。 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 同天”;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 AAAA级旅游景区,距利川城区8公 里,景区位于清江上游的三渡峡,山清水秀,风光如画, 在这里天然溶洞群与地下暗河融为一体,土苗民俗风情 得到完整的展示。
景区由2千米的土苗洞穴游览区、5千米的地下伏河观览 区、3千米的土苗民俗体验区、8千米的清江漂游区四大 版块组成。大小景点共计85个之多,景区游览路线,以 水路为主线贯穿全程,分三次乘船游览,每次所乘船只 各不相同,风味各异,其乐无穷。
大美恩施,醉美峡谷
04 恩施文化
土家族服饰
大美恩施,醉美峡谷
土家族服饰,是土家族人民特有的一种服装,由于土家 族历史上汉化较早,传统土家族服饰已经基本消失。由 于表演的需要,现代的土家族服饰大多各自研制不同款 式,种类非常繁多。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 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 管肥大。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 会绣上花纹 ,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 点。 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时 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 然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
湖北恩施全部景点简介

湖北恩施全部景点简介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去处——湖北恩施。
真的,恩施就像一个隐藏在大自然深处的宝藏箱,各种各样的美景都在里面装着呢!我记得我第一次去恩施的时候,那真像一场闯入仙境的梦幻之旅。
首先去的是恩施大峡谷。
哇,站在峡谷底部抬头往上看的时候,那些高耸的山峰就像一个个巨人为了守护什么秘密而站立在那儿,威严又壮观。
这里有一段叫“绝壁长廊”的地方,沿着那小径走,一面是悬崖峭壁,感觉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就像走在龙的脊背上,不过对面的景色又美得让你舍不得错过一步。
大峡谷的门票旺季可能会在100 - 200多元,交通的话从恩施市区有大巴直达景区,周边也有一些卖当地特色小吃的摊位,像土家族的酱香饼,饿了能随时打打牙祭。
不过要注意哦,去大峡谷尽量穿舒服的鞋子,因为要走不少路呢。
对了,不得不提腾龙洞。
我刚到腾龙洞洞口的时候,被吓了一跳,那洞口大得就像一个能吞下超级巨型怪兽的大口。
走进洞里,仿佛走进了一个地下城市。
这里的门票分不同的游览项目价格不同,大概百来元起。
交通也比较方便,可以驾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里面温度比较低,即使夏天去也要带件薄外套,不然就像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冻得直哆嗦,那可不好受。
景点里面还有一些表演,这是它的特色之一。
还有坪坝营,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中的神秘小岛。
里面特别凉快,很适合夏天的时候避暑。
它交通上可能相对没有前两个那么便捷,要是自驾就比较方便。
周边配套的住宿从民宿到酒店有不少选择。
这里森林覆盖率特别高,走进林区,看着那些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如同走进了大自然的绿色宫殿。
它的门票价格根据不同的区域也有所不同。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小插曲。
在恩施游玩的时候找餐馆可得多留点心。
千万别像我一样,看着一家店人少就随便进去,结果味道不咋地。
那边有些小众的餐馆味道超棒,往往做的都是当地的传统美食,像合渣这道菜,看起来朴实无华,吃起来却很香,像是给味蕾来了一场质朴而踏实的拥抱。
不过美食这东西呀,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你要是吃不惯当地特色,也有像肯德基这样的连锁快餐。
中国硒都

景点四:土司城
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 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 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 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 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庙、玄武庙等寺院。清雍正 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 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 的,正面刻着"荆南雄镇",反面刻着"楚蜀屏翰",两面 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 "、"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 有石棺、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重肃穆。土司城前 临唐崖河,后傍玄武山,地势险要,风光独具。 玄武山上的一对苍翠挺拔的夫妻杉,相传系覃鼎 宣慰使的夫人田氏于明天启年间亲手所栽,至今,树 高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方, 如夫妻携手,恩恩爱爱。土司墓群处于土司城后山一 带,建造别具一格,集中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
巴东羊肉大面
全点 面 水 加 将 化 能 置 美 羊 膻 巴 〄香 条 ” 八 八 猪 用 锅 ” 肉 不 东 诱菜 煮 〄 角 成 油 辣 中 。 为 腻 羊 人即 熟 置 、 熟 、 椒 煮 制 原 〄 肉 食可 捞 于 桂 的 化 粉 至 作 料 因 大 欲。 起 文 皮 羊 羊 ) 八 方 精 其 面 〄其 〄 火 、 肉 油 、 成 法 制 选 〄 而特 盛 之 茴 片 、 姜 熟 是 而 料 以 且点 于 上 香 倒 香 末 〄 : 成 精 碗 有是 碗 保 、 入 油 、 成 将 〄 细 大 滋红 中 温 陈 烩 各 大 淡 羊 《 〄 而 阴、 〄 待 皮 熟 一 蒜 白 肉 巴 制 闻 补白 配 用 等 〄 等 末 色 剔 东 作 名 肾、 上 。 香 置 份 、 后 骨 县 讲 〄 之绿 羊 当 料 于 混 花 捞 〄 志 究 又 功相 肉 客 适 文 合 椒 起 洗 》 而 以 效间 汤 人 量 火 一 、 〄 净 载 独 肉 〄和要熬之起豆再〄“具嫩 不羊食成上〄瓣将切山特、 仅肉用汤待炸酱干成羊色汤 色臊时〄用成各红铜作。辣 、子〄同。红适辣钱脯它、 香〄便称另油量椒厚与以味 、放将“将〄放末的鹿本鲜 味上碱卤羊然入(薄同地、 俱一水 骨后〄不片 山不
恩施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矿藏主要有铁、磷、煤、金、硒等。
多深切峡谷、溶蚀洼地等。
水力资源丰富。
普通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薯类等,经济作物有:烟叶,茶叶、种植药材。
为湖北省主要林区,有多种珍贵动植物,利川为水杉之乡。
土特产和药材资源有板桥党参、坝漆、鸡爪黄连、石窑当归等。
交通已形成以恩施为中心的全州公路网。
有纺织、煤炭、机械、制药、皮革等工业。
名胜古迹有来凤仙佛寺、长江三峡、腾龙洞、黄金洞、水帘洞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恩施市英文名称 En Shi City, Hubei Provin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位置面积】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面积3967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07年底,全市人口79万。
【地形气候】由北部大巴山脉的南缘分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属苗岭分支----武陵山脉,西部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齐跃山脉等三大主要山脉组成的山地。
全州地势是三山鼎立,呈现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高,逐渐向中、南倾斜而相对低下的状态。
其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发育。
由于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大面积隆起成山,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
境内除东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积山地外,普遍展示着海拔2000----1700米,1500----1300米,1200----1000米,900----800米,700----500米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
呈现明显层状地貌。
岩溶地貌发育,山间谷地星罗棋布。
全州碳酸盐岩类(石灰岩、白云岩)面积占总面积54.4%,裸露的碳酸盐岩受本州温暖多雨气候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
【驻地邮编】市人民政府驻小渡船街道。
邮编:445000。
行政区划代码:432400。
区号:0718。
拼音:Enshi 。
写恩施土司城简介的作文

写恩施土司城简介的作文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恩施土司城。
你要是到了湖北恩施啊,可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土司城。
这土司城啊,就像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只不过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文字记载,而是把土家族的历史和文化都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一走进土司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壮观的门楼。
这门楼可不得了,高高大大,古色古香的。
它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站在那里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门楼的建筑风格特别有土家族的特色,雕梁画栋的,上面那些图案啊,什么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的,每一个都像是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我当时站在门楼下面,就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回了古代,要去土司的地盘上做客似的。
再往里面走呢,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建筑。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九进堂啦。
这九进堂啊,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但又比迷宫有趣得多。
它是按照土家族的传统建筑格局建造的,一进又一进,每进都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
我在里面走着走着,就像是在探索土家族土司家族的生活轨迹。
这里有他们商议大事的地方,有生活起居的地方,还有祭祀祖先的地方呢。
而且啊,里面的建筑装饰都特别精美,那些木雕、石雕,精致得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摸一摸,不过当然只能轻轻地摸,可不能破坏了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在土司城里,还能看到很多穿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或者表演的人。
土家族的服饰可漂亮了,色彩鲜艳,图案独特。
那些姑娘们穿着一身身漂亮的衣服,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在城里穿梭。
他们还会给游客表演土家族的传统歌舞呢。
那歌声啊,清脆嘹亮,仿佛能穿透整个土司城,飘到山的那一边去。
舞蹈也是特别有活力,看着他们跳舞,自己的脚都忍不住跟着打节拍。
除了这些,土司城的自然风光也很不错。
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空气清新得很。
走在城中的小道上,听着鸟儿的叫声,感受着微风拂面,再加上周围古老的建筑,这种感觉就像是在现代和古代之间自由切换。
总之呢,恩施土司城就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建筑、民俗和自然风光于一身的好地方。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恩施州域由武陵山、巫山和大巴山三大山脉构成,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切,高差悬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全州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特殊的地球化学条件,行程了一个罕见的硒资源区域。
当今,硒与生命科学关系的研究十分活跃,硒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硒在工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此,硒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环境卫生与食品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理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湖北省地质二大队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等国内数十家研究机构,美国、英国等国外研究机构相继到恩施,与我州科技人员一道,从医学营养、地质、环境、畜牧营养等多方位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大量的调研数据和实验结果证实,恩施州是这个第一大高硒区,岩石、土壤、生物、地下水等环境中含硒量之高,为世界罕见。
还首次发现了我国独立的硒矿床。
综合国内外科研考察成果,可以粗略了解硒在我州矿藏、土壤、植物、动物、水体等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储藏情况。
一、硒矿资源湖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对本州范围内矿资源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工作,对几个重点地段硒矿进行了地质详查及钻探工作,掌握了硒矿的成矿规律并获得了部分矿段硒矿地质储量。
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分析,全州硒矿资源分布广泛,遍及六县两市,主要分布在恩施市、宣恩县、建始县,其次为利川市、巴东县、鹤峰县以及咸丰县和来凤县。
恩施的双河乡、红土乡,宣恩的杉坨乡是高硒区,含矿层硒含量均值高达109~7188μg/g。
恩施市双河硒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罕见的独立沉积型硒矿床,硒品味在500-7800g/t之间。
此外,在双河矿区外围还有3个硒矿点,12个硒矿化点。
硒矿石中主要组分为硒,伴生组分主要为钒、钼,可供综合利用。
中科院地化所郑宝山研究员等通过调研认为恩施州境内广泛分布有50~60米厚度的高硒岩层,含硒最高部分厚12~15米,未风化时含硒量大于1000μg/g,最高含硒量为1:表1:恩施州7县市调查点碳质硅质页岩和碳质页岩硒含量(μg/g)二、高硒土壤土壤硒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土壤母质的硒含量以及土壤形成过程中与形成后硒的迁移。
仙居城市-----恩施

仙 居 城 市 -----恩 施
风俗
• 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是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 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 偶。 • 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 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 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
民族
恩施自治州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土家族、苗族、 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28个少数民族。土家 族主要分部在清江以南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 和利川五县市,巴东、建始和恩施三县市的土家族 占其总人口的25%至30%不等。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 来凤、宣恩、咸丰,占全州苗族人口总数的90.8%, 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较为典型的有宣恩县 的小茅坡营、苗寨,咸丰的官坝、小村、梅坪、龙 坪,利川的文斗等。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恩施、 咸丰等县市交界的山区里。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鹤峰 的三家台等地和利川。白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铁炉 等地。回族在全州各县市均有分布。另外一些少数 民族零星地分布全州各地。
丰富的资源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矿藏主要有铁、磷、煤、 金、硒等。多深切峡谷、溶蚀洼地等。水力资源丰 富。普通农作物有:玉米、稻、小麦、薯类等,经 济作物有:烟叶,茶叶、种植药材。为湖北省主要 林区,有多种珍贵动植物,利川为水杉之乡。土特 产和药材资源有板桥党参、坝漆、鸡爪黄连、石窑 当归等。交通已形成以恩施为中心的全州公路网。 有纺织、煤炭、机械、制药、皮革等工业。名胜古 迹有恩施大峡谷、咸丰坪坝营、来凤仙佛寺、长江 三峡、利川腾龙洞、黄金洞、水帘洞等。
仙 居 城 市 -----恩 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魅力恩施民俗文化饮食恩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所以当地餐饮既有蜀地麻辣特色又具潇湘咸辣风格。
特别是当地颇具土家族和苗族特色的风味小吃更是吸引了不少的游人,比如有合渣、腊肉、土豆干等。
土家人吃食主要为杂粮,如苞谷、小米、荞麦、红苕等,吃大米较少。
喜腥膻,好饮酒。
以大块大砣肉待客为至诚,若切剁太细,就会被讥为小气、吝啬。
喝酒用土碗豪饮。
对于五味,尤喜辛辣、每餐不离辣椒,另有喝油茶的习惯。
即“土家人以油炸黄豆、苞谷、米花、豆乳、芝麻、绿豆诸物,取水和油,贡茶叶作汤泡之,饷客致敬。
”旧时还有咂酒习俗。
苗家饮食,多以苞谷,洋芋为主、较少大米。
喜食酸辣,好饮酒,红白喜事或亲友客人,常以酒款待。
民歌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全面,与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清新凄艳、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
优美衬词的烘托,男女对唱的方式,唱白夹杂、歌舞并举的“路数”,洒脱泼辣的抒怀,爱情婚姻的主题等,构成了恩施民歌独特的地域特色。
1.《黄四姐》:至今已传唱150多年,起源于建始县三里乡。
是在恩施州广泛流传的土家族民歌经典,它以喜花鼓的明快节奏和生动欢乐的情爱内容,表现了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馈赠定情信物的情节,被誉为中国民歌中鲜艳盛开的奇葩,经历百年而不衰。
2、《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3、《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
“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
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
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
”《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4、《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5、《六口茶》,是恩施土苗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及其向往幸福生活的古老民族礼节。
一口一问,一口一答,浓香酽醇,似娇音缠绵;香甜不腻,似情人香吻;清爽神怡,似弦歌绕梁。
岁月悠然,万种风情;洗涤昏寐,婀娜摇曳。
远道慕名而来的游客,喝完六口茶,经得茶娱道,也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这“六口茶”,在湖北土苗山寨,实际上寓含着:“亲切欢迎,友谊长存”之意。
民族舞蹈1、摆手舞,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
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特点:土家摆手舞基本风格是以手的动作带动身体转动,左右摆动,双手自然屈伸,舞姿粗犷健美。
2、撒尔嗬,又名跳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
野三关是“撒尔嗬”的发源地,其唱腔古老独特,其动作粗犷豪放,其鼓点明快、节奏感强。
内容大多为追念死者的生平劳绩,土家人把白丧事当作红喜事来办,把死亡看成登入极乐世界,表现了土家民族最质朴的生命观。
3、板凳龙舞,是苗族请番薯神保佑番薯收成好的一种舞蹈形式。
男女表演者排成长蛇阵,手握板凳腿转着火堆舞动,就像龙在腾飞。
4、傩戏,本意是满足人们的一种愿望,驱逐疫鬼,消灾纳福,多为喜庆场合演出。
表演形式丰富,融法事和戏剧于一体。
唱腔音乐丰富多彩。
获奖剧目《姜女下池》《禾多多》《剃那比》。
风俗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是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
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
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
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
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
祝米——土家族人家生了孩子,必会对小生命的出世举行热烈庆典,俗称“整祝米酒”。
时间定于“洗三”那天,或定于满月之际。
无论地位贵贱,婴儿的外祖母在这天都将享受到上等贵客的殊荣。
哭嫁——土家族女儿出嫁之前要哭嫁。
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韵味的文化特色。
哭嫁本是对封建礼教取代土家族自由婚俗的一种反叛,后来,逐渐形成了以悲言喜的文化形态。
(哭嫁完全是一种热热闹闹的爱的庆典形式)巴东神农溪国家AAAAA级景区。
位于巴东县境内,西陵峡与巫峡之间,在距巫峡口2.5公里处汇入长江。
属典型的水域风光类生态旅游风景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地有关部门开始组织游客用原始、古朴的“豌豆角”木制扁舟放漂,优美动人的土家族歌舞和高亢激昂的纤夫号子,令游客乐不思返。
1985年向社会开放。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南麓,全长60公里,自南向北,沿途接纳17条支流。
神农溪有千古之谜——古巴人“悬棺”和岩棺葬群,古栈道遗痕依稀可见,沿途可探寻古巴人的足迹。
碗豆角木扁舟是神农溪保存千年的原始交通运输工具,土家纤夫是古巴人纤夫的活化石,是土家民族文化和纤夫文化的结合。
七姊妹山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由七姊妹山、秦家大山、八大公山3大部分组成,总面积34550公顷,最高海拔2014.5米、最低海拔650米,森林覆盖率93.8 %,因其植物、动物物种的古老性、保存的原始性、成份的多样性、壮观的规模性,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列为“中国优先保护领域”、“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据专家考证,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现已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植物“活化石”珙桐群落,有“绿叶扶果果更红”的红豆杉,有罕见成片的青冈林。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这颗绿色明珠更加璀璨夺目,光耀神州。
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和板桥乡境内,正处于恩施—利川—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上,318国道横穿景区,距恩施市区30公里。
恩施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景区,2004年8月由中法探险队发现。
峡谷全长108公里,以庞大著称,险峻传奇,山头高昂,有仰天长啸之浩气;水质清幽,有脱胎换骨之感受。
峡谷中沐抚大小龙门6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百座独峰,仅200米以上的独立石峰就有30余座,可谓举世无双。
峡谷内有近10公里长的地缝幽深奇绝,世所罕见奇山、异水、怪洞、珍禽数不胜数。
主要有大河碥、大小龙门、云龙河瀑布、前山绝壁、马寨绝壁、朝东岩隧道、车坝水库、罗针田农庄、天楼地枕电站、铜盆水森林公园等11个景点。
恩施土司城国家AAAA级景区。
坐落在恩施市郊旗峰大道,距市中心1.5公里。
是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
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2002年向社会开放。
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
这里建有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艺术。
梭布垭石林国家AAAA级景区。
位于恩施市太阳河乡境内,距恩施市54公里。
因地质岩溶现象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以石林为主的地文景观类风景区。
2000年对外开放。
梭布是土家语三个的意思,梭布垭即三个垭。
景区平均海拔900多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良好,动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色迷人,被誉为“戴冠石林”、“天然氧吧”。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日,恩施市都要在此举办盛况空前的“女儿会”。
恩施龙鳞宫国家AAA级景区。
位于恩施市西郊麒麟溪源头,距市中心8公里。
属地文景观类洞穴风景区。
1994年,恩施州水电局组织专家进洞探险后,把洞口修建成旅游景区,1995年正式向社会开放。
龙麟宫俗称“出水洞”,属水旱兼备洞穴景观,由水洞、干洞和迷津洞组成,洞长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峡”长500多米,干洞和迷津洞长1800多米。
洞穴雄奇神秀、水陆兼备。
溶洞叠转迂回、千奇百怪,整个溶洞集壮丽、险峻、幽深、神奇为一体,洞内石笋、石幔、石柱、石林等发育充分。
洞口高约60余米,并修建有一歌舞台,民族文艺和洞穴奇观融为一体,相互映衬。
洞内平均高度50米,宽30米。
洞中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平均温度20℃,冬可消闲、夏可避暑。
龙麟宫的一坛、二府、三峡、九龙、十三厅和二十八珍奇等200多处景点分布在水洞“小三峡”、干洞和迷津洞中。
水洞“小三峡”两岸奇峰耸峙,怪石狰狞,河水夏日冰冷彻骨;干洞和迷津洞内钟乳石保存完好,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利川腾龙洞腾龙洞由水洞、旱洞、鲇鱼洞、凉风洞、独家寨以及三个龙门、化仙坑等景区组成,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与旱洞相连,主洞与支洞互通,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的神奇风光和独特魅力而驰名中外。
洞口垂直高度74米,宽64米,洞长52.5公里,专家认为该洞穴系世界特级溶洞之一,位居世界第七,亚洲第一。
清江至此跌落形成“卧龙吞江”瀑布,水声如雷吼,气势磅礴。
2005年10月,腾龙洞被中国地理地质界、风景旅游界最具权威的国家级刊物《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七个世界第一,一个亚洲第一1、世界第一杉——位于利川谋道的水杉王,树高35米,胸径2.4米,冠幅22米,迄今树龄已达600余年,它是世界上年龄最大,胸径最粗的水杉母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留下的生物活化石,带给你远古的回忆。
2、世界第一缝——云龙河地缝,即恩施沐抚大峡谷,长17.5公里,平均深75米,宽7.5米。
上有7条半瀑布.左岸为2.5亿年前形成的二叠纪岩层,右岸为1.8亿年前形成的三叠纪岩层,是世界上约绝无仅有的。
3、世界第一暗河——龙桥暗河,连接奉节龙桥河和沐抚大峡谷,长约50公里,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发现的人类可通行的最长的暗河,让你体验大自然的神奇。
4、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形成于4.6亿年前,其特殊的地质构造(有硅酸钙保护层),堪称世界奇迹,它不仅有深藏不露的美感,还有极高的科考价值。
5、世界上第一高的面板坝——水布垭面板堆石大坝,全长660米,坝顶高233米,比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面板堆石坝墨西哥阿瓜密尔帕大坝高出46米。
6、世界第一高桥——四渡河特大桥,四渡河特大桥位于巴东县野三关镇四渡河,大桥主跨900米,桥面与峡谷谷底高差达560米,相当于200层楼高,是目前国内在深山峡谷里修建的最大跨度悬索桥,比目前世界最高桥法国米约大桥还要高290米,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悬索桥。
7、世界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恩施建始高坪巨猿洞,被发现巨猿化石3万余枚,挑战了人类非洲起源之说,人类起源原来是在巴人的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