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总体技术方案V0.8
中国联通在线计费(OCS)技术规范汇报

总体概述 系统定位 IT系统划分 IT系统划分 在BSS中定 BSS中定 位 在计费域中 定位 建设要求
在线计费系统(OCS)位于BSS的服务支撑层, 同综合计费帐务系统共同组成计费功能域
4
系统定位- 总体概述 - 系统定位-在计费域中定位
总体概述 系统功能架构 运维管理 外部设备改造要求 系统技术架构 部署架构 系统技术要求 附录
数据业务
增值业务
OCS与本省SACP连接,完成语音业务的在线计费; OCS与本省SMSC连接,完成点对点短消息业务的在线 计费; OCS与本省GGSN连接,完成数据业务的在线计费; OCS与本省VASP/VAC连接,完成增值业务的在线计费; 集团总部VASP/VAC与各省VASP/VAC连接,用户订购 的集团总部增值业务由集团总部VASP/VAC路由到归属省 VASP/VAC,再由归属省VASP/VAC触发到本省OCS。
对关键性应用服务器主机可采用双机备份的冗余配置, 保证系统无单一故障点,发生故障后能够快速切换到备机, 待故障主机修复后再切换回来。 对关键性应用服务器可采用N+1备份方式组成集群。集 群中N台主机的某一台主机出现故障时,业务应该由集群 中备份主机接管,不影响OCS系统的使用。 OCS系统应该具备两种过负荷处理的能力,静态过负荷 控制和动态过负荷控制。 静态过负荷控制:监视同时对话的数目,如果超 出限制,则过负荷掉超出的部分。 动态过负荷控制:系统监视对话处理的相应情况, 以此判断系统已经过负荷。在呼叫量超出系统处理 能力时,可以分多个级别屏蔽掉一定比例的呼叫或 操作的接入,保持当前正在处理或者允许接入的呼 叫,保证系统在允许的负荷内正常运行。当呼叫量 恢复到正常水平时,可以自动取消过负荷屏蔽,恢 复正常处理。
15
探讨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技术架构与测试实现

探讨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技术架构与测试实现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是一种充值计费系统,其主要用于计费和结算在线服务的费用。
OCS的核心是计费系统,其中包括了统计使用量、计价策略管理、开票和支付等功能。
本文将主要探讨OCS的技术架构和测试实现。
一、OCS的技术架构OCS的架构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数据采集系统、业务支撑系统、计费系统和结算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这是OCS的数据源。
数据采集系统必须能够把所有与价格相关的数据,如数据量、在线时间、流量等,汇总到OCS中。
一般来说,这个系统会通过SDK等API来和其他系统进行交互,以获取数据。
业务支撑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用于管理计价策略、制定价格计划和维护用户信息。
这个系统也可提供API接口,被其他系统使用。
计费系统:这是OCS最核心的部分。
计费系统需要按照对应的计价策略来计算费用。
然后,计费系统将费用的详细信息和账单信息发送到支付系统和结算系统。
结算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用于结算和管理所有账单。
结算系统需要将计费系统产生的账单进行汇总和处理。
一般来说,结算系统是负责向客户提供账单的系统。
二、OCS的测试实现在构建OCS之前,必须进行各种测试。
考虑到OCS架构的复杂性,测试可能遇到各种技术难题。
下面是OCS的测试实现过程和技术要点。
1. 单元测试在编写代码时,OCS需要建立单元测试框架。
单元测试是代码测试的基本单位,这个测试可以帮助对一个模块或者函数进行完整性的测试。
单元测试也有助于减少debugging时间和代码维护。
2. 集成测试在OCS实现当中,集成测试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集成测试需要对OCS的不同模块进行测试并验证它们彼此之间的交互。
这个测试需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正确性、兼容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3. 系统测试系统级测试要对整个OCS应用进行测试。
在这个测试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测试场景和问题。
随着测试的进行,可以不断地优化测试用例来最大化系统的覆盖度。
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方案介绍

业务丰富
统一客户视图 资费灵活性 业务捆绑和套餐 市场推广方式
不能共享 低 低 中 不支持 不支持 高 高 高 较高 较高 中
31
共享 高 高 少 要登记客户资料 不支持 没有实时计费 不支持 低 高 低 低 中 高
共享 高 高 多 支持 有 高 中 成熟的商用案例不多 中 各设备只关注其核心功能 高 中 低
无 根据用户的信用级别,可以把信用低的用户 欠费 放在OCS方案中管理;对于信用高的放在Hot 成本 billing中管理。 高 高 低 有如下潜在ARPU值损失和用户流失 有如下潜在ARPU值损失和用 本方案的风险主要在于设备成熟度方面,通 成本: 户流失成本: 过测试和网上应用可以消除。 1)没有统一的用户管理,市场推 1)需要记录比较完整的用 1)用户可以在系统间自由切换 广支持能力差。 户资料,拓展渠道受限。 2)可以实现多业务捆绑和交叉优惠 2)存在时延和不能提供AoC 3)用户体验好,支持灵活的市场推广 机会 2)不能实现多种业务捆绑。 成本 3)不能实现同离线系统的融合计 ,用户使用体验存在缺陷。 费。 3)高附加值业务开展门槛 4)计费策略不灵活 高(如国际长途,小额支付 5)升级改造时间长,失去最佳市 )。 场推广时间 6)付费属性不能自由切换 低 中 低 集成 包括同客服系统,帐务系统等支撑 包括同客服系统,帐务系统 包括同客服系统,帐务系统等支撑系统的集 33 成本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系统的集成费用 等支撑系统的集成费用 成费用
6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8%
36%
29%
40% 30% 20% 10% 0%
2001
2002 签约用户
2003 预付费用户
2004
中移动2004年 新增用户中95% 根据中国移动2004年统计,签约用户ARPU值为预付费用户 根据中国联通2003年统计,签约用户ARPU值
在线计费系统(OCS)

在线计费系统(OCS)作者:李霞来源:《中国新通信》2012年第14期1OCS背景及概述随着全业务经营时代的到来,国内电信运营商展开了新一轮的市场竞争。
为了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电信运营商正不遗余力地提升业务系统的支撑能力。
OCS是电信运营商提高其支撑能力的必要手段。
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即在线计费系统,是3GPP网络架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3GPP提出的在线计费系统(OCS)的参考结构,给出了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的实时计费系统框架,支持基于承载、会话和内容事件的统一计费。
OCS弥补了BOSS系统的非实时和IN系统的不灵活;针对智能网系统对数据业务支持能力不足,能实现多业务的支持;整合了智能网平台、业务管理平台与BOSS系统数据孤岛;支持AOC,提升用户感知体验;灵活支持预后付费用户的捆绑营销;OCS也是运营商规避欠费风险的有效手段。
2OCS架构OCS主要由通用接口、计费控制、批价处理、帐务处理、帐户管理、计费网关、数据管理以及系统管理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OCS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如下:1.通用接口:提供外部协议格式与内部协议格式之间的转换,完成计费信息格式化等功能。
对接收到的OCS用户协议请求,实现OCS系统内部分发功能;对接收到的非OCS用户协议请求,根据路由表进行转发;对路由表中没有配置的,予以抛弃或落地记录;2.计费控制:实现对OCS接收到的计费请求进行会话管理,并协调批价处理模块、帐户管理和帐务处理模块,完成批价及余额更新操作等功能;3.批价处理:完成用户使用事件的在线费用计算、余额预留等功能;4.帐务处理:实现根据帐务处理规则对客户所产生的费用进行帐务优惠处理、消费累计和周期性费用处理功能;5.帐户管理:完成用户对帐户余额的充值、补款、扣款、锁定、查询及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6.计费网关:实现计费后详单的定时、定量生成并输出等功能;7.数据管理:实现对客户资料、产品资料等信息从综合计费帐务系统的同步和管理,及系统内与业务相关的数据的管理;8.系统管理:实现包括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系统备份、统计报表及网管接口等功能。
探讨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技术架构与测试实现

探讨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技术架构与测试实现在线计费系统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是指在用户进行通信、上网、游戏、购物等消费行为时,实时对用户进行计费的系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OCS系统在运营商、互联网公司以及其他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OCS系统的技术架构和测试实现进行探讨。
一、OCS系统的技术架构OCS系统的技术架构一般包括计费功能、业务支撑功能和运维管理功能三大模块。
1. 计费功能模块:计费功能模块是OCS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负责实时对用户进行计费。
其技术架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话单处理和计费引擎:主要负责接收用户的通信、上网、游戏、购物等消费行为产生的话单,并通过计费引擎进行实时计费。
- 动态策略管理:根据用户的套餐、行为和实时状态等信息,动态调整计费策略,实现个性化计费。
- 结算管理:负责与其他系统进行结算对账,保证计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业务支撑功能模块:业务支撑功能模块是OCS系统的辅助模块,主要负责为计费功能提供业务支撑。
其技术架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用户管理和身份识别:负责管理用户的基本信息、身份识别和认证等功能。
- 业务管理:管理各种业务的定义、配置和管理,为计费功能提供业务支撑。
- 信息管理:管理用户的实时状态、套餐信息、账户信息等,为计费功能提供所需的实时信息。
3. 运维管理功能模块:运维管理功能模块是OCS系统的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系统的监控、运维和管理。
其技术架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系统监控:对系统的各种指标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运维支持:提供系统的运维支持功能,包括日志管理、备份恢复、性能调优等。
- 管理接口:与其他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作。
二、OCS系统的测试实现OCS系统的测试实现主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等方面。
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针对OCS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的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费规则测试:测试系统对不同计费规则的支持情况,验证计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业务测试规范-综合业务分册v1.0

版本号:1.0修订历史编号修改时间修改内容修改人删除“6.2.2.3 停机状态到激活状态”张帆1 2007-9-24将“套餐使用”移到储值卡业务内张帆2 2007-9-24前言本测试规范根据《上海电信在线计费系统天翼通业务需求》制定,各项测试项目和测试结果以上述技术文件的要求为依据。
本测试规范描述上海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天翼通业务测试所需的测试环境、测试内容和测试结果的要求。
目录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3 定义和符号及缩写 (7)3.1 定义 (7)3.2 符号及缩写 (8)4 测试组网 (9)5基础业务 (10)6扩展业务 (11)6.1 安徽扩展业务 (11)6.2 重庆扩展业务 (11)6.3 福建扩展业务 (11)6.3.1酒店业务 (11)6.3.1.1电信管理员门户 (11)6.3.1.2酒店管理员门户 (30)6.3.1.3营业员门户 (44)6.3.2 套餐优惠 (50)6.3.2.1群组优惠类 (50)6.3.2.2政策性优惠 (55)6.3.2.3集团成员优惠 (58)6.3.2.4集团付费限制 (58)6.3.2.5酒店包日优惠 (59)6.4 广东扩展业务 (60)6.5 河北扩展业务 (60)6.6 上海扩展业务 (60)1 范围本测试规范根据《上海电信天翼通业务需求》制定,主要规定了上海电信在线计费系统天翼通业务测试的相关内容,包括各种卡业务以及套餐计费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用于上海电信在线计费系统天翼通业务检测,适用于OCS设备提供商。
本规范测试用例中出现的变量可根据试点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¾《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总体技术方案》¾《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技术要求》¾《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业务需求》¾《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设备规范》¾《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P接口规范》3 定义和符号及缩写3.1 定义天翼通上海电信开展的一项无线上网业务计费模型:是计费如何工作的整体描述和系统设计。
探讨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技术架构与测试实现

探讨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技术架构与测试实现在线计费系统(OCS)是运营商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对用户的通信费用进行实时计费,提供各种资费套餐和计费策略的管理。
OCS系统需要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和健壮性,因此它的技术架构和测试实现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OCS系统的技术架构和测试实现展开讨论。
一、OCS系统的技术架构1. OCS系统的功能OCS系统主要用于实时计费,并能够灵活地对不同用户、不同业务进行个性化的计费策略管理。
它需要能够实时收集用户的通信数据、进行费用计算、生成账单并向用户发送账单信息。
OCS系统还需要和其他网络元素进行实时通信,如与核心网元素进行话单生成的同步,与用户数据库进行用户信息的同步等。
OCS系统的架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高性能。
通常OCS系统会采用集群化的部署方式,通过多个计费节点来分担负载并提供冗余,以确保系统在单个节点故障时不影响整体的服务能力。
OCS系统通常采用多层架构,包括前端接入层、业务逻辑层和计费处理层。
前端接入层负责接收用户的通信数据、进行初步的协议解析和安全认证;业务逻辑层负责实现各种计费策略、账单生成和费用计算等业务逻辑;计费处理层负责实现费用的应用、存储和传输等功能。
在OCS系统的技术选型上,需要考虑到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要求。
通常会选择成熟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如Intel Xeon等服务器架构,并采用分布式架构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OCS系统还需要采用高可靠性的数据库方案,如主从复制、分布式数据库等来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恢复性。
OCS系统还需要考虑到运维的成本和管理的方便性,因此通常会选择成熟的运维管理工具和监控系统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OCS系统的测试实现在OCS系统的测试实现中,首先需要搭建一个完善的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
硬件环境需要选用和生产环境相近的服务器架构,并进行集群化部署来模拟实际的生产环境。
探讨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技术架构与测试实现

探讨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技术架构与测试实现【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技术架构与测试实现。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信息,说明了OCS系统在通信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随后探讨了研究该系统的意义。
接着在详细介绍了OCS技术架构的概述和系统组成,然后阐述了OCS测试实施方案和测试流程,最后分析了OCS的性能测试方法。
在总结了技术架构与测试实现的完善性,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方向。
本文通过分析OCS系统的技术架构和测试实现,旨在帮助相关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这一关键系统,为未来通信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在线计费系统OCS、技术架构、测试实现、引言、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正文、OCS技术架构概述、OCS系统组成、OCS测试实施方案、OCS测试流程、OCS性能测试、结论、完善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中,首先需要了解OCS系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范围。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运营商而言,如何提高计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显得尤为关键。
而在面临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优秀的OCS系统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的计费功能,还能够支持各种创新的业务模式和智能的计费策略,从而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商机。
鉴于以上背景介绍,本文将深入探讨OCS的技术架构和测试实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OCS系统的详细分析和测试实践,可以帮助运营商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关键技术,提升通信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1.2 研究意义目前,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对OCS系统的技术架构和测试实现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深入研究OCS技术架构的概述和系统组成,以及测试实施方案和流程,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系统的架构和测试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负责人:李连祥、刘晓亮
项目组:董斌(组长)、周峰、李洁,张峰,高国文,解彦良,石松奇,梁林志,王巍,戴志强、黄怡婷、曾旸、王晓强、綦群、魏科学、陈松、Cynthia Leung等。
在项目组工作期间,得到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支撑中心张国珍总监、李连祥资深专家及上海研发中心移动通信部秦达主任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自指导,并对文档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另外,在文档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华为、西门子、HP、联创、天源迪克等公司的积极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定价策略(Tariff):一套定义利用电信网络使用承载/会话/服务电信服务的价格参数。
DCC Proxy:Diameter Credit ControlProxy。DCC协议路由Proxy,负责Diameter协议的转发。
[11]3GPP TS 32.297: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Charging Data Records (CDR) file format and transfer".
[12]3GPP TS 32.298: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Charging Data Record (CDR) parameter description".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主要负责数据增值业务的用户管理、SP/CP管理、内容管理、产品管理、定价管理、鉴权/计费、定购关系管理、终端管理、统一配置管理、用户门户、SP门户、统计分析等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
业务控制点(SCP):负责存储与执行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的功能实体,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SSP送来的查询信息并查询数据库,并能根据SSP上报来的呼叫事件启动不同的业务逻辑,向相应SSP发出呼叫控制指令。
[5]3GPP TS 32.24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Charging Architecture and Principles".
[6]3GPP TS 32.26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charging".
计费模型:是计费如何工作的整体描述和系统设计。
帐户(Account):在OCS系统中对用户的与货币等价信息管理的实体。帐户可能以货币为单位,也可能以一种使用量为单位。相对与银行帐户来说,帐户的事务交易记录不用保存在OCS系统的帐户数据中。
帐户余额(AccountBalance):帐户当前可以用于服务的值,可能以货币为单位,也可能以一种使用量为单位。
[13]3GPP TR 32.815: "Online Charging System (OCS) architecture study".
[14]IETF Internet-Draft "Diameter Credit Control Application"
[15]IETF RFC 3588: "Diameter Base Protocol".
本方案起草单位:
本方案主要起草人:
本方案解释单位:
图 表
1.
本总体技术方案为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在线计费系统方案实施和网络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的相关内容,包括:业务需求、网络结构、OCS定位、路由、接口、网络管理、主要设备基本要求、系统的实施与升级等方面。
本方案用于指导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在线计费系统的方案实施和系统建设,并为在线计费系统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和改造、以及相应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前言
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在线计费系统技术方案是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在线计费系统实现方案基础上,基于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在线计费需求,并参考3GPP、IETF等国际标准组织的在线计费系统规范和接口协议规范编制的。
本方案是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在线计费系统总体技术方案,为在线计费系统方案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整个在线计费系.0》
[17]《中国电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设备规范》
[18]《中国电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接口规范》
[19]《中国电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流程规范》
[20]《中国电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数据业务网络技术体制》
[21]3GPP TS23.078: "Customised Applications forMobilenetwork Enhanced Logic".
[9]3GPP TS 32.299: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Diameter charging application".
[10]3GPP TS 32.296: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Online Charging System (OCS) applications and interfaces".
[22]3GPP TS29.078: "CAMEL Application Part (CAP) specification".
[23]《中国电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智能网技术体制》
[24]《中国电信CAMEL协议总体技术要求》
[25]《中国电信CAP技术规范》
[26]3GPP TS23.060: "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Service description".
在线计费研究项目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支撑中心、技术部提出,并于2005年1月20日成立了由上海研发中心牵头的在线计费项目组。在前期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标准方案分析的基础上,项目组在2005年4月16日开始了一个多月的规范封闭编制和设计,并于5月底完成了全部规范的初稿,包括《总体技术方案》、《业务需求》、《OCS技术要求》、《OCP接口规范》、《SCP设备改造要求》、《ISMP设备改造要求》和《CCG设备技术要求》共七本分册。
由于OCS结构通用性和接口的开放性,可以屏蔽网络的差异性,本方案可以支持WCDMA网络以及其它的中国电信业务网络。
2.
[1]3GPP TS 22.024: "Description of Charge Advice Information (CAI)"。
[2]3GPP TS 32.20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Charging principles".
离线计费(Offline Charging):计费信息不实时影响业务提供的计费机制。
准实时计费(Hot billing):俗称热计费。准实时计费是离线计费的一种,其特点是计费系统以联机方式得到使用记录后,马上进行计费,以尽可能缩短业务使用与计费之间的时间差。
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用于完成在线计费的计费平台系统,能提供预付费批价和实时帐户处理等功能。
Diameter CC:基于Diameter Based扩展的信用度控制协议。Diameter CC服务器端提供实时的批价和信用控制,Diameter CC客户端通过同服务器端交互,获得“额度授权”,并监测“额度”使用情况。当用户使用在线计费业务时,通过服务器和客户端配合完成根据用户帐户余额进行的实时信用控制。
[27]《中国电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承载网络技术体制》
[28]《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
[29]《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
3.
3.1.
在线计费(Online Charging):计费信息可以实时影响业务的提供、帐户余额可以实时更新的计费机制,因此需要计费机制与会话/服务控制直接的交互。
《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总体技术方案》
《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业务需求》
《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技术要求》
《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P接口规范》
《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SCP设备改造要求》
《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ISMP设备改造要求》
《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CCG设备技术要求》
本技术方案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TPF(TrafficPlaneFunction):具有业务平面计费功能(TPF)的设备根据用户转送的数据的属性,来向OCS报告和申请相关的计费额度。
内容计费网关(CCG):Content ChargingGateWay,基于3到7层协议分析,提供内容解析,并进行会话控制的网关设备。
共享数据模型(SID):Share Information Data,包括数据模型和共享信息2大部分,从电信业务视角、系统视角、实现视角、运行视角等出发,对BSS/OSS不同应用系统的领域信息进行分析,建立客户、产品、定价、帐务等数据模型,然后根据统一的数据模型建设共享信息数据,建立创建、读取和更新数据的权限矩阵等信息管理和共享的机制,建立SID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信息孤岛”的状况。
[7]3GPP TS 32.27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MMS) charging".
[8]3GPP TS 32.271: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Location Services (LCS) char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