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成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成语

《邓稼先》1、【可歌可泣】歌:歌颂,赞叹。

泣:流泪。

比喻事迹悲壮,值得歌颂而感人至深,令人感动得流泪。

2、【鲜为人知】鲜:少。

很少被人知道。

3、【至死不懈】至:直到。

懈:松懈,懈怠。

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4、【鞠躬尽瘁】鞠躬:弯腰,表示恭敬、谨慎。

瘁:劳累。

形容小心谨慎,竭尽全力效劳。

常和“死而后已”连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5、【当之无愧】当:接受,承受。

愧:惭愧,羞愧。

可以毫无羞愧地接受荣誉或称号。

6、【家喻户晓】喻:明白。

晓:知道。

家家户户全都知道。

形容人人都知道。

7、【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8、【锋芒毕露】锋芒:刀剑的尖刃,比喻人显现出的才干。

毕露:完全显露出来。

比喻人的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了出来。

也比喻人爱逞能,好表现自己。

9、【妇孺皆知】妇孺:妇女和小孩。

皆:都,全。

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

形容事情很清楚明显,已是人所共知。

10、【引人注目】引起人们的注意。

11、【知人之明】明:眼力。

指有识别人的才能、人品的眼力。

12、【热泪盈眶】热泪:因情绪激动而流的泪。

盈:充满。

眶:眼眶。

热泪充满眼眶。

形容非常激动。

1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形容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决心和气概。

14、【层出不穷】层出:接连出现。

穷:完,尽。

接连出现,没有穷尽。

15、【燕然勒功】勒:雕刻。

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

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说和做》1、【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弥:更加。

仰望、尊崇他的人格,更觉得他高尚;探讨他的学问,更觉得他学识的渊博。

原是颜回赞颂他师长孔丘的话。

现多用来称颂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

2、【锲而不舍】锲:雕刻。

舍:停止。

比喻有恒心,坚持不懈。

3、【望闻问切】为中医诊断的四种方法,即观气色,听声息,问症状,摸脉搏。

部编七年级语文成语讲解和训练.docx

部编七年级语文成语讲解和训练.docx

部编七年级语文成语讲解和训练知识归纳:成语误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望文生义,搭配不当,对象不当,褒贬误用,轻重不分,自相矛盾,重复用语,谦辞、敬辞错用,不合情境、不明范围等。

一、望文生义例 1:“六一”前夕,全国各地少年儿童纷纷粉墨登场,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庆祝自己的节日。

分析:粉墨登场:现多用以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如果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就错了。

这类常用错的再如:1、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目无全牛: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得心应手的境界。

3、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4、明日黄花:喻过时的事物。

5、登堂入室:喻造诣高深,学说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6、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完成。

7、振聋发聩: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8、不名一文: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9、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非常大。

10、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1、大方之家:泛指见识广,有学问的内行人。

12、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二、搭配不当例 1: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增。

例 2:西部的发展,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分析:与日俱增:形容增长得很快。

“生活水平”只能“提高” ,而不可“增长” 。

任重道远:比喻担负的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由此可知,“任重道远”的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说“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这类常用错的再如:1、大事渲染:指毫无顾忌地做很大的宣传。

2、有口皆碑:指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赞扬。

3、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

4、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很多很好一时看不过来。

5、别出心裁:另外构想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花样。

6、喜从天降:意外的喜事突然出现。

三、对象用错例 1:他和杨明从小就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进入初中,两人更是如胶似漆。

例 2:大学生们豆蔻年华,踌躇满志,好一派天之骄子的风范。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成语运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成语运用》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复习——成语的运用【教学目标】1. 落实《考试说明》“正确使用词语”的考点要求。

2.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积累成语,理解成语的含义,并且能够在社会交际中结合语境,正确使用成语,准确规范表情达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积累成语,理解成语的含义。

并且能够在社会交际中结合语境,正确使用成语,准确规范表情达意。

难点:辨析理解成语的含义,在社会交际中准确规范运用成语,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过程: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无论是在日常交往还是在写作中,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运用成语的话,那么我们的话语、文章就会精彩很多。

此外,成语的运用也是我们中考必考的一道题目。

全国中考试题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下述五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⑤根据具体的语境意义写出成语,理解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在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于课外。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的接力奋斗。

B.李晓霞在第52届世乒赛中夺得女单金牌,成就了个人的”大满贯”,成长为中国女乒首当其冲的”一姐”。

C.在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眼里,中国梦是一个科学的、脚踏实地的梦,不是好高骛远的乌托邦式的梦。

D.5月18日,司法局张局长在全市安全会议上强调:”落实法规就得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有丝毫侥幸!”。

【答案及解析】BA.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可以成功。

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

B.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C.好高骛远:好::喜欢;骛:从事;追求。

喜欢高的,追求远的。

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D.丁是丁卯是卯:丁卯又和“钉铆”谐音;钉是榫头;铆是铆眼;两者必须完全相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内成语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内成语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内成语汇总54 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55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

56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57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58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

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沥:滴。

59 潜心贯注:形容专心致志,高度集中精力,用心专而深。

60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激动昂扬,痛快顺畅。

61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62 昂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

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63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

指思想不集中。

贬义64 群蚁排衙:整齐地排列着。

衙,衙门。

排衙,原指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拜长官的情状。

65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66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67 刮目相看: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8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现多指他人有了转变。

贬义词69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

70 浩浩荡荡:水势大。

常用来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71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72 磨刀霍霍: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

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73 面如土色:脸色跟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疲惫惊恐。

74 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75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或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76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形容恭顺小心、顺从的样子。

77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78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79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

80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言、语:说话。

81 言外之意: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82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部编版七下成语积累和运用(原创答案)

部编版七下成语积累和运用(原创答案)

成语积累: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执着的追求,对事业坚持不懈。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二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表现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沙场。

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

窦融列传》。

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刻石记功。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的杭爱山。

勒功,刻石记功。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汇聚和集中起来。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沥尽心血用尽心思和力量。

沥,滴。

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

这精神不集中。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等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育。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浩浩荡荡:①水势大②形容广阔或壮大。

九曲连环:形容河流弯弯曲曲互相连接。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以的神情。

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I大庭,宽大的场地。

广众,为数众多的人群。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成语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成语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成语汇总成语积累可歌可泣:[释义]泣:不出声地流泪。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褒义词。

〖示例〗我读了抗日英雄杨靖宇那~的事迹后,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燕然勒功:[释义]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

燕然勒功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示例〗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层出不穷:[释义]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示例〗市场上时装的款式,~。

鲜为人知:[释义]鲜:少。

很少被人知道。

〖示例〗在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鲁迅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之无愧:[释义]无愧:毫无愧色。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示例〗他搞了几项技术革新,被誉为革新大师当之无愧!锋芒毕露:[释义]毕露:完全显露。

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贬义词。

〖示例〗他年纪虽小,但才气已是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释义]喻:明白;晓:知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示例〗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妇孺皆知:[释义]孺:小孩。

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示例〗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马革裹尸:[释义]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示例〗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释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示例〗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深恶痛绝:[释义] 深恶:非常厌恶。

痛绝:极其痛恨。

程度深;绝:极。

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

〖示例〗所以儒家之反对道家,只是口头的,表面的,不像他对于墨家那样的真正的~。

”锲而不舍:[释义]锲:镂刻;舍:停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七下课内成语积累复习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七下课内成语积累复习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下课内成语积累复习学案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4.锋芒毕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也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5.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6.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7.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9.知人之明:鉴识别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

知,了解、知道。

明,眼力。

11.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12.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13.沥尽心血:用尽心思和力量14.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的排列15.一反既往:完全以应经过去的不同16.迥乎不同:很不一样17.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谈话等激动昂扬18.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19.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20、心会神凝:心思和精神完全集中起来21.无可奈何:毫无办法。

此词指人到了没办法的境地。

22.似睡非睡:又像睡又不像睡。

23.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比喻才识尚浅。

24.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25.九曲连环 : 一个套着一个的一串环,这里比喻一个接着一个的曲折的河岸。

26.浩浩荡荡:形容广阔或壮大。

27.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28.情有可原:根据实际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29.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30、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31: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

多用于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说不出道理。

莫,没有谁。

32.失群落伍:离开了队伍。

33.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成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成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成语删除段落1和4,修改其他段落如下:2、【鲜为人知】很少人知道的。

3、【至死不懈】指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坚持不懈直到死亡。

5、【当之无愧】可以毫不羞愧地接受荣誉或称号。

6、【家喻户晓】形容人人都知道的。

7、【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完全没有共同之处。

8、【锋芒毕露】比喻人的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了出来,也比喻人爱逞能,好表现自己。

9、【妇孺皆知】形容事情已是人所共知,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

10、【引人注目】引起人们的注意。

11、【知人之明】指有识别人的才能、人品的眼力。

12、【热泪盈眶】形容非常激动,热泪充满眼眶。

13、【马革裹尸】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决心和气概。

14、【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尽头。

15、【燕然勒功】指建立或成就功勋,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忍不住笑出声来,无法抑制。

2、【居高临下】处于高处俯视下方。

比喻地位高人一等,俯瞰众人。

3、【心悦诚服】悦:满意。

诚:真诚。

服:信服。

内心感到满意和真诚,表示信服。

4、【不屑一顾】屑:看不起。

表示不屑于理会,认为不值得一顾。

5、【一览无余】览:看。

一眼看到底,没有遗漏。

形容全面、详尽。

6、【不可思议】思议:想象。

难以想象或理解。

形容事情超出想象或能力范围。

7、【不言而喻】不需要说出来,大家都能明白。

形容事情非常显然。

8、【无可厚非】厚非:指责。

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地方。

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虽然不完美,但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9、【言简意赅】___:简洁。

赅:完整。

言语简洁明了,意思完整。

形容表达简练明确。

10、【急功近利】追求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发展。

形容人心急、目光短浅。

一棵小桃树》1、淅淅沥沥的小雨声轻轻地敲打着窗户玻璃,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2、当我们在和别人交流时,一定要留意对方的脸色,从中揣测出对方的想法和心思。

3、年轻人精力充沛,正处于血气方刚的阶段。

4、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气势雄伟,声势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沧市第一中学语文备课组青年教师课赛主备课稿
课题:《成语的积累与运用》主备人:赵金美
课型:新课课时: 1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的例子,积累一些常考、易错的成语。

(重点)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常见的成语误用的类型。

(重点)
3.通过考题精练,提升成语运用的能力,在考试时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难点)
【学习重点】
1.积累一些常考、易错的成语。

2.归纳常见的成语误用的类型。

【学习难点】
提升成语运用的能力,在考试时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知识(教材)梳理】
《新课程标准》对词语教学的规定十分明确:“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近年来全国中考试题中,加大了成语考查的力度。

对成语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或不当的一项。

2.填空题:根据语言环境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1.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对本课中的重难点进行探究。

2.教师点拨法: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对应注意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

【教学过程】
预习案
一、导入:
1.问:提起成语,你们会想到什么?
2.趣味成语学习方法简介。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生共同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PPT出示)
三、考点透视
对成语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2.填空题:根据语言环境要求写出相应的成语。

点拨:判断成语的使用的一般步骤
A通读句子,读懂句子的含义。

B理解成语的含义。

C联系语境进行判断。

四、错题重做
1.将考过的错题归纳出来,让学生重新做一遍。

2.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存在的问题。

探究案
五、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结合错题和下列例句,分析成语误用的类型。

1.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归纳成语误用的原因。

2.教师出示例句,辨析成语。

3.师生共同归纳成语误用的类型。

(1)望文生义,即只根据字面的意思,就做出想当然的错误解释。

(2)对象不当,即指该成语是用来描绘甲类事物的,却被张冠李戴地用到乙类事物上去。

(3)用错敬谦,即把敬称和谦称用反了。

(4)重复用语,即在语句中已含有成语里的含义,再用成语,则造成重复。

训练案
六、当堂检测:通过考题精练,提升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1.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2.师生共同订正答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D. 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
A.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B.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C.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D.日本首相于4月21日突然参拜了供奉包括二战甲级战犯牌位在内的靖国神社,他这一恣意妄为的举动再次激怒了亚洲的国家和人民。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B. 十年来,他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能不忧心忡忡且耿耿于怀呢?
C. 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D.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然选择。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

B.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文理科不仅应该知识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D.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七、小结:成语辨析题的解题技巧,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答题技巧。

1、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
2、弄清成语含义,切莫“望文生义”;
3、看语义轻重是否得当;
4、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
5、看成语与其他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6、看成语是否符合使用习惯。

八、板书设计
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成语误用的类型:
1.望文生义
2.对象不当
3.用错敬谦
4.重复用语
九、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