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公园电子小报

合集下载

2023年中学“走近鲁迅”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3年中学“走近鲁迅”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3年中学“走近鲁迅”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与目的(300字)2023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推动新时代中学生走近鲁迅,了解他的思想和贡献,我校决定组织一次中学“走近鲁迅”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文化素养。

二、活动内容与安排(1500字)1. 鲁迅纪念馆参观学习(1天)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鲁迅,我们将组织学生前往鲁迅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将通过观看展览、阅读文献、聆听讲座等方式,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和文学创作。

同时也会与馆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深入探讨鲁迅精神对当代的影响。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们对鲁迅思想的共鸣,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2. 课堂探讨与讨论(3天)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校将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探讨和讨论活动,以加深学生对鲁迅思想的理解。

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围绕鲁迅的作品、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化素养。

同时,学校也将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交流。

3. 鲁迅文学作品读书会(1天)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品味鲁迅的文学作品,学校将组织一次鲁迅文学作品读书会。

在读书会上,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鲁迅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同时,学校也会请一些学生代表进行作品解读和演讲,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深度。

4. 鲁迅思想的现代传承(2天)为了帮助学生将鲁迅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校将组织一些现实问题的研讨活动。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研究方向,围绕鲁迅思想与社会问题展开调研和讨论,并形成调研报告或成果展示。

同时,学校还将组织一次现场调研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

5. 鲁迅思想与社会实践(2天)为了将学生的思想与行动相结合,学校将组织一次鲁迅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一些与鲁迅思想相关的志愿者活动。

走进鲁迅手抄报

走进鲁迅手抄报

走进鲁迅手抄报走进鲁迅手抄的报纸图片,很简单。

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研究过他的作品,他的小说影响了几代人。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1、小说特色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

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

因此,在《故乡》中,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后来的贫苦,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

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又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如《在酒楼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又回到原点,在颓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

鲁迅的这些改革在《呐喊》和《彷徨》中就演化为“看/与被看”与“归乡”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

小说《示众》中所有人的动作只有“看”,关系也只有“看”与“被看”,由此形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都有展现。

而在“归乡”模式中鲁迅不仅讲述他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如在《祝福》中,讲“我”、“祥林嫂”与“鲁镇”的三重关系,这个关系中既包含“我”与“鲁镇”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与鲁镇的故事,然而读者往往忽视前者,前者讲一个“永远漂泊者”的故事,后者讲一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故事。

两个故事相串联,以祥林嫂的问题拷问“我”的灵魂,从而揭示“我”与鲁镇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

类似这种模式的小说还有《故乡》、《孤独者》和《在酒楼上》。

除此之外,一方面,鲁迅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

[走进鲁迅手抄报]走进鲁迅3篇

[走进鲁迅手抄报]走进鲁迅3篇

[走进鲁迅手抄报]走进鲁迅3篇【班组建设】(1) [走进鲁迅]也是一堂语文课也是一堂语文课我们印像中的语文课,无非是老师讲同学听,老师问同学答,老师留同学写,而在我的学业中却有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令我难忘。

课上老师带领我们一同走进了鲁迅儿时的世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知道了鲁迅儿时在百草园的无忧无虑,到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

在下课前,老师留了一个作业,查找鲁迅作品中一些代表人物并且为同学们讲述、扮演,以便更好的理解作者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个作业,我们下节课验收。

”语文老师带着微笑说道,听到这个作业时,同学们的表情可谓是各有千秋,有的自信满满的听着老师留的作业,有的十分兴奋,随性表言了几个动作,有的却面红而赤喃喃自语道“这怎么演?”在紧张的排练中我们迎来了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课铃声慢慢响起,随着老师轻轻的推开门走到讲桌前,同学们的紧张情绪也越来越大,虽然只是一堂简单的语文课,可是同学们却非常的重视。

“昨天的作业大家都记得吧?踊跃些谁先来?”语文老师望着我们大家说道。

“我先来!”随着声音我们往后看了一下,他自信满满的向讲台走去,同学们为他热烈的鼓掌,他从兜里拿出了九个硬币,在讲桌上认真排开,那种清高,自负的表情,令全班同学开怀大笑。

有了第一位同学的开场,随后的同学们也越来越积极,下一位同学在两讲台前像细脚伶仃的圆规脚,同学们被她滑稽的站姿弄得哭笑不得。

而当听见旁白的同学读到“无情的社会,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情感”时,那种笑声越来越大。

后来的表演中,有一位同学扮演的祥林嫂最让我的心灵震撼,她表现出祥林嫂经历许多磨难后,精神上创伤,她一蹶不振时仍一直挂念自己的孩子时的情景。

表演中,笑声也很大,而在旁边一语不发的老师启发我们道“唉,执着的母亲,命运悲惨的女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是啊,在那个混乱的时代,战乱使人民民不聊生。

同学们愈加深刻的理解了鲁迅作品的伟大之处。

在热烈的掌声中,表演结束了,老师站在讲桌前郑重其事地说道“鲁迅,用其严峻凛然,泼辣犀利的语言向我们展现当时人民生活的艰辛。

关于鲁迅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六年级

关于鲁迅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六年级

关于鲁迅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六年级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下面小编整理《关于鲁迅手抄报》为主题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学习。

关于鲁迅手抄报怎么画1、第一张六年级关于鲁迅手抄报2、第二张鲁迅手抄报内容图片大全3、第三张关于鲁迅手抄报简单又漂亮4、第四张关于鲁迅的手抄报简单5、第五张鲁迅手抄报简单漂亮内容6、第六张鲁迅的手抄报简单漂亮图片7、第七张鲁迅手抄报图片大全8、第八张小学生鲁迅手抄报图片关于鲁迅手抄报内容怎么写鲁迅的资料简介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县。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

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

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

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鲁迅公园作文

鲁迅公园作文

鲁迅公园作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迅公园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鲁迅公园作文1前几天,我去青岛参观了鲁迅公园。

我从雄伟的大门中穿过,慢慢走下两段长长的台阶。

一条条小径蜿蜒着带着人们走向远处的美景。

小径两旁是柔软的绿绿的草地,上面有许多松树撑开绿色的大伞,许多累了的人就在树下休息小憩,往四周看看,一个个小亭子若隐若现。

轰的一声,是什么?原来是海浪在拍击着岸边的石头。

我好想近距离去感受一下大浪拍击石头的壮观景象。

但是要走过去得越过这许许多多的巨石呀。

你看它们高的,矮的`,平的,陡峭的,无序地一个挨着一个。

最靠近大海的石头都十分巨大,它们拔地而起,居高临下,是岩石中最峻峭的。

有很多人在上面看海,我也想去,请示了妈妈,在她的叮嘱声中一步步慢慢爬过去。

爬过了几块不算很难过去的石头,来到了一处山崖,两边崖壁陡峭,下面是一条小峡谷。

我看了看,想跳过去,可是没有勇气,只好绕到旁边的一片碎石滩上。

我爬上了一块大石头,脚踩上去发出了噗哧一声,低头一看,原来有一大块的凹处,里面有水和小鱼,看到我的脚,一条条极小的鱼儿惊恐地四处乱逃。

我慢慢地向上爬去,脚底却猛地一滑,差点滑倒。

我检查了一下鞋子,原来鞋底进了好些海草。

好不容易把海草弄了出来。

这时我离紧靠大海的大石头很近了,听着大浪拍击石头发出的巨大声音,看着大浪冲过来猛烈地撞击着石头,白色的浪花四溅,溅湿了石头,也有几点带着腥味的海水溅到了我的脸上身上。

真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看着高高跃起猛击石头的大海浪,听着海浪那砰砰的拍击声和哗哗退去的声音,时间好像固定在这一刻,万物都寂静了。

真想一直呆在这里呀。

鲁迅公园有着美妙的、令人震惊的自然景观,令人回味无穷。

鲁迅公园作文2这是一个晴朗的星期六,我和妈妈去鲁迅公园。

一走进公园,我就看见许多玩的,我一下子就很兴奋,可妈妈告诉我先带我去认识一个人。

鲁迅读书小报模板

鲁迅读书小报模板

鲁迅读书小报模板摘要:一、引言二、鲁迅简介1.鲁迅生平2.鲁迅的文学成就三、鲁迅读书小报的意义1.培养阅读兴趣2.提高文学素养3.传播鲁迅精神四、鲁迅读书小报的内容1.鲁迅作品简介2.鲁迅作品选读3.鲁迅研究文章4.鲁迅读书笔记五、鲁迅读书小报的制作方法1.选择合适的模板2.设计版面3.撰写文章4.排版与校对六、总结与展望1.总结鲁迅读书小报的意义2.展望鲁迅读书小报的未来发展正文:一、引言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为了纪念鲁迅,传承他的精神,我们特推出这份“鲁迅读书小报”。

二、鲁迅简介1.鲁迅生平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领导者。

鲁迅的生平经历了从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到留学日本,接受西方思想,再到投身新文化运动的历程。

2.鲁迅的文学成就鲁迅的文学成就举世瞩目,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彷徨》等,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鲁迅通过锐利的笔触,深刻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呼唤民众觉醒,为新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鲁迅读书小报的意义1.培养阅读兴趣鲁迅读书小报通过介绍鲁迅的作品和生平,以及相关研究文章,可以激发人们对鲁迅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

2.提高文学素养阅读鲁迅的作品,不仅可以欣赏到鲁迅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优美的文字,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对文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3.传播鲁迅精神鲁迅读书小报以传播鲁迅精神为己任,让更多的人了解鲁迅,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的品格和关注民生的情怀。

四、鲁迅读书小报的内容1.鲁迅作品简介介绍鲁迅的代表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彷徨》等,让读者了解作品的内容、主题和艺术特点。

2.鲁迅作品选读选取鲁迅作品中的经典片段,进行详细解读,让读者能更深入地领略鲁迅作品的风采。

3.鲁迅研究文章刊登关于鲁迅研究的文章,包括鲁迅生平、创作背景、作品解读等方面,让读者从多角度了解鲁迅。

关于鲁迅的读书小报

关于鲁迅的读书小报

关于鲁迅的读书小报
标题:鲁迅:文学巨匠,思想先驱
一、生平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去世),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1881年9月25日出生已亥年八月十一日,已时(上午8时至10时)生人。

已亥年出生的人属猪,性格刚毅、心直口快、独断专行。

1936年去世于上海。

享年55岁。

二、文学成就
鲁迅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散文、杂文等方面。

他的小说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散文作品如《朝花夕拾》等,则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生活的真谛。

他的杂文作品如《热风》、《华盖集》等,则以犀利的笔锋和深刻的思考,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

三、思想影响
鲁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思想家。

他的思想深刻而独特,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倡导民主、科学、自由等现代价值观,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落后。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四、结语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深远而广泛。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思想意义。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鲁迅的思想和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走进鲁迅手抄报资料

走进鲁迅手抄报资料

走进鲁迅手抄报资料何不走进鲁迅的故1何不走进鲁迅的故乡——在水一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鲁迅是中国文坛不可或缺的高峰,而在国人的眼里,鲁迅带着他思想的巅峰文体——杂文,已然成乎神矣,被包括我们的中学生在内的中国人虔敬的供奉在20世纪的神龛里,一点点的淡出我们的视野,淡出我们的灵魂。

我们拒之于千里之外,是因为他投枪般的文字已经失却价值,走出历史舞台;是因为他的著作已然可以鎏金成册,束之高阁;还是因为他高举的民族大纛已失去了光华、黯然失色?我们都知道,那不是真的!只不过因为我们浮躁的生活节奏使我们很难沉静,被玷污的灵魂需要招领,看看吧,多少浮华的所谓的时髦的文学充斥着我们这个时代,多少各领风骚没几天的思想潮流叫嚣隳突,潮来潮往。

是时候了,是时候该菩提树下,参禅打坐了!曾几何时,走近鲁迅,我们是带着一丝雀跃走近鲁迅、走进鲁迅。

那艘乌篷船,那明月下叉猹的少年,那舂米便舂米、割豆便割豆的先前阔主,那被尖尖的手指捂起来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矣……想着哄笑着走散的孩童,笑意会自觉地沉醉在两颊和眉梢。

而今,我们其实依然需要发现,因为那里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名著重读,试举几例,以飨读者。

走进他的故事,那里面有鲁迅目光炯炯的细腻,兴味独特: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在酒楼上》走进他的故事,可以感觉到鲁迅的生活的体验,让人带着微笑回到鼠儿肆虐的乡村茅草屋:眉间尺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他轻轻地叱了几声,最初还有些效验,后来是简直不理他了,格支格支地径自咬。

——《铸剑》走进他的故事,那里面有做人的卑微,世事的沧桑,似乎人生都是在绕着或大或小的圈子: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材料
走近鲁迅公园
四(1)班 XX 号 XXX
鲁迅公园简介
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甜爱支路280号,占地面积为28.63
万平方米,是上海主要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和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

园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鲁迅纪念馆,震撼近代史的尹奉吉义举纪念地梅园。

有山有水有瀑布,山水之间,堤桥相连,景色优美。

总体上保留了英国风景园的特点。

鲁迅纪念馆内陈列品重点表现了鲁迅在上海10年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

鲁迅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时,鲁迅墓由万国公墓迁葬于此。

鲁迅公园还是上海最早用沙滤水的地方。

鲁迅先生一生都在写书,由他写出的
名著不在少数,大多数都是在反应当时的社会的昏暗,抨击帝国主义。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
品。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鲁迅小传、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 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等。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