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地质灾害图件编制方法

合集下载

13地质图件的编制

13地质图件的编制
2013年7月20日星期 六1时5分44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31

8.图幅结合表

一般臵于图的右下角,用以 表示所测图幅的位臵。该表 由九幅图组成,所测图幅位 于中央,图廓中注有各幅图 的名称及国际分幅代号。
2013年7月20日星期 六1时5分44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32
2.地质图的构成
一张正规的地质图包括:图名、 图幅代号(以国际分幅为单位)、 比例尺、主图(地质图)、图例、 地层柱状图、图切地质剖面图、 图幅接图表。
2013年7月20日星期 六1时5分44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4
2013年7月20日星期 六1时5分44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作图要求
根据野外地质草图编制。 内容要求准确、真实。 本次的实际材料图直接编绘在野外用 1:10000地形图上
最终成果与实习报告一起装订
2013年7月20日星期 六1时5分44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3
3.实际材料图的构成
图名 图幅代号 比例尺 主图(实际材料图) 图例 责任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3
5.图切地质剖面图内容
图名:A-A’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同地质图。
2013年7月20日星期 六1时5分44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4
5.图切地质剖面图编制程序
(1)剖面位臵选择原则:
①垂直地层和构造线走向; ②地层发育较全; ③地质研究程度较高。
500m
D025 L03
D032
D2
0
1000m
2000m
6.主图清绘顺序
①先绘制各种观测点、样品采集点、山 地工程和钻孔的位臵及编号; ②然后绘断层; ③再绘其它地质界线,各种界线不要穿 过各种符号和编号; ④最后注上各种时代符号 注意:凡是被各种地质界线和断层或圈 闭的范围均应注明时代符号。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地质灾难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地质灾难治理工程设计总体原那么:查明病因,分析病理,对症下药。

(1) 查明病因是基础——强调地质分析和地质认识;(2) 弄清病理是关键——注重坡体稳固性分析;(3) 对症下药是目标——设计方案应具有针对性。

要紧内容:一、施工图设计思路二、施工图设计差不多要求三、施工图设计各图件应表达的差不多内容四、要紧工程构筑物施工图设计应本卷须知一、施工图设计思路遵循初步设计方案进一步复核:工程治理的有效性:操纵灾难体,爱护对象构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工程等级,设计标准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主体工程、辅助费用施工可行性:施工工序、工艺、机械。

以初步设计图纸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细化设计深化设计:综合考虑工程有效性、安全性、造价、施工可行性、完善设计方案,使治理方案能够落地。

细化设计:工程间的衔接、工程分部结构、专门部位、施工做法、不同地段开挖断面、外观要求等。

二、施工图设计差不多要求〔一〕施工图设计现场踏勘复核要求施工图设计人员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复核与设计有关的工作。

1、现场复核:地质灾难治理范畴、灾难体差不多特点、明确爱护对象;治理工程布置地段和位置、工程结构形式;评估治理工程施工可行性和治理预期成效。

复核基准点、地势图、剖面图与实地的吻合性,必要时应修测或补测。

对存在异议或疑问的应及时与勘查〔可研、初设〕成果编制人员沟通。

2、施工图设计定测:现场查看工程布置位置的施工可行性,对各工程构筑物中轴线两端点、中心点等固定工程位置的测量关键点必须打桩标识〔埋木桩或水泥桩并编号、补测其坐标、高程〕;测桩和测量数据表作为设计交底资料之一。

补测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各分部工程、结构变化部位、连接处等操纵部位的大比例尺地势地质断面图。

3、施工条件复核:地质灾难治理工程的永久和临时占地、施工用电、用水、原材料来源、施工弃渣堆放及相关费用、价格等进行调查,并与当地国土资源局、当地乡镇政府沟通、会商、和谐,形成«施工图设计踏勘会商记录表»〔附表〕,记录表附在施工图设计文件扉页后,作为施工图设计成果送审的要件。

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图件编制-

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图件编制-

实例 分析

五、泥石流勘查方案图件编制
流域特征分区图:流域面积大(大于5km2)、物源丰富、沟道复杂的泥石 流沟,应单独编制流域特征分区图,需要在1:20000~1:5000地形图上,根 据踏勘和初步调查掌握的泥石流基本认识进行编制。主要编制要求是:地质 界线勾画基本准确,地层时代、成因类型标示正确,物源类型及分布、泥石 流分区总体特征应反映。条件简单的可与勘查工作布置图合并。
滑 坡 工 程 地 质 平 面 图
滑 面 埋 深 等 值 线 图
滑坡区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滑坡边界
ZK11-3
滑坡主滑方向
ZK2-3
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ZK1-3
滑坡变形区分界线 地物位移矢量
(箭头指示方向,箭杆长度示位移距离)
ZK3-5 ZK11-2
ZK6-4

ZK2-2
ZK1-2
ZK4-5 ZK6-3 ZK4-4 ZK5-6 ZK6-2 ZK3-3 ZK3-2
实例 分析

二、滑坡勘查成果图件编制
滑坡工程地质图:将滑坡工程地质测绘及勘探成果详细标示在 1:1000~1:200地形图上,并根据分析结果,标示出滑动分区(块)、分级 及相应的滑动方向。 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根据钻探岩心编录成果表,结合物探成果和工程地质 测绘成果,认真分析滑坡区岩土体空间展布规律和滑坡结构,客观、合理地 反映滑动面形态特征。注意各剖面的滑坡结构对应性。 滑体厚度、滑面、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图:滑坡较为复杂时,可根据钻探和物 探成果资料,绘制等值线图。注意应与各剖面图相对应。 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根据岩心编录表,结合地质结构综合分析,梳理各岩 土层特征,描述其性状,标注观测水位、取样位置、岩心采取率等。 探槽(井)展示图:详细描述探槽各面的岩土体结构、滑坡要素的空间展布 特征。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印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印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总体原则:查明病因,分析病理,对症下药。

(1) 查明病因是基础——强调地质分析和地质认识;(2) 弄清病理是关键——注重坡体稳定性分析;(3) 对症下药是目标——设计方案应具有针对性。

主要内容:一、施工图设计思路二、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三、施工图设计各图件应表达的基本内容四、主要工程构筑物施工图设计应注意事项一、施工图设计思路遵循初步设计方案进一步复核:工程治理的有效性:控制灾害体,保护对象构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工程等级,设计标准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主体工程、辅助费用施工可行性:施工工序、工艺、机械。

以初步设计图纸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细化设计深化设计:综合考虑工程有效性、安全性、造价、施工可行性、完善设计方案,使治理方案能够落地。

细化设计:工程间的衔接、工程分部结构、特殊部位、施工做法、不同地段开挖断面、外观要求等。

二、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一)施工图设计现场踏勘复核要求施工图设计人员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复核与设计有关的工作。

1、现场复核:地质灾害治理范围、灾害体基本特征、明确保护对象;治理工程布置地段和位置、工程结构形式;评估治理工程施工可行性和治理预期效果。

复核基准点、地形图、剖面图与实地的吻合性,必要时应修测或补测。

对存在异议或疑问的应及时与勘查(可研、初设)成果编制人员沟通。

2、施工图设计定测:现场查看工程布置位置的施工可行性,对各工程构筑物中轴线两端点、中心点等固定工程位置的测量关键点必须打桩标识(埋木桩或水泥桩并编号、补测其坐标、高程);测桩和测量数据表作为设计交底资料之一。

补测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各分部工程、结构变化部位、连接处等控制部位的大比例尺地形地质断面图。

3、施工条件复核: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永久和临时占地、施工用电、用水、原材料来源、施工弃渣堆放及相关费用、价格等进行调查,并与当地国土资源局、当地乡镇政府沟通、会商、协调,形成《施工图设计踏勘会商记录表》(附表),记录表附在施工图设计文件扉页后,作为施工图设计成果送审的要件。

【精品】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图设计的一般要求及编写格式2

【精品】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图设计的一般要求及编写格式2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图设计的一般要求及编写格式2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施工图阶段的设计是工程最后阶段的设计,是施工的唯一依据,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工程图设计。

使所设计的工程更加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美观大方。

这里提到的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和施工图设计的编写提纲含初步设计的内容。

1 一般要求1.1 施工图设计是在充分利用前期的可研报告,勘查报告成果基础上进行的,认真阅读理解成果报告是首要任务,通过阅读理解要全面掌握工程的概况和勘查区工程地质条件,进一步研究分析滑坡灾害特征与稳定性评价,详细论证分析滑坡灾害防治方案和构筑物形态设计,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1.2核实工作,设计者要对照前期的成果报告,从工程概况、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到推荐的治理方案、构筑物大小等一一进行野外核实工作,特别对推荐的工程位置、工程地质条件、治理措施及构筑物大小等进行勘测核实,在野外踏勘中,对情况不明的、对不符合实际的要进行补充勘查。

2 文字要求对于滑坡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其文字说明是不可缺少的,它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份较完整的文字说明主要由前言、工程概况、地质环境条件与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灾害的特征与稳定性分析、方案设计与论证、分部分项工程设计、监测设计、施工注意事项、其他设计、工程数量和工程预算等组成。

2.1 前言与工程概况主要叙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行政区别、任务由来等。

工程概况要简要说明本次治理工程的任务与范围。

简述所要治理滑坡灾害的种类、数量、致灾对象、危害性和治理的必要性;简述针对该项目工程的前期工作结论、审批意见和本次设计文件的编制依据,如可研报告、勘查报告或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和规定等。

2.2 地质环境条件与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治理工程从区域上阐述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地震与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条件,其阐述内容要全面,重点要突出,针对性较强。

也可直接录用勘查中的内容。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查暂行规定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查暂行规定

XXX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规程XXX省国土资源厅20XX年6月目录1 范围 02 依据 03 一般规定 03.1 设计阶段划分 03.2 设计资质条件 (1)3.3 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 (2)3.4 设计文件构成与文本形式要求 (2)4 设计成果编制要点 (3)4.1 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3)4.2 施工图设计 (5)4.2.1 基本要求 (5)4.2.2 施工图设计图件表达的基本内容 (9)4.2.3 工程构筑物施工图设计注意事项 (15)4.2.4 施工组织设计 (20)5 设计文件评审规定 (20)5.1 技术评审程序 (20)5.2 技术评审要点 (21)5.2.1 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21)5.2.2 施工图设计 (21)6 设计变更 (23)6.1 设计变更原则 (23)6.2 设计变更内容 (23)6.3 设计变更分类 (24)6.3.1 重要变更 (24)6.3.2 一般变更 (24)6.4 设计变更处置 (24)6.4.1 重要变更的处置 (24)6.4.2 一般变更的处置 (25)1 范围本规定是《XXX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云国土资﹝2014﹞103号,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办法》)的配套管理文件,对治理工程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做出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由中央财政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并经XXX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

各州(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照本规程,制定“中型”、“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管理规程,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2 依据《XXX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云国土资﹝2014﹞103号)《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 0239-2004)《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1-200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 0222-2006)3 一般规定3.1 设计阶段划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下简称“治理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

重点流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要求

重点流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要求


✓ 重在调查地质灾害特征
提高地质灾害本身认识
编制背景
尴尬局面
➢ 因灾损失依然保持一 定高度
➢ 群死群伤重大事件时 有发生
➢ 新发生灾点与调查确 认灾点吻合度低
➢ 调查成果应用范围相 对窄
主要问题
➢ 孕灾地质背景调查深 度不够
➢ 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不 到位
➢ 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 灾害链认识不足
➢ 成果总结集成服务不 够
地质灾害测 量
1:10 000地质灾害测量(草测)
km2
1:2 000地质灾害测量(草测) km2
调查点

实测剖面
km
钻探
m
岩土样

10
10
10
30~60 60~120
120~ 360
0~0.2 0.2~0.5 0.5~1
0~30
30~60
600~ 1000
0~5 5~15 5~150
设计确定具体工作量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遥感调查
工作内容 1:10 000遥感调查
单位 km2
一般调 查区
10
工作量
重点调 查区
10
重点地 段
10
1:10 000工程地质测量(正测) km2
10
工程地质测 量
1:10 000工程地质测量(草测)
km2
10
1:2 000工程地质测量(草测) km2
10
1:10 000地质灾害测量(正测) km2
重点流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技术要求(1:10 000)
审定稿
陈梦源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
CONTENTS
目 录
1 编制背景 2 主要内容 3 新技术新方法应用 4 成果图件编制要求

地质图件编制

地质图件编制

地质图件编制【摘要】:地质图件的编制、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

根据不同矿区的实际需要,分别编制矿区(床)地形地质图、阶段地质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矿体水平投影图、矿体底(顶)板等高线图、矿体等厚线图、地表矿石品级分布平面图、辅助地质图等。

编制这些图件时,应结合开采设计需要,做到比例尺适当、内容完整、线型合理、字体工正、精度符合要求。

地质图件的编制、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

根据不同矿区的实际需要,分别编制矿区(床)地形地质图、阶段地质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矿体水平投影图、矿体底(顶)板等高线图、矿体等厚线图、地表矿石品级分布平面图、辅助地质图等。

编制这些图件时,应结合开采设计需要,做到比例尺适当、内容完整、线型合理、字体工正、精度符合要求。

一、矿区(床)地形地质图,比例尺为1?500,1?2000。

图上需表示座标线、地形等高线、水系、各种实测与推断的地质界线、主要建(构)筑物、交通线、主要探矿工程、剖面线等,并由采矿专业附上露天开采境界、爆破危险范围或地下井巷的地表井口位置(或投影位置)和开采错动带等,参见图1。

图1 矿区(床)地形地质1,上二叠统玄武岩;2,下二叠统粉砂岩;3,下二叠统结核灰岩;4,下二叠统结核灰岩泥灰岩;5,矿体及编号;6,露天开采界线;7,爆破危险范围(因故图表不清,需要者可来电免费索取)二、阶段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500,1?2000。

图上需表示座标线、勘探线、勘探工程、地质界线、矿体和矿石品级界线、矿石类型界线、储量级别。

露天开采的阶段地质平面图,尚应表示阶段地形线、露天开采境界,地下开采的阶段地质平面图,应表示井巷位置、采空区和老隆位置。

露天开采阶段地质平面图,有按阶段标高、按阶段顶底线标高和按阶段中线标高三种编制方法、分别参见图2、图3、图4。

图2 阶段地质平面图(按阶段标高)1,云英岩或云英岩化花岗岩;2,爆发角砾岩;3,露天开采界线图3 阶段地质平面图(按阶段顶、底线标高)1,大理岩;2,?级品矿石;3,?级品矿石;4,?级品矿石; 5,220m标高地质界线;6,210m标高地质界线图4 阶段地质平面图(按阶段中线标高)1,表土;2,露天开采界线;3,?级品矿石;4,?级品矿石地下开采阶段地质平面图,均按阶段标高编制,见图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植土 含植物根系、砖瓦砾
黄土状土 褐黄色,土质不均匀,含钙质菌丝
古土壤(黑炉土) 黑褐色
黄土 褐黄色,11.2~14.3m软塑,近饱和状态
19.2m
古土壤 褐红色,含钙质结核,粒径 1~15cm 钙质结核 粒径2~8cm 黄土 淡黄色,可塑 古土壤 褐红色,土质均匀 黄土 淡黄色,含钙质结核,粒径1~1 0cm不等 古土壤 褐红色,含钙质结核,粒径约2 cm 黄土 褐黄色,钙质结核含量高,粒径 1~7cm,最大11cm 古土壤 黄土 淡黄色,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约5cm 古土壤 黄土 淡黄色,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2~7cm 古土壤 底部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约 1cm 黄土 淡黄色 土质不均匀 古土壤 褐红色,底部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约 5~8cm 黄土 淡黄色,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3~5cm 古土壤 褐红色,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约5cm 黄土 颜色由褐黄色渐变为淡黄色,含少量钙质结核, 粒径约5cm 古土壤 褐红色,底部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约 1~3cm 黄土 淡黄色
岩土分层(m)
地地
柱状图
层 层 层 孔 高 比例
单代 位号

深 程 1:500 (m) (m)
岩性描述
备 注
1.0 Q3 6.9
1.1
1.0 790.0 7.9 783.1 9.0 782.0
6.7
4.2

0.3 1.3
四 1.5
系 Q2
1.0 0.8

3.2 0.5

2.5 2.6

1.0 1.7
13 流域 XX流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
14
XX流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15
XX流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16
地质灾害调查照片集
17 重要原 钻孔柱状图
18 始数据 探槽、平洞、竖井展示图 19 相关的 岩、土、水样品试验分析数据图表 20 图件 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及图件
21
其他相关图件
调查
勘查
必须 √ √ √
③ 泥石流沟及隐患应划分明确的汇水面积、物源区 及堆积区(可利用DEM采用流域划分程序确定); ④ 地面沉降应采用年平均速率、累计沉降量等栅格 数据或等值线表征,以及反映地面沉降程度的建筑 地基沉陷、井管突起等现象。 ⑤ 地裂缝应采用线表示,并标明长度、活动速率; ⑥ 主要活动断裂及历史地震震中、历史地震地质灾 害; ⑦ 广义地质灾害及其他要素。
45.6 745.4 50.9 740.1 53.0 738.0 54.8 736.2
N2 10.0 0.8
第 三 7.3 系 1.1
N 4.0
5.0
2.5 0.5
64.8 726.2 65.6 725.4
72.9 718.1 74.0 717.0 78.0 713.0 83.0 708.0 85.5 705.5 86.0 705.0
(4)镶表基本内容 ①岩土体类型特征表 ②工程地质分区表 ③主要褶皱断裂一览表
2022/3/22
综合工程地质图的主要内容及要素
(1990年,任国林等,中国工程地质图 )
流域地质灾害灾害调查评价的综合工程地质调查宜围绕外动力地质现象、地质 灾害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调查为重点,加强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活动构造与 地震地质灾害以及诱发条件的调查与填图。
⑤外动力地质现象及其他要素(广义地质灾害); ⑥与地质灾害相关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泉、湿 地、浅层地下水埋藏界线及深度、地下水类型等), 覆被与土地利用类型、人类工程活动(采矿、工程 加载、切坡、水事活动)等数据。
2022/3/22
(3)镶图基本内容 ① 岩土体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岩石干抗压强度、 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岩体质量参数等;土体的物理 力学性质等); ② 剖面图; ③ 构造纲要图; ④ 坡度分区图; ⑤ 地貌分区图; ⑥ 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流域地质灾害 调查评价成果图件编制
提纲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图件类型 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图件编制内容 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图件编制要求 四、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要求
2022/3/22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图件类型
1. 我国目前涉及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岩石 土
碎屑
斜坡地质灾害类型示意图(据许强)
据彭建兵
6
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系(1:1万)
7
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图系(1:1万)
8
大比例工程地质测绘图(1:2000)
9 勘察点 重大地质灾害勘查平面图和剖面图(1:500-1:2000)
10
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
11
XX流域综合工程地质图(1:10万~1:25万)
12
XX流域地质灾害分布图
综合工程地质图
I48E004006(和政县)
综合柱
状图
综合工程地质图
图例
镶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
责任签
2.3 地质灾害分布图
——确定地质灾害类型、数量、位置、稳定性等,基 础性、专业性
(1)主图内容 ① 简化基础地理底图,25m分辨率地形阴影; ② 用点、线、面表征不同类型崩塌、滑坡及隐
患点要素,如滑坡后壁、边界、堆积体、滑动方向 等及属性数据库;
地质灾害编图
线要素 滑动路径
在1:50000的图件中,大型、中型、小型灾害以点图元 标示,巨型、特大型点则以线图元勾画实际周界范围。
在1:10000的图件中, 所有规模的地质灾害 均需实际圈划灾害体 范围。
稳定性可用红、黄、 绿三色分别表示不稳定、 基本稳定、稳定;
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断裂 岩溶塌陷、矿山环境等。
2.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拟解决的问题
(1)基础地质环境条件与孕灾背景-综合工程地质图(基础性) (2)某一地区滑坡发育特征?-滑坡编录(Landslide Inventory); (3)什么地方易发生滑坡(空间)?-易发性(Susceptibility); (4)可能发生滑坡的规模、速度及潜在破坏范围多大(强度)?-产出 特征(Run-out);-加强滑坡机理与成灾模式研究 (5)特定时间段内某一地点在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滑坡的概率?-危险 性(Hazard); (6)受灾对象(承灾体-Element at risk)在遭受特定规模滑坡时的破 坏程度?-易损性(Vulnerability); (7)某一滑坡发生时导致了多大的损失?-后果(Consequences) (8)某一时间段内特定滑坡发生的期望损失?-特定风险(Specific Risk) (9)某一地区由于滑坡发生的期望损失之和?-总风险(Risk)
√ √ √ √ √

推荐 必须 推荐 √
√ √
√ √
√ √
√ √
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果 图件编制内容
2.1 实际材料图 2.2 综合工程地质图 2.3 地质灾害分布图 2.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 2.5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 2.6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
2022/3/22
2.1 实际材料图
——投入的实际材料、完成的地质工作的展示,成果质 量评定的关键依据。
三趾马红土 红色,含钙质结核,粒径1~2cm,54.15~ 54.95为次级滑带,其间多处见滑面,滑面角度25~30 度; 62.9~63.5为次级滑带
钙质结核 粒径1~2cm,含锰斑
三门系泥岩/硬粘土 褐红色,含灰绿色斑点及锰斑67.0 ~71.0为主滑带,其间见多处滑面,且角度40~80度不等
泥质细砂 灰白色 三门系泥岩/硬粘土 暗褐红色,含灰绿色斑点,75.15~ 75.30为扰动带,75.15、75.30处分别见滑面 含砾砂质泥岩/硬粘土 褐黄色,砾石以石英为主,粒径 1~3mm不等,含结核及锰斑,结核粒径0.5~1 cm 砾砂 褐红色,砾石以石英为主,粒径0.5~2cm不等
地质灾害在主图上的表示
2022/3/22
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的 基础上,提出典型滑坡成灾模式模式,作为镶图内容。
2022/3/22
2.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专业性、服务性 (1)主图基本内容
① 基础地理底图+25m分辨率地形阴影+地质灾 害分布图;
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
岩石地层单元; 岩石性质说明; 岩体结构特征; 构造节理裂隙
发育程度; 单轴抗压强度; 岩体质量系数; 物理力学特性 工程地质岩组
分类; 特殊岩、土体;
影响区域性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的沟谷断面工程地质测绘
长寿沟滑坡分布与工程地质剖面图
活动构造与地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宝鸡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震中
⑤岩土、水样品位置及原始数据资料等; ⑥专项调查研究工作的位置及相应的原始数据 资料; ⑦其他来源数据资料(收集的钻探、物探、工 勘报告等)。
(2)镶图内容: ①工作区索引 ②工作程度
(3)镶表内容: 工作量统计表
2022/3/22
野外实际材料图及原始资料数据库
原始资料信息化要求
建立野外观测点物理图 层,必须具有野外编号、 统一编号、坐标、类别 等属性信息,并建立与 野外数据表、野簿等扫 描件(pdf、照片等) 的链接;
(1)主图内容
①突出不同层次工作程度(重点调查区、勘察区、一般 调查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目的性明确。
②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类型、分辨率、时相;不同 分辨率DEM数据覆盖范围示意图及原始数据;
③野外调查点、测绘剖面空间分布及相应的原始数据资 料(野簿、调查表格的扫描PDF文件、照片等);
④主要工作实物工作量(工程地质钻探、山地 工程等)的位置及相应的原始数据资料记录(PDF 文件);
三门系泥岩/硬粘土 暗褐红色
记 录 翁伟东 审 核 石菊松 施工日期 2007.10.18 制 图 王继明 工程负责人 石菊松 出图日期 2008.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