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电大电气传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 .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 1 )巩固)巩固)巩固 " " 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 " " 课程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理论知识。

( 2 2 )学习和)学习和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 3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 4 4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 5 5 ) 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 6 6 ) 工程绘图能力。

(工程绘图能力。

( 7 7 )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能力。

2 .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的要求( 1 )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 1 1 张)张)张) 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原始资料与数据,列出技术上可能实现的多个方案;经过分析比较,留下 1 — 2个较优方案,对较优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经济计算分析,设备价格、使用综合投资指标),确定最优方案。

确定最优方案。

( 2 )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按短路状态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

应选择的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互感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导线和电缆等。

( 3 )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 根据变电站的类型和总容量,确定厂用电压等级、接线形式、厂用变压器的台数及引入方式,选择厂用变压器的容量。

电气毕业设计任务书

电气毕业设计任务书

电气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述电气毕业设计任务书旨在让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进行研究和实践,通过设计和实施一个电气工程项目,展示他们在电气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二、项目目标本次毕业设计项目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电气工程项目。

项目的设计过程应包含以下内容:1.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学生需要明确项目的背景和需求,了解项目的目标和意义。

2. 研究和方案设计: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相关知识,然后根据需求分析,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电气工程方案。

3. 设计和实施:学生需要根据方案进行设计和实施,包括电路设计、系统搭建等环节,并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 测试和优化: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测试和优化,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5. 结果分析和展示:学生需要对项目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以适当的形式展示给指导教师和评委。

三、项目要求1. 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规范。

2. 学生需要全面了解项目的背景和需求,对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3. 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电气工程技术和工具,能够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 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5. 学生需要完成一份详细的项目报告,并能够清晰准确地进行口头展示。

四、项目评估方法1. 指导教师的评估: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测试结果和报告展示等环节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估。

2. 学生自我评估:学生需要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技术难点的解决程度以及对电气工程领域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

3. 评委会评估:由学校组织的评委会将对学生的项目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设计合理性、实施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五、项目时间安排本次毕业设计项目的时间安排如下:1. 项目立项和背景研究:XX年X月-XX年X月2. 项目方案设计和准备:XX年X月-XX年X月3. 项目实施和测试:XX年X月-XX年X月4. 报告撰写和展示准备:XX年X月-XX年X月六、备注1.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南汇电大PLC课程设计(1)

南汇电大PLC课程设计(1)

2011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可编程控制器实训》综合应用实训任务书姓名学号校区上海开放大学2013年5月一.实训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实训,使学生在学习了三菱FX系列PLC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上机编程和程序调试实训,进一步提高FX系列PLC 的应用能力,掌握自动化设备PLC控制的分析、设计和改进普通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选型应用方法,能够根据设备的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正确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及配套的常用功能模块、变频器和触摸屏的综合应用,完成常用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为今后从事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要求PLC实训是对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训过程中要求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每个同学必须做到的是:根据工艺要求,分析控制要求,设计控制程序,然后再进行编程、调试,以满足加工所要求的基本工艺过程。

个别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原有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控制环节,例如设备维修、调整时的手动程序等,或者结合实际,例如根据控制的某些特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编程实现。

三、实训内容毛坯零件通过传送带上运输时,通过一个长度检测和分类的辅助设备,检测方法一可以采用三个光电开关;检测方法二可以采用光电编码器;检测方法三可以采用激光长度测量仪。

正常规格的毛坯零件可以通过长度测量仪传送到端面铣加工设备;超长的零件也可以通过,但先要用锯短,再进行端面铣,既需要进行2次加工;而短的毛坯零件则被长度测量仪的挡板剔除报废。

可以加工的毛坯零件到达端面铣加工设备后,首先经过定位、夹紧,然后进行端面铣加工,完成后松开夹紧,输送到传送带上进入下一个工位。

超长零件,经过定位、夹紧后,再进行上述加工,然后进入下一工位。

四、控制要求长度判别的步骤:1、毛坯零件离开A ;2、B ,C 长度判别;(3、若短料,挡板转4秒,挡板返回);(5、超长零件进行记录)。

其中传送带正常情况下保持转动。

端面加工的步骤:1、毛坯零件进入端面加工定位块;2、夹紧;(3、超长零件锯片进;4、锯片退;)5、端面铣刀进;6、端面铣刀退;7、夹紧松开;8、零件出;9、定位居中。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第一章:引言电气传动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电气机械设备以及控制系统等多个领域。

在工程实践中,电气传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工业生产线、交通运输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等。

本文以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为主题,旨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设计,深入探讨电气传动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电气传动系统由电源、电机和负载组成,其中电源提供电能,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负载接受机械能。

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流、电压和频率,实现对负载的精确控制。

在设计电气传动系统时,需要考虑电机的选型、传动装置的选择和控制策略的制定等因素。

第三章:电机的选型与特性分析在电气传动系统中,电机是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果。

在电机的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负载的特点、工作环境的要求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常见的电机类型包括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交流同步电机,每种电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通过对不同电机的特性分析,可以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电机。

第四章:传动装置的选择与设计传动装置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给负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传动装置时,需要考虑传动效率、传动比、传动精度以及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常见的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等,每种传动装置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通过对传动装置的选择和设计,可以实现电气传动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精确控制。

第五章: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现控制策略是电气传动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其中闭环控制通过反馈信号对系统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输出量的精确控制。

在制定控制策略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负载的变化以及控制器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等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和实现控制策略,可以提高电气传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本章将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设计,深入探讨电气传动系统的应用和优化。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了解电气传动系统中常见的电机类型及其特性;3. 掌握电气传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 熟悉电气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气传动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电气传动控制电路;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传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电气传动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我国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设计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解释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能够列举并比较常见的电机类型及其特性;3. 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气传动控制电路,并分析其性能;4. 能够了解电气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备一定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5. 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课本,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电气传动系统概述:介绍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电气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 常见电机类型及其特性:讲解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等常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性能参数。

3. 电气传动控制电路设计:分析电气传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的设计。

4. 电气传动系统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介绍电气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电气传动系统概述,熟悉课本第一章内容;第二周:常见电机类型及其特性,学习课本第二章内容;第三周:电气传动控制电路设计方法,学习课本第三章内容;第四周:电气传动控制电路设计实践,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实际操作;第五周:电气传动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课本第四章相关案例。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电气元件的原理、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3.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电气设备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与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注重实践与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气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气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电路原理、电气元件及其应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对电气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本原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特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基础2. 电气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常见元件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气元件3.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基尔霍夫定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分析方法4. 电路设计与搭建: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进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设计与实践5.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介绍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常见故障分析与维护技巧。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论文)内容及其要求:1、设计内容为了适应各种加工工艺的要求,有较大的调速范围,主电动机采用双速电动机,用于拖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调速采用变速孔盘机构。

各进给部分的快速移动,采用一台快速移动电动机拖动。

设计要求:选用西门子7S-200系列的PLC对T68卧式镗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设计。

给定参数:主电动机7.5kW,1460/2880r/min,380V;快速移动电动机3kW,1430r/min,380V。

2、工作流程图法的设计步骤:2.1绘制工作流程图;2.2绘制电器主接线图和PLC端子接线图;2.3编制PLC控制程序(采用梯形图)。

3、设计要求:3.1选择电气传动方案和控制方式3.2设计电器控制原理图,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拟定技术指标和要求3.3设计并绘制电器控制原理图(设计图符合国家规程规范),计算主要技术参数3.4选择电器元件,制定元器件目录清单,绘制电器主接线图和PLC端子接线图;3.5编制PLC控制程序;3.6 编写设计说明书(含中文摘要、正文、图纸(CAD A3号图)),说明书格式参照船山学院毕业设计要求。

3.7 dwg(CAD)图形文件及doc文档交指导老师。

4、时间安排:2014.12.18-2014.12.20:查阅文献,制定设计方案,设计电器控制原理框图2014.12.21-2014.12.27:设计电气主接线和PLC控制电路,选择电器元件,2014.12.28-2014.12.31: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答辩。

指导教师:徐祖华李劲松2014年12月16日。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的基本原理,理解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机的结构、原理及适用场合,如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

3. 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如PID控制、变频调速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气传动系统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正确使用实验设备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调试与优化。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气传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实际,认识到电气传动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实验操作规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气传动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安全意识。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气传动基本原理:介绍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分析电磁感应现象在电气传动中的应用。

2. 不同类型电机原理与结构:详细讲解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常见电机的原理、结构及特点,并对比各类电机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3.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介绍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重点讲解PID控制、变频调速等常用控制方法。

4. 实践环节:安排学生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调试与优化,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引入电气传动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课程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周)。

2. 讲解不同类型电机的原理与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第2-3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机电实用技术专业
《电气传动技术及应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
学号
上海电视大学
南汇分校
11月
一、课程设计概述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主要讲述交、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应用,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经过电气传动技术的课程设计, 掌握在工厂设备中电动机的选择、校验和计算。

课程设计模拟工厂常见的生产流水线, 设计一条电动机驱动的输送带, 根据加工工艺要求, 在输送带上的工件大小和重量是变化的, 输送的位置和距离根据不同的要求, 有所变化, 要求正确的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转速、工作制以及考虑生产现场的实际条件, 需要采取的措施。

二、课程设计任务
有一条生产流水线的输送带如下图所示, 在装料点0, 按生产节拍依次装上各种电动机的零配件: A转子、 B定子、 C前端盖、D后端盖、 E底座。

分别要求送到工位1、工位2、工位3、工位4、工位5进行加工装配。

输送带采取带上无零配件的空载启动, 在传送中, 自动控制系统使输送带上始终只有一个零配件, 而且两个零配件传送过程中无间隔、停顿。

各种零配件依次送完后, 再重复循环传送, …。

传动系统设计参数:
空载负载力矩 T L0 '= 1000N·m
输送带的输送速度ν= 7.5m/min;
输送带的加速度 dv/dt = 0.05m/s2 ;
电源供电电压 3相380V、变压器容量13Kva
电压波动安全系数 0.75。

传动系统的减速装置第一级采用减速采用皮带轮, 第二和第三级采用齿轮减速箱, 参数见表1:
工艺要求送料的次序和位置见表2:
假设四极交流电动机转速1470 r/min、六极970 r/min, 功
率以0.1Kw 分档, Tst/T N =1.2, Tmax/T N =2, 电源电压波动安全系数0.75。

( 计算中保留两位小数点)
三、 课程设计要求
根据输送机的启动和送料过程中给出的阻力矩和飞轮转矩, 在保证启动过程和送料过程中系统要求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条件下, 设计、 计算所需的电动机力矩, 然后分析负载特性, 选择电动机的工作制, 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转速, 最后在车间供电条件下, 以及可能出现的供电电压不稳的特殊情况下,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电压、 启动方式。

四、 课程设计步骤
1: 当输送带加速度=0.05m/s 2
时, 计算电动机在空载条件下的启动转矩、 负载转矩、 飞轮转矩、 转速和功率;
(1) 求出各级传动机构速比 j
带轮( 1) 和带轮( 2) 的速比;
12248
4.1360
j =
= 带轮( 1) 到齿轮( 4) 的速比;
3.2018
89
1.4341214=⨯
==j j j 带轮( 1) 到齿轮( 6) 的速比; 10320101
3.20561416=⨯===j j j j L 电动机轴的飞轮转矩;
2
21202615m N GD GD GD M ⋅=+=+=
带轮( 2) 和带轮( 3) 的飞轮转矩;
2
2322223413m N GD GD GD ⋅=+=+=
带轮( 4) 和带轮( 5) 的飞轮转矩;
2
2524245624m N GD GD GD ⋅=+=+=
带轮( 6) 和送带轮的飞轮转矩;
2
2726263567m N GD GD GD L ⋅=+=+=
总的飞轮转矩;
2
22
14
245
2
12
223
22L
L
M
Z
j GD j GD j GD GD GD +
+
+=
222
4663
6 4.1320.3103=+
++ 2
6.26N m
=⋅
总的传动效率: 1230.870.910.90.71L ηηηη==⨯⨯= 空载负载转矩: m N j T T L L L LM ⋅=⨯==
67.1371
.01031000

皮带轮7加速度: 6060
0.05 3.76/min 0.254L L L
dn
dv
r gs dt D dt ππ==⨯=
电动机轴加速度: 103 3.76387.28/min M L
L
dn dn j r gs dt dt
==⨯= 电动机空载转矩: LM M Z M T dt
dn GD T +=3752
6.26
387.2813.67375
=
⨯+
20.13N m =⋅
送带轮的转速: L L 7.5/min
9.40/min D 0.254L v m n r m
ππ=
==
电动机的转速: M 1039.4968.20/min L L n j n r ==⨯=
空载功率: M 1120.13968.209.559.55
M M P T n =
=⨯⨯
2040.82 2.04W KW
==
2: 分别计算电动机在启动后送各种料的过程中, 电动机的转矩、 负载转矩、 飞轮转矩、 转速和功率;
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 在上料和下料的过程中转速会发生变化, 在稳定运行后转速保持不变即:
M 968.20/min n r =
当工步1时的负载转矩
m N n T T T L L L LM ⋅=⨯+=+=
98.2571
.0103900
1000j L 101 当工步1时的飞轮转矩 2
212214245212223221
L
L L M
Z j GD GD j GD j GD GD
GD ++++= 22
2
1
2
27.610312026.6m N j GD GD L L Z ⋅=+=+=
当工步1时的电机转矩
dt
dn GD T T M
Z LM M 3752
111
+= 28.387375
27
.698.25⨯+
=
m N ⋅=46.32
当工步1时的功率:
55
.92
.968445.329.5511⨯=⨯=
M M M n T P
KW W 289.332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