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4节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作业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第四节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学案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学习目标导航学习任务1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NO.1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沉淀的生成(1)沉淀生成的应用在无机物的制备和提纯、废水处理等领域,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pH至7~8,可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氯化铁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CuS、HgS等沉淀a.通入H2S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H2S+Cu2+CuS↓+2H+。
b.加入Na2S除去Hg2+的离子方程式:Hg2++S2-HgS↓。
微点拨:①一般来说,当溶液中有多种可以沉淀的离子且生成相同类型的沉淀时,越难溶(K sp越小)的越先沉淀。
②当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认为已完全沉淀。
(3)化学沉淀法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微思考:为什么水垢中含有CaCO3和Mg(OH)2而不是MgCO3和Ca(OH)2? 提示:CaCO3和Mg(OH)2都是难溶物,它们的溶解度都很小,而MgCO3和Ca(OH)2都是微溶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比CaCO3和Mg(OH)2大。
2.沉淀的溶解(1)原理: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就可以使沉淀溶解。
(2)方法|Mg(OH)2沉淀不仅能被盐酸溶解,还能被NH4Cl溶液溶解NO.2互动探究·提升能力利用X射线对钡的穿透能力较差的特性,医学上在进行消化系统的X射线透视时,常使用BaSO4作内服造影剂,这种透视技术俗称钡餐透视。
由于Ba2+有剧毒,水溶性钡盐不能用作钡餐。
如果误将水溶性钡盐[如BaCl2、Ba(NO3)2等]当作食盐或纯碱食用,会造成钡中毒。
中毒者应尽快用5%的Na2SO4溶液洗胃,随后腹泻使钡盐尽快排出。
探究沉淀反应的应用问题1:由溶度积常数可知BaSO4、BaCO3都难溶于水,而且两者的溶解度相差不大,医学上能用BaCO3作钡餐吗?提示:不能,因为胃酸的酸性很强(pH为0.9~1.5),如果BaCO3入胃,胃酸可与C 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C O32-的浓度降低,Q<K sp,此时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使Ba2+浓度增大而导致人体中毒,因此不能用碳酸钡作钡餐。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4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二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基础练习

第二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基础练习题1.欲除去混在BaSO4中的少量CaCO3杂质,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盐酸、过滤B.稀硫酸、过滤C.NaOH溶液、过滤D.四氯化碳、分液2.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少量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具有吸附性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3.某pH=1的Zn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为了除去FeCl3杂质,需将溶液调至pH=4,在调节溶液pH时,应选用的试剂是( )A. NaOHB. ZnOC. Na2CO3D. Fe2O34.在2m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和NaI溶液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只有AgCl沉淀生成B.只有AgI沉淀生成C.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gCl和AgI沉淀D.两种沉淀都有,但以AgI为主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AgCl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B.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C.向AgCl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D.已知Ksp(Ag2CrO4)=2.0×10-12,Ksp(AgCl)=1.8×10-10 ,说明Ag2CrO4的溶解度小于AgCl6.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AgI)=8.5×10-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B.将0.001mol·L-1AgNO3溶液滴入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产生AgI沉淀C.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D.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7.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MgCO3>Mg(OH)2就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而言,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Mg2++2HCO3-+2Ca2++4OH-=2H2O+Mg(OH)2↓+2CaCO3↓B. Cu2++H2S=CuS↓+2H+C.Zn2++S2-+2H2O=Zn(OH)↓+H2S↑D.FeS+2H+=Fe2++H2S↑8.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化学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3.4.2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共28张ppt)

化学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3.4.2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共28张ppt)(共28张PPT)1、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及意义。
2、学会通过比较Q与Ksp的大小判断难溶电解质的沉淀与溶解,学会从定量角度分析沉淀的生成与转化。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及意义。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的应用。
平衡建立平衡特征影响因素存在沉淀即存在平衡逆、动、等、定、变本身性质和浓度、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如何定量表示沉淀溶解平衡的溶解程度大小溶度积常数1、定义2、表达式对于反应MmAn(s) mMn+(aq) + nAm-(aq)Ksp =(Mn+) · (Am-)一、溶度积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一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Ksp)。
固体物质不出现平衡时刻:例1、写出难溶物BaSO4、Fe(OH)3、Ag2CrO4、Ag2S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和溶度积表达式。
Ksp = c(Ba2+)·c(SO42-)BaSO4(s) Ba2+(aq) + SO42-(aq)Fe(OH)3(s) Fe3+(aq) + 3OH-(aq)Ag2CrO4(s) 2Ag+(aq) + CrO42-(aq)Ksp = c(Fe3+)·c3(OH-)Ksp = c2(Ag+)·c(S2-)Ag2S(s) 2Ag+(aq) + S2-(aq)Ksp = c2(Ag+)·c(CrO42-)3、影响因素4、Ksp的意义一、溶度积常数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T↑,Ksp↑ ; 但Ca(OH)2 相反Ksp和溶解度有什么关系?类型难溶物Ksp 溶解度类型难溶物Ksp 溶解度AB CaCO3 5.0×10-9 7.1×10-4 A2B Ag2CrO4 1.1×10-12 2.2×10-3AB AgCl 1.8×10-10 1.5×10-4 A2B Ag2S 6.3×10-50 1.3×10-16AB AgBr 5.4×10-13 8.4×10-6 AB2 Mg(OH)2 5.6×10-12 6.9×10-4AB AgI 8.5×10-17 2.1×10-7 AB2 Cu(OH)2 2.2×10-20 2.9×10-6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溶解度(25°C)2、对于不同类型物质:不能用Ksp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需经过换算,再比较。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同步练习) 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一.选择题1.已知:K sp(ZnS)>K sp(CuS),在有白色固体ZnS存在的饱和溶液中滴加适量CuSO4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A.固体逐渐溶解,最后消失B.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C.固体颜色变化但质量不变D.固体逐渐增多,但颜色不变解析:选B ZnS和CuS的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1,且K sp(ZnS)>K sp(CuS),可得Zn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因此在ZnS的饱和溶液中加CuSO4溶液会使ZnS沉淀转化成黑色CuS。
2.25 ℃时,已知下列三种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分别为K sp(FeS)=6.3×10-18;K sp(CuS)=1.3×10-36;K sp(ZnS)=1.6 ×10-2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硫化锌、硫化铜、硫化亚铁的溶解度依次增大B.将足量的ZnSO4晶体加入到0.1 mol·L-1的Na2S溶液中,Zn2+的浓度最大只能达到1.6×10-23 mol·L -1C.除去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u2+,可采用FeS固体作为沉淀剂D.向饱和的FeS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后,混合液中c(Fe2+)变大、c(S2-)变小,但K sp(FeS)变大解析:选C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 sp数值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由K sp可知,常温下,CuS的溶解度最小,故A错;将足量的ZnSO4晶体加入到0.1 mol·L-1的Na2S溶液中,c(S2-)将减至非常小,而Zn2+的浓度远远大于1.6×10-23 mol·L-1;因CuS比FeS更难溶,所以FeS沉淀可转化为CuS沉淀;温度不变,K sp(FeS)不变。
3.欲除去混在BaSO4中的少量CaCO3杂质,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盐酸、过滤B.稀硫酸、过滤C.NaOH溶液、过滤D.四氯化碳、分液解析:选A A项,CaCO3+2HCl===CaCl2+CO2↑+H2O,BaSO4不溶于盐酸,故可行;B项,CaSO4微溶,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C项,CaCO3与NaOH不反应;D项,CaCO3不溶于CCl4。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练习(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一、单选题1.在T℃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时,Ag2CrO4的K sp数值为1×10-11B. T℃时,在Y点和X点,水的离子积K w相等C. 图中a=×10-4D. 向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AgNO3能使溶液由Z点变为X点2.常温下,向10mL0.1mol·L-1KCl溶液和10mL0.1mol·L-1K2CrO4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AgNO3溶液。
滴加过程中pM[表示-lgc(Cl-)或-lgc(CrO42-)]与所加AgNO3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bc所在曲线对应K 2CrO4溶液B. 常温下,K sp(Ag2CrO4)<K sp(AgCl)C. 溶液中c(Ag+)的大小:a点>b点D. 用0.1mol·L-1AgNO3标准液滴定上述KCl、K2CrO4溶液时,Cl-先沉淀3.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 K sp(AB2)小于K sp(CD),则AB2的溶解度一定小于CD的溶解度B. 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 sp增大C. 在氯化银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钠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D. 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溶解平衡不移动4.取1 mL 0.1 mol·L-1 AgN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1 mol·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①白色沉淀是难溶的AgClB. 由实验②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C. 若按①③顺序实验,看不到黑色沉淀D. 若按②①顺序实验,看不到白色沉淀5.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 sp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 sp减小B. 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减小C. 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增大D. 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 sp不变6.25℃时,在含有大量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2(s) Pb2+(aq)+2I-(aq),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Pb2+和I-浓度都增大B. 溶度积常数K SP增大C. 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中Pb2+浓度增大7.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5×10-16,K 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AgCl>AgI>Ag2CrO4B. AgCl>Ag2CrO4>AgIC. Ag2CrO4>AgCl>AgID. Ag2CrO4>AgI>AgCl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 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D. 向悬浊液中滴加足量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二、综合题9.某温度时,Ag2S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4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作业

课时素养评价十五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7分,共49分)1.向5 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加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
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A.AgCl=AgI=Ag2SB.AgCl<AgI<Ag2SC.AgCl>AgI>Ag2SD.AgI>AgCl>Ag2S【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沉淀的转化,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溶解度小的沉淀应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溶解度AgCl>AgI>Ag2S。
2.下表为有关化合物的pK sp(pK sp=-lg K sp)。
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①向AgNO3溶液中加入适量NaX溶液,得到沉淀AgX;②向①中加NaY,则沉淀转化为AgY;③向②中加入Na2Z,沉淀又转化为Ag2Z。
则表中a、b、c的大小关系为( )相关化合物AgX AgY Ag2ZpK sp a b cA.a>b>cB.a<b<cC.c<a<bD.a+b=c【解析】选B。
根据沉淀的转化原理可知,溶解度小的沉淀总是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再结合pK sp=-lg K sp可知K sp越小其pK sp越大,故B正确。
3.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溶洞、珊瑚的形成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选A。
①⑤都是利用盐的水解原理,②③④涉及沉淀的生成与沉淀的溶解,都可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
【补偿训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增大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C.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 sp(AgCl)>K sp(AgI)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HC、S,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解析】选C。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第三章第四节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课时作业巩固选题表基础题组1.(2020·重庆巴蜀中学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解析: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A、B错误,C正确;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小于1×10-5mol/L,D错误。
2.(2020·黑龙江大庆月考)已知:K sp(ZnS)>K sp(CuS),在有白色固体ZnS存在的饱和溶液中滴加适量CuSO4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B )A.固体逐渐溶解,最后消失B.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C.固体颜色变化,但质量不变D.固体逐渐增多,但颜色不变解析:ZnS和CuS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且K sp(ZnS)>K sp(CuS),可得ZnS溶解度大于CuS,因此在ZnS饱和溶液中加CuSO4会使ZnS沉淀转化生成黑色CuS沉淀。
3.(2020·安徽合肥质检)实验:①0.1 mol·L-1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B.滤液b中不含有Ag+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解析:A项,在浊液a中,存在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正确;B项,在滤液b中,仍含有少量Ag+,故在b中加入KI溶液生成了AgI沉淀,错误;由于AgI比AgCl更难溶解,向c中加入0.1 mol·L-1KI溶液,能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黄色的AgI,C项、D项正确。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与Ksp的计算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钡中毒患者可尽快使用苏打溶液洗胃,随即导泻使Ba2+转化为BaCO3而排出B.工业上不可以用FeS等不溶性硫化物除去废水中的Hg2+C.水中的Mg(HCO3)2、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MgCO3、CaCO3,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CO3、CaCO3D.珊瑚虫从周围海水中获取Ca2+和HCO-3,经反应形成石灰石(CaCO3)外壳,从而逐渐形成珊瑚解析:A项中不能用苏打洗胃,胃酸的主要成分为HCl,酸性较强,BaCO3会反应而溶解,应用Na2SO4;B项,由于K sp(FeS)>K sp(HgS),可以用FeS除去废水中的Hg2+;C项,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
2.已知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 sp(25 ℃)如下:向m ol·L -1的Na2S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Zn2+先沉淀B.Cu2+先沉淀C.Hg2+先沉淀D.同时沉淀解析:向Zn2+、Cu2+和Hg2+浓度均为0.01 mol·L-1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01 mol·L-1的Nac(金属离子)×c(S2-)=K sp,K sp越小的难2S溶液,当溶液中离子开始沉淀时,溶液中溶物最先生成,K sp(ZnS)>K sp(CuS)>K sp(HgS),因此Hg2+先沉淀,故选C。
3.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A )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溶洞、珊瑚的形成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②③④ B.①②③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热纯碱液去污力强,应用了盐类水解原理;误服BaCl2、Ba(NO3)2后,用0.5%的Na2SO4解毒,是由于Ba2+与SO2-4生成的难溶的BaSO4,可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Ca2+与CO2-3生成难溶的CaCO3,溶洞、珊瑚的形成可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BaCO3与盐酸反应,BaSO4与盐酸不反应,BaCO3不能作钡餐,而用BaSO4可作钡餐,能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泡沫灭火器利用了盐类水解原理,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已知K sp(AgBr)=5.53×10﹣13,K sp(AgCl)=1.77×10﹣10,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只有AgBr沉淀生成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C.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沉淀为主D.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沉淀为主2.溶液中的Cd2+,Zn2+等某些金属离子(M2+)可用Na2S溶液进行分离.一定温度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的对数值lg c(M2+)与所需S2﹣的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S的溶解度比ZnS的大B.该温度时,K sp(ZnS)=1.0×10﹣30C.P点有ZnS析出,但没有CdS析出D.降低温度,ZnS和CdS在Q点均可能析出3.一定温度下,卤化银AgX(X:Cl、Br、I)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已知pAg=﹣lgc(Ag+),pX=﹣lgc(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对应的三种卤化银的溶度积K sp依次增大B.甲一定是AgI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C.对三种卤化银而言,a点均为饱和溶液D.b、c两点均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且溶液中c(Ag+)=c(X﹣)4.某温度下,向10mL 0.1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已知:100.3=2,K sp(ZnS)=3×10﹣25)()A.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B.该温度下K sp(CuS)=4×10﹣36C.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D.向10mL Zn2+、Cu2+浓度均为10﹣3 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2 mol/L的Na2S 溶液,Zn2+先沉淀5.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在空气中会被缓慢氧化,氧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反应a时,0.05mol FeS2被氧化时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大约3.92LB.为了验证b过程反应后溶液中含Fe2+,可选用KSCN溶液和氯水C.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4Fe3++FeS2+8H2O═15Fe2++2SO42﹣+16H+D.已知25℃时,K sp[Fe(OH)3]=2.79×10﹣39,则该温度下d反应的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79×10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H2SO4稀溶液温度,溶液中c(OH﹣)增大B.pH=3的CH3COOH溶液加入CH3COONa固体,溶液的pH减小C.NaClO稀溶液中加入NaClO固体,溶液中增大D.向AgCl、Ag2Cr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溶液中不变7.实验:①0.1mol/L AgNO3溶液和0.1mol/L 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 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B.滤液b中不含有Ag+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8.已知常温下,H2CrO4的K a2=3.2×10﹣7,BaCO3的K sp=2.5×10﹣9,Ba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m点的悬浊液中通入HCl,能使m点沿mp线向p点方向移动B.通过蒸发可使q点溶液向p点移动C.常温下,BaCrO4(s)+CO32﹣(aq)⇌BaCO3(s)+CrO42﹣(aq)的K=6.4×10﹣2 D.n点时,沉淀溶解的速率大于离子结晶的速率9.25℃时,下列4种盐的溶度积常数(K sp)分别是如表,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2SO4(白色)Ag2S(黑色)FeS(黑色)MnS(肉色)1.4×10﹣5mol3•L﹣3 6.3×10﹣50mol3•L﹣3 3.3×10﹣18mol2•L﹣22.5×10﹣13mol2•L﹣2A.除去某溶液中的Ag+用Na2S溶液比Na2SO4溶液效果好B.25℃时,MnS的溶解度大于FeS的溶解度C.向少量FeS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MnCl2溶液,沉淀颜色会由黑色变为肉色D.向Ag2S(s)⇌2Ag+(aq)+S2﹣(aq)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中c(Ag+)不变10.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可视为该离子已完全除去,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可以除去溶液中的某些杂质离子。
常温下,某0.1mol•L﹣1的NiSO4溶液中含有杂质Al3+和Fe3+,欲将这两种杂质完全除去,需调节溶液pH的范围可以是(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已知:常温时,氢氧化镍K sp=1×10﹣16、氢氧化铁K sp=1×10﹣38、氢氧化铝K sp=1×10﹣33)()A.2~3B.3~4C.5~6D.6~811.一定温度下,AgCl(s)⇌Ag+(aq)+Cl﹣(aq)体系中,c(Ag+)和c(Cl﹣)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gCl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Ag+)=c(Cl﹣)B.b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会析出白色沉淀C.d点溶液中加入少量AgCl固体,c(Ag+)和c(Cl﹣)均增大D.a、b、c三点对应的AgCl的K sp和溶解度皆不相等12.取1mL 0.1mol•L﹣1AgN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白色沉淀是难溶的AgClB.若按②①顺序实验,能看到白色沉淀C.若按①③顺序实验,能看到黑色沉淀D.由实验②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二.填空题(共3小题)13.(1)在粗制MgCl2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最好采用的是(填下面的选项)。
加入该氧化剂时,温度不能太高,原因是。
A.KMnO4B.H2O2C.HNO3D.氯水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节溶液pH,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MgCl2的目的,调节溶液pH 可选用下列中的有。
A.Mg2(OH)2CO3B.MgOC.NH3•H2OD.Mg(OH)2(2)某溶液中含Mg2+和Fe3+,c(Mg2+)=0.02mol/L,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 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mol/L,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
(FePO4、Mg3(PO4)2的K sp 分别为1.3×10﹣22,1.0×10﹣24)(3)常温下K sp[Fe(OH)3]=8.0×10﹣38,K sp[Cu(OH)2]=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mol•L﹣1,为除去溶液中的Fe3+而不影响Cu2+,溶液的pH 的范围为。
(已知lg5=0.7)。
(4)矿物中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后可变成CuSO4溶液,并向内部渗透,遇到深层的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可慢慢转化为铜蓝(CuS )。
写出硫酸铜与Zn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4.请按照下列要求回答问题:(1)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2)硫化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3)0.1 mol/L 的碳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4)浓的Al2(SO4)3溶液和浓的小苏打(NaHCO3)溶液混合可用于灭火,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灭火的原理。
(5)将25℃下pH=12 的Ba(OH)2 溶液aL 与pH=1 的HCl 溶液b L 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6)pH=3 的NH4Cl 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
(7)常温时,Fe(OH)3的溶度积常数K sp=1×10﹣38,要使溶液中的Fe3+沉淀完全(残留的c(Fe3+)<10﹣5mol•L﹣1),则溶液的pH 应大于。
15.按要求填空:(1)在室温下,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后溶液呈性,溶液中c (Na+)c(CH3COO﹣)(填“>”“=”或“<”);pH=13的氢氧化钠与pH=1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性,溶液中c(Na+)c(CH3COO﹣)(填“>”“=”或“<”);(2)下列溶液,①0.1mol/L HCl溶液②0.1mol/L H2SO4溶液③0.1mol/L NaOH溶液④0.1mol/L CH3COOH溶液,按pH由小到大顺序为。
(3)CuSO4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在配制CuSO4的溶液时,常将CuSO4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硫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反应后溶液存在的离子有,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氨水的浓度a0.01 mol•L﹣1(填“>”、“<”或“=”)。
(5)已知:难溶电解质Cu(OH)2在常温下的K SP=2×10﹣20,则常温下:某CuSO4溶液中c(Cu2+)=0.02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最小为。
(6)某工厂的电镀污泥中含有铜、铁等金属化合物。
为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并有效防止环境污染,设计如下工艺流程:沉淀物Fe(OH)3Fe(OH)2Cu(OH)2开始沉淀的pH 2.37.6 4.4完全沉淀的pH 3.29.7 6.4①酸浸后加入H2O2的目的是,调pH的最适宜范围为。
②调pH过程中加入的试剂最好是。
A.NaOH B.CuO C.NH3•H2O D.Cu2(OH)2CO3③煮沸CuSO4溶液的原因是;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Na2SO3,可以生成白色的CuCl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分析】向两饱和溶液中,加入AgNO3,AgCl与AgBr的溶解平衡向左移动,但是饱和溶液中AgBr的溶解度更小,所以溶液中AgCl沉淀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