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承载力计算

合集下载

单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

塔吊基础桩计算说明:根据塔基的基础承载力、尺寸要求,塔基基础尺寸分别为5300mm×5300mm,5800mm×5800mm两种,基础坐落于回填土上,回填土不能作为持力层使用,根据塔基要求,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达到5300mm×5300mm基础≥140 Kpa,5800mm×5800mm基础≥100 Kpa;需对塔基基础进行打桩处理。

厂区内高低起伏较大,持力层花岗片麻岩高度不一,高度从自然地坪下5m到20m不等,因此,为满足持力层设计要求,本次桩基深度统一进入第五层持力层花岗片麻岩0.5m。

基础桩参数计算:(1)桩长、桩径的确定:桩径:φ800㎜;有效桩长L=(5.5m-20.5m),以桩端进入第六层花岗片麻岩。

(2)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根据勘查报告,桩基参数表表5粉砂层按3m 计算,全风化片麻岩2m ,强风化片麻岩0.5m 。

KA q l q u Ra ni p p i si p /)(1∑=+=Ra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1011KN ;取值1000KN 。

pu ---桩的截面周长,2.512m ;si q ---第i 层桩周土的侧阻力极限值,kPa ;参见岩土勘察报告;l i ---第i 层土的厚度,按照最不利剖面取值,m ;q p ---桩的端阻力极限值;⑥强风化花岗片麻岩q p =2000kPa ; Ap---桩的截面面积,0.5024㎡; K---安全系数,K=2。

(3)桩数的确定5300mm ×5300mm 基础≥140 Kpa :该基础竖向承载力要求值为:140×5.3×5.3=3932.6KN 桩数:3932.6/1000=3.93根,为安全期间,在满足承载力及规范要求桩间距的要求情况下,该基础桩采用5根。

5800mm ×5800mm 基础≥100 Kpa :该基础竖向承载力要求值为:100×5.8×5.8=3364KN桩数:3364/1000=3.36根,为安全期间,在满足承载力及规范要求桩间距的要求情况下,该基础桩采用5根。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600单桩水平承载力: ZH-600600.1基本资料600.1.1工程名称:工程一600.1.2桩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顶约束情况:铰接600.1.3管桩的编号 PHC-AB600(110),圆桩直径 d = 600mm,管桩的壁厚 t = 110mm;纵向钢筋的根数、直径为 13φ10.7;桩身配筋率ρg= 0.826%600.1.4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80, f t= 2.218N/mm, E c= 37969N/mm;纵向钢筋净保护层厚度 c = 25mm;钢筋弹性模量 E s= 200000N/mm600.1.5桩顶允许水平位移 x0a= 10m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 = 10MN/m4;桩的入土长度 h = 28m600.2计算结果600.2.1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W0600.2.1.1扣除保护层厚度的桩直径 d0= d - 2c = 600-2*25 = 550mm600.2.1.2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αE= E s / E c= 200000/37969 = 5.2675600.2.1.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内径 d1= d - 2t = 600-2*110 = 380mm600.2.1.4 W0=π·[(d4 - d14) / d] / 32 + π·d·(αE - 1)·ρg·d02 / 16=π*[(0.64-0.384)/0.6]/32+π*0.6*(5.2675-1)*0.00826*0.552/16= 0.019051m600.2.2桩身抗弯刚度 EI600.2.2.1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 I0= W0·d0 / 2 = 0.01905*0.55/2 = 0.0052390m4600.2.2.2 EI = 0.85E c·I0= 0.85*37969*1000*0.005239 = 169079kN·m600.2.3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 按桩基规范式 5.7.5 确定:α = (m·b0 / EI)1/5600.2.3.1圆形桩当直径 d ≤ 1m 时 b0= 0.9(1.5d + 0.5) = 0.9*(1.5*0.6+0.5) = 1.260m600.2.3.2α = (m·b0 / EI)1/5= (10000*1.26/169079)0.2= 0.5949(1/m)600.2.4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600.2.4.1桩的换算埋深αh = 0.5949*28 = 16.66m600.2.4.2查桩基规范表 5.7.2,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 2.441600.2.5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按桩基规范式 5.7.2-2 确定: R ha = 0.75α3·EI·x0a/ νx600.2.5.1 R ha= 0.75*0.59493*169079*0.01/2.441 = 109.4kN600.2.5.2验算地震作用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R haE= 1.25R ha= 136.7kN9#,10#楼,查电算信息风荷载作用下基底剪力为Vx=1158kn,Vy=2077kn,地震作用下基底剪力为Vx=2292kn,Vy=3001kn.故由地震下控制。

500-600单桩承载力计算

500-600单桩承载力计算

滨江花园φ500/600直径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本计算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根据甲方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甲方要求改用长螺旋管灌注桩,桩端进入强风化玄武岩层不小于0.5m,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为:
对于500直径的桩q pa=3000kPa。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式8.5.5-1):
R t=q pa A P+ u p∑q sia l i=0.252*3.14*3000+0.50*3.14*30粘土21.0 =588KN +989N
=1577KN
2,桩身砼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式8.5.9):
Q≤A P f c¢c=0.252*3.14*14.3*0.6=1683KN
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
R=Q/1.35=1683/1.35=1248KN 取(1200KN)
对于600直径的桩q pa=3000kPa。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式8.5.5-1):
R t=q pa A P+ u p∑q sia l i=0.302*3.14*3000+0.60*3.14*30粘土21.0 =847KN +1186N
=2033KN
2,桩身砼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式8.5.9):Q≤A P f c¢c=0.302*3.14*14.3*0.6=2425KN
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
R=Q/1.35=2425/1.35=1800KN 取(1800KN)
设计:
校对:
审核:
长宇(珠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单桩承载力估算(PHC桩)

单桩承载力估算(PHC桩)

4

含黏性土粉 砂
24
0
4.6 4 5.9 5.9 5.5 3.5 2.6 2.1 3.5 5.7 5.7
5 ④ 粗砂
70
4500
0
0 3.1 3.1 0
0 4.1 0
0
0
0
6 ⑤ 圆砾
140
6000 10.8 10.7 7.5 7.5 11 11
6 10.8 10.9 10.2 10.6
7 ⑥ 墙风化泥岩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PHC引孔桩兼作抗拔桩)
工程名称
南宁盛世金悦
1、计算依据: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
2、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地块名称:
楼栋号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2010(2015版)
桩基类别 桩身壁厚 计算公式
层序
岩土名称
1 ① 杂填土
预应力管桩PHC-AB500(100)
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轴心竖向力= 1800
满足
3、抗拔验算:
抗拔系数λi 0.7
桩砼浮重度
15
N/mm2 桩土浮重度
10
kN/m3
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
群桩数n=
2
桩内直径Φ 300
桩芯混凝土强度
C30
地勘孔位编号
桩群外围周长UL
桩芯砼灌注长度
桩芯钢筋强度等级fy XK11 XK12 XK13
5.071 m
2139 1091
2163 1102
1872 957
1872 957
2162 1102
2201 1122
1832 937
2202 112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第5.2.2条公式5.2.2计算:R a=Q uk/K式中: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K=2。

1. 一般桩的经验参数法此方法适用于除预制混凝土管桩以外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中第5.3.5条公式5.3.5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桩身周长;l i——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A p——桩端面积;q sik——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 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2.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800m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此方法适用于大直径(d≥800mm)非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第5.3.6条公式5.3.6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需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扩底桩变截面以上2d范围不计侧阻力;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桩径为800mm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6-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pk=0;ψsi,ψp——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按JGJ94-2008表5.3.6-2取值;u——桩身周长。

3. 钢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按JGJ 94-2008规范第5.3.8条公式5.3.8-1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l 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u——桩身周长;A j——空心桩端净面积面积;A p1——空心桩敞口面积;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

单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
back
6
(二)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因素及其分布
桩侧摩阻力=f(土间的相对位移,土的性质, 桩侧摩阻力=f(土间的相对位移,土的性质, 桩 =f(土间的相对位移 的刚度,时间,土中应力状态,桩的施工) 的刚度,时间,土中应力状态,桩的施工) 桩侧摩阻力实质上是桩侧土的剪切问题。 桩侧摩阻力实质上是桩侧土的剪切问题。 桩侧土极限摩阻力值∝ 桩侧土极限摩阻力值∝桩侧土的剪切强度 桩侧土的剪切强度=f(类别、性质、 =f(类别 桩侧土的剪切强度=f(类别、性质、 状态和剪切 面上的法向应力) 面上的法向应力) 桩的刚度较小时, 桩的刚度较小时,桩顶截面的位移较大而桩 底较小,桩顶处桩侧摩阻力常较大; 底较小,桩顶处桩侧摩阻力常较大;当桩刚度较 大时,桩身各截面位移较接近, 大时,桩身各截面位移较接近,由于桩下部侧面 土的初始法向应力较大,土的抗剪强度也较大, 土的初始法向应力较大,土的抗剪强度也较大, 以致桩下部桩侧摩阻力大于桩上部。 以致桩下部桩侧摩阻力大于桩上部。
5
(一)荷载传递过程 与土对桩的支承力
柱桩:由于桩底位移很小, 柱桩:由于桩底位移很小,桩侧摩阻力不易得到充 分发挥。对于一般柱桩, 分发挥。对于一般柱桩,桩底阻力占桩支承力的绝 大部分,桩侧摩阻力很小常忽略不计。 大部分,桩侧摩阻力很小常忽略不计。但对较长的 柱桩且覆盖层较厚时,由于桩身的弹性压缩较大, 柱桩且覆盖层较厚时,由于桩身的弹性压缩较大, 也足以使桩侧摩阻力得以发挥, 也足以使桩侧摩阻力得以发挥,对于这类柱桩国内 已有规范建议可予以计算桩侧摩阻力。 已有规范建议可予以计算桩侧摩阻力。 摩擦桩: 桩底土层支承反力发挥到极限值, 摩擦桩: 桩底土层支承反力发挥到极限值,则需要 比发生桩侧极限摩阻力大得多的位移值, 比发生桩侧极限摩阻力大得多的位移值,这时总是 桩侧摩阻力先充分发挥出来, 桩侧摩阻力先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桩底阻力才逐渐 发挥,直至达到极限值。对于桩长很大的摩擦桩, 发挥,直至达到极限值。对于桩长很大的摩擦桩, 也因桩身压缩变形大,桩底反力尚未达到极限值, 也因桩身压缩变形大,桩底反力尚未达到极限值, 桩顶位移已超过使用要求所容许的范围, 桩顶位移已超过使用要求所容许的范围,且传递到 桩底的荷载也很微小, 桩底的荷载也很微小,此时确定桩的承载为时桩底 极限阻力不宜取值过大。 极限阻力不宜取值过大。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嵌岩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嵌岩的钻(挖)孔桩基础,基础入持力层1~3倍桩径,但不宜小于,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P]=(c1A+c2Uh)Ra公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Ra—天然湿度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按表查取,粉砂质泥岩:Ra =14460KPa;砂岩:Ra =21200KPah—桩嵌入持力层深度(m);U—桩嵌入持力层的横截面周长(m);A—桩底横截面面积(m2);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

挖孔桩取c1=,c2=;钻孔桩取c1=,c2=。

二、钻(挖)孔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钻(挖)孔桩基础,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RpAUlPστ+=21公式中,[P] —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U —桩的周长(m);l—桩在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有效长度(m);A —桩底横截面面积(m2),用设计直径(取计算;p τ— 桩壁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可按下式计算:∑==n i i i p l l 11ττ n — 土层的层数;i l —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个土层的厚度(m); i τ— 与i l 对应各土层与桩壁的极限摩阻力(kPa),按表查取;R σ— 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可按下式计算: {[]()}322200-+=h k m R γσλσ[]0σ— 桩尖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按表查取; h — 桩尖的埋置深度(m); 2k — 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据规范表取为;2γ— 桩尖以上土的容重(kN/m 3); λ— 修正系数,据规范表,取为; 0m — 清底系数,据规范表,钻孔灌注桩取为,人工挖孔桩取为。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600单桩水平承载力: ZH-600600.1基本资料600.1.1工程名称:工程一600.1.2桩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顶约束情况:铰接600.1.3管桩的编号 PHC-AB600(110),圆桩直径 d = 600mm,管桩的壁厚 t = 110mm;纵向钢筋的根数、直径为 13φ10.7;桩身配筋率ρg= 0.826%600.1.4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80, f t= 2.218N/mm, E c= 37969N/mm;纵向钢筋净保护层厚度 c = 25mm;钢筋弹性模量 E s= 200000N/mm600.1.5桩顶允许水平位移 x0a= 10m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 = 10MN/m4;桩的入土长度 h = 28m600.2计算结果600.2.1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W0600.2.1.1扣除保护层厚度的桩直径 d0= d - 2c = 600-2*25 = 550mm600.2.1.2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αE= E s / E c= 200000/37969 = 5.2675600.2.1.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内径 d1= d - 2t = 600-2*110 = 380mm600.2.1.4 W0=π·[(d4 - d14) / d] / 32 + π·d·(αE - 1)·ρg·d02 / 16=π*[(0.64-0.384)/0.6]/32+π*0.6*(5.2675-1)*0.00826*0.552/16= 0.019051m600.2.2桩身抗弯刚度 EI600.2.2.1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 I0= W0·d0 / 2 = 0.01905*0.55/2 = 0.0052390m4600.2.2.2 EI = 0.85E c·I0= 0.85*37969*1000*0.005239 = 169079kN·m600.2.3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 按桩基规范式 5.7.5 确定:α = (m·b0 / EI)1/5600.2.3.1圆形桩当直径 d ≤ 1m 时 b0= 0.9(1.5d + 0.5) = 0.9*(1.5*0.6+0.5) = 1.260m600.2.3.2α = (m·b0 / EI)1/5= (10000*1.26/169079)0.2= 0.5949(1/m)600.2.4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600.2.4.1桩的换算埋深αh = 0.5949*28 = 16.66m600.2.4.2查桩基规范表 5.7.2,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 2.441600.2.5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按桩基规范式 5.7.2-2 确定: R ha = 0.75α3·EI·x0a/ νx600.2.5.1 R ha= 0.75*0.59493*169079*0.01/2.441 = 109.4kN600.2.5.2验算地震作用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R haE= 1.25R ha= 136.7kN9#,10#楼,查电算信息风荷载作用下基底剪力为Vx=1158kn,Vy=2077kn,地震作用下基底剪力为Vx=2292kn,Vy=3001kn.故由地震下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路(高浪路~吴都路)工程水中钢管桩承载力计算 本工程桩机平台及现浇箱梁水中部分的基础均采用Φ377的钢管桩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上铺14#、20#方钢作为纵横梁与下部的钢管桩有效连接,形成整个基础受力体系。

实测水位1.74m ,河床-1.00m ,钢管桩总长7m ,出水1m (桩顶标高2.74m ),入土深度3.26m(桩底标高-4.26)考虑到钢管桩为开口式打入,承载力计算时主要以摩擦力为主。

参考本工程水中范围内的地质报告,我部钢管桩主要进入的地质层为③2层及④层,分别为粉质粘土夹粉土和粉土层。

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侧壁摩擦阻力分别为:③2粉质粘土夹粉土:τi=49.2kPa ,бR=140kPa ,土层范围(-0.69~-3.29)④粉土:τi=66.1kPa ,бR=160kPa ,土层范围(-3.29~-9.39) 单桩容许承载力[P]=K1安全系数[桩侧极限摩阻力P su +桩底极限阻力P pu ] (1)打入桩容许承载力按下式计算][21][R i i i A l U P σατα+=∑ P -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U -桩周长ml i -桩在承台底面或最大冲刷线一下的第i 层土层中的长度mi τ-于l i 相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的极限摩擦阻力kPaA -桩底面积㎡R σ-桩底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αi α-分别为振动下沉对各土层桩侧摩阻力和桩底抵抗力的影响系数,打入桩其值均为1单根容许承载力:[P]=0.5×(αA бR +U ∑αiLi τi )=0.5*(1*0.377*3.14*0.2*140+3.14*0.377*(2.29*49.2+0.97*66.1)) =121.2KN=12.12T㎡㎡断面范围内为水中满堂支架施工,长度L=10.4m ,该段混凝土方量为:)(212131S S S S l V ⨯++⨯⨯= =1/3*10.5*(11.5+8.65+65.8*5.11)=105m ³荷载P=105*2.5=262.5T取总荷载Q=1.2P=1.2*262.5=315T需要钢管桩N=Q/[P]=315/12.12=26根通航孔范围内的现浇段为贝雷架施工,长度L=21m ,该段混凝土方量为:)(212131S S S S l V ⨯++⨯⨯=*2 =1/3*10.5*(7+8.65+65.8*7)*2=164m ³荷载P=164*2.5=410T取总荷载Q=1.2P=1.2*410=492T需要钢管桩N=Q/[P]=492/20=25根1.9~2.6m 等高箱梁支架体系设计连续梁碗扣式承重支架立杆设置为实腹板、横梁、中隔板处纵、横距均为0.6*0.6M ,腹板梁处纵向设置三排,横梁横向六排,中隔梁横向二排,单位承载面积为0.36M 2。

空腹板处立杆设置间距为0.9M*0.9M ,单位承载面积0.81M 2,挑臂处立杆设置间距为纵向0.9M ,横向1.20M ,单位承载面积1.08M 2。

纵向设置三排;横杆步高为1.2M ,立杆底部设15*15CM 可调底托板,立杆底部上60CM 处设一道纵、横杆。

底部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小于35cm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所有现浇连续梁浇筑除跨G312国道为门洞支架外均采用满堂式宛扣承重支架,由于连续梁处在园曲线上,因此支架中间需打插,打插部分支架横杆采用Ф48m m 壁厚3mm 脚手钢管扣件连接。

底模横.梁木采用两根Ф48mm 壁厚3.0mm 的脚手钢管,纵梁木采用10*10CM 方木。

承重支架采用¢48碗扣支架搭设,所使用的下碗扣、上碗扣、横杆接头、限位销应符合验收规范并具有产品合格证和质检报告,碗扣支架钢管壁厚为3.0mm 壁厚公差不得大于-0.025mm ,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机械性能应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孔处应能插入Ф12mm 连接销。

附图1:匝道现浇箱梁支架示意图3.2.2水上现浇箱梁支架体系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水中现浇箱梁碗扣式承重支架做如下设计:现浇箱梁下方打设Φ400的9m钢管桩做为承重基础,间距为横桥向1.5m,纵桥向2m满布;钢管桩顶齐平承台及下系梁顶面,桩顶纵桥向搁置20#方钢,并与桩顶焊接牢靠作为主梁;次梁为14#方钢,横桥向间距1m均布;次梁上垂直与次梁方向均布10#槽钢,间距60cm作为碗扣式支架的基础。

碗扣式承重支架立杆设置为实腹板、横梁、中隔板处纵、横距均为0.6*0.6M,腹板梁处纵向设置三排,横梁横向六排,中隔梁横向二排,单位承载面积为0.36M2。

空腹板处立杆设置间距为0.9M*0.9M,单位承载面积0.81M2,挑臂处立杆设置间距为纵向0.9M,横向1.20M,单位承载面积1.08M2。

纵向设置三排;横杆步高为1.2M,立杆底部设15*15CM可调底托板,立杆底部上60CM处设一道纵、横杆。

上部满堂支架尽量按照荷载分布情况,竖向立杆布置在支撑节点之上。

附图2:水上现浇箱梁支架搭设平面示意图水上现浇支架示意图6支架整体性结构措施为加强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必须设置横向、纵向和水平剪刀撑,具体布置参数及要求如下:支架搭设时须设置斜撑(剪刀撑),纵向设置在外侧及靠近腹板处,横向设置在横梁处,每隔6m设一档。

可调节杆伸长量不得超过300mm,箱梁支架与完成的立柱形成抱箍,对平曲线半径较小的箱梁采用脚手钢管代替纵向连杆调节立杆间距。

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纵横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等于4.5m。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度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碗扣式箱梁支架剪刀撑布置表水平剪刀撑与纵横杆控制在45°左右,和立杆进行扣件连接。

水平剪刀撑每4m设置一道。

荷载计算验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本工程碗扣式支架搭设采用ф48×3.0钢管,本方案采用30cm×60cm 、60cm×60cm、90cm×60cm及90cm×120cm为单元杆件,立杆间采用水平杆、同时按规范要求设置横向、纵向、及水平剪刀撑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性支架。

3.2.6.1 1.5m等高箱梁承载力设计值及验算(1)、荷载分类及计算○1永久荷载(荷载分项系数取1.2)。

钢筋混凝土比重取25KN/m3,结构高度1.6~1.9m渐变,取平均值1.75m,桥面宽度12.49m。

混凝土自重一般桥墩横梁:单位投影面积自重:q1(主)=25×1.75×1=43.75KN/m2腹板:腹板宽度0.5m,高度1.75m。

横截面面积,取最不利荷载处,宽度为0.4m,S2=0.5×1.75=0.875m2,每延米自重:G2=0.875×25=21.875KN/m空腹部位:顶板厚度0.25m,底板厚度0.25~0.36m跨中底板厚度0.25m,单位宽度的横截面面积S3=1×(0.25+0.25)=0.5m2,每延米自重:G3=0.5×25×1=12.5KN/m模板及支撑木方的自重根据《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中表4.2.3-1,模板及木方的自重取为0.50KN/m2杆系自重由于本工程标准段内箱梁支架搭设高度多数在10m以内,可不计算架体自重。

配件自重1、脚手板自重标准值统一按0.35kN/m2取值。

2、操作层的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按0.14kN/m2取值。

3、支架上满挂密目安全网自重标准值按0.01kN/m2取值。

(2)可变荷载(荷载分项系数取1.4)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取1.0KN/m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2.0KN/m2作用于模板支撑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WkWk=0.7μzμsW0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表得到,取值1.0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表得到,取值0.8W0—基本风压(KN/m2),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表得到,取值0.55Wk=0.7×1×0.8×0.55=0.308KN/m2单位长度侧模板上的风荷载为:W=0.308×1×1.75=0.539KN21900风荷载对跨中支架内力分析简图Wv=1200/900×W=0.719KNWs=(Wv2+W2)1/2=1.258KN(2)、荷载效应组合计算①荷载计算A、支撑材料底模为竹胶板,底模铺设方木,断面为10×10cm,间距25m,碗口式支架顶部采用扣件式钢管连接,在钢管上纵向立放10×10cm木方间距为25cm。

钢管支架采用WDJ碗扣式脚手支架,横梁、腹板处立杆纵横间距为0.6m×0.6m步距1.2m和空腹处纵横间距为0.9m×0.9m两种。

B、恒、活载计算(1)、荷载系数取值:静载系数1.2,活载系数1.4(2)、静载:横梁及腹板处:q1=25×1.75=43.75KN/m2;空腹部位:q2=25×(0.25+0.25)=12.5KN/m2支架、模板系统自重:q3=0.35+0.14+0.01=0.50KN/m2。

(3)、活载:混凝土冲击荷载:q4=2.0KN/m2;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q5=1.0KN/m2。

风荷载:q6= Wk = 0.7μz·μs·Wo=0.7×1×0.8×0.55=0.308 KN/m2(4)荷载效应组合计算一般横梁处:Q1=1.2×(q1+ q3)+0.9×1.4×(q4+q5+q6)=1.2×(43.75+0.5)+0.9×1.4×(2.0+1+0.308)=57.27KN/m2;空腹部位:Q2=1.2×(q2+ q3)+0.9×1.4×(q4+ q5+q6)=1.2×(12.5+0.5)+0.9×1.4×(2.0+1.0+0.308)=19.77KN/m2;腹板处:Q3=1.2×(q1+ q3)+0.9×1.4×(q4+q5+q6)=1.2×(43.75+0.5)+0.9×1.4×(2.0+1+0.308)=57.27KN/m2;门洞荷载计算一、贝雷梁受力计算1、单片贝雷梁I0 W=3578.5cm3I=250497.2cm4EI=526044.12KN.m3弯[M]=788.2 KN.m剪[N]=245.2KN半幅桥共计36条贝雷梁,其中12条承载砼贝雷梁采用双拼,承载宽度0.9m ,单片贝雷梁受力宽度0.45m ,根据上文荷载计算结果,空腹部位荷载为:q=[1.2×(q2+ q3)+0.9×1.4×(q4+ q5+q6)]×0.9/2=[1.2×(12.5+0.5)+0.9×1.4×(2.0+1.0+0.308)]×0.9/2=8.9KN/m2 M=281ql =2219.881⨯⨯=490.6KN.m<[M]=788.2 KN.m N=qL/2=93.45KN<[N]=245.2KN ƒ=EI ql 38454=42.8mm <[400L]=52.5mm2、局部腹板下方由六排贝雷承载,根据上文荷载计算结果,腹板处: q=1.2×(q1+ q3)+0.9×1.4×(q4+q5+q6)=1.2×(43.75+0.5)+0.9×1.4×(2.0+1+0.308)=57.27KN/m2 M=281ql =22127.5781⨯⨯=3157KN.m<6[M]=4729KN.m N=qL/2=601.335KN<4[N]=980KN ƒ=EI ql638454⨯=45.9mm <[400L ]=52.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