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析化学考研填空题及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析化学中,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A. 光谱仪B. 电导仪C. 色谱仪D. 质谱仪答案:B2. 滴定分析中,滴定曲线的拐点表示什么?A. 滴定开始B. 滴定结束C. 滴定半程D. 滴定终点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色谱分析中的分离技术?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质谱分析D. 薄层色谱答案:C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基体效应主要是指什么?A. 样品中其他元素对分析元素吸收的影响B. 样品中分析元素对其他元素吸收的影响C. 样品基体对分析元素吸收的影响D. 样品基体对其他元素吸收的影响答案:C5.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什么相匹配?A. 滴定剂的pH值B. 被滴定溶液的pH值C. 滴定终点的pH值D. 滴定开始的pH值答案:C6. 以下哪种仪器不是用于样品前处理的?A. 离心机B. 萃取器C. 蒸发器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D7.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是指什么?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的离子B.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的离子C. 分子失去一个中子的离子D.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的离子答案:A8. 在电位滴定中,电位突跃点表示什么?A. 滴定开始B. 滴定结束C. 滴定半程D. 滴定终点答案:D9.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样品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分析?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X射线荧光光谱法答案:C10.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样品中有机化合物的分析?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电位滴定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剂的浓度为0.1 mol/L,被滴定溶液的浓度为0.05 mol/L,若要达到滴定终点,则需要滴定剂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10 mL2. 色谱分析中,保留时间是指从样品注入到检测器检测到________的时间。
分析化学填空题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填空题试题及答案填空题1.比较大小(1)晶格能AlF3AlCl3 KCl(2)溶解度CuF22 Ca(HCO3NaHCO32.NO+、NO2、NO2-的几何构型分别是、、、其中键角最小的是。
3. 给出晶宝包中离子总数:立方;。
4.CO2是分子;SO2是分子;BF3是分子;NF3是分子;PF5是分子。
5. 下列各物质中,是CO的等电子体的有。
NO, O2, N2, HF, CN-。
6.惰性气体由于存在,可在高压、温度极低时液化,而且随着增加,其沸点升高。
7.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有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①BCl3 ②NH3 ③H2O ④PCl4+ ⑤HgCl28.CS2分子空间构型是直线形,C原子以2个sp杂化轨道分别和2个硫原子形成共价键。
CS2分子是分子;Cl2O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O原子以2个杂化轨道分别和2个Cl原子形成共价键。
Cl2O分子是分子。
9.离子极化的发生使键型由向过渡,通常表现出化合物的熔、沸点。
10.离子相互极化使Hg2+与S2-结合生成的化合物的键型有向转化,化合物的晶型有向转化,通常表现出化合物的熔沸点,颜色,溶解度。
参考答案填空题1. (1)>,>;(2)<,<。
2. 直线型,角型,角型;NO2-3. 8,8,24. 极性;非极性;极性;非极性5. N2,CN-6. 色散力,色散力7.5>1>4>2>38. 直线型或非极性,sp3不等性,极性或角型9. 离子键,共价键,降低10.离子键,共价键,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降低,加深,减小。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分析化学研究范畴?A. 金属离子B. 有机分子C. 核酸D. 蛋白质答案:D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滴定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热分析答案:D3.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反应的终点信号B. 增加溶液的粘度C. 改变溶液的颜色D. 增加溶液的导电性答案:A二、填空题1. 分析化学中,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试剂反应时所消耗的试剂量。
答案:滴定2. 光谱分析法中,_________是指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答案:吸收光谱3. 色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色谱保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答案: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追踪、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元素含量的方法。
在分析化学中,它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四、计算题1. 某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1mol/L,用0.05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0.0mL。
计算HCl溶液的体积。
答案:设HCl溶液的体积为V,根据滴定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可得:0.05 mol/L × 20.0 mL = 0.1 mol/L × V解得 V = 10.0 mL五、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某未知溶液中Ca2+的浓度。
答案:实验方案如下:(1) 取适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
(2) 加入适当的指示剂(如钙指示剂)。
(3) 用已知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天津分析化学考研题库答案

天津分析化学考研题库答案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含量和结构的科学,它在化学、化工、医药、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考研题库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准备考试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套天津地区分析化学考研题库的部分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什么是分析化学中的“滴定”?- A. 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B. 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C. 一种分离方法- D. 一种萃取方法答案:A2.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主要测量的是:- A. 原子的电子跃迁- B. 分子的振动跃迁- C. 分子的转动跃迁- D. 原子核的能级跃迁答案:A3.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变色点应:- A. 与滴定终点重合- B. 与滴定起点重合- C. 与滴定终点相差很远- D. 与滴定起点相差很远答案:A二、填空题1.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分析物质时,主要依据物质对________的吸收或散射。
答案:光2. 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固定相通常是________。
答案:固体或液体3. 电位滴定法中,测量的是溶液的________。
答案:电位三、简答题1. 请简述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它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流动相的移动带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中移动速度的差异,实现物质的分离。
2. 什么是电导率法?它在分析化学中有何应用?答案:电导率法是一种测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方法,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间接确定离子的浓度。
它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食品工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四、计算题1. 某样品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得消耗标准酸溶液的体积为25.00 mL,已知标准酸溶液的浓度为0.1000 mol/L,试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摩尔数。
答案: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摩尔数= 25.00 mL × 0.1000 mol/L = 0.00250 mol五、论述题1. 论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与原子发射光谱法(AES)的异同。
分析化学考研填空题及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原子吸收1、空心阴极灯就是一种(锐性)光源,它的发射光谱具有(谱线窄、强度大)特点。
当灯电流升高时,由于(自吸变宽、热变宽)的影响,导致谱线轮廓(变宽),测量灵敏度(下降),工作曲线(线性关系变差),灯寿命(变短)。
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干扰效应大致上有(光谱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物理干扰),(背景吸收干扰)。
3、试样在原子化过程中,除离解反应外,可能还伴随着其她一系列反应,在这些反应中较为重要的就是(电离),(化合),(还原)反应。
4、在原子吸收光谱中,当吸收为1%时,其吸光度(A)为(0、0044)。
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中,目前在定量方面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6、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中微量K时,用纯KCl配置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经过多次测量结果(偏高)。
其原因就是(电离干扰),改正办法就是(排除电离干扰,加入NaCl使标样与试样组成一致)。
分离与富集1.用CCl4从含有KI的水溶液中萃取I2,其分配比D可表示为。
(设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为K D,I2可形成I3-,其形成常数为K I3-,)在条件下,D=K D。
2.已知I2在CS2与水中的分配比为420,今有100mLI2溶液,欲使萃取率达99、5%,每次用5mLCS2萃取,则萃取率的计算公式为,需萃取2次。
3.某溶液含Fe3+ 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 则Fe3+在水、油两相中的分配比= 99 。
4.用氯仿萃取某50ml水溶液中的OsO4,欲使其回收率达99、8%,试问(1)每次用5ml氯仿萃取,需萃取6 次?(2)每次用10ml萃取,需萃取4 次?已知:分配比D=19、1、5、用苯萃取等体积的乙酰丙酮的水溶液,萃取率为84%,则乙酰丙酮在苯与水两相中的分配比就是5、25 ?若使乙酰丙酮的萃取率达97%以上,至少用等体积的苯萃取 2 次?6.含CaCl2与HCl的水溶液,移取20、00ml,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15、60ml,另移取10、00ml试液稀释至50、00ml,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流出液用0、1000mol/L的HCl滴至终点,用去22、50ml。
分析化学考试题库-有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第一、二章绪论、误差一、判断题:1.按照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常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2.分析化学的任务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 3.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是属于滴定分析。
(√) 4.偶然误差是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它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 √)5.只要是可疑值(或逸出值)一定要舍去。
(×)6.被分析的物质称为样品,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试剂,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 √)7、偏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8、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 √)9、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10、当偶然误差消除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越高.(×)11、在滴定分析中,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其准确度也越高。
( ×)12、相对平均偏差、样本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测定值的分散程度.(×)13.增加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14.用20ml移液管移取NaOH溶液,体积数记为20ml。
( ×)15.按照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常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16.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的含量,属于化学分析。
(√)17.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18.在一定称量范围内,被称样品的质量越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越小。
(√) 19.滴定管的初读数必须是“0。
00ml”。
( ×)20.测定0.8ml 样品溶液的含量,属于常量分析。
(×)21.测定值与真实值相接近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 √)二、填空题1.配制用的蒸馏水中含有少量被测组分,此情况属于系统误差。
2.用50ml移液管移取NaOH溶液,体积数记为50.00 ml。
3。
称量太慢,使试样吸湿,此情况属于系统误差。
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一.填空:√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二.选择:√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A)0.1g (B)0.2g(C)0.05g (D)0.5g三.判断:√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B)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C)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D)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四.回答问题:√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都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避免(1)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2)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3)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4)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失√3.指出下列操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1)用台秤称出10.6g固体试样(2)用分析天平称得坩埚重为14.0857g第二部分滴定分析一.填空:√1.称取纯K2Cr2O7 5.8836g,配制成1000mL溶液,则此溶液的C(K2Cr2O7)为()mol L-1,C(1/6K2Cr2O7)为(),T(Fe/K2Cr2O7)为()g/ mL,T(Fe2O3/K2Cr2O7)为()g /mL,T(Fe3O4/K2Cr2O7)为()g /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填空题原子吸收1.空心阴极灯是一种(锐性)光源,它的发射光谱具有(谱线窄、强度大)特点。
当灯电流升高时,由于(自吸变宽、热变宽)的影响,导致谱线轮廓(变宽),测量灵敏度(下降),工作曲线(线性关系变差),灯寿命(变短)。
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干扰效应大致上有(光谱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物理干扰),(背景吸收干扰)。
3.试样在原子化过程中,除离解反应外,可能还伴随着其他一系列反应,在这些反应中较为重要的是(电离),(化合),(还原)反应。
4.在原子吸收光谱中,当吸收为1%时,其吸光度(A)为(0.0044)。
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中,目前在定量方面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6.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中微量K时,用纯KCl配置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经过多次测量结果(偏高)。
其原因是(电离干扰),改正办法是(排除电离干扰,加入NaCl使标样与试样组成一致)。
分离与富集1.用CCl4从含有KI的水溶液中萃取I2,其分配比D可表示为。
(设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为K D,I2可形成I3-,其形成常数为K I3-,)在条件下,D=K D。
2.已知I2在CS2和水中的分配比为420,今有100mLI2溶液,欲使萃取率达99.5%,每次用5mLCS2萃取,则萃取率的计算公式为,需萃取2次。
3.某溶液含Fe3+ 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 则Fe3+在水、油两相中的分配比= 99 。
4.用氯仿萃取某50ml水溶液中的OsO4,欲使其回收率达99.8%,试问(1)每次用5ml氯仿萃取,需萃取6 次?(2)每次用10ml萃取,需萃取4 次?已知:分配比D=19.1. 5.用苯萃取等体积的乙酰丙酮的水溶液,萃取率为84%,则乙酰丙酮在苯与水两相中的分配比是 5.25 ?若使乙酰丙酮的萃取率达97%以上,至少用等体积的苯萃取 2 次?6.含CaCl2和HCl的水溶液,移取20.00ml,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15.60ml,另移取10.00ml试液稀释至50.00ml,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流出液用0.1000mol/L的HCl滴至终点,用去22.50ml。
则试液中HCl的浓度为0.7800 mol/L ,CaCl2的浓度为0.1125 mol/ L.7.痕量Au3+的溶液在盐酸介质中能被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而得到富集,这时Au3+是以AuCl4- 形式被交换到树脂上去的。
8.将Fe3+和Al3+的HCl溶液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其中Fe3+ 以FeCl 4-形式被保留在柱上,可在流出液中测定 A l3+ 。
配位滴定法1.EDTA在水溶液中有七种存在形式,其中Y 4-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2.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珍珠粉中的钙含量时,宜采用的滴定方式是直接滴定。
3.在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易与NH3配位的Ni2+、Zn2+等金属离子时,其滴定曲线受金属离子的浓度和氨的辅助配位效应的影响。
4.为了测定Zn2+与EDTA混合溶液中Zn的含量(已知EDTA过量),移取等体积试液两份,其中一份调节pH为大于4.0 ,以Zn标准溶液为滴定剂,以EBT为指示剂,滴定其中游离的EDTA量;另一份试液调节pH 为 1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Bi 3+ 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EDTA总量。
5.某含EDTA、Cd2+和Ca2+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lgαY(H)=0.45, lgαY(Ca)=4.40, lgαCd(NH3)=3.40,而lgK CdY=16.46, 故lgK CdY/ = 8.66 。
6.某含EDTA、Zn2+和Ca2+的氨缓冲溶液中,lgαY(H)=0.45, lgαY(Ca)=4.7, lgαZn(NH3)=2.5,而lgK ZnY=16.5, 故lgK`ZnY= 9.3 。
7.某溶液中含M和N离子,且K MY》K NY,则lgK MY随溶液pH 增加而相应变化的趋势增大,原因为:N不干扰; pH增大EDTA的酸效应减小8.铜氨络合物的lgβ1~lgβ4分别为4.3,8.0,11.0,13.3,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3)42+的的浓度为Cu(NH3)32+浓度的10倍,则溶液中[NH3]应为0.050 mol/L9.含有Zn2+和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5.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量的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缓冲溶剂控制pH值;加入NH4F的作用是为了掩蔽Al3+酸碱滴定法1.对于二元弱酸H2A,其K a1×K b2 = K w2.0.25mol/L盐酸吡啶(C5H5NH+Cl-)溶液的pH=2.92 。
[已知K b(C5H5N)=1.7×10-9]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PO42-的共扼酸是H2PO4-.对一元弱酸HA,当pH=pK a时;分布分数δHA= 0.5 。
4.某酸H2A的水溶液中,若δH2A为0.28,那么0.12 。
5.已知某一元弱酸HA的pKa=4.74,则由0.050mol/L的HA和0.050mol/L的NaA组成的缓冲溶液的缓冲指数β为0.058 。
6.常用标定HCl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硼砂。
和Na2CO3;常用标定NaOH浓度的基准物质有草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7.进行标定时,需称量各基准物质a.碳酸钠g用来标定0.5mol/LHCl , M(Na2CO3)= 106.0b. 重铬酸钾g用来标定0.1mol/LNa2S2O3 , M(K2Cr2O7)=294.2c.碳酸钙g用来标定0.05mol/LEDTA , M(CaCO3) =100.08.可以选用Na2CO3 和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的浓度;若上述两种基准物保存不当,吸收了一些水分,对标定结果表明的影响如何?偏高。
9.滴定管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若要求相对误差不大于0.1% ,为此,滴定时消耗滴定剂的体积须不小于20ml 。
10.实验中使用50ml滴定管,其读数误差为±0.01ml,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0.1% ,则滴定剂的体积应控制在不小于20 ml;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通过改变被滴物的量或改变滴定剂的浓度来达到此要求。
11.以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期NaOH溶液浓度时,用酚酞作指示剂,若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将造成负误差。
12.用一定浓度的确NaOH滴定某一元弱酸时,滴定曲线图上滴定突跃的大小与该一元弱酸的浓度和K a 有关。
13.有一磷酸盐混合试液,今用标准酸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酸的体积为V1;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又耗去酸的体积为V2。
当V1=V2时,组成为Na3PO4;当V1<V2时,组成为Na3PO4+Na2HPO4。
14.若用0.2008mol/LHCl溶液测定NaOH溶液,其滴定度0.01127g/ml (M (NaOH)=56.11g/mol)15.在1.000×103ml 0.2500mol/LHCl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纯水才能稀释后的HCl标准溶液对CaCO3的滴定度T=0.01001g/ml ?已知数M(CaCO3)=100.09g/mol答案:250ml 。
吸光光度法1.吸光光度分析中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原因可以分为 1.非单色光引起的; 2.介质不均匀引起的; 3.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引起的。
2.在分光光度分析中,有时会发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现象。
如果由于单色光不纯引起的偏离,标准曲线会向浓度轴弯曲,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如果由于介质不均匀(如乳浊液、悬浊液)引起的偏离,标准曲线会向吸光度轴弯曲,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3.分光光度法中,可见光的光源采用6-12V钨丝灯,紫外光的光源采用氢灯或氚灯。
分光光度计基本部件:光源、单色器、比色皿、检测器4.用示差法测定一较浓的试样。
采用的标样c1在普通光度法中测得的透射比为20%。
以c1作为参比采用示差法测定,测得某试样的透射比为60%。
相当于标尺放大了5倍,试样在普通光度法中透射比为12% 。
5.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的透光率为20%,试液的透光率为12%,若以标液作为参比采用示差法测定,则试液的透光率为60% 。
6.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多组分分析,这是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
氧化还原法1.由于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促进另一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现象称为诱导作用2.影响氧化还原电对条件电位的因素有离子强度、沉淀反应、配位反应、酸度。
3.某工厂经常测定铜矿中铜的质量分数,固定称取矿样1.000g,为使滴定管读数恰好为w(Cu),则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应配制成0.1574 mol/L . (Ar(Cu)=63.55)4.配制KMnO4标准溶液时须把KMnO4水溶液煮沸一定时间(或放置数天),目的是与水中还原性物质反应完全;分解完全。
5.Fe2+能加速KMnO4氧化Cl-的反应,这是一种诱导反应;Mn2+能加速KMnO4氧化C2O42-的反应,这是一种自身催化反应。
(武大)6.在H2SO4介质中,基准物Na2C2O40.2010g用于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终点时消耗其体积30.00ml。
则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5C2O42-+ 16H+= 2Mn2++ 10CO2+ 8H2O ;C(KMnO4)= 0.02000 mol/L.* 温度: 75~85℃。
温度高于90℃,会使草酸发生分解。
* 酸度: 酸度控制在0.5~1mol/L。
过低MnO2沉淀,过高草酸分解。
* 滴定速度: 开始滴定时的速度不宜太快。
* 催化剂: 滴定前加入几滴MnSO4。
有效数字及误差1.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优劣,应从准确度和精密度两方面衡量。
这是因为实验结果首先要求精密度搞,才能保证有准确结果,但高的精密度也不一定能保证有高的准确度。
2.pH=3.05的有效数字的是 2 位,0.00840的有效数字是 3 位。
3.p[Na+]=7.10 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2 。
4.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结果135.62+0.33+21.2163 = 157.17 。
58.69+8×12.01+14×1.0079+4×14.0067+4×15.9994 = 288.91 。
5.以酸碱滴定法测得土壤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28.62% ,28.59% ,28.51%, 28.48%,28.63%。
求平均值为;标准偏差为;当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已知n=6,p=95%时,t=2.57)为。
6.用某种方法测定一纯化合物中组分A的质量分数,共9次,求得组分A的平均值=60.68%,标准偏差s=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