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合成孔径声纳的点目标成像

合集下载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引言: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ISAR)是一种通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成像的逆过程来获得目标物体的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概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是基于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的逆过程,通过对目标物体进行多个方位角的回波信号进行叠加处理,以获得高分辨率的目标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是利用雷达天线的相对运动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对多个回波信号进行叠加处理,以获得高分辨率的雷达图像。

二、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步骤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步骤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图像生成三个阶段。

1. 数据采集阶段: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第一步是采集目标物体的回波信号。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通过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与目标物体相互作用,产生回波信号。

这些回波信号会被雷达接收机接收并存储下来,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

2. 数据处理阶段:在数据处理阶段,需要对采集到的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和校正。

首先,需要对回波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以获得目标物体的散射特性。

然后,对回波信号进行去除杂波、补偿时延和多普勒频移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成像质量。

最后,对预处理后的回波信号进行脉压处理,以增强目标物体的回波信号。

3. 图像生成阶段:在图像生成阶段,通过对处理后的回波信号进行叠加处理,以获得高分辨率的目标图像。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将多个方位角的回波信号进行时频域叠加,得到目标物体的高分辨率图像。

在叠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目标物体的运动情况和雷达的参数设置,以保证成像质量。

三、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应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军事应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目标图像,对目标物体进行识别和监测。

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成像算法

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成像算法

第41卷第4期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4月Vol.41No.4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Apr.2012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成像算法何劲1,张群1,2,杨小优1,罗迎1(1.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2.复旦大学波散射与遥感信息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摘要: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是一种能实现运动目标超高分辨实时成像的雷达,它在发射激光信号的基础上,运用逆合成孔径原理对目标进行成像。

但激光信号具有极高载频、超大带宽和极短波长的特性,传统的距离-多普勒算法不再适用。

在对回波信号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重排维格纳分布和Hough变换对光外差探测后的信号进行时频分析以估计目标的运动速度,构造有效的补偿因子,完成了对回波信号的精确运动补偿,并进一步采用Keystone变换完成对目标散射点的越距离单元徙动校正,实现了对目标的高分辨二维成像。

仿真实验验证了成像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与微波波段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比较,证明了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可实现对运动目标更快速、更高分辨的成像。

关键词: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运动目标;时频分析;运动补偿;越距离单元徙动中图分类号:TN9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12)04-1094-07Imaging algorithm for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LADARHe Jin1,Zhang Qun1,2,Yang Xiaoyou1,Luo Ying1(1.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Xi′an710077,China;2.Key Laboratory ofWave Scatt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Abstract: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LADAR(ISAIL)i s a radar system which can realize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for the moving targets.This radar realizes imaging with the laser signal and inverse synthetic theory.Due to the high frequency,large bandwidth and short wavelength of laser signal, conventional range-Doppler algorithm is not suitable here.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ho signal were analyzed;time-frequency analysis for the signal using the reassign smoothed pseudo WVD and Hough transform was carried out after optical heterodyne processing.Then,the velocity of target could be estimated and the echo signal could be compensated accurately.The Keystone transform was used to finish the migration through range cell compensation.Finally,the high-resolution two-dimensional imaging was realiz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and demonstrate that the images achieved by the ISAIL system have much higher quality than those of the microwave ISAR system.Key words: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LADAR;moving targets;time-frequency analysis;motion compensation;migration through range cell收稿日期:2011-08-05;修订日期:2011-09-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1100)作者简介:何劲(1984-),男,博士生,主要从事成像雷达方面的研究。

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算法研究

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算法研究

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算法研究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InSAR)是一种通过合成多个雷达波束的数据来进行地表形貌和运动监测的技术。

它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全天候的优点,在地震、火山、沉降以及地质构造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算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成像原理、算法流程和关键技术。

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原理是利用在不同时间或空间观测的多幅雷达图像进行合成,以获取目标表面的三维形貌和运动信息。

成像过程包含两个步骤:干涉图像生成和高程估计。

首先,通过对多幅脉冲回波的相位进行干涉,得到干涉图像。

然后,利用干涉图像中的相位信息,通过插值和滤波等处理,估计目标表面的高程。

算法流程方面,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算法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干涉图像生成、高程估计和结果展示等几个步骤。

在数据获取阶段,需要采集多幅雷达图像,保证时间或空间上的差异。

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需要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

在干涉图像生成阶段,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相位解调和干涉运算等处理,得到干涉图像。

在高程估计阶段,利用干涉图像的相位信息,采用插值和滤波等算法,估计目标表面的高程信息。

最后,将高程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得到成像结果。

关键技术方面,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算法涉及到多颗卫星之间的相位协调、相位解调、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关键技术。

相位协调技术是指将多颗卫星的相位进行匹配,以便进行后续的相位处理。

相位解调技术是指将原始数据中的相位信息转换为可用于高程估计的相位差信息。

几何校正技术是指将多幅图像进行几何校正,以保证各幅图像之间的精确对齐。

大气校正技术是指通过建立大气模型,对干涉图像中的相位进行修正,以减小大气误差对成像结果的影响。

总结起来,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算法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技术,它在地表形貌和运动监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流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以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的实验研究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的实验研究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的实验研究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的实验研究摘要:本实验研究旨在探索和验证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以下简称ISAR)成像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利用ISAR原理和相关技术,实现对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提高雷达成像的质量和精度。

通过一系列实验,对ISAR成像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评估,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雷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以下简称SAR)成像方法在目标高分辨率成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成像质量受制于波束宽度和孔径长度的限制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雷达成像的分辨率和精度,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应运而生。

二、ISAR原理与成像方法介绍ISAR是一种通过对静止目标进行光学相机概念上的逆过程实现高分辨率成像的方法。

它通过对目标同时进行多次雷达信号的接收,利用雷达所获得的背景噪声和散射信号进行合成孔径处理,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效果。

ISAR成像方法主要包括信号采集、预处理、时频分析、成像重构和图像处理等步骤。

首先,通过雷达接收目标散射信号,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和降噪等步骤。

然后,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出目标的回波信号特征,获取目标的相关信息。

接着,根据目标回波信号的时间延迟和多普勒频移信息,进行成像重构,利用合成孔径技术实现对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

最后,对重构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和优化,通过去噪、锐化等方法,提高成像质量和细节表现。

三、实验设计与实现本实验选取了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不同材质的目标进行ISAR成像实验。

首先,选定了合适的实验环境和雷达系统,保证了实验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接着,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

1. 数据采集:利用雷达系统对目标进行连续发射和接收,获取目标的散射信号数据。

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空间目标成像研究

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空间目标成像研究

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空间目标成像研究王晨阳;杨进华;刘智超;姜成昊【摘要】空间目标的运动模式综合了直线飞行和绕轴旋转两种运动,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对其成像时要进行直线运动补偿。

补偿过程中使用的目标飞行速度,可以由外差接收模式测得。

这种方法不仅准确、快速,而且比过去使用的速度估计法精度更高。

阐述了对空间目标外差测速、运动补偿、重构成像的原理,并使用MATLAB分别对外差测速法和速度估计法的成像效果进行了仿真和对比,证实了外差测速法具有成像分辨率高、信息处理量小、运算速度快等优势。

%The moving patterns of space targets include both flying straight and rotation around the axis,it requires lin-ear motion compensation in ISAIL imaging process.The target flight speed used in the compensation process can be measured by heterodyne receiver mode.This method is accurate and fast,it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speed estimating method used in the past.The principle of space target heterodyne velocity measurement,motion compens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maging are presented.The effect of speed estimation method and heterodyne velocity measurement meth-od are simulated and compared by MATLAB.The superiority of heterodyne velocity measurement method is con-firmed,such as higher imaging resolution,less information processing,faster computing speed and so on.【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6页(P235-240)【关键词】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外差探测;空间目标成像;平动补偿;速度估计【作者】王晨阳;杨进华;刘智超;姜成昊【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71 引言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ISAIL,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lidar)的探测过程是保持雷达不动,发射激光束照射运动目标,使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将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合成一个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

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空间目标成像研究

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空间目标成像研究

逆 合 成 孔 径 激 光 雷 达 空 间 目标 成 像 研 究
王晨阳, 杨进华, 刘智 超 , 姜成 吴
(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工 程学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2 )
摘 要 : 空 间 目标 的运 动模 式综合 了直 线 飞行和 绕轴 旋 转两种 运 动 , 逆合 成 孔径 激光 雷达 对其 成像 时要进 行直 线运 动补 偿 。补 偿 过 程 中使 用 的 目标 飞 行 速 度 , 可 以 由外 差接 收模 式测 得 。 这 种 方法 不仅准 确 、 快速 , 而 且 比过去使 用 的速 度估 计法 精度 更高 。 阐述 了对 空 间 目标 外差测 速、 运 动补偿 、 重构 成像 的原 理 , 并使用 MA T L A B分别 对 外差测 速 法和 速 度估 计 法 的成 像 效果 进 行 了仿 真和 对 比 , 证 实 了外差 测速 法具 有成像 分 辨率 高 、 信 息处 理量 小 、 运 算速 度 快等优 势 。
e a r mo t i o n c o mp e ns a t i o n i n I SAI L i ma g i n g pr oc e s s . Th e t a r g e t li f g h t s p e e d us e d i n t h e c o mp e n s a t i o n p r o c e Th e mo v i n g p a t t e r n s o f s p a c e t a r g e t s i n c l u d e b o t h l f y i n g s t r a i g h t a n d r o t a t i o n a r o u n d t h e a x i s , i t r e q u i r e s l i n —

逆合成孔径雷达提高分辨率成像方法研究

逆合成孔径雷达提高分辨率成像方法研究

逆合成孔径雷达提高分辨率成像方法研究逆合成孔径雷达提高分辨率成像方法研究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遥感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通过在航天器上搭载大口径的天线,利用航天器的运动合成高分辨率的雷达图像,从而实现对地物的高分辨率地形和信息获取。

然而,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如山地、林区等复杂地形条件下,分辨率受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孔径雷达的分辨率成像能力,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被提出并被广泛研究。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旨在通过精确反演雷达信号的散射中心位置和速度矢量,从而消除运动模糊和地物发散效应,提高图像分辨率。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对雷达信号的接收和处理进行优化。

首先,需要精确测量航天器的运动状态,包括位置和速度。

这可以通过惯性导航系统和GPS等导航仪器来实现。

然后,通过雷达波形分析和散射中心提取技术,准确获得地物的散射中心位置。

接着,根据散射中心位置和航天器的运动速度,进行逆合成处理,消除运动模糊和地物发散效应。

最后,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算法,对优化后的信号进行成像重建,得到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

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中,信号处理和算法优化是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对原始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去噪和数据校准等。

然后,利用波形分析方法,提取地物的散射信号。

在信号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地物的复杂反射特性和雷达信号与地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接着,根据散射信号的特征,采用适当的成像算法对信号进行重建。

常用的成像算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反演算法和模型反投影算法等。

最后,对成像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如图像质量评价、分辨率分析和误差校正等。

逆合成孔径雷达提高分辨率成像方法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地物的散射中心位置和速度矢量的精确测量是关键问题之一。

由于地球自转、大气干扰和地物多样性等原因,导致地物的散射中心位置和速度矢量难以准确测量。

基于时频分析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

基于时频分析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

基于时频分析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是一种在雷达成像领域中比较先进的成像技术。

它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对目标散射信号进行时频分析,从而实现有效的目标成像。

该技术在航空、军事、海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基于时频分析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是指利用目标回波信号的时频特性为目标进行成像重构。

它通过将目标散射信号分解为不同的时域和频域成分,通过对这些成分进行加权与综合,最终实现目标成像的过程。

在这种成像技术中,首先需要通过雷达观测目标,并获取其散射信号。

散射信号是目标与雷达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所含的信息具有目标的各种特性。

这些散射信号可以进行采样和数字化处理,并利用FFT等频域分析方法,提取出其频域信息。

接下来,为了获得更加清晰的目标图像,需要对该散射信号进行基于时频分析的处理。

这种分析方法通过对目标散射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等方法,将信号分成若干个小波包,对每个波包进行时频谱分析,进而得到目标的时频特征表征。

在获得了目标的时频特征以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图像重构。

该技术利用了成像中的逆问题理论,将目标的时频特征与反演算法相结合,通过对信号进行加权与整合,来获取目标的成像结果。

最终得到了一张具备更高空间分辨率和更清晰目标轮廓的图像。

总之,基于时频分析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成像技术,具有成像效果好、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在雷达成像领域中应用广泛。

数据和统计分析在今天的社会中无处不在。

从商业到政治再到医学领域,人们都不断地进行着数据收集和分析。

下面将以某市场调查为例,列出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调查对象: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消费者收集方式:在线问卷收集时间:两周1. 年龄:18-20岁:25%21-25岁:50%26-30岁:25%2. 性别:男性:40%女性:60%3. 平均每月收入:5000元以下:30%5000-10000元:50%10000元以上:20%4. 最近三个月内购买的商品种类:服装:40%美妆护肤:25%食品饮料:20%电子产品:15%5. 消费场所:线上:60%线下:40%以上就是某市场调查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下面我们来进行简单的分析:从年龄分布上来看,调查对象集中在21-25岁之间,占比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合成孔径声纳的点目标成像
徐国军;程广利;张明敏
【期刊名称】《舰船电子对抗》
【年(卷),期】2008(31)3
【摘要】合成阵列声纳包括合成孔径声纳(SAS)与逆合成孔径声纳(ISAS).它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成像声纳,是水声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详细介绍了基于转台理论的逆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了逆合成孔径声纳的系统构成和参数选取方法,分析了逆合成孔径声纳的方位分辨率和距离分辨率,并且在限定的约束条件下,对点目标的ISAS成像进行仿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徐国军;程广利;张明敏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武汉,43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666
【相关文献】
1.基于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的自旋小目标成像系统 [J], 刘智超;杨进华
2.逆合成孔径成像在鱼雷真假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及展望 [J], 何心怡;高贺;卢军;程善政
3.多强点目标场景合成孔径声纳SAS自聚焦算法研究 [J], 刘奇勇;刘纪元;李淑秋;张春华
4.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在空间小目标成像中的应用 [J], 刘智超;杨进华
5.机动目标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算法 [J], 吕亚昆;吴彦鸿;薛俊诗;王宏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