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中实验考点总结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精选4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精选4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精选4篇)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一1、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①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②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a、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c、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F合x=F1x+F2x+………+Fnx=0F合y=F1y+F2y+………+Fny=0(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③平衡条件的推论:(ⅰ)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ⅰ)当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质点)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

3、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

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左”、“极右”)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易错现象:(1)不能灵活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2)不注意动态平衡中边界条件的约束;(3)不能正确制定临界条件。

学好物理有哪些窍门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总结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总结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总结托里拆利实验可是物理里面超有趣的一个实验呢,那关于这个实验的考点呀,咱可得好好唠唠。

一、实验的基本原理。

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测量大气压的值哦。

托里拆利就很聪明地想到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来反映大气压的大小。

大气压力能支持住一定高度的水银柱,就像一个大力士在稳稳地托着它一样。

这里面呀,有个很关键的点就是,实验是在玻璃管中装满水银,然后倒立在水银槽中的哦。

这时候水银柱的高度可不是随便的,它和大气压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标准大气压下,这个水银柱的高度大约是760毫米呢。

这就好比是大气压这个神秘的力量和760毫米高的水银柱达成了一种平衡,是不是很神奇呀?二、实验中的相关计算。

1. 压强的计算。

- 我们知道压强的公式是p = ρ gh,在托里拆利实验里,ρ就是水银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h就是水银柱的高度啦。

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算出大气压的压强值哦。

这里面要是给了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比如说把玻璃管往上提或者往下压一点,只要管口不离开水银面,水银柱的高度是不变的呢。

这就像是水银柱有自己的小脾气,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它就保持自己的高度,不管玻璃管怎么折腾。

2. 压力的计算。

- 要是知道了受力面积,还可以根据F = pS来计算压力。

比如说如果知道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就可以算出大气压力在这个横截面上的大小啦。

不过要注意哦,这里的压强p是大气压,是通过托里拆利实验得出的那个数值。

三、实验的注意事项。

1. 玻璃管内要装满水银。

- 这一点可重要啦。

要是玻璃管里有气泡,那测量出来的结果可就不准了呢。

就好比是一个队伍里混进了小奸细,整个数据就被捣乱了。

所以在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玻璃管里都是水银,没有一点空气的小空子可钻。

2. 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时管口不能离开水银面。

- 一旦管口离开水银面,水银柱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大气压的值了。

这就像一条链子,一环扣一环,这个环节出问题了,整个测量就不对啦。

四、实验的拓展。

物理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考点总结

物理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考点总结

3.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调至最大.
4.电流不宜太大(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
太长,以免金属丝温度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 中变大. 5.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 开关、电流表、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连成干路,
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丝的两端.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R/Ω
1
2 3 (4)金属丝材料的电阻率ρ= =________Ω·m.
五、注意事项
1.为了方便,测量直径应在导线连入电路前进行,为了准
确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应该在连入电路之后在拉直的情 况下进行. 2.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故须采用电流表外 接法.
六、误差分析 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
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 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 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 然误差.
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
图实-7-3
(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开启电源,合上开关; ②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金属夹的位置; ③断开开关,________,合上开关,重复②的操作.
(3)该小组测得电流与金属丝接入长度 关系的数据,并 据此绘出了图实-7-5乙所示的关系图线,其斜率为 __________A-1· m-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线纵轴截 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了 ________的电阻之和.
造成测量误差.
(2009· 广东高考)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 材探究一种金属丝的电阻率.所用的器材包括:输出为3

物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考点总结

物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考点总结
和动能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若物体某 时刻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 量为mgh,动能的增加量为 mv2,看它们在实验 误 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 恒定律.
2.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
等于相邻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vt= 2t 计算打第n个点速度的方法:测出第n个点与相邻前后
[解析] (1)不必要的器材是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 表.缺少的器材是低压交流电源、重物、刻度尺. (2)步骤B是错误的,应该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步骤 D是错误的,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 带.步骤C不必要,因为根据测量原理,重锤的动能和势 能中都包含了质量m,可以约去. [答案] 见解析
(2)加速度a= =9.50 m/s2.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f=ma 即Ff=mg-ma=0.30 N. [答案] (1)8.00 8.25 (2)9.50 (3)0.30
一、实验目的 1.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2.分析伏安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1.用电流表测出流过小电珠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小电珠
用阻值适当大一些的滑动变阻器,但不可过大;实验电路 若采用分压式接法,应选择阻值小一些的滑动变阻器,以 便于调节,但要注意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值. (3)电源的选择:综合考虑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以 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保证能为实验提供合适的电流或电 压.
三、实验器材 小电珠(3.8 V,0.3 A)或(2.5 V,0.6 A)一个,电压表(0~3 V~
1两种接法比较方式内容限流接法分压接法对比说明两种接法电路图串并联关系不同负载r上电压调节范围分压接法调节范围大方式内容限流接法分压接法对比说明负载r上电流调节范围分压接法调节范围大闭合s前触头位置都是为了保护电路元件2限流电路分压电路的选择原则安全性原则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含动量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含动量实验)
2.测量与记录
(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
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1 s.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实验器材:
碰撞实验器(斜槽、重锤线),两个半径相等而质量不等的小球;白纸;复写纸;天平和砝码;刻度尺,游标卡尺(选用),圆规。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并使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
3、在水平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
4、在白纸上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它表示入射球m1碰前的位置。
6、改变F1和F2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
注意事项:
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
2、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
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
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
研究在弹性碰撞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动量守恒。
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的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

高三物理实验必备知识点

高三物理实验必备知识点

高三物理实验必备知识点实验是物理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方法和技巧。

在高三物理实验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备的,下面将介绍这些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

一、实验室安全知识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了解实验室的安全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熟悉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和急救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应对紧急情况。

其次,正确佩戴实验室必备的安全设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等。

再次,要遵守实验室的实验规章制度,不违反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操作仪器仪表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关键,正确、熟练地使用和操作各种仪器是高三物理实验的必备知识点。

比如,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包括选择量程、连接电路、读数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接线、调节参数、观察波形等。

了解和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处理在物理实验中,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结果往往与理论值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了解实验误差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是高三物理实验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常见的误差类型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通过合理地设计实验、重复实验、均值处理等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高三物理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探究物理理论,所以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是实验的关键环节。

在数据处理方面,要学会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误差分析等,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在结果分析方面,要结合实验数据和物理原理,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论,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实验报告的撰写高三物理实验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因此,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和要求也是必备的知识点。

实验报告通常包括标题、目的、实验仪器和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结果分析和讨论、实验结论等内容。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使报告内容清晰、完整。

高中物理--高考电学实验考点

高中物理--高考电学实验考点

考点8.欧姆表测电阻(电流从“+”(即红接线柱)进“-” (即黑接线柱)出)(1):电路组成,如右图(电流由黑表笔流出,红表笔流进)(2):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 o 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 g =中R ER R r E g =++0接入被测电阻R x 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 x =xg R R Rr E+++0=x R RE+中(当R 中=R x 时,I x =21I g 即电表半偏,指针指在表盘上的中间刻度值上)由于I x 与R x 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所以表盘上的中间刻度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如:某欧姆表的中间刻度值为15,当选的量程为“X100”时,则该欧姆表的内阻为1500Ω)(3)使用方法:(注意:测量电阻时,一定要先断开电路)A:指针未指在最左端0刻度时→机械调零−−−−−→−估计被测电阻的大小选择量程→短接欧姆调零−−−−−−−→−时指针指在中间位置附近(说明量程选择合适)读数→拨off 挡B:指针未指在0刻度时→机械调零−−−−−→−估计被测电阻大小选择量程→短接欧姆调零−−−−−→−指针的偏转角太小(量程选择太小)选择更大量程→短接欧姆调零−−−−−−−→−时指针指在中间位置附近读数→拨off 挡C:指针未指在0刻度时→机械调零−−−−−→−估计被测电阻的大小选择量程→短接欧姆调零−−−−−→−指针的偏转角太大(量程选择太大)选择更小量程→短接欧姆调零−−−−−−−→−时指针指在中间位置附近读数→拨off 挡请你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实验后要拨off 挡!!!考点9.伏安法测电阻(细分考点19个如下)①:如右图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U =U R +U A ,R 测=I U =IU U RA +=R A +R x >R 真电流表内接法的适用条件R x 》R A 或R A 已知,即xV AxR R R R >或R A 已知,即:(1):当R A 已知时:由R 测=I U =R A +R x 得R 真=R 测=A IUR -(“精确测量”,如:电压表内阻约2 k Ω,电流表内阻为5欧,被测电阻约10欧姆,此时一定用内接)( 测量值R x 就等于真实值R 真)(2):当R x 》R A 时:由R 测=I U =R A +R x ≈ R x 得R x ≈I U(即R真<R 测)(不太精确“粗测”如:电压表内阻约2 k Ω,电流表内阻约5欧,被测电阻约1 k Ω,此时一定用内接) (测量值R x 约等于真实值R 真)②:如右图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示数:I =I R +I V ,R 测=RV I I U I U+==XVXV R R RR +<R 真电流表外接法的适用条件R x 《 R V 或R V 已知 ,即xVAx R R R R<或R V 已知,即:(1):当R V 已知时:R 真=R x =I U =R V I I U +=UIR UR X R R RR V V X V XV R -+=⇒= R 测(如R V为2k Ω,R A约5欧,R x约1 k Ω)(2):当R V 》R x 时:R 测=X R R R R R I U R VR X R X XV XV ≈==++1即R 真> R 测(如:R V约2 k Ω,R A约5Ω,R x约10Ω,一定用外接)请注意啦:测金属丝的电阻率时,常用外接法,因为金属丝的电阻较小③:若不知道被测电阻的大约值,无法比较XA R R和VXR R 大小时,可采用电压表试触法看电流表、电压表变化大小来确定。

物理杠杆实验考点归纳总结

物理杠杆实验考点归纳总结

物理杠杆实验考点归纳总结一、引言物理杠杆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杠杆实验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杠杆原理,并学习如何利用杠杆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物理杠杆实验中的考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杠杆的基本原理杠杆是一个刚性杆件,在杠杆上有一定数量的力作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推导出杠杆的基本原理。

杠杆原理主要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力的乘积关系、力矩的平衡条件等。

在杠杆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利用这些原理进行推导和计算。

三、杠杆实验的步骤杠杆实验的步骤通常包括准备实验装置、选择适当的参量、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

在进行杠杆实验时,我们要确保实验过程准确可靠,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和操作方法的正确性。

四、杠杆实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杠杆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器材的选择:选择适合具体实验目的的杠杆实验器材,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

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正确收集实验数据,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3. 实验误差的控制:识别和排除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误差的影响。

4. 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注意实验过程中的个人安全。

五、常见的杠杆实验考点在物理课程中,常见的杠杆实验考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原理,推导出力的平衡方程。

2.力矩的计算:根据力的大小和作用距离计算力矩,并应用力矩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3.杠杆的放大倍数:了解杠杆的作用原理和计算放大倍数的方法。

4.杠杆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如杠杆天平和杠杆秤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5.杠杆与平衡:学习如何利用杠杆来调整物体的平衡状态。

6.杠杆与力的乘积关系:了解杠杆的乘积规律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7.杠杆的类型:掌握一、二、三类杠杆的定义和特点,熟悉不同类型杠杆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高中实验考点总结归纳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科学素养。

而在高考中,物理实验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熟练掌握物理实验考点和实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实验的一些重要考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力的实验
1. 弹簧力实验: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与施加的力的关系,探究胡克定律。

2.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滑轮组进行实验,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二、力的分解实验
1. 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通过用力平行四边形法则和正弦定律来进行实验,验证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2. 非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利用力矩平衡的原理,进行实验验证三力平衡和力的分解原理。

三、重力实验
1. 重力加速度实验:通过自由落体实验和简谐振子实验,测量和计算重力加速度。

2. 斜面上物体受力实验:通过斜面上物体受力的实验,验证重力分解的原理。

四、摩擦力实验
1. 斜面上滑动摩擦力实验:利用斜面上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测量和计算滑动摩擦系数。

2. 粘滞摩擦力实验:通过粘滞摩擦力实验,探究粘滞摩擦的特性。

五、电流实验
1. 安培定律实验:利用电流表和电阻器进行实验,验证安培定律。

2. 线性电路实验:通过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验,研究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的规律。

六、电磁感应实验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通过改变线圈的位置、大小、形状和磁铁的位置等进行实验,研究电磁感应规律。

2. 感应电流方向实验:利用安培环和磁针进行实验,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七、光学实验
1. 单缝衍射实验:通过单缝衍射实验,探究光的波动性。

2. 双缝干涉实验:利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光的干涉规律。

八、声学实验
1. 音叉共振实验:通过调整音叉频率和共鸣管长度,进行实验研究
共振现象。

2. 声速的测量实验:通过共振共鸣管和直尺进行实验,测量声速的
大小。

以上仅为部分物理实验考点的总结归纳,涉及了力学、光学、电学、声学等多个方面。

同学们在备考物理实验时,应该结合实验原理、实
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全面理解每个实验的考点。

同时,提前做
好实验的准备工作,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实验
技能和操作能力。

希望本文的总结和归纳能够对同学们备考物理实验
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