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选择题
大学语文试题

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A.《淮南子》B.《楚辞》C.《山海经》D.《庄子》2. 盘古开天的神话属于()。
A.始祖神话B. 创世神话C. 英雄神话D.战争神话3.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屈原D.陆游4. 家喻户晓的励志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出自屈原的()。
A.《离骚》B.《九歌》C.《天问》D.《招魂》5.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自李白的()A.《蜀道难》B.《将进酒》C.《梁甫吟》D.《峨眉山月歌》6. 下面诗歌属于李白绝句的是()A.《蜀道难》B.《静夜思》C.《梦游天姥吟留别》D.《丁都护歌》7. 苏东坡个性丰富,以下哪种不属其特性?()A.乐观豁达B.豪放洒脱C.仁爱宽厚D.处事圆滑8. ()的《文心雕龙》中称屈原“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A.屈原B.刘勰C.苏轼D.陆游9. 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的由来与诗人()有关。
A.李白B.杜甫C.屈原D.陆游10.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
A.《短歌行》B.《九歌》C.《天问》D.《陌上桑》11. 《三国演义》第14回,身边“文有谋臣,武有猛将,翼卫左右,共图进取”的人物是()。
A.孙权B.刘备C.曹操D.孙坚12. 《诗经》风、雅、颂的划分是根据()的不同。
A.地域B.思想内容C.音乐D.功用13. 《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 )A.采诗说 B.作诗说 C.删诗说 D.献诗说14. 6. 王维是盛唐()的代表作家。
A.山水诗B.田园诗C.山水田园诗D.边塞诗15. 曹操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
A.《蒿里行》B.《九歌》C.《天问》D.《陌上桑》16. 在《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本纪”这种体例是()A.记述王侯各国的兴衰始末B.记述古今著名人物的事迹C.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更替D.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变迁17. 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A.齐、鲁、韩、马B.齐、鲁、韩、王C.齐、鲁、韩、毛D.齐、鲁、韩、郑18. 下列《诗经》作品属于史诗的是( )A.《伐檀》B. 《采薇》C. 《生民》D.《七月》19. 建安文学的领袖是( )。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共15分。
选择正确的一个)1.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C )C.《论语》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 B )B.xx、xx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D )D.xx之神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B )B.韩愈5.所谓xx是指( D )D.xx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6.《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C )C.xx7.朱自清《论气节》是一篇(A )A.演讲稿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D )D.《五代史xx官传序》9.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B )B.《xx》周刊10.《选择与安排》选自(C )C.《谈文学》11.钱钟书的《论快乐》是(D)D.随笔12.培根是( C )C.xx唯物主义哲学家13.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C )C.《边城》14.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 D )D.《匹xx外传》15.《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 C )C.xx二、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春花秋月何时了,_往事知多少___?17.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_短篇小说之王_"。
18.《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是指_______。
19.选自巴金散文集《_____》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20.《氓》是《诗经。
卫风》中的一首_______。
21.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______。
22.《从军行》的作者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_______。
23.《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______。
2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将登太行雪满山__。
25.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诗人。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分)26.谨库序之教谨:认真地从事27.公伐xx鄢xx:之于28.xx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B )国。
A、颛臾B、鲁C、齐D、宋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C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B、反对骈俪文风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 A )A、孟子B、庄子C、孔子D、刘向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 C )A、1927年B、清代C、汉代D、元代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A )A、选择要恰到好处B、安排要有条不紊C、层次要清晰明了D、轻重要分明得当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A、中国文明的实质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C、奴化心态D、中国历史的可怕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A、南霁云B、于嵩C、贺兰进明D、许远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 )A、李广B、沙子龙C、水生嫂D、王恺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A、柳州B、永州C、苏州D、徐州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苏洵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A、《春秋》B、《论语》C、《尚书》D、《左传》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 )A、冰心B、朱自清C、巴金D、茅盾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A、温柔而沉静B、超绝而威严C、神秘而有容D、乐观而深沉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A、动作描写B、表情描写C、铺垫手法D、侧面烘托手法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A、李商隐B、王昌龄C、李白D、杜甫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A、曹操B、陆游C、辛弃疾D、苏轼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18、《东篱乐府》是( )A、诗集B、词集C、曲集D、文集19、对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是( )A、李白B、李商隐C、杜甫D、王维20、孙犁的作品多以( )农村为背景。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是()A. 月徘徊,乌鸦栖(杜甫《月夜忆舍弟》)B. 一生天无涯,十万岁不朽(白居易《长恨歌》)C.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望岳》)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感时花溅泪》)2. 古往今来,以“文明”为名的朝代或王朝有()A. 夏朝B. 商朝C. 汉朝D. 隋朝3. 以下哪个诗人是唐代杜牧()?A. 北宋杜甫B. 晚唐杜牧C. 南宋杜甫D. 唐朝杜牧4. “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中心形象是()A. 落木B. 无边C. 萧萧D. 风声5. 下列作家与其代表作品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老舍《茶馆》B. 鲁迅《红岩》C. 余秋雨《文化苦旅》D. 莫言《红高粱》二、阅读理解题(共5题,每题25分,共12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文学是一种生命的表达,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抒发载体,也是一种影响力极大的艺术形式。
它蕴含着历史、文化、社会等多层次的内涵,在各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1. 文学的作用是什么?2. 文学为何被认为是影响力极大的艺术形式?3. 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内涵有哪些方面?4. 请举例说明不同时期产生的杰出作家和作品。
三、创作题(共1题,200分)请根据下面的提示,撰写一篇意境独特的短诗。
提示:秋天的枫叶,如火燃烧,洒落一地,点缀大地。
请以“秋枫”为题,自由发挥创作一首短诗(不少于16个字)。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答案:1. B2. C3. B4. D5. A二、阅读理解题答案:1. 文学的作用是表达生命、抒发情感和思想。
2. 文学具有多层次的内涵,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和思考,因此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3. 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内涵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
4. 不同时期产生的杰出作家和作品有很多,例如唐代的杜甫、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杨慎、近代的鲁迅等。
大学语文选择题

1. 《楚辞》这部诗歌总集的编辑者是()B刘向2. 迄今有案可查的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东汉《咏史》,其作者是() A 班固3.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编辑者是()D萧统4. 下列作品中属于宋玉的是()C 《九辩》5. “楚辞”是()末期楚国屈原等人所创作的诗歌D战国6.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毛、韩四家,东汉以后,其中三家先后亡佚,独存者是() C毛诗7. 下列作品都出自《诗经》的是( ) C《伯兮》、《静女》、《蒹葭》、《七月》8. 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楚辞”作家的是()B刘向9.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开创,遂成为我国后世诗文创作的最基本表现手法,下列说明出自()A朱熹《诗集传》10. 《诗经》按乐调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来自各诸侯国地方乐曲的“风”是最精华的部分,其篇数是()B 16011.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A毛诗12. 《诗经》中塑造出“伊人”形象的诗歌是()。
D《蒹葭》1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划线词语的含义是() B芦苇14. 芦荻萧瑟、霜结露重、山高水远之景出自() D《蒹葭》15. 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B《黍离》16. 《涉江》是屈原()中的第二篇,为屈原晚年流放后的作品。
A《九章》17. ()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和典范。
B 《楚辞》18. 屈原作品中,与《离骚》类似,重在表现作者内心情愫的作品是()。
A《九章》19. 《涉江》的作者是()。
B屈原20. 下列词语出自屈原《涉江》,不是用来比喻贤才的是() D燕雀21. 班固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指称的是()。
C汉乐府22. 下列诗篇中不属于乐府诗的是()。
C 《新婚别》23. 下列诗篇中不属于乐府诗的是()。
D《蒹葭》24. 汉代乐府民歌基本上是()A以五言为主25. 以对话入诗是乐府民歌的普遍特点,表现尤为突出的是()A《陌上桑》26.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孙悟空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什么?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3.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悲愤B. 豪放C. 哀怨D. 忧愁答案:B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汉语散文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朱自清答案:D5.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杜甫D. 李白答案:B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哪部作品?A. 《归园田居》B. 《饮酒》C. 《桃花源记》D. 《五柳先生传》答案:A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答案:A10.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金玉良缘D. 木石前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呐喊》?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答案:A、B、C2. 《诗经》中的“风”包括哪些部分?A. 周南B. 郑风C. 卫风D. 秦风答案:A、B、C、D3. 下列哪些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琵琶行》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A. 《青玉案·元夕》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D. 《汉宫秋》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的“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大学语文选择题

大学语文试题库?单选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下列有关汉字的起源学说有科学依据的是( D )。
A仓颉造字说B结绳说C契刻说D图画说2、谁提出“四体二用”学说( A )。
A戴震B许慎C沈兼士D王念孙3、最成熟的汉字系统是( B )。
A金文B甲骨文C战国文字D刻划符号4、《荀子?非相》篇中有一句话“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麋通作( B )。
A米B眉C迷D胡5、对于汉字的构造,陈梦家、刘又辛也分别提出各自的( C )。
A五书说B四书说C三书说D六书说6、古代汉语词汇特点:以( A )为主。
A单音词B双音词C复音词D多音词7、下列哪个词属于基本词汇( C )。
A 妻子B汤C天D行李8、《诗经?齐风?南山》“艺麻如之何?”艺是( B )的意思。
A艺术B种植C技艺D收割9、《孟子》里还有一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划线部分结构属于( C )。
A陈述B述宾C述补D联合10、下列句子哪句是典型判断句( D )。
A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B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C宋有何罪?D陈胜者,阳城人也。
11、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 C )。
A舍——捨B翦——剪C佗——他D说——悦1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 D )。
A桀——揭B陈——阵C赴——讣D暱——昵13、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是( A )。
A姜氏何厌之有?B其是之谓乎?C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D敢问何谓也?14、“君何患焉”的正确译文是( D )。
A您担心什么呢? B您得了什么病? C您有什么病吗? D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15、“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 A )。
A姜氏有什么满足的! B姜氏多么讨厌! C姜氏她厌恶什么? D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16、《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B )。
A姜氏B郑庄公C共叔段D颖考叔17、“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出自于( B )。
A《论语》B《春秋》C《战国策》D《史记》1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 C )。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金瓶梅》答案:D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创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算术》答案:A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范仲淹B. 王安石C. 苏轼D. 欧阳修答案:A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谁的文学观点?A. 白居易B. 杜甫C. 李白D. 高适答案:A8.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的意思最接近?A. 多此一举B. 恰到好处C. 恰如其分D. 画龙点睛答案:A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柳永D. 秦观答案:C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周易》B. 《道德经》C. 《庄子》D. 《列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______”、“颂”三部分。
答案:雅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
答案:春晓1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叫做“______”。
答案:通灵宝玉1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出自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这里的“君”指的是______。
答案:友人1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指过于______的环境或人,将不会有生物或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七月》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xx》
B.《xx集》
C.《xx》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A.100 篇
B.105 篇
C.300 篇
D.305 篇
4.最早提出〃xx删诗说〃的是()。
A.xx
B.xx
C.xx
1 /11
D. xx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A.地域
B.社会作用
C.音乐
口.内容
6.《诗经》用作xx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
B.xx
C.xx
D.颂
7. 〃风、xx、颂〃是《诗经》的()。
A.分类
8.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
D.特征
9.汉代〃四家诗〃指()。
A.xxxx
10xxxx
C.xxxx
D.xxxx
2 / 11
11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A.xx
B.xx
C.xx
D.xx
12.《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
13五言
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A.《xxxx•摽有xx》
B.《xx・褰裳》
C.《xx・xx》
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A.《邶风・静女》
B.《xx・xx》
C.《xx・月出》
3 / 11
D.《xx・兼葭》
13.《七月》是一首()。
A.表现xx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A.xx
B.xx
C.xx
D.xx
15.《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
16.《七月》反映的是()的历史。
A. xx民族
B.商民族
C. xx民族
D.原始社会
4 / 11
17.〃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莎鸡〃指的是()。
A.公鸡
8.蝉
C.蝗虫
D.纺织娘
18.《诗经•七月》中没有写到的农事生活是()。
A.集体狩猎
B.岁终祭祀
C修缮门户
D.养殖捕鱼
19.《诗经・七月》中的〃七月流火〃指()。
A.天气转凉
B.天气炎热
C天气温暖
D.天气转晴
20.〃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春日〃是指夏历()。
A.三月
B.四月
C五月
口.二月
5 / 11
21.下面是《诗经•七月》中的句子,哪句没有体现出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
人.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B.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
C.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
D.同我妇子,毓彼南亩。
田畯至喜。
22.〃一之日蹙发〃,〃一之日〃指的是()。
A.夏历十一月
B.夏历十二月
C夏历一月
D.夏历二月
23. 〃二之日栗烈〃,〃二之日〃指的是()。
A.夏历十一月
B.夏历十二月
C.夏历一月
D.夏历二月
24.〃三之日于耜〃,〃三之日〃指的是()。
A.夏历十一月
B.夏历十二月
C.夏历一月
D.夏历二月
6 / 11
25.〃四之日举趾〃,〃四之日〃指的是()。
A.夏历十一月
B.夏历十二月
C夏历一月
D.夏历二月
26.〃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中〃蚕月〃是指夏历()。
人.二月
B.三月
C四月
D.五月
2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8.《七月》是《诗经》中()的第一首。
A.豳风
B.王风
7 / 11
C陈风
D.郑风
29.〃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
A.《楚辞》
B.《诗经》
C.《尚书》
D.《礼记》
30.《诗经•七月》以()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A.农事活动
B.时间
C.吃穿住
D.住吃穿
3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
3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风、雅、颂。
()
3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
4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七月》。
()
35.《七月》全诗以时间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喝茶》
1.下面不属于〃言志派〃的作家是()
A.周作人
B.俞平伯
C.废名
D.郁达夫
8 / 11
2.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的倡导和创作。
A.小说
B.美文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3.周作人的《喝茶》选自()
A.《自己的园地》
B.《泽泻集》
C.《知堂回想录》
D.《雨天的书》
4.周作人创造了一种()的散文艺术风格。
A.闲适冲淡
B.洞彻犀利
C.委婉清丽,
D.激情奔泻
5.周作人的()作品中提到有三脚桥。
A.《喝茶》
B.《故乡的野菜》
C.《北京的茶食》
D.《鸟声》
6.《喝茶》是()的作品。
A.周作人8.茅盾C.闻一多D.郁达夫
7.周作人和()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两颗巨星,并且是一对亲兄弟。
A.沈从文
B.鲁迅
C.闻一多
D.胡适
8.下列不是周作人作品的是()。
A.《自己的园地》
B.《雨天的书》
C.《知堂回想录》
D.《伤逝》
9.下面()是周作人的作品。
A.《伤逝》B.《北京的茶食》C.《迟桂花》D. 《封锁》
10.周作人融西方随笔的谈话风格、中国散文的抒情韵味以及日本俳句的笔墨情趣于一体,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闲话〃体言志的小品文。
()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9 / 11
A.《北京的茶食》
B.《喝茶》
C.《鸟声》
D.《乌篷船》
11.周作人原名周櫆寿,字启明,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散文家、学者,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回想录》等。
()
《萧萧》
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
A.《边城》
B.《萧萧》
C.《三三》
D.《长河》
2.沈从文的小说大多描写()的风土人情。
A.湘东
B.黔西
C.湘西
D.滇东
3.沈从文不曾在下面的哪所大学任教?()。
A.北京大学
B.武汉大学
C.复旦大学
D.青岛大学
4.〃女学生〃意象在下面作品()中有出现。
A.《柏子》
B.《萧萧》
C.《贵生》
D.《长河》
5.花狗是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
A.《柏子》
B.《月下小景》
C.《萧萧》
D.《长河》
6.下面不属于沈从文短篇小说的作品是()。
A.《龙朱》
B.《柏子》C,《萧萧》D,《边城》
7.《萧萧》是现代作家()的作品。
A.周作人
B.沈从文
C.闻一多
D.鲁迅
8.下列不是沈从文作品的是()。
A.《萧萧》
B.《长河》
C.《边城》
D.《竹林的故事》
9.翠翠是沈从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10 / 11
A.《萧萧》
B.《边城》
C.《柏子》
D.《长河》
10.下面()是沈从文的作品。
A.《封锁》
B.《长河》
C.《迟桂花》
D.《竹林的故事》
1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边城》。
()
12.沈从文湖南凤凰人。
中国现代作家、古文物专家。
()
13.《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自由、妇权、新生事物。
()
14.小说《萧萧》将〃湘西世界〃的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描绘美丽得忧愁的牧歌情调,展示湘西底层人民的〃自在状态〃与素朴坚韧的生命本性。
()
15.短篇小说《龙朱》不是沈从文的作品。
()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