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肺内沉积率高。治疗急性喉炎比甲泼尼龙、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见效快,可 缩短治疗时间
内容提要
糖皮质激素概述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结核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急重症中的应用
常用剂量强的松2mg.kg.d连续服用1-2周即开始生效,如连续服用3-4周仍无 效时应改用其它方法
如有效则继续用药,直至血红蛋白稳定在正常水平至1个月,以后逐渐减量, 小剂量维持至少3-6个月方可撤除
在激素减量时如病情反复,则应将剂量恢复到最后一次的有效剂量 病情危急者:可先予氢化可的松4-8mg.kg.d静脉滴注,待病情好转时改强的
风湿性疾病—幼年皮肌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为本病首选药物,早期足量使用皮质激素是 治疗本病的关键
强的松 开始剂量为2mg/kg/d,分次口服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发病急,全身症状重,肌无力明显,特别
是咽下肌及呼吸肌受累者可用,待症状好转后改为强的松口服
风湿性疾病—风湿热
激素是治疗风湿热的基本药物之一,尤其是治疗急性风湿性心脏病伴 充血性心力衰竭
内容提要
糖皮质激素概述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结核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急重症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肾脏疾病—肾病综合症
糖皮质激素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9 8 % 来自发展中国家。肺 炎 也 是 当 前 我 国 5 岁以下 儿 童 死 亡 的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肺 炎 支 原 体 感 染 是 其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肺 炎 支 原 体 大 叶 性 肺 炎 占 小 儿 肺 炎 总 数 的 20% m 。临床上一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 素 、阿 奇 霉 素 等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但很多
疗 效 显 著 ,现 报 道 如 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2 0 1 7 年 1 月 - 2 0 1 9 年 1 月于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 肺 炎 支 原 体 大 叶 性 肺 炎 患 儿 5 2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观察组(》= 2 6 ) 和 对 照 组 ( n = 2 6 ) 。 观察组男 1 5 例 ,女 1 1 例 ;年 龄 3 ~ 1 3 ( 7 . 01 ± 2 . 2 2 ) 岁 ;病 程 2 ~ 7 ( 2 . 4 7 ± 1 . 3 5 ) d 。 对 照 组 男 1 6 例 ,女 1 0 例 ;年龄2 ~ 1 4 ( 6 . 6 4 ± 2 . 1 3 ) 岁 ;病程 1 ~ 7 ( 2 . 3 4 ± 1 . 0 3 ) d 。2 组 患儿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 ,具 有 可 比 性 。本 研 究 经 医 院 伦 理 委 员 会 批 准 ,患儿家长 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 2 诊 断 标 准 参 考 《实用 儿 科 学 》[6]《内科学》™ 中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 )经胸 部 CT扫 描 或 X 线胸片检查,早期可见受累的肺段、肺 叶稍模糊或有肺纹理增粗;(2 )病情不断进展,可见大 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 充气征,肋 膈 角 可 有 少 量 胸 腔 积 液 ,在 消 散 期 ,呈现 “假空洞”,片 状 区 域 较 快 吸 收 ,逐 渐 吸 收 炎 性 浸 润 ; ( 3 ) 血 白 细 胞 总 数 增 加 ,中 性 粒 细 胞 百 分 比 达 0 . 8 以上。 1 . 3 选 择 标 准 纳 入 标 准 :(1)患 理 用 药 2021 年 6 月第 14 卷第 6 期卜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June 2021,Vo丨. 14 No. 6A
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规范

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规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下简称糖皮质激素)在儿科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广泛应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妥当选用治疗方法,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更佳)、疾病严重程度和患儿对治疗的反应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疗效,避免或降低糖皮质激素对患儿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根据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法规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基本原则】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一)适应证糖皮质激素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也不适用于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
(二)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
1.品种选择:各种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正确选用糖皮质激素品种。
2.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
一般认为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5~15.0 mg/d;(2)小剂量:<0.5mg·kg-1·d-1;(3)中等剂量:0.5~1.0 mg·kg-1·d-1;(4)大剂量:大于1.0 mg·kg-1·d-1;(5)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30.0 mg·kg-1·d-1。
3.疗程: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儿科门诊的应用1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门诊治疗儿童急性咳喘的地位
* ICS快速起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儿科门诊的应用
ICS快速起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基因(经典)途径
ICS作用途径
非基因(非经典)途径
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基因(经典)途径
GCS
• Cytokines •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 Inducible cyclooxygenase (COX-2) • Phospolipase A2 • NK2-receptors • Endothelin-1 • • • • Lipocortin-1 b-adrenoceptors Endonucleases Neutral endopepbidase
பைடு நூலகம் 足量普米克®令舒® 快速有效控制急性喘息
12 肺指数 6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 ® (0.8mg三剂,间隔半小时) +雾化吸入2受体激动剂(0.15mg/kg三剂,间隔半小时)n=41 口服强的松龙(雾化吸入沙丁胺醇之前,2mg/kg)+雾 化吸 2受体激动剂(0.15mg/kg三剂,间隔半小时)n=39
0 8
呼吸窘迫评分 4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0
雾化前 三剂雾化结束 雾化结束后1小时 雾化结束后2小时
结果显示:雾化普米克®令舒 ® 三剂雾化治疗后当即,1小时即能有效改善患 者肺指数、呼吸窘迫评分,作用明显优于全身激素组
Singhi SD.Kumar L,et al Efficacy of nebulized budesonde compared to oral prednisolone in acute bronchial asthma Acta Paediatr.1999;88(8)835-40
儿科疾病中的糖皮质激素

二 我院常用糖皮质激素
糖
皮
地塞米松片/甲
片剂
0.75mg*10 袋
质
地塞米松注射剂/甲
激
醋酸泼尼松片/甲
注射剂 5mg
片剂
5mg*10
袋
素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乙
注射剂 40/50mg 支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甲
注射剂 100mg
支
#
三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
吸入激素 气雾剂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 干粉吸入剂 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 雾化溶液 布地奈德雾化液
• 因服用后有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使患者更易感染, 或掩盖感染,故应特别注意
#
四 使用糖皮质激素应该注意的问题
• 采用短效或中效制剂,避免使用长效制剂(如地塞米 松)
• 双硫仑反应( 氢化可的松 ) • 如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防
止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 •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测血压、体重、血糖、血电解质、
糖皮质激素
临床药学
孙显亮
糖皮质激素
一 糖皮质激素概况 二 我院常用糖皮质激素 三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四 使用糖皮质激素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一 糖皮质激素概况
一 糖皮质激素概况
(一)分泌调节:
昼夜节律性,午夜12时 血中浓度最低上午 8~10时最高(药理学 第六版)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版 建议每天早晨8点一次 给药为最佳时机
#
三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其他适应症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 幼年皮肌炎 • 风湿热 • 肾病综合症
#
三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常见儿童急、危重疾病中具体应用及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在常见儿童急、危重疾病中具体应用及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在儿科使用广泛,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抗毒、抗休克及退热等多种作用,可以治疗儿童的各种炎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肺炎H前推荐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考虑短期应用: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A组链球菌肺炎、重症腺病毒肺炎等;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病毒性脑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哮喘或有喘息。
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用法用量:常规应用甲泼尼龙2mg∕(kg∙d),部分重症患儿可能无效,需根据临床表现、受累肺叶数量、肺实变范围和密度、CRP和LDH水平、既往经验或疗效调整剂量,可达4~6mg∕(kg∙d);少数患儿病情严重,存在过强免疫炎症反应甚至细胞因子风暴,可能需要更大剂量。
注意事项:需每日评估疗效,若有效,应用24h后体温明显下降或者正常;若体温降低未达预期,需考虑甲泼尼龙剂量不足、混合感染、诊断有误、出现并发症或其他措施处置不当等因素。
一旦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好转、CRP明显下降,可逐渐减停,总疗程一般不超过14do重症腺病毒肺炎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顽固性喘息及胸腔积液急速进展时才考虑全身小剂量、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5]o用法用量:多选择甲泼尼龙l~2mg∕(kg∙d)或等量氢化可的松,静脉注射。
注意事项:对危重症或者炎症反应过强,可酌情增加剂量,但需权衡利弊,若不能除外混合感染,尤其是真菌、结核感染,需要在充分抗感染的前提下应用。
一般短疗程使用为宜。
脑膜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应用地塞米松的疗效存在争议,应权衡利弊。
用法用量:如选择应用,建议在第一剂抗菌药物治疗前或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不迟于第一剂抗菌药物开始后4h,剂量0.6mg∕(kg∙d),6h1次,2〜5do注意事项:有专家建议使用地塞米松时,加用利福平。
小于6周龄小婴儿或有神经系统异常儿童,不推荐使用地塞米松。
6周龄以上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在权衡利弊后,可以应用地塞米松。
儿科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儿科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目的:探讨儿科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5年1146例儿科住院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了解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情况。
结果:本组1146例儿科患者中糖皮质激素使用者占45.2%(518/1146);糖皮质激素使用患者年龄分布在0-3周岁的占78.8%(408/518);糖皮质激素使用合格率为72.4%(375/518)。
结论:我院儿科糖皮质激素用药原则、使用剂量与应用时程存在一定缺陷,实际应用中应切实贯彻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加强临床药学监测,进一步提高糖皮质激素在儿科应用中的合理性,为广大患儿用药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标签:糖皮质激素;儿科;合理性儿科是使用糖皮质激素较为频繁的科室之一,糖皮质激素不合理使用现象在儿科时有发生,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5年收集的518例儿科糖皮质激素使用病例资料,了解儿科糖皮质激素使用现状与合理性,希望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4-2015年收集到的518例儿科糖皮质激素病例资料进行简要回顾与分析。
本组病例资料中共涉及到儿科患者518例,其中男237例,女281例,年龄0-12周岁,平均年龄(2.4±0.7)岁,肺炎11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07例,急性支气管炎89例,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5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3例,支气管哮喘37例,毛细支气管炎26例,肾病综合征18例,过敏性紫癜1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
1.2方法统计药物名称、用药途径、用法用量、使用天数等,采用Excel2010软件统计排序数据,对使用合理性及现状分析。
参照标准:以药品说明书、《糖皮质激素类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年版)、《中国国家处方集》、《新编药物学(第17版)》为判读用药合理性标准。
诊断分类依据《儿科诊断治疗学》(第7版)进行描述。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ppt课件

儿童哮喘的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
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
或自行缓解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 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5-753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哮喘的定义
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 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 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 性炎症性疾病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 性气流受限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5-753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
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 --2008
推荐:
大剂量ICS对儿童哮喘发作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用法: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mg/次,q6~8h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5-53
Singhi SD.Kumar L,et al Efficacy of nebulized budesonde compared to oral prednisolone in acute bronchial asthma Acta Paediatr.1999;88(8)835-40
高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疗效与全身激素相似或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1 抗炎作用①收缩血管,增加血管张力,降低其通透性,使渗出减少。
②抑制致炎活性物质的产生与激活。
③糖皮质激素能使肥大细胞减少,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性,从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④稳定溶酶体膜。
2 免疫抑制作用①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②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及阻断免疫母细胞的增殖。
③加速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使人体淋巴细胞移行至血液外的组织,使血中淋巴细胞减少。
④干扰体液免疫,使抗体生成减少。
⑤消除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
3 抗毒作用糖皮质激素不能中和内毒素,但可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能迅速退热,缓解毒血症症状。
4 抗休克作用一般认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具有抗休克作用。
5 退热作用。
而在小儿急救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主要目的是抗炎抗过敏、抗内毒素、抗休克、减轻脑水肿及控制超高热;新生儿(促进肺部发育成熟)。
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类。
短效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作用时间多在8~12小时;
中效药物: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作用时间多在12~36小时;
长效药物: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时间多在36~54小时。
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
一般认为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长期维持剂量:2.5~15.0 mg/d;
小剂量:<0.5mg/(kg•d);
中等剂量:0.5~1.0/mg(kg•d);
大剂量:大于1.0mg/(kg•d);
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30.0mg/(kg•d)。
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
适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
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冲击治疗无效,多数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
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须逐渐减量至停药。
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
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
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
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
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二、糖皮质激素在儿科疾病的应用
1 风湿热目前已少见,儿童首次发作的风湿性心脏炎用激素治疗。
2 儿童类风湿病全身型和多关节型用激素治疗。
3全身性红斑狼疮均用激素治疗。
4 其他结缔组织病皮肌炎、系统性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也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5 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也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后者范畴较广,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
6 过敏性疾病常见的婴儿湿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结膜炎、哮喘,均可用激素,外用、滴鼻、滴眼、口服、喷雾吸入等方法。
过敏性紫癜可由过敏引起,也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7 休克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如过敏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
有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用药要早,剂量要大,短时间突击使用,产生效果后可立即停药。
其作用有解除小动脉痉挛、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等。
8 血液病除上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外,还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9 减少炎性渗出特别是一些渗出性强的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可以加速渗出液的吸收,防止粘连。
10 替代或补充疗法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包括肾上腺危象、阿狄森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对肾上腺危象用量较大。
11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喉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雾化)。
三、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
(1)柯兴氏综合症:多因长期应用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所致,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等。
(2)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诱发或加重感染,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可同时并用抗生素治疗。
(3)诱发或加重溃疡:糖皮质激素除阻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外,还可使胃酸和胃蛋白分泌增加,降低胃肠粘膜抵抗力而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甚至穿孔或出血。
故对合并有消化性溃疡者应禁用或慎用,或加抗溃疡药治疗。
(4)精神神经症状:可见欣快、激动、失眠、情绪异常或诱发类精神分裂症、类躁郁症样精神异常,大剂量时还可诱发颠痫发作或惊蕨,故有精神病倾向、精神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5)骨质疏松和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糖皮质激素一方面可抑制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直接抑制成骨作用,另方面他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加强破骨作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部分患者还可在短期大剂量应用后出现股骨头及其它大关节的无菌性坏死。
(6)影响创口愈合和儿童生长发育:因糖皮质激素既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又能对抗生长激素的作用,抑制儿童骨骼生长和蛋白质量的合成,因此它可妨碍手术创口、外伤及其它溃疡的愈合,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7)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较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减退,甚至导致肾上腺萎缩。
突然停药或停药1-2年内,在一定条件下(如大手术、创伤、出血、严重感染等)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症状,为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除尽量减少激素的每日维持量,争取早日停药外,在停药后的数月或更长时间内如遇到应激情况,还应及时补给足量的激素,或在停药后给予ACTH或丙酸睾丸素治疗,以减少发生机会。
一旦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则按肾上腺危象抢救。
(8)类固醇肌病:多发生于长效制剂的含氟类激素,容易引起类固醇肌病,可表现为上、下肢近端肌肉及肩和骨盆带肌肉无力。
由于这些症状消失很慢,而且常不能完全恢复,故出现这种症状时应停止用药。
(9)反跳现象和停用综合症(或称戒断现象):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症状已完全控制后缓解,但因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大或过快时,可见原发病复发或恶化的现象称为反跳现象。
多由患者对激素产生依赖或疾病症状未被充分控制所致。
所谓停药综合症是指在短期内应用大量激素,在突然停药后出现一些原来没有的临床症侯群,如肌痛、关节痛、肌强直、疲乏无力、发热、情绪低落或无欲状态,少数患者可致虚脱,,多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暂时性机能紊乱所致,反跳现象与停药综合症的处理大致相同,发生后应及时恢复原来使用激素的种类和剂量,加强对原疾病的病因和对症处理,待临床症状平稳后,缓慢减量逐步实验停药。
(10)其它:如眼并发症,可出现眼压增高、青光眼、白内障等,故对合并有青光眼和白内障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