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镇解说词
商城县达权店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宣传片解说词2

建设生态宜居达权店构筑和谐美好家园__商城县达权店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宣传片解说词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大自然赋予她美丽的容颜。
在豫东南山区一隅,正在崛起一座新兴的小镇,这就是著名的板栗之乡--商城县达权店镇。
达权店镇又是一个年幼的小城镇,自2010年撤乡建镇,刚刚走过1年的成长过程。
仿佛一夜之间,达权店镇悄然兴起一股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热潮,这里面凝聚着达权店镇3.4万人对家园生态文明的企盼,展示出了一方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众志成城的激情。
(出片名:建设生态宜居达权店构筑和谐美好家园__商城县达权店镇创省级生态乡镇宣传片解说词(字幕:达权店镇辖22个行政村,291个自然村,总面积153.6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人。
)达权店镇位于商城县以南32公里处,东与安徽省金寨县接壤,南与湖北省麻城市毗邻,素有“鸡鸣听三省”之称;穿境而过的S216线使其与该县的汪岗、长竹园和金寨县的银山乡、麻城市的福田河等乡镇紧密相连,使之形成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
近年来,达权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围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扎实开展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公室,制定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突出抓好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做到责任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任务落实,进度落实,有力的保证了创建工作的实施。
为实现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目标,该镇始终坚持环境规划高起点,按照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编制了商城县达权店镇环境规划,指明了一条操作性很强的环境保护、环境建设之路。
创建省级创生态乡镇,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遍了达权店镇的每一个角落。
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住户,各行各业,处处都能感受到创建生态乡镇的新鲜空气。
达权店镇立足全镇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做大做好“生态品牌”,生态农业得以迅猛发展。
茶油、桔梗、板栗等农产品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宣传片解说词(3)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宣传片解说词(3)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宣传片解说词场景二镇政府大门、办公楼、院内绿化,街道绿化、道路绿化、甘浚北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西洞设施农业等项目建设场景,农民春耕场景、制种玉米抽雄场景、群众在镇文化广场休闲场景。
解说词近年来,甘浚镇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围绕“绿色甘浚、生态甘浚”的`总体目标,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组织落实力度。
2017年确定创建为国家级生态镇以后,甘浚镇 2更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与环保并行、发展与生态齐步”要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该镇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市级民族团结模范镇等诸多荣誉。
场景三动画集镇总规动画、主街道绿化改造动画、立面改造动画,甘浚中心村、祁连中心村、金立禾养殖场、祁连村养殖场、垃圾中转站建设现场、污水处理站建设现场。
解说词规划是建设的灵魂,决定了集镇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镇建设,甘浚镇于2017年初,及时对2017年修编的集镇总规、集镇详规和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再次修编。
修编过程中,按照“城镇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对照国家级生态镇的要求,安排好各类用地分配。
同时确立了“生态立镇、项目兴镇、制种强镇、畜牧富镇”的总体思路,依托丰富的资源,围绕张掖丹霞景区兴建民族风情园、旅游度假村等游客接待地,逐步壮大旅游经济;依托发达的商贸物流业,在张肃公路沿线兴建二层商铺150户,快速发展通道经济,依托金张掖国家级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强力推进草畜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功能定位,做大城镇规模,精心打造生态文明特色小城镇,使镇区呈现出交通便捷,各项 3基础设施配套,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风貌。
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甘浚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吸收先进规划理念,完成了村庄布局规划和祁连、甘浚、中沟等13个中心村的详细规划,让中心村成为当地群众生活的福地、宜居的天堂。
场景四镇文化广场、镇级污水处理站、中心村、垃圾斗3个,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建设、沼气池建设、祁连村村级主干道解说词小城镇连接城市与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美丽乡村讲解词

美丽乡村讲解词一、引言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美丽乡村,我将为您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讲解之旅。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为您介绍我们美丽乡村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乡村发展以及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内容。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乡村,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领略乡村的风情。
二、自然风光我们的美丽乡村位于山水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四季分明,风景如画。
您可以欣赏到广袤的田园风光,青山绿水,远离城市喧嚣,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这里的植被丰富多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让您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三、历史文化美丽乡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们的乡村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古老的庙宇、碑刻和古老的村落,感受到乡村的深厚文化底蕴。
我们的乡村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农民画展览、舞龙舞狮等,让您近距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乡村发展美丽乡村一直致力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行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模式,提倡有机农业和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们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农家乐、农产品体验等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我们还注重乡村教育和文化建设,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特色产业美丽乡村以独特的特色产业吸引了众多游客。
我们的乡村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了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如有机蔬菜、绿色水果等。
这些农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健康环保,深受市场欢迎。
此外,我们还发展了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产业,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项目和美食体验,让您在乡村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六、结语在美丽乡村的讲解中,我们为您介绍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乡村发展以及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这次讲解,您对我们美丽乡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热忱欢迎您再次来到这里,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祝您在美丽乡村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谢谢大家!。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专题片解说词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专题片解说词环保局专题片解说词之一: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专题片解说词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了天地万物,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绿意盎然。
忙碌的人们为拥有这样一片美丽的沃土而欣喜,更为生活在这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家园而自豪。
它就是有着“皖北姑苏、蔡楚江南”美誉的——安徽省凤台县桂集镇。
打造优美环境、共享碧水蓝天——桂集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纪实片解说词――安徽省凤台县桂集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纪实字幕桂集镇位于安徽省凤台县西北部,省道凤利公路、凤蒙公路、阜淮铁路以及淝河航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
辖区内水能、林业资源丰富政策落实、规划有序,村村通水泥路,农田林网化,村庄错落有致。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丰富的生态资源奠定了桂集生态经济大镇的基础,镇域内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种植、养殖业发达。
近年来,凤台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桂顾马尚”民营经济走廊发展战略,桂集镇处于龙头位置,规划为县城副中心,桂集中心镇的优势日益凸显。
桂集镇国土面积65.5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耕地面积4.8万亩,辖14个村,5个社区。
先后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植树造林先进单位、省级水利建设评比一等奖、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镇、市级农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省市荣誉称号。
桂集镇属于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量适中。
自然植被广泛分布于丘陵岗坡,人工植被主要通过人工造林植于道路和沟渠河道两旁。
镇域内的西淝河、永幸河、东风沟、柳沟等众多河流纵横交错于田园与道路之间,与两旁的林木形成了林水相映。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态资源。
各种鸟类栖息于此,展翅于碧空白云间。
形成了独特的田园风光魅力和生态景观特色。
在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中,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促进乡镇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工作重要位置,紧紧围绕“生态立镇”这一主题,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林业、旅游业。
美丽乡村讲解词

美丽乡村讲解词一、引言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乡村讲解区。
我是你们的讲解员,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我们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和丰富资源。
美丽乡村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美丽乡村的奇妙之处吧!二、背景介绍美丽乡村是指那些保存着传统文化、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乡村地区。
这些乡村通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是人们远离喧嚣都市生活的理想之地。
美丽乡村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三、自然景观1. 山水田园风光美丽乡村的自然景观以其宜人的山水田园风光而著名。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脉、清澈的溪流和广袤的田野。
这些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
2. 生态环境美丽乡村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绿色的大自然。
这里的空气清新,植被茂盛,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各种鸟类、昆虫和野生动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四、人文风情1. 历史文化美丽乡村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见证了乡村的发展和变迁。
在这里,你可以参观古老的庙宇、古堡和传统民居,了解乡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同时,你还可以参加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亲身体验乡村的独特魅力。
2. 乡土味道美丽乡村以其独特的乡土味道而闻名。
这里的农产品新鲜、绿色、健康,是城市居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首选。
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农产品,如新鲜的蔬菜、水果、有机农产品等。
同时,你还可以参加农耕体验活动,亲自体验农民的劳作和生活方式。
五、农业资源1. 特色农业美丽乡村以其独特的特色农业而著名。
这里的农业生产方式注重生态环保,采用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种植模式。
你可以参观各种特色农场,了解当地的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工艺,还可以亲自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
2. 乡村旅游美丽乡村以其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生态乡镇解说词

生态乡镇解说词生态乡镇解说词说:稻鱼共生原生态,绿水青山桃花源,这是青出县方山乡的真实写照。
方山地处青出县城东南而,距县城26.5公里,总面积37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是省级生态乡、省级教育强乡、省级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生态旅游示范点,更是浙西南的美丽后花园。
曾有文人用"夹岸绿蘸枝水,碧潭彩鲤戏波”来赞叹方山的自然美景。
而且方山还有13000多爼华侨居住和生活在世界务地。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生态之乡"、"华侨之乡”、"田鲤之乡啲"三乡文化"是方山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字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造绿水青山桃花源一路前行进入方山,适路可谓是沿溪十八弯,曲径通幽,有一种"疑无路"的感觉。
而进入山门,又带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和莫大惊喜,一个37平方公里的绿色盆地呈现在大家眼前,绿意袭人,而11个行政村36个地方犹如珍珠洒落在这个碧绿色的玉盘之中,犹如传说中的36洞天。
这里有5000多亩的耕田,2.6万亩的林地和0.5万亩的草地,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
由于一直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说“绿"就是方山的主色调, 再加上层次分明的梯田、五彩缤纷的田鱼、依山傍水的农舍,方山有着"田园绿谷”的美称, 颇有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韵味。
这里还有集“江南之秀丽,北国之风情"的奇云山。
它地势呈丘陵状,海拔1164米,山顶有着5000亩的髙山草垫,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高山湿地和高山草甸,也是一个天然牧常这里有奇云山水库、龙宫湖、髙天月湖等景区,是一处避暑和户外野营的绝好去处。
字幕:以传统稻出养鱼为依托,现代生态产业蓬勃发展方山有1200多年的稻田养鱼历史,稻田养鱼已成为当地农民祖辈相传的种养习惯。
1999年方山龙现村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田鱼村"的称号;2005年,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更是以其"独特的、重点的、巧夺天工的"特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
美丽乡村解说词实用

美丽乡村解说词实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各种解说词频频出现,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解说词会更加事半功倍。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解说词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美丽乡村解说词范文实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乡村解说词范文实用1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这是宋代诗人翁卷描绘乡村的优美风光。
让我们一起去我的家乡走走吧!我的家乡在中卫市的一个小乡村。
它虽然比不上甲天下的桂林,也比不上人间天堂的苏杭,但是却有着独特的风景。
乡村之美,美在菜园。
这里家家都有菜园,虽说不大,但种植的蔬菜品种可不少。
夏初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西红柿:淡粉色的、苍白的、绿色的,仿佛不同颜色的灯笼挂在细高的木杆上。
一株株紫黑粗壮的枝叶下结出的茄子像短把的黑球,有大有小,在阳光下努力的生长。
成群的蜜蜂低声哼着小曲,跳着优美的S舞在一行行还开着密密小白花的辣椒枝叶周围,辛勤的忙碌着。
闭上眼,纤细的枝干上仿佛已经挂满红色、绿色、半红半绿色的辣椒。
菜园周边还种着南瓜,宽大的叶子和长长的枝条遮盖了大片墙角,如不拨开叶片就看不到南瓜的身影。
乡村之美,美在果园。
走进果园,一股香甜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
一抬头就看见硕大的果实挂在枝丫上,仿佛已经品尝到了它们香甜的味道,口水也禁不住地流了出来呢!茂密的葡萄枝叶向四周伸展,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葡萄架上挂满了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红里透青,青里透亮,像颗颗亮晶晶的珍珠。
最让人垂涎欲滴的是那黄澄澄的鸭梨,一个个胖乎乎的,将树枝都压弯了。
挂在枝头的红苹果沉甸甸的,像小朋友红灿烂的笑脸,可爱极了!一阵秋风吹过,葡萄、鸭梨、苹果们,晃动着小身体,大声喊:我们成熟啦!我们成熟啦!乡村之美,美在农家小院。
成熟的玉米像一个巨大的棒槌,头顶还留着老爷爷胡须一般的红缨。
等它完全成熟,粒儿突破包壳的束缚,露出金黄的牙齿,仿佛向人们炫耀。
掰下来的玉米棒,整齐地堆在院子里,远远望去,像一坐坐小金山,很是惹人喜爱。
美丽乡村讲解词

美丽乡村讲解词一、引言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乡村。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一同领略乡村的风情和美丽。
二、乡村概况我们所处的乡村位于山水环绕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这里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远离城市喧嚣的理想之地。
三、自然景观1. 山水风光我们的乡村地处山区,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
山峦起伏,峰峦叠嶂,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而流经乡村的河流清澈见底,河水宛如一条镜子,倒映着周围的美景。
2. 植被丰富乡村的植被非常丰富多样,有茂密的森林、翠绿的草地和各种各样的花朵。
在春天,村庄被鲜花装点得如诗如画;夏天,绿树成荫,给人一片清凉;秋天,枫叶红了整个山谷;冬天,白雪皑皑,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四、人文景观1. 历史文化我们的乡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有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游客们可以参观我们的博物馆,了解乡村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2. 乡村民俗乡村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有丰收节、农民婚礼、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等活动。
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感受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乡村的独特魅力。
五、农业体验1. 农田观光我们的乡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这里有广阔的农田和丰收的果园。
游客们可以参观农田,了解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2. 农耕体验为了让游客们更深入地了解农民的生活,我们特别推出了农耕体验项目。
游客们可以亲自参与农耕活动,如耕地、播种、收割等,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农业文化的魅力。
六、特色美食我们的乡村拥有丰富的特色美食,如农家菜、野味、土特产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健康的食材吸引了许多游客。
来到乡村,一定要品尝我们的特色美食,让味蕾尽情享受。
七、旅游服务为了给游客们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我们的乡村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旅游服务,如导游讲解、交通接送、住宿等。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竭诚为您提供周到的服务,让您在乡村的旅行更加愉快。
八、结束语感谢各位游客选择来到我们美丽的乡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乡镇解说词
生态乡镇解说词
说:稻鱼共生原生态,绿水青山桃花源,这是青田县方山乡的真实写照。
方山地处青田县城东南面,距县城16.5公里,总面积3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是省级生态乡、省级教育强乡、省级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生态旅游示范点,更是浙西南的美丽后花园。
曾有文人用“夹岸绿蘸枝水,碧潭彩鲤戏波”来赞叹方山的自然美景。
而且方山还有13000多名华侨居住和生活在世界各地。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生态之乡”、“华侨之乡”、“田鲤之乡”的“三乡文化”是方山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字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造绿水青山桃花源
一路前行进入方山,道路可谓是沿溪十八弯,曲径通幽,有一种“疑无路”的感觉。
而进入山门,又带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和莫大惊喜,一个37平方公里的绿色盆地呈现在大家眼前,绿意袭人,而11个行政村36个地方犹如珍珠洒落在这个碧绿色的玉盘之中,犹如传说中的36洞天。
这里有5000多亩的耕田,2.6万亩的林地和0.5万亩的草地,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
由于一直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说“绿”就是方山的主色调,再加上层次分明的梯田、五彩缤纷的田鱼、依山傍水的农舍,方山有着“田园绿谷”的美称,颇有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韵味。
这里还有集“江南之秀丽,北国之风情”的奇云山。
它地势呈丘陵状,海拔1164米,山顶有着5000亩的高山草垫,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高山湿地和高山草甸,也是一个天然牧常这里有奇云山水库、龙宫湖、高天月湖等景区,是一处避暑和户外野营的绝好去处。
字幕:以传统稻田养鱼为依托,现代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方山有1200多年的稻田养鱼历史,稻田养鱼已成为当地农民祖辈相传的种养习惯。
1999年方山龙现村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田鱼村”的称号;2005年,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更是以其“独特的、重点的、巧夺天工的”特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
方山田鱼真正游出了国门、游向了世界。
近年来,方山乡党委、政府一直坚持“生态立乡、外资活乡、旅游富乡、建设和谐幸福新方山”的发展战略,依托享誉全球的世遗品牌,依靠政府出台奖励扶持政策、提供科技培训、鼓励农户整合有限资源组建合作社、统一品牌销售等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走保护生态和发展稻田养鱼产业并举的'致富之路。
据统计,全乡共投入2000多万元发展稻田养鱼这一传统而又极具特色的农业产业。
目前全乡稻田养鱼面积达3200余亩,其中无公害养殖基地2750亩,田鱼平均亩产可达35—40公斤,水稻亩产400余公斤。
伴随着时机逐渐成熟,许多重大生态农业项目纷纷上马:2010年,《青田县方山稻田养鱼精品园》成为浙江省首批特色渔业精品园,《青田县稻鱼共生博物园》规划方案定稿;2015年3月计划投资200万元进行博物园入园标志前期项目建设。
生态农业的欣欣向荣促进了方山乡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乡党委政府结合华侨历史文化,把“农业文化遗产”这块金
00 .方山乡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加快了建成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建成300吨/天的微动力集中式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受益人口达到2000多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
同时,积极开展建成区、各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配备垃圾箱300多个,保洁员20名,全面建立“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长效保洁运行机制,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
几年来,通过各方面不断努力,全乡的村容村貌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
字幕:以悠长的华侨文化为基础,和谐融入生态文化建设
解说:方山华侨历史悠久,现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贸易、服装加工、餐饮等行业,故方山有“有家就有华侨”的现象。
龙现村的吴乾奎便是青田最早的华侨之一,凭借着“敢闯敢创”坚忍不拔的意志,把青田石雕销往欧州。
光绪三十一年在比利时、罗马赛会中,青田石雕分别获得银牌、上等奖,这是青田石雕第一次获国际大奖。
1930年,吴乾奎回国在龙现村建起了一幢五间二厢三层“中西合璧”的住宅,称“延陵旧家”,建造房子的砖头、水泥等原材料都是从美国运回来的,至今这座老宅还完好地保存着,并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山能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施地、稻鱼共生系统原生态的种养模式能保持近千年不变,这与华侨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方面华侨带回了先进的生态理念,开阔了龙现人的眼界,使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理念不被破坏;另一方面也是华侨带回了财富,使种稻养鱼成为一种休闲模式,而不是产业模式。
以龙现村为列,该村投入20多万元资金,建成以田鱼文化广场为中心的田鱼文化宣传栏,集中展示龙现村1200多年的田鱼文化;建成村民俗文化展览室,邀请离退休教师、干部整理收集民间传说、华侨历史、村史等材料。
组建鱼灯队,积极排练和外出演出,宣扬田鱼文化。
举办归国华侨西方先进理念讲座,开展“送科技、送知识到户”和“百户家庭学礼仪”等活动,打造了淳朴文明、生态和谐的村风。
回顾过去,这里的人民以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片蓝天;展望未来,这片热土寄托着群众美好的心愿。
方山,这个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乡村,如今正在向风景更加秀美、生活更加宽裕、人民更加满意的目标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