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 一生一盘棋 胡荣华

合集下载

全国冠军胡荣华经典中局TOP10④

全国冠军胡荣华经典中局TOP10④

全国冠军胡荣华经典中局TOP10④作者:张弘来源:《棋艺》2009年第16期1983年4月初.由江苏省体委、镇江市体委、镇江恒顺酱醋厂举办的“恒顺杯”象棋邀请赛在镇江市举行。

本次比赛共邀请了北京、上海、湖北、浙江、安徽、江苏及镇江共7支代表队20名棋手。

比赛经过7轮角逐,团体前三名分别为安徽、上海、江苏。

个人前六名依次是上海林宏敏、安徽许波、安徽邹立武、湖北李望祥、上海胡荣华、浙江于幼华。

在这次邀请赛中,胡特大的成绩虽然未能满意,但与北京大师臧如意的一盘对局却有十分精彩的表现.局中两度弃予的高超技艺体现出超一流国手的风采!这盘棋也被棋评家收录到了当年度大赛名局之中。

TOP6:胡荣华(先胜)臧如意地点:镇江时间:1983年4月4日赛事:“恒顺杯”象棋邀请赛双方以小列手炮开局,胡特大执先在第五回合选择了兑车的稳健型变例,而后二人照谱而行,至如图1局面.形成了以缠斗与牵制为主基调的棋势。

15马七退五…………面对黑方中路的发难,胡特大胸有成竹。

一着“倒悬中马”立刻将对方的攻势化解于无形。

15…………车1退116兵五进一…………也可改走炮八进一,马7退5,兵五进一,后马进3,炮八退三,红方亦优。

16…………车1平218相七进五车2平1无奈之着,否则红有马七进九的手段。

19车八进五炮5平8中炮移动过早,致使红三路马从中路跃出。

宜改走卒1进1,试探对方应手。

20马三进五炮8退121马五进六象3进5飞象失察,没有注意到红方有弃车的妙手。

当前冷静的下法是走炮8平4,车八平六,马5退3,炮八退五,炮7平5,兵七进一,黑方局面虽仍处于劣势,但尚有周旋余地。

22马六进八…………扑马卧槽,果断有力!从而上演了一出无车杀有车的好戏。

22…………炮8平223马八进七炮7平424后马进六士4进525马六退五将5平427马三退五车1进1如改走车1平2,炮七平八,车2平3,马七退六,炮2平4,后炮平七,车3平2,炮八退一,黑方也属败势。

中国象棋历届全国个人赛冠军简介(男子)

中国象棋历届全国个人赛冠军简介(男子)

前言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中国象棋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解放后各类象棋比赛蓬勃发展,而其中规格最高、最被棋手看重的赛事当属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个人赛从1956年第一届开始到2009年期间共举办了四十四届,期间共产生象棋全国冠军13位(男子)。

简介如下:一.【全国冠军之杨官璘篇】个人简介1925年,杨官璘出生在广东东莞凤岗镇塘沥村,具有浓厚文化的侨乡凤岗因客家山歌、麒麟以及象棋而闻名周边乡镇。

在这良好的文化氛围里,杨官璘6岁学棋,7岁进学校,10岁起在本乡已无敌手,被人誉为“东莞棋王”。

23岁起他踏上攻擂争雄、成名成家之路。

四十年代居广州,享誉广东,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广州。

29岁时攻下华东第一名手董文渊的象棋擂台,开始称雄棋国。

解放后,杨官璘曾获四届全国冠军。

历任广东队教练、《象棋》月刊主编。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官璘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擅长析解弃马陷车局。

能攻善守,残局功力尤深,往往能用兵来制胜,劣势谋和。

杨官璘人称“混世魔王”,后辈尊称为“魔叔”,是因为他布局精致,棋风诡异,水滴石穿的残局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杨官璘以其内向的性格,执着的进取,呕心沥血,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棋坪上勤奋耕耘,不断攀登,他足踏南洋,汗洒海外,棋友如云,为把中国象棋推向世界,作出了很大贡献。

就中国象棋的发展史而言,民国时期一直到1960年,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时期,杨官璘则是这一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是旧时代成就的集大成者,《橘中秘》、《梅花谱》留下的历史底蕴和民国时期各路高手争雄带来的发展都有较全面的体现,中残局功力深厚,对布局的研究初具规模。

另当一提的是1 960年15岁的胡荣华首夺全国冠军,标志者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和新时期的开始,布局研究成为中国象棋的主旋律,许多研究成果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冠军临门一脚之胡荣华(十二)

冠军临门一脚之胡荣华(十二)
I【临门一脚】1是胡荣华先手与河北李 来群在1984年弈成的局面。此时已 经步入残局阶段,但红方兵种较好, 双车炮兵位置俱佳,可以速战速决:
1.炮八平五 ........ 炮击中士,雷霆一击!黑方防线 瞬间摇摇欲坠。如改走后车平二,象 5退7,车二进三,前车平6,车二平 三,车6退4,红方优势全无。 1. ............... 士4进 5 败招!应走象3进1,炮五平 四,士 4进5,后车平二,前车平8, 车二平九,车2进2,车六退四,车8 平6,还可坚持。 2. 兵三平四象3进1 3. 前车平五........ 画龙点睛,精妙至极!当然也可 改走后车平一,马7进9,车六平 五,将5平4,兵四进一,绝杀红胜。 3. ............... 马7退5 4. 车六平二 黑方只能接走将5平4,兵四 平五,绝杀无解。黑方眼见无法防 守,遂推桦认负。 此局红方攻杀干净利落,利用 双车兵展开“三车闹士”,痛击对手 的弱点,直接获得胜利。在红方如潮 攻势之下,黑方显然有些慌乱,没有 弈出最佳防守招法,否则还有一战 之力o这也提醒读者朋友们,在对手 疯狂攻击之时,切不可自乱阵脚,否 则后果不堪设想。
123456789
g
□ 文 、赵




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图1
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图2
经典残局,但红方双仕防守稳固, 且小兵已经接近九宫,只需稳步 进取,便可取得胜利:
1•车一进五 将6进1 坚决不能走将6退1,否则 兵八进一,红兵将长驱直入,而 黑将被控,活动空间大减,丝毫 没有辗转余地了。 2.兵八平七 ........ 抓住机会,小兵衔枚疾进。 2. ............... 象3进1 速败根源!应改走卒5平 6,兵七平六,车3平4,帅六退 一,卒6平5,红方离胜利还很 遥远。 3. 兵七平六 象1进3 无奈之举。如果走象1退 3,车一退二,将6退1,兵六进 一,将6进1,车一进一,将6退 1,车一平五,红胜。 4. 车一退二 将6退1 5. 车一平四 将6平5 6. 车四平七........ 正好牵住黑方车象,红兵便 可横冲直撞。 6. ............... 将5平6 7. 兵六平五 黑方想要解杀需丢车,再续 弈也没有意义,因此推秤认负。 此局黑方的防守选点出了很大 问题,飞起高象正好暴露了弱 点,给了红方可乘之机。倘若坚

中国象棋大师蒋川和胡荣华简介

中国象棋大师蒋川和胡荣华简介

中国象棋大师蒋川和胡荣华简介中国象棋大师蒋川简介蒋川,1984年出生,浙江永嘉人。

蒋川1990年开始学棋,1998年获浙江省运动会象棋比赛冠军,并获温州市十佳优秀运动员称号。

2000年全国象棋少年赛亚军,2002年蒋川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第8名,晋升为国家象棋大师。

同年获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个人第3名。

第11届亚洲象棋名手赛亚军,2021年象棋大师赛亚军。

2021年获深圳全国个人赛第八名。

2021年12月获得浙江宁波慈溪举行的第3届波尔轴承杯象棋公开赛冠军。

2021年蒋川勇夺第二届狗不理杯象棋特奖赛冠军。

2021年11月得获第三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专业组冠军。

2021年12月获得在上海举行的九城置业杯首届全国象棋超霸赛冠军,获得国内象棋赛事最高冠军奖金30万元。

2021年12月获“北仑杯”全国象棋大师冠军赛冠军。

2021年3月获得“芳庄旅游杯”第三届越南象棋邀请赛冠军。

2021年4月助北京队夺得全国象棋团体赛冠军,使北京队重回象甲联赛。

2021年5月夺得湛江市首届“千人象棋”大赛冠军。

2021年6月获得“蔡伦竹海杯”全国精英邀请赛冠军。

2021年5月获得“伊泰杯”全国象棋精英邀请赛冠军。

2021年10月获得“藏谷私藏杯”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是第14位全国冠军。

2021年楠溪江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北京威凯体育队主力。

2021年1月获得“珠晖杯”象棋赛冠军。

2021年4月获得第三届“句容茅山·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冠军。

2021年5月获得第三届“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冠军。

中国象棋大师胡荣华简介胡荣华,1945年生于上海,祖籍苏北盐城,8岁从父学棋。

级别:中象国际特级大师,1988年被亚州象棋联合会授予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胡荣华15岁时首次参加全国赛即夺得冠军,1960年在杭州五省市邀请赛中获得冠军,跻身于全国一流棋手之列。

同年代表上海首次参加全国大赛,夺得全国团体、个人两项冠军,创造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棋坛传奇。

历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前六名

历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前六名
第42届2007年呼和浩特赵鑫鑫7、吕钦88、赵国荣60、程吉俊3、洪智9、王跃飞1
第43届2008年广东佛山赵国荣67、洪智14、吕钦92、赵鑫鑫10、、许银川70、蒋川1
第44届2009年昆明蒋川8、许银川75、汪洋9、赵鑫鑫13、洪智16、吕钦93
第45届 2010年 石家庄蒋川15、王跃飞5、赵国荣71、王天一3、郑一泓2、党斐1
第30届1995年吴县赵国荣49、许银川19、吕钦43、柳大华38、卜凤波9、崔岩1
第31届1996年宁波许银川26、吕钦48、李智屏4、刘殿中12、胡荣华117、赵国荣50
第32届1997年漳州胡荣华124、吕钦53、许银川30、林宏敏11、万春林2、徐天红26
第33届1998年深圳许银川37、阎文清10、卜凤波13、金波3、李来群48、赵国荣51
第22届1987年蚌埠李来群33、赵国荣17、柳大华32、阎玉锁3、刘星2、于幼华2
第23届1988年呼和浩特吕钦23、胡荣华100、赵国荣21、邬正伟3、徐天红10、蒋全胜1
第24届1989年重庆徐天红17、胡荣华105、赵国荣25、张晓平3、陶汉明2、李来群34
第25届1990年杭州赵国荣32、李来群39、胡荣华109、阎文清3、于幼华4、熊学元1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举办了首届全国象棋逢对手个人赛(当初只设男子),至去年为止男子比赛共办了45届,产生了14位全国冠军,其中旷代棋王胡荣华曾在20年间连续10次称雄,一个人拿了14次(如果文革前后不停办的话可拿得更多),下面按冠军得7分,亚军按5分列出历届前六名。
第1届1956年北京杨官璘7、王嘉良5、刘忆慈4、李义庭3、侯玉山2、何顺安1
第18届1983年昆明胡荣华82、吕钦9、林宏敏4、柳大华26、黄勇2、赵国荣3

胡荣华盘外招

胡荣华盘外招

胡荣华盘外招在中国,大凡会走几步中国象棋的,可能没有人不晓得“棋坛司令”胡荣华大名的,他是中国棋坛乃至世界棋坛不世出的一代宗师。

拥有世界冠军吕钦和许银川的广东象棋队,有一次主教练蔡福如问年轻队员:“你们最想学谁的棋?”小棋手都回答要学胡荣华,他的棋华丽精彩,成绩又好,不学他学谁?蔡大师却说:“不对!胡荣华是天才,你们学不了。

要学杨官嶙的棋,那是功夫棋”。

这是棋坛劲旅广东队的经验之谈。

言外之意:老杨之功夫可学,司令之天才不可学。

这样的天才,自然少不了追捧之人,何况胡荣华贵为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上海棋院院长,在中国棋坛地位举足轻重。

长期以来,见诸于报刊有关胡荣华的文字,莫不以叹服其棋艺发端,进而吹捧其云水襟怀、松柏气质,甚至扯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高度,其中五体投地者有之,阿谀奉承者有之,别有用心者亦有之。

陈寅恪先生称天才为猛人,常常被身边的庸人捧昏。

所幸胡司令脑筋还算清楚,已过知天命之年,依然勇猛精进。

胡司令这般传奇人物,棋迷需仰视才见,云雾氤氲,自然虚实难辨。

笔者曾主编《棋艺》杂志,与胡司令接触颇多,加之和胡司令的对手往来频繁,从王嘉良到柳大华,从李来群到许银川,笔者得以置身行内,又能神飞局外冷眼旁观。

依我看来,审视胡荣华可以分作棋外棋内的AB面,他有江南人的精明算计,却不乏胸怀天地的大气;他有极强的功利心,也具备勇于放弃的魄力;他自命清高架子十足,背后却能兼容并包取各家之长;他有时酸溜溜阴阳怪气,公众面前却是气定神闲一派仙风道骨;他有棋人擅长的投机取巧,更多一份老谋深算的底气与从容。

胡荣华是益智游戏的绝顶高手,但棋盘之外,他和你所熟悉的工于心计、长于算计的上海人没什么两样。

“十连冠”与“降乙组”胡荣华创造了多项棋坛纪录,其中最为传奇的是1960---1979年间的“十连冠”。

雄霸棋坛二十年,这在竞技体育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1960年,年仅15岁的胡荣华在强手如林的全国个人赛力压群雄,首夺个人赛冠军,从此开始了中国象棋的“胡荣华时代”。

胡荣华_彻底剖析“胡荣华现象”

胡荣华_彻底剖析“胡荣华现象”

胡荣华_彻底剖析“胡荣华现象”�“雄鹰在天,双翅不动,那是最高的境界。

”�在蚌埠举行的2000年全国象棋个人赛上,55岁“高龄”的象棋巨人胡荣华第14次获得冠军,距离他第一次登上象棋王位时已过去了四十年。

�四十年来,身受东方文化和民族精神影响的胡荣华在他的棋艺生涯中所表现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成就长久不衰,他创造的一个个“神话”好像天空划过的一道道光彩夺目的智慧之光,中国棋坛称之为“胡荣华现象”。

�在挖掘“胡荣华现象”深层原因时,我不由地联想起另一位文化巨人郭沫若,在笔者的眼中两人是不同领域的艺术大师。

稍有些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郭沫若现象”曾在中国文坛引起不小的震动,严格地讲,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悲剧式的人物,正如他自己所说:“《女神》之后,我已经不再是诗人了。

”�在北京大学的书摊上,装潢精美的《郭沫若全集》几乎无人问津,书库只能当作废纸批发给摊主,摊主以每本一、二元的价格出卖。

一个艺术家长期在官场周旋,将为人、为文、为学、为政搅成一团,必然导致独立精神和文化人格的失落,这恰恰是郭氏悲剧原因的所在。

�象棋艺术大师胡荣华,我讲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不是等级称号。

在汉语词典中“大师”的释义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大师的存在,绝不仅是一种个体的存在,而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存在。

芸芸众生死去,只有他们永生。

�胡荣华,1945年出生在上海市,受父辈影响,幼年即学会下象棋。

1957年,胡荣华获得上海市少年冠军,1958年底入选上海象棋队。

胡荣华进队后在前辈棋手何顺安、朱剑秋、屠景明、徐天利等人的悉心指导下,棋艺水平突飞猛进。

1960年6月,在杭州举办的五省市象棋邀请赛上,胡荣华接连战胜黑龙江王嘉良、浙江刘忆慈、辽宁孟立国等一流高手,首获国内高水平邀请赛的冠军。

同年年底,15岁的胡荣华以他特有的感悟力和超人的智慧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个人赛上,力挫“棋坛泰斗”杨官�,智取中国象坛的普罗米修斯孟立国,击败浙江名将刘忆慈等众多高手,摘取了全国个人赛的桂冠,在颁奖仪式上陈毅元帅赞扬胡荣华“自古英雄出少年”。

百年象棋茶馆一一沈阳北市场象棋的记忆

百年象棋茶馆一一沈阳北市场象棋的记忆

百年象棋茶馆一一沈阳北市场象棋的记忆民国至建国初期民间杂巴地的象棋茶馆,正在被如今日益兴起的棋社取而代之,渐渐退出信息时代视线,如今想要寻一家民间象棋茶馆,已廖若星辰,它已化作草根象棋时代茶香里的悠然回味,即便依然生存下来的,更鲜见年轻人光顾了。

而在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此乃草根棋手和名手下棋的聚集地,成为那个时代象棋的天堂。

下至弱冠之年,上至老年,三流的,四流的与一流、二流名手混集于此,喜笑怒骂,单挑擂战的,让先的,让大子的,让士相的,挂彩的,来茶水费的,点烟的,叫师父的,翻棋子的,甚至有千里之外求学的和看眼的棋客。

每天啪啪啪的棋子声不绝于耳,演绎着那个时代人间象棋苦乐博弈。

如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等地都有那个时代下棋茶楼和茶馆,因地处众多民间文化参杂之区,民间形象的称此地为一一杂巴地。

此称谓何等贴近地气!而与它们齐名之地在东北还有一处,是兴起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东北沈阳北市场。

一个方园不足二里地巴掌大之地,那时是奉天(沈阳)杂巴地。

大约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奉天象棋茶馆从此不足两里地的杂巴地悄然兴起。

百年变迁,日渐沉封了那段亦喜亦悲的棋史。

民国时期的象棋江湖,有大名鼎鼎的华北三杰一一大连胡震洲,锦州赵文宣,天津田玉书。

三杰之中两个辽宁棋手,可见辽宁棋坛的历史渊源之深。

其中棋坛称赵子龙赵二哥的锦州赵文宣,便在沈阳解放初期,被沈阳北市场八大锤从锦州请到沈阳,在几个棋友资助下开过文宣茶社。

提起清未民国初沈阳茶馆,最早、最大、最火的应属位于和平区北市场的大观茶园,而提到大观茶园,不得不说说北市场的历史来历。

北市场位于沈阳和平区北部,东以北三经街为界和沈和区相望,南以市府大路为界与逐川街道相邻,西与南京北街为界与西塔街道相连,北以哈尔滨路为界与北道口街道相接,这是一条面积不足一公里狭窄的区域,呈带状分布在沈阳市政府“后脖子上”。

穿过皇寺路,远远望见卢中南手书过的街牌坊,此地便是辖区面积为0.95平方公里的沈阳北市场,街牌坊是北市场一座符号性建筑,却难享为此地标志性之物,因为,距今309年的太平寺,是锡伯族为纪念西迁而建的宗庙,民族风情森严庙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0年5月全国象棋个人赛以前,我在杭州参加过一个五省市的象棋邀请赛,当时参加的有王嘉良、刘忆慈,也是全国赛得过第二、第三的国手,在这次比赛中我一共下了10盘棋,取得了赢7盘和3盘的成绩,得到了冠军。

当时一些记者、棋友、和棋界的老师老前辈都认为我已有向一流高手挑战和冲击的实力。

但是在比赛以前,我自己也认为我的实力和杨宫璘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所以我们象棋队的当时也认为我能在个人赛中得个第6名就不错了,在赛前也没有想过在比赛中一定要赢杨官璘,当时棋界的舆论认为这个小鬼能跟杨官璘下和就不错了,已经是放卫星了,还想赢了。

尽官在此前我第一轮下和了湖北的特级大师李义庭,他是1958年全国冠军、1959年全国亚军。

第二轮我赢了东北的杀象能手孟立国,他是1958年的全国第6名,以后又得过不少次全国第6名,成绩应该说不错,但是第三轮,也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回顾的这盘棋我是对杨官璘的,我正好是后走,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盘历史性的对局。

这盘棋是杨官璘走先,他走了当头炮。

1. 炮二平五…………在60年代初期或者说是59年我刚参加全国赛的时候,布局知识和套路还很不丰富,执后手的时候经常下的是顺手炮,但这盘棋我没有走顺手炮是什么原因呢?当时我对顺手炮的布局相对较熟,走的多些,屏风马走的少一些,但是杨官璘对顺手炮也很熟悉,如果走成双方都比较熟悉的布局,处于劣势的一方会相对不利,所以我临时想了一下还是走屏风马,就走了马8进7。

1. …………马8进72. 马二进三卒7进1为什么我要走卒7进1呢,按照现在的走法我会走车9平8,实际上当时我很害怕对方走兵三进一,当时我的象棋知识积累还很少,不是对所有的套布局套路都很熟悉,我熟悉的一个是走卒7进1,第二个是走顺手炮,如果让对方走了兵三进一,就走成了我完全不熟悉布局,等于我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去拼,在当时我的综合实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我当然没有那么傻了,我自己当然要想办法谋一条生路,我不能眼看着自己往失败的路上走,所以我第二步马上冲了卒7进1,很多人提出来这一步带有战略性,实际上我自己心里知道怕人家走兵三进一。

3. 车一平二车9平84. 兵七进一…………如果走车2进6过河,就形成了当时很流行的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为什么要走兵七进一呢,因为杨官璘当时最倒手的就是当头炮巡河炮,他希望我走马2进3,按变着形成巡河炮的开局,这样的开局杨官璘非常拿手,依靠这样的开局他战胜过很多名将,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所以不能选择这样的开局。

他冲了七路兵,我就知道了他的意图,所以我选择了炮八进四,4. …………炮8进4走进炮封车先不走马2进3,给路马定位,先在左翼从空间上压住红车,然后在右翼根据情况相机行事。

这个开局在60年代并不是很常见,所以从老杨的角度他也不是非常非常熟悉,从战略上我这样考虑,事后分析也是对的,假如我当时选择了老杨熟悉的布局,或者让他布成他预定的巡河炮的布局,这盘棋的胜负完全有可能改写。

5. 马八进七象3进5走成现在的局面以后,红的应该有以下几种选择:一种很多业余爱好者非常喜欢走的:马七进六,马2进3,炮八平七,炮8平5,打兵一将,红不能吃炮,因要抽车,只能上士,然后对车。

在双方的车都出了一步的情况下兑掉车,总的来说红的吃亏,所以这样的走法作为特级大师的杨官璘肯定是不会选择的。

一种是炮八进2,这个时候走巡河炮。

形成巡河炮以后,黑的就不可能再走马2进3,而是会利用红兵七进一的这个局面走马2进4;或走卒3进1弃兵,拆了红棋巡河炮的架子,红如果兵七进一吃卒,黑再马2进4。

这样使红炮八进二这步棋的效率将低,通俗地讲就叫掉分了、掉价了,我也就达到了战略上的目的,但是打兵一将,红不能吃炮,因要抽车,只能上士,然后对车。

在双方的车都出了一步的情况下兑掉车,总的来说红的吃亏。

所以这样的走法作为特级大师的杨官璘没有这样选择,如果他当时再走炮八平九,也会形成对黑有利的局面。

他走了一步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棋,这步炮在当时象棋界分歧很大,褒贬不一的,炮八进七。

6. 炮八进七车1平2从理论上讲,红炮打马帮黑棋出了一步车,红浪费一步,从一般的普通的常识来讲,这步棋不可取,从围棋上讲是很俗很俗的俗手,象棋上讲就不是正着。

但是,红打完马以后立即出车,连住黑车炮,虽然亏了一步,但造成黑车炮脱根,造成了黑方的弱点,这里面棋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应该说是得失相当,但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步棋是造成失败的原因,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应该不能这样讲,这步棋还是有相当的道理不能说这步棋走错了。

7. 车九平八炮2进4走成现在的形势,黑的不能让红棋再车八进四或车八进六,如果这样的话,就等于黑棋不能动了,所以黑的只有走炮2进4。

从空间上讲,这个炮只能走到这里,再多进一步红棋都会抓你,你就等于白走。

走成现在的形势,从象棋二三十年的发展来看,红的可以选择的走法有三种:一是马三退一,黑方占优,杨官璘不会走;二是车二进一,黑方只有走车8进1才能防止车二平八;但是杨官璘当时没有走车二进一,如果当时杨官璘趟了车二进一,我很可能会走车8进5。

当时杨官璘走了马七进六,因为马七进六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呢?一是可以马六进五吃中兵,我马7进5,黑炮五进四打将。

那么我两面的车炮全部脱根,被人家牵住,好象两只手全部让人家帮起来,没有第三个、第四个手来解救,就会很苦8. 马七进六…………马七进六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呢?一是可以马六进五吃中兵,我马7进5,黑炮五进四打将。

那么我两面的车炮全部脱根,被人家牵住,好象两只手全部让人家帮起来,没有第三个、第四个手来解救,就会很苦。

二是走兵七进一过河,马抓炮,黑逃炮,再兵七进一吃兵,看起来这步棋很厉害。

当时我也压力很大,感到老大师,棋坛泰斗确身手力不凡,让我很难应付,我当时想了20分钟,考虑了20分钟以后,我深得,当时对我威胁最大的是吃我的中兵,而冲卒抓炮对我的威胁不是很大,所以我就直士6进5,补一个,对那边(冲兵抓炮)不理8. …………士6进5士6进5有什么好处呢,我随时可以炮打兵一将,这边占了便宜再说。

老杨当时走了兵七进一,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认为,在刚才的局面下,还是要走马六进五。

当时对中国象棋的理解还没有现在这么深,杨官璘虽然是棋坛泰斗,也免不了要狠错误,所以走了兵七进一。

9. 兵七进一…………杨官当时走的是兵七进一,事后分析,这步棋有点贪小失大,因为我当时没有这个三路马,如果有3路马这个兵冲过来很厉害,可以吃死三路马,而现在没有三路马,是空的,红过一个兵就是一个兵的代价,没有对全局走到很重要的作用,这种过兵就是一个局部的问题,所以进兵有点贪小失大的味道。

兵七进一这步棋,我在走士6进5时就想到了一个弃子争取主动的计划,棋坛有句谚语或者说是象棋要衷诀“宁弃一子,勿失一先”,所以我走车2进5抓马。

9. …………车2进5我抓马,红马不是要吃我的这个炮吗,我就给你吃,因为我现在怕的是他车吃炮,白多我一个子。

如果他用马我的炮,我用车把他连住,我用一个七兵的代价,一个中兵的代价,完全可以取得相应的补偿。

我当时一抓马,杨官就有些骑虎难下,他不可能用车吃我的炮,因为我用车吃他的马,他走兵七进一,吃我的兵,我就走卒7进1,也过一个兵,红棋就吃亏太大,所以他不可能这样走的。

我抓马以后他毫不犹豫,马六退八。

10. 马六退八…………红马吃了我的炮,接下来我就继续执行我的计划,炮八平五打将。

10. …………炮8平511. 士六进五车8进912. 马三退二…………走到现在的局面,如果走的正确的话,换句许说,如果现在我来考虑这盘棋的话,我会走炮5平9打马,红肯定不会让我打马,走兵三进一,我顺势过一个兵。

这样的棋从现在的角度看,黑棋占绝对优势,而且随时可以马6进4,吃回一马,这样就多3个兵,就有取胜的把握了。

但是当时我很怕走残局,因为杨官璘有几十年的经验和深厚的残棋功力,很多棋他战胜对手,都是靠没有车的马炮棋。

我考虑过走炮五5平9,兵三进一,卒7进1,车八进一,卒3进1,马八六退八,车2进3,卒3进1这样虽然红多我一个马,但我多红4个卒,从现在的理解应该是黑的占一点优势。

但当时我面对的是中国残局最厉害的大师杨官璘,任何信心的建立都是有条件的,而我当时的残局功底(还不深厚)就在这一届全运会,后几轮的比赛中,我对吉林的李素凡我有马炮三个兵,被人家的马炮走和了,所以当时我感觉到自己对残局缺乏一定的信心,也不应该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就没有这样选择。

我当时考虑,跟杨官璘要分胜负必须在中局解决战斗,不能等到残局中。

这就对我战略战术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说一个棋手,一个优秀的棋手应该开局、中局、残局应该都全面发展,有一个方面比较薄弱的话,很容易在选择上有局限性,掌握不好,不好做出正确的选择,找不到一个最佳的方案,如果当时我一开始就选择走炮5平9的话,开局的优势就非常大,能够奠定胜利的基础。

那么当时我不敢走炮5平9,直接卒3进1吃卒,又怕他马二进三少吃一个兵。

因为不敢走残局,所以我走了马7进6。

12. …………马7进6从现在来看,我直接卒3进1吃兵,也比当时我下的马7进6要好。

我当时直接走马7进6,心里想如果你吃我的卒,我就马6进4马上吃回,这样就比较放心,因为少一个子再走残局就心里不大放心。

杨官璘马上走车八进一。

13. 车八进一…………他还是要兑,现在我不能再炮5平9打兵,因为他马8退六,要兑车,我少走好几步,所以我马上炮5平3,顶住他。

13. …………炮5平314. 兵七进一…………到现在可说我开局取得了成功,但是因为当时怕走无车的残棋,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把取得的优势,把大好局面又送回了很大一部分。

所以现在的这个形势可以说黑的没有占多大的优势,双方的形势很接近,当然黑的也能走。

当时我想走马6进4吃回一个马,但是红炮五进一,会保住马,我如果炮3平7打兵,他马八退六兑车,这样我的兵给他吃掉,再把车兑掉,跟前面的选择相比,我反而少多了两个兵。

我一看这个形势不能马上马6进4,所以我就走卒5进1。

14. …………卒5进1走兵5进1是希望再兵5进1然后走马6进4,红棋就没有炮五进一保马的机会。

应该说这步棋在现场的选择还是正确的,杨官璘如果走的比较冷静的话应该走粉五平一打兵,因为这边的马我暂时还吃不掉,还可以炮一退一保住卒以后再退这个马,这样我就吃不掉这个马。

而他走的是炮五平三。

15. 炮五平三…………这步棋好象是有点落空,效益不大,黑的顺手走马6进7。

15. …………马6进7直至现在的形势应该说黑的又把优势找回来了。

因为红炮五平三这步棋等于白走,有句话叫“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红棋关健的时候来一步软着,黑棋又重新确立了优势。

16. 马二进一…………要兑马,我的马走了4步要跟一个原始部位的马兑掉,亏3步棋,我肯定不兑,走马7退5退回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