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发展史第一讲
中国象棋第一讲

棋子的走法
帅(将):是棋 中元首,只限在 己方的“九宫” 内前进、后退、 横走。不得斜行 ,每次只准走一 步 将与帅不得在同 一直线上直接对 面,一方占据, 另一方必须回避 ,否则为负。
将
楚河
汉界
帅
士(仕) :是帅( 将)的贴 身护卫, 它每着只 准沿“九 宫”斜线 走一步, 可进可退
象棋收藏
什么是象棋
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文化 内涵底蕴的不同,是意境的不 同。
其实象棋没那么高深,它就是我们 在茶余饭后的一项娱乐游戏。
隔河灿烂火荼分,局势方圆列阵云。 一去无还惟卒伍,深藏不出是将军。 冲车驰突诚难御,飞炮凭陵更逸群。 士也翩翩非汗马,也随彼相录忠勤。
象棋的近代史
1956年
1962年
象棋名人
现代男子: 李义庭、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徐天红、赵国荣等
现代女子: 张国凤、金海英、王琳娜、郭莉萍、胡明、 欧阳琦琳等
那些记忆中的棋
在纷争中的厮杀
比起围棋来少几分暗潮凶险,多了份刀枪 剑戟。 比起国际象棋少了几分骑士女王,多了份 将帅对垒。 比起跳棋少了几分轻松愉快,多了份惨烈 凝重。
··· ···
象棋简史
象棋起源:战国时期 象棋中期:宋朝改革
象棋传承:元、明、清时期
古人也有关于象棋的诗
清乾隆年间进士刘墉
当棋局中出现以下情况判负,对方取胜: 帅(将)被“将死”——另一方走一步棋之后试图吃 掉一方的帅(将),但该方的帅(将)却不能躲避; 困毙——轮到一方行棋,但按规定,己方无棋可走; 由于子力悬殊,继续抵抗毫无意义的主动认输;
象棋起源与发展

象棋起源与发展一、起源象棋,又称中国象棋,是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之一。
关于象棋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和传说。
最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象棋起源于中国,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汉朝时期。
据说当时的国际象棋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象棋。
二、规则和棋盘象棋的棋盘是一个长方形,由十九条横线和十八条竖线组成,共有361个交点。
棋盘的中间有一条称为“河”的横线,将棋盘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
每个玩家控制16个棋子,分为红黑两方,棋子的形状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棋子的底部都有一个凸起的“脚”,可以插入棋盘的交叉点上固定。
三、棋子和走法象棋共有7种不同的棋子,分别是帅、仕、相、车、马、炮和兵。
每种棋子都有自己特定的走法和限制。
帅和将是象棋中的最重要的两个棋子,它们的目标是互相攻击对方的将帅,并将其困住。
其他的棋子可以进行不同的移动和攻击方式,如车可以直线移动,马可以走“日”字形,炮可以跳过一个棋子进行攻击等。
四、发展与演变象棋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不同的朝代,象棋的规则和棋盘布局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早的象棋规则是在唐朝时期形成的,当时的象棋还没有炮和兵这两种棋子,棋盘也比现在小一些。
到了宋朝时期,象棋的规则基本上定型,棋盘也变成了现在的大小。
在明清两代,象棋的规则和棋盘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棋谱的编写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五、象棋的影响和普及象棋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象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智力运动和思维训练的方式。
很多人通过下棋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此外,象棋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很多国际象棋比赛和交流活动都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使得象棋的影响力得以扩大。
六、现代象棋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象棋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现代象棋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棋盘和实体棋子,而是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在线对弈。
象棋起源与发展

象棋起源与发展一、起源象棋,又称中国象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棋类游戏。
关于象棋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目前最广泛接受的观点是象棋起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
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象棋最早是用来训练军事指挥官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工具。
二、发展1. 早期发展在起源阶段,象棋的规则和棋盘布局与现代的象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异。
最初的象棋棋盘是由9x10个格子组成的,棋子也没有现代象棋中的“炮”和“象”,而是有“士”和“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棋逐渐演变成现代的形式,棋盘变为8x8个格子,棋子的数量和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2. 唐宋时期的发展在唐宋时期,象棋开始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起来。
许多文人都对象棋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写下了许多象棋相关的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文人谢枋得的《象棋谱》,这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象棋技巧和战术。
3. 明清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象棋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这个时期,象棋的规则基本稳定下来,并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比如“炮”和“象”的加入。
同时,象棋也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
4. 现代象棋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象棋逐渐从传统的实体棋盘转向电子棋盘和网络棋盘。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与他人对弈。
同时,国际象棋也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竞技运动,每年都有许多国际象棋比赛举行。
三、象棋的规则和玩法1. 棋盘和棋子现代象棋的棋盘是由8x8个格子组成的,黑白相间。
棋子一共有32个,分为红黑两方,每方16个。
红方位于棋盘的下方,黑方位于棋盘的上方。
2. 棋子的走法每种棋子都有特定的走法和限制。
比如,车可以直线走任意格,炮可以直线走任意格,但吃子时需要隔一个子跳过去。
王和士只能在九宫格内移动,而象只能斜着走。
3. 胜负判定象棋的胜负判定是基于将军和将死的原则。
当一方的将军被对方的棋子攻击无法躲避时,就被称为“将军”。
如果一方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将军,就被称为“将死”,对方获胜。
象棋起源与发展

象棋起源与发展一、起源象棋是一种古老而精妙的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
根据历史记录和考古发现,象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的象棋还叫做“象戏”或者“象棋”,并且规则与现代象棋有所不同。
据传,象棋最早是由印度的“查塔兰加”演变而来。
在公元6世纪,印度的象棋传入中国,经过改良和演变,最终形成为了现代象棋。
在中国,象棋逐渐流行开来,并成为国粹之一。
二、规则与棋盘象棋的棋盘是一个8x8的方格棋盘,被分割成64个小方格,棋盘的两端各有一个“楚河汉界”的标志。
棋盘上有32个棋子,分为红黑两方,每方16个棋子。
红方的棋子放在棋盘的下方,黑方的棋子放在棋盘的上方。
每一个棋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挪移方式和特点。
三、棋子和挪移方式1. 帅(将):帅是每方的主将,挪移范围限制在九宫格内,只能在横、竖、斜线上挪移一步。
2. 仕(士):仕是帅的辅助,每方有两个仕,挪移范围限制在九宫格内,只能在斜线上挪移一步。
3. 相(象):相是象棋中的象,每方有两个相,挪移范围限制在己方的半边棋盘,只能在斜线上挪移两步走“田”字。
4. 士(仕):士是帅的辅助,每方有两个士,挪移范围限制在九宫格内,只能在斜线上挪移一步。
5. 车:车是象棋中的重要棋子,每方有两个车,可以横向或者纵向直线挪移,没有距离限制。
6. 马:马是象棋中的特殊棋子,每方有两个马,挪移方式是走“日”字,即先向前或者向后走一步,再向左或者向右走一步。
7. 炮:炮是象棋中的攻击性棋子,每方有两个炮,可以横向或者纵向直线挪移,但挪移时必须隔一个棋子跳跃。
8. 兵(卒):兵是象棋中的步兵,每方有五个兵,挪移方式是向前一步,但在过河后可以摆布挪移。
四、发展与普及象棋的发展与普及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宋代,象棋的规则逐渐完善,棋谱开始浮现,棋艺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而到了明清时期,象棋更是成为了文人雅士们的娱乐活动,同时也得到了皇室和官方的支持。
现如今,象棋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广泛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地。
中国象棋第一讲

马
炮
车
马
车走直线,走 法与吃法相同。 如图红车能吃 右边的黑马和 下方的黑炮, 但被红炮阻隔 不能吃左边的 黑马。
炮
车
车
车
车走直 线,走 法与吃 前 方一格。俗 称“日”字。
马 兵
马
马 兵
如果直线 格上有棋 子,则马 就不能往 这个方向 行走,此 情况俗称 别马腿。 如图,马 不能走到 黄色圈的 位置。
中 国 象 棋 入 门
一· 预备知识 1起源和有趣的小故事 二· 下棋战术 1开局:基本原则、定式 2中局:常见战术 3残局:实用残局、基本杀局、排局 4全局欣赏 5简单规则 6实战练习
中国象棋篇 2
起源和象棋的故事
中国象棋的发展和起源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历史
悠久,广泛流传。大量文献证明,现制 象棋肇始于唐,定型于宋,已有上千年 历史。
49
钓鱼马 (三.8位)
中国象棋篇
50
侧面虎 (三.7位)
中国象棋篇
51
挂角马 (四.8位)
中国象棋篇
52
你学到了吗
中国象棋的传说
烂柯山
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
山,位于衢州市东南13公 里处,西临乌溪江,南联 石室村,山高海拔164米, 山明水秀,风景优美,道 书中称它为“青霞第八洞 天”。
游烂柯山
局上闲争战, 人间任是非。 空教采樵客, 柯烂不知归。 (宋)朱熹
橘、梅的来由
认识棋盘
36
应将的方式有四种:
第一种 通过将(帅) 移动躲避对方威胁。
中国象棋篇
37
第二种 直接吃掉对 方叫将的子力。
中国象棋篇
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的起源、方法、技巧

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的起源、方法、技巧日期:20140916第一课中国围棋一、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相传在秦末,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在江西有两个读书人,常常在项羽和刘邦谁能夺得帝位的问题上争执不休。
于是便在地下画图步阵,用石子、瓦片做兵和率,时常弄混。
为了分清双方的兵力,他们请木匠将木头锯成一个个圆圆的棋子,用毛笔写上兵、马、车、炮、帅等字样,然后又对奕起来,但因走法不同,往往不欢而散。
后来他们商量了一下,以步阵为式,画出一张棋盘,中间留出一个空地,后来成为楚河汉界。
棋子也统一为五个兵卒、两个炮、两个车、两个相、一个帅。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
南宋时期,象棋 " 家澈户晓 "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
宫廷设的 " 棋待诏 " 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
民间有称为 " 棋师 " 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
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
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56 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
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1962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
40 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第一课时 中国象棋历史

第一课时中国象棋历史教学目标:了解象棋历史教学重难点:中国象棋历史教学过程象棋,亦作“象碁”,英文名为Xiangqi。
1.先秦六簙戏用象牙做的棋子。
黑白各六枚。
《楚辞·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
”王逸注:“言宴乐既毕,乃设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为棊,丽而且好也。
” 洪兴祖补注引鲍宏《博经》:“用碁十二枚,六白,六黑。
”2.古代弈之一种,亦曰象戏。
相传战国时已有之。
汉刘向《说宛·善说》:“燕则鬭象棋而舞郑女。
”其后北周武帝制《象经》,集百僚讲说。
据传《象经》有日月星辰之象,以寓兵机。
《隋书·经籍志》兵家著录《象经》一卷,题周武帝撰,书亦不传。
宋司马光作有《古局象棋图》,与今象棋不同。
3.现今通行的象棋,相传为唐代牛僧孺所制。
刻圆木或牙、骨为棋子三十二枚,红黑各半。
两人对弈,红方以帅统仕、相及俥、傌、炮各二,兵五;黑方以将统士、象及车、马、炮各二,卒五。
弈时双方轮流行棋,以将一方之将帅捉死为胜。
象棋的棋子设置受到古代两军作战形式的影响,周朝时军队的基本编制“伍”是由5名步兵组成的,作战兵器也由弓、殳、矛、戈、戟5种为一组配合使用。
这就是棋阵双方各有5个小卒的缘由。
编辑本段象棋简史根据出古文物与文献,恰图兰卡在波斯库思老一世时发展成沙特兰兹,经丝路传入中国成北周象戏、在唐代成为宝应象棋,最後中国人在宋代改造成现在的中国象棋。
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试图批驳印度起源说。
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但後来证实比吉夫此说错误,因为印度文献记载与出土实物三世纪前就有最早的象棋游戏恰图兰卡。
晏殊的《类要》记载象棋是在三国魏黄初年间传入中国。
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
目前国际仍以印度起源说为主。
古人对弈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
战国时期,已经有关于象棋的名称,但是指象牙作的六博棋子,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象棋教案(第一课)

校本教案学科象棋社团教师凌刚日期 2012.2第一课教案:中国象棋的起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象棋的起源、2、了解中国象棋的发展、3、激发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国象棋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国象棋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谈象棋趣闻(导入)1、你知道中国象棋吗?2、你能说说你喜欢中国象棋的吗?一、知识场: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象棋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早在《楚辞》中即有象棋的记载。
现在的象棋比赛规则,开始于唐朝,成熟定型于宋朝,已有千年的历史。
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融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竞技性于一体,千百年来,久盛不衰,每十位中国人中,就有一人会下象棋。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象棋被国家正式列入体育竞赛项目,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全国性比赛。
使象棋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之花焕发了新的生命。
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实施“二期”课改的理念,开发小学生的智力训练,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二、对弈场:1、初赛:同年级比、2、复赛:跨年级比三、评价场1、同年级评比,评出棋品、棋艺最好的学员。
2、跨年级评比、评选出班内棋品、棋艺最佳的学员。
四、课后反思:有三位学员基础差,走棋也不会,需要从零学起,对此个别辅导。
第二课:象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棋盘和棋盘的组成、2、认识棋子和棋子的名称、3、激发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国象棋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国象棋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谈象棋趣闻(导入)1、玩象棋游戏,先要认识棋盘和棋子。
2、让学生自己摆放棋子一、知识场:棋盘:整个棋盘有9条竖线,10条横线组成,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放在点上。
中间以“河界”字样分开,为各自双方的阵地。
棋子:共有32个,分为红、黑两种各有16个。
双方将士兵力相同,走法一样,所起作用相同。
二、练习场: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说一说,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大家既快又正确的认识与记住棋盘和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 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 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 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 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 雅趣》、《梅花谱》、《竹香斋 象 棋谱》等。杨慎、郎英、、袁枚等 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 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 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故事1:
故 事 2 :
中国象棋的发展和起源
• 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如元念常 《佛祖历代通载》说:"神农以日用星辰 为象, 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 加 代之为机矣"。 • 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如北宋晃补之 《广象戏格· 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 之 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 戏兵以象戏名之。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 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 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 "家澈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 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 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 "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 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 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 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 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那些记忆中的棋
其实象棋没那么高深,它就是 我们在茶余饭后的一项娱乐游戏。
一.中国象棋概况 。
1.了解中国象棋发展史与文化。
(1).简单说一说你对中国象棋历史、文化知道哪些? (2).中国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
中国象棋的发展和起源
•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历史 悠久,广泛流传。大量文献证明,现制 象棋肇始于唐,定型于宋,已有上千年 历史。
在少年、儿童中,也涌现出了像王 清源这样的优秀象棋儿童;福州7岁的王 清源在2013年全国象棋儿童赛中,获得 男子丁组第四名。据悉,这是福州儿童 在历届该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2012 年7月25日曾报道,当时学棋不到1年的 王清源获得2012年福建省少年儿童中国 象棋锦标赛儿童男子丙组冠军,这是福 州的小选手首次在该组赛中夺冠。
• 记谱基本形式:兵种+数字+动作+数字 如:炮二平五 马8进7 • 特殊情况下记谱形式 前(后)+兵种+动作+数字 如:前车平二 动作有:进、退、平 Nhomakorabea小结
• 本讲内容主要让大家认识了中国象棋的 历史,中国象棋网络对弈的经典例子, 了解了中国象棋的基本走法和记谱。
据悉,2013年全国象棋儿童赛男子丁组汇 集了14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棋童,他们均 为2006年1月1日后出生。此次比赛从8月10日 至14日,历经13轮激烈角逐。福州实验小学的 王清源在前6轮比赛中全胜,第7轮、第8轮发 挥失常,但很快重整旗鼓,连赢了3轮。经最 后冲刺,王清源以微弱之差,屈居第四,并获 得了组委会颁发的道德风尚奖。“王清源学棋 还不到2年,从对象棋一无所知到如今在全国 赛事中脱颖而出,已经很不容易了。”象棋老 师王石告诉记者,王清源思维敏捷,极具天赋, 只要今后在大赛中多加磨练,丰富临场经验, 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现代象棋的情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 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被为国家体育项目, 并设立了专门办事机构。以后,几乎每年都举 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 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 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 等级制度,为象棋的广泛普及与发展创造了良 好条件。40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 赛的推动, 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 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磷、胡荣华、柳大华、 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象棋经典古谱
• • • • • • • 《梦入神机》 《 金鹏十八变》 《桔中秘》 《适情雅趣》 《梅花谱》 《竹香斋 象棋 谱》 《自出洞来无敌手》
橘、梅的来由
《自出洞来无敌手》
纯阳道人 烂柯真诀妙神通, 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 得饶人处且饶人。
中国象棋基本走法及棋谱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