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古谱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象棋古谱《适情雅趣》

中国象棋古谱《适情雅趣》

中国象棋古谱《适情雅趣》明隆庆四年(1570年)刊出,金陵徐芝(字玉川)精选,会稽陈学礼(字养真)校正,全书十卷,一至八卷册为残局图式,相传选自《梦入神机》,计550局。

每局均用四个字命名,下附着法提要,如“弃双车马炮胜”、“马挂角双炮胜”等,都有线索可寻,易于领会。

绝大部分是红先胜,其中卷五及卷六是实用残局(卷六为和局),卷七及卷八是以上六卷的着法。

九、十两卷选自《金鹏十八变》,列全局着法,主要介绍顺手炮、列手炮的各种变化。

另附《棋经论》一文,是早期指导象棋实战的理论文章。

1983年有整理本出版。

《适谱》书内扉页直题“适情雅趣”四个大字,上有“爽心怡神”四小字,右上角列“金鹏十八变”五字,左下角列“三畏、光启堂藏版”字样,这是该书最早的木刻版本。

此外还有一种较后的版本,则列“敦化、怀德堂藏版”字样,但版本及内容则完全相同(有棋图550幅,着法551局,其中第227局“舍生取义”局漏图),仅三畏堂本另有一拙逸道人序文,题为“适情雅趣引”,我们现在称这一种版本为“三畏光启堂本”,后一种版本为“敦化怀德堂本”。

该谱为内容最丰富、局例最多、规模最可观、最完整的象棋古谱。

在象棋界一度负有盛名、有“南杨北谢”之称的北京著名老棋手谢小然谈及《适情雅趣》时,指出其精华是它的杀法,特点是各种杀法应有尽有。

谢认为初中级棋手若能精读此谱,细心揣摩,并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棋艺必有大进。

有些老棋手介绍他们自己的切身体验说,精读《雅谱》一遍,即可提高一马的实力。

适情雅趣·引尝谓诸士大夫,每于崇本(敬职的意思)时暇,游艺靡蠲(奢华显示阔气的玩乐),期于适情焉尔矣。

棋分围、象,弈均著声(闻名于世),注想究业(集中思想,研究学问),贤于忘所用心。

品(众多之意)载艺谱,小道可观。

适情觅豫(爱好象棋,寻找快乐。

)者,谅在弗遗。

围棋有经,述者种种。

惟夫象棋,叙全局有《金鹏秘诀》(实为《金鹏十八变》),摘变形有《梦入神机》。

奈偶获者,珍视玄窍,冀擅芳称,潜匿罔昭,书多罕睹。

经典古谱介绍

经典古谱介绍

经典古谱介绍经典古谱介绍·泰山顶上一棵松·《梦入神机》象棋书谱。

作者佚名,约刊于明嘉靖之前。

据清朝《内阁藏书目录》所载,原书12卷。

篇幅宏大,资料丰富。

现存卷一、二、三之残本,有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

以红先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甚精彩。

是现存较早的一部古谱。

《梦入神机》的书皮深蓝色。

书长27.2厘米,宽16.8厘米,版框大致长20.9厘米,宽13厘米,中缝不计算在内。

白口,双栏,上下鱼尾内,上刊《梦入神机》,中刊卷数,下刊页数。

每半面刊一棋图,上书局名,下印着法和提示。

《百变象棋谱》象棋谱。

祖龙氏编,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刊印,有简短残局70局。

其中红胜局八局,和局62局。

记谱使用文字说明,具有早期象棋残局和记录方法的特色。

清康熙及乾隆年间均有翻印版。

《金鹏十八变》象棋书谱。

作者佚名。

成书年月不详。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编成的《百川书志》有此谱录,估计在此之前已经成书(两卷,一说一卷或四卷)。

《适情雅趣》和《桔中秘》中全书谱序页,均冠以“金鹏十八变”。

系统阐述了斗炮局的各种变化。

同时也指出屏风马的战略方向。

《适情雅趣》象棋谱。

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 年)刊出,金陵徐芝编,全书十卷,一至八卷册为残局图式,相传选自《梦入神机》,计550局。

九、十两卷选自《金鹏十八变》,主要介绍顺手炮、列手炮的各种变化。

该谱为内容最丰富、局例最多、规模最可观、最完整的象棋古谱。

在象棋界一度负有盛名、有“南杨北谢”之称的北京著名老棋手谢小然谈及《适情雅趣》时,指出其精华是它的杀法,特点是各种杀法应有尽有。

谢认为初中级棋手若能精读此谱,细心揣摩,并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棋艺必有大进。

有些老棋手介绍他们自己的切身体验说,精读《雅谱》一遍,即可提高以马的实力。

这些确是经验之谈。

对于高水平的棋手,凡未读过此谱者,精读一遍,了可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借此大大提高象棋实战的杀力和战术素养。

四大棋谱介绍

四大棋谱介绍
因编作著家贫遂无法印行。1933年,天津象棋名家钱梦吾在某富商处意外见到此谱的手抄本,如获至宝,但因拥有者索价过高,只能借见看一夕。钱先生约几好友连夜抄录仅抄得百余局。后登至报纸,使得此谱名声广为人知。 1964年,棋谱收藏家刘国斌在北京琉璃厂寻得此手抄谱,并由当时仍在世的钱先生确认无误。在文化大革命时此谱被疑为密码本而被没收,险遭不测,所幸文革后仍物归原主刘先生手中,之后20世纪80年代才加以印行。
《韬谱》从以胜局为主体转变到以和局为主体是符合中国象棋艺术发展的规律。第一卷中“长生不老”局是高级排局“七星聚会”的早期蓝本,“勒马听风”局是“野马操田”的雏形。《韬谱》前承1570年刊印的《适情雅趣》、1632年刊印的《橘中秘》,后启清代四大排局名谱(1800年刊印的《心武残编》、1801年刊印的《百局象棋谱》、1804年刊印的《竹香斋象戏谱》和1808年编成的《渊深海阔》象棋谱手抄本)。因此《韬谱》在象棋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四、《心武残编》
《心武残编》 原谱刊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与清代另外三部象棋名谱即《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韬略元机》象棋谱合称为清代四大残排局谱。原谱辑著者薛丙收人象棋残排局148局,着法精妙离奇、耐人寻味。
薛丙其人 生卒年不详,清嘉庆年间著名棋手,手橘隐居士,上海松江人,象棋名家,幼得名家何克昌指导,棋艺超群,著有排局《心武残编》,并增订童圣公原著《梅花泉》,两书被后世视为棋界经典。
吴绍龙其人 清乾隆年间古吴(苏州)嵇山人,为当时著名的象棋名手。著有对局谱《吴绍龙象棋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韬略元机》
象棋谱。清张惠春等编,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刊印。六卷。前四卷为残局,后两卷为全局。残局共二百零四局,其中之和局着法深奥,选自民间流行棋势较明代先走必胜的残局有进一步的发展,是以后高级排局出现的开端。

中国象棋古谱《桔中秘》

中国象棋古谱《桔中秘》

中国象棋古谱《桔中秘》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

由东海朱晋桢辑著,侄朱尔邺、朱景萧校阅。

内页题有“桔中秘”三个大字,上角有“金鹏十八变”五字,下角有“江左书林藏板”六字,后附叙文、凡例、全旨、残局说、歌诀等,对象棋战略、战术的棋理进行综合阐述和分析。

全书分为四卷。

一、二卷为全局着法,分得先、让先与饶子三类,着重介绍斗炮局(顺手炮、列手炮)的各种变化,具有快攻速决、激烈相搏的特色。

三、四卷载一百四十局实用残局,详细剖析各种胜和棋势。

其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而经过整理,分类和棋谱的编写方法都较完整。

是明清两代版本最多的象棋谱,影响颇大,流传甚广。

现存主要版本有会文堂本衙藏板本137图;扉页直书“适情雅趣”,上面小字“橘中秘”,右上角“金鹏十八变”,左下角“金阊书业堂梓”刊本;清咸丰三年(1853年)味根斋校刊本、本衙藏板本、江左书林藏板本(三四均缺残局3页,计6图);还有无扉页,计残局137图,另外三局附注在第8、16、98局处共140局全(符合朱晋桢《残局说》中“共得百四十局”之数)等。

上述各种版本,凡137图者均有附注三局计140局全,131图则均为134局,少三页6局。

《橘中秘》有以下几个优点:(一)它已初步掌握了象棋艺术的基本规律,《橘中秘》全旨(是根据《适情雅趣》的“棋经论”修改而成的)和歌诀,就是综合叙述这些棋战规律的要点,如:“顺手炮先要车活,列手炮须补士牢”(审局辨势),“弃子须要得先”(主动),“捉子莫教落后”(被动)等;(二)各种开局如“顺炮”、“列炮”、“屏风马”、“单提马”、“飞象局”等,都已有所论述,尤其是两种斗炮局,更有比较完整的法度;让子局和残局,也都有相当的规模;(三)在棋谱的整理方法上,对各种开局的分类较有系统,如“顺炮”,“列炮”局法,既有得先方面的分析,又有饶先、饶子的介绍,相互引证,可谓举一反三,使人触类旁通;(四)在战术上强调以锐攻反击,激烈相搏为主导思想的情况下,首局以快攻致胜的“弃马局”作启示,引人入胜。

象棋古谱《金鹏十八变》《桔中秘》前集

象棋古谱《金鹏十八变》《桔中秘》前集

象棋古谱:桔中秘(金鹏十八变)后附:《桔中秘》歌诀棋经论残局说目录金鹏十八变(前集)得先局(共计21局)第1局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 - - - - - - - - - -- - --1 第2局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他生上马(弃马局)- - - - - -- -6 第3局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他不打局)- - - -- - -10 第4局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车局) - - - - - - - - - - - -- -13 第5局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双车局)- - - - - - - - - - - -14 第6局得先顺炮横车破背补士角炮局- - - - - - - - - - - - 16 第7局得先顺炮横车破补士角炮局-- - - - - - - - - - - - --18 第8局得先横车窝心炮破补士角炮局- - - - - - - - - - - --21 第9局得先顺炮横车破夹马炮局-- - - - - - - - - - - - - - --22 第10局得先顺炮直车破横车局- - - - - - - - - - - - - - - - - -25第11局得先顺炮直车破横车夹马局- - - - - - - - - - - - - --30 第12局得先顺炮直车破左单提马局-面层- - - - - - - - - - - 第13局得先顺平炮破右单提马局第14局得先顺炮横车破象局第15局得先炮局破象局第16局得先大列手炮局第17局得先小列手破大列手炮局第18局得先列手炮破士先敛局第19局得先列炮直车破补士角炮局第20局得先屏风马破当头炮局第21局得先顺炮横车破横车局金鹏十八变(后集)一、让先局(计14局)第22局饶先顺手炮横车破直车夺先局第23局饶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第24局饶先顺炮横车破直车(沉炮局)第25局饶先大列手炮局第26局饶先列手炮沉炮局第27局饶先小列手炮破大列手炮直车局第28局饶先小列手炮局(.....弃象陷车局)第29局饶先屏风马破当头炮局第30局饶先顺炮直车夹马起相保马胜横车局第31局饶先顺炮直车巡河破横车巡河车局第32局饶先顺炮直车破横车局第33局饶先顺炮直车卧槽马局第34局饶先顺炮破象缠角马局(破仕相转角马局)第35局饶先顺炮横车夺先局二、让子局(计16局)第36局饶左马得先手炮局第37局饶左马得先顺手炮破他先上马局第38局饶左马得先破补士角炮局第39局饶左马得先破夹马列士角炮局第40局饶左马得先用马局第41局饶左马得先顺炮横车破单提马局第42局饶左马得先局直车破单提马局第43局饶左马得先破列手炮局第44局饶左马得先列手炮局第45局饶左马得先直车破顺手炮局第46局饶双马得先巡河炮破单提马局(内附增补2局) 第47局饶双马得先屏风马局第48局饶双马得先巡河炮破象局第49局饶双马得先顺炮局第50局饶双马得先用炮局第51局饶双马得先破斗巡河炮局《桔中秘》歌诀棋经论残局说第一局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1.炮二平五炮8平52.马二进三马8进73.车一进一车9平84.车一平六车8进65.车六进七马2进16.车九进一?!注①炮2进7 ( 注①:诱黑炮吃马让出己方炮位,7.炮八进五变③⑥⒁⒂然后,炮八进五打马扩大先⒃马7退8 手取胜。

象棋古谱简介

象棋古谱简介

北宋司马光《七国象棋图》南宋洪迈的《棋经论》明代《梦人神机》:这可能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象棋古谱,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秘本,出版日期难以考证(有人说是明初洪武年间的作品,但未见可靠的资料),约刊印于明嘉靖之前。

全书十卷,现已残缺不全。

其中有一部分曾被选编入“适情雅趣”。

据云间薛丙增订“梅花泉”,自跋所说,可能该书也和“梦入神机”有些渊源,但“梅花泉”跋言中说它“皆全枰而无残局”,不知是指“梦谱”的最早版本或另有别的版本,已无法了解。

现存的版本是静海郑国钧于1949年从市集上一位姓杜的杂货摊商那里获得的,原书有十二卷,把杜姓杂货摊商当作废纸用以包货。

经郑君再三搜集,只存一、二、三卷残本,计有残局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共计285图的残局棋势,全书均为图式,未见着法,估计是图着分列,版本和刻印与后来的“适情雅趣”相仿佛。

后来郑国钧将其中与《象棋谱大全》内的《适情雅趣》雷同的126图,陆续分赠棋友;后又将所余的159图送给福州《象棋月刊》主编林幼如,林又删去与原版《适情雅趣》所同的15图,并与郑补拟着法,书成后在棋友中流传。

后又由魏子丹、丁章照修订,于1977年在杭州油印200册赠棋友。

1985年蜀蓉棋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整理本。

今郑、林均已逝世,其后情况,迄今未详。

仅知冯锦诸先生存有残页二张而已。

从这些残缺不全的版本看来,不完整的四卷就已有近三百个残局,且其中许多局势都是“适情雅趣”所没有的(1570年刊印的“适谱”的引文中曾说:“……玉川徐君,缉购“金鹏秘诀”、“梦入神机”善本,如膺拱壁,不忍私已,以图角胜,乃欣与适情觅豫者共焉,爰题曰适情雅趣,请寿诸梓,以广其传云。

”这就是说:“适谱”是集“梦谱”与“金鹏”而刊印的,但就现在所发现的“梦谱”残本看来,“适谱”并没有全部收集进去。

),可以看到当时“梦入神机”规模之巨大,材料之丰富。

明代赵用贤、赵琦美父子二人喜藏书,其《脉望馆书目子类五象棋》著录《梦入神机》一部,十卷。

中国象棋古谱竹香斋

中国象棋古谱竹香斋

中国象棋古谱竹香斋《竹香斋象棋谱》-中国象棋残局谱,从简单的胜局和实用残局发展为比较复杂、深奥的高级残局是经历很长的时间的。

下面就让店铺来为大家讲解中国象棋古谱竹香斋吧。

欢迎来阅读。

中国象棋古谱竹香斋竹香斋,清张乔栋编。

原为两集,共160局,曾刊印于嘉庆九年(1804年),后经修改补充,分三集,于嘉庆二十二年刊印。

该谱系集中古谱及流行于民间具有代表性的排局加以厘正,并取诸家之长而成。

初集两册,七十八局;二集两册,七十局;三集四册,四十八局。

均以和局为主,第三集较为深奥。

书内有吴映奎序、自序及其子景煦跋等。

自序中说:“家嗜象戏已三世,网罗旧谱至百余种。

”在当时能收集这样多的棋谱,颇为难得。

张乔栋黄屋后面有空地一片,布置了山石花木,有建造了几间楼房,添购了善本书及字画,充实其中,名“竹香斋”。

并经常与棋友叙会、探讨、研究棋局,集思广益,诠订旧谱许多谬误,还收集剖析了当时江湖上流传的不少秘局。

“竹香斋”的编著者是张乔栋,字兰汀,初号橘洲散人,后改栎洲散人,又称竹香斋主人,生平不详,卒于清嘉庆十七年(一八一二年)。

中国象棋古谱竹香斋自叙(本序录自上海学海书局1936年4月出版的石印本《竹香斋象戏谱》初集。

)夫心之为物,日用则日精,数之为理,愈变则愈出。

以日用日精之心,驭愈变愈出之数,可历千古而不尽。

象戏固属小数,然象征乎用军之妙,其技虽小,其变无穷,非心与天游、神与物会,未易跻其巅也。

余性喜寂静,无声色犬马之好,闲居多暇,独嗜象戏。

家嗜象戏已三世,网罗旧谱至百余种,予参之既久,乃成棋癖。

每于疏帘清簟之间,夜雨秋灯之际,与二三同好,一枰坐对,万念俱消,玩之既久,其变愈出,反观旧谱,转觉肤泛。

因不揣谫陋,即其心得,录二集:初集八十四局,二集七十六局,综成百六之数。

凡所著录,皆戛戛独造,不袭前贤,非敢问世,聊以自娱。

而同好争相传抄,因络绎付梓。

夫心无尽日,数无穷期,后之学者能愈变而愈奇,则此书可以覆瓿矣。

岁在阏逢困敦陬月(太岁在甲日“阏逢”,在子日“困敦”,“陬月”即正月。

象棋古谱歌诀

象棋古谱歌诀

《自出洞来无敌手》凡例四则:着棋三快:眼快、心快、手快着棋三审:审对方之布局、审对方得先失先、审对方得势失势着棋三好:好棋身、好棋势、好思想着棋三胜:气胜、智胜、势胜棋经论夫弈棋者,要专心、绝虑、静算,待敌坦然,无喜怒挂怀。

大抵一局之中,千变万化,如车前马后,发炮逐卒;如电掣雷轰,炮辅卒行,逼近士象,如狼奔虎跃。

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士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横车将路;破象局,中心进卒;解马局,车炮先行;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最宜,马飞过角,车便巡河。

未得路莫离本位,已得势便可争先。

鸳鸯马,内顾保塞;骑河炮,河岸拦车;骑河车,禁子得力;两肋车,助卒过河;正补士,等他车路;背立将,忌炮来攻。

我势弱勿轻进;彼势强弃便攻。

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输手。

急赶将有后着可行;慢入悻无内子宜动。

士象全或可求和;士象亏兑他车卒。

算隐者,要成杀局,使急者,恐悻不完。

得先时,切忌着忙;输棋时,还叫定心。

子力猛,局中寻胜;子力宽,即便求和。

学者详察于斯言,可为国手矣!当头炮诀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

马常守中卒,士上将防空。

象要车相护,卒宜左右攻。

若将炮临敌,马出渡河从。

士角炮诀炮向士角安,车行二路前。

过河车炮上,炮又马相连。

车先图士象,马将炮向前。

敌人轻不守,捉将有何难。

飞炮诀炮起边塞上,翻卒势如飞。

横并当头妙,冲前落角宜。

乘虚士可得,有隙象先图。

夹辅须车力,纵横马亦奇。

象局诀象局势常安,中宫士必鸳。

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

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前。

势成方动炮,破敌两岸边。

破象局诀一炮在中宫,鸳鸯马去攻。

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

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

一马换二象,其势必英雄。

橘中秘全旨:棋虽曲艺,义颇精微。

必专心,然后有得。

必合法,然后能超。

大抵全局之中,千变万化,有难殚述。

然其妙法必不能出乎范围。

如顺手炮先要车活,列手炮须补士牢,入角炮使车急冲,当头炮横车将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象棋古谱介绍中国象棋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流传下来的象棋谱却为数不多,搜集古谱和整理古谱,无疑地是我们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最早的象棋谱是哪一部呢?传说和臆测是很多的,有人说有过“宋谱”,有人说有过“元谱”,甚至有人说有过“五代谱”,但都没有可靠的版本或资料作为佐证。

明朝嘉靖元年出版的“百变象棋谱”序文中提到:“赵宋之时,陈搏善棋,尝为谱以教人,妙蕴毕宣,降及于今,代远年湮,坊间刻本,每多残缺,难窥全豹……”。

这里所说的陈搏作谱,是很不可靠的,因为当时中国象棋恐怕还没有完全定型;但也可以看到,在明嘉靖元年(公元一五二二年)以前确已有象棋刻本问世,不过到那个时候已经成为秘本而“每多残缺,难窥全豹”了。

明朝庚午年间(公元一五七〇年)出版的“适情雅趣”引文中也提及“叙全局有金鹏秘诀,摘变形有梦入神机,奈偶获者珍视玄窍……”;崇祯五年(公元一六三二年)出版的“桔中秘”凡例中也说到“旧谱残局不啻千计”。

这些都可以看到在明朝一代与中国的文学、戏剧一样,象棋艺术是有相当的发展的,同时也有各种棋谱问世。

但很可惜,直到现在,我们还没能见到“金鹏秘诀”的原本,仅能从“适情雅趣”和“桔中秘”中所整理收集的一部分略知其规模;“梦入神机”也只能见到残缺不全的部分原版本。

这不能不是一件很大的憾事。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棋谱,大多是清朝一代的作品,象棋艺术在清朝一代是有比较长足的发展的,乾隆嘉庆年间,名手辈出,被认为是中国象棋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但清代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国手周廷梅所作的“会珍闻”、“五大臣弈谱”、“蕉竹斋”、“听雨轩”、“渊深海阔”……,也大都“闻其名而末见其面”,有些可能还在世间,有些亦有人加以考订,但由于我们未亲见其善本,或者没有可靠的版本作为证明,不敢相信即是真品,因此还不能一一完整叙述。

这里,谨将历年收藏和曾经观摩过认为确实较为可靠的古谱扼要加以介绍,以供爱好象棋的同志们参考。

但由于我们见闻有限,恐怕遗漏在所难免,希望大家能多方发掘,提供资料,予以补充和指正。

至于近代和现在出版的棋谱,将来在可能时再另作介绍。

《梦入神机》这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版本,它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秘本,出版日期,难以考证(有人说是明初洪武年间的作品,但未见可靠的资料),约刊印于明嘉靖之前。

全书十卷,现已残缺不全。

其中有一部分曾被选编入“适情雅趣”。

据云间薛丙增订“梅花泉”,自跋所说,可能该书也和“梦入神机”有些渊源,但“梅花泉”跋言中说它“皆全枰而无残局”,不知是指“梦谱”的最早版本或另有别的版本,已无法了解。

我们所见到的是静海郑国钧所搜集的部分版本,据郑君说,这是他于1949年从市集上一位姓杜的杂货摊商那里获得的,据这位姓杜的说,他也是从市集上买来的,原书有十二卷,把它当作废纸用以包货。

经郑君再三搜集,只存一、二、三卷残本,计有残局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共计285图的残局棋势,全书均为图式,未见着法,估计是图着分列,版本和刻印与后来的“适情雅趣”相仿佛,残局都是以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却很精采,至于原谱著者姓氏及序、跋等均没有见到,可惜得很。

郑国钧将其中与《象棋谱大全》内的《适情雅趣》雷同的126图,陆续分赠棋友;后又将所余的159图送给福州《象棋月刊》主编林幼如,林又删去与原版《适情雅趣》所同的15图,并与郑补拟着法,书成后在棋友中流传。

后又由魏子丹、丁章照修订,于1977年在杭州油印200册赠棋友。

1985年蜀蓉棋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整理本。

今郑、林均已逝世,其后情况,迄今未详。

仅知冯锦诸先生存有残页二张而已。

该谱原图棋子为黑白两种,但黑子是帅、相、兵,白子是将、象、卒,白方先行。

从这些残缺不全的版本看来,不完整的四卷就已有近三百个残局,且其中许多局势都是“适情雅趣”所没有的(1570年刊印的“适谱”的引文中曾说:“……玉川徐君,缉购“金鹏秘诀”、“梦入神机”善本,如膺拱壁,不忍私已,以图角胜,乃欣与适情觅豫者共焉,爰题曰适情雅趣,请寿诸梓,以广其传云。

”这就是说:“适谱”是集“梦谱”与“金鹏”而刊印的,但就现在所发现的“梦谱”残本看来,“适谱”并没有全部收集进去。

),可以看到当时“梦入神机”规模之巨大,材料之丰富,在那时的印刷条件下能出版这样的巨著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可惜现在只剩上一鳞半爪,真今人惋惜不已。

明代赵用贤、赵琦美父子二人喜藏书,其《脉望馆书目*子类五*象棋》著录《梦入神机》一部,十卷。

晁《宝文堂书目》卷下“艺谱”亦著录此谱为徽州府刊印。

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五“子部*艺术类”著录“《梦入神机》十卷”,可知该谱在清初尚完整在世。

《百变象棋谱》本书在明代嘉靖元年(公元一五二二年)问世,距现在已有四百八十余年了,清朝康熙及乾隆年间,都曾先后翻印,翻印本除序文有所修改外,其余都和明本一样。

“梦入神机”的全本既不能见到,如果这一个版本可靠的话。

那么这是现存象棋谱中最早和最完整的版本了。

这本棋谱共有简短残局七十局,分为胜、和两集,计胜局8局,和局62局。

记谱的方法不采用行格位置而仅用文字说明,如:车进将,马河界,象走边等,可以看出早期象棋残局和棋谱记录方法的特色。

版藏始康紫霞村,书的扉页中间直书“百变象棋谱”五字,上面横刻“翻印必究”四字,右上角有“新增异样形势,秘传神妙着法”十二字,左下角则有“举手便知”四字(这些显然系书商为招徕生意所加)。

书系小型木刻本,除序文两页外,棋式共有三十五页,计七十图。

每局上半页横列局名,每行三着,但也有四、五着者,不很一致。

每局仅列一种正着,不列变着。

图式和一般古谱不同。

红黑方向相反,由黑方先走(一般古谱红方在下,黑方在上,由红方先走)。

棋子的兵种,红方是将、士、象、车、马、包(炮)、兵;黑方是帅、士、相、车马、包(炮)、卒。

书的背脊刻印有“家藏棋谱”四字。

根据序文所言,这是将古谱按式样重行刊印的,原谱当属更早的作品,究竞是在“梦入神机”以前的作品还是以后的作品已经无法查考,只能按它重行刊印出版的时间作为根据。

现所见版本均是明版清印,主要有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兴发堂刊本,无序,但有“象棋谱引”(广州彭树荣藏本)。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宏道堂刊本,有“引”无序,同兴发堂本。

同盛栈刊本,“引”和刊印年月与宏道堂本相同,但书商为了牟利,少印30局,仅40局(杭州胡锦炎藏本)。

清文秀堂刊《百变*象棋全谱》本,无序、无“引”亦无刊行年月,但有通常见到的“象棋要诀”和“新增十则”。

所列棋局,前后略有出入,其中四个局名,个别文字也有差异(北京佟醒华藏本)。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霁月山房刊《百变奇观*增补象棋谱》本,计66局(缺4局)(北京刘国斌藏本)。

兹将其原序一篇,摘录于下:“家藏棋谱序”奕之为数,小数也。

夷考其传,或谓黄帝所为,有云乌曹所造,无可凭借,不敢臆断,……夫琴与画,尚然有语,而棋又何无谱哉?赵宋之时,陈博善棋,尝为谱以教人,妙蕴毕宣,降及于今,代远年湮,坊间刻本,每多残缺,难窥全豹,余赋性疏懒,乖僻好棋,……昨向友人处,偶得家藏棋谱,视为拱壁,不舍昼夜,惮心力以求之,颇有会悟,真所谓学棋之梯航也,岂敢秘藏视为独得之奇,特付梨枣,按式重刊,以供同好,是为序。

嘉靖元年中秋月始康壹览子序编者祖龙氏校者静天氏象乾氏重校者绿水山人板藏始康紫霞村一贯士(注:原文中的标点是我们所加的,在后面各篇中凡引用原文而加标点的,均同此。

)《适情雅趣》在现存的古谱中,是最早、最系统、最具有规模的一种,原刊于明朝∏旄缒昙?公元一五七O年),由金陵徐芝(字玉川)精选,会稽陈学礼(字养真)校正,全书共十卷,分为八册,卷一至卷六共列残局图式五百五十局,每局均用四个字命名,下附着法提要,如“弃双车马炮胜”、“马挂角双炮胜”等,都有线索可寻,易于领会。

绝大部分是红先胜,其中卷五及卷六是实用残局(卷六为和局),卷七及卷八是以上六卷的着法。

过去有人以为原书无着法,可能是只看到卷一至卷六部分而产生的误会。

卷九、卷十分列“金鹏十八变”前、后集全局着法51局,不论先手、后手都以顺手炮为主,具有快攻速杀,搏杀激烈的特色。

从这里可以想到当时顺手炮大约是最流行的布局,其中有顺炮横车破横车一局,是很少见的布局。

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见到“金鹏秘诀”的原本,但从“适谱”所精选的部分看来,“金鹏谱”的顺手炮布局已具有很多的变化,这不能不感谢徐芝所作的努力,保留下这样宝贵的资料。

“适谱”书内扉页直题“适情雅趣”四个大字,上有“爽心怡神”四小字,右上角列“金鹏十八变”五字,左下角列“三畏、光启堂藏版”字样,这是该书最早的木刻版本。

此外还有一种较后的版本,则列“敦化、怀德堂藏版”字样,但版本及内容则完全相同(有棋图550幅,着法551局,其中第227局“舍生取义”局漏图),仅三畏堂本另有一拙逸道人序文,题为“适情雅趣引”,我们现在称这一种版本为“三畏光启堂本”,后一种版本为“敦化怀德堂本”。

该谱图式多样,杀法精妙,浅深兼备,有些虽廖廖数着,也甚是微妙。

在实战中可以借鉴运用,对初学者提高棋艺大有裨益。

兹将“三畏堂本”中拙逸道人所作“适情雅趣引”原文摘录于下:“尝谓诸土大夫,每于崇本时暇,游艺靡娴,期于适情焉尔矣。

棋分围、象弈,均著声注想,……惟夫象棋,叙全局有金鹏秘诀,摘变形有梦入神机,奈偶获者珍视玄窍……幸遘玉川徐君……缉购“金鹏秘诀”、“梦入神机”善本,如膺拱壁,不忍私已,以图角胜,乃欣与适情觅豫者共焉。

……爱题曰:适情雅趣。

请寿诸梓,以广其传云。

”文的后面署:“隆庆庚午仲夏吉旦拙逸道人书于安乐窝中”。

引文后,卷首刊有“棋经论”一篇,对象棋着法,作了很中肯的分析,是指导象棋实战的理论文章,对棋战攻守原理颇多阐发,是概括象棋实战理论的早期文章。

这里限于篇幅,从略。

《三才图会》《三才图会》是明代王圻、王思义父子编辑的一部类书,刊成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前后。

王圻,字元翰,号洪州,上海人。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

曾拜御史,因峭直敢言,忤时相,被调派为地方官,后致仕归里,以著书为事,卒年八十五岁。

所著除《三才图会》外,尚有《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东吴水利考》等。

其子思义,字允明,以著述世其家。

有《宋史纂要》、《香雪林集》、《故事选要》等书行世。

明代类书之编撰甚多,然堪称图文并茂,采摭浩博者,首推王氏父子之《三才图会》。

该书共一百零六卷,分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等十四门。

每一事物,写其图像,加以说明。

图文互证,细大毕载,足资钩稽。

清代陈梦雷纂《古今图书集成》,颇采摭其图说。

《三才图会》“人事”一卷中辑录了“象棋局面图式”、“象棋下子法”、“局面名数”、“契九十分”、“象戏”、“象棋数诀”及六个残局等,这些内容均录自元至元六年版《事林广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